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与《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

合集下载

难经材料

难经材料
其三,《难经》中问辞,多与《内经》相合,而答辞说辩往往与《内经》的阐述有所不同。故此认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书名,是对托名黄帝的《医经》中问题论辨而名。
二、《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黄帝说秦越人说丹波元简曰:“此经不详何人作。隋以上则附之黄帝;唐以降则属于秦越人。《隋书·经籍志》云:《黄帝八十一难》二卷,盖原于《帝王世纪》之说也。”
一、《难经》书名的由来
“难”之音义
《难经疏证》丹波元胤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难经》二卷’。曰:‘难,当作去声读’。欧阳圭斋曰:‘《难经》先秦古文,汉以来答客难等作,皆出其后。’又文字相质难之祖也。按《史记·黄帝本纪》云:“死生之说,存亡之难。”《索隐》: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
二、《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成书于战国说为战国秦越人(扁鹊)所撰,此说出自唐·杨玄操,并为滑伯仁、徐灵胎等所接受与赞同。
二、《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成书于东汉说丹波元胤曰:“尝考《素问》,其言雅奥,其理亦精,虽有汉人之所补缀,其实多周秦古书之文。若《灵枢》,则朱子称为浅易,较之《素问》,殆为雁行。而八十一难,则又其亚也。
一、《难经》书名的由来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
对《黄帝内经》和《外经》中八十一个疑难问题的解答。
《难经集注》杨玄操序曰:“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首,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
一、《难经》书名的由来
(3)病脉与主病:《难经》在分别论述了四季旺脉(《十五脏》)和六气旺脉(《七难》)等生理脉象的基础上,对常见的病脉进行了归类性的论述。所论之纲脉有6:即浮脉、沉脉、长脉、短脉、滑脉、涩脉,以及六纲脉的阴阳属性(《四难》)。在论述脉象特征时,分别从脉位的深浅(浮脉和沉脉)、脉幅之长短(长脉与短脉)、脉搏的流利度(滑脉与涩脉)三方面,运用对举方法进行比较,指出浮、长、滑脉属阳,为阳脉;沉、短、涩脉属阴,为阴脉。此外,还记载了大脉与小脉(《六难》)、迟脉与数脉(《九难》)、代脉(《十一难》)、损脉、至脉(《十四难》)、死脉(《十五难》)、覆溢脉、伏匿脉和重叠脉(《三难》、《二十难》)等。

姚荷生-脉学综述

姚荷生-脉学综述

(三)脉学综述(摘自《三年来的中医药实验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7月)脉学是医学科中的重要部门,尤其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中医过去缺乏仪器及其他完整自然科学的帮助,在诊断方面,除了“详问”可以搜集一部分诊断资料以外,还必须依靠“望色”(包括神色、肤色、舌苔等)、“闻声”及“切脉”等来掌握更多的客观资料。

其中切脉法因为是比较可以测知体内的活动情况,因而可以根据脉的变化来判断致病因素,病理机转及安危吉凶等。

所以脉学的发展比较其他各种诊断法更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和钻研,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而且对世界医学贡献也是很大的。

据史家考证:公元六世纪我国的脉学即传到了朝鲜、日本和印度等国;九世纪在欧洲应用的阿拉伯医书才有脉诊的记载;十一世纪阿森维纳著医书曾采用中国脉经的名称;十三世纪土耳其更将脉经翻译;十五、六世纪,欧洲的医学家群起致力于心脏血管的研究显然是与中国的脉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古代医学虽然对于脉学有着重大的成就,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运用科学武器来充实它的内容,说明它的本质,所以直到现在,中国的脉学还未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而且过去从事中医的成员,往往受着自己世界观以及技术经验的影响,在脉学的认识上是有一定出入的,历代各家脉学文献亦未能统一整理,这些都增加了研究中医脉学的困难。

我们对科学知识知道不多,对历代文献也未作全面的搜集整理,加以经验有限,准备不充分,来综述中医脉学,不但不足代表中医学术,并不能代表多数中医成员,只就我们在学习及临床上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1.中医脉学演变简介(1)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中医脉学在战国时代(公元前五世纪)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当时的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即扁鹊)即是以切脉著名的。

《史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后世根据这一记载,公认扁鹊为脉学之祖,并将讨论脉学为主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伪托为扁鹊所著。

根据《内经》三部九候论“有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两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中部人,手少阴;下部天,足厥阴,下部地,足少阴,下部人,足太阴。

《脉经》与《难经》共有条文的比较研究

《脉经》与《难经》共有条文的比较研究

《脉经》与《难经》共有条文的比较研究
陈婷;胡成湘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脉经》魏·王叔和撰.全书10卷,97篇,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医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今考《脉经》,其中有22篇内容引用了《难经》条文,涉及《难经》20难.本文将《脉经》与《难经》共有条文进行了比较研究.文字几乎相同者仅见1篇;文字出入较大者仅见2篇;除前两种情况,其余19篇,文字略有出入,但并不影响对经文的正确理解.此外,叔和在撰集《脉经》时,亦对《难经》条文进行了组合与离析.这是《脉经》“类例相从”之体例所决定的.这一比较研究,不仅对《脉经》一书的成书基础及其本质的探析有所裨益,对《难经》一书的校勘与整理亦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页数】3页(P1-3)
【作者】陈婷;胡成湘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69;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6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难经》命门说与赵献可命门说的比较研究 [J], 白可公
2.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脉经》看"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与发展[J], 关晓光;夏铂
3.物权法共有人先买权制度之检讨——共有人先买权发生模式的比较研究 [J], 王明成
4.共有不动产执行中的争议处理——兼论执行立法草案相关条文的内容构成 [J], 胡婷; 王亚新
5.《脉经》中《金匮要略》条文的研究 [J], 崔锡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难经_阴阳脉法解析

