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第十三章 土地税收

合集下载

土地税收(PPT 44页)--中国土地税制的演变与发展

土地税收(PPT 44页)--中国土地税制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中国土地税制的演变与发展
根据不同地区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状况规 定不同的税率 , 即实行地区差别税率税法规定的税率 分为四个档:
(1)以县为单位 (下同),人均耕地在1亩以下(含1亩) 的地区,每平方米为2元~10 元 ;
(2)人均耕地在1亩~2亩(含2亩)的地区,每平 方米为 1.6元~8 元;
第一节 土地税收概论
( 二 ) 收益税式的土地税 根据土地收益所征收的土地税。这种税收不仅包
括来自土地本身的牧益 , 还包括其他生产因素所创 造的收益。
1.按总收益征税 即以土地总收获量的一定比例为征收标准。
2. 按纯收益征税 以土地总收益中减去土地的负担及利用土地的一
切费用的剩余而征税。
第一节 土地税收概论
(三) 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国家在城市、县城、建制镇 和工矿区范围内, 对拥有城镇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 个人, 以其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按照 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凡在城市、县城、 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不论是属于国家所有 的, 还是集体所有的, 都是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 纳税人是实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在2004-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减轻农业税等 相关政策出台之前,1958 年颁布实施的《农业税条 例》一直是中国现行农业税的基本法规。
第二节中国土地税制的演变与发展
农业税的征收对象是国务院列入征税范围的农 业收入。应征农业税的农业收入包括: 粮食作物和 薯类作物的收入; 棉花、麻类、烟叶、油料、 糖料 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收入 ; 园艺作物的收入;经国务 院规定或者批准征 收的农业税的其他收入。
(二)土地税收的特点 土地税制以土地制度为基础。土地税的本质是财

《土地经济学》讲义

《土地经济学》讲义

《土地经济学》讲义一、土地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土地经济学,简单来说,是一门研究土地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用、配置以及相关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税收政策,以及土地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等。

二、土地的特性与经济价值土地具有多种特性。

首先,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质量的差异性等。

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无法像其他商品那样随意移动,这也使得土地的利用具有很强的区位依赖性。

面积的有限性则意味着土地资源是稀缺的,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

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块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适宜性和价值有所不同。

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土地的用途多样性以及土地资产的增值性等方面。

土地的供给相对缺乏弹性,而需求则受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

土地的用途多样性使得同一地块可以有多种利用方式,但其最优用途往往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土地的自身条件。

土地资产的增值性是由于土地的稀缺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需求增加和基础设施改善等因素导致的。

土地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在农业领域,土地是农产品生产的基础,其价值取决于土地的肥力、灌溉条件等因素。

在城市中,土地是工商业活动和居民生活的空间载体,其价值受到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周边配套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三、土地市场土地市场是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

它包括土地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土地的一级市场是指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的市场。

在我国,国有土地的出让主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

这一市场的运行对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政府财政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的二级市场是指土地使用者之间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的市场。

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反映了土地资源的流转效率和利用效率。

土地市场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地政策、经济发展状况、金融政策、人口流动等。

土地经济学土地税收

土地经济学土地税收

发生转移时,对增涨的地价课征土地增值税;二是土
地不发生转移时,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如5或10年,对
土地价值进行一次评估,对增加的地价征收土地增值
税。
• 2、受益捐或工程受益费 土地投资使土地升值
土地经济学土地税收
•三、我国现行的土地税制
•(一)农业税
• 1、农业税的概念及纳税人
• 农业税习称公粮,是我国政府向从事农业生产
2)建筑业3%

3)金融保险业5% 4)邮电通信业3%

5)文化体育业3% 6)娱乐业

7)服务业 5% 8)转让无形资产5%

9)销售不动产 5%
土地经济学土地税收
•2、土地税收构成
• 土地税收构成即按照土地课税的性质所划 分的土地税收的类别。
•①所得税类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分类所得税
•②财产税类 •动产税、遗产税、赠与税 •③流转税类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④行为税类 •印花税、空地税、荒地税、耕地占用税 •⑤资源税类 •水资源税、矿产品税、林产品税
•设施补偿型
•劳务补偿型
•工本补偿型
土地经济学土地税收
• 1)设施补偿型的使用费 它是指国家为适应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某种公共设施的建设,进行了 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桥梁设施、通讯设施、服务设施 的建设。为了使这些设施的资金投入得到一定的补偿, 那么对使用这些设施的单位和个人收取一定数额的使 用费,使这些设施得到一定的补偿,以保证这些设施 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推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系统的良 性循环,为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服务。如城市基础设 施配套费、通讯设施使用费、过桥费、高速公路过路 费等均属于这种类型。
•四、行为税类的土地税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_______为基础。

