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之论经络
难经必背原文
难经必背原文中医理论著作。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
原题扁鹊(秦越人)撰。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
“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
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
《难经》非经也。
以经文之难解者,设为问难以明之,故曰《难经》,言以经文为难而释之也。
是书之旨,盖欲推本经旨,发挥至道,剖晰疑义,垂示后学,真读《内经》之津梁也。
一、《难经》之论脉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
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
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
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
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
是阴阳之法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
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难经(完整版)
难经(完整版).难经》是中医经典之一,分为论脉、论经络、论脏腑、论病、论穴道和论针法六部分。
其中,论脉部分包括了1-22难。
第一难中提到了“寸口”,即脉搏的大会聚点,是决定五脏六腑生死吉凶的重要依据。
人的脉搏每呼吸一次就会行走三寸,一天一夜共有一万三千五百次呼吸,脉搏会在身体周围行走五十度。
而寸口正好是五脏六腑的起始和终止点,因此用寸口来判断是很合理的。
第二难中提到了“尺寸”,这是脉搏的大要会聚点。
从手腕到肘部是尺内,主要治疗阴性疾病;从手腕到食指根部是寸内,主要治疗阳性疾病。
因此,将寸分为尺,将尺分为寸,以此来判断阴阳病情。
第三难中提到了脉搏的“太过”、“不及”、“覆溢”、“关格”等现象。
这是由于脉搏的阴阳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表现。
阳脉在手腕前面,脉搏应该浮起来,但如果过于浮,就叫做太过,如果不够浮,就叫做不及。
而阴脉在手腕后面,脉搏应该沉下去,同样也有太过和不及的现象。
如果阳脉过于浮,就会溢出来,形成外关内格的情况,阴脉过于沉,就会覆盖住阳脉,形成内关外格的情况。
这些现象都是阴阳病情的表现。
第四难中提到了脉搏的阴阳之法,即呼吸过程中心肺浮起来,肾肝沉下去,而脾脉则在中间。
如果脉搏浮起来又大又散,就表示是心脏的问题;如果浮起来但短而涩,就表示是肺部的问题;如果沉下去又长又牢,就是肝部的问题;如果按压的时候感觉湿润,就是肾部的问题。
这些都是根据脉搏的阴阳特点来判断病情的。
第五难中提到了脉搏的轻重。
初次测量脉搏时,如果像三颗豆子那么重,就表示是肺部的问题;如果像六颗豆子那么重,就是心脏的问题;如果像九颗豆子那么重,就是脾脏的问题;如果像十二颗豆子那么重,就是肝脏的问题;如果按压到骨头还感觉到脉搏,就表示是肾脏的问题。
最后,第六难提到了脉搏的阴阳盛虚问题。
如果阴气盛而阳气虚,就表示是阴盛阳虚;如果阳气盛而阴气虚,就是阳盛阴虚。
这些都是根据脉搏的阴阳特点来判断病情的。
浮之损小,沉之实大,因此称为阴盛阳虚。
《难经》选
五行与
阳
甲
丙
戊
庚
壬
阴
乙
丁
己
辛
癸
其中属阳者为刚,属阴者为柔。阳经配以阳干, 阴经配以阴干。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把阴经 井穴配以乙木,依次相生,故荥穴配以丁火, 腧穴配以己土,经穴配以辛金,合穴配以癸水。 为了阴阳相配,再结合五行相克的关系,又把 阳经的井穴配以庚金,依次相克,成为荥穴配 壬水,输穴配甲木,经穴配丙火,合穴配戊土。 为了便于阅读,表示如下:
这种理论推广应用于临床,可以针刺五输穴治 疗五脏疾病。如井穴属木,凡是与肝有关的疾 病,可取用井穴;荥穴属火,凡与心有关的疾 病, 可取用荥穴等。再根据五行子母相生的 关系,作为取穴的方法之一。如肝经属木,肝 经的荥穴行间属火 ,火为木所生,行间就是 肝经的子穴;合穴曲泉属水,木为水所生,曲 泉就是肝经的母穴。临床上就按照“虚则补其 母,实则泻其子”的治则,分别取用子母穴以 治疗肝病的实证和虚证。其余亦可依此类推。
根据在第六十六难的论述,不仅各阳经中有一 个原穴,而且各阴经中也有原穴。不过各阴经 是“以输为原”,也就是阴经的五腧穴之一的 输穴,同时也是它的原穴。
三焦为阳气之根,六腑属阳,其气皆三焦所出, 故曰共一气也。
原文- 论井穴为始的道理
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脏六腑荥合,皆 以井为始者,何也?
