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合集下载

各家学说(重点)

各家学说(重点)

各家学说重点(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自行修改)1.归类编次方式:按方类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按法类证: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按症类证: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按因类证:钱璜《伤寒溯源集》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2.七大学派:⑴伤寒学派:庞安时、朱肱、成无己、方有执、柯琴⑵河间学派:刘完素⑶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意⑷功邪学派:张从正⑸丹溪学派:朱震亨、王履、戴思恭⑹温补学派:薛已、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忠梓⑺温病学派:吴有性、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世雄⑴伤寒学派:以研究和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⑵河间学派:从运气角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以治疗火热病症为其擅长,善用寒凉药物,故后世又称为寒凉派,有“热用河间”之说。

⑶易水学派:以脏腑证候的病机及其治疗作为研究课题,以脏腑寒热虚实的论点来反洗疾病的发生和演变。

⑷功邪学派:以攻击邪气作为治病的首要任务,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⑸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侧重阐述阴虚火旺之证,论治多以补阴为主。

⑹温补学派: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在辨证论治方面,立足于先后天,或侧重脾,或侧重肾,而善用甘温之味,突出了脾胃和肾命的肢体,是命门理论的研究趋向了深入。

⑺温病学派: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一个学术流派。

4.刘完素:“诸涩枯竭,干劲皴揭,皆属于燥”5.“六郁”:气郁、湿郁、热郁、痰郁、血郁、食郁。

6.李东垣:创建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吴鞠通:创建越鞠丸吴有性:创建达原饮7.叶天士:善发挥奇经八脉辩证8.朱丹溪创建的越鞠丸,是以治疗气郁和火郁位治疗重点。

9.张从正汗、吐、下三法包含什么?答:汗法:凡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方法,皆属于汗法,除辛散解表的内服药物外,还包括“灸、蒸、渫、洗涤、烫、烙、针刺、砭射、引导、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1.尤在泾认为中风中寒,有汗无汗全在体质或在风在寒2.喻昌言葛根汤所针对的是太阳阳明合并(太阳阳明病或阳明表^)3.孙思邈创制的治疗肺痈的方剂是千金苇茎汤4.钱乙治疗心气热,常用哪里导赤散5.钱乙“五脏所主”的内容心主怒、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6.刘河间所编定的地黄饮子,主要就是化疗亮痱7.刘河间对中风的病机的人是强调将息失宜,心火暴甚8.李杲明确提出内伤头痛的临床特征就是,内伤外感的辨别要点存有哪些?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

外感者,头痛不止,必待表解或传入里头痛方罢,内伤者,头痛时作时止。

9.王好古阴证鉴别要点是什么?(1)咳嗽辩(2)口渴辩(3)疲倦辩(4)咳嗽逆辩(5)痛经辩(6)interstitial辨(7)小便不利辩(8)小便色赤辩(9)小儿自汗辩(10)全身存有汗辩(11)谵言绮语辩(12)厥阴辩“若病在少阴,则有面赤,默默不欲语,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身表如冰石,脉沉细。

若病在厥阴,则四肢厥逆,爪甲青,面黎目黑色,或自汗不止,脉沉弦无力。

若病阴毒证,身表如冰石,四肢厥逆,体如被杖,脉沉细而微,或六至以至八至、九至、十至而不可数”。

“惟太阴一证,手足自温,自利不渴,尺寸脉俱沉而弱”10.钱乙化疗五脏利害证所用方剂(1)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安神丸;(2)肝实热:泻青丸;肝肾俱虚:地黄丸;(3)脾实热:糠黄散;邪热受伤脾:玉露贫;脾气虚:益黄散;(4)肺实证:泻白散或甘桔汤;肺有痰热:葶苈丸;肺气虚:阿胶散(5)肾虚:地黄丸(1)心虚:生犀贫.安神圆;心实:泻心汤.导赤散(2)肝虚:地黄圆;肝实:糠青圆,糠黑贫(3)脾虚:益黄散;脾实:糠黄散,玉露贫(4)肝虚:补肺阿胶散,泻白散,益黄散;肺实:泻白散,甘桔汤,葶苈圆(5)肾虚:补肾地黄圆11.许叔微指出,仲景《伤寒论》方剂的关键在于分清表里利害12.许叔微治疗“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服诸热不效”时,他认为应该『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差,不可以畏虚以养病』(温脾汤)13.擅长表里双解,并创制防风通圣散的医家是刘完素14.李杲升阳贫火汤区别于通常辛温解表法的关键所在就是酸恒通科技阴敛阴,寓十字星贫,方中用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化疗胃何如过食生冷,遏郁阳气所致的咳嗽证)第1页共5页15.李杲指出阴火与元气的关系就是制约关系『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16.李杲化疗内伤冷中证之法,约存有两大端:甘温除热(补肾益气汤)、升阳散火(汤)17.李杲学说脾胃滑行的特点就是注重脾胃阳气的升发18.李杲升阳益气治则的代表方剂就是迁调中益气汤19.张元素认为附子乃阳中之阳,为什么以其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什么为要气血流通为贵21.明确提出“食疗当论食疗,化疗当论药攻打”的医家张从正(张子和)22.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发散归于汗,涌归于吐,泄归于下。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推荐文档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管理]中医各家学说重点总结

