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中"5.2 地球上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第三项"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点"相对应。

作为《身边的植物》单元的开篇课程,同时也是学生科学探索之旅的起点,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植物学和自然界的热爱与兴趣。

课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首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植物种类及其特性,帮助他们开始探索身边的植物世界,并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植物的初步认识。

其次,在探索环节,学生将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植物,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还能描述植物的一些显著特征。

此外,通过观察校园的图片,学生将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植物的基本理解。

在研讨环节,学生将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物种类,并引导他们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最后,在拓展环节,设计了种植活动,让学生了解两种基本的种植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植物观察活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植物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书籍、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他们的认知往往是基础和零散的。

从能力角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尚未能够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识字量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长。

因此,种植活动是他们进行长期观察的初步尝试,记录时更适合采用绘图的方式。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认识一些植物的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一些植物。

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态度责任: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种植一棵植物,坚持观察并记录。

【材料准备】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季可种植的植物,常见植物图片,课件等。

《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分类,包括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2. 学会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识别常见植物种类,掌握分类知识。

2.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科学分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标本或图片,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2. 准备一些种子和植物繁殖材料,以便学生了解植物繁殖方式。

3. 准备一些植物观察记录表,以便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4. 准备一些教学视频或PPT,展示植物的发展环境和特征。

在课程开始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植物的分类和特征进行思考,以便引入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发展环境等特征,并让学生进行描述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并激发他们对植物学课程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植物发展过程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发展过程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加深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植物学课程中,引导学生对植物的特征进行思考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激发他们对植物学课程的兴趣,并加深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猜谜语引入:幼儿见之笑开颜,花中隐士自成群。

长长身体柳叶形,红红脸蛋喜笑人。

(打一植物)2. 展示植物图片,介绍植物的种类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1. 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以及发展环境和繁殖方式等。

植物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等。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式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中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步骤方法,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准备种什么,打算如何去做。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2.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板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向日葵
菊花
玉米 植物
芦苇
竹子
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本课设计了种植活动,这是学生进行长期科学观察的首次尝试。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认识植物的各个结构,而且能观察到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坚持观察与记录将为学生完善对植物的认识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教师关注与重视。后续的每一课都须提示学生照顾好自己种植的小植物,适时展示、交流学生的种植记录或者实物。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课题名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材分析
《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是植物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第1课。因此, 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喜欢上科学,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也是本课的重要任务。
本课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熟悉的话题入手引领学生进入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在感受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描述出植物有根、茎、叶,能生长、会开花等显著特征。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下意识的观察,因此是比较粗浅和零碎的。这就意味着一年级学生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有生命等本质特征,为此教科书设计了植物与塑料花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从对比中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简析】作为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对植物和大自然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的重要任务。

本课内容有四个部分,聚焦版块借助自然景观公园图,引发学生思考周围有哪些植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走进周围的植物世界,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关于植物的前概念。

探索版块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的植物,学生在感受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描述出植物的一些显著特征。

接着观察校园图片,该活动指向了植物与环境,可以反映学生对植物的一种认识。

研讨版块让学生根据植物的特征,辨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

拓展版块设计了种植活动,此环节学生将了解两种常见的种植方式。

种植活动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将为本单元之后的植物观察活动做准备。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图书、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中植物的观察,因此是比较粗浅和零碎的。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识字量不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不长。

种植活动是学生进行长期观察的首次尝试,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公园的图片,知道公园里有很多植物,这些植物长的是不一样的。

2.通过回忆、交流、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比较一些植物,认识到植物是各种各样的。

3.种植至少一种植物并记录植物的变化,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与种养植物的不易。

4.通过观察与种植植物的活动,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种植一棵植物,坚持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一个大蒜盆栽;3.一些绿豆种子和番薯等。

学生: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谈话引入,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提问:小朋友们,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植物,你的家里哪些植物呢?2.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课程标准#7.1.1知道植物都是生物7.3.1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科学课程学习的第一课,它将引领学生走进科学学习的大门,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下意识的观察,因此是比较粗浅和零碎的,学生可能不能准确认识植物有生命等特征,通过设计塑料花与植物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别一颗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表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3min)同学们,秋天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有很多漂亮的植物,我们来一起观赏一下吧(展示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卡片上的植物都是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植物多样性。