《难经》选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马惠芳
概述
《难经》的内容涉及阴阳五行、藏象、经络、 生理、病理、诊断、治则、针灸等诸多方面。 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对中医理念发展有深远 影响。针灸作为古代的主要治疗方法,在《难 经》中也有较多论述,八十一难中有三十二难 涉及经络、腧穴、刺法、针灸治疗等内容,学 术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难经白话文目录及开篇
难经白话文目录及开篇前言《难经》是我国古典医书之一,它的著作时代,虽难确切的肯定,但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曾提到《八十一难》这一名称,所以一般认为成书于汉代以前。
据史籍记载,相传为秦越人(扁鹊真名)扁鹊所作。
全书是用问答的体例,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故以《难经》为书名,内容简明扼要,包括有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
特别是对脉诊论述,尤较具体全面而有一定的发明,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此书,素以内、难并称,是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的必读古书。
由于原书的词意古朴,文字较深,有不易理解之处,因此,历代医家曾对《难经》作了不少注释,积自孙吴时的吕广,唐初的杨玄操,以迄宋、元、明、清各代,各家注本不下十余种,但因这些注本,都为文言注释,对于现代一般读者,尚难完全看懂,因此,特以人民出版社影印的“佚存业书本”《难经集注》为篮本,采取清.吴澄的分类法,把全书八十一难,按不同性质,归纳为脉学、经胳、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六篇。
篇首冠以概述,简要的介绍了每篇的重点,然后按照原文,逐句加以语译,遇有较难解的词则另列“词解”以详其义;遇有需要引申的地方,则另加“按语”,以宏其旨。
总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纲挈领的全书的主旨,经较深入的领会文义,从而为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提供一些有利条件。
目录第一篇脉学一、独取寸口的原理十二、虚实误治二、寸关尺的长度与阴阳属性十三、色脉尺肤合参的诊断法三、尺寸脉的太过不及十四、损至脉的病症及治法四、脉有阴阳十五、四季的正常脉和异常脉五、诊五脏脉的指法十六、五脏脉诊与内外证候六、脉象的阴阳虚实十七、脉证相应相反与预后七、四季旺脉十八、三部脉法与脏腑经脉的配合八、寸口脉平而死的原因十九、男女的正常与反常脉九、从迟数脉辩脏腑疾病二十、阴阳伏匿的脉象十、一脏脉象的十变二十一、形病和脉病十一、歇止脉与脏气衰竭的关系二十二、是动所生病与气血先后的关系第二篇经络二十三、经脉的长度与循行二十七何谓七经八脉二十四、阴阳各经气绝的症状与预后二十八、七经八脉的起止和循行二十五、十二经与脏腑的配合二十九、七经八脉的证候二十六、十五别络中的三络第三篇脏腑三十、营卫的生成和循行三十九、腑五脏六三十一、三焦的部位及其主要功能四十、闻臭与内脏的关系三十二、心肺的部位和营卫气血的关系四十一、肝有两叶三十三、肝肺的属性与沉浮现象四十二、脏腑的形态功能三十四、五脏所主的声色臭味及所藏的七神四十三、不进饮食七日而死的原因三十五、脏腑相合四十四、七冲门三十六、命门的功能四十五、八会的部位和主治三十七、五脏与九窍四十六、不寐和易寐不寤的原因三十八、脏五腑六四十七、面部独能耐寒的原因第四篇疾病四十八、脉、病、诊的三虚三实五十五、五脏积病四十九、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五十六、五脏积病的症状和病机五十、五邪名称和传变五十七、五泄的名称和症状五十一、喜恶与脏腑疾病的关系五十八、伤寒病的类型及其主脉五十二、脏病与腑病的根本不同五十九、狂病和癫病五十三、按五行生克推论疾病的传变和预后六十、厥痛与真痛五十四、脏腑病治疗的难易六十一、望、闻、问、切第五篇腧穴六十二、脏腑井荥六十六、十二经原穴和三焦的关系六十三、井穴为始的意义六十七、募穴和俞穴的治疗作用六十四、五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六十八、五腧穴的主治症六十五、井穴、合穴的脉气出入第六篇针法六十九、补母泻子的治则七十一、营卫的深浅刺法七十、四季刺法七十二、迎随补泻的刺法七十三、泻井刺荥法七十八、针刺押手和补泻方法七十四、因时制宜的刺法七十九、迎随和母子补泻法的结合七十五、肝实肺虚与补水泻火八十、出针、进针与候气七十六、补泻的方法与步骤八十一、虚实症误用补泻的后果七十七、上工与中工的差别第一篇脉学本篇包括第一难至第二十二难,主要是介绍脉学方面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内经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内经学必背条文一、《黄帝内经》1.《素问》九候:___,___。
经脉别:十二经脉,命门俞穴。
形态:形神合一,形体不惰。
出入:出入之道,外邪不犯。
色:五色使人,五官相应。
营卫:卫气为善,志意为害。
脏腑:十一脏六腑,坚固不移。
藏府:盛藏之地,五脏六腑。
阴阳:阴阳之道,处世积善。
病因:病之所生,乃因于内。
妇科:孕产之道,妇女须守。
解人:轻重疾病,人体之象。
2.《灵枢》本原:病有虚实,阴阳二形。
寿命:寿保之道,五实五虚。
季节:四时之气,养生之道。
阴阳:调阴阳气,以平和为首。
五脏:五脏各有位,功能不同。
功用:阴阳之气,运行有规。
经络:十二经脉,气血先行。
把脉:察诊方法,诊断无误。
气化:五味之化,千变万化。
病机:虚实病机,证候不同。
卫气:卫外之气,六腑主管。
五腧:五官之腧,与经相应。
二、《难经》1.《神农本经》药物:芳香助透,药性须知。
编篡:药性成方,功用难忘。
刮痧:刮痧疗法,经络得开。
针灸:针刺疗法,穴位要穷。
药膳:食疗,药食相融。
炮制:药物制法,临床常用。
平词:养生术语,掌握有术。
推拿:经络按摩,寒湿必除。
酒石:炮制良方,剂量恰当。
术语:医学术语,必须熟知。
说明:药物属性,用法要明。
2.《金匮要略》病机:毒邪之邪,病机不同。
脉法:三部九候,寻常所用。
寒热:寒热证候,各具特征。
汤液:汤药煮取,疗效显著。
藏府:脏腑之藏,病机明确。
行针:针灸疗法,手法灵巧。
附方:治疗方剂,临床推用。
动静:调节运动,身心和谐。
病毒:疫病之毒,传染多端。
