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知识点1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化学变化。
知识点2 探索物质变化的方法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了新物质。
2.探索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吸热或放热)、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知识点1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2.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3.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知识点2 酸碱指示剂1.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2.紫色的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红色;蓝色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红色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3.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使指示剂变色,不能说成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
因为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不是酸性或碱性溶液.4.花瓣中含有一些植物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用花的汁液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知识点3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简称酸碱度。
2.化学上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3.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物质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物质碱性越强。
4.pH=0的溶液是酸性溶液,但不是酸性最强的。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的变化课件
1、酸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常见的酸及分类: HCl 、H2SO4、HNO3、H2CO3、醋酸等
3、碱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 化合物
4、常见的碱及分类:
NaOH、Ca(OH)2、KOH、Ba(OH)2 等 5、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
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 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2、常见酸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紫色) 蓝色石蕊试纸
酚酞试液(无色) 红色石蕊试纸
3、指示剂遇酸碱溶液时,颜色的变化
指示 剂 石蕊试液(紫色) 酚酞试液(无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溶液,可发现有蓝色沉淀产生。
应用: 用此实验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应用
1.夏天游泳池中的水是蓝色的,原因是 管理人员向其中加入了 硫酸铜,理由是 硫酸铜能使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 从而杀菌消毒。
2.实验室买回了一瓶无水酒精,你能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酒精是否无水吗?
测评
下列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
变化,哪些都有可能:
爆炸 湿衣服晾干
铁矿石炼成铁
铁块熔化成铁水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物质挥发 金属生锈 空气液化 食物腐败
火药爆炸 物质燃烧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矿石粉碎
第一课时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下面几种性质分别属于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酸碱性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可燃性 晶体的熔点 氧化性
胃液具有酸性对人体 有什么好处?
它能杀灭细菌和帮助消化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点总结第1节 物质的变化B.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 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是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 1) 变化前: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等2) 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能量变化等现象 3) 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和颜色等2.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4.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 化学性质a)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b) 内容: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等 2) 物理性质物质的变化规律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决定 反映决定 反映a)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b)内容: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光泽、导电性等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A.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融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酸性物质1)常见的酸性物质:a)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b)2)3)酸的电离HCl = H+ + Cl—H2SO4 = H+ + SO42−HNO3 = H+ + NO3−4)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3.碱性物质1)常见的碱性物质:a)强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钡(Ba(OH)2)b)2)3)碱的电离NaOH = Na+ + OH—Ba(OH)2 = Ba2+ + 2OH—B.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简称指示剂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2)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的过程是化学变化3)不溶于水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它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和酸碱性1)2)pH和酸碱性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1)用品:pH试纸2)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3)用pH试纸测试的方法比较粗略,精确的测试可使用一种称为酸度计的仪器第3节常见的酸A.盐酸2.化学性质现象:鸡蛋壳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放在试管口的燃着的火柴熄灭3)与铁锈和铁反应说明: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放在盐酸中会有无色气体生成,因铁锈与盐酸反应完毕后,铁继续与盐酸反应4)与氧化铜反应B.硫酸2.硫酸的化学性质1)与锌粒反应3)与Cu(OH)2反应4.浓硫酸的稀释和特性1)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要把水倒入浓硫酸里2)特性a)强腐蚀性:浓硫酸对皮肤、衣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b)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植物纤维(如棉花、麻、造纸的木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c)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可用于干燥一些气体,如H2、O2、SO2、Cl2、HCl、CO2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学习课件
迁移应用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产生
铁在O2中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的Fe3O4
硫 在 O2 中 燃 烧 生 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SO2
镁带燃烧生成白 色的氧化镁固体
科学思维
课题二 微观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物理变化:
液态水
气态水
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子种类不变。
迁移应用
2.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 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课堂反思
1.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化吗?
