从明清时期的业科学家看农业人才问题
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新农村;人才;建设;研究[论文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是关键,而“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农民素质。
因此,实现农村小康,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本文从枣强县实际调查出发,分析了当前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人才。
本文对河北省枣强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现状分析枣强县位于衡水市中南部,面积894平方千米,人口37.9万,全县耕地面积94万亩。
近几年该县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2.现有人才素质不高。
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偏低。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量的7.1%,乡镇站所1464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学历仅4人,大专学历仅43人。
获得高级职称的人才仅占全县农村人才总量的1.4%。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掌握传统农业技术的居多,占84.9%,而掌握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的人才仅占15.1%。
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所在行业的发展。
三是年龄结构趋于老年化。
从该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来看,30岁以下的仅占7.6%,41~50岁的占46.8%,51岁以上的占16.2%。
乡镇农机站53名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高达53岁。
3.人才资源配置不均衡。
从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配置来看,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由农村偏远地区向城镇集中的现象,影响了全县教育、卫生的均衡发展。
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农业人才问题(一)
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农业人才问题(一)农业科学家(以下简称农学家)是现代学科的名词,中国历史上虽有很多研究农业的人才,但就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而言,没有相当于现代农学家这一概念的人物。
因此,本文首先对历史上的农学家的界定标准作出说明,即凡历史上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撰写出一定的农学著作及对当时当地和后世农业有一定影响的人才,不论其身份为官吏、政治家、文学家、退隐者或躬耕者,本文都视为农学家,加以收录统计。
至于不少文人雅士因爱好花卉所写的文章,不在本文收录统计之列。
本文选择明清时期的农学家是因为,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达到其发展颠峰后处于停滞的时期,从清末起受到西方现代农学的冲击,开始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融合和向现代农业过渡,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从人才的角度看,是从历史上广博的通才式的农学人才朝着定向的专业化的农学人才转化的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其影响十分深远。
一、明清农学家的地理分布与成就根据上述界定标准,本文共收录了明清农学家72人,内明代26人,清代16人,其中71人的籍贯可以查明,不明者仅1人,他们的分布如下:江苏21人,浙江18人,福建6人,山东5人,江西4人,安徽3人,直隶3人,河南2人,陕西2人,四川2人,广东1人,湖北1人,贵州1人,山西1人。
可见明清时期的农学家绝大多数集中在江苏浙江两省,占总数的54.92%,按东南六省计,则占到总数的80.28%,农学人才的这种集中分布,和陈正祥1]及缪进鸿2]的东南人才研究的分布非常相似,只不过农学人才的数量很少而已。
这72名农学家的成就大小不一,各有特长,很难作概括的评述,但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他们都非常熟悉农业生产实际,都有亲身实践的体会和经验,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很令后人敬仰,值得后人学习。
第二个共同点是他们的知识结构都属广博的通才型人才,往往是擅长农业又兼及其他,或虽非专门研究农业却对农业也非常熟悉,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理解,例如李时珍、3]徐光启、4]宋应星等,不一一列举。
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声,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农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进步,对于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背景、农业技术的改进以及社会变迁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探讨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一、农业发展的背景明清时期,中国农业面临着相当多的挑战。
首先,受到人口爆炸的影响,土地使用率越来越高,很多地区土地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荒漠化的现象。
其次,国家的税收和徭役的重压使得不顾及农民利益的剥削和征收现象猖獗。
再次,汛期灾害频繁,大范围的洪涝和旱灾,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的损害。
这些都是中国农民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不管遇到多少的挑战,中国农民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求着变革和改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农业技术的改进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改进和发展。
这是因为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农业思想,如“亩产三百斤稻”的思想,引领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这种一亩三百斤的稻谷产量的思想,鼓励农民们种植优良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土壤、合理施肥、采用精耕细作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亩产量。
另一个重要的农业技术改进是水利工程。
明清时期,水利工程得到了大规模的兴修和改进。
水利工程的改进使得古代农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灌溉水,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可以实现两熟或三熟的种植。
而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则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梯田和坡耕地等方式。
此外,农具的改进也是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业机具的改进,如铁锄、镰刀、耙子、水车等,都使得农业劳动力得到了很好的解放。
三、社会变迁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明清时期是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
在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日益繁荣。
这种发展造就了更丰足的粮食储备和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并间接地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思想生活,加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冲突。
农学专家宋应星
农学专家宋应星作者:***来源:《课外生活·趣知识》2022年第02期名人零距离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农业生产,据说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开始种植谷物了,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农业很重视。
就是现代社会,粮食储量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吃饱饭,不受饿。