(5分)(A) 历史特性(B) 地理特性(C) 自然特性(D) 使用特性参考答案:C2. 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以国土发[2001年255号文]印发了新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将原有两级分类变成_______级分类。

(5分)(A) 一(B) 三(C) 四(D) 五参考答案:C3.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土地利用中_______的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5分)(A) 人与土地(B) 人与经济(C) 人与社会(D) 社会与经济参考答案:A4. 最早提出区位论是_______。

(5分)(A) 马克思(B) 杜能(C) 李嘉图(D) 韦伯参考答案:B5. 土地的_______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5分)(A) 固定性(B) 差异性(C) 可再生性(D) 稀缺性多选题6.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_______。

(5分)(A) 位置固定性(B) 面积有限性(C) 质量差异性(D) 功能永久性参考答案:A,B,C,D7.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_______。

(5分)(A) 供给的稀缺性(B) 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C) 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 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参考答案:A,B,C,D8. 土地的功能包括_______。

(5分)(A) 承载功能(B) 生产功能(C) 资源(非生物)功能(D) 再生功能参考答案:A,B,C9. 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又可分为_______。

(5分)(A) 经济目标(B) 生态目标(C) 社会目标(D) 文化目标参考答案:A,B,C10. 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中,产出类的指标有_______。

(5分)(A) 产品的实物量(B) 总收入(C) 净收入(D) 利润参考答案:A,B,C判断题11. 请问,在17世纪末,是否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第一次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并对级差地租、土地价格等作了初步的阐述。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地经济学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考试课)适用对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学时:32学时 2学分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农业经济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必修课程的要求《土地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地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主要教学任务是:从知识方面,掌握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和土地资产三大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问题;土地制度和产权的体系结构以及权属转移和收益分配原理;理解我国对土地资产的土地税收、金融政策的主要调控手段;知晓中国现行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利用以及在产权和资产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

从技能方面,能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土地供给和需求与土地市场和土地价格的关系;能利用几种基本的方法对土地价格进行评估;能利用土地税收、金融政策和土地管理法等政策法规对我国目前土地管理和土地经济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土地经济学是三年级开设的专业课(范围选修课)。

是在第一和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和农业经济学后开设的课程,它们是学好土地经济学的课程基础。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土地市场、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的评估、土地税收、土地金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集约和规模利用基本原理、土地制度,土地产权理论,保护耕地与土地的占补平衡,土地征用等。

难点:土地市场管理;土地的供求平衡分析;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和作用;土地价格的管理;土地金融的作用;中国现行的土地税税制的改革;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农用地及城市土地规模利用;土地管理体制的确立、运行与改革,土地产权的体系构成和流转。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第一和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和农业经济学后开设的课程,它们是学好土地经济学的课程基础。

土地经济学笔记

土地经济学笔记

概念土地,是地球陆地一定高度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植被的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利用: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

土地集约利用: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模式。

集约经营:土地单位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变量投入粗放经营:使用大面积土地投入低比率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对于一个农业生产单位的某一生产过程若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变变动生产要素的报酬将随变动要素投入的增加呈现逐渐递增到最大值又递减的趋势。

区位:客观物体分布的地区和地点。

区位理论: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

农业区位地租: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收益差额农业区位地租:不同区域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

L(区位地租)=Y总产量(m 产品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生产成本)-Yt(单位产品单位距离的运费)d(产地与市场距离)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因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规模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首先是单个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其次是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性内部规模不经济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原因而导致的收益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行业内单个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经济利益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行业内单个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集聚经济: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而获得的效益,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点所获的得的空间意义上的效规模经济。

土地利用规模: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所占用土地的面积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保护耕地是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

土地人口承载力:也叫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土地税收的基础知识共95页

土地税收的基础知识共95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土地税收的基础知识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பைடு நூலகம்

