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课件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 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子衿
知识备查
作品简介
《郑风》为《诗经》国风中的内容,十五国风之一。为 先秦时代郑地民间民歌。郑,古国名,姬姓。
主要内容为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姬友于郑,是为郑桓 公。春秋时代郑国的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中部和河南省 邻省的一些地方。“郑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诗经》是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 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初读诗歌
小结:这也是我们第12课学过的《诗经》中常见 的表达方式——重章叠句,即同一诗章重复,只变换 少数几个字来表达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重章 叠句”可以强调某种感情,营造特殊的意境。
品读诗歌
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式微》描写了劳役者在野外冒霜露、踩泥水,
式微
知识备查
作品简介
《邶风》,邶国之风也。是《诗经》十五国风之 一,共十九篇,为邶地民歌。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 北省。周灭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纣王之 子武庚于今汤阴县城邶城村,号邶国。《诗经》中的 《邶风》即为产生、采集、流传于邶国大地的古老而 至今仍荡人心弦的诗篇。《邶风》作品包括《柏舟》 《绿衣》《燕燕》《二子乘舟》等十九首。
课外古诗词诵读
新课导入
“四书五经”中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 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 烂的明珠。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 的殿堂,欣赏其韵味,感受其魅力。
《式微》《子衿》
初读诗歌
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歌,读准 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
邶风(bèi) · 挑兮(tāo)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知识点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知识点知识点汇总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简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二、故事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在长安时所写。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三、理解词义解释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辅:护卫。津:渡口。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 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城阙”, 指京城长安;五津”,是杜少府要去之地。将分 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 字。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 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 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子衿》解读

《子衿》这首诗写一位少女与心上人约会,久等不来, 急得团团转,似乎一天没有见着心上人,好像隔了三个月一 样。她想得入神,以致仿佛看见了心上人得青色衣领和配饰。 此时她一腔怨情油然而生,免不得要埋怨心上人不捎信来, 让她久等。首用倒叙的手法,很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 少女缠绵幽怨的心情。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 项是 ( D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 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 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 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 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想念 你的心。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从 此断音信? 青黝黝是你的佩玉带,心悠悠是我 把相思害。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 不能自己来? 走去走来多少趟啊,在这高城望楼 上啊。一天不见君的面,好像三个月儿 那么长啊!

部编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原卷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原卷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句子默写1.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补充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

_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二、单项选择题3.(2022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

B.颔联写了两人“离乡背井”和“客居话别”双重别绪,表达无限凄恻之感。

C.颈联是说真挚的友情是不受空间阻隔的,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D.尾联描写了友人在岔路口依依不舍挥泪告别,以至于儿女们也跟着抱头哭泣的情景。

4.(2021春·辽宁铁岭·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选出对《子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

B.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C.全诗三章,采用顺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正如我们现在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见对恋人的思念之切。

D.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5.(2022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列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对仗工整,“辅”字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长安的雄伟气象,“望”字将相隔千里的长安和蜀地联系起来,充满深情厚意。

B.颔联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背诵.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背诵.ppt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 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宦游人:远离家乡,外出作官的人。
你与我都充满惜别之意,因为我们同是远离 家乡, 外出做官的人。
颔联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表现了诗 人真挚的感情及诗人豁达胸襟。
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诗人劝慰友人: 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你去蜀州,我留 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 啊!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 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 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 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比邻:近邻。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 万里也像近邻一样。 。 请从情理的角度,赏析这一联。
情: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 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的乐观豁达和 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理: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 哲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王 勃
1.请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q阙城uè/阙辅辅/三三王秦秦,,风风勃 烟烟望/望五/津五。津。 与君与/君离离别别/意意,,同同是是宦/h宦u游à游n人/。人。 海内海/内存存/知知己己,,天天涯涯/若若比/邻比。邻。 无为无/为在在歧q岐í路路,,儿儿女女/共共沾沾巾巾。。
5.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 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 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 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 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