袁隆平爷爷将他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为我国的粮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也有一位这样的农学家,他叫宋应星。
宋应星一生都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记录和研究。
他收集了丰富的农学和博物学资料,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应星是当之无愧的农学专家!访谈面对面小主持人:尊敬的宋应星先生,听说您自幼便十分聪慧,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少年时期,您便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但您怎么偏偏对农学这么感兴趣呢?宋应星:我不单单对农学感兴趣啊,我还喜欢音乐、作诗,在天文学、博物学等方面也都有所涉猎呢。
可能我在农学上的成就比较突出吧,因为我编著了一本农学书籍,名叫《天工开物》。
其实,我还写了《观象》《乐律》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呢。
有时间的话,你们可以去读一读。
小主持人:纵观您的一生,您也有几段仕途。
崇祯十一年(1638年),您在分宜任期满后,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
可是两年后,您却辞官回乡。
后来,崇祯十六年(1643年),您又出来做官了。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您任职的州内很多地方因战争而遭到破坏。
您却致力于重建城市,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宋应星:是的,我一生中有过几段从政经历,但是在我做官的那几年,朝廷腐朽不堪,内外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非常忧虑,但没有放弃为国为民的理想,之所以要建立书院,是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书可读、有地方可以学习。
你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条件这么好,更应该努力读书才是呀!小主持人:多谢先生提醒,我们谨遵先生教诲。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与发展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与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继承了古代科技的传统,也吸收了西方科学的成果,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技成就,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业技术在明清时期,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人民负担,明清时期的科学家们在农业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例如,明朝时期的农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提出了“掘地三尺有金”,即利用农业机械将土地逐渐深耕,以达到改善土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
此外,他还提出了改良农具、加强水利、推广肥料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清朝时期,农业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清朝农学家曾国藩创立了农村研究所,并主持编撰了《田家必读》和《田园岁时纪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二、医学技术明清时期的医学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医学家,他们在中药研究、疾病治疗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例如,明朝医学家李时中编写了《本草纲目》,收录了大量的中药方剂、疾病诊断和治疗等内容,成为了后来中药学的重要参考书目之一。
在清朝时期,针灸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清朝著名的医学家王叔和编写了《针灸甲乙经》,系统地总结了针灸的理论和方法,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天文技术明清时期的天文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家对天空、星体和宇宙的研究逐渐深入,探索到了很多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
例如,明朝时期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观测天体运动和日食月食,提出了“鬼月”、永年历等天文学理论,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清朝时期,孙中山、张之洞等著名学者在天文学领域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孙中山撰写了《天文新论》,阐述了中西天文学的发展脉络,张之洞则主持编纂了《大清实录天文志》,详细记录了清朝时期的天文观测数据。
四、科技传播和交流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得以高效传播和交流,主要得益于发达的出版业和疆域之内的贸易联系。
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与学术研究
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与学术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发展,而且也在科学思想和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本文将从科学思想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一、科学思想在明清时期,科学思想经历了从传统儒家思想的转变到以经世致用为导向的实用主义思潮的转变。
这种转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出现学理和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伦理和思辨,对于实际问题的探讨较少,而明清时期的儒学开始将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例如,明代学者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主张将学术研究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价值。
其次,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为科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杨时和和宋应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著作《皇舆全览图》和《天工开物》对于地理学和机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代科学家郎世宁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原理》对于力学和光学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再次,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开始注重实证主义,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和李时中是弘扬实证主义思想的代表,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清代科学家戴震在《阴阳五行大义真经》中提出了用物理实验来验证自然现象的观点,对于中国科学实验方法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开始关注国家的力量和国家的发展。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了“科学治国”的观点,主张国家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这一思想对于后来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术研究明清时期的学术研究在科学思想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发展,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学者和理论。
首先,明清时期的学术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不仅儒家思想继续发展,还涌现出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等多种思想流派,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革命与创新
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革命与创新在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一场科技革命与创新的浪潮。
