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中:广告效应长效短效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效应长效短效谈
说到广告效应,我相信这是个令广告主激动而感兴趣的话题。
事实上,所有的广告主最关心又最担心的就是广告效应问题。没有一个广告主不关心自己的每一笔广告费是怎么花出去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一声爆炸,还是无声无息?
常常碰到一些性急的广告主,刚刚投了400万广告费,便指望当年一定要收回800万的盈利。敢情广告真是一颗炸弹,扔下去立马倒下一大片。碰到这样的情形,我总是彬彬有礼地问他:您确定贵厂今年400万广告投入就仅仅是为了取得800万的盈利吗?那么我建议您将400万广告费全部用于促销活动,那么完成800万的盈利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只是这里还存在几个问题:姑且不谈400万广告费全部用于促销受不受法律限制,广告效应本来就有长效与短效之分。相应的,广告行为也就有长效行为与短效行为之别。
长效,就是品牌价值、形象建立的累积效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使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制造业在一夜之间全被摧毁,可口可乐公司照样能在第二天东山再起,何也?可口可乐400亿美金的品牌价值在有力支撑着可口可乐的存在!所以,每一次广告行为都应该对品牌形象的树立有所裨益,应该对品牌的累积效应具有作用。
短效行为就是指各类优惠、抽奖、赠礼、折价券等促销活动。从表面看,这些活动暂时刺激了消费,提高了营业额,增进了利润,却没有树立起产品和企业的形象。一哄而上的一次性消费行为往往是盲目的,对于企业长期的经营与销售并无任何益处。任何一个真正的企业与产品都不会只考虑眼前的一点点利润,而丧
失长远的战略目标的。当然,只想乘机捞一把就开溜的除外,那是不值—提的。
广告的效应显然不是炸弹式的。我欣赏美国著名广告学家丹·舒尔放的论断:广告的作用就象足—团雾,慢慢透人消费者的内心,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恒久的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不是时时浮现在心里表层的,但是一旦消费者在面对该产品时,却会生长出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种类似与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相会的欣喜。不管是谁,人都天生有程度不同的不安全感。成功的广告就在于能够消除这种不安全感,打破陌生与隔阂,令消费者与产品接触时一下子就很亲和。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力量,好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哪怕他们从未见过面,偶然相通,仍然会有某种感应将他们吸引到一起,彼此渴望。或者说,广告就是在结一种缘吧。
成功的广告应该能够在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引起人的注意和兴趣,并且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意识,将欲望付诸于购买行动,从而实现推动销售的目的。如此,则广告的效应已是无可挑剔的完美了。
人们喜欢用一些比较具象的图表或曲线以及种种概念来表
示广告效应,这使得原本模糊、不可衡量的广告效应变得清晰并且可衡量。比如,品牌知名度、指名购买率、品牌忠诚度、市场份额、销售额、利润、利润率等。落实到图象上就是一些圆点、曲线、柱子、圆的几分之几,一目了然,很容易看懂。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处境,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从而制定出我们产品的市场策略、销售策略与广告策略。
相比较而言,以上提到的几项指标中,品牌知名度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指名购买率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品牌忠诚度则是难上加难了。做广告到头来最怕的就是产品知名度有了,指
名购买率却上不去;或是最初的销售额上去了,持续的购买行为却接不上。这种广告运动,说有效吧,当然是有效的;说有多大效应呢,又说不上。比如上海今夏的和路雪冷饮,上市之时送了5000台冷柜给各个零售点,大张旗鼓宣传,是真的下了血本投入广告。时人惊呼:和路雪哪里是在做冷饮,简直是在做房地产!结果呢?第一批消费者尝试性消费之后,便再也没有多少人问津了。和路雪解决了知名度问题;却没能解决品牌忠诚度问题。原因何在?价格太高,大众消费不起,反倒是中价位的圣麦乐大行其道。可以见得,广告要想取得理想的效应,还得与产品、价格、包装、市场、消费者、竞争者等诸多因素相结合才行。
解决品牌知名度问题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指名购买率和品牌忠诚度。但在不同阶段,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所采取的策略也有所区别。为了与广告主协同配合,每一阶段的广告运动都要明确其目的,达到预期效果。
与广告主讨论这些问题对于双方的工作都极为有利,也是广告公司对广告主有所交待的一种方式。
最后,我还想谈谈广告风险的问题,这也应是广告效应的一部分。不可否认,任何广告都是有风险的。或者是广告策划的证据不够完全确凿,或者是执行偏差未能完全体现策划方案,或者是媒介“晚点”使广告运动失去相互呼应,或者有了突发事件(如市场变化、竞争对手反击而己力未能迅速作出调整反应等)阻碍运动进展,又或者仅仅是一些细节忽略了,一子落错,满盘皆输……凡此种种,防不胜防,谁也不敢保证广告运动一定能够随人如愿。期望着广告巨大效应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到广告的风险,尤其广告主。原本,广告主承担的广告的风险远远大于广告公司所承坦的风险。预测广告效应多一点风险意识是极有必要的。这里,我始终相信我的初中班主任送我进考场时的一句话:作最坏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