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剂肾病诊治新进展

合集下载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标签:对比剂肾病防治进展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以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的普遍应用,含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即对比剂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对比剂肾病的本质是含碘对比剂所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普通人群中的总发生率约为15%~13%[1]。

而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则可高达50%[2]。

对比剂肾病明显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并且显著增加死亡率。

Solomon等[3]对294例患者随访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发生对比剂肾病的患者其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对照组的两倍。

一项研究统计了PCI术后对比剂肾病患者住院死亡率为31%,而非对比剂患者死亡率为06%。

由此可见,对比剂肾病死亡率较高。

目前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有限,对如何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

1对比剂肾病的诊断标准目前,对比剂肾病诊断标准[4]多采用的是应用含碘对比剂后2~3天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25%或0 5 mg/dl(44 2 mmol/L),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肾功能不全。

2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对比剂肾毒性作用机制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比剂的直接化学毒性(离子性及含碘物质)(2)渗透毒性(3)组分中与黏度相关的毒性。

其中渗透压及黏度是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应用对比剂后,肾血管先有短暂扩张,然后痉挛性收缩较长时间,导致肾脏血流从相对缺氧的髓质流入皮质,加重了肾脏髓质的缺血。

另外,对比剂渗透性利尿的作用,提高肾髓质的代谢和氧的需求量,进一步加重髓质缺血缺氧损伤。

在上述过程中,使血管收缩的腺苷、内皮素、自由基有所增加,而舒张血管的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有所减少。

这种肾脏血管改变被认为与球管反射失调及血管舒缩激素比例失衡有关。

高渗对比剂能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阻塞肾小管,并导致免疫反应。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内液体黏度低于血浆,使用高黏度对比剂后,集合小管内流体阻力及肾小管内压力增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及髓质血流减少。

对比剂肾病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对比剂肾病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塞旦医堂盘查!Q鲤生笙!!鲞箜21塑对比剂肾病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研究进展周力陈晖对比剂。

肾病(contmstinducednephmpathy,CIN)是应用碘对比剂所致的重要并发症,是医源获得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占全部病例的1l%,其病死率高达14%…。

随着接受冠脉诊疗术患者的不断增加。

将有更多患者不可避免地应用碘对比荆。

本文就近年来在cIN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lC即N的流行病学目前关于CIN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主要因为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最为广泛接受的是欧洲泌尿生殖学会提出的cIN诊断标准[2】:对比剂血管内给药后3d内出现的血清肌酐升高25%或升高44斗mol/L(0.5mg/dL)。

急性肾损害网将其定义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3m异/dL并伴有少尿即可诊断[“。

但血清肌酐水平受年龄、性别、体重等影响较大.因此也有人提出用肌酐清除率来反映CIN【“。

近10年来.住院患者CIN发病率已经由15%下降至7%,这归功于人们提高了对该问题的警惕性.对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加以改进,以及降低了含碘对比剂的肾毒性。

然而,由于应用对比剂的患者日渐增多,发生CIN的患者仍不少。

凡是进展为cIN的患者.其院内事件的发生率,如心脏搭桥手术、大出血、靶血管血运重建等均明显增加。

通过对参加CARE研究患者的随访发现【“,CIN惠者的远期严重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卒中、心肌梗死以及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亦明显升高.提示cIN在远期严重不良事件中起到推动作用。

cIN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而易见。

国外调查显示【“.cIN使每名住院患者平均增加费用lO345美元.而1年内增加费用为11812美元。

2C州的危险因素几乎所有注射对比剂的患者都会出现一过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是否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取决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

Mehmn等【,】研究显示,同一患者具备的危险因素越多。

该患者就越易发生CIN。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是指在接受造影剂(对比剂)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病理状态。

对比剂在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CI-AKI的风险。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断1. 临床表现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肾功能恶化、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和尿毒症等表现。

肾功能恶化通常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尿量减少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尿毒症则表现为尿毒症症状(例如恶心、呕吐、乏力等)和高钾血症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类似的症状,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2. 实验室检查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指标。

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是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重要指标,同时尿常规也有助于了解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脏功能的变化。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B超、CT、MRI等可以帮助评估肾脏的形态和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排除其他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警惕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并及时进行诊断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治疗1. 预防为主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以预防为主。

