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原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1.2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翻译后的文言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学生理解。

1.3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体现文言文的特点。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翻译技巧2.1 词义辨析:通过对原文词语的上下文分析,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并找到恰当的现代汉语对应词。

2.2 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准确翻译。

2.3 一词多义:对于原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义项进行翻译。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翻译技巧3.1 省略句: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便于学生理解。

3.3 被动句:在翻译时,将被动句调整为主动句,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实践4.1 选取一段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让学生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4.2 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翻译示例。

第五章: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5.1 熟悉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规律和题型,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重点和难点。

5.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5.3 进行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特殊现象6.1 古今异义词:识别古今异义词,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翻译。

6.2 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并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本字进行翻译。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并准确翻译。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7.1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天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2 成语典故:讲解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句中的父母、弟兄为偏义复词)
2021/3/1
3、删(删减法)
•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 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 衬等,都要在翻译中剔除。如“之”,作 为助词,它可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也可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这 些情况下就无法译出,可以删除。另外某 些发语词、语气词、表停顿、补足音节、 和缓语气的虚词,也应删除。
译文: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台阁。 (补数词后的量词) 例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译文: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
2021/3/1
(补出分数相应得部分)
6、补(补充法)
•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等)
2021/3/1
例1、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往指前六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2021/3/1
1、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异同”一
(览1)表古汉语具有单音性,
现代汉语是双音性;

(2)古今词语同义

(3)古今词语异义

(4)古汉语多余虚词、偏义复词

(5)古今句型表达方式不同(句式不同) 调
( 6)古汉语省略现象突出

2021,进行翻译。 •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清楚誊写,翻译完毕。
2021/3/1
夯实课本知识 树立语境意识
遵循两个原则 掌握七种方法
独具慧眼 采点翻译 信达雅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考点解析: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语法现象: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1.积累性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词类活用、2.规律性的:特殊句式(判断、宾前、定后、介后、被动)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信、达、雅“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一、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

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顾吾念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删。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例:昼夜勤作息。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补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

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
16
出现蝗灾
1.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 姓歌之。(2017全国像一卷席样2子;)一像样口;袋像一包样裹
-
3
明确:文言文翻译技巧一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
要有踩点得 分的意识, 洞悉命题者 想考你什么
4
1.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 五十间 (5分)(2018全国卷1)
(以:凭借,1分;履:行为,1分;素,一向, 向来,1分 定语后置1分;句意1分)
4.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 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 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 更道它所欲。”王无复- 言。(2017全国贪卷赃2枉)法 15
五、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
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
文言文翻译技巧
-
1
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四句作翻 译题?有什么命题规律?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 文武以为 先驱。(2018全国卷1)
2、帝以芝清忠履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 作屋五十间(2018全国卷1)
(3、主语)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 党,恭谨过常。(2017全国卷1)
-

文言文翻译(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文言文翻译(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第18页
▪ 比喻意译 ▪ 1、我党菁华,付之一炬: ▪ 我们当中坚分子,一下子
都被毁灭了。 ▪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 我进了函谷关,一丝一毫
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
第19页
▪ 用典意译
▪ ①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 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忘情 也
第41页
▪ (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 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 就能称 霸;自满自足而认为群臣比不上他, 就会亡国。(王、霸, 都用作 动词, 足, 意动使用方法;莫之若, “莫若之”倒置)
▪ (2)我们国家大约靠近灭亡了吧, 我所以显出了忧愁神色。(其, 表推测语气词;几, 快要, 靠近;是以, “以是”是倒置)
第26页
文言文翻译7种失误形式:
第27页
1.以今义当古义
A.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译成: 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 该再找个品质好女子。 B. (虎)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译成: 老虎咬断驴子喉咙,吃 完驴子肉,才到树林中去。
第28页
C.先帝不以臣卑劣。
译成: 先帝(刘备)不认 为我卑劣无耻。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 从师学习风尚也已 经很久不存在了。
第39页
▪ 有卖千里马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 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是千里马。这 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 “我有骏马 想要卖,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 些人和我谈生意。希望您围绕着马看 它,离开时候再回头看看它,我会付 你一天价钱。” 伯乐就围绕着马 看它,离开时候回头看它。一天之内 马价涨了十倍。
第40页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 退朝而有忧色,何也? ”楚王曰: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 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 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 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文言文实词虚词判断方法及翻译方法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文言文实词虚词判断方法及翻译方法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三、翻译措施:留、换、补、略、调、贯
1、留,即保存文言文中某些基本词汇及专有名词。
2、换,即用当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汇。
3、补,即补出文言文中旳省略成份或隐含旳内容。
4、略(删),即略去文言文中旳某些虚词,涉及发 语词、音节助词、承接连词“而”“以”、陈说语气词 “也”、提顿词“者”等。这些虚词只有语法意义,不 必译出。
(二)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弟兄,我独亡。”子夏曰: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弟兄也。君子何患乎无 弟兄也?” 注:子夏为孔子弟子,字商。
参照答案
(一)
(二)
1、从人之常情来看, 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 饥饿。
2、明智旳国君是懂得 这种情况旳。
君子办事严厉谨 慎,不出差错;和人 交往恭顺而合乎礼节, 那么普天下旳人都是 你旳弟兄。
5、调,即调整语序。要求符合当代汉语旳体现习 惯。(要注意文言文中旳特殊句式)
6、贯,即前后贯穿。是否符合修辞;检验有无漏 译。
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旳句子 (一)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 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不能保其子,,君 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 有也。
一、翻译原则:
1、信:要求译文精确,不歪曲,不漏掉,不随 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无语病,符合当