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而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 也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热发光是物理变化,加热 饱和石灰水由于溶解度变小产生沉淀是物理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如自行车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发生爆炸是化学变化。
板书设计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证据 判断 变化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无新分子生成 推测 性质 决定 用途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分子生成
探究实践
课题三 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①无色透明的硝酸铅与碘化钾反应 Pb(NO3)2 + 2KI = PbI2 ↓ + 2KNO3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黄色沉淀
证据: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生成
小结:在这个变化中,生成沉淀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探究实践
②比较绿叶和黄叶,绿叶的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1节物质的变化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⑷铜锭抽成铜丝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⑹煤的燃烧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你能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吗?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物质的溶解性、下雨、木柴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瀑布落下、电灯发光、冰山消融、水的电解 。
提问:
上述的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发出白光
体积变小
亮度:变亮了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无
无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总结: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
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物质的溶解性、下雨、木柴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瀑布落下、电灯发光、冰山消融、水的电解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本章总结-习题课件(41张ppt)
第 1 章 物质及其变化
二 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考点扫描】 知道碱的含义,并能列举常见的碱;掌握氢氧化 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的共性,并说明原因;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
第 1 章 物质及其变化
例2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 CO2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解析 (1)CO2 与 Ca(OH)2 反应生成 CaCO3 白色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
第 1 章 物质及其变化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 是氢氧化钠溶液与 CO2 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 是 CO2 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 利用该装置,需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 。 ③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 (填代号),理由 是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伤到手 。
பைடு நூலகம்
变酸 化
酸
盐酸的特性:与AgNO3作用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 AgCl沉淀
的 个 性
硫酸 的特 性
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
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作用生成不溶于 稀硝酸的BaSO4沉淀
第 1 章 物质及其变化
碱
的
通
物
性
质常
及见
其的 碱
变碱 的
化
个
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与某些可溶性盐反应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总结
第 1 章 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总结
知识框架 本章中考 挑战自我
科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物质的变化知识点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熔点金属的延展性、光泽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2NaOH+CuSO4= Na2SO4+CuOH2↓现象:形成蓝色絮状沉淀CuSO4·5H2O = CuSO4+ 5H2O 现象:蓝色固体逐渐变白CuSO4 + 5H2O = CuSO4·5H2O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变蓝――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硫酸铜属于,在硫酸铜的作用下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被破坏,从而性质改变,失去及而凝固;在中也会出现上述现象;·热、酸、碱、重金属盐钡、铜、银等以及紫外线、、的作用下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被破坏,从而性质改变,失去溶解性及生理活性而凝固;-----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第二节:酸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三、盐酸的性质:由蓝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红色HCl +NaOH = NaCl + H2O3 HCl + AlOH3= AlCl3 + 3H2O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现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2HCl + Na2CO3=2NaCl + H2O + CO2↑CaOH2+ CO2=CaCO3↓+H2O6HCl + Fe2O3= 2FeCl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2HCl + CuO = CuCl2 + H2O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Fe2O3+ 6HCl = 2FeCl3+ 3 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Fe + 2HCl ==FeCl2 + H2↑Zn + 2HCl == ZnCl2 + H2↑四、稀硫酸酸性实验:Zn + H2SO4 === ZnSO4 + H2↑实验室用来制取氢气CuO + H2SO4 = CuSO4 + H2O现象:黑色氧化铜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CuOH2+ H2SO4 = CuSO4+2 H2O现象:蓝色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BaCl2 + H2SO4 = BaSO4↓+ 2HCl现象:产生白色沉淀;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先检验哪种离子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若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酸的共性通性.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②、酸+金属= 盐+氢气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④、酸+碱〓盐+水⑤、酸+盐=新盐+新酸四、酸的个性: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从而形成白雾;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浓盐酸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或玻璃棒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流进浓硫酸时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木材、纸张脱水碳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一.