辨证:辨证施治,确立治法。
食疗:养生良方,食材为主。
三、《外科正宗》1.《外科正宗》疾病:疾病之源,六经饮食。
切治:学疾所治,刀刃对准。
手法:操作技术,熟练得当。
用药:药与手法,互为配合。
医德:医者所宜,操守要端。
外伤:创伤积酿,切勿漫延。
关节:关节病痛,治疗有招。
伤科:损伤治疗,注意不少。
肛肠:肛门病变,仔细观察。
临证:立即诊治,去病求存。
动脉:动脉之脉,要数要准。
难经
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
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十二难
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四难
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难经》全文在豆瓣录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难经
-
-
难经
二难
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难
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23~29难论述了经脉的流注始终、经络的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及其有关病证。对《灵枢·经脉篇》作了深入阐述,主言经脉气绝之证候。《难经》集中发挥了《内经》对奇经八脉的含义、内容、循行部位和起止处,以及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发病证侯等。
30~47难以脏腑学说为主要议题,介绍了脏腑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营卫周行。对三焦、命门、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肛门)、八会理论,皆有阐释。《难经》关于人体消化道由唇到肛门的“七冲门”之论如此精彩,可以说是得益于当时医家在实际解剖所获得的科学数据。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上述的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
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并
经逐步充实、发展,渐趋完善。
(二)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
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
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气血在经络系统中
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及有关腧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引申、补充而渐趋系统化、完整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反映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
概貌。其主要特点是:(1)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2)以足臂命名
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已有分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
条路线上。例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
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
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络的连线。
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
《难经》对经络学的贡献
循 行次 序 。《 难经 ・ 二 十 五难 》 云: “ 一 经者 , 手 少 阴
与心 主别脉 也 。心 主与 三焦 为表 里 , 俱 有名 而无 形 ,
2 提 出“ 肾间 动气 为十 二经脉 之 根”
《 难经 ・ 八难 》 言: “ 诸 十 二经 脉 者 , 皆 系于 生 气
脏 六腑 的 生 理 病 理 情 况 , 这 是 独 取 寸 口 的 理 论 依
据 … 。这 不仅 是对 脉 学 的发 展 , 也 大大 丰 富 了经 络
学 的内容 。
阴 心包经 , 并 定型 为十 二经 脉 。 《 难 经 ・二 十 三难 》
则 明确 指 出手足 三 阴三 阳脉 , 并 论述 其 起止 、 长度 和
里。 俱 有 名 而 无 形
脉, 诊察 十二 经脉 可察 知脏 腑经 脉气 血病 变 , 而独取
寸 口, 是 因为 “ 寸 口者 , 脉 之大 会 , 手 太 阴 之 动 脉 也” 、 解周 行于 十二 经 脉 中 的 营卫 气 血 的盛 衰通 滞 、 五
《 难 经》 开 宗名 义 , 第 一 难 即指 出 : “ 十 二 经 皆有
动脉, 独 取寸 口以决 五脏 六 腑 死 生 吉 凶之 法 。 ” 动 脉
是 指经 脉循 行部位 上 的搏 动应 手处 。十 二经 皆有 动
成为基本 的治疗原则 。 4 规 定十 二经 脉 之 数 , 提 出 心 主 别 脉 与 三 焦 为 表
・
《 难经》 对经络学 的贡献
苏 伟 潮
( 广 州 中医药 大学针 灸康 复 临床 医学 院 , 广 东 广州 5 1 0 4 0 5 )
摘 要 从 十 二 经 脉 、 十 五 络 脉 和 奇 经 八 脉 三 个 方 面 归 纳 整 理
难经》五则
3.指疾病。
• (2)指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的疾病 (见《医醇胜义》。症见喉下作梗,继 而食入呕吐,渐见溲尿艰难,大便如羊 粪。系噎膈病的严重阶段,相当于食道 癌的晚期。
3.指疾病。
• (3)指大小便不通的疾病。大便不通名 为内关,小便不通为外格,大小便都不 通为关格。其发病机理为“阴阳之气不 和,营卫不通故也。阴气太盛,阳气不 得荣之,曰内关;阳气大盛,阴气不得 荣之,曰外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 曰关格(《诸病源候论》)。
