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及其写作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习2016年10月13

争鸣

论述类文章及其写作探析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胡勤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文体分类较为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育

界对“论述类文章”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过去,课标和高考要求

学生会写议论文,现在则要求会写论述类文章。同时,语文教学中又存在论说

文、议论性文章、论说类文章、论述类文本等提法,这些不同的提法不仅仅是名

称的差异,更反映了我们对文体与思维关系的认识,反映了中学写作教学的目

的和功能的变化与发展。

_、论述类文章: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髙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要会写实用类、论述

类和文学类文章,但一直缺乏权威的说明,让很多人对文体分类产生疑问,不

明白什么是“论述类文章”,为什么要改变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习惯

说法。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多年来从事教研工作的思考,我认为论述类文章是指

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

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社会现象,

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使社会进步。简言之,为了阐释事理,论述主张,

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

14争鸣丨

论述类文章的语体特征主要是阐释、议论和论辩。例如:

①在“讲述”这种语式中,作家不仅可以提供事件的背景,发生发展过程和结局,而且可以对人物进行评说和判断。(格非《小说叙事研究》)这种解释说明的语言比较客观,阐释事理条理清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学术写作中常用这种语言。

②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周先慎《简笔与繁

笔》)

议论性的语言要有针对性,对社会现象或者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这种语言不仅常见于学术论文中,更多见于政论和时评中。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鲁迅《拿来主义》)

论辩语言与议论语言相似,只是议论时有更具

体明确的对立面。如鲁迅与主张“送去”者针锋相对,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语言带着论辩的意味。

根据论述类文章的内涵和语体特征,论述类文

章应该包括学术论文、政论文和时评等。从语体上

说,学术论文有两种:一种以议论和论辩为主,另

一种以阐释为主。以阐释为主的论述文,从内容上

又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两种。过去,

教学中习惯把前者归入说明文,把后者归入议论文,

因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所

阐述的事理建立在科学实验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之上,其客观性更强;而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其所阐述的事理,虽然也不乏事实和调查统计数据的支撑,但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它需要社会的共同认可与规约。论述类文章理应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包含在内,这样一来,其文体范围比议论文扩大了,同时意味着结合科学实验的结论和数理分析的结果,对自然界的某种现象进行阐释,也是完成一篇论述类文章的重要方法。

我们为什么会认可论述类文章这种提法呢?过去,语文教学中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这是根据文章表达方式的特征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方式把握住了写作的主要方法,便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它脱离了生活实际对于文体的要求。比如议论文,生活中有这种文体吗?哪些文章属于议论文呢?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当然属于议论文,那么学术论文、文艺评论、政论文、时评等是不是议论文?当然也是。但它们的写法却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学术论文,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统一用一种议论文的格式进行写作教学,势必陷入僵化的形式主义枯井,导致学生的文章笔法单一、套话连篇、内容空洞。

论文写作曾经形成过这样一种套路:开头一段提出观点,中间数段展开,用例证、引证等方法,从正面或反面展开论述之后,在结尾处联系生活作总结。这是一种典型的议论结构,不管文体功能,凡是要求写议论文都用这种套路,应对髙考更是如此。由于脱离写作实际,缺乏思想情怀,有人严肃批评这类文章是“新八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X 2011年版)提出“议论性文章”这个概念,也是为了防止把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作为固化的文体来教学。

为了改变“新八股”作文现象,高考出现了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1999年全国禽考作文题放宽文

]语文学习2016年10月15

体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之后“文体不限”流行了十多年,产生了新的套话作文,其弊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陈建新先生全面分析了这些弊端与危害,他在主持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时,花了很大功夫去阻止这些不良现象蔓延。文体的本质在于语言,语言即思维。语言没有体式,思维就会失去规范。我用四个字概括文体不限的弊端:思维失范。

写作不能没有文体意识,又不能回到传统的文

体概念中去,于是便出现了论述类文章等种种提法。

二、目的与功能:论述类文章的教学分类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把文体分为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三种。论述类

文章主要指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论文,其实专业性

强的学术论文和论著也是实用性的文章,只不过是

为了专业的发展和科研而写。如果说符合实际生活

需要的就是实用类文章,那么所有文章就只能分为

两类:实用类文章和非实用类文章(即文学类文章)。但是,这样的分类过于笼统,为了突出其中的学术

类文章,语文教学界便把它独立出来,形成了现在

的分法: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

然而,实用类文章、论述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

这三个概念并不是用同一个标准来划分的。实用类

文章的概念是从文章的社会功能来确定的,如计划、活动方案、招聘启事、会议纪要、消息、报道、综

述等,写作方法以说明(现在习称阐释)、叙述为主。论述类文章的概念是从表达方式来确定的,根

据大学专业的写作需要,论述类文章主要指学术论文,包括自然学科论文和社会学科论文,它以阐释

和议论为主;根据社会交往的需要,论述类文章主

要包括政论文、时评等。而文学类文章的概念,从

写作方式来说,较多运用想象和虚构,在具体写法

上则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但不能过多;从社会功能上说,则是非实用性的。可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这样三个概念的分类,没有严格按照逻辑学的同层次、同角度来划分,所以并不是十分科学。

为了便于高中作文教学与评价,我把带有论述性质的文章都归入论述类文章,包括了实用类文章中的新闻评论、时评等。根据写作的目的与功能,我将论述类文章分为以下三类:

①学术类:科学论文、文艺评论。

②社会类:政论文、社会评论、时评、新闻评论、演讲稿、杂文。

③个人生活类:学术随笔、读后感、观后感、议论性散文、随感。.

这是按照写作的目的与功能来分类的。论述类文章这个概念属于表达方式范畴,在这个范畴里按照写作功能分类,从逻辑上分析会出现学理上的自洽性问题。然而,任何学理都不可能完全解释现实。教学实际情况是文体的功能分类和写法分类交织,不能单用。不能采用某一种学理逻辑分类。如果单纯以表达方式确定文体教学,就会坠入形式主义的陷阱,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实际上,感受、体验、理解、阐释、分析、评论、论辩,它们之间没有完全清晰的界限。我们无法把感受、体验从理解、阐释的语言中彻底分割开来,也很难把理解、分析从评论中分离出来。实际的写作往往交织着复杂的表达方式,所以从实际教学需要的角度考虑,按照写作的目的与功能分类比较科学。

学术类论述文以求真为目的,以学术语言为规范,讲究科学性,具有客观性。社会类论述文以求正确、适合为目的,以社会共同的道德、文化价值取向为规范,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个人生活类论述文贴近生活与个人的感受,主要是作者阐述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所见所闻。

需要注意的是,演讲稿和杂文的归属具有不确定性。演讲稿如果是学术性内容,那就要归入学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