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解剖讲解67页PPT
海绵窦综合征ppt课件

T2WI 23
T2WI FLAIR 24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病因
由于面部静脉无静脉瓣,因而任何感染或病菌都可 经过静脉回流停留在海绵窦,使血流缓行,有时被 感染的血凝块入海绵窦后,引起弯弯曲曲静脉内皮 细胞的水肿,因而形成载有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血栓
常见为①面部、口唇、头部、眼界、咽喉等组织的 疖肿经血运转移而来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14
颈动脉海绵窦瘘
定义
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自 身或分支发生破裂,形成与海绵窦之间异常 的动静脉沟通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原发部位在颅内,但由于 眶颅静脉的特殊关系,大多数患者症状和体 征表现在眼部,如眼球突出、充血、眼球运 动障碍,大多数病人首诊于眼科。
向后: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通过岩上窦 汇入横窦或乙状窦,通过岩下窦经颈静脉 孔汇入颈内静脉。还与基底静脉丛相连, 后者向下延续为椎内静脉丛与体壁静脉相 通。
9
.
向 前 眼上静脉 内眦静脉 面静脉 颈内静脉
海绵窦交通图
大脑颞叶下静脉 大脑浅静脉
向 上
海绵窦
向 后
岩上窦 岩下窦
乙状窦 或横窦
颈内静脉
先天性
颈内动脉与海绵窦间存在着胚胎动脉或动静脉 交通畸形出生后即可发现症状也有先天性动脉壁 薄弱,承受不起高动脉压,自发破裂
18
影像学特征
眼上静脉扩张 海绵窦膨大 眼外肌增粗 眼球突出 眼眶软组织肿胀
19
CT
可显示增粗的SOV和眼外肌,有 些病例可发现海绵窦扩大,密度 增高,强化后显示更加清晰 轴位扫描呈从前内向后外的梭形 血管影,中部稍膨大 冠状面扫描表现为上直肌下方增 粗的眼上静脉断面
海绵窦的解剖和应用解剖PPT

海绵窦的解剖和应用解剖
过程控制系统海与仪绵表 窦第1章的概念
近年的研究认为称为鞍旁间隙更为 妥当,在此间隙内含有的并非真正的 静脉窦,而是静脉丛,以及与其共存 的颈内动脉、Ⅲ、Ⅳ、Ⅴ、Ⅵ对颅神 经和交感丛。
过程控制系统海与仪绵表 窦第1章的位置
此间隙位于蝶鞍的两侧,前方达 眶上裂的内侧部,后方到颞骨岩尖, 内上抵中后床突连线,外下距离圆孔 和卵圆孔内缘连线34mm。
.
过程控制系统与海仪绵表 窦第1章的交通
过程控制系统海与绵仪表窦第内1章 的腔隙
➢ 三部
前床突以前
前后床突之间 后床突以后
前部
中部 后部
➢三腔
➢四腔
颈内动脉前曲段以下 腔 颈内动脉与后窦顶之间
前下
颈内动脉前曲段以下 颈内动脉与后窦顶之间
前下腔 后上腔
后上 颈内动脉水平段与垂体之间 内
侧腔
过程控制系颈统内与仪动表 脉第1章海绵窦段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章
A:滑车神经 B:眼神经 C:上颌神经 D:颈内动脉水平段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章
A:床突三角 B:滑车上三角 C:滑车下三角 D:前内侧三角 E:前外侧三角 F:后外侧三角 G:后内侧三角 H:动眼神经三角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章
A:下外侧干 B:脑膜垂体干 C:垂体下干 D:小脑
眼神经 前内侧三角 Mullan三角 上颌神经
前外侧三角 外侧三角
下颌神经 后外侧三角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第1章
下颌神经 上颌神经
眼神经
颈内动脉 垂体柄 视神经
大脑后动脉
面神经 岩大神经 面神经 前庭上神经 Meckell腔
小脑 滑车神经 小脑上动脉
海绵窦解剖

