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修改细节与解读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一.《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教材总体变化
1.增加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的主要类型。 2.人与环境一章,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原属于选修3的生态工程整 合安排 3.生态工程由原选修3的一章精简为一节,内容大大简化。
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章 改变: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改为年龄结构和 性别比例
现代进化理论不再是以蓝色标题出现 增加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探究实践活动 共同进化改为协同进化
《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变化
第一章
融合遗传由问题探讨变成开篇正文 豌豆七对相对性状中的种皮的颜色换成 了花的颜色。 旁栏思考题提到了归纳法 表现型又可以叫表型 增加了杂交 育种专题
第二章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改为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
蓝藻:更名为蓝细菌
水是细胞内良好溶剂的原因 以及水的比热容较高的原因
脂肪:增加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内容,生产生活实际相关;脂肪的检测删掉苏丹Ⅳ 和匀浆法。
氨基酸: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1种,这里有 两个变化:一是没有强调婴儿是9种,二是 给出了8种必需氨基酸的名字。
第一章变化部分:血浆成分表 血浆缓冲物质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材料有变化 第二节标题由“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改为“内环境的稳态”
增加:缓冲对、尿毒症
第二章 增加了外周神经系统并附一图片 新增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脑神经,脊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 交感神经 神经胶质细胞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递质受体复合物 神经递质的降解和回收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变化总结
• 第六章 • 增加:细胞分化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非洲爪蟾的核移植实验。 • 脐带血干细胞” • 细胞自噬 • 年龄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 改变:着丝点改称为着丝粒。 • 有丝分裂仅指分裂期 • 无丝分裂的知识:改为小字,弱化了这一知识点。 细胞衰老:将“自由基学
说”和“端粒学说”升级为正文内容,显示了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细胞死亡: 明确指出包括凋亡和坏死两种方式。
• 细胞全能性的定义:修改为“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 分化成其它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并明确指出“受精卵也是具有全能性的。 龙胆紫:改称为甲紫溶液。
•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改为“思维训练
• 删减:细胞癌变(调整到了必修二)
一.《遗传和进化》教材总体变化
1增加了部分内容:表观遗传、生物进化的证据 2.删除了原教材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 删减: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
• 第4章
• 增加: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 变化: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明确水有两种运输方式,更多是协助扩散 胞吞与胞
吐:改为正文,强调其意义。明确胞吞胞吐属于跨膜运输,需要膜蛋白的参
与。
• 删减:删除了流动镶嵌模型,移到到了第三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章变化部分:血浆成分表 • 血浆缓冲物质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材料有变化 • 第二节标题由“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改为“内环境的稳态” • 增加:缓冲对、尿毒症
• 第二章 • 增加了外周神经系统并附一图片 • 新增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 脑神经,脊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 • 神经胶质细胞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 递质受体复合物 神经递质的降解和回收 •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课本答案和提示第3章
2019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答案与提示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问题探讨1.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易通过细地股,因此活细胞不被染色。
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2.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二)思考·讨论1. 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2.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在水一空气的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的一面。
科学家因测得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3.由于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溶液中,朝向水的是“头部”,“尾部”受水的排斥。
当磷脂分子的内外两侧均是水环境时,磷脂分子的“尾部”相对排列在内侧,“头部”则分别朝向两侧水的环境,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的内外环境都是水溶液,所以细胞膜磷脂分子的“头部”向着膜的内外两侧,而“尾部”相对排在内侧,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4. 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一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的“头部”将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磷脂分子分布成单层。
(三)旁栏问题一是因为水分子极小,可以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二是因为膜上存在水遇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通过膜。
(四)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 (1 ) ✘; (2) ✘; (3)✘2. B拓展应用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合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可以允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
这样的类比也有不妥之处。
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能是被动地在起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程内容解读 (共14张PPT)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 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1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 的正常代谢活动 2.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 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 白。 4.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5.细 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应发生在细胞的 特定区域
教材样例
简介:
《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物两个必修模块之一,本模块 安排的课程依据《高中生物标准(实验)》进行,课程 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选择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 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 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联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帮 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 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的相互 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中学生的生物科学 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 本模 块的 学习 学生 将掌 握什 么?