二、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5min)其实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或出去游玩时还见到过哪些植物,(当学生回到出见过的植物,追问:这种植物会开花吗?它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生长在哪里呢?),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记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三、找找图中哪些是植物(10min)师:(卡片展示,贴在黑板上)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种多样,这些植物把大自然装饰的千姿百态,大家看这张图漂亮吗?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图片,说一下图片中都有哪些是植物?学生讨论……(请同学上台指出他认为的植物,并注意语言描述的引导)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图片上有一只小蝴蝶?请问蝴蝶是植物吗?为什么?(学生预设:不是……)师: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预设:会开花,会长大,有叶子……)四、塑料花是植物吗(10min)我们刚刚说蝴蝶不是植物,那么塑料花是植物吗?(每组1朵塑料花)请同学们组内对比分析并交流。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一)、教材概述《我们知道的植物》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课。

本课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与结构本课内容围绕“植物是活的”以及“怎么活下去”的主题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聚焦板块: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植物世界,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

探索板块: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原有知识,借助“班级记录表”记录他们对植物的初始想法。

活动二:找一找、数一数图中的植物:在图片中辨认植物,认识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并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研讨板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活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判断“塑料花是植物吗?”,意在提升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并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拓展板块:通过“种一棵植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等。

了解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如美化环境、提供氧气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看、闻、摸)观察植物,并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珍爱生命、爱护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认识常见植物,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students may face is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concepts of plant reproduction and thefunctions of different plant parts. The abstract nature of these concepts may be difficult for them to grasp, especially without direct visualization. Additionally, students may have varying levels of prior knowledge, which could affect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class. It's important to address these differences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support to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can succeed in learning about plants.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教室内植物标本或实物模型
- 显微镜和植物切片
- 白板和投影仪
- 笔记本和彩色笔
2. 课程平台:
- 科学教学软件或应用程序
- 在线植物学资源库
3. 信息化资源:
- 植物生长的视频和动画
- 互动式植物学游戏和练习
- 植物图片和图表
4. 教学手段:
- 小组讨论和合作
- 观察和实验活动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A 向日葵B 生菜C 高粱三、简答题介绍一种植物。

2.C3.A而吃肉是动物的特点3.高粱和玉米在没有结果实时不易分辨,但图中玉米棒很大,很容易辨别课堂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类的植物,今天我们也简单地认识了一些植物,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去种植一头大蒜并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变化,下节课把你的植物拿到班级来,向我们介绍他的生长情况。

板书我们知道的植物茎根叶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课题观察一棵植物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植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培养热爱植物的情感。

重点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感受植物的结构。

难点仔细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秋天到了,美羊羊、喜羊羊要到外面去游玩了,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去看看有哪些景色吧!学生观看枫树、竹子、牵牛花等图片通过以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喜羊羊和美羊羊也和大家一样,叫出了这些植物的名字,但是美羊羊发现了一种他们没见过的植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在大自然中你见过这种植物吗?在哪里见过?AW一观察植物的方法为了能够更加仔细的观这棵植物,我们可以怎样做呢?1.我们可以走进了去观察,可以用手来摸,还可以学生观察菊花的图片并交流自己在哪里见过讨论交流观察方法方式完成了对植物的细致观察,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马蹄莲花,同学们真棒,老师一定要送给我们班同学一大束美丽的马蹄莲花!板书观察一棵植物花观察方法茎近距离看叶闻一闻根摸一摸观察叶教学设计课题观察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叶子的特点,学会分辨叶子种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真实的叶子和图片来认识叶子的特点。

一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2. 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

3. 探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植物。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花草、树木等常见的植物,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3.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植物实物或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特点,如叶子、花朵、果实等。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环境,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所学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对植物的认识。

2. 教师批改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反馈。

八、拓展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和学习。

九、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植物的认识。

2. 教师强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了解其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并进行记录。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2. 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

3.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认识常见植物。

2.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是有生命的。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准备1. 常见植物的图片、实物(如绿萝、多肉植物、菊花等)。

2. 学生活动手册。

3.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校园中植物的图片或视频,画面中可以有鲜艳的花朵、翠绿的草地、高大的树木等。

在展示的同时,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美丽的校园风光。

看,这是我们熟悉的校园,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当图片或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在这段视频中,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有植物的身影,你们都看到过哪些植物呢?”3. 邀请几位学生举手回答,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了桂花树”“我看到了小草”“我看到了月季花”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知道的植物。

