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七大规则北京孙瑞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七大规则北京孙瑞雪《自由中的规则》学习笔记北京孙瑞雪培训课程《自由中的规则》,学习了 2 天,感受很多,收获很大,这段时间和孩子间时断时续的情感连接又联系上了,突然明白了最近这段时间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发现了自己实施了多次的“冷暴力”,于此同时,更深刻的领悟了孙瑞雪提出的七大规则。
妈妈们最关心的是实战、方法,我认同孙瑞雪的观点:
方法是最底层的东西,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记住一些处理方法,还是有必要的。
方法可以多种,不同孩子不同方法,和孩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情感连接,出现问题的时候方法会自然而生。
但是从我泡李网的感受来说,许多妈妈是很智慧的,而这些智慧的方法,源于妈妈内心那份强大的爱,还有平和。
孙瑞雪老师先是讲解了自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她强调,自由、规则还有爱,它们对孩子来说,重要地位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自由、爱、规则。
她提出了两套规则:
“爱和自由”家庭规则: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伤害环境“爱和自由”幼儿园儿童行为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
4、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稍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
并且学会要求他人道歉。
7、学会拒绝别人,也接受别人的拒绝。
讲课过程中,针对这七大规则,先是由几个孙园机构的老师上来情景演示幼儿园经常出现的一些场景,有人扮演孩子,有人扮演老师,我们从类似小品的情景演示中,学习老师如何处理问题,孙瑞雪老师在一旁进行详细的讲解。
我印象最深的是,处理过程中,老师们和孙瑞雪老师将问题一层剖析开,即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同时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作为我们这些旁观的家长,更是将问题一步步明了,原来,孩子行为背后是这样的含义,只要这么做这么说,既不让还是受到伤害,还让孩子感觉到他得到了认可和接纳。
在处理问题时,孙老师还特意强调其中的一些细节,例如拉着小朋友的手,蹲下揽着孩子的肩,眼睛和孩子平视,语气的温柔和坚定(绝没有责备),有点固定套路的提问和开导(孙老师说这些话是他们多年总结出来的)。
这些行为,有的是让孩子放松,有的是为了给孩子勇气,每个细节都有它隐藏的含义•…我不得不叹服老师们的仔细和用心。
废话少说,先是解读七大规则吧。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说明:
粗野、粗俗的行为,分成 2 类,一类是行为上的,比如打、咬、踢、掐等等;一类是语言上的,语言暗示、控制、威胁、恐吓、侮辱等,让别人做不愿做的事情。
这里我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敏感期和语言暴力的区分。
语言暴力有个明显特征是带有目的性,就是施暴者会获利。
应对这类问题的步骤:
1)询问被威胁人的感受和情绪:
例如,“你现在是什么感觉?”他“这么对你你舒服吗?”之类;2)告诉威胁人(语言或者行为的实施者)那是在威胁,会让对方害怕、担心(恐惧等等),请看着对方的眼睛,真诚的给她道歉;3)告诉他们,妈妈(老师)爱你们,同时欣赏道歉者的勇气。
孙瑞雪幼儿园针对这类情况,以“主题课”形式让大家学习,就是给孩子们演情景剧,以小品方式展示给孩子们,然后询问孩子们:
“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孩子们讨论之后,再次给孩子们演示正确的做法。
现场演示实例1:
A 想要吃
B 的糖, B 不同意。
A 威胁B:
“如果你不给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 不愿意,但是很无奈的把糖给了A。
老师看到这一切会过去,蹲下来和B面对面,一只手轻轻拉着B,询问
她:
你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 B说A要糖吃,老师又问他们:
糖是谁的?” B答是他的,A答是B的,老师问B:
你愿意和他分享你的糖吗?”揺头:
“如果我不给他,他就让幼儿园小朋友不和我玩儿。
”老师转过头轻拉着 A 问:
是这样的吗?” A点头。
老师又问B:
他这样说让你感到害怕了是吗?” B点头。
老师对 A 说:
“你这样威胁他,他会害怕,会给他造成伤害,请你看着她的眼睛,真诚的给她道歉。
” A如果不同意,闹情绪,那么老师就陪同,一直到A的情绪稳定,道歉之后,老师会对A说:
“你能道歉,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老师爱你。
”现场演示2(如何应对小朋友的威胁):
A要B的糖,B不同意,A威胁B:
“如果你不给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和你玩!”B
我可以和老师玩
A:
"我让老师也不和你玩。
"B 答:
“我可以和自己玩。
”也可以教孩子这样回答:
“你是在威胁我,老师是不会受你控制的
”另外,3 岁以下孩子打人等行为,不用语言多说,直接将孩子抱走就可以。
因为孩子的感受力很强,他们用身心感受环境,只要他有粗野行为就将他抱走,多次之后他就知道此行为不被接受。
孙老师又强调,不要问孩子谁先动的手,这样问不但没有意义,还会给孩子一种感觉,谁先动手谁错,后动手的人没错。
分享了他们幼儿园的一件事,两个孩子起争执,老师问怎么回事,两个孩
子还没说话,一旁的一个大孩子一个劲儿插话:
我知道怎么回事,谁谁谁***** ,……老师打断了他:“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请你离开。
”老师将两个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问发生了什么,两个孩子都说是对
方打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