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深入地理解生 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 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 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 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 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学习细胞 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 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 解。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 课程内容介绍
《分子与细胞》课程内容解读
一、概述 二、本课开设的依据 三、教材解读 四、模块解读
五、掌握知识点 六、教学提示 七、学业要求
《分子与细胞》的概述
《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 物课程必修内容之一,本 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 谢、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 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 容。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重要实验改进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重要实验改进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重要实验进行局部改进,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细节等方面,重点介绍《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这3个实验。
关键词:分子和细胞的重要实验改进1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改进1.1还原糖的鉴定1.1.1实验材料教材中建议选择苹果或梨作为实验材料。
但苹果纸巾必须临时配制,不能长期存放;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易氧化成褐色,影响实验效果。
梨的价格很高。
鉴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反复实验,最后选取了一种既容易观察,又经济的材料──白心萝卜或白洋葱。
用其制备的组织样液如果用不完,可以储备起来第二天使用,不变色而且仍然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1.1.2实验方法将白洋葱老皮去掉,将鳞片叶切成小块放入研钵中并加入少量石英砂直接挤汁制备组织样液,提高课堂效率。
1.1.3实验细节用斐林试剂验证还原性糖时,教材中的条件是水浴加热至煮沸,这样操作,导致在实验结果中得到是黑色沉淀而不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因此可以改进一下本实验的实验条件:快速加热至沸腾来替代水浴的缓慢加热,这样做不仅防止氧化亚铜被氧化也能防止氢氧化铜的分解,能够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1.2脂肪的识别1.2.1实验材料教材中建议使用花生或花生匀浆,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实验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我使用植物油或肥肉,需求量小,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1.2.2实验方法教材中给出的方法是:手工切片和显微镜观察。
在实验过程中,花子叶不易切薄,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对实验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我改变了这个步骤,在滤纸上滴1-2滴,或者用橡胶头滴管切肥肉,然后执行其他步骤。
1.2.3实验细节当苏丹红Ⅲ染料溶液的浓度从0.1%改变到0.2%时,效果更好。
1.3蛋白质的鉴定教材中测试蛋白质的实验材料是大豆或蛋清,但由于大豆需要豆浆机来制作豆浆,而且蛋黄和蛋清不易分离,我们可以改进本实验的材料。
新人教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变化评析
新人教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变化评析2019年秋季,部分省市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
新教材是以原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为基础修订而来。
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在一些概念的描述上进行了更改。
以下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及必修2《遗传与进化》为例,阐述概念的不同之处。
1. 脂肪必修1旧教材没有关于脂肪概念的描述。
必修1新教材26页: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
评析:旧教材提到脂肪,但没有脂肪的概念,学生对脂肪不甚了解,经常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提出疑问。
新教材给出了脂肪的概念,教材的旁边又增添了图示,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理解脂肪的构成,降低学习的难度。
2. 蛋白质变性必修1旧教材没有明确提出蛋白质变性的概念。
必修1新教材32页: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某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评析:新教材给出的概念中,更明确了蛋白质变性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生物活性的丧失,更好区分蛋白质变性和蛋白质盐析。
3. 被动运输必修1旧教材70页: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必修1新教材65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评析:旧教材在被动运输概念中侧重顺浓度的重要性,新教材在被动运输概念中则侧重不消耗能量的表述。
4. 自由扩散必修1旧教材70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必修1新教材66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
评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给出的概念中,增加自由扩散的别称,即简单扩散。
更改后的概念与大学教材相统一。
5. 协助扩散必修1旧教材70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必修1新教材66页: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新教材解读】新教材各模块的特点及变化
再见
