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次梁的配筋计算

合集下载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

(2)计算跨度。该值与支座反力的分布有关, 即与构件的搁置长度a和构件刚度有关(图2.5 )。
(3) 跨数。 (4) 荷载。楼面荷载包括永久荷载g和可变荷 载q。永久荷载包括板、梁自重、隔墙重和固定设备 重等。可变荷载包括人和临时性设备重、作用位置 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其它荷载。 (5) 折算荷载。如图2.6所示
两种板的弯曲如图2.2所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这两种板的界定条件: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 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3)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 等于3时,应按单向板计算。
现浇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可分 为肋形楼盖和无梁楼盖。
肋形楼盖又可分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 形楼盖和井式楼盖。 无梁楼盖是指将板直接支承在柱顶的柱帽上, 不设主、次梁,因而天棚平坦,净空较高,通风与 采光较好,主要用于仓库、商场等建筑中,如图2.1 所示。
图2.1 楼盖的主要结构形式
(4)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介于2 和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但也可按沿短边方向 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此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 量的构造钢筋。
图2.2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弯曲 (a) 单向板;(b) 双向板
2.2.1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对结构平面进行合理的布置,即根据使用要求,
M=(1-β)Me
当连续梁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
M=面的弯矩不宜调整,其弯矩设 计值取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并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最不 利弯矩值;
④ 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可按荷载最 不利布置,根据调整后的支座弯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 算,也可近似取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按弹性理论算 得的剪力值。

现浇单向板结构设计

现浇单向板结构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 平面结构布置: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mm h B 80取次梁 121(=c h ~L )181=(1/12~1/18)x4.75=0.39~0.263 取c h =400mm 21(=b ~c h )31=(1/2~1/3)x0.4=0.2~0.133 取b=200mm 。

主梁 81(=z h ~L )141=(1/8~1/14)x6.6=0.825~0.47 取z h =600mm ,21(=b ~z h )31=(1/2~1/3)x600=300~200 取b=300mm 。

2、板的计算简图:中跨: n l l =0=2200-200=2000mm边跨: a l h l l n B n 21210+≤+=. (mm a 120=)0l =2200-100-150+1/2x80=1990mm a l n 21+≤=2010mm 3、荷载计算: 取1m 宽板带计算:面层 水磨石每平方米重×1 = 0.65 m kN / 板自重 板厚×γ×1 = 2 m kN / 平顶粉刷 每平方米重×1 = 0.25 m kN / 恒载:=k g 2.9m kN / 活载:=k p 8 m kN / 设计值总值: k k p g 3.12.1+ = 13.88 m kN /6、确定各种构造钢筋:详见板配筋图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0l =4700-300=4400mm边跨: a l l l n n 21025.10+≤= (mm a 240=) 0l =1.025x4450=4561.25 a l n 21+≤=4570 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板恒载×次梁间距 = 6.38 m kN / 次梁肋自重: )(B c h h b -×钢筋混凝土容重 = 1.6 m kN / 次梁粉刷重 )(2B c h h -⨯×粉刷层每平米重 = 0.16 m kN / 恒载:=k g 8.14m kN / 活载:=k p 17.6 m kN /设计值总值: k k p g 3.12.1+ = 32.648m kN /1M 2M 3M 形截面。

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讲解

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讲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土木工程学生设计学习的"居家良药".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资料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

其余采用HRB335()。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次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1)荷载:恒载标准值:20mm水泥砂浆面层;80mm钢筋混凝土板;20mm混合砂浆顶棚抹灰;;恒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合计;即每米板宽设计承载力。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01。

,(根据钢筋净距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并考虑到梁、板常用的钢筋直径(梁设为20mm,板设为10mm),室内正常环境(即一类环境)的截面有效高度h。

和梁板的高度h有以下关系: 对于梁: h。

=h-35mm (一排钢筋) 或 h。

=h-60mm (两排钢筋);对于板 h。

=h-20mm 、h。

=h-(最小保护层厚度+d/2) ,其中最小保护层厚度依据环境类别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定,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一般的,对于梁可取20,板可取1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Q-02。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20%。