[管理]中医各家学说重点总结

[管理]中医各家学说重点总结[管理]中医各家学说重点总结中医各家学说重点总结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一.学术流派1.学术流派与中医学体系1)传说的“三世医学”《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a.素女脉诀b.神农本草c.伏羲针灸2)早期的学术流派——春秋战国时期a.社会基础b.医学基础c.流派产生,例:秦派:长桑君-扁鹊-公乘阳庆-淳于意d.学术争鸣3)四大经典问世编制中医学体系的确立(传统思维模式的确立)标志传统思维模式确立a.理论医学——《内经》《难经》(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b.临床医学——《伤寒杂病论》(六经论伤寒、脏腑议杂病、三因类病因、倡辩证论治)c.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四气五味概药性、寒热补泻论药理、群臣佐使定方型、七情合和议配伍)2.医家争鸣与学术发展1)阴阳五行学说(关系:阴平阳秘)a.和谐,协调b.互补2)藏象学说3.学术流派划分标准1)学术研究中心2)师传承授体系3)可供研究的著作传世4.四大流派a.河间流派(刘完素)b.易水学派(张元素)c.伤寒学派d..温病学派二.养生学1.先秦两汉养生学“养生”最早见于《管子》而不是《庄子》具体操作a.普遍养生术——日常生活(钻木取火、作舞宣导)b.专门养生术——专题研究(养身、养形?五禽戏A道家养生观(老子)核心“返璞归真,清静无为”操作“对应自然,清心寡欲” ,儒学养生观(孔子)大道至简,道不远人,悟者天成——和谐养生,《内经》养生观生长壮老已是客观规律a.先天:遗传因素b.后天环境气候、饮食起居、精神状态养生应顺从四时阴阳,四时起居作息和精神状态,生、长、收、藏四时养生规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养生学(1)特点a.受儒、道、佛影响b.理论和方法的集成c.和谐养生的发展——“形神协调”d..治未病“观”的发展e.专门养生术与日用养生的结合 (2)医家葛洪a.伤损必先“复故”b.延养自须“得谨”“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养生之道(宝精行气《抱朴子内篇》、守一存真、护身服食)c.养生“不绝人理”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a.“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凡事应适度、中和形神和调b.“人之寿天不在天,善养生者长寿”“养生之法,但莫伤之”c.十二少(少死少念少事少欲少笑少语少乐少愁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十二多的危害d.《导引经》以“食气,保精,存神”为上士e.吐纳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诸病源候论》巢元方——对养生导引法的阐述发挥,孕妇及小儿养生养生宣导术a.重视养生治未病的思想b.提出辨证施功的证治体系孙思邈集养生学说之精要三.先秦两汉病因病机理论先秦——经气郁滞的病机内经——重视正气,正邪相争决定人之安危1外感热病的传遍a.由表入里b.表里同病2五脏病的传变a.移皆有次(顺传传其所胜,逆传反之)b.或其传化不以次3阴阳虚实病机a.阴虚内热b.阴盛内寒c.阳虚内寒d.阳盛外热4其他病证的病机论述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肺咳——肺寒咳逆痿躄——五脏因肺热叶焦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衄血、后血、血积——络伤血溢伤肝——气血痰滞呕胆——胆液泄,胃气逆薄厥——大怒而血菀于上气虚证——上气、中气、下气不足癃闭、遗溺——膀胱不利、不约老年病——阳气衰乏,下虚上实5病机十九条魏晋南北朝病因病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脏腑病机学说脉经气动病机学说四.魏晋南北朝医经的整理和研究(一)全元起《内经训解》——注疏素问的开山 (二)王冰与《素问注》“气动”脏器的变乱的病机学说1.整理编次2.补遗七篇(天元经大论、五行运大论、文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经大论、至真爱大论)3.注释阐发a.阐发运气b.亢害承制——过极反似胜亡之化c.阴阳互根d.升降出入e.郁证治疗f.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三)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针灸学之专题研究,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以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法,由《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整理成(四)杨上善与《黄帝内经太素》1.首创对《内经》全面分类,将《素问》《灵枢》结合起来2.保持原貌,未将其他资料充实进来3.阐发精当a.强调命门藏精,左肾右命门b.阐发“知五”养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生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知砭石大小五曰知府藏血气之珍)c.剖析热病机理(五)王叔和著《脉经》和编次张仲景方论1.《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确定了脉诊的寸关尺部位,并分列脉象24种,以脏腑为纲,以虚实为目,分析疾病发作轻重时间,传变专柜,症状变现,情志变化,经络病变,系统脏腑病机2.编次整理《伤寒论》a.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芳纶b.主用清解善于养阴生津,表里双解c.重视瘟疫(六)孙思邈对《伤寒论》的研究1.收录《伤寒论》于《千金翼方》中2.用方正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创伤寒三纲之说“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五.本草学的成就(一)本草学的雏形a.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b.《山海经》大量药物记载(二)《神农本草经》成书核心:药性理论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吴普本草》载441种,《李当之本草经》(三)本草学的形成魏晋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自然属性《雷公炮制论》唐代《新修本草》载药840种,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介绍了诸病通用药(四)本草学的新进展对药性作用全新整理研究宋代官修本草金元医家的时间(五)本草学的总结本草学的成书,李时珍本草纲目1892种(六)本草学的气味学说(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气味学说是本草学的重要标志)1.传统思维模式是本源a.直观思辨b.取象比类c.整体观念2.内经奠定了理论基础3.药物气味是升降浮沉的集成4.气味合和是产生疗效的基础5.伤寒杂病论是气味运用典范6.复方产生新气味和作用7.气味治病之理——以偏纠偏8.药物气味认识尚不统一六.经方的演变和经验方的兴起1.经方a.泛指临床医著及方书的方剂b.经典中记载之方c.专指伤寒论之方经验方——时方,临床医生根据需要创制的方剂方证用方的指征和依据2.经方的应用和衍变,经方的特点:药味少药效好药精效宏,一药多用,方证相应(1)伤寒论方的应用,用法不用方,加减a.效不更方,不效也不更方b.效亦更方,不效即更方c.用药少而精 (2)难病详察病机,开拓思路(3)结合临床,善于总结(4)《论》《略》互参3.经验方的兴起(方术影响、临床需要、搜集民间方、本草学发展)4.经方与经验方的区别经方经验方药味少多药性峻猛缓研究方法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重视辩证,推求病机以方测证,有是证用是药组方严谨松散主治明确不严格煎服方讲究不严格孙思邈生平著作:孙思邈,唐初医学家,著有《备急千斤要方》《千金翼方》为各科兼备,理法俱全的医学巨著学术思想大医精诚论对学习医学者提出要求a.熟书医籍,涉猎群书b.博学多闻,虚心求教精益求精c.反对肤浅之风(在医疗实践中提出,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提出医生职业道德标准a.首先必须有恻隐之心,对病人普同一等,把他们的痛苦当做自己的事来对待b.其次,救治必须一心一意,无欲无求;谦虚敬慎尊重通道(一) 集养生学说之精要孙思邈养生内容可归纳为养性和养老两方面,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各个方面,反映了他安不忘危,预防诸病的医学思想,养性即养成良好的习性,以期却疾延年,包括啬神、养形、导引、言论、隐身、房事、反俗、医药、禁忌十要点,抑情节欲,尤其强调a.抑情养性——请与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不浮思妄想可避免许多情志疾患b.慎言语——可以养气c.节饮食——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适当运动队人体健康有益——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劳,及强所不能堪耳食经,行走踌躇,摩腹消食——饱食即卧,乃生百病,依时摄养——春(晏卧早起)夏秋(侵夜乃卧早起)冬(早卧晏起)早起莫在鸡鸣前,晏起莫在日出后,内视、调气——专意存思,吐纳气息,以却疾强身之法,食宜,食养,食疗食宜a.食不欲杂,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及少葅菜b.主张学淡食c.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d.夜勿过醉饱,食物精思,为劳苦事食治a.食养——用饮食以养脏腑之气,五行相克之理如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b.食疗——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用事平疴,释情遗病为良工,服食、服水——服饵方药,以期益寿济命 ,养老老年人的养生,也包括老年病预防治疗三、伤寒温病方论(论广义的伤寒论) 1、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重三纲(桂枝、麻黄、小青龙);学宗仲景,博采众方三阴三阳编排论述2、全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开表里双解之先河;扶正攻下,滋阴润下3、重视瘟疫详论防治,辟温,增补儿妇伤寒论治四、对方剂学的贡献1、集唐以前方剂学之大成2、化裁古方小建中内补当归建中汤3、创制新方千金苇茎汤。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学说,每一派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为了帮助读者复习中医各家学说的重点内容,本文将针对各家学说进行逐一梳理与总结。