2.新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
(1)章节的调整 ①章节顺序与调整。例如,必修1第2章,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提 前到第1节中,让这个定性实验发挥更好的感性经验积累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到 物质功能,再到分子结构的学习,这样比较符合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同时, 把无机物从第5节提前到第2节,学完无机物再学有机物。这样的调整遵循知识学习从易 到难的顺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尽量避免学生畏难情绪的形成。
③探究实验调整较多。删除3个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操作难度大,效果 不理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材料不容易得到,效果不理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 的关系(需要耗费大量的实验材料,实验的价值也不大,改为“思维训练 运用模型作解释”,保 留了该实验的思维训练和建构概念价值)。将“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调整 为“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因为观察线粒体的这个实验的价值并不大, 效果也不太好。增加的实验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该实验可以说明酶的专一性。
②重新整合部分章节。例如,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膜的流 动镶嵌模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由原属于两章不同节的内容整合 成一节的内容。 ③删除个别章节内容,细胞的癌变移到《遗传与进化》模块。
(2)知识内容的主要变化
①新教材融入较多的化学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必然需要增加相应的一些分子 结构的特点,如氨基、羧基、水、脂肪等的化学结构式,学生学起来由于化学知识不够,难度很 大。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把这些化学键、化学结构讲得非常清楚,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它,比 如把氨基、羧基作为一个单位来讲,不要讲里面的一些化学键的名称,这样就会减少学生的学习 负担。 ②知识点的表述更加严谨。例如将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更改为21种、修订了有关ATP 供能的问题、细胞的全能性的定义、明确有丝分裂不包括细胞间期等。
新教材生物必修一模块解读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是围绕着“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落实育人价值”进行修订的。
为落实重要概念的建构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材内容的设计思路、呈现方式、活动类型等方面进行精心安排;对教材的内容、探究实践活动的数量、栏目设计和版式设计等方面做了比较大的修订。
下面结合新修订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进行具体介绍和说明。
1.以生命的系统观为统领,构建教材的框架结构体系《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框架结构体系的构建考虑了三个重大的问题:一是遵循知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学科逻辑顺序;二是遵循学生获取知识的心理逻辑顺序;三是构建一个层次清晰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体系。
原教材的框架结构体系已经体现了前两点,这次修订对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5节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整合在一起,使模块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章节的知识呈现顺序更好地体现上述第一点和第二点。
在第三点上则进行了精心设计,力图结合知识内容,更加鲜明地反映出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宗旨。
第1章“走近细胞”,从宏观层面上阐明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其他章节进一步阐述细胞这个基本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发展而奠定基础。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从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角度,阐明了组成细胞的分子与无机自然界相比具有特殊性,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从生命系统的结构角度,阐明了物质必须形成一定的结构才能正常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构成细胞的重要结构都有着相应的功能,这些结构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从生命系统的两个功能的角度进行阐述。
功能一:细胞需要物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功能二:细胞需要能量的供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细胞能量获取和转化的重要生理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插图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插图分析吴洁(福建省闽侯县第一中学福州350199)摘要本文对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插图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为中学生物学教师使用新教材提供参考。
关键词插图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高中生物学插图是指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图表和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系统,习惯上把它们看作是教材系统的补充,称之为“图像系统”或“附图”[1-。
本文对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简称:新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了分析。
新教材采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总体上秉承在继承中发展,一部分继续采用旧教材中的插图,一部分增加新拍摄的照片。
本次修订时,许多插图均为原创,由插图画家绘制,历经反复修改才完成的。