什么是碱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二、碱的性质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只有可溶性碱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NaOH + HCl=NaCl + H2O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中和反应: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的应用: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CO2 + CaOH2 = CaCO3↓+ H2O注意: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CO2+ 2NaOH = Na2CO3 +H2O注意:这一反应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SO2+2NaOH=Na2SO3+H2O注意: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思考:CuCl2 + 2NaOH = CuOH2↓+ 2NaCl现象: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FeCl3+ 3NaOH = FeOH3↓+ 3NaCl现象: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碱的通性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3、非金属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4、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三、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①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②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③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④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⑤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注意:⑥、NaOH的保存:实验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还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⑦、实验室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常用它来作干燥剂;但它不能干燥酸性类气体,如:CO2、SO2、H2S、HCl.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CaOH 2 + 2HCl =Ca Cl2+2H2OCaOH 2 + H2SO4=Ca SO4+2H2OCaOH 2+Na2CO3 = CaCO3↓+2NaOH3CaOH 2+ 2FeCl3 =2FeOH3↓+3CaCl2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和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钙个性:1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2 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3 CaOH2具有碱的共性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盐一、盐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或铵根离子结合而成;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二、几种盐的性质①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白色粉末化学式为:Na2CO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2、碳酸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3、与酸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4、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制造烧碱应用:碳酸钠可制造玻璃、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CO32-的检验方法: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32-;3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1、碳酸钙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碳酸钙高温分解CaCO3= H2O+CO2↑高温用途:1、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柱或工艺品2、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③食盐NaCl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粗盐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用途: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盐的性质:1、酸+盐→新酸+新盐2、碱+盐→新碱+新盐3、盐+盐→新盐+新盐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三、盐的制取:Na2CO3+CaCl2 = CaCO3↓+ 2NaCl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2. 反应物都溶于水,与酸反应除外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溶水快,硝酸盐遇水影无踪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只溶钾、钠钙钡;四、三种肥料的作用:1、氮肥: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常用的氮肥:是含氮有机物即人的尿液;化肥:尿素CONH222、磷肥的作用:促进农作物要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等;3、钾肥的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铵根离子的检验: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使用注意: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所以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有利于该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一、哪些物质是金属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各名称都带有金字旁;2、金属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3、金属物理性质:有光泽、比较硬,有延展性、有导电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跟氧气的反应实验1:将一根镁带、一根铜丝同时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到:银白色镁带很快燃烧起来,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红色铜丝不会燃烧,但表面变成黑色点燃2Cu +O2= 2CuO 2M g +O2= 2M g OCuO +2HCl = CuCl2+ H2O 现象:溶液变成蓝色注意若一种金属越容易和一种金属发生反应,则这种金属的化学性质越活泼;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可以阻止里面的金属铝和氧气反应;M g+ 2HCl = M g Cl2+H2↑Zn+ 2HCl = ZnCl2+ H2↑M g+ H2SO4 = M g SO4+H2↑Zn+ H2SO4 = ZnSO4+ H2↑注意金属和酸发生反应是,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则说明这种金属的化学性质越活波;三、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①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②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1-6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1.有机物的概念;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除外;2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2.甲烷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2沼气、和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实验: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产生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1.燃烧指甲、头发或羊毛,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同时看到黑烟;2.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焦的棉布气味;思考点燃棉花纤维和羊毛,所闻到气味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CO32-的检验方法: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32-;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铵根离子的检验: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干燥剂的选择: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中性气体如:H2、O2、N2、CO※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九年级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1-3节)PPT课件(初中科学)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氢气
D. 氧气
2、下列物质中不能跟稀硫酸反应的是----( C
)
A. 铁
B. 氧化镁
C. 二氧化碳 D. 碳酸钠
3、下列试剂能区分稀硫酸和盐酸的是----( D)
A. 锌粒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氢氧化钾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4、怎样鉴别3 瓶分别盛有水、稀盐酸、稀硫酸的 无色液体?