1. 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石,也是最早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中医理论的著作。

其学说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指导着中医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自然界万物按照五行分类,运用于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经络系统及其作用的研究。

2. 五藏六腑学说五藏六腑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脏腑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学说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病理特点,中医临床常常以五脏六腑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

3. 四诊学说四诊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来推断内脏状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获得病情资料;切诊是通过按摩腧穴或把握脉搏等来了解体内病变情况。

四诊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4.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体液的理论体系,包括气、血、津液等概念。

气是生命活动和生命能量的基础,血是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运动的物质基础,津液则是保持组织润滑和营养的重要物质。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5. 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机制的研究。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外界病因(六淫,如风、寒、湿、热、暑、燥)与内因(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

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

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

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

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

主。

正气;客。

邪气。

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

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9.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

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

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

”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10.(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必考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必考

孙思邈养生十要:啬神,爱气,养形,导引,饮食,言论,房事,反俗,医药,禁忌饮食要适度,定时定量均衡,合理搭配。

孙氏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化裁古方:调胃承气汤+生地、大枣=生地黄汤小建中汤演变为:内补当归建中汤、前胡建中汤、内补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乐令黄芪汤等,治疗各种虚劳证。

著名方剂:小续命汤,苇茎汤,犀角地黄汤,独活寄生汤,温脾汤,温胆汤,神曲丸(磁朱丸),防风酒,独活酒。

钱乙肝实热:泻青丸肺气虚:阿胶散。

肾虚证:地黄丸。

钱乙制方用药特色:善用丸散,创制新方,顾护脾胃,喜用药引,用药柔润平和,力戒呆补峻攻,反对妄攻误下。

刘完素火热论核心论点:六气皆能化火。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六气皆能火化、五志化火的共同病理机制:阳气怫郁防风通圣散配伍特色:-[1]辛温药与苦寒药相配伍,辛凉解表;-[2]风药与清热药合用治疗火热病,使“火郁发之”;-[3]宣、清、通三法和辛苦寒药并举,开发郁结,宣通气液,促进气血流通。

刘完素治疗火热病的方法:以表里为纲辨治火热病,表证(辛凉或甘寒)用辛凉或甘寒解表,宣散郁结;表证兼里热,用防风通圣散或双解散解表清里;里证(下法,清法)用大承气汤或三一承气汤攻下里热;若热毒极深,波及血分用大承气汤或三一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热邪在半表半里用柴胡汤和解。

加减小续命汤:(中腑证)疏风清热大秦艽汤:(中血分)血弱不能养筋所致的手足不能动,舌强不能言语的中风。

汪昂《医方集解》称之为“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地黄饮子:补肾张元素阐发中药理论:升降浮沉、气味补泻、归经学说、中药分类、制方大法升降浮沉:对中药气味升降理论进行发挥。

气薄者未必尽升,味薄者未必尽降。

泄火药物: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白芍药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大肠火,石膏泻胃火。

