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脓肿(Brain Abscess)

脑脓肿是较常见的颅内局限性化脓性疾病,发生率约占神经外科总住院病人的1~2%,实际发病率可能还要高。脑脓肿主要临床表现有三:局部或/和全身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局灶症状。除感染症状外,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表现很难与颅内肿瘤相鉴别,特别是在隐源性脓肿和慢性脓肿。虽然CT及MRI应用后脑脓肿的正确诊断率可达92~100%,但仍有部分病例是以颅内肿瘤诊断收治,在手术中发现为脓肿。急性暴发性脑脓肿,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救治不及时常迅速导致死亡。脑脓肿仍是神经外科临床的重要问题。

一、脑脓肿的发生学

脑脓肿根据其感染来源可分为:耳源性、鼻源性、外伤性、血源性和隐源性。以前耳源性脑脓肿最常见,约占住院病人的1/2~2/3,其次为血源性,约占住院病人的1/4。其它3种较少。近20年来,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诊治水平的提高,隐源性感染明显升高,而耳源性和血源性感染则相对下降。例如1970年以前一组281例脑脓肿病人中,耳源性92例,占32.74%,血源性97例占34.51%,隐源性37例占13.16%,1980年后一组140例脑脓肿病人中隐源性感染57例占40.71%,血源性23例占16.43%,邻近病灶播散(包括耳源性、鼻源性及邻近软组织)52例占37.14%。

耳源性脑脓肿的好发部位为颞叶和小脑。鼻源性脑脓肿的好发部位为额叶。多为单房性,位置表浅,为外科治疗提供了良好条件。血源性和隐源性脑脓肿的好发部位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包括额、顶、颞叶及大脑深部,多发及多房性脓肿较多见。此类病人有原发感染灶,发病过程典型者诊断不难,但隐源性或慢性脓肿,常给诊断带来困难,易误诊为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多发性脓肿、多房性脓肿,尤其位于脑深部者,临床处理也较困难。

二、脑脓肿的实验研究

70年代初CT应用于临床后,为了了解CT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对脑脓肿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及其CT表现进行了大量研究。

过去一般将脓肿的发展分为三期:急性脑炎期、化脓期和包膜期。70年代后期,Briff、Enzmann等将致病菌接种动物脑内,形成脑脓肿动物模型,利用连续CT扫描及脑组织切片,观察脑脓肿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将其分为四期:

⒈早期脑炎期接种后1~3天,主要变化为接种区有炎性渗出,病灶中心有组织坏死,并有细菌扩散,周围血管出现炎症反应,小血管栓塞,周围白质出现明显水肿。临床上相应此期病人表现有显著的全身感染性反应,如发热、寒战、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脉搏频数、食欲不振、嗜睡倦怠等。

⒉晚期脑炎期接种后4~9天,炎症中心区多个液化坏死灶扩大并相互融合,出现不断扩大的坏死区,周围为炎性细胞、巨嗜细胞、胶质母细胞组成的炎症反应带包绕,外周出现新生血管及纤维母细胞,开始有炎性肉芽形成。此时病人全身感染表现逐渐缓和好转,

体温渐趋正常,其他症状逐渐消失。

⒊早期包膜形成期接种后10~13天,坏死灶局限,周围除炎性细胞浸润外,有明显的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炎性肉芽组织层,外层有星形细胞反应,白质水肿减轻。在此期间全身感染症状消失,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占位性症状成为主要表现。

⒋晚期包膜形成期接种14天后,坏死中心区周围炎性反应减少,纤维母细胞增多形成脓肿包膜,且随着邻近新生血管衍生的纤维细胞增生包膜不断增厚。包膜内层为炎性肉芽组织,中间为胶原和结缔组织,外层为神经胶质增生。随着包膜的增厚,周围水肿逐渐减轻,约在3周末包膜形成。

通过对脓肿形成过程的研究认识,对指导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使得脑脓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三、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

CT应用前脑脓肿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血液和脑脊液检查、头颅超声、脑电图、脑血管或脑室造影等间接方法,在定位明确后,行手术穿刺明确诊断,一般诊断较晚,治疗选择特别是外科治疗的选择有一定难度,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高达30~60%。自CT应用后,由于其能早期发现病灶,准确定位,并能动态观察脓肿形成的不同时期,有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使脑脓肿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提高,死亡率已降至5~10%。

