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

合集下载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熟悉秋天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3.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听说能力的培养。

2.词汇和句子的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
1.学生在理解思维和表现能力上的提高。

教学内容
1. 导入环节(5分钟)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美丽的季节,你们知道秋天有什么特点吗?
2. 学习新知(30分钟)
1.展示秋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秋天的特点,如凉爽、风大、叶子变黄、果实成熟等。

2.通过板书、图片等资料,教授一些秋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如金黄、树叶、风筝、栗子等。

并请学生模仿教师的发音,并加以练习和记忆。

3. 操作练习(30分钟)
1.口语练习:教师为学生设计五个口语表述情境。

例:描述树叶变黄、风筝在秋天里飞舞等。

并请学生进行模仿和表演。

2.绘画练习: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方式,表现出秋天的某一特点或某种风景。

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展示。

4. 总结反思(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秋天作品,并听取同学们的观点和意见,总结掌握的新知识,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秋天的图片和资料。

2.教师准备板书工具。

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学生表现认真、积极参与、能够介绍和描述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作品展示: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能够表现秋天的某种特点或某种风景。

参考文献
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秋天的颜色和气味。

2.通过朗读《秋天》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感。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秋天的颜色和气味;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感。

2.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语感。

然后通过多次阅读和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3.深化理解(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 - 什么时候是秋天?秋天有哪些特点? - 你最喜欢秋天的哪个颜色?为什么?4.游戏活动(15分钟)通过科普游戏和互动游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 科普游戏:介绍秋天的气温、日照时间等特点。

- 互动游戏: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气味和颜色。

5.巩固练习(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述,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秋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例如:- 小组讨论:讨论秋天的特点并制作海报。

- 个人表述: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秋天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与秋天有关的绘画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听说读写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例如: -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 听说读写综合评价:通过听说读写能力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出有益的授课策略和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叙述秋天的景色及丰收;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秋天的特点及景色的描述;
2.通过教师指引,培养学生对秋天自然的领悟。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秋天的景色及特点;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问答法
3.实物展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秋天》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秋天的特点。

2.学习
通过讲解和展示实物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秋天的景象。

通过问答互动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听读练习
通过听读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口语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秋天的景象,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点。

4.结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秋天有更深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评估
1.通过观察学生的听写情况,考察学生对秋天的理解程度;
2.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秋天的理解深度。

教学资源
1.课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
2.实物模型:秋天的落叶、果实等
教学扩展
1.带领学生参观秋天的校内景点,加深对秋天的理解;
2.播放相关的关于秋天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体验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1《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秋天的景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天的特点。

2. 教师总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天气逐渐变凉,树叶变黄,果实成熟。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并跟读。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解释生词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插图中的内容。

4.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秋天的小画家”活动,让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中的内容。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天的特点。

2. 教师出示一些秋天的诗句,让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

同时,教师还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文: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能够通过朗读、听讲、绘画等多种形式理解秋天的特征和变化;
•能够认读生字词“枫叶”、“丰收”、“飘落”;
•能够用简单语句表述秋天的景色和变化。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秋天来了,树木变红了、变黄了,叶子掉了一地,秋天的景色如何?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们探究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目标导学
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呈现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

3. 看图说话
向学生呈现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们发表自己对秋天的看法,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同时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技巧和语感。

5. 引导思考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们深入思考秋天的主题,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进行思考和交流。

6. 词语认读
教师通过口头教学、展示词卡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枫叶”、“丰收”、“飘落”。

7. 绘画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以秋天为主题进行绘画活动,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秋天的美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知和情感。

2.通过歌曲、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季节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秋天的特点,如凉爽的天气、丰收的季节等。

2.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和景色,如稻谷、玉米等。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季节感知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对秋天的整体观念。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

2.CD播放器并准备好秋天相关的歌曲。

3.一些代表秋天的物品,如稻谷、玉米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老师播放秋天相关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摇摆身体,引入秋天的氛围。

2. 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秋天会做些什么事情,简单谈谈自己在秋天的感受。

3. 学习(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秋天》这首诗歌,讲解其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老师向学生展示秋天的常见物品和景色,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4. 拓展(10分钟)•分组让学生合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场景。