柴胡泻三焦火,须用黄芩佐之;柴胡泻肝火,须黄连佐之,胆经亦然。

黄柏泻膀胱火。

黄柏配知母,清下焦热。

张从正吐法含义:指催吐等具有上行作用的治疗方法,促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等的排出。

中医各家学说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重点1,孙思邈对方剂学的贡献包括哪些方面。

答:1,集方剂之大成(历代医家经方,验方;明间验方,秘方;道教,少数名族方;国外医学传统方药)2,化载发展古方(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小建中汤)3,组方配伍特点(“大而有法,杂而有方”)4,剂型多样化(汤剂,药酒)。

2,试述钱乙遣方用药的特点与后世的影响。

答:一,用药务求柔润;二,力戒呆补峻功;三,注意升降气机;四,善于化载古方;五;创造简便成药。

钱乙的五脏辩证为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所推崇;注重调理小儿脾胃的论点对李杲有启发;其创造的地黄丸则为薛己,赵献可效仿;其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神昏惊厥,注意清凉解毒,芳香开窍等法,为清代温病学家所采纳。

3,试述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

答:刘完素对风燥湿寒诸气与火热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皆能化火之说。

他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

既然风湿燥寒于火热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风湿燥寒诸气为病皆可化生火热。

而火热为病又可产生风湿燥寒诸证,六气之中,火热即成为中心。

4,刘完素对火热病症的治疗有何发展。

刘氏对外感火热病证,主要分表证,表里同病和里证进行治疗。

一,表证:主张以辛凉或甘寒之剂以解热,用“甘草,滑石,葱鼓等发散甚妙”,如:凉隔散,天水散;二,表里同病:刘氏对半表半里的病证,治法甚多,而悉以宣通沸热郁结为主,如大小柴胡汤,防风通圣散;三,里证:若表证已解,而里热郁结,汗出而热不退者,即可应用下法,如承气汤,黄连解毒汤。

5,张元素对药物的研究表现在哪些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一,升降沉浮。

二,制定药类法象。

三,阐发苦欲补泻。

四,创药物归经报使。

无,六气内淫制方大法。

六,用药要旨。

突出成就。

创药物归经和药物报使。

6,张元素治疗脾胃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其确定的治脾胃的原则是什么, 扶养脾胃“养正积自除”7,简诉张氏的枳术丸和仲景的枳术汤的区别,答:针对老幼虚弱、脾胃不足、饮食不消之证,张元素把仲景枳术汤化裁为枳术丸治之。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第一章、导论1、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历代主要著名医学家及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临床经验,兼顾学派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学科。

2、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体系的主张、理论。

狭义的学说,是指研究某一具体的学术问题而形成的不同的学术观点或理论,如,伤寒学说、温病学说等。

其特点为①必须具备学术属性,②自成体系,③具有有别于前人或他人的观点。

3、学术思想是有比较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知识体系。

4、学派(流派)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5、医家学派是指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以某位医家的创新学说为学术主旨,经由以师承授受为纽带的发展而形成的某一学术群体,具有历史延续性。

三要素为:创新的学说,创始人和师承者。

6、医家学说是指在中医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某医家提出、自成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7、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其特点①学科的学术特征,②首创之学说及其师承授受者,③学术群体或学术派别8、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历代主要著名医学家独到的医学理论创新及其临床实践经验的挖掘与整理,揭示或阐明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学术思想、学术影响及其传承现象与特点等。

第二章各家学说和中医理论体系1、形成于秦汉并得以流传千年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各家学说的形成存在差异:①基本概念的差异:命门、三焦;②病机表述上的不同;③脉诊技法上的区别。

3、各家学说创建和形成的要素:(1)医学经典著作的影响①校注经典著作推衍发明新说②采撷经典论说演绎成就新学③祖述经典临床有别成家学(2)哲学等学科对医学的影响(3)社会与时代背景的影响①宋代儒家经学盛行②宋金元时期(4)医家学术思想的交会与渗透(5)医家个体的医疗实践(6)国外医学的影响第三章、医学派别与中医理论体系1、中医学术流派产生年代:战国时期、汉代、宋金元时期2、战国医学发展(学术流派形成的基本要素):名医名著、师承授受关系、学术争鸣3、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一)师承性学派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形成的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一、刘完素:字守真,河北省河间人,自号通玄处士,世称刘河间,高尚先生。

河间六书: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伤寒标本心法类萃》,葛雍《伤寒直格》,马宗素《伤寒医鉴》,馏洪《伤寒心要》。

“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治疗主张“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防风通圣散组成: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石膏、桔梗、黄芩、滑石、生甘草,生姜、荆芥、白术、栀子“有病无病防风通圣”本方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邪,清热凉血,通腑解毒,攻下里热,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益气养阴,清热利湿通淋,清解暑热,利咽化痰宣通郁结。

加辛夷花治疗鼻渊。

配伍特色:一,辛温药与苦寒药相配伍,治疗外感风邪化热或兼有里热证。

二,风药与清热药合用治疗火热病,体现着“火郁发之”之意。

三是防风通圣散中宣、清、通三法和辛苦寒药并举的配伍规律,充分体现了刘完素重视阳气佛郁,开发郁结,宣通气液,促进气血流通的用药特点。

素将病机十九条属于火的病由10种扩大到34种,属于热的由7种扩大到23种,热与火的病共计57种。

阳气弗郁是火热病发展的一个中间环节,因此:阳气佛郁,玄府闭塞,阳气不能开通宣行,导致多种火热病,随其病位而有所不同,如其所言:“若病热极甚则郁结而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随其郁结之微甚,有不用之大小焉。

