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pptx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05
手足口病的疫情报告和管理
疫情报告制度与程序
明确疫情报告的责任、方 式和时限,建立完善的报 告制度。
报告制度
报告程序
规范疫情报告的流程和步 骤,包括发现、核实、审 核和上报等环节。
疫情管理措施与监督
制定有效的疫情管理措施 ,包括隔离、观察、治疗 和康复等。
管理措施
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对疫情管 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和评估。
03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诊断流程和标准
初步诊断
根据发热、口腔溃疡和手 足疱疹等典型症状进行初 步诊断。
临床诊断
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结 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等进行临床 诊断。
病原学诊断
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 离培养或核酸检测,以确 定病原。
治疗原则与方法
普通病例
采取居家隔离和对症治疗,如 口腔护理、降温、局部用药等
常规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 场所后,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等易感染的部位。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
健康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 ,合理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 强身体免疫力。
疫情监测与控制
疫情报告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报告疫情, 及时汇总和分析疫情数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手足口病基本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 手足口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 手足口病的疫情报告和管理 • 手足口病防控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01
手足口病基本概述

手足口病诊治要点ppt课件

手足口病诊治要点ppt课件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为主要传染源。
易感人群
5岁以下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但成人也有可能感染。
新型疗法研究

1 2 3
中药治疗
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被研究 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免疫疗法
针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抗原,研发特异性免疫球蛋 白或单克隆抗体,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病毒 复制。
疫情控制与管理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和报告系 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
隔离治疗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以防止病毒传播。
健康教育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05
CATALOGUE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病因研究
病毒种类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疫苗接种后可产生长期免疫记忆,有效降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
例的发生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口腔炎
口腔炎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的充血、 水肿和溃疡,而手足口病除口腔黏膜 病变外,还伴有手、足等部位的疱疹 。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重 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病原学检查
采集患儿粪便、咽拭子、血液等标本 ,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 ,有助于确诊。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基因疗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细胞内, 表达抗病毒蛋白,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 。
疫苗研究进展
疫苗种类
01
目前已有针对EV-71型病毒的疫苗上市,可有效预防由该型病毒

手足口病课件ppt

手足口病课件ppt

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检 查和病毒分离,以确定病原体 的具体类型。
需要与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 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02
手足口病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
早期抗病毒治疗
对于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早 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干扰素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病情。
疗程和剂量
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通常为5-7天, 剂量需根据患儿的体重和病情进行 调整。
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健康教育
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普 及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公 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护 人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疫苗接种
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为易 感人群提供免疫保护,降低感
染和发病风险。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
01
病毒变异与传播途径
研究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 的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和完善手足口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
的职责和义务。
加强国际合作
02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信息,共同应对全球手
足口病疫情挑战。
科研创新
03
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科研创新,研究更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手
段,提高防控效果和水平。
06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新药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新药研发正在进行中,包括病毒抑制剂、病毒中和 抗体等。这些新药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手足口病,减少病毒耐药性的产生。
饮食调理
患儿饮食应以清淡、易消 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 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

《手足口病》课件

《手足口病》课件

01 注意饮食
给孩子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02 避免传染
避免孩子与其他患病儿童过度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03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和观察症状变化
总结与展望
疫情监测
加强手足口病疫情 监测和信息报告
有效干预
提高对手足口病的 干预措施和防控措

科学研究
加大对手足口病的 科学研究力度
早期诊断
手足口病特点对比
典型症状
发热 口腔疱疹 手脚皮疹
患病年龄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成人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预防为主 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在春夏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 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
● 03
第三章 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手 足口病。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和隔离十分重要。
● 06
第6章 经验分享和总结
家长经验分享
一些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了他们在孩子患手足口病时的护理经验, 包括如何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清洁卫生、饮食调理等。这些经 验对其他家长来说是宝贵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病 的孩子。
家长经验分享
及时就诊
在孩子出现症状时 要及时就医,不要
拖延
多喝水
保持孩子充足的水 分摄入
手足口病与其他传染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为主要症 状 易在幼儿园、学校等群体机构 传播