海绵窦解剖一海绵窦解剖(Caruenous Sinus)海绵窦位于蝶鞍和垂体两侧,蝶窦外侧壁的下方,前方达前床突和眶上裂的内侧部,后方至后床突和颞骨岩部尖端,上内侧抵中床突与后床突的连线,下外侧距圆孔与卵圆孔内缘连线4.6mm。
海绵窦的顶部和外侧壁由硬膜封闭。
在前、后床突中点的冠状切面上呈近的直角三角形,直角朝外上方,上壁与鞍膈并列,并相互移行,内侧壁或内下壁为三角的斜边,紧靠垂体和蝶鞍(图1,2)。
海绵窦是一个不规则六面体,下面就其6壁分别叙述。
1(海绵窦的外壁:1.1外壁的界限:海绵窦外壁的骨性结构界限比较明确。
前方是鞍结节、前床突和眶上裂;后方是后床突和颞骨岩尖;内面是蝶骨体外侧面。
软组织外壁不能确定一个明确的界限,这是由于海绵窦形状很不规则造成的。
1.2 海绵窦外壁的构成:海绵窦外壁由两层构成(图3,4):浅层是硬脑膜内层,坚韧致密;深层的前半部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V1)、上颌神经(V2)和下颌神经(V3)的神经鞘及它们之间的膜状结缔组织构成,深层的后半部由三叉神经半月节及Meckel's囊的上半(内有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节)构成。
在Meckel's囊的内面,有类似蛛网膜颗粒的物质伸入海绵窦腔中。
海绵窦外壁两层的分离比较容易,显微镜下,在动眼神经进入海绵窦上壁之下3-4mm,切开外壁的浅层,用剥离子钝性分离浅、深层,可以把整个浅层分离下来。
海绵窦外壁深层颅神经间的网状膜有些地方可以很薄,在分离两层时容易破裂,特别是Parkinson三角区,在活体手术中,Parkinson三角区也是海绵窦外侧壁中比较薄弱之处,剥离此处易引起静脉性出血。
1.3 海绵窦外壁中的颅神经(图4,5)海绵窦外壁中的颅神经共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包括V1、V2和V3三个分支)。
它们位于海绵窦外壁的深层中。
各神经的行程如下:(1)动眼神经(III):由海绵窦上壁进入海绵窦(位于后床突前外,二者距离为4.76(1.35mm),旋即转入海绵窦外壁中,行向前下,由眶上裂入眶。
海绵窦栓塞ppt课件

海绵窦的毗邻
• 窦的内侧壁上部与蝶鞍垂体相邻,垂体肿瘤可压迫窦内的动眼神经和 展神经等,以致引起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 等。 窦的内侧壁下部借薄的骨壁和骨膜与蝶窦相邻,故蝶窦炎亦可引起海 绵窦血栓形成。
• 窦的外侧壁上部为颞叶内面脑膜; 窦的外侧壁下部为三叉神经半月节腔(即Mechel’s腔)[半月节的上半] 和三叉神经根。
15
体征和症状
患者常有急性感染病史。发病急、突然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甚至昏迷。 眼部症状开始时与一侧眶蜂窝织炎相似。经数小时后,炎症经窦间隙
扩散至对侧,出现双眼症状。 由于眼眶静脉回流受阻,循环障碍。眼睑、结膜高度水肿,静脉扩张,
结膜突出于睑裂外,甚至结膜坏死,睑裂变小。由于眶内淤血,软组织充 血水肿,眶内压增高,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由于眼球突出,睑裂不 能闭合,眼球固定,角膜暴露,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眼球萎缩。
• 面静脉口角以上段缺少静脉瓣,因此其内的血液可与颅内海绵窦交通, 其主要交通途径:①通过内眦静脉借眶内的眼上、眼下静脉与海绵窦 交通;②通过面深静脉(deep facial vein)经翼静脉丛、眼下静脉等 与海绵窦交通。因此,当口角以上面部感染处理不当时,致病因子可 沿上述交通途径至海绵窦,可能导致颅内的继发感染。故通常将两侧
6
海绵窦的内容
• 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分支: 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行。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
• 海绵窦一旦发生病变,可出现海绵窦综合征,表现为上述的神经麻痹与 神经痛,结膜充血以及水肿等症状。
7
二:穿经结构
颈内动脉和展神经在窦内穿过。在窦 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 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海绵窦的解剖和应用解剖ppt课件