是故目郁不能视色,耳郁而不能听声,鼻郁不能闻香臭,舌郁不能知味。

湿热用茵陈蒿汤,热在阳用小柴胡汤和解表证:辛凉或甘寒解表。

里证:三一承气汤攻下里热。

刘完素首次提出热极可导致中风。

三化汤:厚朴(姜制.二钱)羌活(二钱)枳实(一钱半)大黄(四钱)用于“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耳聋,大小便秘结。

通腑泄热,降浊升清,开腑法治中风之先河。

大秦艽汤:【组成】秦艽三两(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细辛【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doc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doc
7、中洪学术流派中更学术流派是中更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 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其特点①学科的学术特征,②首创之学说及其师承授受者,③学术群体或学术派别
8、屮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内容,主要集屮在对历代主要著名医学家独到的医学理论创新及其临床实践经验的挖掘与 整理,揭示或阐明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学术思想、学术影响及其传承现象与特点等。
3祖述经典临床有别成家学
(2)哲学等学科对医学的影响
(3)社会与时代背景的影响
1宋代儒家经学盛行
2宋金元时期
(4)医家学术思想的交会与渗透
(5)医家个体的医疗实践
(6)国外医学的影响
第三章、医学派别与中医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流派产生年代:战国时期、汉代、宋金元时期
2、战国医学发展(学术流派形成的基本要素):名医名著、师承授受关系、学术争鸣
(三)重清热解毒,伍汗下养阴
四、脏腑虚实寒热辨证
(一)以脏腑类归为主体的疾病分类法
(二)脏腑辨证纲领的完善
五、杂病治疗经验
(一)中风:外风:脏腑受外來之风而致病,春肝风、夏心风、四季脾风、秋肺风、冬肾风。内风:劳心烦神、嗜 欲杂念、摄养不慎。正虚引邪,正虚生风,本虚标实,木虚为精气Z亏,标实为痰火Z盛。清热涤痰治标为先■平肝 息风清热养液。
3、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
(一)师承性学派
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形成的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
(二)问题性学派
以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学术群体。伤寒学派,温病学派
(三)地域性学派
以某一地域或特定文化氛禺为基础形成的中医学术群体。岭南医学、新安医学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总论: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美尼尔氏综合症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尤怡,钱潢(以法类证)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荆山浮屠:罗知悌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八、丹溪学派养阴九、温补学派宋《局方》温燥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明温补清寒凉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华佗神方》孙思邈著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中医各家学说 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  重点

孙思邈1、生平:初唐。

2、著作:①《千金要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②《千金翼方》3、学术理论:大医精诚论。

强调医德。

“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4、养生之道:①抑情节欲②“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③依时摄养④内视和调气:专意存思,吐纳气息⑤食宜、食养、食疗⑥服食、服水⑦养老5、脏腑虚实寒热辨证:每一脏、每一腑都有“实热”和“虚寒”证,而相为表里的脏腑又有“俱实”“俱虚”“俱实热”“俱虚寒”肝湿热-目痛胸满,气急塞,用泻肝前胡汤;肝虚寒-胁下痛,胀满气急,目昏浊,视物不明,用槟榔汤。

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半夏千里流水汤。

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温胆汤。

6、伤寒温病方论:①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

研究方法: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②主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

处方用药重在化裁,汗吐下三法为祛邪大法,开表里双解之法。

为后世医家开启了扶正攻下和滋阴润下的法门。

③重视瘟疫,详论防治。

首先他把瘟疫与其他热病区别开来,重视“辟温”,屠苏酒、太乙流金散、雄黄散、辟温病粉身散、治瘴气方。

详载了四时五脏阴阳毒的病名病机及证治:春三月“青筋牵病”,属肝腑藏温病阴阳毒,以发热、项直、背强为特点;夏三月“赤脉奋病”心腑藏温病阴阳毒,发热、战掉惊动、口开舌破;秋三月“白气狸病”肺腑,体热生斑,或暴嗽呕逆、气喘引饮。

冬三月“黑骨温病”肾腑,里热外寒,恶寒引饮,胸胁腰部疼痛。

四季“黄肉随病”,脾腑,隐隐发热、不相断离、头重颈直、皮肉强痹。

7、中风治疗经验:内外两方面。

①外:脏腑受外来之风而致病,春肝风、夏心风、四季脾风、秋肺风、冬肾风。

大小续命汤②内:劳心烦神、嗜欲杂念、摄养不慎。

正虚引邪,正虚生风,本虚标实,本虚为精气之亏,标实为痰火之盛。

清热涤痰治标为先-平肝息风清热养液。

中医各家学说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重点

一、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一般5题,共20分):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11.六郁:是指气、湿、血、痰、热、食等六种郁证的总称。

12.伤寒时地议:指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近时南方多热病,医者当师《伤寒论》意而变痛,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13.内虚暗风:大江以南天地之风气和居民的禀质,有异于西北地区,临床所见中风病人的发病机理往往是“真阴既亏,内热弥甚至,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而致猝然僵仆”。

因此,他将类中风称为“内虚暗风”。

14.治吐血三要法:即血虚宜补之、需热宜清之凉之、血瘀宜通之。

15.治形论:指张介宾提出的“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孙思邈(1)养性:养成良好的习性,维护经气,增强体质,以却疾延年1)抑情节欲2)常欲小劳和按摩、导引3)依时摄养4)内视、调气:心冷病,气呼出;心热病,气吹出;肺病嘘出;肝病呵出;脾病唏出;肾病呬出5)食宜、食养和食疗:食不宜杂,食宜清淡,食宜半饱,食宜安全;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6)服食、服水:根据季节服用,因人而施,先去病邪,在补养之先,首先考虑除积,化瘀祛虫;先服草药,再服木药,最后石药。

