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肾小球基底膜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膜性肾病介绍PPT培训课件
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指导,使其能够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自我管理。
家庭护理指导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家庭情感支持
利用社会资源,如患者互助组织、志愿者服务等,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社会资源整合
06
CHAPTER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发病机制研究
01
膜性肾病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补体激活。目前,对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MN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有关。
03
02
01
MN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MN可分为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原发性膜性肾病病因不明,而继发性膜性肾病则与感染、药物使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分型
02
CHAPTER
诊断与鉴别诊断
膜性肾病患者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见少量散在分布的嗜复红小颗粒;进而有钉突形成,基底膜逐渐增厚。免疫病理检查显示IgG和C3细颗粒状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早期可见基底膜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常伴有广泛的足突融合。
积极控制患者血压,采用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家庭护理指导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家庭情感支持
利用社会资源,如患者互助组织、志愿者服务等,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社会资源整合
06
CHAPTER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发病机制研究
01
膜性肾病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补体激活。目前,对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MN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有关。
03
02
01
MN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MN可分为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原发性膜性肾病病因不明,而继发性膜性肾病则与感染、药物使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分型
02
CHAPTER
诊断与鉴别诊断
膜性肾病患者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见少量散在分布的嗜复红小颗粒;进而有钉突形成,基底膜逐渐增厚。免疫病理检查显示IgG和C3细颗粒状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早期可见基底膜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常伴有广泛的足突融合。
积极控制患者血压,采用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肾小球疾病教学PPT课件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早发现、早治疗
肾小球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至
关重要。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
等,以全面控制病情。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相 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消除水肿和降低血压,但 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
糖皮质激素
用于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但 需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免疫抑制剂
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肾脏 损伤,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副 作用。
其他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 用于控制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
合理饮食
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预防肾脏损伤 。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 惯,避免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
定期检查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肥 胖和代谢性疾病。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肾脏 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在肾小球疾病的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导 致肾小球损伤和滤过功能 障碍。
血流动力学改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等血流动力学因素可影响 肾小球滤过功能。
临床表现
血尿
肾小球损伤导致红细胞 漏出,表现为肉眼血尿
或镜下血尿。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导 致蛋白质漏出,表现为
肾小球疾病概述幻灯片课件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Alport 综合征
薄基底膜肾病
2020/4/10
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分类
临床分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2020/4/10
病理分型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增生性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常伴肾病综 合征,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肾活检确诊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隐匿性肾炎 • 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SLE, 紫癜性肾炎,肝炎相关性
肾炎等 •2020肾/4/10病综合征:三高一低
治疗
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 • 一般治疗:低盐清谈饮食,休息 • 对症:控制感染、利尿消肿、降压,透
2020/4/10
提示预后差的临床标志
• 高血压 • 肾病综合征 • 肾功能减退 • 无肉眼血尿史
2020/4/10
临床特点
• 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持续性镜下血尿 • 与感染尤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 • 临床表现多样,可肾炎综合征表现或肾
病综合征表现,或急进性肾炎表现
2020/4/10
病理特点
• 免疫荧光:IgA系膜区弥漫沉积 • 光镜:各种表现
2020/4/10
诊断
• 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潜伏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少尿、氮质血症