不少照片是原创拍摄,是联系了有关科学家获得的第一手照片新教材在各章节的插图次序略有变动,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插图的变化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总数增加6177614959保留234315936改进978512546移位53700015总数223026144123156注:插图统计的范围包括教材中问题探讨、正文、实验、资料分析、练习、科学前沿、自我检测、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和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从表1可以看到,新教材保留了2007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简称:旧教材)中的36张插图。
这些被保留下来的插图一部分来源于实物和实景,具有真实性,如:光学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动物脂肪细胞中储存的脂肪和北京某中学制作的细胞模型等;一部分是有较强科学性的插图,如: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DNA指纹检测和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等。
新教材除了保留的一部分的插图,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新教材中插图的增加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给学生呈现实物时,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高中高一人教版生物2019版必修一新教材与旧版分章节不同点总结
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1、原标题“从生物圈到细胞”现标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探讨原“SARS病毒”现“大熊猫和冷箭竹”。
3、①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由原教材第二节改为新教材第一节②增添细胞学说意义③增添科学方法归纳法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分析材料删除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只留缩手反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增加植物的结构层次(冷箭竹),动物由乌龟变为熊猫。
6、思考与讨论问题改变。
7、课后练习题增加病毒模式图。
第2节1、蓝藻改名为蓝细菌,蓝球藻改为色球蓝细菌等。
2、增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练习题增加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4、复习提高增加眼虫、衣藻、变形虫、草履虫、酵母菌结构图。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顺序改变:原顺序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现在顺序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第1节1、本节聚焦问题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改为细胞中的常见元素。
2、增加了一个关于人体细胞与玉米细胞的思考讨论。
3、删除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干鲜重的百分比的文字描述及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干鲜重百分比的饼状图。
4、删除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C是最基本元素。
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导图没有了,列表式的含量变为圆饼状,后面增添文字对数据的分析(比如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6、①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中去掉了淀粉遇碘变蓝。
②实验材料多了葡糖原浆、白萝卜原浆、鸡蛋清稀释液,少了花生种子匀浆。
③方法步骤中少了记录表格。
④脂肪的检测只有切片显微镜观察法,删除了组织液观察法。
⑤实验多了色彩图,便于了解颜色反应变化。
第2节少了幼儿与老人、水母的图。
增添了水的化学性质介绍,无机盐的例子增加了。
第3节1、问题探讨改为葡萄糖对细胞培养的作用。
2、本届聚焦多了一个对健康生活的帮助。
3、二糖少了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4、多糖对了几丁质。
人教社2019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一教材变化(43张)
知识整合精简了章节, 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之 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以细 碎的、具体性知识为基 础,逐步建构出抽象的 重要概念和大概念。
4.章节内部知识的拓展
· 2.2细胞中的无机物拓展了:水作为细胞内良好溶剂的原因,水分子的 结构及极性,水分子比热容的特点,展示氢键的图片。
·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拓展了:几丁质知识;脂肪的组成,脂肪酸种 类及其结构组成;磷脂的元素组成及分子结构。
念,细胞呼吸在有机物代谢中的枢纽作用去构加建。深知新识知网识络点,的以记防忆后,期主知动识去点 ·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拓展了:恩格尔太曼多的、实太过验零;散甲而醛失的去形主干成。及对植
物的影响,希尔反应;明确了[H]为还原型辅酶Ⅱ。
· 6.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拓展了:细胞自噬
4.章节内部知识的拓展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删减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删减了:细胞鲜重干重的饼状图;脂肪的
检测和观察中苏丹Ⅳ的颜色反应和匀浆检测;删掉了淀粉遇碘变蓝。 2.2细胞中的无机物中删减了:与生活的联系。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中删除了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中删除了盐析现象。
要承担者
标题语言表述的改变,
•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改为2.5核酸是遗使传表信述息更的清携晰带,者重点更
•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改为细胞膜的结构和突功出能,更符合学生的阅
•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改为细胞器之读间习的惯分。工合作
• 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改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调整到2.3
• 2.5细胞中的无机物调整到2.2
教材编辑全面解读高中生物学新教材!