手足口病ppt课件

手足口病ppt课件

03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
家庭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家庭卫生
经常打扫卫生,保持室内环境 清洁,避免灰尘和细菌的滋生

勤洗手
家庭成员要经常洗手,特别是 在处理食物和照顾孩子时。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
不要与孩子共享毛巾、牙刷、 杯子等个人物品,以减少病毒
传播的可能性。
监督孩子卫生
监督孩子不要将手指或物品放 入口中,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对医疗体系的影响
医疗资源压力
手足口病在高峰期会对医疗体系造成 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紧张 的地区,可能会导致其他疾病的治疗 受到影响。
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接触患者分泌 物和排泄物等,存在感染手足口病的 风险。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个人 防护措施,避免感染。
05
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研究方向
手足口病
汇报人: 2023-11-26
目 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 • 手足口病的社会影响 • 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研究方向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 儿童。
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腔疼痛、发热、手部和足部出现 疱疹,以及臀部和腿部出现皮疹。疱疹和皮疹通常在发病后 2-4天内出现,并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进康复。
饮食调理
患者需要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 辣、油腻的食物。同时,多喝水
有助于排毒和促进康复。
治疗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
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对于出现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 行治疗。

手足口病医学知识培训课件-2024鲜版

手足口病医学知识培训课件-2024鲜版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
10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 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 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早期识别
01
新生儿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症状不典型,容 易被忽视。医护人员和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
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治疗。
2024/3/28
加强护理
03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损疱疹引起 继发感染;定期更换尿布和衣物,保持环境通
风良好。
隔离治疗
02
对确诊或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应立即采取隔离措 施,避免交叉感染。
占大多数,表现为发热、口腔 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 部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累及神 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等,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 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 肿和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导致死亡。
7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4/3/28
8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手足口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如发 热、口腔溃疡和特征性皮肤损害,结 合流行病学史可作出临床诊断。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前驱期短、全身症状轻、无口腔黏膜斑。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分布以 面颈部为多,24小时遍布全身。
2024/3/28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前驱症状轻微,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 逐渐延及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11
03

手足口病ppt课件

手足口病ppt课件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 临床表现: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
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 (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 及时发现及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6
危重症型抢救团队组成
ICU和儿科高年资医生(ICU医生侧重病情及生命征的观 察,抢救方案制定及具体实施,呼吸机使用及气道管理。 儿科医生侧重和ICU医生一起查房,按指南制定基本治疗 方案-具体用药、输注液体量及速度)。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少数病例在病程1-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如精神 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 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 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13
脑干MRI改变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
35
◼ 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表现 ◼ 确诊诊断: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 ◼ 手足口病?或疑是手足口病
9
手足口病诊断中问题
1. 疱疹性咽峡炎及进展快脑炎,不用报疫情,但 观察、治疗同典型的手足口病。
2. 诊断手足口病时要同时注明那一期 2期:手足口病(重症)、病毒性脑炎 3、4期:手足口病(危重症)、病毒性脑干 脑炎。
11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 主要表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 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 门诊治疗:抗病毒(利巴韦林)+ 对症 ◼ 家庭隔离:口头及书面告知家长注意发展到重症的早期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儿教育篇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儿教育篇
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引导家长加强家庭卫生管理。
家园信息互通
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在园的健康状况,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
共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鼓励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05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成功防控手足口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幼儿园通过严格日常卫生管理,定期消毒玩具、餐具和教室, 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的传播。
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应学会垃圾分类处理,将生活 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别放置,避免交 叉污染。
饮食卫生管理
避免生食和半熟食
幼儿应避免食用生食和半 熟食,尤其是肉类、蛋类 等食品应完全煮熟后再食 用。
注意食品卫生
幼儿应选择新鲜、无污染 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 变质的食品。
餐具消毒
幼儿的餐具应定期进行消 毒,可以用开水煮沸或使 用消毒柜进行消毒。
离措施。
幼儿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1 2
提高教师的防控意识
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 及预防措施。
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指导教师正确使用消毒液,确保教育机构内的清 洁卫生。
3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培养良 好的卫生习惯。
家园共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
家长参与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 儿教育篇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 幼儿教育中的手足口病防控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 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2024版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2024版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01手足口病概述Chapter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此外,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物品等也可造成传播。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前数天至发病后数周均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但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