• 血清C3下降,8周后恢复正常 • 肾活检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 自愈倾向
2020/4/10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诊断与治疗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诊断与治疗
简介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thin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TBMD)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通常表现为孤立性或多发性薄肾小球基底膜。
本文将介绍薄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TBMD患者通常无症状或仅有微量血尿,罕见出现高血压或蛋白尿。
2. 肾活检:肾活检是确诊TBMD的关键方法,光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变薄。
3. 遗传学检测:部分患者可做遗传学检测,发现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
治疗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通常是一种良性疾病,大多数患者无需治疗,仅需定期随访。
对于少数合并高血压、蛋白尿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则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1. 对症治疗:控制高血压和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2. ACEI或ARB:对于合并蛋白尿或高血压的患者,可考虑使用ACEI或ARB降低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3. 饮食控制:限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4. 随访: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多数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或仅有微量
血尿。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仅需定期随访;对于合并高血压或蛋白尿的患者,则需对症治疗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是关于薄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薄基底膜肾病PPT
Shenzangbingxue
此处加标题
薄基底膜肾病
(Thin Basement Menbrane Nephropathy,TBMN)
眼镜小生制作
概述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及病 理表现
诊断及鉴别 诊断
治疗及预 后
主要内容
■ 概念——薄基底膜肾病(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TBMN)是以持续性镜下 血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因其呈 家族遗传,预后良好,又称之为良性家族性血尿 (benign familiar hematuria,BFH)或良性再发 性血尿(benign recurrent hematuria,BRH)。
研究进展
■ 1966年,McConcille首次报道此病 ,描述了 一组表现为持续性血尿, 而无高血压 、水肿及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进行了肾 活检,在光镜下除个别病例显示系膜细胞轻度 增生外无其它异常发现;而家系调查发现大部 分患者有明确的血尿家族史,故称为“良性家 族性血尿” 。
■ 1973年,Rogers也报道了一良性家族性血尿 (BFH)的家系,该家系34例成员中6例作了肾 活检、光镜检查、免疫荧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唯一的病理改变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肾小球 基底膜(GBM)弥漫性变薄。这一研究首次揭示 了BFH的病理特征。 ■ 近年来多数报道指出并非所有TBMN患者 都有血尿家族史,甚至有极少数患者以单 纯性蛋白尿为临床表现,故而目前多主张 用超微结构病理特征替代“良性家族性血 尿”的命名,称之为“薄基底膜肾病”或 类似的命名,如薄基底膜病,薄基底膜综 合征。
■ 发病率——TBMN并不少见,是小儿血尿常见的 原因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TBMN的发病率较高, 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可达0.5%~2.0%,是较常见 的肾脏疾病。英国伯明瀚儿童医院 Piqueras等 报道322例小儿血尿肾活检,诊断TBMN者50例, 占15%。Hall等报道89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肾 活检,TBMN占43%。国内报道TBMN的发病率也较 高,但低于国外,可能与国内肾活检的比例较低 及以往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有关。
此处加标题
薄基底膜肾病
(Thin Basement Menbrane Nephropathy,TBMN)
眼镜小生制作
概述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及病 理表现
诊断及鉴别 诊断
治疗及预 后
主要内容
■ 概念——薄基底膜肾病(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TBMN)是以持续性镜下 血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因其呈 家族遗传,预后良好,又称之为良性家族性血尿 (benign familiar hematuria,BFH)或良性再发 性血尿(benign recurrent hematuria,BRH)。
研究进展
■ 1966年,McConcille首次报道此病 ,描述了 一组表现为持续性血尿, 而无高血压 、水肿及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进行了肾 活检,在光镜下除个别病例显示系膜细胞轻度 增生外无其它异常发现;而家系调查发现大部 分患者有明确的血尿家族史,故称为“良性家 族性血尿” 。
■ 1973年,Rogers也报道了一良性家族性血尿 (BFH)的家系,该家系34例成员中6例作了肾 活检、光镜检查、免疫荧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唯一的病理改变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肾小球 基底膜(GBM)弥漫性变薄。这一研究首次揭示 了BFH的病理特征。 ■ 近年来多数报道指出并非所有TBMN患者 都有血尿家族史,甚至有极少数患者以单 纯性蛋白尿为临床表现,故而目前多主张 用超微结构病理特征替代“良性家族性血 尿”的命名,称之为“薄基底膜肾病”或 类似的命名,如薄基底膜病,薄基底膜综 合征。
■ 发病率——TBMN并不少见,是小儿血尿常见的 原因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TBMN的发病率较高, 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可达0.5%~2.0%,是较常见 的肾脏疾病。英国伯明瀚儿童医院 Piqueras等 报道322例小儿血尿肾活检,诊断TBMN者50例, 占15%。Hall等报道89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肾 活检,TBMN占43%。国内报道TBMN的发病率也较 高,但低于国外,可能与国内肾活检的比例较低 及以往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有关。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PPT文档35页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
6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肾小球疾病ppt课件-精品文档135页
病理
多种病理类型。 系膜增生性(IgA及非IgA)系膜毛细血
管性、膜性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最终转化成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起病缓慢、隐匿 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 肾功能减退 有急性发作倾向 ……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乏力、疲倦、腰酸痛、纳差,水肿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病因?