•
[译文]
• 回答说:五脏之脉已显示虚损于内的,是指肝 肾的脏气已经虚损于阴,而医生反补其心肺; 五脏之脉已损于外的,是指心肺的脏气已经虚 损于阳,而医生反补其肾肝。属阳的心肺虚损 而反补属阴的肾肝,属阴的肾肝虚损而反补属 阳的心肺,这就叫做补实泻虚,攻泻不足而补 益有余。像这样导致病人死亡的,是医生的过 失所造成的。
[原文注释]
• 4.实:此指下文所说的补益方法。 • 5.然:应答之词。 • 6.实实虚虚:即用补法治疗实证,用泻
法治疗虚证。也即下文之“损不足益有 余 ”。
[解 析]
•
本节内容指出不辨五脏脉绝而误用虚实
补泻的错误,强调临证时,一定要根据脉象的
变化,辨清五脏虚实,然后再行补虚泻实之法。
•
五脏的病证虚实,是可以从脉象上查知
• 1.指阴阳俱盛,不能相互营运的严重病 理状态。这是《内经》和《难经》的主 要观点。
• 2.指阴阳离决时的脉象状态。人迎
与寸口脉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
• 3.指疾病。但所指的病证又有区别:
• (1)指症见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的疾病。 仲景首开此说之先河。此病是癃闭的严 重阶段,多由脾肾不足,水邪湿浊滞留, 郁而化热所致。相当于泌尿系统疾病引 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如肾性尿毒症等。
《难经》的学术特色及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难经》的学术特色及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李湧健【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3(011)018【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难经;学术特点;中医学术【作者】李湧健【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苏州,215007【正文语种】中文《难经》是中医学历史上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重要医学典籍,在中医学术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唐·杨玄操注《难经》序中提出《难经》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所撰,后世多宗此说。
但也有学者认为《难经》成书于汉代,更有人认为成书于六朝,乃至唐代,见仁见智,各不相同。
该书采用问答体裁,对《内经》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释和发挥,并有许多独创而鲜明的学术观点,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故亦常被尊奉为“经”。
中医学狭义的医经,主要指《内》、《难》而言,即《黄帝内经》和《八十一难经》。
此二书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其他各经典著作的形成,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以《难经》是中医必读经典之一,学习《难经》对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内经》的学术精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诚如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所云:“《难经》所以释经,今复以《经》释《难》。
以《难》释《经》而《经》明,以《经》释《难》而《难》明。
”由此可见,《难经》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难经》从脉学、诊法到经脉、腧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治则都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对中医学术的主要贡献有。
《难经》首次提出了“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法”(一难)。
“脉有三部九侯,各何所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十五难)。
明确了寸、关、尺三部定位以及寸、关、尺、浮、中、沉三部九侯诊脉法。
“此法是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中之旨也”(难经集注.丁注)。
从此确定了中医诊脉法,取代了古代全身三部九候诊脉法。
这是中医脉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为中医的脉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成为中医诊法的一大特色。
1958年资料3 “难经”概述
一说是战国时代的“秦越人”如:
杨玄操说:“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渤海秦越人之所作也,越人受长桑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彻视藏府,刳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
吕复说:“难经十三卷,乃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
王袆说:“秦越人八十一难,盖举黄帝岐伯之要旨而推明之,亚于内经者也。”
李駉说:“黄帝八十一难经,卢国秦越人所撰,假设问答,以释疑难之义,凡八十一篇,故谓八十一难经。”
冯承熙说:“渤海案越人析其秘撷其腴著‘难经’二卷,信足阐古圣之精微为大道之津筏。”
一是从文字及各方面推断,不是秦越人所作,而是后人伪托,如:
五、难经的价值
历代各家对“难经”均有一定的评价,如司马迁氏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这是说明“难经”对诊脉有钜大贡献。
李时珍氏认为可以补充“内经”,他说:“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枢未发之秘旨也。”