次梁配筋的计算示例课件

次梁配筋的计算示例课件

次梁荷载
次梁主要承受来自楼板和 主梁的荷载,并将荷载传 递到主梁上。
主梁荷载
主梁承受来自次梁和柱或 墙体的荷载,并将荷载传 递到柱或墙体上。
配筋计算的基本步骤
01
02
03
04
05
确定次梁的跨度 、荷载和…
计算次梁的弯配筋数量
绘制配筋图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次梁 的跨度、荷载和混凝土等 级。
感谢您的观看
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对次梁的配筋进行讨论,分析其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需要。
3
注意事项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如荷载的 取值、配筋情势的选取等,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CHAPTER 06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已提出次梁配筋计算的新方法, 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实例 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对次梁的承载能力 、刚度等进行评估,并与规范要求 进行对照。
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 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CHAPTER 04
具体计算示例二
案例介绍
01
案例来源
某实际建筑工程的次梁结构设计图纸。
02 03
案例背景
为了展示次梁配筋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我们选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该案例涉及到一个住宅楼的结构设计,其中次梁是整个结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
01
分析步骤
02
03
04
1.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次梁 的承载能力。
2. 对照设计要求,评估次梁 的安全性能。
3.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 措施和建议。
计算结果和讨论
计算结果 1. 次梁的最大弯矩值。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2)内力包络图
将各种内力组合情况下的内力图,画在同一张图上,形 成内力叠合图,其外包线称为“内力包络图”。
11
分析以下两跨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12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梁高度h主-板的厚度h板) ×负载宽度L1+梁侧 抹灰重量
主梁受到的集中活荷载设计值Q主=
板面活载设计值q板×负载面积L1×L2 8
模块5 结构设计计算
三、内力计算(求内力)
受弯构件所需要求的内力为M和V
计算方法:弹性法和塑性法
弹性法严谨,配筋量多。 塑性法经济,但易开裂,下列构件不能采用,
①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②对裂缝宽度有较高要求的结构; ③重要部位的结构。
9
弹性法计算内力
10
(1)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满布的恒荷载+最不利的活荷载布置 活荷载最不利的布置原则: 1)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 后隔跨布置活荷载; 2)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荷载。 3)求某支座边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荷载,与支座最大负弯矩的布置 相同。
力的作用。附加横向钢筋有附加箍筋(不少于2φ 6)和附 加吊筋(不少于2φ 12)两种类型,宜优先选用附加箍筋。
23
4)主梁与次梁相交处上部钢筋布置按下图:
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5~60)mm,双排筋 h0=h-(80~90)mm 板受力负筋

单向板及次梁的配筋计算

单向板及次梁的配筋计算

单向板及次梁的配筋计算单向板是指板的荷载主要作用在板的一个方向上的情况,通常采用单向配筋,即在板的一个方向上设置主筋,而在垂直方向上只设置少量的次筋,用来控制开裂和抗剪强度。

次梁是用来加强板的边缘部分,增加其刚度和承载能力的一种构造。

下面将分别介绍单向板和次梁的配筋计算方法。

一、单向板配筋计算:1.确定板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根据板的跨度和荷载确定板的厚度和宽度,并确定受力情况,如受力边界、荷载类型等。

2. 计算开裂控制筋的配筋量:根据截面受拉应变和开裂控制要求,计算主筋的配筋量。

可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As = (β1 * fctk,0.05* b * d) / (σs - 0.4 * fctk,0.05)其中,As为主筋面积,β1为开裂控制系数,fctk,0.05为0.05倍特征抗拉强度,b为板的宽度,d为板的有效高度,σs为主筋抗拉强度。

3. 计算抗剪配筋量:根据板的剪力以及抗剪设计公式,计算次筋的配筋量。

通常采用抗剪设计公式如下:VEd ≤ (VRd,max - VRd,cf)其中,VEd为设计剪力,VRd,max为剪力承载力的最大值,VRd,cf为剪力承载力的抗剪破坏控制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Rd,cf = VRd,c / γc + VRd,s / γs其中,VRd,c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VRd,s为主筋的抗剪强度,γc和γs为相应的安全系数。