①式微: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②胡:何,为什么。 ③微:〔如果〕不是。 ④君:君主。 ⑤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 ⑥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
躬,身体。
➢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何以还在露水中?
➢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似有三个月那样长!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 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 恋人,表达了对恋人 的思念之情。
重点赏析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全诗五十字不到,
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 如在眼前。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 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 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 讯、又不见踪影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的独白。
➢ 微君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 浆中?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 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 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 治者的愤怒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 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 经典之作。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 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 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 早有定见的成心设问。
服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 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 倾吐心中的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那么 较平淡,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 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 人注意,启人以思。
二是以韵脚衬托情感。全诗语言紧凑, 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 者的痛苦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 的决心。全诗所用韵脚,前章用微韵、鱼韵, 后章为微韵、侵韵,这些韵部都较适合表达 哀远沉痛的情绪。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

收到回旋跌宕的艺双术声效叠果。 在语言上
多采用
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
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在押韵上有的句
句押韵,有的隔句押
韵,有
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
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
具备了。
导学入习 新目课标
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
2.把握诗歌内容及其思想感 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 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 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 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巾,指挥泪告别。
无q为í /在歧路,儿女/共沾
城阙辅三秦,风烟 (即将望告五别津)。由三秦辅卫着的长安
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 望见上(句巴点蜀明的送)别五地个长渡安口,。下句点明 朋友赴任地四川,并勾勒两地的地理 形势。 “风烟”修饰“五津”,显示 杜少府所任之地荒远,上任路途艰险, 流露对朋友的关切。 “ 望”将送别地 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 系起来。暗喻了惜别情谊。在心理上 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到既然 “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
写作特色
1.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渲染气氛和情绪。 前两章重章叠句,每句变换一两个字,写出了对 方服饰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淋漓尽致地表达 了对恋人无比的思念之情。
2.心理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诗中表现女主 人公的动作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用 在刻画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 又不见踪影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和末尾的内心独白,让女 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 前。
整体 听读诗歌·感 感知 受诗情
点击图片播放
què
hun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期末复习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期末复习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期末复习四、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代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理解记忆】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诗中所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难点化解,美点追踪: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RJ)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RJ)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三、阅读理解。 (一)
阅读《子衿》,然后答题。 1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1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 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两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 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 月那么漫长。
(二)(原创题)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然后答题。 1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两句诗?并展 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这句诗所呈现的画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广袤的三秦大地,辅卫着雄伟的京城长安,遥 望蜀州,只见风云烟雾迷茫。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 的妙处。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直接性默写。 1.微__君__之__故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2.青青子衿,_悠__悠__我__心____。(《子衿》) 3._纵__我__不__往___,子宁不来?(《子衿》) 4._城__阙__辅__三__秦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八月湖水平,__涵__虚__混__太__清____。(《望洞庭湖赠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 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或:从视觉、听 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 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 气势宏大。) 1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 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意思对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期末复习
四、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代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
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理解记忆】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诗中所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
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
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
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
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眼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
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
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
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
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理解记忆】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恋人的影子,
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蒙。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绝不要
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男女那样悲伤而泪湿手巾。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第一句写长安的城
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出送别之地。

第二句里的“五津” 指岷江的五大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点出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为
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整,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

“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
惜别之感,欲吐还吞。

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
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

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
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

“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

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
“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仍可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销魂”。

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

王勃的这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阙(厥) 宦(官) 己(已) 歧(岐)
【理解记忆】
1.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交代送别地点又虚写前途景物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在这首诗中,歌颂友谊,千古流传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三、四句写湖的广阔。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诗人前四句实景写洞庭湖的雄伟景象,后四句借景抒情,表面上在旁观渔民捕鱼钓鱼,实际上是表现诗人不甘寂寞,希望自己能报效国家,但是出仕又没有人引荐,表现了自己的失望、苦闷、愧疚之情。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涵(含) 撼(憾) 楫(揖、辑)
【理解记忆】
1.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