7)养老:避六淫之邪,免七情所伤,脑力方面,不应“大用意”,体力上,不可“强用气力”,“非其务勿行”,注意饮食宜忌,讲究食养,常用“食疗”(2)伤寒温病方论1)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①桂枝、麻黄、青龙是伤寒太阳病的主方②小品葳蕤汤治风温、冬温和春月中风伤寒;犀角地黄汤治伤寒、温病失汗所致的内蓄血2)主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①解表清里:治“时气表里大热欲死方”(麻、葛合升麻、石膏、寒水石、大黄、芒硝)②治伤寒头痛壮热:(葱、豆豉、栀子、大黄、黄连、黄柏)③治时行热毒,变生外证,漏芦连翘汤:(漏芦、连翘、黄芩、麻黄、白薇、升麻、甘草、枳实、大黄,热甚加芒硝)④养阴生津:“生地黄煎主热方”(生地汁、麦冬汁、生地骨皮、生天门冬、栝蒌、葳蕤、石膏、知母、竹叶、蜜、姜汁等)3)重视温疫,详论证治:春季:青筋牵病,属肝脏温病阴阳毒;夏季:赤脉㩌病,属心腑藏温病阴阳毒;秋季:白气狸病,属肺腑脏阴阳毒;冬季:黑骨温病,属肾腑藏温病阴阳毒。

;四季各十八日:黄肉随病,属脾腑藏阴阳毒。

(3)治疗经验1)中风:宋之前外风之后内风①外中风:五脏风、偏枯(半身不遂)、风痱(四肢不收)②小续命汤:治阴虚血弱、因虚受风;半身不遂、拘急、口眼歪斜、言蹇。

方中人参、甘草补气,川芎、芍药补血,麻黄、杏仁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治太阳中风,防风风淫,防己湿淫,附子寒淫,黄芩热淫。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一般5题,共20分):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11.六郁:是指气、湿、血、痰、热、食等六种郁证的总称。

12.伤寒时地议:指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近时南方多热病,医者当师《伤寒论》意而变痛,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13.内虚暗风:大江以南天地之风气和居民的禀质,有异于西北地区,临床所见中风病人的发病机理往往是“真阴既亏,内热弥甚至,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而致猝然僵仆”。

因此,他将类中风称为“内虚暗风”。

14.治吐血三要法:即血虚宜补之、需热宜清之凉之、血瘀宜通之。

15.治形论:指张介宾提出的“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一)孙思邈总论在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中,〈黄帝内经〉是唯一现存的著作,各家学说就是在继承、取舍、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541682年,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养生学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1、抑情养性2、常欲小劳3、食治食养4、慎护养老1.孙思邈贡献.内容孙思邈是名动朝野、身体力行的养生大家。

指出:“人之寿夭,在于撙节”。

“如膏用小炷之与大炷”,若不知撙节,则犹同大炷焚膏,其熄必速。

在他的著作中无不贯穿了他的“焚膏”理念,体现其“安不忘危,预防诸病”的养生学思想和养生经验。

1、抑情养性2、常欲小劳3、食治食养4、慎护养老。

2.孙思邈方药学成就1,集方剂之大成(历代医家经方,验方;民间验方,秘方;道教,少数名族方;国外医学传统方药)2,化裁发展古方(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小建中汤)3,组方配伍特点(“大而有法,杂而有方”)4,剂型多样化(汤剂,药酒)。