_难经_阴阳脉法解析

·理论研究·《难经》阴阳脉法解析钱会南(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摘要]《难经》脉法以独取寸口为基础,从阴阳角度归类脉象,以脉位的浮沉以及尺寸确定脉位,分辨脉之阴阳。

《难经》阴阳脉法对后世诊脉方法具有示范意义,启迪后世“举按寻”诊法,临床可据阴阳脉法总察机体阴阳之盛衰,分候五脏之虚实,推断疾病之逆顺。

[关键词]难经;阴阳脉法;浮沉;尺寸[中图分类号]R221.9;R241.1 [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5.001 临床脉象种类繁多,错综复杂,应提纲挈领把握脉象,进行疾病诊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将阴阳学说运用于疾病诊察理论之中,率先倡导从色脉区分病证的阴阳属性,确立阴阳在辨别归纳脉象,判断疾病中的纲领作用。

《灵枢·脏腑邪气病形》亦云:“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提出从缓、急、小、大、滑、涩六方面察脉,以判断疾病的变化。

《难经》则进一步提出“脉有阴阳之法”,与《内经》阴阳为纲之理一脉相承,并有拓展与发挥。

1 分脉法为阴阳,示范诊脉法则《难经·四难》明确提出“脉有阴阳之法”,其原理及其临床意义,则分别在二难、三难、四难、五难、十七难、二十难、五十八难等多篇文章得以阐述。

1.1 浮沉阴阳脉法 《难经》浮沉阴阳脉法,指在诊寸口脉时,通过指法的浮取与沉取,以区分脉之阴阳,诊察五脏脉象的诊脉方法,主要体现在浮沉辨脉位,长短辨脉体,滑涩辨脉势,而分其阴阳。

如《难经·四难》:“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此言者,非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

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

《难经》元气脉诊及其临床应用刍议

《难经》元气脉诊及其临床应用刍议

《难经》元气脉诊及其临床应用刍议发表时间:2018-07-12T14:42:14.30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作者:初连辛1 马爱华2 高占业3[导读] 中医学将我国古代的元气理论引入其中,提出生命之根在于元气,以尺作为脉之根。

1.济南市亚健康防控协会内病外治专业委员会/济南典启古法中医诊所中医科 250000;2. 济南市长清区中医院内科 250000;3.济南典启中医诊所针灸科 250000摘要:中医学将我国古代的元气理论引入其中,提出生命之根在于元气,以尺作为脉之根。

用元气理论来预测疾病,体察生命气息的强弱,为以后脉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集中体现了《难经》原创性的脉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元气脉诊的机制和诊察方法,对当今的临床应用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难经》;元气脉诊;临床应用元气一词出自古代的哲学理论,它的意思是产生以及构成大千世界的物质是元气。

《难经》率先将其引入医学范畴,指的是先天存在构成人身体的本源之气,是保证人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能够抗病驱邪。

元气脉诊是《难经》异常重视的一种诊脉方法,指出“ 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被历代的医学名家尊为重要的诊病理论。

现如今,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并依照参合自身的医学实践,对《难经》的元气脉诊的方法和理论进行重新的探讨,并浅谈一下其临床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一、元气脉诊的原理方法中医学将我国古代的元气理论引入其中,提出生命之根在于元气,以脉作为脉之根的学说。

例如,十四难说道:“脉有根本,人有元气。

”把人们的尺脉,比作大树的根系,即使是树叶枯萎凋零,但是有树根的滋养,还会自己逐渐的长出新的树叶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还留有元气,那么脉之根也会留存下来。

《难经》中有关论述元气理论的学说,说道元气的发源自肾命,敷布在三焦之处。

因此脉察元气有如下三种方法:元气候于尺部、寸口沉取以候元气、察三部九候。

把脉应把到气--难经脉法

把脉应把到气--难经脉法

把脉可以知道什么
①心脏搏动的强度、速率和节律。这是引起脉搏强弱、快慢、节律性变 化的主要因素;②血管壁的弹性和紧张度。这是引起脉搏软硬变化的 主要因素。血管弹性好、紧张度低,那么脉搏就柔和;而血管弹性差、 紧张度高,那么脉搏就僵硬;③动脉中血液的充盈程度。这是影响脉 搏粗细的主要因素。血液充足,则脉搏形状就粗大;血液不足,则脉 管不能充分扩张,脉搏就细小;④血液对脉管的冲击力。这个冲击力 是由心脏搏动的力量、血液的充盈度以及血流的速度等因素综合形成 的。冲击力大,则脉搏就容易触及;冲击力小,则脉搏需要重按才能 触及;⑤血液黏滞度大小。这是造成脉搏通畅程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血液黏滞度大,则血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就大,血流速度缓慢而涩滞; 血液黏滞度小,则血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小,血流速度快而流畅。以 上五个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脉搏的感觉。这些感觉我们怎么知道的 呢?就是脉的动。动的不同,我们的感觉不同也就给了我们不同的信 息。也就是气对脉的推动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动。
人体变化因何
• 二十二难曰:经言脉有是动,有 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 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 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 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 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 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 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 生(病)也。因为气的变化才引 起有形的变化,所以把动脉就是 把气的变化啊。
脉在哪治在哪
• 脉浮,为什么浮呢,脉在表皮动。当寒风袭击身体,我 们为气保护身体关闭汗毛孔营血过来营养,气在表皮作用, 这时脉就浮了。只有当我们告诉身体外面不寒冷了,发汗 这时气机就不再表皮了营卫相交了脉就不服了。其实气机 变化也就是病因所在,如我们头额头部疼痛,我么么在第 二掌骨找一痛点,按上一分钟就好了。气在此处不能运行 了,我们通过点按,让气运行,病也就好了。再比如腰中 间脊柱痛,我们揉一下按上去比较痛的后溪一分钟就减轻 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改变了气,也就是我们把到了气, 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所动,也就是二十二难所说邪在气,气 动引起行动。

