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解剖和见疾病影像诊断
海绵窦解剖和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病例2:同一患者,蝶窦癌术后,鼻咽右侧壁仍见软组织肿物(黄
箭),右侧海绵窦外侧壁增宽、明显强化(红箭)。
编辑版pppt
52
病例3,肺癌脑转移:两侧海绵窦结构紊乱、增宽,明显强化(红箭), 右
侧小脑半球见转移灶(黄箭)。
编辑版pppt
53
非感染性及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Tolosa-Hunt 综 合 征
19
及右侧海绵窦(红箭)。
增强扫描肿物不均匀强化,囊变区编无辑强版化pp,pt 累及右侧海绵窦(红箭)
20
硬膜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中 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其中鞍旁海绵状血管瘤,起 自海绵窦间隙血管,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0.4% ~ 2.0 %, 是脑外海绵状血管瘤最好发的部 位。
编辑版pppt
21
由于颅中窝血管、神经丰富,当鞍旁海绵状 血管瘤截面超过3cm时,会产生压迫症状,向 海绵窦生长可压迫Ⅳ、Ⅴ、Ⅵ对脑神经,前生长 可压迫视神经管,向鞍上池生长可压迫视交叉, 其临床症状有视物下降、复视、头痛、眼外肌运 动障碍等。
编辑版pppt
22
影像学表现:
①肿块常累及蝶鞍,鞍旁部分大,鞍内部分小,呈“横哑铃 状”改变;
编辑版pppt
9
脑膜瘤
脑膜瘤是鞍旁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多见于中老 年女性,高峰年龄在 41~ 50 岁。
脑膜瘤大部分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脑膜上 皮细胞群。
鞍旁脑膜瘤常沿脑膜向周围生长,前可达眶尖、 后可达斜坡,向外沿颅中窝底扩展,向内可累及鞍内。
编辑版pppt
10
虽然鞍旁脑膜瘤具有脑膜瘤的一般特点, 多 数易于诊断, 但该区为脑膜瘤误诊的好发部位, 而 且其他肿瘤也常有类似脑膜瘤的表现, 需引起注 意。 动态增强有助于显示脑膜瘤的早期强化特点, 并可提示其硬度, 有助于手术方案制订。
海绵窦病变影像学诊断课件
左眶内脑膜瘤侵犯左海绵窦
学习交流PPT
17
CT C+
MRI T1WI C+
左上颌窦癌侵犯左海绵窦
学习交流PPT
18
CT 平扫
MRI T1WI
颈内动脉瘤
学习交流PPT
19
CT 平扫
MRI T1WI
MRA
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海绵窦病变影像学诊断
学习交流PPT
1
学习交流PPT
2
解剖 垂体前叶冠状断面
学习交流PPT3解剖 ຫໍສະໝຸດ 体中部横断面学习交流PPT
4
学习交流PPT
5
CT +C 冠状断层
学习交流PPT
6
MRI 冠状断层 T1WI C+
学习交流PPT
7
学习交流PPT
8
CT平扫
MRI T2WI
学习交流PPT
MRI T1WI
23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谢谢
学习交流PPT
26
MRI T1WI C+
9
CT平扫
MRI T2WI
右三叉神学习交经流PPT鞘瘤
MRI T1WI
MRI T2WI C+
10
CT平扫
T1WI
左鞍旁皮样囊肿
学习交流PPT
11
CT C+
MRI T1WI C+
垂体瘤侵犯两侧海绵窦
学习交流PPT
12
MRI T1WI
海绵窦病变影像诊断
案例二:海绵窦内炎症的诊断
总结词
海绵窦内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详细描述
海绵窦内炎症通常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表现为海绵窦区域肿胀、充血、渗出等症状。通过CT和MRI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海绵窦区域密度或信号异常,增强扫描可见炎症病灶强化。这些特征性的影 像表现有助于海绵窦内炎症的诊断。
02
海绵窦还参与调节颅内压和脑脊 液的循环。
海绵窦病变的常见原因
1 2
3
感染
海绵窦炎是最常见的海绵窦病变,通常由感染引起,如脑膜 炎、脑炎等。
肿瘤
海绵窦区的肿瘤生长也可能压迫或侵犯海绵窦,导致病变。
血管病变
如海绵状血管瘤、动脉瘤等血管病变也可能影响海绵窦的正 常功能。
海绵窦病变的症状与影响
头痛
海绵窦病变可能导致头 痛,尤其是在眼睛、太
新型影像诊断技术的研发
功能成像技术
研发新型功能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 加权成像(PWI)等,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病变的生理和病 理变化,为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分子影像技术
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 等,能够检测病变组织的分子变化,为早期诊断和个性化 治疗提供支持。
动态监测与随访
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和随访,及时 发现病变的变化和治疗效果,调整 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05
海绵窦病变影像诊断案例分 享