•老师播放秋天相关的视频,增加学生对秋天的直观感知。

5. 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秋天的特点和景色。

•鼓励学生回家后多观察秋天,增进对季节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引导学生感知和了解秋天为主,通过图片、诗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秋天有直观的印象。

但在教学中,某些学生可能对季节的概念不够明确,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季节的认知。

同时,在拓展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游戏或实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感知和了解秋天这个美好的季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会描绘秋天中的树叶和果实。

3.掌握汉字“叶子”、“果实”的读音和书写。

4.学习使用“落”、“长”、“黄”等形容秋天景象的词语。

二、课程重难点1.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掌握汉字“叶子”、“果实”的读音和书写。

3.使用“落”、“长”、“黄”等形容秋天景象的词语。

三、课程内容1.秋天的变化学生们应该已经体验到秋天的气温变化和植物的变化。

看看教室里和外面的植物,询问学生他们所注意到的变化。

2.秋天景象的词语作为一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景象。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学生们需要注意和明确秋天的一些特点,如枫叶变黄、树叶落下来等等。

学习并使用形容秋天的词语,如“落”、“长”、“黄”。

3.描绘秋天中的树叶和果实教师向学生出示树叶和果实,让他们观察并描绘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4.学习汉字“叶子”、“果实”的读音和书写教师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书写汉字“叶子”和“果实”,并让他们练习读音。

四、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贴在墙上的图片来展示秋天的景象和植物,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2.单词讲解法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秋天相关的单词,如汉字“叶子”、“果实”、形容秋天的词语等,让学生掌握单词的读音和书写。

3.模仿法教师可以模仿秋天里树叶和果实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跟着做一些艺术练习,如画秋天的图画、做秋天的手工制作等。

4.组合法教师可以将所有教授的内容组合起来,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理解秋天的变化和景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秋天”。

2.教师通过展示和询问的方式,介绍秋天的气候变化和植物的变化。

第二步:学习秋天中的词汇1.教师向学生讲解秋天的词汇,如“叶子”、“果实”、“落”、“长”、“黄”等形容秋景的词语。

2.通过图片展示法或单词讲解法让学生学会这些词汇的发音和书写。

第三步:教授阅读、听讲技巧1.读一段文字,让学生仔细聆听,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 《秋天》 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 《秋天》  教案(第二课时)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秋天》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也是本册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课文。

作者从整体入手,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象。

文章虽短小精悍,3个自然段共4句话,但合在一起却描画了一幅初秋全景图。

本文图文并茂,内容浅显,语言优美,合适学生阅读。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天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爱好之情。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走入校门,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还不是很强,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能初步借助汉语拼音学字与学文。

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于语文也是如此。

他们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

而本单元的课文,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描写的美丽风景,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还能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公道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张有弛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3.图文结公道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公道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课件出示:春夏秋冬)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课件出示图片) 2.播放秋季美丽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问: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风景吗?你觉得秋天的风景怎样?3.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风景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板书课题。

让学生跟着老师书空“秋”字。

注意“禾”做部首时的变化。

4.齐读课题。

5.复习生字词。

6.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图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风景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风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秋天》教案(2)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秋天》教案(2)

《秋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天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爱好之情。

全文有三个自然段,每一段视察角度、视察对象各不相同。

第1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

第2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

第3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多样的特点,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秋天美好的遐想。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10个生字和2个偏旁。

3.会写2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

教学重难点1. 会认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2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 生字、词语卡片。

2. 多媒体课件(秋天的典型场景,独体字变偏旁和独体字组成词语的动画图等)。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认识“秋”字1. 多媒体课件播放秋景画面,让学生视察并说说看到了哪些美景,都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预设:秋季、秋天)2. 出示“秋天”词卡,引导认读:“秋”是我们要学的生字,这个字是由学过的哪两个字组成的?根据学生发现,相机提示:秋天是禾苗成熟的季节,所以里有一个“禾”。

利用词卡反复认读“秋、秋天”。

3. 学生给“秋”组词找朋友(预设:秋天、秋风、秋雨)。

二、揭示目标:导入:这节课我们有3个学习目标,(师口述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会认6个生字和2个偏旁。

3. 会写2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

(过渡语:听明白学习目标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手放下?你们真棒,为了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老师设置了三场比赛,第一来进入第一场比赛,比读书。