这个时期,中国的科学家、工匠和学者们展示出了令人瞩目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与农具的创新在农业领域,明清时期的中国农民们发明了许多农具和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明代农民王祁发明了木犁,解决了传统铁犁在耕作过程中容易生锈和磨损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果。
另外,明代农学家徐荣的著作《田疏》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理论,对改进农作物品质和增加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医药与疗法的创新明清时期,中国的医药学和疗法取得了重大突破。
明代医学家李时中创立了著名的中药医理学派,提出了“藏象派”的理论,为中药的配方和用法提供了新的指导。
清代医学家吴鞠通则发明了麻醉药,使手术医学得以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还传承了许多古老的草药疗法,如针灸、推拿和中药熏蒸等,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纺织业与工艺的创新明清时期,中国的纺织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明代工匠孙耀南改进了丝织机构,使得织造速度大大提高。
清代张积楠发明了织绸机,使得织帛的速度更加迅猛。
此外,明清时期的中国绘画工艺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明代画家仇英、清代画家石涛等通过注重写实和细腻的技巧,使中国的绘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
四、军事与兵器的创新明清时期,中国的军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明代将领戚继光改进了火炮,并发明了硝石炸药,使得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拥有更强大的破坏力。
清代江南造船厂的工匠们则发明了“板擂船”和“斩马刀”,为中国军队的水陆作战提供了更好的装备和工具。
五、文化与教育的创新除了科技领域,明清时期的中国也取得了丰硕的文化和教育成果。
明代教育家许多诺创办了“小学堂”,提倡普及教育,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
清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研究,提出了“文人史观”的理论,使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历史必修二: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2)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农业区,但经济实力有限。( × )
提示 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区,并非农业区。 3.特点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 不平衡 的特点。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C.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重心南移
D.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
123456
解析 从表中可明确看出,明朝内阁大学士中南方人数大大多于北方人数。从经济
与文化的关系层面来分析,题干表格信息实际上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文化
重心的南移,故选C项。
南方
北方
南浙福四广贵江湖广云北山山河陕
直江建川西州西广东南直东西南西
应用1 画像砖的整幅画面以船纹为主,反映出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生活状况,显示 了这一地区人口稀少, 生产技术 落后,开发缓慢的经济特征。
史料二 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 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 许南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知识结构
返回
贰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汉代司马迁划分的四大经济区
应用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 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图中A 是 山西 、B是山东 、C是龙门碣石以北 、 D是江南 。其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 地位,属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农业区的是 A(山西) 和 B(山东) 。
史料实证
1.印证教材观点 史料一 下图是汉朝反映江南地区百越族经济生活的画像砖。
判断正误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奠基、中唐以后开始、南宋时期最终完成的发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科技革命时代。
在这一时期,许多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包括农业、制造业、医学、数学等。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
一、农业科技的发展明清时期是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农民们开始广泛使用新型农具,如锄头和蒸汽犁,并采用新的耕作技术。
同时,他们也开始应用化肥和植物保护技术,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明清时期还涌现了一批农业科学家和专家,如宋应星和徐光启。
他们通过实地采集数据,进行农作物实验,以期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和增加产量。
如宋应星曾编撰《天工开物》,详细介绍了当时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实践经验,成为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文献。
二、制造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工业革命的影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显现,中国也不例外。
当时,中国的制造业大幅发展,许多领域都出现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例如,明代制瓷工艺的发展,采用新型原料和技术,如釉下彩绘、釉上彩绘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清朝时期,钱塘江流域出现了丝绸和纺织业的盛行,兴盛趋势也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
理工科学家严复曾提出建设轮成制纱机的设想,并获得清朝政府的支持,纱机运转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生产力。
此外,火药制造业也在明清时期经历大幅度的发展。
茶花方、四牛方等制剂配方的不断完善,使得火药的研制技术越来越精细,火药的威力也随之大幅提高。
三、医学科技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医学科技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
例如,通过中草药的应用和术前操作的改进,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成为前沿的麻醉技术。
同时,明代的李时中编撰了《医学三字经》,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的基本理念和知识。
另外,清朝时期,中西医结合的新型医疗模式得到了发展。
由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华盛顿会议,辩论了全世界的医学家,邀请了中国医学家黄梦麟和学雷锋导师中医医生陈拱拯作特邀报告人来华讲解中医的理念和历史进行中西医结合。
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科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国科学思想的巅峰之一,也是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科学思想经历了很多变化,并对世界科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明朝科学思想明朝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明朝皇帝非常注重科技的发展,并且鼓励科学家进行研究。
明朝时期的科学家主要研究天文学、数学、医学、药学、冶金学和农学等学科。
在天文学方面,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是郑家宜。
他创立了“三法中的阴阳历法”,为中国历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明朝时期的数学家朱世杰也是影响深远的。
他写过多本数学著作,并提出了代数式的解法。
