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六国论》中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言文 《六国论》原文 作者简介 译文 背景 主题 鉴赏 赏析
【原文】六国论苏洵〔宋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
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
作文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
作文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
赵国啊,那真的是自己内部斗得不可开交。
赵武灵王当年多牛啊,一下子就把地盘给扩大了,可惜后来那些继承者们没能守住这
份家业。
长平之战,赵括那家伙,只知道纸上谈兵,结果赵军大败,国家一下子就没落了。
就这样,赵国内乱不断,越来越弱,最后秦
国一出手就给灭了。
楚国那边呢,完全是政治腐败给拖垮的。
楚王就是个糊涂蛋,
身边一群奸臣,老百姓活得那叫一个苦啊。
虽然有屈原这样的好人
想拯救国家,但一个人怎么斗得过一群人呢?楚国地盘大,兵也多,可惜就是没人能统一指挥,各打各的,怎么跟秦军打?最后还不是
被秦国给收拾了。
燕国啊,就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思进取。
燕昭王那时候
还想着复兴国家,但后面的君主们就懒得动了,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六国论》中六国衰亡的原因探究
《六国论》中六国衰亡的原因探究作者:刘丽红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7期内容摘要:战国后期,中国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秦国的蒸蒸日上是由国策正确、代代明君、唯才是举和其他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六国的江河日下是由国策失误、昏君辈出、用人失误和其他失误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
以上种种都是导致六国最终灭亡的致命错误。
关健词:国策失误昏君辈出用人失误苏洵在《六国论》开篇即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两个字,即“赂秦”。
唐代杜牧在其所作词赋《阿房宫赋》中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笔者认为六国灭亡肯定也有自身因素存在着,但也不能以点概面,六国的灭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一句话就能概括的。
一.国策失误国策是指一国在当前形势下对未来国家需要投入的方向而定下的策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
好的国策能起到航标、导向作用,使国家国富民强,而错误的国策则会使国家陷入混乱,甚至亡国。
《六国论》中曾提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其中的“赂秦”就是六国曾经奉行的国策:即割地事秦,但六国所犯的国策失误远不只于此,以燕国为例。
燕昭王即位后,为使燕国摆脱任人欺凌的穷国、弱国的境遇,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大增,。
只用了短短五年,便达到鼎盛时期。
燕昭王之后,燕国陷入内乱,举国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后燕国宣告灭亡。
燕国的悲剧就出在国策制定上,燕国的两大错误国策“弱齐”、“疲赵”,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
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
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齐都城临淄。
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乐毅因此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
燕国达到鼎盛。
但是在这光鲜的战绩背后,却埋下了祸根,齐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思想意识也自此转入自保,燕国虽然扬眉吐气,但是也打掉了自己的一面屏障。
六国论战国时期的兴亡之道六国的得失分析
六国论战国时期的兴亡之道六国的得失分析六国论战国时期的兴亡之道——六国的得失分析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即战国时期。
由于中央政权的削弱和诸侯国的兴起,相互之间不断展开争夺和斗争,六国之间的兴衰成为当时的主要特征之一。
本文将就六国论战国时期的兴亡之道进行分析,并探讨各国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得失。
一、齐国的兴衰战国初期,齐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军队,成为当时的霸主。
然而,随着战争的不断蔓延和其他国家的崛起,齐国的地位逐渐下降。
一方面,齐国国力不断耗损,内部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使得其无法有效管理国家。
另一方面,齐国战胜其他国家的能力也受到了挑战,特别是秦国的强势崛起。
最终,齐国逐渐沦为弱国,并失去了成为霸主的机会。
二、楚国的得失楚国作为六国之一,曾经是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楚国的得失主要体现在国力的提升和地位的下降两方面。
楚国在战国初期依靠着强大的军队和优秀的将领,一度成为霸主。
然而,随着秦国的崛起和其他诸侯国的联合,楚国的地位逐渐下滑。
尽管楚国在军事上有一定优势,但其内部政治混乱以及对外战略的失误导致了其国力的不断削弱,最终使得楚国被秦国所灭。
三、燕国与赵国的较劲燕国与赵国在战国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争斗与战争。
在这场六国之间的较劲中,燕国与赵国都有着一定的得失。
燕国曾经依靠着强大的国力和出色的政治实力,在当时成为战国时期的重要一方。
然而,随着赵国的崛起和燕国内部地方诸侯的叛变,燕国逐渐失去了战略优势,最终灭国。
相对而言,赵国在战国时期兴起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国力。
其得到了秦国和韩国的支持,在与其他六国的斗争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赵国灵活运用外交手段和军事手段,稳定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在最终统一战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韩国的得失韩国是战国时期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国家,其发展的得失也有着明显的特点。
韩国初期是一个小国,但通过与赵国、秦国等大国的联合,逐渐发展壮大。
韩国在战争中积极参与,并在外交上借助其他国家的支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六国论文本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
那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