案例一: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总结词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海绵窦病变,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详细描述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在海绵窦区域生长缓慢,症状较轻。通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 到海绵窦区域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占位性病变,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这些特征性的影像表现有助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海绵窦断面与影像解剖课件
头部影像解剖
CT扫描
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海绵窦的解剖结构和血管。
辨率的图像,显示更详细的头部解剖结构和海绵窦的病变。
动脉造影
通过注射对比剂,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海绵窦及周围血管的填充情况。
海绵窦断面图示例
正中断面
正中断面显示了与脑室系统、 鞍区及颞骨相关的结构。
颅底断面
颅底断面展现了与鼻腔、眼眶 和嗅神经相关的结构。
侧面断面
侧面断面呈现了与颞叶和岩斜 面相关的结构。
临床意义
1 海绵窦炎
海绵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导致头痛、眼眶疼痛和面部水肿。
2 血栓形成
海绵窦血栓形成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卒中和视力问题。
3 手术干预
对于某些病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清除海绵窦血栓或处理炎症。
常见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 • 抗凝治疗 • 手术干预
总结
海绵窦是头颅中的重要结构,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和脑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成像技术和研究 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与海绵窦相关的疾病。
多模态成像
1
结构磁共振成像(sMRI)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头部结构图像。
2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fMRI可以检测脑区的功能活动,并帮助理解海绵窦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3
脑电图(EEG)
通过记录脑电信号,可以评估海绵窦与脑电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病变与治疗
病变类型
• 海绵窦炎 • 海绵窦血栓 • 结构异常
海绵窦断面与影像解剖 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课程,我们将深入探讨海绵窦断面与头部影像解剖。通过详细 解释和精美的图片,我们将带您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海绵窦解剖和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病例2:真菌性脑膜炎,右侧海绵窦增宽,明显强化(红箭),右侧眶尖脂肪 信号消失(黄箭)。
血管性病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
动脉瘤
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动脉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即颈动脉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一种较为常 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由于特殊的解剖原因,海绵窦 区是全身发生动静脉瘘最多的部位。80%以上的患者 首先发生眼部症状和体征,如眼球突出、充血、眼球 运动障碍等而就诊于眼科医师。
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迅速好转。该病属临床少见病,易误诊、
漏诊。
Tolosa-Hunt 综 合 征
THS 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更多倾向于与免疫 反应有关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表现为大量淋巴细 胞、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主组成的肉芽肿样病变, 可引起某些颅神经受压及颈内动脉狭窄。
国际头痛协会于 2005 年提出的 THS 诊断标准:
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左侧海绵窦受累,正常结构显示不清(红 箭)。
转移瘤
转移瘤多见于老年。 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和颅
内其他转移灶, 鼻咽癌直接侵犯者易于诊断。无原
发肿瘤病史和其他转移灶时诊断困难。
病例1:鼻咽癌直接侵犯海绵窦;患者,男,22岁,鼻塞及右侧面部麻木2个月, CT示鼻咽顶壁及后壁软组织明显增厚,周围发多骨质破坏,MR呈等T1等T2信 号。