土地税收原理与制度.pptx

土地税收原理与制度.pptx

2)劳务补偿型费用 它是指对自然资源,如荒滩、旷野没有进 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开发,例如平整土地作为停 车场、露天仓库、集贸市场等等的劳务费用的补 偿。如摊位费、停车费、以及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收取的各种费用。
3)工本补偿型费用
它是指为了加强
土地的管理,建立各种地籍档案,需要发给土地使用
者各种各样的证明、证件,印制这些证件的费用需要
§12 土地税收 §12.1 土地税收原理
一、税收的一般原理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依靠法律强制手 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 入的一种形式。
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纳税?
❖ 1、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
服务与被 服务
1)保护公民人身及财产安全,保护公民不受 无端侵扰;2)有广泛的自由和参与权,发达 的教育、文化及其设施等公共产品。
至于如何根据纳税人的经济状况来确定其 税负的份额,又有“利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两种主张。
从政府的服务中享 受的利益的多寡
财富:所得、 支出、财产
2、效率原则
1)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指税收应当有利于经济的有效运行。通过税收将 社会资源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若经济活动 因此受到干扰和阻碍,即形成税收的额外负担,若经 济活动因此而得到促进和发展,即形成税收的额外收 益。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而又额外收益最大,便是 税收效率的基本要求。
❖2、税制与公正的关系?
(二)税收的职能
1、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
——为国家筹集资金是税收首要的和基
本的职能
也可称为财政职能
2、调节经济的职能
也可称为经济职能——派生职能
单一税制
复合税制
不同税种 不同税率 累进税率 累退税率

土地经济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

土地经济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

土地经济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土地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问题。

2.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并综合了人类活动成果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3.供给:一定时间内,厂商在一定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4.需求: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5.土地的自然供给: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后备土地资源)。

6.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和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

7.土地报酬变化的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是随着单位土地面积上劳动和资本的追加投入,先是递增,但当投入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如果出现科学技术或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使土地利用在生产资源组合上进一步趋于合理,则又会转向递增;而一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稳定下来,将会再度趋于递减。

8.生产函数原理:生产要素的数量和组合与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用生产函数来反映。

9.土地利用(经营)集约度:每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多少。

10.土地整理: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分为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

11.土地利用经营规模: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如企业、城市等)所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2.期间配置: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配置,以保证人类对资源的持续利用。

13.区间配置:资源的的空间分布,选择最佳的区位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综合效益。

14.产业间配置: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布,旨在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各产业的发展。

15.区位论:又称立地论,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土地经济学考点总结

土地经济学考点总结

★土地: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 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自然特性: 位置的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经济特性: 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功能: 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功能、生态功能、财产和资产功能★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领域):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在国名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 研究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资产流转(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价值实现问题, 研究的是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另一个侧面)研究方法: 抽象思维、系统分析、微观与宏观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土地利用: 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

内容: ⑴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⑵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分析;⑶编制土地利用规划;⑷土地开发(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⑸土地保护基本原则: 农业优先与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相结合\坚持集约利用与保持适量耕地相结合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保护相结合影响因素: (土地能否被利用及利用效率高低):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行政因素\社会因素,各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生产力条件下, 表现出的作用不同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因素是第一因素, 提高后, 人类具备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较高能力,就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土地利用的方向与方式★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孤立国》: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 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 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原材料系数=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小于1, 设在产品中心消费区;大于1, 设在地方性原材料产区;等于1, 之间的任何一点劳动系数=劳动成本/地域重量★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利用: A城市规模大, 人流物流剧增, 公共设施不堪重负、工业布局、土地区位利用不合理、交通堵塞B从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调整开始, 借鉴城市布局原理, 优化城市空间各项用地, 特别是各功能区的组合关系。

土地经济学-知识点

土地经济学-知识点

土地经济学-知识点1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土地利用中人与土地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2类似宗地:宗地所在的区域特性以及影响地价因素与条件相同或者相似的土地。

3土地征用市场:是国家强制性的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建设用地并对农民集体实行一定积极补偿的行为。

4征用:为了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集体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强制性地转给国家建设用地农民集体实行一定经济补偿的的行为。