他的数学思想对现代数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医学方面,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是李时中。
他创立了“四诊法”,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此外,他还创立了脉诊学,为医学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的医学思想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明朝时期的科学思想主要是以实用主义为主,重视实践和应用。
这种“以实用为本”的科学观念在明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后来的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清朝科学思想清朝时期是中国科学思想的又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清朝皇帝也非常注重科学的发展,并且不断的鼓励科学家进行研究。
清朝时期的科学家主要研究数学、物理、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
在数学方面,清朝时期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李善兰。
他提出了开方与方塔的算法,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他还成功地解决了当时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三次方程”,展示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卓越成就。
在物理方面,清朝时期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是张之洞。
他发明了“爆炸性矿物油”,并提出了“内燃机”的概念,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他还提出了“光电现象和诱导电流”的理论,为光电学和电磁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总体而言,清朝时期的科学思想主要是以实验为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
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也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施种方式和农田管理得到了改善,农业发展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技术、农田开垦与管理、农业生产组织等方面探讨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
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明清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
首先,在农业工具方面,犁耙、铁锹等农具的使用逐渐普及,较之前有了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为农民的耕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其次,在农作物的种植方面,明清时期推广了旱田和水田的耕作制度。
旱田种植主要是以麦类作物为主,采用轮作制度,使得土地的肥力得到了更好地保持。
水田种植则主要是水稻,通过灌溉和田坎的建设,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农业科技的创新。
如种植技术方面,农业书籍逐渐兴起,传授农民科学种植的知识,并普及天象学和气象学的应用。
另外,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发明了田土干燥剂来解决水稻旱灾的问题,促进了水稻的种植。
清朝期间,农业考察和试验成为一种重要的潮流,农业科技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农田开垦与管理明清时期,农田开垦与管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通过开垦荒地和耕地整理,扩大了农田的面积,提供了更大的生产潜力。
各级政府对耕地的划分和管理也得到了加强,确保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田的质量。
一方面,明清时期通过大规模的荒地开发,使得不毛之地逐渐变成耕地。
政府引导农民进行开垦,修建水道,开挖沟渠等,提高了可利用土地的面积。
另一方面,农田整理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措施。
政府组织农户对农田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整修,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在农田管理方面,明清时期有着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
各级政府设立了官员负责农田管理,监督农民的耕作行为。
政府通过实行田亩制,按户定税的制度,确保土地的分配公平,并激励农民更加努力地耕作。
三、农业生产组织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组织日趋完善,农民之间实行合作耕作,以及租佃制度的推行,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创造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世界级科技,至今仍被世界公认。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
一、农业技术明清时期,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大宗,与农业相关的技术也是最为丰富和创新的。
大量的农具、灌溉设施、栽培模式等农业技术被发明和应用。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朝农学家徐霞客创造的田亩制度,它强调耕作时要适时适量,合理使用肥料,减少根、茎等浪费。
这个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水利工程明清时期,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又一个巅峰。
李时中创造了“状元井”,这是一种用于水井的装置,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通过陶土管道将地下的水抽上来。
此外,还有两大著名的水利工程为:嘉靖年间兴建的万顷泼,和清朝雍正时期兴建的海河。
三、纺织技术明清时期,纺织技术进行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个时期,中国创造出了许多纺纱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治丝之术。
这个术语指的是从茧中提取桑蚕丝。
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也是这个时期发明的。
四、医学明清时期,医学是中国最著名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明代张仲景是中药学的重要人物,创造了一些对治疗特定疾病非常有效的药方。
清朝张锡纯则是一位开创性的针灸学家。
他的“复方神针”在治疗跌打损伤和腰痛方面特别有效。
五、炼金术明清时期,炼金术和创造黄金大道等传说也非常盛行。
有一位炼丹师叫王陵,他运用了融化金银、萃取药物等方法,发明了小青龙丹、金砖、鼻烟灸等著名的炼丹方。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它还是全球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人的科技创新为全球经济和社会体系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我们应该在了解和研究明清时期科技的同时,更多地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农业生产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农业生产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和农业生产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发展,以及对自然科学的不断探索,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农具革新、灌溉技术改进以及肥料运用三个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农业生产。
首先,农具革新是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变革之一。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农具对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并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和地域特点进行了改进。
例如,明代的东林书院创造了一种高效的插秧机,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效率。
清代科学家许泽宙发明了种植摇梁锄,使田地的耕作更加轻松快捷。
这些农具的革新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从而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增加。