多数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非 免疫、非炎症共同作用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 a上皮下 b基底膜内 c内皮下 d系膜区
细胞免疫 炎症细胞与炎症介质 凝血与纤溶性肾损害 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蛋白尿;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高血压hypertension 肾血管性、肾实质性 容量依赖型、肾素依赖型 CRF患者90%出现高血压。原因:①钠、水潴
留;②肾素分泌增多:肾实质缺血刺激RAS分泌 增加;③肾实质损害后肾内降压物质分泌减少。 (激肽等)
肾功能损害: 急性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肾炎综合征 无症状性尿异常
预后
免疫病理: Ⅲ型>Ⅱ型>Ⅰ型 强化治疗是否及时 新月体数量及类型 年龄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1 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不同程度的
肾功能不全为临床特征。
2 病程长 缓慢 持续进展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由多种病因、不同病理的原发肾炎构成 2 仅少数由急性肾炎而来 3 主要与免疫炎症损伤有关 4 高血压、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等促进
三、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diffuse glomerulonephritis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_-_ppt课件
9
临床表现
• 肺损害 约2/3有肺出血,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 或血丝,也可为大咯血
10
临床表现
• 其他 弥漫性脑梗死、脑出血,小肠出血等。
11
实验室检查
• 抗GBM抗体阳性,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其滴度高低与病情严重及预后相关。(检测 GBM有IIF 、RIA及 ELISA 法 )
• 其他血清学:补体一般正常,贫血,ESR、 C反应蛋白增高。
12
实验室检查
• 大约20~ 40%的抗GBM抗体阳性患者,可以同时出现血 管炎的标志性抗体—ANCA,多为P-ANCA。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起病数周或数月之后也可出现抗 GBM抗体阳性。
• 两种抗体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性,目前研究尚无定论 。有研究发现MPO、PR3、GBM三种抗原结构不存在同 源性,不支持抗GBM抗体与ANCA存在交叉反应。
吸烟、工业 粉尘污染
外界因素 呼吸道感染、吸烟
肺泡膜破坏
肾小球基底膜
抗GBM在抗体一定诱因及遗传背景下发暴露生的
IgG
基底膜抗原
遗传
多数患者HLA-DR2阳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
基底膜病变
7
临床表现
• 该病有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在20-30岁之间, 男性多见,多表现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第二个 高峰在60-70岁之间,女性多见,多为抗GBM肾 小球肾炎。
22
23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
1
概述
•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是各种因 素作用于肾小球基底膜,使其结构发生改 变或暴露,诱发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
• 肺损害 约2/3有肺出血,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 或血丝,也可为大咯血
10
临床表现
• 其他 弥漫性脑梗死、脑出血,小肠出血等。
11
实验室检查
• 抗GBM抗体阳性,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其滴度高低与病情严重及预后相关。(检测 GBM有IIF 、RIA及 ELISA 法 )
• 其他血清学:补体一般正常,贫血,ESR、 C反应蛋白增高。
12
实验室检查
• 大约20~ 40%的抗GBM抗体阳性患者,可以同时出现血 管炎的标志性抗体—ANCA,多为P-ANCA。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起病数周或数月之后也可出现抗 GBM抗体阳性。
• 两种抗体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性,目前研究尚无定论 。有研究发现MPO、PR3、GBM三种抗原结构不存在同 源性,不支持抗GBM抗体与ANCA存在交叉反应。
吸烟、工业 粉尘污染
外界因素 呼吸道感染、吸烟
肺泡膜破坏
肾小球基底膜
抗GBM在抗体一定诱因及遗传背景下发暴露生的
IgG
基底膜抗原
遗传
多数患者HLA-DR2阳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
基底膜病变
7
临床表现
• 该病有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在20-30岁之间, 男性多见,多表现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第二个 高峰在60-70岁之间,女性多见,多为抗GBM肾 小球肾炎。
22
23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
1
概述
•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是各种因 素作用于肾小球基底膜,使其结构发生改 变或暴露,诱发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护理查房PPT
05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整:根 据患者病情和 医生建议,指 导患者合理饮 食,包括控制 盐分摄入、避 免高脂肪食物
等。
避免刺激性食 物:告知患者 避免食用辛辣、 油腻、生冷等 刺激性食物, 以免加重肾脏
负担。
饮食教育:向 患者及家属介 绍饮食对肾脏 的影响,提高 患者的饮食意 识,促进患者 自觉遵守饮食
•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护理查房,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同时, 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医护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查房目的 与流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制度来确定。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查房目的与流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制度来确定。
效果评价:对实施护理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 最佳的护理服务
04
患者病情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结果
体温:正常范围 脉搏:正常范围 呼吸:正常范围 血压:正常范围
症状缓解情况
评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
分析症状缓解的原因
记录患者症状缓解时间 总结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心理状态评估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心。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身体恢复
添加标题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
添加标题
康复训练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言语疗法等。
添加标题
焦虑、恐惧:担 心病情恶化、治 疗效果不佳
抑郁、沮丧:长 期治疗带来的经 济压力、身体不 适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护理课件
02
护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遗传史、 免疫系统疾病史等,以及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病程。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 尿量等指标,以及是否有高血
压、蛋白尿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免疫学 等相关检查,以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进行肾脏超声、CT等检查, 了解肾脏形态和结构。