《难经》选

《难经》选

五行与












其中属阳者为刚,属阴者为柔。阳经配以阳干, 阴经配以阴干。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把阴经 井穴配以乙木,依次相生,故荥穴配以丁火, 腧穴配以己土,经穴配以辛金,合穴配以癸水。 为了阴阳相配,再结合五行相克的关系,又把 阳经的井穴配以庚金,依次相克,成为荥穴配 壬水,输穴配甲木,经穴配丙火,合穴配戊土。 为了便于阅读,表示如下:
这种理论推广应用于临床,可以针刺五输穴治 疗五脏疾病。如井穴属木,凡是与肝有关的疾 病,可取用井穴;荥穴属火,凡与心有关的疾 病, 可取用荥穴等。再根据五行子母相生的 关系,作为取穴的方法之一。如肝经属木,肝 经的荥穴行间属火 ,火为木所生,行间就是 肝经的子穴;合穴曲泉属水,木为水所生,曲 泉就是肝经的母穴。临床上就按照“虚则补其 母,实则泻其子”的治则,分别取用子母穴以 治疗肝病的实证和虚证。其余亦可依此类推。
根据在第六十六难的论述,不仅各阳经中有一 个原穴,而且各阴经中也有原穴。不过各阴经 是“以输为原”,也就是阴经的五腧穴之一的 输穴,同时也是它的原穴。
三焦为阳气之根,六腑属阳,其气皆三焦所出, 故曰共一气也。
原文- 论井穴为始的道理
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脏六腑荥合,皆 以井为始者,何也?
《难经》选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马惠芳
概述
《难经》的内容涉及阴阳五行、藏象、经络、 生理、病理、诊断、治则、针灸等诸多方面。 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对中医理念发展有深远 影响。针灸作为古代的主要治疗方法,在《难 经》中也有较多论述,八十一难中有三十二难 涉及经络、腧穴、刺法、针灸治疗等内容,学 术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难经

难经
十一难
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
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十二难
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四难
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难经》全文在豆瓣录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难经
-
-
难经
二难
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难
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23~29难论述了经脉的流注始终、经络的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及其有关病证。对《灵枢·经脉篇》作了深入阐述,主言经脉气绝之证候。《难经》集中发挥了《内经》对奇经八脉的含义、内容、循行部位和起止处,以及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发病证侯等。
30~47难以脏腑学说为主要议题,介绍了脏腑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营卫周行。对三焦、命门、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肛门)、八会理论,皆有阐释。《难经》关于人体消化道由唇到肛门的“七冲门”之论如此精彩,可以说是得益于当时医家在实际解剖所获得的科学数据。

四圣心源·脉法解精译

四圣心源·脉法解精译

四圣心源·脉法解精译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

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既迷罔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

使踟蹰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

顾此悢悢【liàng】【悢悢,悲恨也。

《文选·与山巨源绝交书》:“顾此悢悢,如何可言!”】,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翻译】六腑消化谷物,津液分散传播,沿着经络流泻,交会在气口,五脏六腑气口成寸,用来判断生死。

微妙在脉,不可不仔细研究。

医法没有流传,脉理于是埋没,宝贵的书简长久的封存,珍贵的文字永远的埋没。

记载或论述方剂的著作叠放在书架上,七诊的道理没有听见,医书册籍久别,九候诊法没有着落。

既迷惘于心中,又糊涂于指下,心中犹疑之外,性命饱受浅陋妄为的庸医毒手。

看到这些令人悲伤的事,放下书抒发情怀,作脉法的解释。

{解读}黄师悲天悯人,可敬可叹!七诊九候: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者病,是谓七诊;人有上中下三部脉,每部有天地人三诊,三三为九,是谓九候。

寸口脉法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

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

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翻译】吃喝的东西进入胃里,腐熟消化研磨,手太阴经散发精华,沿着经络游溢,以运化气血。

气血环绕流动,显现于气口,形成尺脉和寸脉。

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

关,是阴阳的中气。

寸口在鱼际穴处划分,关上在太渊穴处划分,尺中在经渠穴处划分。

{解读}王叔和说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

”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脉,是以两手的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以便三指按切,这是后世医家常用的一种方法。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

仲景脉法——精选推荐

仲景脉法——精选推荐

仲景脉法⼀、仲景对脉的描述⼀共有以下⼏种:(此处不须⼀⼀细看)脉动,脉浮,脉沉,脉细,脉⼤,脉微弱,脉沉⽽细,脉弦细,脉缓,脉阴阳俱紧,脉阴阳俱浮,脉阳浮⽽阴弱,脉浮紧,脉促,脉洪⼤,脉浮缓,脉微细,脉浮数,脉微,脉沉紧,脉沉微,脉阴阳俱停,脉迟浮弱,阳脉涩阴脉弦,脉当微厥,微数之脉,脉细数,脉微⽽沉,脉沉结,脉浮⼤,脉浮⽽动数,脉沉⽽紧,脉浮滑,⼨脉微浮,脉浮虚⽽涩,脉浮滑,脉结代,脉迟,脉滑⽽疾,脉浮⽽迟,脉弦浮⼤,脉实,脉浮虚,脉缓浮弱,脉滑⽽数,脉弦细,脉微欲绝,脉不出,脉弦迟,脉细欲绝,脉沉⽽迟,脉乍紧,脉平。

⼆、试解脉的沉浮:脉浮,脉沉,脉浮者候病在表,阳⽓、热上浮,往外,也有⾔虚热上浮的,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是阳⽓、热⽓向上向外浮。