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 外侧壁较厚, 又分为内外两层, 内
层疏松,外层厚韧。 两侧海绵窦在前床突的前方借海绵间前窦相通, 在后床突 之后借海绵间后窦相沟通。因而在蝶鞍周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环状静脉窦,称为环窦(circular sinus)。
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的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中,
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
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为许多互相交 通的小腔隙。
1
• 冠状面示意图
• 在冠状面,海绵窦略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 பைடு நூலகம்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
• 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囊相融合,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
6
增强CT图像(下图中红圈内增强区即右侧海绵窦)
7
海绵窦位置影像冠状位显示 (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号 区即左侧海绵窦)
8
9
• 海绵窦综合征
• 又称Foix氏综合征,岩蝶综合征或破裂孔综合征。 • 由于肿瘤沿咽旁筋膜扩展至岩蝶区的破裂孔、颞骨岩尖、卵圆孔、
圆孔和蝶骨旁的海绵窦,可出现第Ⅱ~Ⅵ对脑神经受累时的表现。临 床上首先受累的多为第Ⅵ对外展神经,然后依次为第Ⅴ3,2,1、Ⅲ、 Ⅳ对脑神经。主要表现为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复视、 眼球各方运动受限或固定、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 膜反射消失等。
• 外侧壁较厚, 又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疏松,外层厚韧。
2
海绵窦上面观 每侧海绵窦前起眶上裂的内侧端,向后达颞骨岩部尖端, 长约2cm , 内外宽1cm
3
海绵窦的毗邻 因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海绵窦边界略有不同
4
5
海绵窦位置影像显示 (横断面),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 号区即右侧海绵窦)
10
鼻咽癌海绵窦受侵影像表现
肿瘤侵犯左侧海绵窦,向后累及斜坡。
11
肿瘤累及左侧鞍旁、左侧海绵窦、筛窦及左侧眼眶。
12
肿瘤累及右侧海绵窦及临近脑膜
13
专家述评:海绵窦病变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
专家述评:海绵窦病变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海绵窦位于中颅窝内侧,为双侧蝶鞍、蝶窦外侧类似三角形的结构,由骨性结构、硬脑膜、静脉窦、神经和颈内动脉组成。
前方与眶上裂、眶尖等眼眶后部结构相通,周围与筛窦、蝶窦等鼻旁窦(副鼻窦)结构相邻。
该部位的病变常见有非特异炎症、感染、血管源性疾病、肿瘤转移及医源性损伤。
下面我们从海绵窦的解剖结构开始,逐一介绍海绵窦中关键神经、血管的走行,常见病变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01海绵窦的解剖海绵窦前方止于眶上裂,向后至鞍背,可分为蝶鞍旁和蝶窦旁2个部分,这2部分并不连续。
海绵窦的外侧壁由2层硬膜组成,2层硬膜间从上向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和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
展神经位于内侧颈内动脉旁,颈交感神经纤维缠绕于颈内动脉,因此海绵窦该部位的损害可导致展神经麻痹与Horner征(图1)。
海绵窦前部近眶上裂部位,动眼神经分为上、下2支:上支支配提上睑肌和上直肌;下支支配下直肌、下斜肌、内直肌和瞳孔括约肌。
依据损害部位及损害神经、血管的程度不同,临床又可将该部位病变分为以下几种。
(1)眶尖综合征:累及视神经(II)、动眼神经(III)、滑车神经(IV)、展神经(VI)、三叉神经第1支(V1)。
(2)眶上裂综合征:紧邻眶尖前部的结构,除进入眼眶的多支眼球运动神经外,尚有Zinn总腱环及眼外肌的起始部,但视神经并不从此结构中经过。
(3)海绵窦综合征:眶尖综合征的所有症状及三叉神经上颌支(V2)和眼交感神经纤维损害。
除外穿经海绵窦的多根脑神经,海绵窦尚具有引流眼眶静脉回流的功能。
两侧海绵窦通过中间结构交通。
每侧海绵窦汇集了眼眶静脉回流(眼上静脉、眼下静脉)及静脉的血流,通过岩上静脉和岩下静脉回流至乙状窦,进而至颈内静脉丛。
面部静脉与眼眶静脉之间有非常丰富的交通支,解释了颜面部感染容易导致眼眶蜂窝织炎及海绵窦静脉血栓的原因。
颈内动脉在海绵窦中呈“S”形走行,其分支小动脉为垂体及眼球运动神经提供血运。
海绵窦断面影像解剖与常见病诊断
后 部 可 见 卵 圆形 较 低 密 度 的 Mekl 。 注 射 对 比 剂 后 海 绵 窦 ce 腔
明显 强化 , 缘 较 平 直 , 外 内缘 也 较 清 楚 , 脉 期 和 延 迟 扫 描 难 以 静 分 辨 海 绵 窦段 颈 内 动 脉 , 在 动 脉 期 海 绵 窦 密 度 仍 低 于 颈 内 动 但 脉 。冠 状 面 图 像 上 海 绵 窦 位 于 蝶 鞍 两 侧 、 三 角 形 。 Mek l 呈 ce 腔
【 中图 分 类 号 】R 1 . 2 4 5 2 【 献 标 识 码 】A 8 4 4 ;R 4 . 文 【 文章 编 号 】1 0 — 31 — 5 3