赵希弁说:“秦越人受长桑君秘术,洞明医道,采黄帝内经精要之说,凡八十一章,编次为十三类,其理趣深远非易了,故名难经。”
综观各家解释,再从整个编写体裁看来,还是以“问难”和“解释疑难”的说法比较正确。
二、难经的作者
关于“难经”的“作者”,大约也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如:
“难经”初见于志书的,隋书经籍志记载有“黄帝八十一难二卷。”
“难经”初见于文学书籍的,梁阮孝绪七录记载有“黄帝众难经之目。”
“难经”初见于医籍的,汉张仲景伤寒论自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
中医药经典著作难经读书笔记
中医药经典著作难经读书笔记《难经》是中医药经典著作之一,包含了丰富的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在读书笔记中,我将深入探讨《难经》所涵盖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一、《难经》概述《难经》是中医药经典著作之一,由《素问》、《灵枢》和《难经》三部分组成。
其中,《难经》是对《素问》和《灵枢》的进一步解读和扩展,内容涵盖病证的诊断与治疗,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读《难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
二、《难经》的主要内容在《难经》中,有关于经络、腧穴、诊断、病因病机和治疗等内容,贯穿了中医药理论的方方面面。
其中,对经络腧穴的论述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而它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难经》的深度和广度《难经》的深度体现在其对中医药理论的深入解析和精微讲解。
而广度则体现在它囊括了丰富的临床实践和医疗经验,涉及了很多疾病和治疗方法。
通过阅读《难经》,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中,我认为《难经》是中医药学习的重要教材,通过对其深入研读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在总结和回顾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难经》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对其主题的详细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医药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期待与您共同学习中医药经典著作《难经》,共同提升中医药理论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有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讨论,欢迎随时交流。
在《难经》这部中医药经典著作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还涉及了很多与人体健康相关的重要内容,如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对《难经》的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全面理解中医药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服务人类的健康事业。
《难经》研读心得体验
《难经》研读心得体验前言《难经》,又称《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对《难经》的研读心得,以期为中医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研读心得1. 医学理论的深度与广度《难经》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通过研读《难经》,我对中医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尤其是对脏腑经络的理解,让我明白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阴阳五行是调节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关键。
2. 诊断与治疗的关联性《难经》强调了诊断与治疗的密切关联。
在诊断过程中,要注重观察患者的症状、体质、环境等因素,从而确定病因病机。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这种全面的、个性化的治疗观念,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3. 养生保健的重要性《难经》提倡养生保健,主张预防为主。
它强调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惯,调和情志,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这一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4. 中医学的实践性《难经》不是一部纯粹的理论著作,它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研读过程中,我意识到中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体会的学科。
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5. 传承与创新《难经》作为古代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研读过程中,我深感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使中医学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总结《难经》是一部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的医学典籍。