”(二)认识常见植物1. 教师微笑着拿出准备好的植物实物,如一盆绿萝、一盆多肉植物、一束菊花等,轻轻地将它们放在讲台上。

2. 指着绿萝,温柔地说:“同学们,看,这是绿萝。

它的叶子是心形的,颜色碧绿碧绿的,非常漂亮。

”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绿萝的叶子形状和颜色。

3. 接着拿起多肉植物,说道:“这是多肉植物,大家看,它的叶子厚厚的、肉肉的,形状也各种各样。

”引导学生观察多肉植物的叶子特点。

4. 然后拿起菊花,向学生展示:“这是菊花,它有很多颜色,花瓣细细长长的。

”让学生观察菊花的花瓣形状和颜色。

5. 最后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叶子、花朵、茎等方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比较这些植物的差异。

(三)观察植物1. 教师说:“现在,我们要分组来更仔细地观察植物啦。

(2024秋)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2024秋)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反思】
本课是《周围的植物》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节正式的科学课。

所以本课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植物、大自然的喜爱。

本课教学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话题聚焦,了解学生的前期认知;通过说一说、圈一圈等植物活动,让学生认识植物有生命等本质特征;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中。

这是学生进行长期科学观察的首次尝试,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进行细致的指导和在种植过程中持续关注。

一年级的学生在种植植物时,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观察记录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我们鼓励学生试着用画图来描述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对于绘画要求不用很高,能画出植物的大致样子即可。

同时,种植活动是一个长周期的实践探究活动,还可以请家长帮忙,借助手机拍照并添加文字说明,使学生能更好地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周围的植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观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植物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他们对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的了解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直观认识,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各部分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标本或图片。

2.视频准备: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视频。

3.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植物的了解。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们知道的植物》。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植物器官的名称。

然后,通过PPT呈现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描述这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特征。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及其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并且能够分辨出不同种类的植物。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能够观察到植物的某些特征,如叶子、花朵等。

但他们对植物的认知还比较肤浅,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分类等方法,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学会珍惜和保护植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描述、分类等方法,对植物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各个器官,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

4.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如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一个宽敞、明亮、舒适的课堂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丰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植物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各个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教科版科学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及其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并且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植物。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植物的器官和特征了解不深。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器官和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珍惜植物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器官和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准确地表达出植物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植物的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实物和图片,了解植物的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植物的特征描述。

六. 教学准备1.植物实物和图片: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实物和图片,用于观察和展示。

2.植物特征卡片:制作一些植物特征的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准备一些植物特征描述的表格和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植物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哪些特征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植物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植物的基本器官和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植物特征卡片,让学生自主学习。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描述植物的特征,并填写特征描述表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进行植物特征的描述,其他学生进行判断。

科教版(2024)-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

科教版(2024)-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

科教版(2024)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我们知道的植物》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植物”,《我们知道的植物》是单元的起始课。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标目标1.了解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识别常见的植物。

2.初步学会观察、比较、描述植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实践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3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图片,如花朵、树木、草地等。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些漂亮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纷纷回答:“是花”“是树”“是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美丽的植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被图片吸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植物产生初步的兴趣。

2.认识常见植物(7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常见植物的实物或图片,如绿萝、仙人掌、菊花等。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呢?”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回答:“这是绿萝”“那是仙人掌”“还有菊花”。

教师:“非常棒!同学们认识的植物真不少。

那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都长在哪里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绿萝可以放在家里”“仙人掌可以在沙漠里生长”“菊花在花园里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常见植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植物名称和生长环境,丰富学生的知识。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生长环境,对植物有更具体的认识。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植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植物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植物知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植物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植物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我们知道的植物”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植物的基本特征和识别常见植物等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植物内容
六、知识点梳理
《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章节主要围绕植物的基本特征、常见植物的识别以及植物的生长条件展开。以下是本章节的知识点梳理:
1. 植物的基本特征:
-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组成。
- 根: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器官。
- 茎:植物的支撑和输送组织,负责将水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其他部分。