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
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
苏洵《六国论》剖析
苏洵《六国论》剖析一、导语:发愤著书苏老泉今天我们来谈谈苏洵的《六国论》。
先来看题目。
“论”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大体上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
政论,主要发表对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多为通过评论历史来总结经验教训。
显然,《六国论》属于史论。
“六国”是指战国时除秦外的六个诸侯国,即齐、楚、燕、韩、赵、魏。
随着秦国逐渐强大,秦国变成了其他六国的“公敌”,“六国”这个称谓也逐渐凝定下来。
秦原本是西陲的小国,最终却鲸吞六国。
这看似绝难之事,却成了真实的历史,不由引发后人的深思。
他们希望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本讲的题目“前事不忘后事师”就是这个意思。
再来看看作者苏洵。
苏涧号老泉。
《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此书号召读书人以苏润为榜样,无论何时发奋学习,都不算晚。
苏洵的名气除了《三字经》的宣传外,还沾了他两个儿子的光。
苏轼、苏敏二兄弟的名气比老爸的还要大。
后人所谓“门父子三词客”,说的就是这爷儿。
苏询的文章有战国纵横家之气。
有《嘉祜集》传世。
二.析读:前事不忘后事师《六国论》是一篇思路清晰、论证严谨的论说文,初读便能抓住作者行文的脉络。
所以,今天我们讲课的重点将放在字句的解读上。
(一)总纲: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便之熄灭。
后来加上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路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日:不赂者以路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日:弊在赂秦也。
破:被攻破。
灭:被消灭。
繁体“灭”字指用戈来拍人表示用水来灭火。
兵甲骨文兵:兵器。
甲骨文“兵”字,两只手损一利刃,兵器的意思。
后多引申为与兵器有关的义项:持兵器的人一士兵,上兵的集合一军队,士兵的活动一战争、军事,等等。
善金文善:好。
金文“善”字中间是“羊”两边是“言”,表示连连称羊肉好吃的意思。
中国人喜欢美食,《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就反映了这种民族心理,造宇大概也受其影响。
或:有人。
率:大都,一一概。
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苏辙《六国论》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山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①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注:①埸(yì):边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B.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C.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D.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家,为《史记》五种体例之一。
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
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六国灭亡的原因:
1. 六国弊在赂秦,过于依赖秦国的援助,割地求和,导致国力日渐削弱。
2. 六国之间缺乏团结和协作,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力量。
3. 六国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使得国家根基不稳。
秦国灭亡的原因:
1. 秦朝暴政,严刑峻法,赋税徭役沉重,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 秦始皇焚书坑儒,打击异己,压制思想,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3. 秦朝过度使用民力,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等奢侈工程,加剧了社会矛盾。
4. 秦朝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政治不稳定,难以维持长期的统治。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六国和秦国的灭亡。
六国因为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力量,最终被秦国所灭。
而秦国虽
然一度强大,但由于暴政和内部矛盾等问题,最终也走向了灭亡。
文言文阅读训练:何去非《六国论》(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何去非《六国论》(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秦之为国,一而已矣,而关东之国六焉。
使六国之君,知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相与致诚缔交,戮力以摈秦,即秦诚巧于攻斗,则亦何能鞭笞六国,使之骈首西向而事秦哉?又况得以一一而夷灭之也?盖其不知虑此。
凡所以早朝而晏罢者,皆其自相屠毙之谋。
此秦所以得收其敝,而终为所擒也。
盖六国之势,莫利于为从,莫害于为衡。
从合则安,衡成则危,必然之势也。
方其为从于苏秦也,秦人不敢窥兵函谷关者十五年。
已而为衡于张仪,而山东诸侯岁被.秦祸,日割地以求事秦之欢,卒.至于地尽而国为墟。
六国固尝收合从之利矣,然而终败于为衡之害者,其祸在乎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故也!齐、楚自恃其强,有并吞燕、赵、韩、魏之志而缓秦之祸;燕、赵、韩、魏自惩.其弱,有疑恶齐、楚之心而胁秦之威。
是以衡人得而因之,散败从约。
秦以气恐而势喝之故人人震追争入购秦唯恐甚独后之也。
曾不知齐、楚虽强,不足以致秦之畏,而其所甚忌者,独在乎韩、魏也。
韩、魏者,实诸侯之西蔽也,势能限秦而使之无东。
秦苟有以越之,我得以制其后,此秦之所忌。
使齐、楚、燕、赵审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知韩、魏之为蔽于我,固守从约,并力一志,则秦甲不敢轻越函谷,而山东安矣!(节选自何去非《六国论》) 材料二: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节选自李桢《六国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秦以气A恐B而势喝之C故D人人震迫E争入购F秦G唯恐H其独后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被,文中指遭遇,与《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思不同。
《六国论》文本分析一
文本分析《六国论》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西夏的势力日益强大,经常入侵。