教材编辑全面解读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盼望着,盼望着,高中新教材已经与广大师生见面啦!今天,我们为大家揭开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神秘面纱!为大家整体介绍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修订的整体情况。
文中有超多插图,还有最新最权威的解读。
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教材修订的总体要求是:(1)突出育人功能;(2)体现时代要求;(3)确保科学适宜;(4)优化装帧设计。
111学习课程标准生物必修1封面《课程标准》对《分子与细胞》的内容要求是: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概念2: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教学提示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好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
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及研究进展,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为帮助学生达成对概念1 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2)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4)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可结合电镜照片分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为帮助学生达成对概念2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3)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5)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6)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7)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学业要求完成本模块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建构并使用细胞模型,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细胞水平的各项生命活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说明这些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功能,但同时又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结合有丝分裂模型,描述细胞增殖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见微知著——以“走近细胞”谈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建议
见微知著——以“走近细胞”谈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建议基于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走近细胞”部分,本文分别从章首页、栏目设置、活动设计及正文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标签:新旧教材高中生物学走近细胞比较分析教学建议2019年版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以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在内容选取、结构体系等方面做了很好的改变。
本文对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走近细胞”部分和2007年版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走近细胞”部分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给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旧教材的比较分析(一)章首页内容的比较新教材章首页保留了旧教材原有的布局,由引言、配图和格言组成,能起到创设本章起始情境的作用。
但是新教材在选择的事例、设置的问题以及呈现的配图方面(见表1),均更胜一筹。
可以看出,新教材以我国科技新进展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研究细胞的重要性,它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密不可分。
以此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渗透责任担当意识。
情境之后,新教材依次提出三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兴趣。
本章的配图也十分讲究并具有深刻寓意。
新教材呈现的是“一位清新淡雅的女孩使用数码液晶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照片。
这张照片更加清晰明了,更具美感,而且显示屏上显现的细胞图片,带给学生无限遐想,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同时,新教材还借此告诉学生,走近细胞需要观察细胞及科学发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支持。
(二)栏目设置的比较适宜的栏目设置使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化,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教材栏目设置增加、删改的项目与内容(见表2)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指向。
高一必修生物知识点改错
高一必修生物知识点改错生物学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知识点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学生们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错误。
本文将针对高一必修生物知识点中常见的错误进行改正和解释。
一、细胞与遗传的基本知识1. 错误:染色体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
改正:染色体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
染色体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载体,由DNA和蛋白质复合物组成。
DNA通过螺旋结构紧密地包裹在蛋白质的支架上,形成染色体的结构。
2. 错误:生物体的细胞大小没有规律。