不变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减少
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来作干燥剂
浓盐酸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出现,原 因是浓盐酸挥发了氯化氢气体,该气体溶于空 气中水分,形成盐酸小液滴。由此得出浓盐酸 有挥发性和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
拓展:
雾的产生原理:液态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 烟的产生原理:固态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
(1)自行车轮胎爆裂
(2)节日燃放鞭炮
(3)泥水静止产生沉淀 (4)清水中滴入红墨水变成红色
(5)霓虹灯发出有色光了 (6)从海水中晒制食盐
2.下列有关数据项目中,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D )
A.熔点 B.沸点 C.硬度 D.着火点
巩固与拓展
3. 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
Ca(OH)2 === Ca2+ + 2OHHCl === H+ + Cl -
H2SO4 HNO3
=== 2H+ + SO42=== H+ + NO3-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
化合物。
盐酸: HCI = H + + CI-
硝酸: H NO3 = H + + NO3-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一章物质的变化
第一讲物质的变化【知识新授】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2)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放热、pH变化、状态变化。
【例题分析】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为什么?①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②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③铜锭抽成铜丝④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⑤煤的燃烧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⑦空气液化⑧铜器生绿锈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⑩酒精挥发11 火药爆炸12 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131、初中科学教材中,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可能产生新物质D.析出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3、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4、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棉纱织布C.火药应用D.瓷器烧制6、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以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7、阅读下面的短文.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描述的有关括号中.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在1.0l×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继续冷却到一101Pa,变成固态氯.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发生燃烧,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氯化氢的气体.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8、下列有关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B、物质的熔点、沸点C、物质的硬度、密度D、物质易溶解于水E、导电导热性F、延展性G、可燃性H、氧化性I、还原性J、稳定性K、酸碱性L、金属活动性.9、在地震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请你回答:(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性质是(各写一条);(2)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①铁熔化成铁水②葡萄酿成酒③铜能变成铜绿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食物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九上科学第一章第1节:物质的变化知识整理
第1讲:物质的变化 姓名一.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分类1.物质变化的分类分类思想是科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
自然界中的变化复杂多样,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结构层次观念也是科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
科学中用分子、原子层次对物质变化进行微观解释。
练习1: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制取乙醇汽油属于物理变化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练习2:原子核经高能粒子撞击后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核,关于这一物质变化过程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的物质生成B.这不是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而这个变化中原子核也发生了变化C.既是化学变化,也是物理变化D.属于物理变化2.描述化学变化的现象常见错误现象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感受的一些变化,如光、热、声、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常见错误是把实验结果当成实验现象来描述。
练习1:完成下表练习2:下列对化学现象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3.物质性质的分类在两类变化中,物质会表现出多种性质,人们把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反之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
练习1:完成下表物质变化结果: ,微观解释 。
结果: ,微观解释 。
练习2: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化学性质,后者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A.易生锈,腐蚀B.燃烧,熔化C.沸腾,爆炸D.凝固,变形4.区别性质与变化本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名词中,“性质”和“变化”有时不易区分,描述性质时常带有“是、有、易、能、会“等字样,描述变化时常带有“变成”、“生成”等字样。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知识点
一、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无新的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例如:用自来水制蒸馏水、木材变成木炭、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白磷自燃、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酸= H ++ 酸根阴离子一盐酸无色液体刺激性易挥发(硝酸)1.盐酸(HCl)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常用的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 ~ 38%,密度为1·19克/厘米3。
2·纯净的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用盐酸因含有FeCl3等杂质而常呈黄色。
3·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瓶口有白雾形成,因此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二硫酸无色液体吸水性、腐蚀性、脱水性作气体干燥剂1、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点在纸上或火柴梗上,可观察到纸上或火柴梗炭化而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脱水性:是浓硫酸夺取有机物中氢、氧元素(2:1),生成水。
是化学性质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具有吸水性.4.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实验时应十分小心.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立即送医院.思考并回答:浓硫酸如果敞口放置,会发生什么变化?根据这一性质,它在实验室有什么用途?浓硫酸如果敞口放置,由于它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增加,而溶浓硫酸能干燥:H2、O2、SO2、Cl2、HCl、CO2等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根据这一性质,在实验室中,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浓硫酸的稀释: (放热)1.必须将浓硫酸加入水中2.必须沿容器内壁慢慢加入3.要不断搅拌错误操作:由于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浮在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产生局部高温,使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出来正确操作:把浓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科学《物质的变化》_PPT1
物理变化:折纸,冰融化,糖溶解… 化学变化:纸燃烧,食物变质…
新知讲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4、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4、铁丝的形变 形状发生变化
5、水的电解 物 质 性 质 发 生 了 变 化 , 产 生 了 新的物质,气体产生
总结: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 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新知讲解
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 学变化,或者两者 兼而有之的?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近来我国某些城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三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①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甲 无色透明的硝酸铅与碘化钾反应,生成黄色沉淀(颜色变化和有沉淀生成)
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如何认识它们变化的规律呢?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 A、均为氧化反应 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2. 分别向 2 支试管中加入 5 毫升碳酸钠溶液。 3. 观察 2 支试管,你认为哪支试管里可能发生了化学反 应?哪些证据支持你的推断?