沉则相对之,另外,沉也主有⽔饮。

⽐如,病在表,太阳证,但饮盛,所以脉沉。

脉的松紧:脉紧、脉缓;胡⽼说,拿根烟,烟管充实时为紧象,抽去部分烟丝则为缓象,候津液的是否丧失,脉缓者津液有失,紧则津液充实。

紧脉与弦脉较难区别,譬如跳绳,绳⼦本⾝是紧的,摆放在地上或上下摆动时,绳⼦是有起伏的,此时则为脉紧不弦。

⼀拉直,两端直长则是弦紧状了。

如果绳⼦结不得好,松跨,也会出现脉缓弦的情况,较为少见。

脉的粗细:脉⼤,脉细,通常,脉细的意义是⾎少,其次提⽰有⽔饮。

⼤则反之,多⾔⾎盛⽓实,特例脉⼤为劳,这种⼤,虽然脉⼤,⾎液却并不充沛。

属虚阳外越,阴不敛阳。

脉的长短:脉促,脉仍浮,病仍在表的⼀种,收缩阵线,脉长变短。

脉的频度:迟数,迟者⾔寒,次⾔⾎虚。

数则为热,不论是实热还是虚热。

脉的有⼒⽆⼒:脉弱、脉虚(弱+缓);按之是否反抗,按之愈深,抗之越⼒,则为有⼒脉,侯实证,反之若虽轻取有脉,重按则⽆⼒,或虽有⼒但⼒弱不相称,反减,则为⽆⼒脉,为虚证。

脉的起伏:脉弦,两端直长,如按琴弦,脉弦的对应脉有的说是脉弱,我不认为之。

脉弦的意义⾸先是病邪结在少阳,其次有⽔饮。

综合脉脉洪:脉⼤+滑+有⼒;多为阳明外热⽩虎汤证。

难经基本思想

难经基本思想

难经基本思想《难经》中的脉学思想扁鹊《难经》中的脉学思想,体现了中医辨证的精髓,而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通过诊脉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这种脉学中的生死逆顺观影响深远,难经》中脉学的生死逆顺观是通过脉诊的部位、层次、节律、迟数等信息综合分析得到的,对于准确判定患者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难经》中的“独取寸口”理论《难经》在古代十二经皆有动脉、全身三部九候切脉诊断的基础上, 单独选择两手寸口手太阴经动脉作为切脉部位, 提出了寸口脉为“脉之大要会”, “五脏六腑之所终始”的理论,首创寸、关、尺兰部定位, 及三部各有浮、中、沉的三部九候诊法, 又提出“脉有三部, 部有四经”确定了十二经在寸、关、尺的相应部位等一整套切脉诊断法。

由于寸口反应灵敏, 简单方便, 只切手腕, 不及其他各部, 在封建社会尤具其优越性, 因此能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从而取代了全身诊脉法。

这是脉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为我国脉学的发展, 开拓了道路。

二、《难经》中的“三部九侯”理论《难经》十八难明确指出,三部者,寸、关、尺也。

九候者,浮、中、沉也。

”与《素问·三部九候论》之“上部天,两领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 手阳明也, 中部人, 手少阴也。

下部天, 足厥阴也, 下部地, 足少阴也, 下部人, 足太阴也。

”所指的全身上、中、下三部九个动脉部位不同。

《难经》独取寸口诊脉法, 是在寸、关、尺三部, 各以指按三种用力轻重而得的九候脉象。

三、《难经》关于“真藏脉”理论《难经》三难云: “遂上鱼为溢, 为外关内格, 此阴乘之脉也……遂入尺为覆, 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故日覆溢, 是其真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说的是脉气超过本位, 阳加于阴, 阴加于阳, 反映阴气极盛或阳气极盛而成关格之证。

四、《难经》中的气血辨证思想《难经》二十二难日: “经言: 是动者气也, 所生病者血也。

《难经》对《内经》寸口诊脉理论的发展

《难经》对《内经》寸口诊脉理论的发展

《难经》对《内经》寸口诊脉理论的发展钱会南【摘要】<难经>作为中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建树颇多,纵观全书对<内经>气口独为五脏主理论的拓展,可谓特色鲜明,不拘一格.其原创思想彰显于承袭<内经>诊脉理论并创独取寸口之诊法,首创寸口分部,提出上中下三部与脏腑主病,阐发寸口异常脉象及预后推测,创建五色之与脉当合参之综合诊法,对中医脉诊理论产生深远影响.【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3(011)015【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难经》;《内经》;寸口诊脉;运用发展【作者】钱会南【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难经》全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与《内经》堪称齐名的中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以问答释难的体例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其中对于《内经》寸口诊脉理论既有继承发扬亦有创新的拓展表达,《难经》关于寸口诊脉的原创思想,是对《内经》气口独为五脏主之理论的发展与运用,对中医脉诊理论产生重要影响,至今研习仍有参考价值。

《内经》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可谓寸口切脉理论的发端,如《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指出通过气口可以诊察疾病之虚实。

《素问·五脏别论》提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问题,则是切脉诊病取寸口的最早理论探索,文中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为理论依据,侧重强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气血之源。

则胃气的盛衰直接关系五脏六腑之盛衰,故其变化可以反映于气口,初步说明了寸口诊病之原理。

盖营卫之气源于中焦,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而胃气是脉气之根本。

诚如《难经》十五难所云“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以四时脉象重在观察胃气为根本,明确指出脉象是否有胃气,是切脉诊病应把握的关键之所在。

中医脉象之洪脉的介绍

中医脉象之洪脉的介绍

中医脉象之洪脉的介绍洪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一个脉象,它的特点是脉体大,洪脉与细脉是相对的,洪脉大细脉小是脉象在大小方面变化的两种表现。

各具程度上的不同,博粹堂中医介绍。

洪脉名称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内经》上它如果表现在季节脉上叫做“钩”,是夏季的季节脉,同时亦是作为代表“心脉”的脉象。

例如:“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开,日心平,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日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日心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日钩。

”(《素问·玉机真脏论》)《内经》其他论季节脉的经文大意亦相同。

《难经·第十五难》季节脉脉文大致与《内经》同,在《内经》上对于病脉是用“大”这个名称的,与小相比类,例如:“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素问·三部九候论》)其他在《素问》、《灵枢》二书中提到大、小二脉之处是很多的,不胜枚举。