)三、比读书1.过渡: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听老师来读,用端正的坐姿认真听,听清每个字音。

(插入抒情音乐)老师读得好不好?那你们想不想跟老师读的一样好呢?2.自由练读下面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自己练习读,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或者同桌,注意要把你不熟练的句子多读几遍,如果读完,请用端正的坐姿告知老师,开始吧!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那老师来考考你(出示带拼音词语)。

课文1: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1: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能够用“秋天”这个词造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秋天美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用“秋天”这个词造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秋天》。

2. 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点名几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并进行评价、指导。

(3)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感受秋天的美。

(4)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秋天的美。

3. 学习生字(1)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笔画,并在课本上圈出生字。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4. 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秋天景象。

(2)学生交流自己对秋天景象的感受,教师点评、指导。

(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秋天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5. 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这篇课文,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希望大家能够热爱大自然,用心去感受四季的变化。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秋天”这个词造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四、板书设计秋天落叶、金黄、丰收、凉爽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秋天》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课文(一)1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一)1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秋天》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现代诗。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教学本课,要注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

他们对朗读和识字的兴趣较浓,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气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2.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秋天(2)引导学生交流:你们知道秋天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喜欢秋天吗?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熟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跟读课文,模仿教师的朗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象?(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中描绘了金黄的树叶、南飞的大雁、丰收的果实等秋天的景象。

(3)教师提问:你们喜欢这些景象吗?为什么?(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景象都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所以我们喜欢秋天。

5. 朗读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表情。

(2)学生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6. 总结拓展(1)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秋天的景象?(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秋天还有落叶纷飞、菊花盛开等许多美好的景象。

课文(一)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一)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一)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读准、读流利本篇课文,并理解、背诵课文。

2.通过观察和感受,初步认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秋收的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连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流利地读课文。

2.让学生认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并理解秋天的景色和秋收的内容。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认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秋收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诗歌等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秋天,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比如,可以出示一张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色彩和感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秋天。

然后,老师可以朗读一首秋天的诗歌,让学生听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和描述的事物,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学习课文接着,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学习本篇课文。

首先,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文中描绘的秋天景色。

然后,老师可以逐句解释课文,让学生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整篇课文,并帮助学生纠正语音、语调、节奏等问题。

最后,可以安排学生背诵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3. 辅助活动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让学生观察树木、花草等植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色彩和变化。

可以让学生用手摘下树叶、花瓣等,观察其颜色、形态、质地等特点。

可以让学生用画笔或彩笔,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景象。

2.让学生了解秋收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秋收的具体内容,如什么时候收割水稻、小麦等作物,收获的过程是怎样的,农民怎样进行防治病虫害等。

可以安排学生到田间地头实地观察、体验,了解秋收的内容和过程。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天的特点和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对秋景的描写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通过观察和感受的形式,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也有所提高。

但是,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读音不准、识字困难等。

因此,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更加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秋天的生命万象,感受秋天的气息。

2.能听懂、朗读和模仿《秋天》的歌谣。

3.能够认真观察然后用简明的语言形容出秋天的景色。

4.能够初步体验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气息1.听取学生对于秋天的感受,例如:“秋天来了,扫去了夏天的炎热;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2.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比如桂花、菊花、银杏等,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气息。

2. 《秋天》歌谣1.引领学生听歌,并尽可能让学生边听边跟唱,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感受秋天的气息。

2.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并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模仿乐谱里面的音符节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描写秋天的小诗1.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自然景象,例如: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桂花香浓、菊花金黄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秋天,老师可以先带头展示一些例子。

3.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自由创作有关秋天的小诗。

1. 引入让学生对于秋天的感觉进行简单的交流,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他们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2. 活动1:学习《秋天》歌谣1.让学生听歌,并尽可能让学生边听边跟唱,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感受秋天的气息。

2.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并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模仿乐谱里面的音符节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活动2:描写秋天的小诗1.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自然景象,例如: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桂花香浓、菊花金黄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秋天,老师可以先带头展示一些例子。

3.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自由创作有关秋天的小诗。

4. 活动3:汇报作品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小诗,可以配合音乐或者诗歌的朗读等形式进行表述。

四、教学评价1.教师在活动1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跟唱水平。

2.在活动2中,评价学生对于秋天自然景象的理解深度和描述的简明程度。

1《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秋天》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2.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生字词,如“黄、叶、树、果、熟、收、丰、喜”等。