5土地金融:是以土地抵押为担保的土地经济范畴融通等一切信用活动的总称。

6土地税收: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其政治权利从土地所有者或其使用者手中无偿强制地固定生物经济取得的部分土地税收收益的一。

7土地制度:狭义:土地所有使用及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与相应的土地法之权利制度上土地经济制度及土地法制权制度。

组成上分:土地所用制度土地收用制度土司管。

8土地所用制: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拥有的经济形势。

9土地使用制:对土地的使用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10土地管理制度:国家政权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国家或某一区域的土地红火过上进行管理监督和调控的制度机构手段的综合11土地所有权:又叫土地权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自由使用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1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10土地租赁权:土地承担人有占有使用土地并获得收益的权利13土地抵押权:是土地受押权人对抵押的土地所享有的权利14地役权: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为其所阻力的土地所设的权利15地上权:在其他人土地上设立建筑物工作物等的权利16土地发展权:变更土地是使用性质的权利17土地:是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土壤水纹大气和植被等要素够成的自然综合体18土地市场: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挥出来的经济关系的总称19土地自然供给:土地天生的可被人类利用的那部分20土地经济供给:指在土地自然共计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可谓人类直接利用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21土地需求: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22地租:直接生产者在自然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产物北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23级差地租一:由于肥力和土地位置优越而形成的级差地租24级差地租二:在统一块土地上个连续投资劳动者生产率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25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计划利用: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规模: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所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者讲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土地税收: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其政治权利,运用法律手段,从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手中无偿,强制,固定地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收土地可持续利用:当前的土地利用不能对后代的持续利用构成危害,换句话说,土地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要影响人类今后的长远发展。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有效供给。

土地使用权出租: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地价评估:是指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地价评估目的,遵循科学的土地估价原则、程序与方法,对土地市场价格的测定。

土地集约利用: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曾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农业经营规模:泛指农业经营单位的规模量,是一切农业经营单位一切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一切农业经营单位经营活动规模的数量反映,是普遍的数量表现。

土地使用权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土地金融:以土地为媒介而进行的货币与资金的融通活动,是通过各种信用方式,方法及工具,有效地组织和调剂土地领域中货币资金的活动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土地税收与经济发展

土地税收与经济发展

土地税收与经济发展在土地产权私有的国家,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利用征税权,征收土地税或不动产税,增加财政收入用之于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并利用税收杠杆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享利·乔治的观点,土地税收是不会扭曲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的,不会影响土地的最高最有效利用(highest and best use),也是提供公共财政的最有效途径。

因为人们不可能通过改变经济行为(如减少投资或减少征税商品的消费)来逃避土地税收,而其他影响经济行为的税收则会扭曲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

如提高商业零售的税负,就可能因为税负加重而导致零售商店减少,消费者削减消费等,土地利用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但在现实生活中,土地税收显然会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构成一定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如增加土地税收会增加土地的持有成本(carrying cost),导致土地的超前开发,从而可能影响土地的最高最有效利用;如果土地税收政策在地区之间不一致,会影响到企业的选址和投资决策;许多国家和地区利用土地的税收杠杆,引导和激励有利的经济行为,抑制不利的过度投机行为,成功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过重的土地税收或地区间的税率竞争也会导致经济的负面影响等。

但这并没有否定享利·乔治的观点,因为享利·乔治的观点或称为理论模型是建立在许多假设前提下的,例如特定的区域,土地供给固定,忽略地区差别与人口变化的影响,忽略外部效应等。

由于世界各国在土地税收的实践中,大多数是采用对土地及其建筑物共同征税,即采用不动产税(property taxation)的形式。

应该说,土地税与不动产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基本类似,但也有一定区别。

与土地税相比,不动产税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更大些,特别是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负面效应会更大些。

例如增加不动产税负,人们会减少土地的开发强度,减少建筑面积的消费等,低效利用土地资源,从而扭曲了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