其次,灌溉技术的改进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明清时期,人们对水利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改进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海塘建设方面,明代工程师朱彝尊修建了大名湖和永定河泄洪道,有效控制了洪水灾害,保护了农田。
清代的黄河水利项目更是成就非凡,如袁枚的“治黄”工程以及俞樾的“津淮灌溉法”等,都为沿黄地区的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大大增加了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此外,肥料运用也是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
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开始有针对性地运用肥料来促进农业生产。
明代农学家叶眉的《原农草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肥料的配制与运用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而清代农学家袁枚的《原志》在肥料运用上更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循环利用农家废料与农田间作的观点,推动了肥料运用的科学化。
总结起来,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具革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灌溉技术改进使农田受灾减少,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肥料运用的科学化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这些科技进步不仅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增加,也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重要的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社会基础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的生产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农业科技进步明清时期土地数量逐渐减少,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压缩到更小的土地上。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人们加强了对土地的科学控制和管理。
一方面,人们加强了对土地的护理和改造,逐渐发展起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方式。
另一方面,人们创新了许多农业技术,如隆丰渠灌溉、轮作制度、垂直种植制度等等。
这些技术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的生产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农民不仅仅只是生产农产品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的一些供应商和销售商,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此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逐步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对贸易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各种农产品、木材、竹材等产品的产量也相应地增加了。
这些产品的丰富使得城市的市场逐渐变得充实。
此外,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增加了自己的选择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市场进行定价和交易。
这样,整个市场的运作模式也逐渐变得灵活多变,对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对社会居民生活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农民的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文化和娱乐活动。
此外,随着城市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
综上,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分重要。
它不仅在农业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对城市社会和社会居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和现代化道路
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和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历史上,明清时期是一个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时期,不仅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更是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今天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科技成就在农业方面,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最显著的成就是水利工程。
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就开始大规模建设水利工程,使江南成为了中国的粮仓。
该时期不仅修建了大量水库、水道、排灌渠道等水利设施,也采用了大面积灌溉、田间排水、改良水稻品种等多种方法,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清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要的加大,农业生产形势更为严峻。
此时,清代科技人员运用新的农业知识,采用新的农业技术,成功地改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益。
比如,清朝时期在养殖业中的关键发明是人工孵化鸡蛋的方法。
将鸡蛋放在一种特殊的扭曲器上,使其每小时旋转一次,使受精卵保持温度和湿度。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孵化率,也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二、手工业和制造业工艺明清时期的手工业和制造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手工业和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繁荣和独特文明的象征。
在明清时期,物质生产不断发展,技术日新月异。
其中最著名的是瓷器和绸缎。
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瓷器以其精湛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世界上最为知名的陶瓷制品之一。
而此时期的绸缎产品则以手工编织技艺、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纹路赢得了数不胜数的海内外顾客。
除此之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大型金属制品工艺,如铁器、铜器、锣鼓、钟表等等,这些商品制品体现了中国工匠们卓越的技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明清时期的造船技术也是当时世界领先的,中国的海洋贸易和海上交通得以得到巨大的发展。
三、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在科学技术领域,明清时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建筑、物理学、医学、天文学、机械制造、兵器和火药制造等方面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创意。
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种种变革与挑战。
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碰撞。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一、科学思想的特点与发展明清时期,科学思想开始在中国社会逐渐兴起。
与此同时,西方科学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家继承传统的科学知识,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科学思想。
首先,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注重实证与经验观察。
受到西方科学方法的启发,中国科学家开始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强调以事实为依据,追求真理。