通过研读《难经》,我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和实践的学科,我们要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中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经络腧穴讲义
5.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是研究奇经八脉专书。载奇经八脉循行线。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作用、所主病候及相应治疗,考证有关穴。
6.明代针灸医学的发展形成高潮。
杨继洲《大成》载经络穴位资料更丰富,经穴359——对针灸医学第三次大的总结
成就——发明了“九针”;阐明了几十种疾病的配穴原则;
(三)《内经》以后文献
1.《难经》补充、阐发《内经》的经络腧穴理论
①经络:奇经八脉(首载)(深湖);经脉病候(是动所生);十五络,“肾间动气”为经脉脉气之根。
②腧穴:八会穴,(首载)原穴(原气经过和留止之部位),五输穴五行配属和治疗。
③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母”“泻南补北”
2.对气功的“行气”现象的观察:
气功,古称导补行气。《吴枢·官能》说:“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认为肢体灵活,心平气和的人可让他掌握导引、行气的方法给人治病。
战国初期文物——佩玉上的《行气玉佩铭》载:“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意指呼吸深沉使气积蓄(于丹田),会出现气的上下运行,即后称为“小周天”的气功行气之法。(注:“小周天”功法是循任、督脉运行之功法。)
宋、金、据时选穴: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药物归经;明代经络著述最多;清、重视分经用药,温病派对此有重要发挥。
(三)民国时期
承谈安
1.成立了针灸学社;2.编印了针灸书刊;3.开展针灸函授教育。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1.针灸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2.针灸医学的对外传播:
1)6世纪—朝鲜,日本;2)16世纪—欧洲;3)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外培训;
(1)四肢部分布规律(体位:立正姿势,大指向前,小指在后)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导读:仲景把千般疾病发病机制分为三条,辨证论治便是直接针对发病机制,而非病因。
此文为“经方辨证论治原理”第一讲,后续请关注公众号“伤寒经方问津”。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这里仲景把疾病分为三条,千般疾病都不超出这三条,那这三条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为何如此分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
这里“因”和下文“……所中”、“……所伤”相对应,不是原因的意思,“因”在此为动词,古有承受、因袭之意思,如《战国策》“愿于因计”。
因此这一条不是讲病因,而是讲疾病的发病机制:经络受邪,入脏腑。
后面“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也不是讲病因。
“病由都尽”之病由则为疾病来由、经过之意,而非导致疾病的原因。
仲景并不是按照病因分类,而是按照发病机制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的优势是可以直接针对发病机制来治疗疾病。
疾病的发病机制也就是疾病所蕴含的正气和邪气二者的斗争。
既发病后的正邪斗争及其所表现的各种症候,才是辨证论治主要着眼点。
《内经》“人伤于寒,传而为热”,这里病因是“寒”,而发病后表现为热。
之所以“为热”,是因为正气的亢奋。
病因虽然为“伤于寒”,但是可以表现为发热恶寒的表证而用汗法治疗,也可以表现为“胃家实”的里证而用下法治疗。
所以我们辨证及施治的着眼点是伤于寒后的发病机制,当然也包括出现各种传变时的发病机制,而不是引起疾病的外因“寒”。
正邪斗争受病人体质、气候、居住环境、邪气类型等多方面影响,发病的性质未必和邪气一致,伤于湿可以发病为燥证,伤于寒可以发病为热证,伤于暑可以发病为寒证,甚至更复杂的可以表现为痰饮、瘀血等,这用现代哲学的观点来看,是外因和内因的互相作用,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认为“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为外所因”(《三因方》),这是误以为仲景按照病因分类而导致的错误。
经分--一个重要的经络概念
经分--一个重要的经络概念摘要根据马王堆帛书《脉法》中”启脉”和脉动的描述,在经脉路线上至少包含了分肉之间和动脉两种结构。
在《黄帝内经》中,血脉和分肉之间成为两个经常并列提到的解剖学概念。
经脉线上的动脉被称为经之动脉,有时混同于十二经脉的名称,经脉线上的分肉之间被称为经分,是现代中医学教材中未受注意的一个经络概念,而它正是现代经络研究的重要对象。
主题词经络动脉中医名词经分经络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经络概念由很多子概念组成,如经脉、络脉、经别和经筋等等。
经络概念系统中,十二经脉(十二正经)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这不仅仅因为它们与五脏六腑有特异性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它是来自目前最早的经络著作--马王堆帛书中的原始经络概念。
马王堆帛书中有一部分医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脉法》、《阴阳脉死候》和《五十二病方》(书名是后加的),张家山汉简中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也被一并考虑。
经文献工作者的考证,这些医书均早于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
它们是研究我国医学思想特别是经络、气血等概念形成的重要史料。