海绵 窦 是 位 于 颅 底 中央 深 在 的 复 杂 静 脉 结 构 , 种 病 变 可 多
不强化 。
海 绵 窦 的 断面 影像 学 检 查 方 法 和 正 常解 剖
C 检 查 宜 采 用 多 层 螺 旋 C 常 规 增 强 扫 描 , 厚 为 T T, 层
MR I 海 绵 窦 呈 低 信 号 , 略 高 于 颈 内 动 脉 , I I w 上 T 但 Tw
0 5 ~ 12 .0 . 5 mm, 轴 面 为 主 , 括 标 准 算 法 和 骨 算 法 , 工 作 横 包 在 站 进 行 多平 面 重 组 及 其 它 后 处 理 。显 示 海 绵 窦 区 血 管 病 变 可 采 用 C 血 管 成 像 , 用 减 影 技 术 以去 除 鞍 区 骨 质 的 影 响 。 T 使
分 别 经 圆 孑 和 卵 圆 孔 出颅 I s L =.。 14 ,3
增 强 T w 1层 厚 为 3mm, 强 扫描 需 加 脂 肪 抑 制 , 层 扫 描 采 , 增 薄
最新海绵窦病变影像学诊断教学讲义PPT
MRI T1WI
MRI T2WI
垂体瘤侵犯两侧海绵窦
MRI T1WI
MRI T2WI
MRI T1WI C+
垂体瘤(卒中)侵犯右海绵窦
MRI T1WI C+
MRI T1WI C+
垂体微腺瘤(ACTH)侵犯右海绵窦
CT C+
MRI T1WI
脊索瘤侵犯两侧海绵窦
CT 平扫
MRI T1WI C+
左眶内脑膜瘤侵犯左海绵窦
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减少局部活动度,避免不了刺激.急 性期脓肿未形成阶段,可局部外敷中成药六合丹﹑抑阳 散﹑金黄散等,可引起消肿﹑止痛或促进炎症局限的作 用.
(二)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 炎性病灶已化脓并形成脓肿,或脓 肿已自溃而引起不畅时,应进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
2.清除病灶 感染控制后,应及时清除病灶,以防炎症反 复发作.如牙源性感染引起的炎症,治疗好转后,应及时 拔除病灶牙.
CT C+
MRI T1WI C+
左上颌窦癌侵犯左海绵窦
CT 平扫
MRI T1WI
颈内动脉瘤
CT 平扫
MRI T1WI
MRA
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颌面部间隙感染
概述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
肿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脓肿。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
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 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
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如炎症侵入喉头、咽 旁、口底,可引起局部水肿,使咽腔缩小或压 迫气管,或致舌体抬高后退,造成不同程度的 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严重者烦躁不安,呼吸 短促,口唇青紫、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 即呼吸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 陷),此时有发生窒息的危险。浅层间隙感染 则局部有凹陷性水肿及压痛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3,肺癌脑转移:两侧海绵窦结构紊乱、增宽,明显强化(红箭), 右 侧小脑半球见转移灶(黄箭)。
非感染性及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Tolosa-Hunt 综 合 征
感染性疾病
毛霉菌病 真菌性脑膜炎等
Tolosa-Hunt 综 合 征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asa- - Hunt 综合征,THS), 是指局限于海绵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附近硬脑膜部位 的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病变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主要特点 为眶周疼痛、伴有Ⅲ、Ⅳ、Ⅵ中单支或多支颅神经麻痹、以 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迅速好转。该病属临床少见病,易误诊、 漏诊。
脑膜瘤
脑膜瘤是鞍旁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女 性,高峰年龄在 41~ 50 岁。 脑膜瘤大部分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脑膜上皮细 胞群。 鞍旁脑膜瘤常沿脑膜向周围生长,前可达眶尖、后可 达斜坡,向外沿颅中窝底扩展,向内可累及鞍内。
虽然鞍旁脑膜瘤具有脑膜瘤的一般特点, 多 数易于诊断, 但该区为脑膜瘤误诊的好发部位, 而 且其他肿瘤也常有类似脑膜瘤的表现, 需引起注 意。 动态增强有助于显示脑膜瘤的早期强化特点, 并可提示其硬度, 有助于手术方案制订。
影像学表现:
①表现为患侧海绵窦不同程度增宽 、增大,以致两侧海绵窦 形状不对称 。MRI 平扫 T1、T2均呈中等信号软组织影 ;
② 脂肪抑制增强图像上双侧海绵窦影均明显强化 ,但患侧海 绵窦强化的软组织影明显增多,并向眶尖部及颅底延续,而健侧海 绵窦增强软组织影仅限于海绵窦区 ;