海绵窦的内部血管和神经
海绵窦内部有重要的血管通过,如颈 内动脉,这些血管为脑组织提供血液 供应。
海绵窦内部的神经包括脑神经和植物 神经,它们参与各种生理活动和感觉 信号的传递。
03
海绵窦的应用解剖
海绵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海绵窦位于颅底中央,周围邻 近重要的脑神经和血管结构, 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
海绵窦血栓形成
总结词
海绵窦血栓形成是指海绵窦内的血管内形成 血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详细描述
海绵窦血栓形成通常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 损伤或感染等因素有关。血栓形成后,会导 致海绵窦内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一系列症 状,如头痛、眼睑下垂、眼球突出等。治疗 海绵窦血栓形成的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
治疗和手术取栓等。
海绵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诊断与治疗
通过对海绵窦的解剖和生理学研 究,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海绵窦相 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神经外科手术
了解海绵窦的毗邻关系和功能, 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药物研发
基于海绵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可以开发针对海绵窦相关疾病的 特效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海绵窦内部结构的变异
总结词
海绵窦内部的结构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变异,这可能影响其功能。
详细描述
海绵窦内部有许多复杂的管道和皱褶,这些结构和海绵窦的功能密切相关。然而,这些结构在不同个 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异,这可能影响海绵窦的功能。了解这些变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海绵窦在人体中 的功能和作用。
海绵窦毗邻关系的变异
结构
海绵窦内有多个小梁和腔隙,这些结 构有助于增加窦壁的弹性,减少血液 流动的阻力。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
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为许多互相交 通的小腔隙。
1
• 冠状面示意图
• 在冠状面,海绵窦略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 பைடு நூலகம்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
• 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囊相融合,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
6
增强CT图像(下图中红圈内增强区即右侧海绵窦)
7
海绵窦位置影像冠状位显示 (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号 区即左侧海绵窦)
8
9
• 海绵窦综合征
• 又称Foix氏综合征,岩蝶综合征或破裂孔综合征。 • 由于肿瘤沿咽旁筋膜扩展至岩蝶区的破裂孔、颞骨岩尖、卵圆孔、
圆孔和蝶骨旁的海绵窦,可出现第Ⅱ~Ⅵ对脑神经受累时的表现。临 床上首先受累的多为第Ⅵ对外展神经,然后依次为第Ⅴ3,2,1、Ⅲ、 Ⅳ对脑神经。主要表现为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复视、 眼球各方运动受限或固定、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 膜反射消失等。
• 外侧壁较厚, 又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疏松,外层厚韧。
2
海绵窦上面观 每侧海绵窦前起眶上裂的内侧端,向后达颞骨岩部尖端, 长约2cm , 内外宽1cm
3
海绵窦的毗邻 因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海绵窦边界略有不同
4
5
海绵窦位置影像显示 (横断面),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 号区即右侧海绵窦)
10
鼻咽癌海绵窦受侵影像表现
肿瘤侵犯左侧海绵窦,向后累及斜坡。
11
肿瘤累及左侧鞍旁、左侧海绵窦、筛窦及左侧眼眶。
12
肿瘤累及右侧海绵窦及临近脑膜
13
海绵窦断面影像解剖