改正:生物体的细胞大小有一定规律。
在同一生物体中,各种细胞的大小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通常与细胞的功能有关。
例如,神经细胞的长度可以达到数十厘米,而红细胞的直径约为7.5微米。
3. 错误:有丝分裂是有丝分裂。
改正:有丝分裂是一种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准确地进行复制、分配和重组,最终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
二、生物进化与分类1. 错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
改正: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古细菌。
细菌和古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但真菌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类生物。
细菌和古细菌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细胞核,而真菌则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2. 错误:生物进化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改正:生物进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生物进化并非单向的,它可以分为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
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得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但在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物种也可能经历退化或灭绝的过程。
三、人体生物学1. 错误:人体的骨骼系统主要起支持作用。
改正:人体的骨骼系统不仅起支持作用,还具有保护内脏、参与血液造血、调节钙磷代谢等多种功能。
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2. 错误:人体的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横膈肌。
改正:人体的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部分知识内容修订说明
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部分知识内容修订说明吴成军摘要: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紧跟时代的发展,对原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内容和相关概念的表述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分子与细胞知识内容概念修改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发展。
2007年2月出版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到2019年7月已有10年时间,在这10年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深入,对专业名词的表述更加科学、规范。
因此,新修订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教材顺应时代的发展,在部分知识内容上进行了修改。
修订的原则是遵从科学性和时代性,与主流权威的大学教材表述保持一致。
下面对一些具体的知识内容的修订进行说明,以帮助生物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教材。
1.蓝细菌的表述更加准确蓝细菌也叫蓝藻。
蓝细菌体内有叶绿素a,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生活在水中,与单细胞藻类非常类似,因此,人们最初发现并进行命名时,将其归为藻类植物。
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蓝细菌的结构,发现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因而将其归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类,称为蓝细菌。
在《土壤学名词》(第二版,1998年)、《细胞生物学名词》(2009年版)、《微生物名词》(第二版,2012年)和《植物学名词》(第二版,2017年)中,都定义蓝细菌为:含叶绿素a和藻胆素的产氧光合原核生物。
蓝细菌的命名真实地反映了它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地位。
因此,这次教材修订,基于尊重科学,尊重名词规范,将蓝藻改为蓝细菌,但考虑到蓝藻是大家熟悉的叫法,就以“蓝细菌(蓝藻)”的形式呈现。
如此相应地,蓝球藻、颤藻、念珠藻改名为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2.肽键的准确表示方法肽键是指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脱水形成肽时,羧基和氨基所形成的化学键,在《细胞生物学名词》(2009年版)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2008年版),以及《化学名词》(2016年版)中,将该化学键称为“酰胺键”,“酰胺键”就是“肽键”,之所以将其称为“肽键”而没有称为“酰胺键”,一是多数的大学相关教材直接称其为“肽键”,二是方便学生理解“肽键”,肽键的理解还涉及“二肽”“多肽”等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调整
必修一删除“6-4细胞的癌变”一节,移至必修2基因突变的一节中。
内容调整
将原“2-5细胞中的无机物”的内容调整后元素和化合物一节后,蛋白质一节前。
许多教师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
术语修改
蓝藻
蓝细菌
“蓝细菌”?“颤蓝细菌”?是不是很不习惯 ?可能要适应一段时间了。支持这样修改,更有利于学生与其它藻类相区别。
所有教辅资料中的解释和习题都要修改,不改就会被人骂,心疼今后的教辅资料编写者。
图
P112有丝分裂有图太漂亮了!
新教材的图真是太漂亮了,无可挑剔!
术语修改
着丝点
着丝粒
着丝点又称动粒,指附着的一些蛋白质组成的结构,着丝粒指部分染色质,显然“着丝粒”更准确。详见新教参。
术语修改
龙胆紫
甲紫溶液
细胞分化
P118的图,随机选取了四种动物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也被常常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描述更准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胞坏死
修改了细胞坏死的概念。
细胞自噬
以小字的形式介绍了细胞自噬现象。
新增知识点
红细胞的发育
P130章本习题中描述了红细胞的发育过程。
以上是读完新版教材时做了一些记录和思考,由于时间关系,若有疏漏之处,欢迎指正交流广州市铁一中学 彭金刚。