比如明代科学家徐光启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发现了红山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其次,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强调实用主义。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现实问题的需求,科学家们开始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社会作出贡献。
例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实用工艺和技术,对当时的农业、医学、冶炼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还具有崇尚自然与追求动力的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科学家们开始相信自然界的运行有着客观的规律和原理,努力寻求解释和掌握这些规律。
例如,明代科学家戴经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形未见,而心未动,故能见形”这一认识论,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
总体来看,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在传统科学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实证、实用、崇尚自然和追求动力的特点。
二、哲学思想的特点与发展相对于科学思想,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然而,明清时期仍然涌现了一些有影响的哲学思想。
首先,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强调心性修养与人伦关系。
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理学家朱熹在《性理》中强调,通过修养心性,人们可以顺应天理,与他人和谐相处。
明清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贡献
明清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贡献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数学家和地理学家,他们的成就对中国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明清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重要方面。
1.天文学明清时期,天文学是科技的前沿领域,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做出了很多重要发现。
比如,文天祥在北宋时期就留下了大量关于测定纬度和经度的论著,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曹士达则用自制仪器测得了行星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成果。
2.地理学明清时期的地理学也十分地发达。
明代的郑和、徐霞客、徐渭等人都有过重要的地图创作和探险经历,他们的工作使得世界地理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使得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得到了改进。
而清代的欧阳玄同,更进一步地在地理学领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他创建了新式的海图,这种海图不仅在计算经纬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且制作方法简便,成为了海图制作的一个重要的范例,在中国和西方都有广泛的应用。
3.数学明清时期,数学也成为了当时科学,最受重视的学科之一。
明朝的朱载堉、李善兰,清朝的李冶、徐光启等人,都是数学领域中的重要人物。
他们不仅创造了代数学、计算机学、微积分学等学科,而且开拓了计算机、统计学、工程学等实用化学科,在数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4.医学明清时期的医学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
明代的侯景辰,开创了传统中医学的经脉定位方法;清代的王士雄则研究出了保护农民免受炭疽病的方法——通过给牛马接种牛痘可以预防炭疽病,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做出了贡献。
此外,明清时期的科技创新还涉及到了农业、工艺、武器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些科技的发明和创新都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虽然在南北朝、唐宋时期,它们的科学家们也做出了很多伟大的贡献,但是明清时期的科学家们在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该时期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科学家和工匠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众多的突破和创新,在农业、医学、冶炼、纺织和造纸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一、农业技术的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农业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农业领域的科学实践被广泛推广,通过引进新的作物品种和农业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例如,在农作物方面,明代农学家徐霞客创造性地引进了马铃薯、玉米和红薯等新作物,丰富了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
在农业工具方面,清代科学家顾炎武改进了农业机械,使农民的劳动力得到解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医学技术的进步明清时期,中国医学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明代医学家李时中创立了顺应经络学说,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医学方法,为中医学奠定了基础。
清代曾国藩在医学方面也有很多贡献,他致力于推广卫生和疾病预防的知识,普及了病毒传播和防控的方法。
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医药学家,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后世的草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冶炼技术的创新明清时期,冶炼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冶炼业在冶金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明代工匠并创造性地发明了高温炼炬和脱硫等技术,提高了炼铁和炼钢的质量。
而在清代,经过世界各地的手工工艺品和冶炼技术的交流,中国的冶炼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清代工匠们在铜器、锡器和铁器等领域都有很多创新,特别是青铜技术和银器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四、纺织技术的革新明清时期,纺织技术也得到了重要的改进和革新。
明代时期,工匠们发明了织机和提高了纺纱技术,使得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明代朱权更在纺织色料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发现,创造了一种新的织物颜料,推动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
而在清代,崇祯年间的杨慎禧则研制了定型机,进一步提高了织物的质量和织造效率。
五、造纸技术的卓越明清时期,中国的造纸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创新
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创新中国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科学家、工匠和发明家创造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创新,并了解其中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冶金技术的创新:在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工艺之一。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冶金工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高性能钢铁制造技术。
明代工匠通过改进炼钢方法,成功地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钢铁制品。
这些钢铁制品被广泛用于军事器械、农田工具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