咽部及咽旁腺样囊性癌侵犯海绵窦:肿瘤可沿翼腭窝一 眶上裂或翼腭窝一翼上颌裂一颞下窝一三叉神经周围 侵犯海绵窦。CT和MRI示口咽一鼻咽旁间隙或硬腭后 缘软组织肿块及局部骨质破坏,肿块侵犯翼腭窝及翼 上颌裂,表现为局部脂肪消失、代之以异常密度或信 号,蝶鞍层面可见鞍旁及眶尖软组织肿块,CT上呈等 或稍低密度,眶尖及颅底骨质破坏。MRI T1w1示肿瘤 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 化,咽部黏液表皮样癌也可见类似表现。
损伤性、 自发性
(3)海绵窦内动脉瘤
(4)海绵窦内或其邻近结构肿瘤
当前第12页\共有56页\编于星期五\10点
颈内动脉的相关解剖
颈内动脉的走行
颈总动脉
甲状软骨上缘、或C4
颈内动脉(颈部)
咽侧壁
颅底
颈内动脉(岩部)
颈动脉管
颈内动脉(海绵窦部) 海绵窦
前穿质
当前第13页\共有56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外胚层肿瘤;累及海绵窦的神经鞘瘤主要是第Ⅲ和第Ⅳ 型三叉神经瘤,约50%同时累及Meckel腔和桥前 池.并在岩骨三叉神经压迹处细缩,形成哑铃状外 观;也可仅见于Meckel腔。肿瘤为实性、囊实性或合 并出血,较大者继发改变明显。CT示肿瘤呈等密度或
混杂密度,T1wI上常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多为高信
当前第6页\共有56页\编于星期五\10点
A:滑车神经;B:眼神经;C:上颌神经;D:颈内动脉水平段
当前第7页\共有56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当前第8页\共有56页\编于星期五\10点
A:床突三角;B:滑车上三角;C:滑车下三角;D:前内侧三角; E:前外侧三角;F:后外侧三角;G:后内侧三角;H:动眼神经三角
海绵窦的解剖

Taptas(1949)通过对成人新鲜标本、新生儿胎儿标本的解剖观察,提出 了一个与前不同的概念:所谓海绵窦就是一个由硬膜皱襞分开形成的硬膜外 间隙,它不是一个静脉窦,而是静脉丛,颈内动脉和静脉丛的关系是毗邻关系。
海绵窦后壁的解剖
• 由颞骨岩尖、后床皱壁、鞍背余坡外上部之间的硬脑膜内层构成。 展神经于后床突下平均15.7(12.5~20.5)mm处穿过鞍背下方的 硬膜,先在基底窦内或其外侧向外上行约4.04(1.9~6.3)mm,穿 过上蝶岩韧带下方,到Dorollo管,然后成一角度折向前入海绵 窦。上蝶岩韧带附着于颞骨岩部与后床突下的鞍背。 Dorollo管 位于上蝶岩韧带,颞骨岩尖和鞍背三者之间,展神经与此管底的 骨膜密着而固定。
海绵窦前壁的解剖
• 海绵窦的前壁较特殊.它的外侧为眶上裂的内侧部,海绵窦借此与 眶内相联系;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分别通过海绵 窦的外侧壁和前下腔聚集在眶上裂内侧入眶,前壁的内侧邻接蝶 窦,在有些标本中,前壁的外侧还与充分发育的筛窦相接。
海绵窦周壁的厚度
• 海绵窦内侧壁、上壁和外侧壁的厚度分别为 (156.9±32.7)μm、(1130.4±97.6)μm和 (821.3±54.3)μm。海绵窦内侧壁与上壁和外侧 壁之间的厚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 上壁与外侧壁之间的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海绵窦的解剖
Anatomy of 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的概念
海绵窦是一团围绕颈内动脉的粗细不等的静脉丛, 相邻的静脉管互相粘着形成小梁样结构。海绵窦并非 单纯的静脉通道,它由小梁结构组成,外被硬脑膜所 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