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一、人文精神内涵解析

天、地、人,天文、地理、人文,说的就是宇宙万物各有其自在的状态和存在的本质。那么,什么是“人文”?人的自在的本质状态究竟是什么?“人文”这个概念早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朝李贤对此解注为:“人文尤人事也。”由此看来,所谓“人文”,就是与人有关的事情,具体而言,人文就是人怎样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的事情,人文精神就是指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人的本质就是人之为人而存在的内在价值。

人是对象性的关系存在,其所进行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在对象性活动中,人将自己的本质外化于对象物,从而使对象性的现实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人在处理与“自然”这一对象关系的时候,要认识到人类只有在自然提供的现有条件下才能生存,人自身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和自然分开。人的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以自然为对象,也只有在和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人类必须、也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当人类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将会得到人类的长足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从而证明了人自己本质的力量;人在处理与“社会”这一对象的关系的时候,实际就是在处理

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只强调个人奋斗、个人成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结果往往演变成为个人成功而不择手段,不惜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从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堕落甚至沦丧,人也将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存在的价值和作为人的本质的自身力量;关于人与自身的对象性关系,现代人迷恋于对自然的大肆掠夺,对金钱和权力的疯狂追逐,而唯独忘记了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我精神的反省,作为人自身及其存在的价值属性,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最终归结到人自身问题上来。人越发展,就越会产生精神层面的要求,人是精神的主题,物质功利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人精神发展的障碍,相反,应该将人类物质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的精神健康发展的资源。

一切对象对人来说都是成为了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人个性的对象,人类自身将成为一切对象性活动的最终的归结者。因此,当今时代人之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就是通过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对象性关系来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人文精神是处理一切对象性关系的先决条件,人类如果失去了作为人自身的本质,也就失去了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养育

人文精神不是一个知识问题,不可以像传授技能那样传授人文精神。但是,学校教育更不可以在人文教育方面无所作为,对于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养育,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1、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

其根本宗旨在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固然与政治、经济等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是,无论从目的、过程、还是手段来看,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教育当成了政治工具或者经济发展的工具,就违背了教育“将人培养成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培养人,离开了培养具有人之本性和存在价值的人,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旨也正在于此。

2、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人文学科的设置。一般来说,人文学科主要指有关于价值和意义的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人文学科的设置在学校教育中究竟应占多大的比例,涉及到课程设置的及其复杂的问题,在这里只能一般地说,要克服“重理轻文”的现象,使人文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占有适当的比例。需要强调的是,人文精神是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水平的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需要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所以,人文学科的设置,其价值取向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

3、教学方法。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以知识传授式肯定是不行的。教学应以讨论方式进行,其原则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师以讨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加讨论,而不是有知识者对无知识者的教诲或者知识灌输,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他的责任不是向学生传授专门知识(虽然他有时需要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而是把

课堂变成一个现代公民社会理性交际的训练场所。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理性讨论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范,比如提醒学生充分尊重别人发言的权力,不要故意曲解别人的意思,不要人身攻击,尽量使用礼貌得体的辩论语言,尽量符合逻辑而完整的陈述自己的意见等等。教师也要在学生提出具体见解的时候,要求他引述相关的文本以作佐证,更需要启发学生在重要著作中发现许多同他们现实生存相关联的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4、教师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教师本身的思想素质和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其自身就应该是人文思想的先驱和倡导者,而且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教师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在教育过程中其所呈现的教学状态,是在做一件教学的事情还是在育人。教师应该做一个人文精神自我培养的积极意识者和行动者,把每位学生当做“人”来教,而不是把学生当做受教育的奴隶,尊重学生人格,尊重每个生命的个体特点,接受、理解学生人性中的不足与缺点,从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唯有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养育得以更好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