普通型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重型则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头痛、呕吐、精神差等,以及心肺功能衰竭表现如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鉴别诊断02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Chapter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030201传播途径分析个人预防措施建议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提高免疫力家庭环境卫生要求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定期消毒托幼机构及学校防控策略落实晨检制度01加强消毒工作02开展健康教育0303手足口病治疗方法与护理要点Chapter西医治疗方法介绍对症治疗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口腔溃疡者可用口腔喷雾剂或药膏涂抹患处。

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干扰素、利巴韦林等,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免疫治疗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分享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为基本治则,根据证型选用相应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中药外治患儿护理注意事项隔离消毒饮食调理皮肤护理观察病情变化01020304神经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他并发症并发症预防与处理04疫苗接种政策与科普知识普及Chapter1 2 3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疫苗接种重要性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疫苗接种政策解读科普知识普及途径探讨大众传媒宣传01社区健康教育02学校健康教育0301020304手足口病只是小儿疾病,成人不会感染。

流行病学-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流行病学-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地区性流行
在一些地区,如中国南方 沿海城市,手足口病呈现 周期性流行趋势,每隔几 年出现一次高峰。
传播途径与方式
01
02
03
04
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 口鼻分泌物、皮肤疱疹液、粪
便等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水源 、食物等,通过手部接触口鼻
而感染。
空气传播
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但相对 较少见。
临床研究进展与治疗手段
临床诊断标准
不断完善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 准,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治疗方法
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康复治 疗等,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疫苗研制
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制工作, 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 病的传播。
05
手足口病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男,5岁,因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部皮疹就诊。实验室检查显示EV71 阳性。经隔离治疗,一周后痊愈。
病例二
患者女,2岁,因口腔溃疡、流涎、食欲不振就诊。手、足部无皮疹。实验室检 查显示CA16阳性。经对症治疗,一周后好转。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一分析
患者EV71阳性,症状较重,有高热、口腔溃疡和手、足部皮疹。治疗上应采取隔离措施 ,避免交叉感染。同时给予抗病毒、抗炎和对症治疗。
病例二分析
患者CA16阳性,症状较轻,仅有口腔溃疡、流涎、食欲不振。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 如口腔护理、饮食调整等。
讨论
手足口病由多种病毒引起,不同病毒型别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EV71和CA16 是最常见的病毒型别,其中EV71病毒引起的症状较重,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 临床实践中应重视病毒型别的鉴别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手足口病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PPT 42张)

手足口病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PPT 42张)