北宋统治者面对入侵的契丹、西夏完全采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宋王朝就这样对外一再妥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助长了外族的贪欲,增强了入侵的势力,酿成了无穷的后患。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全文分五段:第一段,推出总结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的标题为“六国论”,作者落笔便揭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弊在赂秦”斩钉截铁,由于是在排斥了“兵不利”、“战不善”的双重因素后突兀而出的,所以特别鲜明触目。
作者提出中心论点后,紧接着就从两方面说出这个论点所持的理由: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个是不赂者因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二个理由的提出,是因为六国中真正赂秦的只有韩、魏、楚三国,熟悉历史的人可能发生这样的疑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作者为使论点巩固,无懈可击,便用设问的办法提出这个问题,然后主动地阐明这个问题:“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就是说,由于诸侯中出现了赂秦的国家,不赂秦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支持者,那就必然不能单独地保全。
对于可能发生的疑问既然作了回答,作者这就可以有理由用肯定的口气,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
”第二段,紧接上文,阐明为什么诸侯以土地赂秦必然自取灭亡的道路。
首先分别拿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作比,拿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作比,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
这不仅论证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的一面,同时,也为下文集中议论“割城”一事铺平了道路,让“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逐步明朗化,具体化。
“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四句,述说诸侯想用割地的办法换取和平,而实际上秦国却并没有片刻停止进攻。
苏洵《六国论》的逻辑谬误:2、六国失败的根源是变法不彻底
苏洵《六国论》的逻辑谬误:2、六国失败的根源是变法不彻底一、战国战乱不息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适应它的发展春秋时期,以鲁国的初税亩为标志,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奴隶主贵族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却不愿意失去他们的天堂,于是战乱频仍。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战争中,变法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1.李悝变法魏国在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已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设置了可以任免的相、将等管职来统领百官,在郡县也设置了可以任免的相、将等管职来统治人民,魏文侯曾先后任命了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李悝为战国初期法家的始祖,被魏文侯任用后主持变法。
李悝的主要变法措施有:首先是”尽地力之教“:提高单位土地产量,发展农业生产,劝诫农民“治田勤谨”,“尽地力之教”。
做出三项规定:(1)即“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同时地间种、套种多种作物,充分利用地力;(2)'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勤奋耕作,加紧抢收。
(3)”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场“住宅周围栽树种桑,菜园里种菜,田地里的间隙要种瓜果。
充分利用空闲地,以扩大副业收入。
此外,颁布平籴法,平籴法做法是: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
丰收年按年成的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
歉收年则按歉收的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
这样“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人对粮食的投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民破产流亡,巩固小农经济,这也是后来历代王朝均输、常平仓的开端。
还有刑法:制定《法经》,撰次诸国法,作为变法的一部分,李悝编纂《法经》,“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六篇”。
此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法经》以《盗法》《贼法》列于首,他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
”“盗”是指窃取财货,“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盗贼需劾捕,故著《网》《捕》二篇。
”《网法》即囚法,是为了囚捕盗贼而设的,即《囚法》。
六国论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 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 在六国下矣。
于:比。 犹:仍,还。 之:代秦国。之:的。 苟:如果 下:自取下策。 故事:旧事,成例。 从:跟随。是:这。 下:下面。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 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 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 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 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 在赂秦。
破灭:灭亡 兵:武器 利:锋利 弊:弊端 赂:(割地)贿赂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 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而:连词,因而。 亏:亏损。 道: 道理,原因。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 灭亡的原因。源自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