此外,在清代,中国还发明了“隔沙”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含铁砂矿从河沙中分离出来,为冶金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推动了冶金技术的发展。
二、医学科技的突破:明清时期,中国的医学科技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明代,中国的医学家通过对草药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疾病诊断标准。
例如,中国的著名医学家李时中发明了“时中检脉法”,通过脉搏诊断可以准确判断疾病,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清代,中国的医学家叶天士发明了“犀麝同可燃灸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燃烧犀牛和麝香,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三、农业技术的改进:明清时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国的农民们在农业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其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是新的种植技术的引入。
明代农学家徐荣发明了“品种改良法”,通过对作物品种进行选择和改良,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明代农业家农本一提出了“节水灌溉法”,通过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并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
四、造纸术的创新:在中国古代,造纸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发明。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造纸术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明代,中国的造纸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纸张的质量不断提高。
尤其是明代的宣纸,以其质地细腻、透气性好、耐久性强而闻名。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实用技术应用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实用技术应用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科技发展与实用技术应用迅速推进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积极探索,融合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在明清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明代农学家农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提出了许多种植方法和农业技术,如深耕、旋耕、复耕、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农业方面,明代农学家吴晗提出了“用山泉水灌溉农田”和“黄秧引蝙蝠”的方法,为农民解决了缺水和害虫的问题,提高了庄稼的产量。
其次,在明清时期,文化科技的发展为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明代的科技学院以及清代帝国学,是专门培养科技人才的机构,为科技普及提供了重要平台。
例如,明代的科技学院的科学家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可以应对各种工作场景,从而培养了一批批具备工程师精神的人才。
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投工具和技术,而且能够很好地教给农民,从而提高了大众的科学素养。
此外,明清时期的工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陶瓷、纸张等工艺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成为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
明代的陶器色彩丰富多样,采用了许多新颖的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而纸张的发明和普及也大大推动了书法、绘画等文化领域的发展,为文化艺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时期的农业、科技和工艺的发展以及实用技术的应用,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为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工艺技术的发展也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正是这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应用,为中国在那个时候积累了许多的社会财富,也为后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明清时期,科技发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一方面,受到了封建思想的束缚,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例如,天文学方面,明清时期的科學家对宇宙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很低的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农业人才问题游修龄农业科学家(以下简称农学家)是现代学科的名词,中国历史上虽有很多研究农业的人才,但就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而言,没有相当于现代农学家这一概念的人物。
因此,本文首先对历史上的农学家的界定标准作出说明,即凡历史上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撰写出一定的农学著作及对当时当地和后世农业有一定影响的人才,不论其身份为官吏、政治家、文学家、退隐者或躬耕者,本文都视为农学家,加以收录统计。
至于不少文人雅士因爱好花卉所写的文章,不在本文收录统计之列。
本文选择明清时期的农学家是因为,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达到其发展颠峰后处于停滞的时期,从清末起受到西方现代农学的冲击,开始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融合和向现代农业过渡,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从人才的角度看,是从历史上广博的通才式的农学人才朝着定向的专业化的农学人才转化的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其影响十分深远。
一、明清农学家的地理分布与成就根据上述界定标准,本文共收录了明清农学家72人,内明代26人,清代16人,其中71人的籍贯可以查明,不明者仅1人,他们的分布如下:江苏21人,浙江18人,福建6人,山东5人,江西4人,安徽3人,直隶3人,河南2人,陕西2人,四川2人,广东1人,湖北1人,贵州1人,山西1人。
可见明清时期的农学家绝大多数集中在江苏浙江两省,占总数的54.92%,按东南六省计,则占到总数的80.28%,农学人才的这种集中分布,和陈正祥[1] 及缪进鸿[2] 的东南人才研究的分布非常相似,只不过农学人才的数量很少而已。
这72名农学家的成就大小不一,各有特长,很难作概括的评述,但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他们都非常熟悉农业生产实际,都有亲身实践的体会和经验,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很令后人敬仰,值得后人学习。
第二个共同点是他们的知识结构都属广博的通才型人才,往往是擅长农业又兼及其他,或虽非专门研究农业却对农业也非常熟悉,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理解,例如李时珍、[3] 徐光启、[4] 宋应星等,不一一列举。
这里产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现代的农学家常常可以从前人的著作中发现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材料,但是专家的知识结构不能胜任对这些著作及其作者作全面的解剖和研究,以致每逢纪念某个科学家诞辰几百周年的讲座会上,常常聚集了数十上百来人,各自就其专业对前人成就的各个方面作出分析阐述,每个局部都放大了来看,整体却看不见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才和通才的矛盾,我们固然需要专才,但也要继承历史传统,有更多的时代需要的通才。
再从这72名农学家的农学成就和水平来看,可以认为,“学历”水平和成就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进士出身的如徐光启(万历进士)的《农政全书》,马一龙(嘉靖进士)的《农说》,王象晋(万历进士)的《群芳谱》,吴其浚(嘉庆进士)的《植物名实图考》,李彦章(嘉庆进士)的《江南催耕课稻编》以及举人如宋应星(万历举人)的《天工开物》,黄省曾(嘉庆举人)的《稻品》、《种鱼经》等,他们的特点是著作的内容广博,取材丰富或理论阐述深入,代表并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从理论到实践的精华,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像《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群芳谱》等的影响已超出国界,世界知名。