诊治流程中注意问题
1期:门诊治疗,家庭隔离(2周)。 注意:1.报疫情(1期或普通型) 2.口头及书面告知(如高热不退、精神差、 嗜睡或特别烦躁、头痛、呕吐、肢体抖动、
抽搐、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之一随诊)
3.化验:血常规、CRP、血糖 2期:收住院(普通病房) 3、4期:收住院(重症监护病房)
充分沟通,避免医患纠纷
掌握各期诊断及治疗关键点
1期:发热+皮 疹或疱疹性咽 峡炎 2期:1期+神经 系统症状 3期:2期+ 心动 过速、呼吸增快、 血压高 4期:3期+心率 慢、低血压/休 克
门诊治疗: 对症+抗病毒
住院治疗:
1期+20%甘露醇
q4-8h, 必要时用丙种球
蛋白
ICU治疗 2期+米力农 + IVIG+肾上腺皮 质激素; 20%甘 露醇q2-4h,必 要时加用白蛋白 或呼吸机、CRRT
机械通气模式及初选参数
选择压力控制模式--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者
氧浓度: 21 %-40 % PIP: 15-20cmH2O PEEP: 4-5cmH2O f: 20-40次/分 VT: 6-8ml/kg 根据血气、X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机械通气
氧浓度: 60 %-80 %(病情稳定后小于60%)
ICU治疗
3期+机械通气+
升压药 +CRRT+ECMO
预防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措施是预防手 足口病的关键。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 EV-A71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 次,鼓励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设专门诊室,限制患 儿活动范围,减少不必要的留观和住院。做好 手卫生、诊疗区域及物品的消毒。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2023-11-05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护理与康复 •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手足口病研究与发展趋势 • 手足口病案例分析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手足口病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 儿童。
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腔疼痛、发热、手足口疱疹和溃 疡,以及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 2
制定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政策
政府应制定全面的手足口病防控政策,包括疾 病监测、诊断、报告、预防和控制等环节,以 确保有效应对手足口病疫情。
加强疾病监测与报告系统
建立和完善手足口病监测与报告系统,确保及 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3
强化疾病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手足口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 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疫苗接种后,应定期收集接种数据,分析接种效果,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应开展流行 病学调查,了解疫苗接种对疾病流行的影响。
案例三:社区防控措施实施
总结词
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需要采取有效 的社区防控措施。
VS
详细描述
社区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 康教育、推广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医疗资 源配置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卫 生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 漱口,避免口腔感染。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 刺激性沐浴露,避免皮肤感染。
饮食调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 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医院护理
01
02
03
住院环境

手足口病诊断与治ppt

手足口病诊断与治ppt

一、概述

我们的体会是: 1、传染源多为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 2、传播范围大,速度快,途径复杂,疫情难控制, 3、病重儿童中多无皮疹或皮疹不典型,难以发现, 4、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早期发现困难,病死率高(占 60~100%),
一、概述

5、儿童普遍易感,环节复杂,难以有效阻断, 6、无疫苗,预防控制疫情难度大, 7、无特效药物,缺乏特异性的防控手段, 8、流行季节有类似重症病例,应及时做病原学检查;
第7~21天

感染终止、进入康复
四、发病机理

EV71



EV71特点 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流行 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较特殊的发病机制: 病情加 重突然 较难做到重症的早期识别
五、 临床表现
1.普通型: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 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型病例 仅表现为 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一般不发热或发热 体温不高。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不 典型,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流行概况

1981年我国上海首次报道本病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 1999年以来,我国广东、福建、上海、重庆等地区 报告局部流行EV71感染。