苏洵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 列入“唐宋八大家”。 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 年的苦读,学业大进。苏洵长于散文, 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 《嘉祐集》传世。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 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 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借 古讽今。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 则得城。
以:用。攻:攻战。取:取得。则:就。 获:获得。邑:小城镇。城:大城池。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 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 得到城池。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较:比较。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因果承接。其实:它实际上。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 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 连续打退了它。
《六国论》阅读笔记(带答案)
《六国论》阅读笔记(带答案)《六国论》阅读笔记(带答案)一、文档概述《六国论》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主要分析了战国时期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
本文将通过对《六国论》的阅读,梳理其主要观点,并结合现实进行思考,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二、内容解析1. 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论》指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弊在赂秦”。
也就是说,六国为了求得一时安宁,不断向秦国贿赂土地、财物,使得秦国不断壮大,最终导致六国被秦国所灭。
2. 赂秦的弊端《六国论》认为,赂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耗国家实力:六国为了贿赂秦国,不得不消耗大量的财力、人力,导致国内空虚,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
(2)破坏国际关系:六国之间本应团结一致,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但赂秦的行为导致各国之间的信任破裂,相互猜忌,使得六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3)助长秦国野心:六国的贿赂行为,使得秦国认为六国软弱可欺,更加坚定了灭亡六国的决心。
3. 六国的失误《六国论》还分析了六国在灭亡过程中的失误,主要包括:(1)缺乏战略眼光:六国君主在面对秦国的侵略时,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规划,导致国家政策摇摆不定。
(2)用人不当:六国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贤能之士难以发挥其作用,导致国家治理混乱。
(3)政治腐败:六国晚期,政治腐败严重,权贵阶层贪污腐化,导致国家内部矛盾激化,无力抵御外敌。
三、现实启示1. 坚定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我们要从六国灭亡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坚定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外部压力,维护国家利益。
3. 选拔和使用人才: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我们要选拔和使用贤能之士,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 反腐倡廉:腐败是国家发展的毒瘤,我们要坚决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政论文,旨在分析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灭亡的原因,并借此批评当时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
本文将归纳整理《六国论》的主要知识点。
一、写作背景1. 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外患不断,尤其是辽和西夏的威胁。
2. 苏洵的政治立场:作为一名儒家学者,苏洵关心国家大事,主张强国抗敌。
二、主要内容1. 六国灭亡的原因:a. 内部原因:六国内部不和,互相攻伐,导致国力消耗。
b. 外部原因:秦国的强大和侵略,以及六国对秦国的外交失误。
2. 六国的外交失误:a. 互相贿赂秦国:六国为了求得一时平安,不断向秦国贿赂,削弱了自己的国力。
b. 互相攻伐:六国之间缺乏团结,互相攻伐,给秦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秦国的统一策略:a. 远交近攻: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与远方的国家结盟,同时攻击近邻国家。
b. 连横策略:秦国利用连横策略,破坏六国之间的合纵联盟。
4. 六国的悲剧:a. 亡国悲剧:六国相继被秦国灭亡,失去了独立的国家地位。
b. 民族悲剧:六国的灭亡,也意味着各自民族的衰落和文化的消亡。
三、文章结构1. 引言:提出六国灭亡的论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2. 主体部分: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和过程,以及秦国的统一策略。
3. 结论部分:总结六国的教训,批评北宋朝廷的外交政策。
四、文学特色1. �雄辩的论证:苏洵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激昂的情感: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悲剧的哀叹。
3. 深刻的讽刺:通过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剖析,讽刺北宋朝廷的软弱和无能。
五、历史影响1. 政治影响:《六国论》对北宋朝廷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批评作用,对后世的政治家也有所启示。
2. 文学影响:《六国论》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成为后世文学家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3. 思想影响:《六国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爱国、忧民等核心价值观。
《六国论》
中国人割地赔款的历史很悠久,从春秋一 直延续到了晚清。为什么?