在后世脉法中夏季的季节脉一般称为洪不称为钩,用洪这个名称取代了钩,所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已经是脉法常识中的事和空名了,这样将一种脉的两种称谓统一了起来是一个进步,洪脉的脉形最主要的说解是“来盛去衰”,这就是缘于《内经》对钩脉的解释的。

后世脉法将洪、大两个脉名统称为洪,就不用大了,见于《脉经》,这种变化亦有一个过程,《素问》、《灵枢》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用大,只是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的六经脉象上提到“太阳脉至,洪大而长”。

这是偶然用洪解释大,或意字连用(亦可见《内经》之意,洪脉不兼长的条件),到《难经》虽然基本上与《内经》相同但称洪的地方已经较《内经》多了。

除第七难亦说:“太阳之至洪大而长”与《素问》相同以外,他如第十四难、第十七难亦提到洪大。

《伤寒论》在“辨脉法”上提出大、浮、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但在六经辨证中用的却是洪大(白虎汤的主要指标之一),从以上的趋势看在《脉经》以前有逐渐重视洪这个名称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脉经》定二十四脉脉名时就使用了洪而且用它取代了大,后世医家如朱丹溪、董西园、何梦瑶、程观泉亦明确表示洪脉即《脉经》对洪脉脉形状的解释是:“极大在指下(一日浮而大)。

难经考试题及答案

难经考试题及答案

难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难经》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秦越人答案:D2. 《难经》共有多少难?A. 66难B. 72难C. 81难D. 90难答案:C3. 《难经》中“难”的含义是什么?A. 疑问B. 困难C. 难以理解D. 以上都不是答案:A4. 《难经》主要讨论了哪些内容?A. 针灸B. 脉诊C. 脏腑D. 以上都是答案:D5. 《难经》中提到的“五藏六府”是指什么?A. 五脏六腑B. 五脏六经C. 五藏六经D. 五脏六腑答案:A二、多选题1. 《难经》中提到的“五藏”包括哪些?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ABCDE2. 《难经》中提到的“六府”包括哪些?A. 胆B. 小肠C. 胃D. 大肠E. 膀胱F. 三焦答案:ABCDEF3. 《难经》中提到的“十二经脉”包括哪些?A. 手太阴肺经B. 手少阴心经C. 手厥阴心包经D. 手太阳小肠经E. 手阳明大肠经F. 手少阳三焦经G. 足太阴脾经H. 足少阴肾经I. 足厥阴肝经J. 足太阳膀胱经K. 足阳明胃经L. 足少阳胆经答案:ABCDEFGHIJKL三、判断题1. 《难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

(对)2. 《难经》主要讨论了针灸、脉诊、脏腑等内容。

(对)3. 《难经》中提到的“五藏”包括心、肝、脾、肺、肾。

(对)4. 《难经》中提到的“六府”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对)5. 《难经》中提到的“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对)四、简答题1. 简述《难经》的主要内容。

答:《难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主要讨论了针灸、脉诊、脏腑等内容。

书中详细阐述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简述《难经》中“五藏六府”的含义。

《难经》脉法

《难经》脉法

脉法阴阳,观微之道:学《难经》脉法之悟导读:脉法在某些“中医”眼里是麻烦、玄虚的代名词,在无能为力之后,还要祭起“四诊合参”的大旗遮羞。

的确,四诊不可偏废,但不读《难经》不足以明脉法,便少了一个感知疾病的重要途径,甚至有动手便错的可能。

脉法阴阳,观微之道——学《难经》脉法之悟脉之阴阳,起于观微,源于天地,述于《难经》。

笔者有幸聆听江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茂泓讲授《难经》脉法的学习,结合以往所遇之病例,所悟之一二,与同道分享,以明辨对错。

中医乃圣贤之学,非经验医学;《难经》乃医经秘录,其脉为阴阳脉法,为脉法之源,非经验脉法。

王茂泓推崇脉之阴阳。

然何为阴阳?《易经》有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两仪”和“一生二”便可理解为阴阳。

大到万物天地,小到人体脏腑,皆可分之阴阳。

然脉中之阴阳,在于气血盛衰,把脉也正是了解各个脏腑气血盛衰以断病。

当然,要想知道病脉首先要了解常人的脉象,其可能是脉来和缓有力,不浮不沉,举按皆有根,一息大概在三到四至。

然并非单纯如此,《难经·十九难》中指出:“脉有顺逆,男女有恒”,“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

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

”可见男女的常脉是有所区别的,值得在把脉时留心。

然而女子尺脉恒盛指的是在天癸未至的阶段,如若二七天癸至,则尺脉的盛衰会根据天癸的周期而潮起潮落。

所以临床中很多医者持脉便知经血之去留,也是有充分根据的。

《难经·十五难》中提出:“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

”此为四时脉,脉象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轻微的变化,亦在常脉的变化范围之内。

这里很多人难以理解“脉钩”,其实想到一味名为“钩藤”的中药后则不难理解,其形“累累如环”,一个弯钩接一个弯钩,存在一定的力度而又往来通畅。

但细想如今人类的生活环境,夏多喜寒饮、冷气,至季节之气来时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反脉丛生。

余曾治一患者,体型适中,夏日酷暑,其脉却有如冬日沉细,重按后仍需细细体会才能触及微弱搏动,其述长久于冷气房工作后出现左肩及肘彻夜冷痛难眠。

古为今用 返璞归真 ——漫谈《难经》脉针

古为今用 返璞归真 ——漫谈《难经》脉针

古为今用返璞归真——漫谈《难经》脉针傅嵩青难经脉针2月23日在近代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类证实了世界上能量密度最高的是用反物质来储存能量,物质与反物质在一起就变成了巨大的能量。