提供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
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01
感染是薄肾小球基底膜 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预防感染对于患者的康 复至关重要。
0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 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 滋生。
03
患者应勤洗手,避免接 触感染源。
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复查的重 要性,强调按时按量服药,避 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病情,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出院后的随访安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 ,包括随访时间、随 访内容、随访方式等 。
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评估,根据病情调整 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
提醒患者及家属按时 参加随访,如有特殊 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 员。
监测病情
记录症状
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留意病情变化,如出现水肿、尿量减少、 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饮食护理
控制盐摄入
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量 ,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
的症状。
适量蛋白质摄入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优 质低蛋白食物,以满足 身体需求,减轻肾脏负
薄基底膜肾病学习课件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身体康复。
家属参与和角色定位
提供情感支持
01
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者之一,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有助
于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增 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肾功能衰竭
严重情况下,薄基底膜肾病可 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
或肾移植治疗。
预防措施建议
定期检查
建议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定期进 行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等,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饮食调整
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 的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控制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 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病理学特征
薄基底膜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呈现弥漫性变薄,且缺乏致密层,这一病理学特征为疾 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临床表现与预后
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疾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病情稳定,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逐渐恶化。
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前景
年龄和性别分布
TBMN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通常 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出现症状。男 性和女性均可患病,发病率无明显 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TBMN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等症状。血尿通常为镜下血尿,也可表现 为肉眼血尿。蛋白尿程度轻重不一,可为轻度、中度或重度。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体内,替代病变的肾脏。
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身体康复。
家属参与和角色定位
提供情感支持
01
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者之一,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有助
于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增 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肾功能衰竭
严重情况下,薄基底膜肾病可 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
或肾移植治疗。
预防措施建议
定期检查
建议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定期进 行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等,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饮食调整
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 的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控制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 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病理学特征
薄基底膜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呈现弥漫性变薄,且缺乏致密层,这一病理学特征为疾 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临床表现与预后
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疾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病情稳定,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逐渐恶化。
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前景
年龄和性别分布
TBMN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通常 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出现症状。男 性和女性均可患病,发病率无明显 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TBMN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等症状。血尿通常为镜下血尿,也可表现 为肉眼血尿。蛋白尿程度轻重不一,可为轻度、中度或重度。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体内,替代病变的肾脏。
生活方式调整
薄基底膜肾病-章友康幻灯片
3. 遗传的异质性,国内和国外局部研究发现 TBMN编码Ⅳ胶原α5链的COL4A5连锁 (Xg22)。
TBMN患者结婚发生Alport综合征的假说
Ⅰ
Ⅱ
Alport综合 征?
Ⅲ
携带父亲或母亲血尿突 变基因的单纯性杂合体 患者
携带父亲和母亲均有 血尿突变基因的复合 性杂合体患者
五.诊断
诊断标准:(l)临床、实验室检查(包括可疑 患者的电测听和眼科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包 括型Ⅳ胶原α链的IF或免疫组化检测)排除继 发性肾小球病,泌尿外科疾病和Alport综合 征,属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2)GBM弥漫变 薄,个别肾小球GBM变薄范围≥50%; (3)GBM的平均厚度≤280nm ,国外局部学 者提出GBM的平均厚度≤250nm为诊
2、IF
六.
