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PPT精选文档
非遗苗族蜡染PPT

非
图纹中自然纹与几何纹居多,有的继承于传统,有的源自于生活,往往一纹多义。蜡
遗
染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对称均衡,注重图纹组合和视觉顺序的总体效果
系
列
目录传 统
壹贰叁肆伍
历工工传社 史艺艺承会 渊特流保影 源征程护响
非遗系列
历史渊源
非遗系列
非遗系列
历史渊源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黄平、凯里、榕江、安顺、织金等县市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 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 古老的蜡染技艺代代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 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 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 基地名单》,蜡染技艺(苗族 蜡染技艺)的贵州丹寨宁航蜡
染有限公司入选
社会影响
非遗系列
非遗系列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9年9月,以“蜡笔生花 靛染海岛”为主题的“海南苗族蜡染文化保护与传承研讨会暨生态 蜡染技艺合作洽谈会”在儋州市召开。活动通过对以儋州南丰镇马岭排村苗族原生态蜡染文化与 技艺为样本的海南苗族蜡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展开,探讨了蜡染技艺“活态传承”、面向 未来开发其潜在的价值,推动包括南丰镇马岭排苗族在内的海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传 承和弘扬的有效途径
(完整)第七课蜡染和扎染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目录
•扎染制作基本方法 蜡染与扎染的区别
介绍:
•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 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 (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 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 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 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扎染扎制的基本方法
• 大致可分为捆扎,缝绞和夹扎三大类 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
(3)、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与可制作花形、叶形。 再捆扎一次再染色(或做由浅至深的多次捆扎染色),即可产生似大理石纹理般的效果。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 :
• 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 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
贵州苗族蜡染
• 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 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 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 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 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 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 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
•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 (1)捆扎法: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
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
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
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 蜡染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ppt课件(图文)pptx

学校传承
将蜡染技艺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
进行传承。
蜡染的保护措施与政策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蜡染技 艺进行保护,打击侵权行为。
资金扶持
设立专项资金,对蜡染技艺的 传承、保护和发展给予资金支 持。
建立档案
对蜡染技艺进行建档立卡,记 录其历史渊源、工艺流程、传 承谱系等信息。
01
02
03
图案丰富多样
包括几何图形、动植物、 人物故事等,构图饱满, 形象生动。
色彩鲜艳明快
以蓝白为主色调,搭配红 、黄、绿等鲜艳色彩,形 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寓意深刻
图案和色彩往往承载着民 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 深厚的文化内涵。
蜡染的艺术风格与流派
民族风格
蜡染作为一种民间工艺,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 同民族的蜡染风格各异。
博物馆展览
通过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展览,向公众展示蜡染的历史、技艺和文化 内涵,提高人们对蜡染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将蜡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 动蜡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旅游推广
在旅游景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地,开展蜡染制作体验、蜡染产品展 示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促进蜡染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脱蜡
染色完成后,将布料 放入热水中煮洗,使 蜡质融化脱落,露出 图案。
蜡染的技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线条表现
通过运用不同粗细、长短的线 条,表现出图案的轮廓和细节
。
色彩搭配
根据图案需求和审美原则,合 理搭配色彩,营造出和谐、美
观的视觉效果。
蜡扎染艺术课件

蜡染创作工艺
一、蜡染的原理: 化学防染