2007年山东临沂流行以EV71为主的手足口病。

2008年安徽阜阳、 海南、广州、河北等。





病死率 1975年保加利亚:705 例,其中149 例发生弛缓性瘫 痪,44 例死亡。 1997年马来西亚EV71流行,报告2628人,29例死亡 (1.1%) 1998年,台湾地区发生EV71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流行,共报告129106例,死亡78例(0.06%) 2009年5月2日,安徽省阜阳市已报告了病例数3736余 例,死亡22例(0.5%) 我省至2009年报告近900例,死亡2例(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重症
少数病例在病程1-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如精神 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 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 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 MRI检查可见异常
脑桥、延髓、中脑见斑点状或斑片 状长T1长T2信号。急性迟缓性麻痹: 可显示节段脊髓前角区斑点状对称 或不对称长T1长T2信号
不能及时发现2期、3期,是目前我国重症手足口病 的最大问题。
手、足、口、臀皮疹
注意问题
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 + 典型表现 确诊诊断:临床诊断 + 病原学检测 手足口病?或疑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诊断中问题
1.疱疹性咽峡炎及进展快脑炎,不用报疫情,但 观察、治疗同典型的手足口病。
2.诊断手足口病时要同时注明哪一期 2期:手足口病(重症)、病毒性脑炎 3期、4期:手足口病(危重症)、病毒性脑干 脑炎。
第2期治疗要点
肾上腺素) 呼吸机使用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普通型
主要表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 丘疹、小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门诊治疗:对症布洛芬5-10mg(kg/次)或对乙酰氨基酚
10-15mg(kg/次)。两次用药间隔6小时。 家庭隔离:口头及书面告知家长注意发展到重症早期表
发病1-2周患儿咽部排出病毒,3-5周从粪便中 排出病毒。
EV71感染特点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 嗜皮肤: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嗜神经: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弛缓性瘫痪
( EV-A71具有前角神原因主要: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诊治流程中注意问题
1期:门诊治疗,家庭隔离(2周)。
注意:1.报疫情(1期或普通型) 2.口头及书面告知(如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或 特别烦躁、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抽搐、肢体 活动障碍、吸吮无力等表现之一随诊) 3.化验:血常规、CRP、血糖
2期:收住院(普通病房) 3期、4期:收住院(重症监护病房)
非典型
典型 大疱样
1期抗病毒药物应用
目前无特效抗肠道病毒,可选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干 扰素(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1.干扰素a2b喷雾剂100万IU/d 喷患处 2.干扰素a2b雾化吸入 20-40万IU/kg.次 3.干扰素a1b雾化吸入 2-4ug/kg.次 4.不应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
危重症型抢救团队组成
ICU和儿科高年资医生,ICU医生侧重病情及生命征的观 察,抢救方案制定及具体实施,呼吸机使用及气道管理 儿科医生侧重和ICU医生一起查房,按指南制定基本治 疗方案-具体用药、输注液体量及速度。
手足口病治疗药物及机器
抗病毒药(干扰素α2b喷雾剂、α1b α2b雾化吸入) 20%甘露醇 米力农 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甲强龙)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
万-51/10万 5.接种EV-A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
手足口病的病原
1.主要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Cox) A组 16、4-7、9、10型,B组 1-3、5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和 EV71。
2.EV71、Cox Al6 型最为常见。 3.重症、病死病例主要是EV71 ,病死率可达10%-25%。 4.近期部分地区Cox A6、10增多趋势。 5.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现及时就诊。
第1期手足口皮疹特点
1.典型: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 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 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
2.不典型:皮疹小、厚、硬、少,可见 淤点、淤斑
3.CV-A6、10:皮损严重,皮疹为大疱样, 伴疼痛及痒感,不限于手、足、口部 位;病后2-4周脱甲,新甲1-2月长出。
手足口病诊断与治疗
(2011-2018版 )
指南演变过程
2008年4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2008年11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 2010年4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2011年4月:《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
专家共识(2011年版)》 2018年3月定稿:《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局组织编写专家讨论稿)
手足口病特点
1.肠道病毒感染的儿童常见传染病 2.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3.全球性疾病,我国全年可均发病,2个高峰期:4-6
月和10-11月 4.发生率:37.01/10万-205.06/10万,死亡率6.46/10
流行病学特点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 1、主要经粪- 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2、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感染。 3、患者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
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 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前数天,患儿咽喉部与粪便中就可发现病 毒,即有传染性,通常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为5期
痊愈
痊愈
痊愈
死亡
第1期
第2期
手足 口出 疹期
普通型
神经系统 受累期
重型
第3期
心肺功能 衰竭前期
危重型
第4期
心肺功能 衰竭期
危重型
第5期
痊愈 或后 遗症
恢复期
诊疗关键及时准确甄别2期、3期
2期是3期、4期发生基础,阻断2期向3期、3期向4期 发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从2期发展到3期需要1天左右,偶尔在2天或以上。 从3期发展到4期有时仅需数小时,这数小时也是 救治关键。
及心肺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特点
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 岁者包括新生儿) 病情进展快,
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干炎症最为凶 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