3、EM
GBM弥漫变薄伴小节段撕裂
GBM弥漫变薄伴足突广泛融合
四 、发病机理
1. 2/3的TBMN患者至少有一名血尿家庭成 员,血尿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TBMN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Alport综合 征有一样的突变位点为编码Ⅳ型胶原α3α4 的COL4A3/COL4A4基因 (该基因位于 2q35-37),并证实了该基因上的突变位点。
薄基底膜肾病-章友康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薄基底膜肾病
(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TBMN)
概述:良性家族性血尿,TBMM
一. 发生率
二. 临床表现
三. 病理改变
六.鉴别诊断
1. 外科性血尿 2. IgA肾病 3. Alport综合征
TBMN患者结婚发生Alport综合征的假说
Ⅰ
Ⅱ
Alport综合 征?
Ⅲ
携带父亲或母亲血尿突 变基因的单纯性杂合体 患者
携带父亲和母亲均有 血尿突变基因的复合 性杂合体患者
五.诊断
诊断标准:(l)临床、实验室检查(包括可疑 患者的电测听和眼科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包 括型Ⅳ胶原α链的IF或免疫组化检测)排除继 发性肾小球病,泌尿外科疾病和Alport综合 征,属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2)GBM弥漫变 薄,个别肾小球GBM变薄范围≥50%; (3)GBM的平均厚度≤280nm ,国外局部学 者提出GBM的平均厚度≤250nm为诊
2、IF
六.
3、EM
GBM弥漫变薄伴小节段撕裂
GBM弥漫变薄伴足突广泛融合
四 、发病机理
1. 2/3的TBMN患者至少有一名血尿家庭成 员,血尿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TBMN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Alport综合 征有一样的突变位点为编码Ⅳ型胶原α3α4 的COL4A3/COL4A4基因 (该基因位于 2q35-37),并证实了该基因上的突变位点。
薄基底膜肾病-章友康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薄基底膜肾病
(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TBMN)
概述:良性家族性血尿,TBMM
一. 发生率
二. 临床表现
三. 病理改变
六.鉴别诊断
1. 外科性血尿 2. IgA肾病 3. Alport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临床表现
大多数薄肾小球基底膜病患者,包括家族性良性血尿,没有 明显的蛋白尿。Dische等报道9例薄肾小球基底膜病患者有明显 的蛋白尿,蛋白尿与高血压或与肾功能不全有关,或与两者都 有关。
现在文献中常将薄基底膜肾病与良性家族性血尿等同应用, 这显然不妥。应该认为家族性良性血尿的病理特征为薄基底膜 肾病,但是,约一半或更多的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并非属良性家 族性血尿。薄基底膜肾病是一电镜病理诊断,它并非是某个临 床综合征。
-
5
概述
这是薄肾小球基底膜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薄肾小球基底膜病分 类:
1.家族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病、良性家族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病、 进展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病。
2.散发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病、良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病、进展 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病。薄肾小球基底膜病与奥尔波特综合征的 不同在于患者有无Alporlt基因。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变薄也是早 期奥尔波特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所以在临床上,对于表现为血 尿和蛋白尿的患者,即使肾活检发现只有肾小球基底膜变薄而 无致密层的分离和板层状改变,也不能排除奥尔波特综合征的 诊断。
-
9
发病机制
目前薄基底膜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以说薄基底膜肾 病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并不缺少任何一种主要成分(如Ⅳ型胶原、 层黏素、nidogen、硫酸肝素和蛋白糖苷)。Aasosa等发现患者Ⅳ 型胶原主要是在肾小球基底膜的中心区,而肾小球基底膜的上 皮下部分变薄。
-
10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与奥尔波特综合征相似,各种薄肾小球基底膜 病最主要的发现是镜下血尿。通常血尿在儿童期开始出现,也 有一些在成人期出现。血尿通常为持续性,但有些患者是间歇 性血尿,这些患者血尿似乎会持续至老年。尿液显微镜检查为 变形红细胞血尿,可见红细胞管型。发作性的肉眼血尿常与感 染有关。上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后肉眼血尿明显。患者通常 无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肾功能始终正常;也无神经性耳聋 及眼异常。