而我们祖先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归纳出八个字:“守中致和,道用其反”。

这种思维运用无处不在。

在研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开始体会到身体中的一些奥秘,太极拳的许多招势的实质是用一个穴位去找另一个穴位,通过两个穴位的相合,身体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因而太极拳里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这个能量带动而自然生成的。

《素问》中就有记载:木运平称敷和(太过为发生,不及为委和),火运平称升明(太过为赫曦,不及为伏明),土运平称备化(太过为敦阜,不及为卑监),金运平称审平(太过为坚成,不及为从革),水运平称静顺(太过为流衍,不及为涸流)。

不仅说明五行之偏(太过不及)所产生的状况,更指明了五行平(和)时之德, 所谓阴阳和合显其德而行其用。

甚至处世为人,“允执厥中”,不离自性。

而这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脉里。

脉的沉浮、迟数、滑涩、虚实,显示出人体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知其偏而用其反,使脉回到“中”,让能量条达而人无病。

脉是“器”与“气”,“物质”与“能量信息”的高度统一。

现代通行的寸口脉诊,肇始于《难经》,集合了解剖写实,数术结构,脉动波态,能量时空,而以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确定阴阳失和状态下五行的位速形势,难经中更阐明了阴阳和合状态下,天人相应的中和平脉之位象形质势,从而授与医者脉诊的匙要,以有形的象和用确定和感知无形的气。

脉文化之命门归元是医学到文化的顶层设计,脉是融合到中国人行为里的逻辑,世俗的人脉,风水的龙脉,文有文脉,语有语脉,所以脉中涵盖了“气”,“势”,“法”。

“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哲学和医学认为“天道”和“人道”是合一的。

天人相应最重要的体现是合于"气"。

气为经脉之本,脉为血气之先。

知道了脉,就了解了气,自然会去关注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现象,一年四个季节与土用,二十四个节气,每个月的朔望……。

难经

难经

《难经》古医学著作《难经》译文一难说:十二经都有动脉,单独切按寸口的脉象,诊断五脏六腑疾病的轻重和预后良恶,这是什么道理呢?答:寸口部位,是十二经脉之气总会合的地方,为手太阴肺经经脉的博动处。

健康人一呼脉气行三寸,一吸脉气也行三寸,一次呼吸终了,脉气共行六寸。

人在一日一夜中,一般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脉气共行五十个周次,环绕于全身。

在漏水百刻的时间内,荥卫在白天循行二十五周次,在黑夜也循行二十五周次,这就为一周,所以五十周次重又会合于手太阴肺的寸口。

寸口的部位,是五脏六腑气血循环的起止点,所以诊脉方法可以独取寸口。

二难说:诊脉部位有尺和寸的名称,这是什么意思呢?答:尺和寸的部位,是十二经脉会合的地方。

从关部到尺泽是尺部的范围之内,属于阴气所管理;从关部到鱼际是寸部的范围之内,属于阳气所管理。

所以分开关部以上的一寸向下就是尺部;分开关部以下的一尺向上就是寸部。

阴只取尺内的一寸,阳只取寸内的九分,尺和寸的起止共长一寸九分,所以叫做尺寸。

三难说:脉象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之脉互相乖袭,有下覆上溢,有关闭为格阻,它们的具体情况怎样呢?答:关部前的寸部,是阳脉博动之处,脉形应该长九分而现浮象。

超过九分的,叫做太过;不满九分的,叫做不及。

直向上冲达到鱼部的称为溢脉,这是由于阳气被关闭于外而阴气格拒于内,为阴盛乖阳的脉象。

关部后的尺部,是阴脉博动之处,脉象应该长一寸而现沉象。

超过一寸的,叫做太过;不满一寸的,叫做不及。

直向下行超出一寸,甚至深入尺部的称为覆脉,这是由于阳气被关闭于内而阴气格阻于外,为阳盛乖阴的脉象。

所以说覆脉和溢脉,都有是真脏脉,病人虽然外形没有明显症状,而往往也会死亡。

四难说:诊脉有辨别阴阳的方法,是怎样区分的呢?答:呼气出于心和肺,吸气入肾和肝,在呼气与吸气的过程中间,脾的脉气就包涵在呼吸浮沉之中。

浮脉为阳,沉脉为阴,所以说脉象有阴阳的区别。

问:心和肺都是浮脉,应该怎样区分呢?答:浮而脉形较大且有放散之感的是心脉;浮而脉体较短略有滞涩之感的是肺脉。

《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医切诊中的《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供中医爱好者们学习讨论。

《难经》在脉法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大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难经》提出的独取寸口这个独占医坛的诊脉方法,这就使后世脉法都成了《难经》的继承者。

《脉经》作为脉法的经典性质的文献,除去在《难经》的基础上完成完善了独取寸口法以外。

《脉经》还大量地引用《难经》有关论脉之说,以丰富其内容。

例如第一卷的“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就是根据“二难”及“十八难”等综合发展面写成的。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是录“一难”、“二难”、“三难”全文面成的,“持脉轻世法第六”是录“五难”的全文。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的前半部分,是录的“九难”全文。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的前半部分,为录自“四难”与“六难”全文的:只是次序略有更动参差而已。

“纵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中的伏匿脉是录自“二十难”。

第二卷“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有部分内容录自“二十七难”、“二十八难”、“二十九难”。

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中选用了“十八难”、“十四难”、“八难”等内容。

“诊损至脉第五”选用了“十四难”的大部分内容和与“一难”相类似的观点方法。

第五卷“扁鹊阴阳脉法第二”六经之脉与“七难”原则相同。

但有出人,但这不一定是《脉经》选自《难经》,因为这种内容是各家各派各种文献均有的,何况在“扁鹊阴阳脉法”中只是串人“七难”的内容,亦不尽相同,所以对此只能提出作为参考,很难说就是引自《难经》的。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标签: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 《脉经》的渊源《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 《脉经》的学术价值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