代汉语旳体现习惯。 3、雅:要求生动形象有文采乃至传神。

二、翻译原则:

1、直译为主:即要求原文字字落实,并尽量译
出原文用词造句旳特点,甚至在体现方式上也要
同原文保持一致。

文言文翻译方法公开课

文言文翻译方法公开课

夫文言文,乃古之经典,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然今之人,多疏于古文,于阅读与翻译之间,往往感到困惑。

是以,本课特为初学者公开文言文翻译之方法,以期助尔等通达古人之言,领略文言之美。

一、熟读原文,感知文意翻译之前,首当其冲者,乃熟读原文。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阅读,可以感知文意,理解作者之思想。

吾人宜静心而读,细品字句,勿急躁而求速成。

读至能背诵,方为入门。

二、掌握文言文特点,了解时代背景文言文有其独特之处,如词性活用、虚词丰富、句式多变等。

故而,翻译之前,须掌握文言文特点。

此外,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亦为翻译之关键。

时代背景能帮助吾人理解作者情感、观念,从而准确翻译。

三、逐字逐句翻译,注重词义翻译文言文,应逐字逐句进行。

首先,翻译实词,把握其本义、引申义。

实词翻译,宜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其具体意义。

其次,翻译虚词,虚词多无实义,但连接实词,构成完整句意。

翻译时,需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作用,准确表达。

四、调整句子结构,符合现代汉语表达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句式结构上存在差异。

翻译时,需调整句子结构,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如:将文言文的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补充完整等。

五、润色语言,提高翻译质量翻译完成后,应仔细检查,对翻译不准确、不流畅之处进行润色。

润色时,宜注重以下几点:1. 保持原文风格,不失古风;2. 使翻译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3. 语言简练,避免冗余;4. 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六、练习与总结翻译文言文,非一日之功。

吾人宜多加练习,不断总结经验。

以下为练习方法:1. 每日阅读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2. 参加翻译比赛,锻炼翻译能力;3. 与他人交流翻译心得,共同进步。

总之,文言文翻译需要耐心、细心与恒心。

愿尔等在翻译之路上,不断探索,终成文言文高手。

今将此法公开,望尔等勤加练习,不负所学。

(字数:504字)。

高考文言文翻译五字诀(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五字诀(公开课)