现象:第1只试管无变化,第2支试管变浑浊
科学九上第一章知识点
2. 盐酸和碱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归纳:盐酸+碱→盐+水3. 盐酸和盐反应活动: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现象:会写方程 CaCO3+ 2HCl ==CaCl2+H2O+CO2↑归纳: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注:如果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这也是CO32-的检验方法即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Ca(OH)2+ CO2=CaCO3↓+ H2O4. 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活动:盐酸和铁锈反应。
现象:Fe2O3+ 6HCl ==2FeCl3+ 3H2O活动:盐酸和氧化铜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色CuO + 2HCl == CuCl2+H2O归纳:盐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5.盐酸和金属反应归纳:盐酸+某些金属→盐+氢气(二) 硫酸A. 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
B. 化学性质(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1.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 稀硫酸与碱反应稀硫酸+碱→盐+水3. 稀硫酸与某些盐反应稀硫酸+某些盐→新盐+新酸如:Ba(NO3)2+H2SO4==BaSO4↓+ 2HNO3注:继续加入,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即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4. 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稀硫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5. 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稀硫酸+某些金属→盐+氢气C.浓H2SO4的特性1.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
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O2、H2、CO2等2.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3. :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4. 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
1-1物质的变化-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练课堂(浙教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变化【知识点分析】一.物质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3)物理变化的实质:物体的状态或者分子间的间隙发生变化(4)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的产生,或有无新分子的产生(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产生的时候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产生的时候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判断变化的类型】翻涌的浪花银装素裹的雾凇森林火灾炼仙丹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物质变化的判断: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在不同的状态下物质的颜色、状态、温度(吸放热)以及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方面寻找证据证明变化的发生。
(2)物理变化的类型:形状变化(粉碎,捏扁),三态变化,温度变化(3)化学变化的类型:燃烧、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生物变化、化学反应(4)物理性质的类型: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5)化学性质的类型: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三.古诗中的物质变化:【物理变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位置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形状的变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学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学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的运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凝固玉不琢不成器-------形状【化学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煅烧碳酸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和生物变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燃烧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烧爆炸【考点回顾】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例题分析】【例1】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雕琢玉石B.丝线织锦C.葡萄制酒D.瓷盘破碎【答案】C【解析】A、雕琢玉石,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B、丝线织锦,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C、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D、瓷盘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件
2021/12/9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
第1节 物质(wùzhì)的变化
课堂小结 物质的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的变化
伴随形状、状态等 的变化
伴随变色、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的变化
判断
(pànduàn)
依据
是否有新 物质生成
2021/12/9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页。
2021/12/9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第1节 物质(wùzhì)的变化
[归纳(guīnà)总结]
观察和实验是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jīběn)方法,除此以外,还有查阅 资料等方法。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9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第1节 物质(wùzhì)的变化
2.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xìngzhì),可用白色 硫酸铜固体做__水______的检测剂,或少量_____水___的吸收剂。
3.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可以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推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实例
2021/12/9
本质区别
汽油的挥发
汽油的燃烧
宏观:是否有新的第四物页,共质三十产页。生 微观:是否产生新的分子
第1节 物质(wùzhì)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shízhì)是构成物质分子的____原__子__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 的________分。子(fēnzǐ)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三、酸碱指示剂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4结论: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②酸+金属=盐+氢气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④酸+碱=盐+水⑤酸+盐=新盐+新酸五、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CaOH2 + CO2= CaCO3↓+ H2O六、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检验Cl-和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 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八、盐酸氯化氢溶液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九、硫酸H2SO4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②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③浓H2SO4的特性a.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CO2等b.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c. 氧化性: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d. 