二、蜡染的创作工艺过程
纹样设计——描稿——绘蜡——按设计意图制作冰纹——染 色——后整理(漂洗、除蜡)——皂煮——装裱
1. 纹样设计 色彩: 红、蓝 点、线、面
2. 绘蜡 ①. 工具:蜡刀(硬笔)——细线条
软笔: 排刷、羊毫毛笔(白云笔、勾线笔) ②. 蜡的种类:
在面料选好后便是扎结工艺了 ,在试小样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 ,选了比较复 杂细碎的图案 ,而且比较密集 。使得缝制图案的过程中花的时间比较多,然而最 后的结果却并不如意 , 图案的线条很模糊 。导致这样的结果 ,首先一个问题是扎 结的时候扎的不够紧 ,其次就是图案的选择上最好不要太过复杂繁琐 。图案和图 案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 ,如果图案间太密集 ,扎结到最后容易使图案间堆积起来, 那样会使染料很难进入到图案间的面料里 ,容易导致留白或是染色不均匀。
② 蜡液的温度:理想温度80℃ ③ 涂蜡厚薄及均匀性
4. 绘蜡的技法 绘蜡 晕蜡
蜡 型蜡(泡沫塑料)
泼蜡 搓蜡
刻蜡
局部画
三、按设计意图制作冰纹
影响冰纹效果的因素 ① 本身面料的质地:面料越柔软越精细 ,冰纹越精细 面料越粗矿 ,冰纹越粗矿
② 绘蜡的质量: 温度、厚度、均匀
③ 制作方法: 放射状 网状 方向性 冰冻
第一章 蜡染艺术
蜡染概述
一、蜡染的概念 蜡染 ,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 ,
古称蜡 ,与绞缬(扎染) 、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 三大印花技艺 。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 。蜡 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 , 既染去蜡 ,布面就 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 同时 ,在浸染中 ,作 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 ,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 ”,尤具魅 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 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 ,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 富有民族 特色。
苗族蜡染ppt课件

工具准备
包括熔蜡锅、蜡刀、画板 、染料等。
制作工艺流程
布料处理
将布料浸泡在清水中,去除杂质和浆 料,晾干后熨烫平整。
图案设计
在布面上设计出所需图案,可用铅笔 轻轻勾勒出轮廓。
上蜡
将蜡料加热熔化,用蜡刀蘸取适量蜡 液,按照图案轮廓进行描绘,注意线 条流畅、粗细均匀。
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苗族服饰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工艺流失、市场需求 减少等。
创新发展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苗族服饰文化不断进行创新发 展,如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时尚感 和实用性的新产品。
05 苗族蜡染在现代设计中的 应用
现代设计领域中的蜡染元素
苗族蜡染ppt课件
目 录
• 苗族蜡染概述 • 苗族蜡染工艺与技法 • 苗族蜡染图案与色彩 • 苗族蜡染服饰文化 • 苗族蜡染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苗族蜡染的传承与保护
01 苗族蜡染概述
定义与起源
定义
苗族蜡染是一种独特的染色工艺 ,通过蜡的防染作用在布上形成 各种图案。
起源
起源于古代苗族的日常生活需求 ,用于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具 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传承历史文化
苗族蜡染图案和色彩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 信仰和宗教观念,如祈求丰收、繁衍后代 等。
苗族蜡染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其图案和 色彩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
表达审美追求
促进文化交流
苗族人民通过蜡染图案和色彩的创作,表 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蜡染逐渐走向市场 化和国际化,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成为文 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24版蜡染美术课件[1]
![2024版蜡染美术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ab3c9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f.png)
蜡染美术课件•蜡染艺术概述•蜡染工艺与技法•蜡染艺术的图案与色彩目录•蜡染作品欣赏与解析•蜡染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蜡染艺术的实践与体验01蜡染艺术概述蜡染的起源与历史起源蜡染起源于古代,具体时间和地点已无从考证,但据推测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
发展历程蜡染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彩旗、彩帘等,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蜡染技艺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风格。
以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蜡染最为著名,风格粗犷、色彩鲜艳,多运用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西南地区中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湖南、湖北等地的蜡染风格细腻、构图严谨,注重表现人物和故事情节。
如福建、广东等地的蜡染受海洋文化影响,风格独特,多运用海洋元素和民间传说。
030201蜡染的地域特色蜡染的艺术价值民族文化的传承蜡染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审美价值的体现蜡染作品以其独特的图案、色彩和构图,展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结合蜡染不仅具有实用性,如用于服饰、家居用品等,还具有很高的装饰性,能够增添生活情趣和艺术氛围。
02蜡染工艺与技法蜡染的材料与工具材料蜂蜡、白布、染料(如靛蓝)、松香、酒精等。
工具熔蜡锅、画刀(用于刻画图案)、熨斗(用于加热熔蜡)、染缸(用于染色)、清水等。
选择优质的白布,准备好蜂蜡、染料等所需材料。
1. 准备材料在白布上用铅笔或炭笔设计出要制作的图案。
2. 设计图案将蜂蜡放入熔蜡锅中加热熔化。
3. 熔蜡用画刀蘸取熔化的蜂蜡,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在白布上描绘。