在临床操作中,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对比剂使用量和种类、手术操作方式等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1)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在使用对比剂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包括测定血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以便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2)选择合适的对比剂和剂量:在选择对比剂和剂量时,应尽量选择低渗透性、低毒性的对比剂,并控制使用剂量,以减少对肾脏的损伤;(3)充分补液:充分补液是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关键措施。

照影剂(对比剂)肾病

照影剂(对比剂)肾病

CIN預防措施
已證明有益
充分水化 風險因素評分 限制對比劑用量
存在爭議
碳酸氫鈉 對比劑種類 N-乙醯半胱氨酸
無益或引起損害
多巴胺 靜脈非諾多泮 甘露醇 速尿 心房利尿鈉肽 混合內皮素拮抗劑 鈣通道阻滯劑
水化治療
水化治療是目前普遍接受有效的措施 水化防治CIN的可能機制
➢ 照影前靜脈補液可以糾正亞臨床脫水;照影後補液可以減 輕照影劑引起的滲透性利尿.
Company Logo
心血管事件與腎功能
最近一項薈萃分析指出,接受PCI手術的患者中約有 25%伴基線CRI,在行首次PCI手術的急性MI患者中, 約20% 伴基線CRI。
冠狀動脈造影後血清肌酐水準的輕度升高 (> 1.5 m g/dL) 與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有關。
與對比劑腎病有關的最常見的操作是冠狀動脈血管 造影和/或血管成形術及電腦斷層攝影術(CT)。
3、腎小管阻塞 4、氧自由基損傷 5、免疫因素
CIN發病機制
對比劑
化學毒性
血液動力學作用
腎小管細胞損害
粘滯度
滲透壓
滲透壓利尿作用
腎血管血流緩慢 緻密斑NaCl濃聚
CIN
Rudnick MR. Rev Cardiovasc Med. 2003;4 Suppl 5
GFR
管-球回饋機制啟 動
腎血管收縮
血管舒張因數和 收縮因數失衡
糖尿病腎病患者即使小劑量(約30ml)碘造影劑也可以導 致造影劑腎病
因此,高危人群應儘量選擇等滲或低滲性非離子型造影劑, 並儘量減少造影劑劑量。
CIN風險因素
固定風險因素
腎功能不全 糖尿病
進行性心功能衰竭 左心射血分數下降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对比剂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医源性肾病,是由于注射造影剂过程中,造影剂对肾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所导致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对比剂肾病认识的加深和针对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对比剂肾病的防治方案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本篇文章就对比剂肾病的现状及其防治进展做一些介绍。

一、对比剂肾病的概述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又称Iodine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ICIN),是一种由于使用造影剂造成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情况。

CIN的症状表现为:轻度程度的肾功能下降,可表现为轻度的尿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肌酐升高;严重的病例,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目前,CIN的发生率在0.6%-2.3%之间,但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其发生率可高达5%-50%。

二、对比剂肾病的危害1、对患者本身造成肾功能损害。

2、增加住院时间,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3、增加医疗费用。

4、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

5、患者对医院不满。

三、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1、改变造影剂类型当低渗造影剂替代高渗造影剂用于影像检查,研究表明低渗造影剂的肾毒性更小,CIN的发病率也相应下降。

2、改变造影剂用量大量研究表明,降低造影剂用量,能够降低CIN的发病率。

尤其对于高危患者来说,降低造影剂用量是样选择。

3、给予预防性治疗调整血容量、气体弹簧、维持生态重要平衡。

4、预先做肾功能检查对于高危患者额外需要细致筛查削减风险。

5、改变造影剂注射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采用融合药物法(Flush drug method),即在造影剂注射前后给予血管扩张剂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显著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6、采取措施增强“肾保护剂”作用补液、调整重要生态平衡、氧化应激反应,重要根据患者行为和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达到修复和/或保护肾脏功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比剂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其防治方案在不断发展创新。

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娄明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9(015)035
【摘要】随着对比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高龄、有严重合并症患者中的应用,如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容量不足等患者,使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成为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占发病率的11%.本文主要介绍有关CIN发病机制方面的实验室研究进展、CIN危险因素等方面的重要临床资料的研究进展以及防治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总页数】2页(P757-758)
【作者】娄明
【作者单位】江苏,221009,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慢性肾病患者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J], 马玉苹;吴红赤;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对比剂肾病问题不容忽视——针对国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对比剂肾病问题我国专家达成共识 [J],
3.等渗对比剂和低渗对比剂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及远期预后的关系 [J], 杜梦阳; 杨跃进; 徐波; 袁晋青; 姜琳; 宋莹; 许晶晶; 唐晓芳; 赵雪燕; 高展; 陈珏; 宋雷
4.对比剂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J], 苗思萌;沈素;温爱萍
5.儿童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J], 李祎;刘德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进展