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注意实验操作: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危险十、硝酸HNO3①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白雾;②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③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是水,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小心;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一、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碱的通性: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盐+水:CO2+2NaOH=Na2CO3+H2O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Na2CO3+CaOH2=CaCO3↓+2NaOH以上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1 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2 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二、中和反应: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应用: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中和反应的实质: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三、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CaOH2具有碱的共性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盐一、什么是盐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或铵根离子结合而成;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二、几种盐的性质1、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白色粉末化学式为:Na2CO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2CO32-的检验方法: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32-;2、碳酸钙CaCO3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3、食盐NaCl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粗盐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用途: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3、制生理盐水0.9%0.9%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4、盐的性质:1酸+盐→新酸+新盐 2碱+盐→新碱+新盐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三、制取盐的可能途经金属+酸→盐+氢气: 2Na+2HCl=2NaCl+H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HCl+Na2O=2NaCl+H2O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O2+2NaOH=Na2CO3+H2O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FeSO4+Cu酸+盐→新酸+新盐: 2HCl+Na2CO3=2NaCl+H2O+CO2↑碱+盐→新碱+新盐: 2NaOH+CuSO4=Na2SO4+CuOH2↓盐+盐→新盐+新盐: AgNO3+NaCl=NaNO3+AgCl↓四、复分解反应: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2没有酸参加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无酸皆可溶五、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硝溶,氯化银不溶; 再说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最后说碱类,只溶钾钠铵钙钡;六、盐与化肥1、化学肥料是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2、化肥的类型:氮肥: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磷肥: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钾肥: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3、复合肥: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4、氮肥作用: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磷肥作用:促进农作物要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等;钾肥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生成; 5、铵根离子的检验: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各名称都带有金字旁;2、金属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3、金属物理性质:有光泽、比较硬,有延展性、有导电性;45.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跟氧气的反应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金属跟酸的反应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金属跟某些盐溶液反应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金属6.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7.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第六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1.有机物的概念;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2.甲烷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3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3.除甲烷外,1 打火机中液体的主要成分---丁烷C4H10,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2 乙炔C2H2 ,具有可燃性,燃烧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 5O2 === 4CO2 + 2H2O4.有机物的特性;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5.有机物的用途;1甲烷是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燃烧火焰用来割断或焊接金属;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5乙酸用作食醋;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1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单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C6H12O6;2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量约在1.2~100万之间;蛋白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3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摄入的脂肪,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皮下脂肪;3.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4.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1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2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物质的分类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1、物质的转化规律非金属单质——化合物S+ O2=点燃=SO2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4P+5O2=点燃=2P2O5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C+O2=点燃=CO2氧气充足2C+ O2==2CO 氧气不充足某些非金属氧化物+H2O——酸CO2+H2O=H2CO3 CO2通入紫色石蕊实验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SO2+ H2O=H2SO3SO3+ H2O=H2SO4金属单质——化合物2Mg+O2=点燃=2MgO 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2Cu+O2=加热=2CuO 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2Fe+2O2=点燃=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某些金属氧化物+H2O——碱CaO+ H2O=CaOH2K2O+ H2O=2KOHCuO、Fe2O3不能,因为对应的碱不溶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盐或金属氧化物Fe+S==加热=FeS2Fe+3Cl2=加热=2FeCl3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生成CO2↑盐+盐、盐+碱的反应中,反应物必须可溶,且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种有气体,水或沉淀盐+金属的反应中,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发应的金属K、Ca、Na等不符合要求2、物质的鉴别:HCl及盐酸盐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H2SO4及硫酸盐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碳酸盐的检验CO32-:用稀HCl和澄清石灰水CaOH2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3、物质的推断:沉淀: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AgCl、BaSO4溶液颜色:Cu2+溶液为蓝色,CuSO4溶液、CuCl2溶液Fe3+溶液为黄色,FeCl3溶液Fe2+溶液为浅绿色:FeCl2溶液,FeSO4溶液黑色固体:CuO、C、Fe3O4红色固体:Cu4、物质的俗称烧碱苛性钠:NaOH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4、氧化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O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O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叫还原剂还原剂—夺氧—被氧化化合价↑氧化剂—失氧—被还原化合价↓5、金属的冶炼常见还原剂:C、CO、H2C+2CuO=加热=2Cu+CO2↑ 2+CuO=加热=Cu+H2O 