2.免疫荧光检查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本病患者肾小球通常为 阴性,也有报道小量IgG、IgM、IgA和C3沿肾小球基底膜沉积。 与抗肾小球基底膜的自身抗体的结合,以及与针对古德帕斯丘 (Goodpasture)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结合能力,均属正常或轻微 减少。
-
15
其他辅助检查
3.超微结构 主要超微结构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变薄。电镜下 可见到本病特征性改变——弥漫性GBM变薄,GBM厚度仅为正 常厚度的1/3~2/3,甚至更薄。并无增厚、劈裂的GBM节段出 现。在有些家族中个别成年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正常,而家 族的其他成员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在一些表现为家族性良性血 尿的家族,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正常。即使在存在肾小球基底膜 变薄的家族,并非所有的血管襻管壁都变薄。在所有年龄的本 病患者都可发现系膜旁的增厚,和局灶性毛细血管壁破裂有关。
-
13
实验室检查
血补体,血浆蛋白电泳,抗核抗体,血小板计数,尿素氨, 肝酐均正常,患者临床上可有血尿,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 为大小不一,呈多种形态的肾小球源性红细胞,约1/3患者有红 细胞管型。但一般无明显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改变。
-
14
其他辅助检查
肾活检组织检查:
1.光镜检查 通常无异常发现,光镜下肾小球一般正常,肾小 管内存在红细胞管型。偶尔可见一些非特异的轻微肾小球变化, 如轻度系膜增生,并无诊断意义。也有一些报道发现球性肾小 球硬化、灶性小管萎缩、轻微系膜增宽和不成熟肾小球。
-
12
临床表现
这类患者临床上可有血尿、明显蛋白尿乃至肾病综合征,在某 些家系中甚至已发现少数患者出现肾衰。另有报道薄基底膜肾 病可与IgA肾病等其他肾病并存,而导致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 本病患者仅30%~40%有阳性家族史,所以此病多数为非遗传疾 病。家族性良性血尿是一良性疾病,无需治疗。避免感冒、劳 累及避免肾毒性药物仍属必要,且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
-
6
概述
尽管薄肾小球基底膜病的发生率尚不清楚,但在有血尿症状 的患者中较普通。一些儿科和成人肾脏病的资料提示在以持续 性单纯性血尿来就诊的患者中,20%~25%的患者被证实为薄肾 小球基底膜病。在家族史阴性和维持正常肾功能至终生的单纯 性血尿患者,薄肾小球基底膜病是常见的病理表现。在持续性 单纯性血尿的病因中,薄肾小球基底膜病的发生率与IgA肾病差 不多。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
1
英文名称
thin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
-
2
类别
肾内科/遗传性肾脏病
-
3
ICD号
N07.8
-4ຫໍສະໝຸດ 概述本病于1966年由McConcille等首次报道,1973年Rogers等在电 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本病患者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变薄,而 最先揭示了本病病理特征。薄肾小球基底膜病(thin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的定义是,组织学表现为肾小球基 底膜变薄,临床以肾小球性血尿为特征,但遗传学无基因突变 的一类疾病。根据患者有无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分为良性和进 行性;又根据患者有无家族史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如果患者 有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又有家族史,无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则 称为良性家族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病,或称家族性良性血尿 (benign familial hematuria),还有人称其为非进行性遗传性肾炎。
-
7
流行病学
本病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估计高达5%~9%。约占原发性无 症状性血尿的20%。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与女性发病 机会均等,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下,个别报道80岁以上 才被发现。
-
8
病因
该病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近年亦发现还有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最近Smeets等发现,其突变基因亦为 COL4A3及COL4A4,定位于常染色体2上。为什么有些COL4A3及 COL4A4突变引起遗传性进行性肾炎,而有的却引起家族性良性 血尿尚有待研究。有作者曾用抗Goodpasture综合征抗原的特异 抗体去染本病GBM,结果能着色,提示该病胶原Ⅳ的变化与遗 传性进行性肾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