另一方面,“学历”较低的农学家,他们的特点往往是长期家居,亦耕亦读,是读书识字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熟悉农业生产,自己即有躬耕田亩的经验,他们所写的农书都是传统农业经验精华,富有科学内容,如《沈氏农书》的一整套稻麦两熟的经验,《知本提纲》提炼出来的施肥“三宜”(土宜、时宜、物宜)的理论等,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二、明清人才集中于东南的原因明清时期人才集中于东南的现象从唐宋就形成起来的,历史上出现这种现象,通常解释为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从而带来北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等等。
这种解释当然是对的,但笔者以为还应该深入分析,比如,大量人口的南移不能只看成简单的人力和智力加入到南方的人群中,还应该看到他们从此和南方人婚配,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遗传种质组合。
这才是人才辈出的优生学依据。
现代优生学指出,人的体力强弱和脑力智愚都是多对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脑的遗传结构虽然是“先天”决定的,但还要取决于后天,包括从怀孕至儿童教养的环境条件的优化。
《左传》早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的记述,[5] 因为近亲婚配会给隐性遗传病(痴,聋,哑等)以表现的机会。
近亲结婚所生子女,其隐性病患者的百分比较非近亲婚生子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6] 所以人口的流动和远距离的婚配非常有利于防止不良等位基因的组合而增加优良等位基因的组合。
中华民族到秦汉时止主要是在黄河流域进行着频繁的各民族的交融,这成为汉族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以后,在北方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继续融合的同时,又开始了向南方的大迁移,最大的三次是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和辽灭北宋。
尽管历史上人口的融合和大迁移是以残酷的战争,强迫群众迁移和无数的伤亡为代价,但不容否认,他们无形中为汉族种质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中国历史上就有注意优生的事例,如汉武帝器重的冯勤是个身材高大的人,但他祖父是个矮子,他祖父有意为他父亲娶个长妻,因而生下高个子的冯勤。
[7] 从智力很低的愚人到智力超群的天才这样大幅度的变异,多半是多对基因和环境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口的迁移和环境改善,确实在优生方面起了正面的作用,也减少了负面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智力不全的“傻子”约500万,患各种先天性智力缺陷的儿童逾千万,[8] 联系到40年来我们把农村和城市的户口管理分开,导致城里人和农村人通婚的人为障碍,从长远看,是不利于种质优化的,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再从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营养条件来看,农业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是优秀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保证。
北方以粟麦为主食,南方以稻米为主食,二者的差异不显著,甚至单独的粟麦营养还较稻米好些,但从综合的营养结构来看,北方人的动物蛋白来源主要依靠牛羊和猪肉,人均消费水平很低,全靠大豆的植物蛋白质补充。
东南人的动物的蛋白质来源则有丰富的海产和淡水鱼类,加上猪、家禽等,消费水平高于北方,特别是鱼虾类的蛋白质最容易消化,又容易取得。
中国历来有食鱼使人头脑聪明之说,英国自古亦有鱼是智慧的食物的谚语,可能是长期实践观察的印象体会。
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虽然低于粟麦,但稻米蛋白质的消化率高,而且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潜力远高于粟麦,习惯上所说的东南“鱼米”之乡很好地概括了东南膳食结构的较为优越,加上单产的优势,既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又保证了优质的膳食结构,这是东南人才特别集中的物质基础。
三、历史回顾看农业人才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较前期多得多的农学家和农书,农业生产技术也达到其发展的高峰,但由于统治阶级对农业的加重盘剥,人口在清中后期又迅猛增长(道光十四年,即1834年达4亿),耕地开辟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人地比陆续下降,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时的14.56亩/人,下降到康熙时的5.5亩/人,到道光时只剩下1.65亩/人,[9] 农业生产虽然一再努力增加复种指数,围垦洞庭湖、珠江三角洲等,仍有大量无地农民涌向边远山区,焚林开荒,造成“只为人多觉地偏,一人一亩尚难全”和“海角山头已遍耕,别无余地可资生”的境地,[10] 农业生产又没有外源能量的投入,最后只能走向滑坡。
而从农业本身来看,由于清朝的严格闭关自守,断绝了西方近代科学的输入,暴露出传统的农学仍停留在抽象的哲理思考阶段。
如以阴阳、五行、气的消长解释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对于西方18世纪以来兴起的生物学、遗传学、化学等与农学密切相关的实验农学进展毫无所知,就是同明治维新以前同样和于封建社会的日本江户时代相比,也显现出在传统农业方面有被日本赶上之势。
[11] 日本则到19世纪中后期(1868)开始了明治维新,从此更拉开了两国农业方面的差距。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中国自古以农立国。
为什么在重农政策的号召下,农学家如此稀少。
明清进士共51090人,[12] 而进士出身的农学家仅14人。
本文收录的农学家标准很宽,500多年中一共也只得72人。
这许多进士都干什么去了,统治阶级选拔出来是政治性的,让他们担任各级地方官吏,作为统治的骨干力量。
在重文轻理的指导思想下,整个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才的总量已经很少,其中从事农学的自然少之又少。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各级地方官吏的职责是劝农督农,即使是劝农负责的官吏,无非是以“父母官”的身份,做到注意兴修水利,劝农有方,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研究,像北魏贾思勰,元王桢等人,可说是凤毛麟角。
《齐民要术》序中列举了汉代劝农有方的官吏,一一点名,也不过11位。
[13] 还有不少的官吏恰如王桢所说的“今之上者,不知衣食之所自,唯以骄奢为事,不知己之日用,寸丝口饭,皆出于野夫田妇之手,甚者苛敛不已,剥削脂膏以肥己,宁肯勉力以劝之哉?”[14] 农业和农民的地位如此低下,农民若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唯有走“学而优则仕”这条道路,封建社会这种“重农”实“轻农”的政策,不仅影响农业社会农学人才的成长,而且它的残余影响异常深远。
清末海禁被西洋的船舰大炮轰开,农村破落,农业衰败大暴露,维新派人物在谋求富国强兵之道时,终于从中外对比中认识到农业的重要。
内容之一即是呼吁重农,如梁启超即指出:“今之谈治国者,多言强而寡言富,即言国富者,亦多言商而寡言农,舍本而逐末,无怪乎日即于贫,日即于弱也。
”[15] 张謇也有类似说法,[16] 不俱引。
梁启超还指出,秦汉以后,农工商与士走上两条不同道路,士变成不辨菽麦,农民则不识一字,形成了“学者不农,农者不学”[17] 的局面,这是封建社会重文轻理的必然结果。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简单的说,首先是依靠机械化,以取代畜力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入工业生产,其次是依靠工业生产,提供化肥、农药、杀虫剂、塑料薄膜等,增加外源能量(石油)投入,以取得更多的产出,三是通过遗传育种,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以适应机械化、化学化的要求。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前提是发展教育,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知识型的农民才能接受科学知识,经营现代农业,知识型的农民转为工人,便是知识型的工人,所以普及教育是资本主义(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至今已120余年,中国从1893年戊戌变法至今也近100年,在此期间,中日各自都经历了很大变化,唯一不同的是,日本始终重视教育不变,中国则始终没有把教育放在首位,明治初年(1873)日本男女受过义务教育的占28%,到明治三十五年(1902)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已达92%;而中国的辛亥革命时(1911)的国民识字率只有15%,甲午战败后中国赔款白银2亿两,明治天皇说,这笔钱一点也不许瞎花,全部用来办教育,办小学,就是在偏僻的农村也要办一所像样的小学,就这样,日本靠这笔钱奠定了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