3. 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4.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和活动。

5. 学生能够培养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3. 描述秋天的景象和活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如“黄叶像蝴蝶一样飞舞”。

2. 运用观察和想象,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和活动。

教学准备:1. 课文《秋天》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秋天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秋天景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天的特点和活动。

2. 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并引入课文《秋天》。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学生用手指指着生字词,认读并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如“黄叶”、“丰收”等。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如“黄叶像蝴蝶一样飞舞”。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用生字词卡片,组成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和活动。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秋天的特点和活动。

2. 学生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2. 家长签字确认,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朗读、讲解和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秋天》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想象,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和活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秋天诗歌。

3.学习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4.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秋天诗歌的朗读。

2.掌握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3.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活动11.教师课前为学生拍摄秋天的照片或挂上秋天的画。

2.教师请学生围着画或照片看,引导学生感受和描述秋天的颜色、气味和声音。

3.学生介绍他们看到或想到的秋天的食物。

活动21.教师呈现诗歌《枫树》。

2.教师朗读诗歌并引导学生跟读。

3.教师解释诗歌中的词语和意思。

4.学生自己读诗歌。

活动3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秋天”两个字。

2.教师请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和秋天常见的食物,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喜欢的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活动41.学生和教师一起发散思维,将秋天与其他事物进行联系和比较。

2.学生和教师一起举例说明秋天与其他事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3.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秋天的特点和秋天的食物。

活动51.教师组织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喜欢的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2.学生分享自己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通过课堂上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秋天的特点和食物,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秋天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情趣。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运用加一加、生活中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秋、会”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人”“大”等4个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认识并学习标注自然段。

4.结合插图、视频及生活中的体验,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产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学习重难点1.多种方法随文分散识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到大自然里找秋天画秋天,你把找到的秋天带来了吗,谁上台展示一下?(2—3名同学上台投影展示、交流)预设一:黄叶图师:对,变黄的树叶告诉我们秋天来啦!对,秋天来了,树叶穿上了黄颜色的衣裳。

预设二:果园丰收图师:秋天里,我们可以吃到好多丰收的水果。

预设三:大雁南飞师:天气凉了,一群群大雁飞往南方过冬。

2.老师也去找秋天了,看看我找的秋天吧。

(配乐出示课件:1、校门口,法国梧桐的叶子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叶子从树上慢慢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2、天气凉了,同学们穿上了秋季的校服。

3、我们校园上方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

4、我们校园里的柿子树结果子了,一个个小柿子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

孩子们,秋天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秋天的特点,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课上交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趣味性。

老师通过音乐配图、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秋天的情感体验,为学文做好铺垫。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秋天。

请把你的图画放好,我们要准备上课了。

(上课)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活动、创作的快乐。

★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秋天。

★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探索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养成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学生学情从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这样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金黄的稻海,高高的蓝天,蝴蝶般飘落的各种树叶。

都是他们司空见惯的景物,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秋天景物的变化缺乏细致的观察、全面的了解,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找秋天的活动,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让低年级学生在观察秋天的天气、植物、动物等变化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写一写或画一画美丽的秋天。

教学过程一、找秋天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2.创设情境、感受秋天的美丽。

(1)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课前观察了秋天的景色,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把你看到的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吧!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自己看到的情景,并根据课前的观察收集,介绍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秋天,以及相关感受。

(2)全班交流汇报。

分组汇报可采用如下方式。

“风光采集组”:用照片、或者绘画及制作的树叶书签及标本展示秋天的美景;“美妙声音组”:用手机录下的与秋天有关的声音音,如落叶声、风声、虫叫声;“文学创作组”:课前收集秋天的歌曲和诗歌、童谣;“小小记者组”:课前采访同学、老师、家人和邻居对秋天的感受;“农作物组”:结合实物介绍自己观察的玉米、毛豆角、辣椒、稻子、高粱、丝瓜、南瓜等农作物在秋天的变化;“天气组”:介绍秋天的天气变化,有的学生结合自己记录的前些天的气温来介绍,从气温的变化上体会秋天的到来。

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秋天的特点和秋天的颜色。

2. 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秋天的颜色。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