4. 分布筋的配筋量计算:根据板的受力分布情况,计算分布筋的配筋量。

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Av,min = (0.12 * fctk,0.05 * b * s)/ (fyk / γs)其中,Av,min为分布筋的最小配筋量,fctk,0.05为0.05倍特征抗拉强度,b为板的宽度,s为分布筋的间距,fyk为钢筋的特征屈服强度,γs为安全系数。

5.检查截面尺寸:根据配筋量,检查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重新调整板的截面尺寸并重新计算。

二、次梁配筋计算:1.确定次梁的受力情况:根据板的截面尺寸和边缘部分的受力情况,确定次梁的受力情况,如受拉或受压。

(土建施工)次梁的配筋计算示例教案

(土建施工)次梁的配筋计算示例教案
编码: SCJ-RC-JW-59编号:25
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班级名称
授课日期
周次/星期/节次
课时章节或课题名称
次梁的配筋计算例如
课时
教学
目标
理解次梁的计算特点,次梁的一般构造要求








复习要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分钟)
1.板的构造要求。
提问
5
新课教学要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方法及教具
教学时间(分钟)
某单向板肋形楼盖的五跨连续次梁,如图1所示,两端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中间支承在300×700的主梁上,楼板跨度2.2米,板厚80mm,蒙受板传来的恒荷载尺度值gk=11.8KN/m,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尺度值为:qk=11.8KN/m,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中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试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此梁并绘出配筋图。
讲授
80

课时教学来自过程设

1.确定次梁截面尺寸
2.确定次梁计算简图
3.次梁内力计算
4.次梁配筋计算
5.次梁施工图绘制
小结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分钟)
1.次梁的配筋计算例如
讲授
5
作业部署(预习、考虑题、练习题、看参考资料等)
考虑题:
习题




保存局部:教研室保存期限:长期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土规范)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土规范)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规范)作者:MR⼀QI⼀、⾮抗震梁、板、柱纵筋(%):《混凝⼟结构设计规范》《混凝⼟结构设计规范》8.5.11、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百分率(%)受⼒类型最⼩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强度等级500MPa0.50强度等级400MPa0.55强度等级300、335MPa0.60⼀侧纵向钢筋0.20受弯构件、偏⼼构件、轴⼼受拉构件⼀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0.178)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配筋百分率,当采⽤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加0.10;2 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强度等级400 MPa、500 MPa的筋时,其最⼩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0.15和45ft/fy中的较⼤值;3偏⼼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侧纵向钢筋考虑;4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受拉构件和⼩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积计算;5 受弯构件、⼤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积扣除受压翼缘⾯积(bf'-b)hf'后的截⾯⾯积计算;6 当钢筋沿构件截⾯周边布置时,“⼀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向两个对边中⼀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7 括号内数值为混凝⼟强度C30,钢筋采⽤HRB400。

(有括号中数值可观察到,C30,HRB400的最⼩配筋率不由材料强度控制)。

2、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率对于梁跨中:x≤§b·h0 §b由混凝⼟规范6.2节具体计算公式计算得来。

(C≤50,HRB400时,计算的§b为0.518 )将上式带⼊混凝⼟基本计算公式α1·fc·b·x=fy·As中,可得到混凝⼟的最⼤配筋率公式:α1·fc·b·§b·h0=fy·As,maxρmax=As,max/ b·h0=(§b·α1·fc)/ fy (公式1)(C30,HRB400时,计算的ρmax为2.06﹪《详见⼤学教材》)重要说明:以上计算公式按照单筋矩形截⾯推导,但实际⼯程中的梁上部⼀般有架⽴钢筋(抗震时有通长筋或者通长筋+架⽴筋),此时从理论上来说最⼤配筋率的计算按照双筋矩形截⾯推导更加合理,但计算较复杂,且对超筋控制更松。

板配筋计算

板配筋计算

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肋梁楼盖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