( 收稿 日期 :0 0—1 0 ) 21 0— 9
[ 2 rso L D nt 2 ]PectS , o s nJ t a A.Pea ̄ft c tt n u ed— rnt at ai s u adi n e y d as mm
v l me t h ah a s a d te e ie c . Lpd , 0 7( 2) e p n :T e p tw y n h v n e iis 2 0 4 : o d
中与 黏度 相关 的 毒 性 。其 中 渗 透 压 及 黏 度 是 导 致 对 比剂 肾
病 发 生 的重 要 因 素 。 应 用 对 比剂 后 , 肾血 管 先 有 短 暂 扩 张 , 然 后 痉挛 性 收 缩 较 长 时 间 , 致 肾脏 血 流 从 相 对 缺 氧 的 髓 质 导 流入 皮 质 , 重 了 肾脏 髓 质 的 缺 血 。另 外 , 比剂 渗 透 性 利 加 对
( 本文编辑 : 郎威 )
对 比剂 肾病 的 防 治 进 展
唐 芳 芳
【 关键 词 】 对 比剂 ; 肾病 ; 防治 进 展
随着影像技 术的发展 和冠状 动脉造 影和介 入治疗 的广
泛开展 , 以及 计 算 机 断 层 摄 影 技 术 的 普 遍 应 用 , 碘 对 比剂 含 的 临 床 应用 逐 渐 增 多 , 由此 导 致 的急 性 肾 衰 竭 即对 比 剂 肾病 的 发病 率 逐 渐 增 加 。对 比剂 肾 病 的 本 质 是 含 碘 对 比剂 所 导

项 研究 统 计 了 P I 后 对 比 剂 肾 病 患 者 住 院 死 亡 率 为 C术
素 由患者因素和对 比剂 因素两 部分构 成。来 自于患者 方面
的危 险 因素 包 括 : 性 肾功 能 不 全 、 尿 病 、 龄 、 血 压 、 慢 糖 高 高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容 量 不 足 、 用 肾 毒 性 药 物 。 而 与 对 比 剂 血 使

对比剂肾病

对比剂肾病

对比剂肾病研究进展2012-10—2917:07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作者:王玲等字体大小—|+随着造影技术在临床上得广泛应用,特别就是在高龄、有严重合并症患者中得应用,使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成为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得第三大主要原因,占发病率得 11%、在美国,每年约有 100 万次得造影操作,CIN 得发生率达150000次/年、至少 1% 得患者需要透析治疗,住院时间平均延长 17d,年费用增加达 3200 万美元、不需要透析得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延长 2d(每天 500 美元);等于每年增加 1。

48亿美元。

在中国,关于 CIN 得统计资料还很少,但CIN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得关注,本文就近年关于 CIN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对比剂得分类最早使用得对比剂就是离子化单体,其渗透压达 1500~1800mOsm/kg,如泛影葡胺(diatrizoate)。

由于发现这种对比剂有毒性,随之出现了新得非离子化单体,如目前常用得欧乃派克(Iohexol),称为低渗对比剂,其渗透压也有 600~850mOsm/kg,仍高于血浆渗透压。

最后为非离子化得等渗二聚体,其渗透压为 290mOsm/kg,与血浆相似,如碘克沙醇(iodixanol)、2 CIN得定义在很多研究中,CIN 得定义为:无其她原因,血管内使用对比剂后发生得急性肾功能下降。

具体表现为:使用对比剂后48~72h,血清肌酐水平上升44μmol/L,或比基础血清肌酐水平上升 25%、但血清肌酐水平受年龄,性别,体重等得影响,所以有人提出用肌酐清除率反映 CIN。

3 CIN得病理生理关于 CIN 得病理生理研究众多,主要与 3 个因素相关:①碘剂得直接肾毒性作用;②肾脏微血管栓塞;③对比剂与血栓导致得肾内血管得收缩、碘剂得直接肾毒性已经得到证实,而且与对比剂得渗透压相关,体外实验显示,低离子化或非离子化、低渗或等渗得对比剂肾毒性作用较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