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经》与《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1、成书经过等问题《难经》不见于《汉书·艺文志》,最早见之于《隋书·经籍志》,但未署何人撰着,《旧唐书·经籍志》始题为秦越人所撰。

按唐t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自序日:“黄帝八十一难者,斯乃勃海秦越人所作也。

越人受桑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彻视腑脏,刳肠剔心,以其与车辕日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

”所以一般认为《难经》为秦越人所撰的说法实始于唐·杨玄操,但在唐·王焘着《外台秘要方》中载有《删繁方》“六极论”引了二十四难文,并且称之为扁鹊日,文字虽稍有出人,但可以肯定是出于《难经》的。

《删繁方》为谢士秦所撰,谢是隋前的人,可见南北朝时已有秦越人着的证据。

日本人丹渡元胤《医籍考》说:“余尝观宋版《史记·扁鹊传》僧幻云附标所引《难经》,似是玄操原本,载其卷首名衔日,卢国秦越人撰,吴太医令吕广注,前歙州歙县尉杨玄操演,据此吕广注本似署越人名,然则士泰所称,殆循其旧者欤?”可见在唐以前就可能有秦越人所着之说。

但是《难经》如出自扁鹊,那当然是先秦人的医学名着,为什么南北匕朝以后才着录?是刘歆、班固遗漏,还是出自其后?《难经》之名始见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八十一难》当指此书。

《难经》的注家最早的是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西晋时王叔和撰《脉经》引用了《难经》中有关脉学的绝大部分资料。

但值得注意的是,《脉经》引《难经》的各个部分没有提到引自《难经》。

《脉经》中投有《难经》这个书名,而在《脉经》弓l扁鹊时则直书扁鹊,不名为出自《难经》,根据以上情况,仲景所说,王叔和所引就是此书,因为《脉经》引《内经》亦有时不提书名。

《内经》着成当在汉代,根据《难经》中有多处引用《内经》,并做进一步的分析解释等等情况来看,《难经》的着成当在东汉时期,不会再早,但亦不会再晚。

至于出自秦越人扁鹊所着的问题是靠不住、亦是不太可能的。

《难经》的成书经过是有些曲折乃至于某些问题是较隐晦,甚至于是很不清楚的,但从它问世以后,在古籍中可以说是流传得最理想的。

关于阙误、错简,乃至于真伪等问题,古人一般没有异议,只有宋周与权,着有《难经辨正释疑》、《扁鹊八十一难般辨正条例》、滑伯仁《难经本义》认为,周仲立、李子埜辈擅加笔削,今并不从。

但滑氏的《难经本义》中亦有“阙误总类”一篇,指出经文的缺讹和错筒等问题。

近人张山雷着《难经汇注笺正》一书,有“考异”一卷。

少数人认为八十一难的次序已非原貌,如清代的丁锦着有《古本难经阐注》,日本人腾万卿着有《难经古义》等,但亦都是“想当然尔”的性质,并没有什么客观性质的证据。

清末廖平以他“公羊家”的习惯和某些成见认为《难经》是伪撰的,不是古真本《难经》。

他讹:“《难经》之伪,凡深于医者皆知之,后人犹强为辩护者,不过以《史记》张守节《正义》,引杨元操序以为秦越人耳。

使其书早出,集解索引何不引据,今考《正义》引《素问》十一条,《素问》皆无其文,又引《素问》而无《灵枢》,是其于医学毫无研究可知。

又《千金》、《外台》诊法,原书无一与《难经》同者,是《难经》与《脉诀》,世俗虽有流传,老医达人皆鄙不夷屑道《正义》因素不习医喜其简易,故摭拾以塞责。

”廖氏主观意识很强,张守节不是医家,不能以他工作的不足来否定一部医经。

他对《素问》的引证见不见于原书,引不引证《灵枢》,这与《难经》的真伪又有什么关系昵?廖氏这种论证方法明显是不合理的。

另外《千金》、《外台》时早已是用独取寸口法了,怎么能说与《难经》截然不同呢?受廖氏影响,恽铁樵亦有类似的论调,他说:“中国古医书之荒谬者,无过于《难经》,《难经》号称秦越人着,而《汉书·艺文志》不见其目,《隋书·经籍志》亦无之(按《隋书-经籍志》已着景《难经》),《新唐书》始言之(按《旧廖书·经籍志》已着录且题秦越人撰),此必后出之书,当在东汉之后。

夫躯体内景,决非肉眼可见者能于治疗有所补益,以致古书皆不可言而《难经》独言之。

肝何故沉,肺何故浮,胃重几斤,肠长几丈,粗劣荒谬,至为可笑。

且《难经》每一首问之下,必按一然宇,遍检经史诸子,无有类此文法者,是其不通医生拾汉人吐余,托名伪撰之书。

”从着者的角度讲《难经》应当是伪书,清人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已明确指出。

《难经》文字亦确实卑弱,但有关解剖内容,现传世《内经>亦有所载。

非古书皆不言,廖氏本非医家,恽铁樵中年转而为医,其人其学似均高出医学流辈,但以言临床医疗实践,则未能或先。

廖氏主观,挥氏于医籍寡学,且自以为身为学者,笔峰犀利,于医家者流颇为蔑视,对《难经》这样有用之书,一笔抹杀,这正是儒而医之弊,与古代许叔檄、朱丹溪、王宇泰等撰医相比,说是不算通医,亦不为过。

关于对《难经》的认识,以日本人丹渡元胤在他着的《医籍考》中的说法为较公允:“又按《八十一难经》,较之于《素问》、《灵枢》,其语气稍弱,似出东都以后之人,而其所记又有与当时之语相类者,若元气之称,始见于董仲舒《春秋繁廖》,杨雄《解嘲》,而至后汉,比比称之。