其中板被梁划分成许多区格,每一区格的板一般是四 边支承在梁或墙上。

当板的长边l 2与短边l 1之比l 2/l 1>2时,经力学分析可知,在荷载作用下板短跨方向的弯距远远大于板长跨方向的弯距。

可以认为板仅在短跨方向有弯距存在并产生挠度,这类板称为单向板。

板中的受力钢筋应沿短跨方向布置。

对于l 2/l 1≤2的板,在长边和短边上都受到梁的支承作用,与单向板相比,板的短、长跨方向上都有一定数值的弯矩存在,沿长边方向的弯距不能忽略。

这种板称为双向板。

双向板沿板的长﹑短边两个方向都需布置受力钢筋。

9.2.1结构平面布置在肋梁楼盖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

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

前者抵抗水平荷载的侧向刚度较大,房屋整体刚度好。

此外,由于主梁与外墙面垂直,可开较大的窗口,对室内采光有利。

后者适用于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或房屋有集中通风要求的情况,因主梁沿纵向布置,可使房屋层高降低,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而且常由于次梁支承在窗过梁上,而限制了窗洞的高度。

对于有中间走廊的房屋、常可利用中间纵墙承重,这时可仅布置次梁而不设主梁(图9.3)。

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的间距决定了板的跨度,主梁的间距决定了次梁的跨度,柱距则决定了主梁的跨度。

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价及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梁的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实践,单向板、次梁和主梁的常用跨度为:板的跨度 1.7 ~2.7m ,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宜超过3m ;次梁的跨度一般为4 ~6 m ;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 ~ 8 m 。

同时,由于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70%,因此,应使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工业楼面为80mm ,民用楼面为70mm ,屋面为60mm 。

此外,按刚度要求,板厚还不小于其跨长约l /40。

单项板肋梁楼盖得计算

单项板肋梁楼盖得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得计算一、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为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 。

0102/l l =6÷2.2=2.732<0102/l l <3的板,可按单向板设计,但应适当增加沿长跨方向的分布钢筋,以承担长跨方向的弯矩。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40=55mm (因为单向板的厚度应不小于跨度的1/40(连续板),板的配筋率一般为0.3%~0.8%)。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取板厚h=80㎜。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0l /18~0l /12=6000/18~6000/12=334~500mm 。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

截面宽度取取b=500/3~500/2=167~250mm,取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0l /15~0l /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 。

截面宽度取b=300mm (同次梁计算) 楼盖板结构平面布置图:二、 板的设计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⑴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20*0.02=0.4KN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08=2 KN /㎡ 20mm 厚石灰砂浆 17*0.02=0.34 KN /㎡小计 2.74 KN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6 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应楼面可变荷载标注值大于4.0 KN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74*1.2=3.29 KN /㎡ 可变荷载设计值: q=6*1.3=7.8 KN /㎡荷载总设计值: g+q=3.29+7.8=11.09 KN /㎡≈11.1 KN /㎡ (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简支梁计算(双向板)

简支梁计算(双向板)

梁截面:b=0.24m L= 4.6mh=0.4m h 0=0.375m梁自重: 2.592KN/m梁两侧板:Q (面)= 5.2KN/(m*m)板1:跨度:L1(长)= 4.6mL1(短)= 3.3m板2:跨度:L2(长)= 4.6m L2(短)= 3.3m 27KN/m Q1=29.592KN/m fc=14.3放大系数1a1=1fy=360放大系数12、计算配筋:Q2=8.58KN/m Q (总)=Q1+Q2=38.172KN/m100.9649KN*m0.20920.23737905.18mm*mm=14.0824KN/m Q (总)=Q1+Q2=43.67439KN/m115.5188KN*m0.239360.2781060.09mm*mm=11.3312KN/mQ (总)=Q1+Q2=40.9232KN/m108.2419KN*m0.224280.25741981.576mm*mmξ=1-SQRT(1-2*as)=板传给梁的线荷载为:Q2=(2*L1(长)-0.5*L1(短))*L1(短)*Q (面)/4/L1(长)+L2(短)*Q (面)/4as=M/(a1*fc*b*h 0*h 0*1000)=M=Q (总)*L*L/8=梁配筋面积As:As=(a1*fc*b*h*ξ*1000000)/fy=(类型三):当梁一侧板为长垮(板1);一侧板为短垮(板2)时:Q2=(2*L1(长)-0.5*L1(短))*L1(短)*Q (面)/4/L1(长)+(2*L2(长)-0.5*L2(短))*L2(短)*Q (面)/4/L2(长)M=Q (总)*L*L/8=梁配筋面积As:as=M/(a1*fc*b*h 0*h 0*1000)=(L1(短)+L2(短))*Q (面)/4=M=Q (总)*L*L/8=(类型二):当梁两侧板均为其长垮时:作用在梁上的总荷载:类型(一):当梁两侧板均为其短垮时:ξ=1-SQRT(1-2*as)=As=(a1*fc*b*h*ξ*1000000)/fy=作用在梁上的总荷载:板传给梁的线荷载为:梁配筋面积As:材料数据:ξ=1-SQRT(1-2*as)=As=(a1*fc*b*h*ξ*1000000)/fy=板传给梁的线荷载为:作用在梁上的总荷载:次梁计算L-1(类型二)1、基本资料:楼板面荷载(包括板自重):作用在梁上墙体线荷载:as=M/(a1*fc*b*h 0*h 0*1000)=需修改计算结果最终结果KN/(m*m)分类。