典型的成熟期脓肿的CT表现为:平扫呈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约50%的病例在中央坏死区与水肿区间有完整或不完整,规则或不规则的高密度的环形影。强化后脓肿中央为低密度区,周围有薄壁(一般<0.4cm),光滑,均匀一致的环形强化。其形态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也可成不规则形。外周为为低密度的水肿区。多房性脓肿为多个相连的环状强化。脑室内或/和脑室周围可出现条带状强化。可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早期包膜形成期,包膜轻度强化,表现为完整或不完整、不规则的浅淡环状强化,环壁厚薄不均匀。脑炎期的CT表现,平扫为片状低密度区,或混杂密度。强化时多出现结节状强化,或不完全的强化环。少数病人也可出现环状强化,此时如进行连续扫描,则可发现脑炎期环状强化出现较晚(10~20分钟),且逐渐增厚,最后造影剂渗入中心低密度区呈结节状强化,有利于区别脑炎期与包膜形成期。有人用水肿指数来区别脑炎期与包膜形成期,水肿指数指强化影最大直径与低密度区最大直径的比例,脑炎期水肿指数均<0.5,水肿严重,占位效应明显,成熟期80%以上水肿指数>0.5,水肿较轻。

70年代末MRI应用于临床,用于脑脓肿的诊断比CT更容易区分坏死、液化和脑炎。脑炎期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不规则低信号区。T2加权则为片状高信号区,与周围水肿区融合为一体,中心脑炎区则呈略低信号,周围脑组织灰白质对比度消失。用Gd-DTPA增强扫描,T1加权呈不规则的弥漫性强化。脓肿包膜形成期,脓肿液在T1加权像上为边界清晰的明显低信号区,周围水肿带为中度低信号区。T2加权脓肿为中度高信号或高信号,而水肿区则为明显高信号。脓肿壁在T1加权为等或略高信号环带,T2加权则为在

高信号坏死灶周围有一低信号暗带,特征为薄壁、光滑不连续,在脑炎期则无此表现。Gd-DTPA增强,表现和CT增强扫描相似,T1加权像上呈明显的环状高信号增强。

CT、MRI可以精确的定位诊断,但仍有约6%的病例难以定性,有时需经手术穿刺或术中才能定性。

四、脑脓肿的治疗

脑脓肿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不同病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⒈内科治疗:对处于急性脑炎期感染尚未局限化、脓肿包膜尚未形成的病人,应以内科治疗为主。全身应用抗菌素,因此时尚无法进行细菌学检查,无法确定病原菌及治疗敏感药物,因而应选用广谱抗菌素并联合用药,剂量应用足。早在1945年Macfar larlan报告35%的脑脓肿由厌氧菌引起,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由于厌氧菌培养技术的进步,厌氧菌检出率明显提高,有报告在脑脓肿致病菌中占11~35%,Brook报告一组儿童脑脓肿厌氧菌占89%。由于抗菌素应用日广,现在脑脓肿的致病菌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因而,在治疗时,除选用对一般化脓性菌有效抗菌素外,还应选用对厌氧菌有效的抗菌素。临床常用甲硝唑、先锋霉素、磺胺嘧啶或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对大多数脑脓肿有效。实验证明灭滴灵对厌氧菌感染有明显疗效,70年代以来已成为治疗脑脓肿的主要药物之一。

内科治疗的指征,多数学者主张:⑴直径2cm以下;⑵多发性脓肿;⑶脑炎期脓肿,特别是CT呈结节状强化,无明显脓肿形成者。

⒉外科治疗:脓肿局限化,已有包膜形成时应采用外科治疗。脓肿包膜形成约需3周,因而3周以前者宜采用内科治疗,但也并不绝对,如病人颅压很高,已有脑疝迹象者,应及时采用适当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基本方法有二种:穿刺引流和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已有完整包膜形成,且包膜较厚者;位于非功能区,较表浅,手术可到达者;全身情况允许手术切除者;经穿刺引流治疗无效者;多房性脓肿。手术切除损伤较大,但可彻底去除病灶。

穿刺引流:脓肿包膜不完整或薄壁脓肿,位于重要功能区或脑深部脓肿;脓肿巨大有高颅内压危象有破溃危险者;儿童、老年或全身情况不佳者,适用穿刺引流。穿刺抽出脓液后,用抗菌素液反复冲洗,最后留置少量抗菌素液。术后定时CT复查,观察脓肿闭合情况,如有必要可反复穿刺。穿刺后是否留置引流管意见不一。一般主张:脓肿较大(大于3cm),脓肿壁较厚,脓液粘稠,抽出脓液较少者宜放置导管外引流,术后反复冲洗。近年立体定向技术和脑镜技术发展很快,立体定向穿刺定位准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避免盲目穿刺引起的并发症,更适用于较小的位于重要功能区或脑深部脓肿,也可用于多发性脓肿的多点穿刺。立体定向结合脑内窥镜用于多房性脓肿穿刺,可打开脓腔间隔,一次彻底的冲洗引流。近年来,由于术后可以方便的以CT扫描观察脓腔闭合情况,对经穿刺治疗无效者可及时手术切除,脓肿穿刺治疗应用日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过去认为穿刺治疗脓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