本文以马王堆帛书和《黄帝内经》的原文为基础,以经络概念进行解析,试图阐明一个未被注意的重要经络概念--经分。
1马王堆帛书中的”启脉”是什么意思在马王堆帛书中有一部书叫做《脉法》,全文不过数百字。
通常仅将《足臂》和《阴阳》视为早期经络著作,其实《脉法》也是一部重要的经络著作。
《脉法》中有”臂之太阴、少阴,氏(是)主(动)则(病)……”等字样,与《足臂》和《阴阳》的描述完全相同;《脉法》中”脉”字的写法”〖FJJ〗 ”也与《阴阳》中的”脉”字相一致,因此《脉法》中所说的脉就是《足臂》和《阴阳》中所描述的脉。
《脉法》谈到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启脉:”用砭启脉者必如式,臃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砭”。
启脉的对象是脉中的脓,用的是砭石。
有的校释者认为这一过程是用石头切开血管,笔者不敢苟同。
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
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中医理论著作。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
原题秦越人撰。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难经》”解。
“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
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
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
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
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
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
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
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难经》并非解释《内经》之疑难者传统观点认为,《难经》一书本于《内经》,是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
如明·王九思《难经集注·杨玄操序》:“《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七难
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
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
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留需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
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营,则筋缩急;即引卵与舌;故舌卷卵缩,此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
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十六难
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
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也
故络有十五焉。
经云:明知始终,阴阳定矣。何谓也?
然:终始者,脉之纪也。寸口、人迎,阴阳之气通于朝使,如环无端,故曰始也。终者,三阴三阳之脉绝,绝则死。死各有形,故曰终也。
二十四难
曰: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何以为候?可知其吉凶不?
然: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于骨髓。故骨髓不濡,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无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
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则)目瞑也。
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二十五难
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有不能拘之。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妇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二十八难
曰: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
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
然: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二十九难
曰:奇经之为病,何如?
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若心痛。
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
《难经》之论经络
《难经》非经也。以经文之难解者,设为问难以明之,故曰《难经》,言以经文为难而释之也。是书之旨,盖欲推本经旨,发挥至道,剖晰疑义,垂示后学,真读《内经》之津梁也。
二十三难
曰: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
然: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阴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两足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谓经脉长短之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