配筋计算书

配筋计算书

杆件配筋计算一、支撑梁配筋计算1、主梁:L-1(b×h=800×1000)配筋计算设计值:N=3998×1.35×1.2=6477KN(DB42/159-2004第6.7.8条)砼:C35钢筋: HRB335(Φ)HPB235(φ)计算长度:17.6m弯矩:M1=775KN·m(自重产生的附加弯矩)M2=0.01N=65KN·m(安装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压弯构件N=6477KNM=840KN·m计算配筋:上下纵筋:As=2632mm2左右纵筋:As’=1600mm2箍筋:Asv=941 mm2/m实配钢筋:上下纵筋:9Φ25(4415mm2)>As(满足要求)左右纵筋:4Φ22(1520mm2)分配As=2010>As’(满足要求)箍筋:φ8@200四肢箍(1005mm2/m)>Asv(满足要求)2、次梁:L-2(b×h=700×900)配筋计算设计值:N=3066×1.35×1.2=4967KN(DB42/159-2004第6.7.8条)砼:C35钢筋: HRB335(Φ)HPB235(φ)计算长度:17.2m弯矩:M1=583KN·m(自重产生的附加弯矩)M2=0.01N=50KN·m(安装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压弯构件N=4967KNM=633KN·m计算配筋:上下纵筋:As=2718mm2左右纵筋:As’=1260mm2箍筋:Asv=840mm2/m实配钢筋:上下纵筋:8Φ25(3925mm2)>As(满足要求)左右纵筋:3Φ22(1139mm2)分配As=1754>As’(满足要求)箍筋:φ8@200四肢箍(1005mm2/m)>Asv(满足要求)3、连梁:L-3(b×h=600×800)配筋计算设计值:N=1801×1.35×1.2=2918KN砼:C35钢筋: HRB335(Φ)HPB235(φ)计算长度:12.7m弯矩:M1=242KN·m(自重产生的附加弯矩)M2=0.01N=30KN·m(安装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压弯构件N=2918KNM=272KN·m计算配筋:上下纵筋:As=960mm2左右纵筋:As’=960mm2箍筋:Asv=738mm2/m实配钢筋:上下纵筋:7Φ22(2659mm2)>As(满足要求)左右纵筋:2Φ22(759mm2)>As’(满足要求)箍筋:φ8@200四肢箍(1005mm2/m)>Asv(满足要求)二、围檩配筋计算1、WL1、WL1’配筋计算截面:b×h=1000×1400砼:C35钢筋:HRB335(Φ)HPB235(φ)受弯构件设计值:M=2140KN·mV=2060KN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计算配筋:As=5419 mm2实配钢筋:12Φ25(5887mm2)>As(满足要求)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计算配筋:Asv=1562mm2/m,ρsv=0.16% < ρsvmin=0.18% 按构造配筋Av/s=1794mm2/m实配钢筋:φ10@150四肢箍(1884mm2/m)>Asv(满足要求)③按构造配置腰筋计算构造As=b×hw×0.1%=1365mm2实配钢筋:4Φ22(1519mm2)>As(满足要求)2、WL2配筋计算截面:b×h=1000×1000砼:C35钢筋:HRB335(Φ)HPB235(φ)受弯构件设计值:M=1000KN·mV=641KN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计算配筋:As=2978 mm2实配钢筋:10Φ25(4906mm2)>As(满足要求)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计算配筋:Asv/s=-1656.20mm2/m ρsv=-0.17% < ρsvmin=0.18% 按构造配筋Av/s=1794mm2/m实配钢筋:φ10@150四肢箍(1884mm2/m)>Asv(满足要求)③按构造配置腰筋计算构造As=b×hw×0.1%=965mm2实配钢筋:6Φ22(2279mm2)>As(满足要求)。