六国到底懂不懂得‘以地事秦,犹抱薪救 火’的道理?六国懂不得只要团结起来,就能 够对抗秦国的道理?六国有没有想过合起来攻 打秦国? 《过秦论》中有一段话: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于是纵散约败,争割
地而赂秦。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
无论怎样选择受益者都是警察!
囚徒困境
六国实际上就陷入了囚徒困境。六国都想保 存实力,结果被人家打败了。对于六国,它只有赂 秦和不赂秦两种选择,如果不赂秦,而别的国家选 择赂秦呢?那就等于自己国家成为秦国首先攻击的 对象,可能会首先灭亡。而赂秦的结果可能也会灭 亡,但至少会灭亡得晚一些,所以也是相对理性的 选择。六个国家理性的选择最后构成了最不理性的 选择。所以在这一点上,苏洵讲得不对,六国不是 不懂得‘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而是他 们都陷入了囚徒困境。
新六国论
愚亦尝读六国世家,并三苏六国论。苏洵作《六国论》, 论六国之赂秦;苏辙作《六国论》,论六国之唇齿;苏轼作 《六国论》,论养士之道。不揣蒙昧,敢效三苏,指点六国之 弊,或可免六国之亡。
方秦弱时,六国已强。秦以僻远,不会中国之盟。六国频 有战事,时兴刀兵。及秦强时,虎狼在侧,且欲噬人,六国尤 相龃龉,遂致大祸。倘能修德安民,则上顺天意,下秉帝德, 协力合纵,则攻可破秦,守能自安,何愁秦之怀虎狼之心耶?
中国暗藏东风
她们的规矩是,谁输了谁就要脱一件衣服。画中四个人身 上的衣服代表四国所具有的实力,美国上身齐全,下身赤裸, 在台面上实力最强,而台下一丝不挂;中国在台面上一丝不 挂,在台面下实力却最强;日本整个一丝不挂,没任何实力; 而俄罗斯只有一块遮羞布。
•
帝盘庚之时,殷衰。弟子争相代立,比九世
六国论中归纳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六国论中归纳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1.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发现,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内外交困。
2. 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内部政治腐败。
3. 军队的无能和管理混乱是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4. 由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缺乏,经济衰退成为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5. 社会断裂和分裂造成了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6. 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的内斗和争权夺利。
7. 爵位和地位的不稳定是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8. 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军事能力和战略失误。
9. 经济制度和税收问题是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10. 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行为。
《六国论》 讲义
《六国论》讲义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苏洵的《六国论》。
这篇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贿赂秦国。
那为什么说“弊在赂秦”呢?咱们来逐步分析。
先看韩、魏、楚三国。
韩国、魏国因为害怕秦国的强大,不断地用土地贿赂秦国。
楚国呢,也在秦国的威胁下割让土地。
他们以为通过赂秦能够换取一时的安宁,却不曾想,这反而助长了秦国的贪婪和野心。
秦国的欲望是无穷的,得到了土地就越发强大,而赂秦的国家则不断削弱。
再看齐国。
齐国没有直接赂秦,但它和秦国交好,不帮助其他五国。
结果,当其他五国相继灭亡后,齐国也无法独自抵挡秦国的进攻。
燕国和赵国呢?燕国派荆轲刺秦,算是一种反抗,但最终失败。
赵国曾与秦国多次交战,在李牧的指挥下还取得过一些胜利。
可赵王听信谗言,杀害了李牧,导致赵国最终灭亡。
苏洵在文中通过对六国赂秦和不赂秦的情况进行对比,深刻地揭示了赂秦的危害。
赂秦的国家,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抵抗的力量,最终走向灭亡;不赂秦的国家,如果能坚持抵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咱们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六国的灭亡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首先,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战略。
不能因为一时的恐惧或者短视,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赂秦就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它只看到了眼前的威胁,却没有看到长远的后果。
其次,团结协作非常重要。
六国之间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也许秦国就不会那么容易得逞。
但他们各自为政,甚至互相猜忌,这就给了秦国逐个击破的机会。
再者,要善于任用人才。
像赵国李牧这样的良将,如果能得到信任和重用,国家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从《六国论》中也能得到一些启发。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退缩,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要有长远的眼光,善于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同时,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理解苏洵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更要思考其中的道理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帮助。