4. 上蜡将上好蜡的白布放入染缸中,加入染料进行染色。
根据需要的颜色深浅,控制染色时间和温度。
5. 染色染色完成后,将白布从染缸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的染料,然后加热熨斗将布上的蜂蜡熔化去除。
6. 去蜡将去蜡后的布晾晒至干,完成蜡染作品。
7. 晾晒线条技法色彩搭配图案组合创新尝试蜡染的技法与技巧01020304运用不同粗细、长短的线条表现图案的轮廓和细节,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024版08美术课件非遗技艺《蜡染》

姑娘的美丽和纯朴。画面中的姑娘身穿传统苗族服饰,头戴银饰,面带
微笑,形象生动。
02
《山水情》
这幅作品以山水为背景,运用蜡染技艺表现出山水的层次感和深远意境。
画面中的山峰起伏,云雾缭绕,树木葱茏,流水潺潺,让人仿佛置身于
自然之中。
染技艺刻画出各种花卉的形态和色彩。
将上好蜡的布料放入染 液中浸泡,使染料渗透 到布料中未被蜡覆盖的
部分。
11
重复染色
根据需要可多次重复浸 泡和染色过程,以达到
所需的色彩效果。
后期处理
01
02
03
04
脱蜡
将染好的布料放入热水中煮沸 或用其他方法使蜡层融化脱落。
清洗布料
用清水将脱蜡后的布料清洗干 净,去除残留的染料和杂质。
晾干熨烫
将清洗干净的布料晾干后用熨 斗熨烫平整,使其更加美观。
地域和民族中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传承蜡染技艺
03
通过教授和实践,将蜡染技艺传承给年轻一代,让其在现代社
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16
创新美术教育模式
融合传统与现代
将传统的蜡染技艺与现代美术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模式,让传统 艺术在现代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
跨学科教学
将蜡染技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历史、文化、科学等,开展跨学 科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特点
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 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 品。
4
蜡染历史渊源
01
02
03
起源时间
蜡染起源于秦汉,盛行于 隋唐。
2024/1/30
地域分布
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 四川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历史记载
大班蜡染ppt课件

目录
• 蜡染简介 • 蜡染制作工艺 • 蜡染图案设计 • 蜡染作品赏析 • 蜡染的传承与创新
01
蜡染简介
蜡染的历史与起源
蜡染起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古代的防染技术,最 初用于防染纺织品上的图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掌 握了蜡染的技巧,并发展出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全性。
其他工具
包括画笔、蜡刀、模具、炉子 等,用于绘制蜡染图案和加热
蜡。
画蜡
将准备好的蜡加热至 熔化,倒入模具中, 形成蜡液。
注意控制蜡的温度和 厚度,以保证图案的 清晰度和美观度。
使用画笔或蜡刀将蜡 液绘制在布料上,形 成所需的图案。
染色
将绘制好蜡的布料放入染缸中,根据 需要选择不同的染色时间和温度。
多元化发展:将蜡染与其他文化元素结合,开发出更多具 有地方特色的蜡染产品。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蜡染技 艺的传播和发展。
蜡染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
蜡染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家居装饰:将蜡染作品作为家居装饰品,丰富室内空间 的艺术氛围。
服装设计:将蜡染图案应用于服装设计中,提升服装的 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05
蜡染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蜡染的传承方式与挑战
传统蜡染的传承方式 家庭传承:在家族内部,父母将蜡染
技艺传授给子女,代代相传。
师徒传承: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徒 弟跟随师傅学习蜡染技艺。
传统蜡染面临的挑战
市场需求萎缩: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 审美观念的改变,传统蜡染的市场需 求逐渐减少。
技艺传承困难: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 改变,许多年轻人对学习传统蜡染技 艺缺乏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纹样:树纹、狮纹、菱
2.3隋唐
工艺:先用蜡在织物上绘制图案,然 后入染,因蜡有防染作用故可形成 色底白花的效果。
风格:艳丽、豪华、丰满、自由、兼 收并蓄的东西方各种风格
题材:侧重花鸟和一切祥瑞并富有生 命力的内容
颜色:有棕、黄、绎、赭等色,大部 分是白色花纹。
代表作:“象纹蜡缬屏风”、“羊纹 屏风”,现馆藏于日本正仓院。
用途: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 包头巾,提包、背带、丧事用的丧单等。
总结:到了明清时期,蜡染技术几乎已经衰退不见,只 有西南地区少数农家还保留了蜡染技术,使其得以传 承至今,现在少数民族间流传,主要源于苗族生活。
10
三.传说故事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蜡染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故 事,有一
我们熟知蜡染是我国西南少数 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很早 就拥有蜡染技术并不断发展。实际 上,蜡染并不仅仅在我国起源,在 世界别的地方也有蜡染的发源地。 例如:埃及、印度、马来群岛。
中国是蜡染的发源地之一,历 史悠久,据记载,秦汉间已有腊缬, 六朝开始流行,隋代宫廷特别喜爱 这种手艺品,并且出现特殊花样, 中国腊染在唐代尤其盛行,技术也 成熟多了,蜡染在中国自宋代开始 衰退。
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的入迷,连蜜 蜂爬满了
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他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 丛中的蜜
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他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她只好把衣 裙拿到存
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遍,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
13