• 文言文翻译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 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 后自归。”冲於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 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 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 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 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 原文: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 “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 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 哀我乎?” 译文: 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乞丐跟 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 物了啊!”乞丐叹息道:“我看从我这里经过的人 多了,却没有同情我的.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了,假 使先生不是没吃饭(或者说,假使先生吃饱了 饭),还会同情我吗?”
•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 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译文: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 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 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 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 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 生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 叔。”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官居 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 叔能够识别人才。
原因: 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可作为评分的关键得分点。
点拨: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意识。
二、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忠于原文,再现原意; “达”:通顺畅达,表达明确; “雅”:文句生动、优美。 三、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 “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 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古今异义)
常用虚词
固定结构 B.规律性的: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 直译——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 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方积 法累 取源 于于 课过 内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 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 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 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 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要掌握重点实词、重点虚词、 文言句式、固定句式
练一练: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划线的句子先找出关键 词再翻译成现代汉语。
•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①邑宰时令猎户扑之, 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
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 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
高考文言文复习
——翻译
1、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 求。(3分)
• 您也避难,石室侥幸可以住宿,委屈您的玉趾, 并且有事求您。
2、后三年无耗。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 不得行。(4分)
• 之后三年没有噩耗,殷元礼有事情进入深山。遇 到了二只狼阻挡道路,不能前行。
3、遂出袍裤,易其敝败。罗浆具酒,酬劝谆切。 (3分)
• 〔注〕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 来的集团。侍制:侍奉皇帝,管理公文。
• (1)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分)
• 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都门(为范仲俺)饯行。
• (2)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 。(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 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侍讲”“历”“副”各1分,大意2分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 一不贷。
(崔郾)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没有鞭打过一个人。 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犯罪一概不予宽免。 “经月”“莅”“贷”各1分,大意2分。
普遍问题:
1、实词、固定句式积累不够。 ( 1 、 3 、 6 、 7 、 9) 2、没能准确判断得分点,从而落实有效分。 (2 、4 、8 ) 3、忽略省略掉的成份。(主、宾)(5) 4、没能很好把直译与意译的方法相结合。(10)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 , 叔向曰:“范氏富 , 盍已 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 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 “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 又何请焉? (福建高考试题)
文 言 文 翻 译 技 巧
你们翻译遇到的难题
1、多义词翻译会错意,不能切合语境。 2、自身判断的得分与参考答案的得分点不对等,以致该 翻译的没译出。 3、固定句式总记不住,搞不清楚特殊句式。 4、有时候大概意思明白,但翻译不准确。 5、主语模糊(动作发者弄不清),有时忽略句子的主语。 6、实词积累有限,很难根据语境判断意思。 7、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词语难以把握。 8、找不准得分点,翻译不出重点词。 9、有些词语无法准确判断是合成词还是单音节词。 10、翻译出圈出的关键词,但放在原句发现句意不顺。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要有踩点得 分的意识, 洞悉命题者 想考你什么
请你来当命题者
请你来当命题者
迁移练习:
给文段命三道翻译题,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共8分)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 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 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 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 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 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 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 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中山市教研室 7.【文言翻译】(10 分)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译: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下没有功劳, 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使”1 分,可以翻译为“让”,或者“派遣”,或者“任命”等 “侍讲”1 分,可以翻译为“担任侍讲学士”,或者“为皇帝讲学” “历”1 分,可以翻译为“经过”,或者“经历”,或者“过了” “不一问”1 分,可以翻译为“没问过一次”或者“” “副”1 分,可以翻译为“符合”,或者“与„„相称(相符)”或者“对得 起” [5 分。“使”“侍讲”“历”“不一问”“副”各 1 分。]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译:(崔郾)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没有鞭打过一个人。等到了鄂州任 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罪犯一概不予宽免。 “治虢以宽”状语后置,可以翻译为“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 “经月”可以翻译为“一个月”,或者“整一个月”,或者“整月” “莅”可以翻译为“到任”,或者“到职” “诛”可以翻译为“惩罚”,或者“处罚”,翻译成“诛杀”不得分 “贷”可以翻译为“宽容”“宽恕”“宽免”“宽宥”皆可 [5 分。“治虢以宽”状语后置、“经月”“莅”“诛”“贷”各 1 分。]
(1) 范氏富,盍已乎
“盍”的理解,“已”的理解,疑问语气
(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执”的理解,“执”后的省略,“纺”的理解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欲”的活用,倒装的“何请”,反问语气。
命题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 评分细则的?
①范氏富,盍已乎(2分) “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已”1分,停止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 “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 “纺”1分, 绑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3分) “欲”1分,想要的;宾语前置1分,请求什么;句意1分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 词、常见虚词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 疑问语气、及固定 句式
因为:(1)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2)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
广州一模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 副厚恩。
回顾有代表性的模拟题:
一、省适应性测试 1、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 2、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耰,趣令复业。 一词多义 重要虚词 常用实词 古今异义 通假,判断句 二、茂名一模 1、(主语)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曰:“行意匆匆彷徨,得 非王氏诸乎?” 2、席卷吴会,卿情计如此,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 省略成分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被动句 固定句 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三、广州市高中毕业模拟考试
1、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宾)惩 (宾) 。 2、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
常用实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宾语前置
文言文翻译的七个重要采分点:
重要实词 重要虚词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固定结构
明确:文言文翻译技巧一
《孟子》
对照命题者的设题与赋分
1、范氏 富,



范家 富贵,为什么不 停止于

之 槐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 的 槐树上。 3、 欲 而 得 得到 之, 又 何请 焉
想要的 而
它了, 还
请求什么 呢?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文言文翻译 技巧
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 翻译题?有什么命题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