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2. 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记录他们的错误和不足。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作业点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通过作业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作业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一:请根据植物的特征,将下列植物进行分类。
1. 松树
2. 向日葵
3. 草莓
4. 玫瑰
5. 竹子
答案:
1. 松树:属于种子植物,分类为针叶植物。
2. 向日葵:属于种子植物,分类为被子植物,花朵为头状花序。
3. 草莓:属于种子植物,分类为被子植物,果实为聚合果。
4. 玫瑰:属于种子植物,分类为被子植物,花朵为伞状花序。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我们认识的植物》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图片、实物和实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观察、实践中认识植物,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讲授法过于单调,可能使部分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采用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植物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植物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植物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2024秋)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2024秋)
预设2:给学生白板笔,让孩子上来圈,介绍植物。
预设 3:水中也有植物、石头缝里也有。
3.提问:这些植物都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会开花、有叶子)(板书记录)提问: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预设:蝴蝶会飞,而植物不会动。)(板书:不会动)
三、研讨
1.我们圈出了几种植物?
2.我们认识校园图片中的植物吗?
四、拓展
1.让我们一起来种植植物。
2.思考:我们要选择什么种子?怎么种植?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课堂
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身边的路边、公园、山上、河边都有很多植物;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校园里也有很多的植物;不同的植物生长环境不同,种植方式也不同。
板书设计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识别植物。
难点: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
1.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成长,我们周围绿树成荫,五彩斑斓。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预设:植物)
2.我们身边的路边、公园、山上、河边都有很多植物。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
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知道的植物(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
活动一:说一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提问: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你能介绍一下它吗?预设: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名称:桂花树、小草、太阳花、桃树、苹果树、青菜、萝卜……小草、银杏树、花…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学情分析:学生对周围植物比较熟悉,上课兴趣浓厚。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

学法指导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色植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1.PPT出事植物小视频,植物有的生长在陆地上,有的生长在水里;有的高,有的矮,多种多样的。

(教师在边上讲解)
2.提问: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回答的时候提示出示PPT: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 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准备物品(塑料花、蝴蝶、瓜子、树叶••••••)
(3)引出课题:为什么说它们是植物,你们认识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知道的植物”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交流提炼)
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

2、选择组内你们认为最新鲜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有效迁移)
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里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一种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学生实践、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植物
一、认识的植物。

二、交流资料。

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四、拓展活动。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比较与测量》单元的第5课,在第4课中,学生已经发现当使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不容易比较。

所以在本课中,将要求学生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体验使用统一标准物测量在比较时会更公平、更方便。

例如,全班统一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测量的桌子长度,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描述测量结果。

这样的测量结果之间进行比较要容易得多,也使比较有了意义。

事实上,选择任何一个物体作为全班的标准物都是可以的,只是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有更多优势。

小立方体每条边长度相等,可重叠组合,既可测长度,也便于测量高度,每10个小立方体为一组,还便于计数。

对于小立方体在测量中的优势,学生将会在探究环节中慢慢体会,这种优势也能在解决测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得以显现。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上课过程中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他们的观察习惯、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逐渐培养。

所以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小立方体合作测量较长的物体,渗透合作意识,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感知合作的乐趣。

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需要有起点,测量中需要首尾相连。

学生在本节课也可以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的方便。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标准单位比非标准单位在测量时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2.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3.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3.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图表对于分析数据的作用。

难点:体会人们在测量过程中不断完善计划的方法。

【器材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学习单(学生活动手册)、边长1厘米小立方体若干、与课桌高度相当的纸带。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

回顾上一节的班级记录表,引导学生思考:哪个物体更长一些?哪个物体更短一些?
2.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很难比较结果。

3.哪种测量更准确?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板书课题: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看班级记录表回顾第4课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有利于减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陌生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选择测量的标准物
1.几种不同的物体,我们选择哪一种做测量的标准物呢?
2.比较观察几种物体在做标准物时的优缺点。

3.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当中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小立方体的优缺点
过渡:看来小立方体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下面我们就用小立方体来测量课本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引导学生掌握物体特点,在分析中归纳小立方体的优缺点,并接受将它选为标准物。

研讨: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确?
可以将每10个小立方体粘连在一起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慢慢渗透十进制的方法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

三、用小立方体测量
1.根据之前所学,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完成测量呢?
2.先进行预测。

记录表
设计意图:复习预测的优点,加深学生对实验中预测环节的作用的理解。

3.讨论。

用粘好的小立方体组按照预测进行测量(根据实际增减小立方体的数量)。

4.按照步骤开始测量(为了数据准确性,每个物体要测量3次)。

5.汇报测量结果。

记录表
设计意图:感受十进制在计数中的作用,体会预测的作用。

四、小结、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计数。

【板书设计】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