1.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 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 煮熟的香芋捏成糊状涂抹于 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 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 然的磨熨台。
2.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 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 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站 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
3.染色: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 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 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到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变 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 便 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 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 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 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 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 纹。
8
颜色:有几十种不同的颜色, 两两相加成间色
2.4
工艺:蜡染元
夹住布帛,然后将融化的蜡
液体灌入镂空的部位,然后
总结:宋朝蜡染也处于繁荣时期,到元朝开 始渐渐走向衰落,因中原蜡染技术衰退, 只有西南地区的蜡染一直保持着,在一家
释放夹板,取下布帛,并投 入到蓝靛染液中,再将布帛 捞出放入沸水煮布帛,以除
蜡染的种类
12
四.蜡染的工艺流程
蜡染的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 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成汁, 用蜡刀蘸蜡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 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 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 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鱼 虫,唯妙唯俏,栩栩如生,绘成后 投入染缸浸染,然后捞出用清水煮 沸,蜡溶化后即现出白色花纹。
11
拿到沸水
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 绘自用的蜡染工艺制品,自给自足的方式,这一类 产品应该属于民间工艺品。
2.工厂、作坊面向市场所生产的蜡染工艺产品,这 一类产品应该属于工艺美术品。
3.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性的艺术品, 也就是“蜡染画”。
总结:三大类蜡染工艺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 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很少 见的。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与布后,以蓝靛
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 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
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
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
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
素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3
二.发源地与历史源流
蜡染
姓名:李春江 班级:设计五班 学号:201710120508
1
目录
壹 蜡染简单介绍 叁 传说故事及蜡染种类 伍 冰纹和与扎染的区别
贰 发源地与历史源流 肆 蜡染的工艺流程 陆 蜡染的价值及保养方法
2
一.简单介绍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 印染工艺,古称蜡与扎染(绞缬)、镂空印 花(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 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
7
新纹样:“陵阳公样”,用环式花纹和卷草纹带替代连珠纹,以中 国传统动物主题代表西域个神,将这种动物置于花卉环中的团窠
纹图案。
总结:隋唐的印染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 水平,是蜡染最鼎盛的时期,这与当时 社会经济的发达,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有很大的关系,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 完美的结合,也体现了工匠高度的智慧 和出色的创造力。
4.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 清水煮沸,煮水蜡质,经过 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
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 种各样的
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来什么好 办法,终
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愣,办法没想 出来却在
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一个百花园中,园 里有无数
纹样:以花鸟纹为主,伴有植 物、几何等纹样
一户的作坊中沿袭下来。
掉布帛上的蜡。
9
2.5明清
颜色:颜色有二三十种,有的可达上百种颜色,新兴起 了玉色、雪青、大绿、谷黄、鹅黄、古铜、酱紫等颜 色。
纹样:花草、鸟蝶和一切有美好寓意的花等,多用点线 组合,民间风味浓厚。
工艺:以灰粉渗矾作花样,随意加颜色,晒干后刮去灰 粉则白花纹,显然出现。(蜡染的,间接传承)
4
2.1秦汉
简介:少数民族利用蜂蜡作为防染 的原料,利用天然植物矿物等作为 染料,对毛织、棉麻织物进行织物 印染。 颜色:青、黄、赤、白、黑、紫、红 纹样:植物纹、花纹、云气纹
5
2.2南北朝
• 简介:可以染出十几 种蜡染产品,纹样光 洁清晰,古朴典雅。
• 颜色:深蓝色的现白花、 大红、粉红、绛红、 淡黄、浅粟、宝蓝、 翠蓝、淡蓝、叶绿、 白、紫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