3.能够分辨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

3. 知识点分析1.秋天的特点:天气转凉,空气清新,白天温暖,夜晚凉爽。

2.秋天的颜色:柿子橙,银杏黄,菊花黄,枫叶红,种子棕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1.介绍本课名字——秋天。

2.询问学生对秋天的了解。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 教师讲授(1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教具,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2.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

3.利用情景描述,让学生了解秋天的颜色。

3. 学生小组互动(10分钟)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描述秋天的特点。

2.互相分享描述结果,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和修正。

3.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发言,描述自己小组的结果。

4. 教师引导,集体总结(10分钟)1.点名学生,让他们回答问题2.教师引导,总结秋天的特点和颜色。

3.教师提问,让学生自由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5. 练习和巩固(10分钟)1.看图识物,让学生辨认常见的秋天物品。

2.根据老师给出的单词,让学生配对相同的颜色。

6.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肯定学生的表现。

3.安排下一节课内容。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以及教师引导和学生小组互动的方式,了解了秋天的特点和颜色,同时也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特点。

通过练习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分辨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

整个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二课《秋天》,通过富有生动性的图片和文字描述,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进而感受和欣赏秋天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通过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对秋天的美丽有初步的认知和欣赏。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口语表达和语文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使学生了解秋天。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知初步欣赏秋天之美。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和文字。

2.板书:秋天。

3.辅助教具:颜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用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秋天。

2.小组讨论:学生讨论自己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15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指出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小组合作:让学生一起对图片进行观察、描述和复述。

3. 感觉(15分钟)1.教师使用音乐、气味及其他感官刺激,引导学生直接感受秋天之美。

2.小组合作: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官方式,进一步感知秋天的美丽。

4. 点拨(10分钟)1.教师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言表达进行点拨和指导。

2.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表达,对本课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5. 总结(5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2.让学生简短地概括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秋天之美,达到了启发学生感官和语言表达的基本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表达和感知,使学生对语文的素养有更加全面深入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掌握“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4、认识自然段,学习给自然段标序号。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小视频。

欣赏二十四节气小视频。

2、看过视频,你知道了什么?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人们根据节气的变化进行农业劳动。

其中有一个节气叫“立秋”,代表着秋天的到来。

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在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

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

所以“秋”字是禾和火组成的。

3、认读“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课文,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课文。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瞧,上面是课文的题目,题目下面是正文。

2、认识自然段。

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

自然段有自
己的标志,就是在开头空两格,也就是留出两个字的位置(出示标注空格的图片)。

如果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课件展示标出序号的课文)现在就请同学们标出课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3、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要听得更认真。

4、学习轻声的读法。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随文识字,品读感悟。

(一)品读第1自然段。

1、秋天到了,快看看我们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说说从哪里看出秋天来了。

2、学习生字树、叶。

认识木字旁和口字旁,多种形式练读。

3、学习生字“气”。

看图猜字谜,出示古体的“气”字,借助字源识记。

4、学习生字“片”看图猜字谜,出示古体的“片”字,借助字源识记。

“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

区别“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

课文为什么要用“一片片”?结合课文插图是个好方法。

读好句子“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拓展练习:一片片()
5、配图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好停顿。

(二)指导写字:了、子。

1、观察了的占格、笔顺等,认识新笔画“横撇”。

2、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练写。

3、观察“子”的占格、笔顺及与“了”的不同,书空。

4、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练写。

5、展示评价,修改。

(三)品读第2自然段。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读。

2.学习“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一句。

天空多么蓝?多么高?换个词语理解“那么”。

练习用“那么......那么......”说话。

再读句子。

3. 学习生字会、个。

认识人字头,多种形式练读。

4. 学习生字飞。

认读,怎样记住?“飞”就象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出示飞鸟图片,
5.学习“一”的不同读音和儿化音,多种方式读。

6. 指导读好第2自然段。

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四)品读第3自然段。

1、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秋天呢?说一说。

配乐欣赏图片。

2、让我们一起来做小诗人吧!合作一首小诗。

3、指导读好最后一段。

(五)尝试背诵
1.配乐齐读全文,指名读。

2.尝试填空背诵。

五、作业布置1、回家把这篇读文背给家长听。

2、学了课文,你对秋天有什么新认识?把你看到的秋天画下来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