增加实验材料,试图让学生从真实实验的逻辑分析后得出结论。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光合作用
【H】的形成过程讲解更详细,示意图也作了修改。
加深了难度。
关于硝化细菌
化能合成作用
只以小字形式对硝化细菌的代谢进行描述,不再使用“化能合成作用”的术语。
弱化这一知识点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有丝分裂仅指分裂期。
图
有氧呼吸的图更准确,直观,形象。(P93)
新教材的许多图都非常漂亮,点赞
关于乳酸的代谢
P94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
细胞呼吸
P94细胞呼吸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如中间产物可转化为非糖物质。
呼应高考,高考两次考查这此内容。
光合作用
P102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增加了希尔反应和阿尔农的实验,
可能出现的新考点。协助扩散由转运蛋白介导,主动运输由载体蛋白介导。
小肠中葡萄糖的转运问题
小肠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远远低于小肠小皮细胞中的浓度。
这一权威描述终结了争论多年的问题,老师们以后不用再纠结争论了。
关于胞吐的描述
“一部分激素”
“蛋白质类激素”P71
更准确。
关于胞吞胞吐
多糖的运输属于胞吞胞吐。
新增。
糖被的概念
糖蛋白和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
细胞器
P48-49图非常漂亮。再次赞一下。图示了核糖体的结构。明确指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实验
删掉观察线粒体的实验。增加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简单易操作,联系教学实际 。
同位素标记法
明确指出15N18O不具有放射性。
想到了那道出错的北京高考题。平时的题目也有很多错误,希望以后不要见到这样的错题了,折磨老师,折磨孩子
关于胞吞胞吐
胞吞的大分子先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提示这属于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
甘油、乙二醇自动复原
课后习题中提到甘油和(P72)乙二醉可以使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以前虽然在日常习题中会提到,但这次编写到教材中应该引起老师们足够的重视。
酶的种类
P83 4000多种
P81 8000多种
数据修改
有氧呼吸中的能量
1161KJ
P118分别选取了动物四种组织的细胞图
更注重知识性
细胞分化
修改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明确指出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细胞有全能性。
不用再和学生作无意义的争辩了。
细胞分化
介绍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细胞衰老
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和端粒学说升级为正文宋体字。
重视关于细胞内分子机理的知识。
内容顺序调整
将“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的内容调节到细胞衰老的后面讲述。
新增知识
蛋白质
将蛋白质功能的内容调整到结构之前讲述
从现象到本质,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处理。
蛋白质
氨基酸20种
氨基酸有21种,在必修2课本中明确指出了第21种为硒代半胱氨酸。
虽然强调了21种,但在P33的资料、P37的本章小结中仍然按20种描述的。看来20种氨基酸的知识点深入人心呀。
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时可使977.2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P93)
数据修改,更准确
酸作为催化剂催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水解。
引起重视
ATP
高能磷酸键
只描述这个化学键,不用“高能磷酸键”的名称。
ATP
脱下来的磷酸基团如果未转移给其它分子,就成为游离的磷酸。
磷酸化修饰是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重要的调节手段,所以许多ATP作用后并不生成游离的磷酸,而是结合到其它分子上了。
蛋白质
肽键的写法-CO-NH-
不强调肽键的写法
蛋白质
增加了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图、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示意图
增加了知识深度
蛋白质
删掉了关于“盐析”的叙述
人名修改
桑格和尼克森
辛格和尼科尔森
不建议修改,本来中文名都是根据 发音音译过来的,中文汉字只是个符号,严谨的学者都会根据英文名查找文献。修改翻译的中文名反而会制造混乱。
主动运输示意图
图中是ATP生成ADP和。
ATP指向载体蛋白,无游离的Pi生成。
载体蛋白被磷酸化修饰,并无游离的Pi生成。关于ATP的作用机理是新教材一项重大的修改,具体机制见新教材P88
关于转运蛋白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
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并在协助扩散的图中明确画出了两类蛋白,文字描述了两类的作用机制。
有机物的鉴定
删除碘液鉴定淀粉的实验。
删除了苏丹Ⅳ
删除脂肪检测的方法一
精简非主干知识
支原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P12}。课后习题中指出了衣原体为原核细胞{P14}。
对原核细胞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加深。
无机盐
含铁的图标注为“血红蛋白分子”
图的标注改为“血红素分子”(P22)
纠正
糖类
介绍了壳多糖(P25)
2019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修改细节和解读
知识点
旧教材
2019版新教材
解读
内容调整
第四章改动最大。
将旧教材“4-2流动镶嵌模型”合并到“3-1细胞膜”一节中。
这两节内容联系非常密切,其实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是这么做的。
内容调整
原“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扩充改编为两节“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将原“质壁分离”的内容归入到第1节被动运输中。,
ATP的作用机制
ATP为主动运输借能示意图“,明确指出Ca2+载体蛋白是一种ATP水解的酶。(P88)“
让学生从化学本质上理解ATP的供能机制。认同结构决定功能的重点生命观念。
ATP
P89习题中批出,“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是高考真题!完全来自2016年全国高考卷第2题。
简单粗暴地把高考原题编入教材。说明编者非常认同全国卷高考题。高考指导教材,指导教学,不要有任何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