(三)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主要著作有《儒门事亲》。

1对《内经》所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证,当取汗散风,是谓治本。

2引涎、漉涎、嚏气、追泪都属于吐法。

3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4学术理论 1.因邪致病 2.论病重邪 3祛邪安正5“三邪”: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6在《内经》“惟以血气流通为贵”基础上,树立血气“贵流不贵滞”的观点对《内经》所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证,他认为“病根在风,当取汗散风,是谓治本”“出血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调中汤组成:大承气汤加姜枣(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姜枣)重视药邪致病“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擅用情志疗法(五)王好古(元字进之,号汝庄,号海藏老人)1代表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用药法象〉、〈汤液本草〉2重点阐发了劳倦、禀赋素弱以及饮食生冷导致阴证的机理及危害3三阴病变: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脾肾肝的虚衰证侯。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第一章总论知识点1.奠定中医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黄帝内经》2. 后世医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挥各家学说的基础是:①社会的需要②对前人医学成就的继承③个人勤奋④哲学理论基础3.《礼记》所说的“三世医学”是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4. 中医哪些著作被称为“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5.《四库全书》认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6.哪部著作奠定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7. “方书之祖”是指何书:《伤寒杂病论》8. 六经辨证法则是何人所创:张仲景9. 医经七家是哪几家:《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黄帝内经》《黄帝外经》10.伤寒学派宋以前伤寒八大家代表医家是谁,他们的著作分别是什么: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11.仲景方的特点:①辨证精细、结构严谨;②用药精专、直取无旁;③取效佳捷、误投坏病12.中医四大家是指哪几位:张仲景、李杲、刘完素、朱震亨13. “胃烂发斑”之说是谁的观点:华佗14. 史称“金元四大家”的是哪几位: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李杲1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药多偏于:辛香温燥16. 河间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刘完素17. 河间学派研究的课题主要是:火热论18.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张元素、李杲19.攻邪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张从正20. 丹溪学派研究的中心课题是: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21.完善脏腑辨证的医家是:张元素22.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有哪些: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23.“命门”是哪部书提出来的,观点是什么:《灵枢》“命门者,目也”;后世医家又提出哪些观点:《难经》“左肾,右命门”;孙一奎“命门乃肾间动气”;赵献可“两肾之间为命门”24. 金元医家中受运气学说影响的代表医家有:刘完素、张元素25. 金元医家中受理学思想影响的代表医家是:朱震亨第二章伤寒学说及其学派知识点1. 伤寒学派的搜集整理阶段位于:晋唐时期2. 伤寒学派的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阶段位于:宋金时期3. 伤寒学派的发展、兴盛阶段位于:明清时期4.对《伤寒论》进行搜集、整理与编次的代表医家是:王叔和5. 首创“方证同条”研究伤寒先河的医家是:孙思邈6. 朱肱研究伤寒创立了什么观点,其实质是什么:①首论六经经络学说;②首倡临证先辨病后辩证之说;实际上是从辨证论治方面研究《伤寒论》的医家7. 朱肱有关伤寒的著作是:《南阳活人书》8. 许叔微:以“八纲辩证”概括伤寒,是一种提纲挈领的方法9. 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是:《伤寒九十论》(许叔微)10. 庞安时有关伤寒的著作是:《伤寒总病论》11. 何人倡言“寒毒说”:庞安时12.《伤寒补亡论》的作者是:郭雍13. 《普济本事方》的作者是:许叔微14. 庞安时认为伤寒的病因是:寒毒15. 《伤寒发微论》的作者是:许叔微16.成无己的著作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此三书,有注释,有析证,有论方,环环相扣,互为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总论: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美尼尔氏综合症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尤怡,钱潢(以法类证)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荆山浮屠:罗知悌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治疗经验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真中风风邪入中类中风内风,内虚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小建中汤衍变的类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千金要方》内外两方面1.对外风治疗:大小续命汤(兼痰热)驱散风邪为主治疗真中风的代表方剂治疗中风莫忘:小续命汤经络宣通气络血络脑血栓:小续命汤合牵正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活动不利,舌软色暗,脉小紧)2.阴液匮乏,痰火肆虐,内风多见热证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初发病时以清热涤痰治标为先,宜竹沥汤,又宜服羚羊角,石膏等3.血证苇茎汤?钱乙重望诊目内证面上证重剂型丸散膏圆《小儿药证直诀》一、“脏腑柔弱,血气未实”——小儿生理特点,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病理特点,以妄攻误下为警戒(若误,先救药误,后治本病)益黄散(补脾散):陈皮丁香诃子青皮炙甘草温中理气,健脾止泻。

二、发展儿科诊断方法六种常见脉象:“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目内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浅淡者虚;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

三、确立儿科五脏辩证纲领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安神丸肝实热:泻青丸肝肾俱虚:地黄丸脾实热:泻黄散邪热伤脾:玉露散脾虚:益黄散肺实证:甘桔汤或泻白散肺虚证:阿胶散肺有痰热:葶苈丸肾虚证:地黄丸四、论治惊风的经验急惊风:心肝“热盛则风生”,(痰热客于心胃,阳盛而阴虚;无阴;受大惊,高热)慢惊风:脾虚损,脾虚无阳,吐泻等病后。

刘完素一、1.火热论 2.脏腑六气病机说 3.玄府气液说 4.亢害承制说《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二、学术理论1.脏腑六气病机说(主要说明每一脏腑各有其特性)脏腑本气:肺气清,肝气温,心气热,脾气湿,肾气寒。

(盖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治脾土之病,应以“补泻脾胃之本者,燥其湿则为泻,润其燥则为补”为原则。

“脏腑经络不必本气兴衰,而能为其病,六气互相干而病也”“热在心则实,在肾则虚;寒在心则虚,在肾则实”2.玄府气液说玄府:气液运行的通道。

《内经》:汗空“无物不有”“乃出入升降,道路之门户也”“气海之隧道纹理”“玄府气液宣通”与“神机出入”有密切关系玄府郁结则“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

”玄府闭塞原因:主要为热气怫郁。

“热盛则腠理密闭”旨在研究与论述人体精、气在幽微难见的“玄府”中运行的情况。

3.亢害承制生化和制约。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解释人体病理变化中本质与现象的内在联系。

物太过则有制约。

“比物立象”天气的承制——人体脏腑的变化五运六气偏亢过极,破坏了它们之间的正常承制关系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

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谓之亢极,则反似胜己之化也。

三、治疗经验治热病善用寒凉,自制双解、通圣寒凉之剂。

(防风通圣,黄连解毒)消渴病:消渴,消中,肾消。

病机:燥热。

猪肚丸,葛根丸,人参白术散中风:地黄饮子肾虚阳伤,痰浊上蒙主张开发郁结,宣通气液。

木香黄连丸: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

治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芍药汤。

刘氏治病强调一个“通”字。

增加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

张元素学术理论:1.总结脏腑辩证理论脏腑病:“本病在脏腑”“标病在经络”虚实寒热:“是动”“所生病”如“肝藏血属木,胆火寄其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肝之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月经病等肝之标病:寒热症,头痛,吐涎,女人少腹肿痛等“凡肝实则两胁下引痛,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肝中寒,则两臂不举,舌燥,善太息”“肝中热,则喘满,多嗔,目痛,腹胀,不嗜食,所作不定”“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气急”“是动,则病腰痛,甚则不可俯仰,丈夫癫疝,妇人小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主肝所生病者,胸中呕逆,飧泻,狐疝,遗尿,癃闭病”肝:有余泻之(行气血,镇惊搜风)不足补之(补气血)本热寒之(泻木,泻火,攻里)标热发之(和解,解肌)2.《医学启源》探讨遣方制药理论味为阴,味之浓为纯阴(大黄),味薄者为阴中之阳(茶苦)气为阳,气之浓为纯阳(附子),气薄者为阳中之阴(淡竹叶)炮制:熟升生降根梢:根升梢降,中守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