土地经济学 名词解释,简答

土地经济学  名词解释,简答
12、广义土地开发泛指把尚未利用的土地经过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利用;狭义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于耕作的生荒地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
13、指依据自然生态规律采取各项保护措施或在利用土地时,停止采用原来的破坏性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
14、指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
25、是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采用行政的、经济的和规划计划等手段,确定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方式,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种管理。
26、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27、指承租人有占有租赁物而为使用收益之权能。
28、指土地受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移转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的土地,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拍卖价款作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
51.供人类生产、生活之用,有门、窗、顶盖,能保温、遮雨、。
52.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里面进行生产和生活,如烟囱、水塔、水井、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
53.债权人对相关债务的抵押品享有的权利;
54.承租人对他人物品的占有权、利用权、收益权,没有处分权——如再出租等(其使用权还归出租人,出租被视为行使使用权的一种方式)。
45、也称理论地租, 是指土地总收益扣除总成本的剩余部分,即利用土地所得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46、土地估价师根据估价目的,遵守(公认和规定的)估价原则,运用(公认和规定的)估价方法,按照(公认和规定的)估价程序,对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特定价值进行分析、测算和判断并提出专业意见的活动。
47.土地估价人员是指通过土地估价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相应资格并注册,从事土地估价活动的专业人员。
15、指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组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土地税收类型 1、不动产取得税类 2、不动产保有税类 3、不动产流转税类
(二)土地税收的功能 1、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2、规范土地市场、抑制土地投机 3、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4、避免土地闲置浪费,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三、土地税收作用及效应原理
1、集资作用 2、资源配置作用 3、收入效应 4、乘数效应
❖2、税制与公正的关系?
(二)土地税收的概念
土地税收是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政治权 利从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手中无偿地、强制地取 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收。
(三)土地税收的性质——财产税
所谓财产税,是指凡公民所有的财产,其价值 达到某一数额以上,政府就要依法征收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公用。
二、土地税收类型与功能
四、地税与地租、地费的关系
1、地税 2、地租 3、地费——土地使用费
使用费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费”,从词义上讲是花费、消耗。使用费的内
涵是一种补偿,如设备补偿、劳务补偿、工本补偿等。 使用费一般有三种类型:
设施补偿型
劳务补偿型
工本补偿型
1)设施补偿型的使用费 它是指国家为适应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某种公共设施的建设,进行了 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桥梁设施、通讯设施、服务设施 的建设。为了使这些设施的资金投入得到一定的补偿, 那么对使用这些设施的单位和个人收取一定数额的使 用费,使这些设施得到一定的补偿,以保证这些设施 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推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系统的良 性循环,为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服务。如城市基础设 施配套费、通讯设施使用费、过桥费、高速公路过路 费等均属于这种类型。
2)劳务补偿型费用 它是指对自然资源,如荒滩、旷野没有进 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开发,例如平整土地作为停 车场、露天仓库、集贸市场等等的劳务费用的补 偿。如摊位费、停车费、以及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收取的各种费用。
3)工本补偿型费用
它是指为了加强
土地的管理,建立各种地籍档案,需要发给土地使用
者各种各样的证明、证件,印制这些证件的费用需要
3、土地转让税 所得税、土)美国主要的土地税种 1、所得税性质的土地税 地租税和土地改
良物租金税 2、财产税性质的土地税 房地产价值税、
遗产税和赠与税
(二)美国土地税制的特点 1、由地方掌控的税种 2、财产税性质 3、课税对象固定 4、重要性不高
三、法国土地税收制度
§13 土地税收 §13.1 土地税的概念与功能
一、土地税的概念、性质 (一)税收的一般原理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依靠法律强制手 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 入的一种形式。
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纳税?
❖ 1、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
服务与被 服务
1)保护公民人身及财产安全,保护公民不受 无端侵扰;2)有广泛的自由和参与权,发达 的教育、文化及其设施等公共产品。
得到补偿,因此要收取工本费。
使用费是对土地投入资金、设备、劳务、工本后 产生的,没有投入就不能取得收入,它完全是对投入 的补偿。
§13.2 典型国家(地区)土地税收制度
一、各国土地税收的概况
1、土地取得税 包括土地遗产税、赠与税、登记许可税、不动 产取得税、印花税
2、土地保有税 财产税、地价税、房产税、房地产税
1、土地增值税 2、土地年度税 3、不动产出售税 4、基础设施税
四、台湾土地税收制度
1、地价税 2、土地增值税 3、空地税、荒地税 4、遗产税
五、香港土地税收制度
1、物业税——按租金收入的比例收取 2、差饷税——财产税 3、遗产税 4、印花税
§13.3 中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