③部分病变可见患侧颞极部脑膜受累强化。
脊索瘤的生长虽然缓慢,且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晚期可转 移),但其局部破坏性很强,因肿瘤继续生长而危害人体, 且手术后极易复发,故仍属于恶性肿瘤,且预后较差。
临床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60岁多见,临 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其中鞍区者常导致视物模 糊,视力低下、复视、垂体功能低下,累及海绵窦 时,可出现动眼神经及三叉神经症状。
由于颅中窝血管、神经丰富,当鞍旁海绵状血 管瘤截面超过3cm时,会产生压迫症状,向海 绵窦生长可压迫Ⅳ、Ⅴ、Ⅵ对脑神经,前生长可 压迫视神经管,向鞍上池生长可压迫视交叉,其 临床症状有视物下降、复视、头痛、眼外肌运动 障碍等。
影像学表现:
①肿块常累及蝶鞍,鞍旁部分大,鞍内部分小,呈“横哑铃 状”改变;
左鞍旁肿物,长T1长T2稍高FLAIR信号,累及左侧海绵窦(红箭)。
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呈蜂窝状强化,后期强化进展,左侧海绵窦受侵(红箭)。
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
鞍旁表皮样囊肿多为先天性, 系神经管闭合时 外胚层上皮成分卷入颅内所致, 鞍旁发病率仅次于 桥小脑角区, 占第二位。
鞍旁皮样囊肿发病机理与表皮样囊肿相似 , 只 是还含有皮附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等成分。
病变FLAIR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挤压右侧海绵窦(红箭)
肿瘤 — 常见继发肿瘤
垂体瘤 脊索瘤 其他类型肿瘤(如鼻咽癌、转移瘤、 蝶窦癌等)
垂体瘤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最大径超过10mm 者称为垂体大腺瘤,好发于 20 ~ 40 岁。
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内分泌功能障碍和颅内神经 系统碍为主。
影像学表现(表皮样囊肿):
①病变多位于蛛网膜下腔, 形态不规则, 呈长 T1长 T2信号,多不均匀; 病变易包绕神经、血管, 但不会导致 血管狭窄;
②DWI 呈高信号,ADC值近似脑实质; ③大部分病变无强化,少数囊壁强化(1/3)。
皮样囊肿信号不均 , 可见短T1脂肪信号, 并可见脂液界面, 脂肪抑制序列可确定其脂肪 性质, 钙化 CT 显示更佳, 囊肿常破裂导致蛛网 膜下腔内脂肪信号影。
影像学表现:
①M RI 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 较少出现分叶, 呈等或稍 长 T1信号,等或稍长 T2信号;
②有时可见出血或囊变,邻近血管常被包绕变窄; ③钙化, 临近骨质破坏或增生较常见,此种骨质增生硬化极 少见于其他鞍旁肿瘤,因此是确定脑膜瘤诊断的重要征象; ④增强扫描时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并常见脑膜尾征,此为脑 膜瘤典型表现。
病例1: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侵及左侧海绵窦(红箭) 及包绕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黄箭)。
病例2,垂体瘤:等T1等T2病变,增强扫描中度较均匀强化)。
脊索瘤
脊索瘤是局部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是累及斜坡与骶尾 部常见的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这些肿 瘤可以发生于沿脊柱中轴的任何部位,但以斜坡嘴侧和骶尾 部最常见。
两侧海绵窦在前床突的前方借海绵间前窦相通, 在后床突 之后借海绵间后窦相沟通。因而在蝶鞍周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环状静脉窦,称为环窦(circular sinus)。
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的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中, 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 上颌神经。
海绵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颈内动脉 在窦内上升并折转向前,展神经位于颈内动脉和眼神 经之间,或在窦的外侧壁内。
血管性病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
动脉瘤
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动脉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即颈动脉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一种较为常 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由于特殊的解剖原因,海绵窦 区是全身发生动静脉瘘最多的部位。80%以上的患者 首先发生眼部症状和体征,如眼球突出、充血、眼球 运动障碍等而就诊于眼科医师。
神经源性肿瘤
多见于中年, 无明显性别差异。 主要来自三叉 神经, 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恶性周围神经 鞘膜肿瘤。
影像学表现(三叉神经瘤):
①鞍旁肿块并向后延伸到桥小脑角 ,典型者例呈哑铃状,形 态学对诊断帮助较大;