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是在于他们⼀味地拿⼟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六国的失败,还在于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段各个击破。
苏洵观点:六国破灭,⾮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亏,破灭之道也。
或⽈: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弊在赂秦也。
苏辙观点:贪疆场尺⼨之利,背盟败约,以⾃相残杀,秦兵未出,⽽天下诸侯已⾃困矣。
致使秦⼈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出其⼆⼦的地⽅。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段各个击破。
另⼀⽅⾯,秦孝公任⽤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增,具备了统⼀中国的实⼒。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由分裂到统⼀,符合⼈们的愿望。
秦国统⼀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不知,他在⽂中也承认这⼀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以事秦之⼼,礼天下之奇才,并⼒西向,则吾恐秦⼈⾷之不得下咽也。
”
然⽽作者⽤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贿赂的⽅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武⼒,要抵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六国灭亡”之根源
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六国为秦所灭,是“弊在赂秦”。
苏洵写此文目的在于借古鉴今,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步六国破灭的后尘。
从作者写此文的用意及议论文的角度看,苏洵以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苏洵的观点有其偏颇。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六国灭亡的根源进行浅析。
秦灭六国,苏洵在文中只提到六国的“弊”,没有论及秦国当时的情况。
也就是说只看到六国的灭亡,没有看到秦国背后的努力。
哲学以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要遵循规律”。
秦灭六国,天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必然。
即使没有秦国,也会有别的国家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不同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战国时期的游戏规则比较简单,那就是没有规则。
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之一是战争不断,主要动机是兼并——当然,最终还是为了统一。
连年战祸,百姓遭殃,和平统一成了百姓的愿望。
“六王毕、四海一”符合百姓意愿,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统一六国是顺势而为。
秦统一六国,有其自身的实力,经历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商鞅的两次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集权制封建国家奠定了经济、政治基础。
秦孝公执政期间,商鞅第一变法,其中“奖励军功,禁止私斗”给世卿世禄制度和宗族势力沉重打击,为大量引进和重用其他国家的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削弱了奴隶主阶级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二次变法,推行县制,将全国政权和军权集中在朝廷,统一度量衡进一步促进秦国经济发展。
生产关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奴隶制土地国有变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经济不断发展,为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秦国废除井田制,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土地买卖。
这样从法律上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取得里优势。
秦国国君善于用人,为秦国变法的商鞅,主张纵横术的张仪,提出“远交近攻”策略的范雎等等,这些多为他国人才,自己国家得不到重用,而在秦国却得到礼遇、重用。
相比之下魏国、赵国、齐国等在这方面是大打折扣,“洎牧以谗诛”就是很好的明证。
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
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因此在缺少游戏规则的战国时期,各国为各自利益考虑,做出合纵、连横的决策,甚至放弃盟友自保也属正常。
综上所述,苏洵的《六国论》仅从北宋王朝对辽贿赂以求平安的角度进行劝谏是可以理解的,但更应该看到秦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应劝谏北宋统治者通过内强,改变积贫极弱的现状,用实力说话。
苏洵的“弊在赂秦”的观点片面夸大“六国灭亡的主观原因,忽视了秦国强大的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