男生于寅,女生于申,《说文》包字注、高诱《淮南子》注,《离骚》章句,俱载其说。

术所以沉,金所以浮,出于《白虎通》。

金生于巳,水生于申,泻南方火,补北方水之类,并是五行纬说家之言,而素灵中未有道及者,特见于此经。

且此经诊脉之法,分为三部,其事约易明,自张仲景、王叔和辈执而用之,遒在医家实为不磨之钤式,然微之素灵业己不同,稽之仓公‘诊籍’复义不合,则恐其古法隐奥,以不遽易辨识,故至后汉或罕传其术者,于足时师据《素问》有二部九候之称,仿而演之,以作一家‘言者欤?其决非西京之文者,可以观矣。

”当属承平之论。

2、书名文义问题《难经》的难字,有两种解释,一是“问难”之难,读作去声,如《韩非子》有“说难”篇,东i朔有“答客难”、司马柑如有“难蜀父老”等。

《难经》亦是设为诘责问难之形式,通过问答以阐述讲义,在古代一直是作为问难解的:如隋·肖占《五行大义》,唐·李善《文选七发》注,《太平御览》于此书作八十问,而不作八十一难。

或作问,或作难,可见难字是作问难讲无疑的。

宋,季驹说:“《黄帝八十一难经》,卢国秦越人所撰假设问答,以释疑难之义。

”清·徐大椿《难经经释》序说:“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

”都以“难”字为问答、诘问之义。

此外,杨立操在《集往难经》序中说:“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撷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旨,探微索隐,传世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

”这样就是难易的难二应当读阳平声了。

如果从全书的体例性质和传统的说法看,还是前一种问难之难的读法与解释为正确。

另外,《难经》文气确实有卑弱猥琐的问题,说是周秦西汉固然不类,就是东汉,亦非学人之笔,说是出于医家学者,流殆为近之。

文中且有“以辞害意”之处,如焦“有名无形”一句话,引起后人很大的纷争,实际是文章语病,即此可她一斑。

3、《难经》与《内经》的关系《难经》虽然亦称为“经”,但从内容形式上来看,它是“经解”,“依经作论”的性质,历代传奉注本多冠以“黄帝”,杨玄操序说:“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

”所以一般都认为《难经》是解释《内经》的,羽翼《内经》的所以亦冠以黄帝云云。

至清代徐大椿着《难经经释》,根据以上的观点,对《难经》与《内经》进行对比分析、注释和批判。

凡例说:“是书总以经文为证,故不旁引他书。

如经文无可证,则间引忡景《伤寒》,乃《金匮要略》两书,此犹汉人遗法,去古未远。

若《甲乙经》、《脉经》,则偶一及之,然亦不过互相参考,并不据此以为驳辨,盖后人之书,不可反以证前人也。

《难经》注释其着者,不下余家,今散亡已多,所见仅四五种,语多支离浅晦,惟滑氏《本义》,最有条理,然余亦不敢袭一语。

盖《难经》本文理解已极明晓,其深文奥义,则俱本《内经》,令既以《内经》为诠释,则诸家臆说,总属可去,故训i估诠释,则依本文,辨论考证,则本《内经》,其间有章节句语错误处,前人已是正者,则亦证明某人之说,余则无前人一字,即有偶合,非故袭也。

辨驳处,固以崇信《内经》违众独异,皆前人之所未及,即本文下诠解处,不可与前人台者,然此原属文理一定,i可异同,并非剿随,要亦必深思体认,通贯全经,而后出之,此处颇多苦心,故条理比前人稍密,则同中仍不无小异也:”徐氏《经释》问世虽晚,但确为此书佳注,但一定以现传世之《素问》《灵枢》论辨考证,则未尽切合实际,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说:“是书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有不合《内经》之旨者,援引经文以驳正之考《难经》汉《艺文志》不载,《隋志》始着于录,虽未必越人之书,然三国已有吕博望注本,而张机《伤寒论·平脉篇》中所称经说,今在第丘难中,则亦后汉良医之所为,历代以来与《灵枢》、《素问》并尊,绝无异论。

大椿虽研究《内经》,未必学出古人上,遽相排斥,未见其然况椿所据者《内经》,而《素问》全元起本已佚其第七篇,唐十冰始得旧本补之,宋·林亿等校正,已称其天元纪大论以下,与《索问》余篇绝不相通,疑冰取《阴阳大埝》以补所亡,至‘刺法’、‘本病’二论,则冰本亦阙,其间字句异同,亿等又复有校改,注中题曰‘新校正’皆是,则《素问u》已为后人所乱,而《难经》反为古本。

又滑寿《难经本义》列是书所引《内经》,而今本无之者,不止一条,则当时所见之本,与今亦不甚同,即有舛互,亦宜州存。

遽执以驳《难经》之误,是何异谈六经者,执开元改隶之本,以驳汉博十耶?”清江《郑堂读书记》亦说:“澜溪谓《难经》非经,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末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

因疑其说,有即以经文为释者,为悖经文而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

于是本其发难之情,先为申述《内经》本意,索其条理,随文诠释,既乃剔其异同,辨其是否,一遵《内经》之训,而证四之,故日《经释》。

盖洄溪不知《难经》为古本,而反以王冰所着之《内经》为占本,宜其以《难经》为多所疵矣,然能逐难发挥,考证详明,亦可备读《难经》之一种云。

”可见徐氏此着在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是与认识有关的,其问题在过分遵信今本《内经》,并不理解《难经》自有其独立意义,由于没有考虑到今本《内经》是不全的,王冰本《素问》今本朱熹不分,有不少壬冰羼进去的东西;《内经》本身就有不同的见解说法等。

不但《素问》、《灵枢》有不同,《素问》、《灵枢》本身亦可以有不同,即在一篇之中,亦可以说法迥异,这在古书是常见的现象,不足为怪。

今本《内经》以外,古之医经,号称《内经》的叉不止一家(见救志),甚至于《素问》和《灵枢》是不是《黄帝内经》,亦还是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