3CO+Fe2O3=高温=2Fe+3CO21)C: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H2: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H2, 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H2, 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提示: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3)CO: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时应该先通一会CO,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CO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实验装置末端设置点燃的酒精灯燃烧尾气第3节常见的材料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盒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更大;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由Fe和C形成的合金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金属防锈措施:保护膜法: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金属的污染与除污危害:浪费资源和能源破坏土壤结构有毒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水源、生态环境重金属会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里流动,造成生物污染措施:分类回收有用垃圾对工业废水进行金属除污处理,达标排放对工业废渣中的金属实行循环再生用无铅汽油代替含铅汽油,用无P洗衣粉代替有P洗衣粉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废旧金属无机物非金属材料:水泥石灰石与黏土煅烧后加石膏磨细,玻璃石英+石灰石和陶瓷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第4节材料的发展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当前最令人关注的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纳米材料:以纳米为单位的超级微小颗粒材料,称为纳米材料特性: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与普通有很大的不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1、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归根究底,它们来自太阳能;2、大量的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3、日常生活中常说“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做功的过程实质上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第三节认识简单的机械二、滑轮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1/2 G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n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n分之一,即F= 1/n 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n倍;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符号公式:W总=W有用+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符号公式:η=W有用/W总=Gh/FL×100﹪ W有用<W总η<1四、研究杠杆的平衡(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出力臂的大小;(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3)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4)动力与动力臂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五、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光滑斜面:FL=Gh W额外=0 η=100﹪2有摩擦的斜面:W总=FL W有用=Gh W额外=FL η=Gh/FL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的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第四节动能和势能第五节物体的内能第六节电能的利用一、电功第七节电热器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2、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3、电热器(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4、焦耳定律:(1)文字叙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数学表达式:Q=I2Rt;(3)电流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①Q=I2Rt是焦耳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任何导体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由此公式来计算;②对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像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等;电流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由Q=U2/Rt,Q=UIt推导公式来结算;第八节核能的利用第九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遵循这个定律;3、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永动机”不可能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能的转化的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够发生;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第一节食物与摄食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供参考小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与脂肪酸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小肠很 长 ,内壁有许多皱襞 ,小肠内壁有 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5、消化分为两类: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实验方法:对照实验;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3、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预防保护作用,血液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会读血样分析报告:如果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白细胞大于正常值通常患有疾病的是炎症二、心脏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脏能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围绕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心脏连着上、下腔静脉2根、肺动脉1根、肺静脉4根、主动脉1根共8根血管;左心房、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流静脉血三、血管血管类型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主要功能动脉厚、弹性大小快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静脉较薄、弹性小大,内有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较慢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最小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四、血液循环: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1、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养料,把废物排出和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1体循环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2肺循环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2、重要提示: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流动脉血;体循环中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3、动脉血:含氧量高,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低,血呈暗红色;4、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不断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四、脉搏与血压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健康的成人安静时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2、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此压力沿着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动脉都受到压力,形成脉搏;脉搏和心率是相同;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把手指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来诊断疾病;3、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推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用血压计在。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活动:在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 溶液,试管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试管中有沉淀产生
思考:上面的变化规律有何应用?