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白芍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

3.药类法象风升生:味薄则通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防风、荆芥热浮长:气厚则发热气之厚者,阳中之阳干姜、附子、肉桂湿化成中央: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淡,其兼味苦甘辛咸,在人以脾应之黄芪人参燥降收:气薄则发泄气之薄者,阳中之阴寒沉藏:味厚则泄味之厚者,阴中之阳大黄、石膏4.创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太阳:在上者,羌活。

在下者,黄柏。

少阳:在上者,柴胡。

在下者,青皮。

阳明:在上者,升麻白芷。

在下者,石膏。

厥阴:在上者,青皮。

在下者,柴胡。

太阴:白芍少阴:知母注重扶养脾胃,脾喜温运,胃喜润降。

治脾宜守补升。

治胃宜和攻降。

“养正积自除”——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张从正攻邪派《儒门事亲》一、学术理论攻邪理论:1.论病首重邪气(天地人、汗下吐、上下中)2.论天地人三邪发病3.贵于血气流通治疗经验:1.祛邪三法汗法:疏散外邪(解表):渫、洗、熨、烙、灸、蒸、熏、出血=发汗针刺、砭射、导引、按摩。

吐法:引涎、追泪、漉涎、嚏气不卧散:川芎石膏藜芦甘草人参细辛止吐:藜芦—葱白石药—甘草、贯众草木药—麝香下法: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

2.食疗补虚“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治腰五药:杜仲牛膝狗脊骨碎补川断3.情志疗法以情胜情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一.脾胃内伤说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

元气即真气,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

“人身诸气莫不由胃气所化,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自然界一切事物时刻运动着,运动形式:升降浮沉。

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内伤发病主要病机:脾胃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主要病因:1.饮食不节则胃病。

杀HP中药:蒲公英2.形体劳逸则脾病3.精神刺激(三者中最重要)(逍遥散)累及它脏:“脾胃一虚,肺暴受病”“脾胃虚弱,阳气不开”“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二、内伤热中证:脾胃内伤,元气不足,阴火炽盛。

阴火:内虚之火,气虚。

病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心君不宁,化而为火。

坎离丸:黑豆大枣。

(治虚劳)三、制方遣药特点1.益气泻火益气泻火并重(元气不足,阴火炽盛):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益气升阳为主(补中益气汤):治本之法泻火降火为主(朱砂安神丸):不宜久服,2.升清降浊升清之法:调中益气汤治噎嗝:润肠丸降浊之法:三棱消积丸降浊之中佐以升清升清降浊并用:通幽汤、丁香茱萸汤。

补中升阳和中汤:李氏治麻木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白芍当归甘草黄柏苍术茯苓泽泻草豆蔻佛手草)朱丹溪朱震亨元代代表作:《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一、阳有余阴不足论阐述人体阴阳的基本观点,旨在强调抑制相火,保护阴精。

天人合一(天道即是阳有余而阴不足)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

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二、相火论1.相火为生命之动力—生理之火2.相火妄动则为贼邪—病理之火:指人体功能过于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

原因:房劳过度;饮食厚味;情志过激等。

三、阴升阳降论从五脏、水火、气血三方面论述。

(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心肾相交)治疗经验:滋阴降火,补阴配阳。

“杂病用丹溪”气(四君)血(四物)痰(二陈)郁(越鞠)1.滋阴降火法“气有余便是火”:相火妄动致脏腑功能活动亢盛而表现为阳热有余。

代表方:大补阴丸(阴精虚,补阴即火自降)(阴血虚:四物+知母黄柏)2.升补阴血法代表方:四物汤。

阴虚阳盛,强调静养、淡食。

3.气病治疗经验十分重视元气,尤其重视后天脾胃之气及气机失调的治疗。

气虚、脾胃虚弱不欲饮食:四君、六君。

脾胃气虚,饮食不进,呕吐泄泻,或病后胃气虚怯者,参苓白术散主之。

“形病相应”——可治。

病后发呃逆往往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4.血病治疗经验重养血活血,以四物汤为主方,重视气与血的相生关系,重视相火对阴血的危害。

阴虚火旺:四物+清相火。

妇科血病:以气血虚实为纲,以四物汤养血调经为主剂(补血药多于补气)5.痰证病因病机:脾虚、气郁。

“百病兼痰”痰核(脂肪瘤)——痰在皮里膜外:荆沥、竹沥必佐姜汁。

——痰在胁下:白芥子。

二陈汤为治痰基本方,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6.郁证滞而不通。

病因病机:气血郁滞——脾胃为升降枢纽,凡郁皆在中焦。

辩证:气郁关键——郁而化火治疗:顺气为先越鞠丸(重在调气)、六郁汤(辛热温散之剂加寒凉清热之药)薛己学术理论《内科摘要》《外科发挥》1.治病求本(辨证施治的原则;调治脾肾为治病之关键)“以胃气为本”;肾命(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2.重视脾胃“脾胃为气血之本”——阴血不足之证{阳气虚弱——六君子汤{阳气虚寒——六君子汤加炮姜{胃土燥热——四物汤{脾胃虚寒——八味丸3.阐发肾命{左肾——六味丸;右命门——八味丸}力避知、柏的苦寒泻火——温补一、治疗经验1.治虚心得——内伤杂病、内伤虚损痛证——当补论虚证,必言阴虚(概括亡阴,肝、脾、肾之虚)即脾虚,脾为至阴之脏——补脾土多用温补——甘温,温化——阳旺则阴生则金旺水生血虚:温补阳气,调治肝脾——即使养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