次梁的计算及配筋

次梁的计算及配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13)
• 式中:F——次梁传来的集中力设计值;
• Asv——承受集中荷载所需的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 面积;当采用附加吊筋时,Asv应为左、右弯起段 截面面积之和;
• α——附加横向钢筋与梁轴线间夹角。
混凝土结构
• 3) 在主梁支座处,主梁与次梁截面的上部纵筋相
互交叉,如图1.18主梁的纵筋位置须放在次梁的
纵筋下面,则主梁的截面有效高度h0有所减小, 当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为单层时h0= h-(50~60) mm,当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为两层时h0= h- (70~80) mm。
• 2.主梁的构造要求
• 主梁承受荷载较大,一般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 370 mm,主梁的跨度一般在5~8 m,梁高为跨 度的1/15~1/10。
• 主梁一般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其纵向钢筋的弯 起与截断应根据内力包络图,通过作材料图来布 置。
图1.18 主梁支座截面纵筋位置
图1.19 附加横向钢筋布置
•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箍筋 或吊筋),如图1.19所示由于主梁承受次梁传来的 集中荷载,其腹部可能出现斜裂缝。因此设置附 加横向钢筋以防止斜裂缝出现而引起局部破坏。 附加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范围内,附 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附加箍筋及吊筋按下式 计算:
图1.17 次梁的配筋构造要求
• 9.2.7 主梁的计算及配筋 • 1.主梁的截面计算 • 主梁内力一般按弹性方法计算。 • 1) 主梁主要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以及主梁自
重。为简化计算可将主梁自重等效成集中荷载, 作用点与次梁位置相同。
• 2) 在正截面计算中,主梁与次梁相似,跨中正弯 矩作用下按T形截面计算;在支座附近负弯矩区段 按矩形截面计算。

次梁最小配筋率

次梁最小配筋率

次梁最小配筋率概述次梁最小配筋率是指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次梁的配筋率应满足的最小要求。

配筋率是指单位长度内钢筋面积占混凝土梁截面面积的比例,用于增强混凝土梁的抗弯能力。

次梁是指在主梁的两侧设置的辅助梁,用于分担主梁上的荷载。

次梁的作用次梁在建筑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次梁可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小主梁的挠度和变形。

其次,次梁可以分担主梁上的荷载,降低主梁的受力,提高主梁的抵抗能力。

另外,次梁还可以提供方便的施工作业平台,方便施工人员搭设脚手架和运输材料。

次梁的设计原则次梁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以保证其正常发挥作用。

以下是次梁设计的一些原则:1. 构造稳定性次梁要具有良好的构造稳定性,能够承受力和变形,并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次梁的设计应考虑主梁和次梁的相互作用,使其共同承受荷载,降低主梁的受力,减小挠度和变形。

2. 配筋率的确定次梁的配筋率是次梁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配筋率需要根据次梁所承受的荷载和结构要求进行计算。

配筋率过高会增加结构的材料消耗和成本,配筋率过低则会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因此,确定合理的配筋率是次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3. 布置位置的选择次梁的位置应根据结构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次梁应位于主梁的两侧,与主梁成直角或近似直角。

次梁的位置选择应考虑荷载传递、结构稳定、施工便捷等因素。

4. 节段长度的确定次梁的节段长度是指次梁按长度划分后的每段长度。

节段长度的确定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对次梁的影响,以及钢筋的连接和施工的方便性。

通常情况下,节段长度应根据结构的特点确定,一般可以取5-8m。

次梁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次梁的最小配筋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弯矩法根据次梁所受的弯矩大小,可以通过弯矩法计算次梁的最小配筋率。

弯矩法是一种简化的方法,通过对次梁受力进行简化,计算次梁所需的最小配筋率。

2. 活载系数法活载系数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次梁受活载和自重荷载的影响,计算次梁所需的最小配筋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