②M RI 多表现为长 T1、长 T2信号;常见坏死、囊变或出 血;
③ 常见神经孔道扩大及神经增粗。 多数神经源性肿瘤可见 病变填充 M eckel 腔 。 邻近血管可被包绕或推移, 但一般无狭 窄;
②T1呈稍低/低信号,T2呈明显高信号,类似“ 灯泡征”; ③增强后呈显著较均匀强化或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因此动态 增强延迟强化“ 填充”为海绵状血管瘤典型表现;
④DWI等信号,ADC值明显升高(肿瘤内无肿瘤细胞,水 分子扩散速度明显快);
⑤ MRS无NAA峰、Cho峰、Cr峰(因病灶内无脑组 织)。
病例1:表皮样囊肿,左侧鞍旁病变,长T1长T2混杂FLAIR信号,挤压左侧海绵窦(红 箭)。
病变为DWI高信号,ADC接近于脑实质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挤压左侧海绵 窦(红箭)。
病例2:皮样囊肿破裂内容物游离至蛛网膜下腔:右侧海绵窦区病变,长/短T1长T2信号,蛛 网膜下腔多发斑点状短T1信号,挤压右侧海绵窦(红箭)。
影像学表现:
①T1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中高信号,广泛 浸润者因有出血、囊变、骨质破坏及钙化,表现为弥漫性混杂 信号;
②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常可呈蜂窝状强化; ③可累及颈内动脉及海绵窦,侵入蝶窦及鼻咽腔,致临近 骨质破坏;
斜坡上偏左肿物,MR呈长T1长T2信号,CT上见肿物左侧局部骨质破坏(红 箭)。
海绵窦解剖及常见疾 病影像诊断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耿左军
1
海绵窦解剖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 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 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 为许多互相交通的小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 成栓塞。
2
每侧海绵窦前起眶上裂的内侧端, 向后达颞骨岩部尖端, 长约2cm , 内外宽1cm 。在横切面上,海绵窦略呈尖端向下的 三角形。上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囊相融合, 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 外侧壁较厚, 又分为内外两层, 内 层疏松,外层厚韧。
病例1:CT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圆形等密度病变(黄箭),于MRI上呈 长T1长T2高FLAIR信号,与左侧海绵窦分界不清(红箭)。
病例1: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累及左侧海绵窦(红箭),并见脑 膜尾征(黄箭)。
病例2:右侧鞍上等密度肿物,边缘见钙化,MR呈长T1长T2高FLAIR信号。
病例2: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右侧海绵窦受侵。
侵袭性垂体瘤可以浸润到硬脑膜之外骨骼、 蝶窦 及海绵窦。术前依靠 MRI 明确有无海绵窦受累及和其 侵犯的范围,对于手术治疗计划的制定、预后和复发的 预测有重大意义。
影像学表现:
①T1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伴坏死、 出血、囊变时信号不均;
②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③典型者冠状位及矢状位肿瘤呈“8”字征,此时一般鞍上 部分大于鞍内;
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左侧海绵窦受累,正常结构显示不清(红 箭)。
转移瘤
转移瘤多见于老年。 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和颅 内其他转移灶, 鼻咽癌直接侵犯者易于诊断。无原 发肿瘤病史和其他转移灶时诊断困难。
病例1:鼻咽癌直接侵犯海绵窦;患者,男,22岁,鼻塞及右侧面部麻木2个月, CT示鼻咽顶壁及后壁软组织明显增厚,周围发多骨质破坏,MR呈等T1等T2信 号。
④增强扫描时呈显著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三叉神经瘤:右侧桥小脑角区-鞍旁囊实性肿物,内见分隔, 累 及右侧海绵窦(红箭)。
增强扫描肿物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累及右侧海绵窦(红箭)
硬膜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中年女 性发病率较高,其中鞍旁海绵状血管瘤,起自海 绵窦间隙血管,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0.4% ~ 2.0 %, 是脑外海绵状血管瘤最好发的部位。
病例1:MR平扫显示双侧海绵窦增宽(红箭)。
病例1: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并可见增宽的海绵窦明显强化(红箭),右 颞极脑膜明显增厚强化(黄箭)。
病例2,蝶窦癌累及海绵窦:CT示鞍区软组织病变伴周围骨质破 坏,MRI示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
病例2:同一患者,蝶窦癌术后,鼻咽右侧壁仍见软组织肿物(黄 箭),右侧海绵窦外侧壁增宽、明显强化(红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