(1)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由于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农业上常用 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虫害。 (3)解毒
思
考
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 (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 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 酒精灯(1)用途: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 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 (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 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 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4.另取一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 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 有什么变化。
实验
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活动:探究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 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 什么现象产生。
白色固体粉末逐渐变成蓝色晶体
1、2是 物理 3、4是 化学
变化
变化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反应 可直接受热的: 容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 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取用 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 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②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 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
(三)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 能称准到0.1克) 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 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 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 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 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 游码要回零。
加热
冷却 加水
现在,我们对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 CuSO4和 CuSO4•5H2O相互 转变
生成Cu(OH)2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 原因是
4、5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 原因是
发生了化学变化
3
有形状变化的实验是 原因是
发生了化学变化 CuSO4•5H2O溶 解在水中
2
发生了物理变化
我们如何了解身边的事物所发生的变化呢?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活动:探究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有规则形状的蓝色晶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 能否溶解,水溶液呈什么颜色;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活动:探究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 有什么变化;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4.另取一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 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 有什么变化。
实验
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活动:探究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 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 什么现象产生。
白色固体粉末逐渐变成蓝色晶体
1、2是 物理 3、4是 化学
变化
变化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反应 可直接受热的: 容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 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取用 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 仪器:
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 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试管
(1) 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 (2) 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 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 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 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若左右放颠倒了, 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 - 游码读数
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 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 药品要在(烧杯或表面皿等) 玻璃器皿中称量。
(四)连接仪器装置 1.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 塞子塞进容器口
我们可以根据物质变化的规律,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0.蒸发皿 (1) 用途: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2) 注意事项: 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 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 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1.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 2.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
3、镁带能燃烧
4、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 5、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请仔细观察: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是 化学 变化 蜡烛熔化成烛泪是 物理 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我们如何了解身边的事物所发生的变化呢?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常见的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呢?
举出你所知道的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例子
雪
液态水
水蒸汽
雾
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
火柴梗被折断了
玻璃破碎了 面粉制成面条 面包变成面包渣 糖溶解在水中变成糖水
共同点:
只是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数 植物的光合作用
条件
光
二氧化碳 +水
原料
叶绿体
场所
6. 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1) 用途: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 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2) 注意事项: a、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 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 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 烧杯 (1) 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 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 注意事项: 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 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 (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 (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淀粉 (贮存能量) +氧气
产物
物质 变化
变化时 是否有 新物质 生成
没有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有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
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汽?水通电 得到氢气和氧气?)
请问:水分子改变 了吗?
通电
重新组合
通电
2 H2O
2 H2 ↑ + O2↑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活动:在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 溶液,试管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试管中有沉淀产生
思考:上面的变化规律有何应用?
(1)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由于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农业上常用 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虫害。 (3)解毒
思
考
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木炭在燃烧 木炭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一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 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 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 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 质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 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 (难)”等说法。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 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 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 (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 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 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 (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 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 酒精灯(1)用途: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 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 (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 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 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5. 胶头滴管、滴瓶(1) 用途: 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 注意事项: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染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 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 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 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 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 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 热面积,防止暴沸), 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 出伤人)。
2. 试管夹
(1) 用途:夹持试管 (2) 注意事项: 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 (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物质 性质
是否通 过化学 变化来 表现
如色、味、态、熔点、沸点、 硬度、密度、金属光泽等。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的 物理 性质 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才能 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 性质
如硫酸铜晶体受热易分解;镁能在空气中 燃烧,即镁有可燃性,氧气有助燃性;铁在潮湿 空气中易生锈。
你能说出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吗?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寻找变化的证据:
*物理变化只是形状、状态发生变化,并没有生 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 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pH值的改变、温度的改变等。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下列物质变化中,1、2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4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若请你把它们 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依据是什么? 1、液态水→固态水(冰) 没有新物 2、空气→液态空气→氮气+氧气 质生成 直流电 有新物质 氧气+氢气 3、水 生成 水合硫酸铜 4、硫酸铜 + 水
在盛有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 溶液,可发现有 白色沉淀 所以,硫酸铜可用于 检验蛋白质
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蓝色,这 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判断物质中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
请问:水分子改变了吗?
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 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 了新的分子。(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