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_第五课 剧情动画能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情动画能控制
泰山版第三册(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退出”制作连续动画。
2、让学生掌握用“动作路径”制作动画。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结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退出”制作动画。
2、“动作路径”制作动画的使用。
【教学难点】
“动作路径”制作动画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前面学习成果
展示两件上节课学生制作的优秀、有特点的作品,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回忆,在上节课,大家都学过哪些内容?
(插入图片、对话框、文字编辑、“进入”动画的设置)
通过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内容:
二、展示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退出”制作连续动画。
2、让学生掌握用“路径”制作动画。
三、自主学习
发现一:为三打白骨精故事中“村姑”的逃跑效果;为对话内容设置退出效果。
①根据前面关于“进入”效果的学习,自己学习“退出”效果,为“村姑”设置一种退出的效果——“向内溶解”;
②大家掌握之后,为对话内容设置自己喜欢的退出动画效果。
在学生完成学会之后,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讲解。由此引出“设置动画顺序”,并让大家自己进行探究。最后由学生将此方法讲授给大家。
四、小组讨论
发现二:“动作路径”的使用
小组进行讨论如何使用“动作路径”,并且为“棒打村姑”的动画进行一定的完善。
五、作品展示
展示小组合作制作的作品,并且讲解作者自己的思路和制作的方法。
六、总结(老师总结)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大家经过自己学习、小组合作一起学会了哪些知识,并布置一个小作业,带着自己需学习的关于PPT的内容,回家自己制作一个小动画片。
【板书设计】
剧情动画能控制
1.“退出”动画效果的设置
2. “动作路径”的使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三年的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对电脑的学习并不陌生;本节课主要学习“退出”动画和“动作路径”的学习,该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过插入文本框、插入幻灯片、幻灯片的切换以及“进入”动画的设置,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学习本节课也不是非常的困难;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本节课动画的设计既吸引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中,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六年级学生基本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并能够在此基础有所创新和发挥,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学生的键盘操作水平较高,对计算机有强烈的兴趣并希望在课堂上得到一定的“自由”空间。因此除了
完成教学任务外,还需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课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材结构上看,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若单纯为知识而进行教学,会使本课教学变得枯燥,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积极性下降,故在教学中教学方式要特别注意师生教学互动,增加学生操作的趣味性。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操作欲望。牢牢抓住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创新”,以“退出”动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体验“多媒体电脑”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意识。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成了一下效果:
1.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之上,学会了使用“退出”动画来做完善动画,并且掌握了使用“动作路径”来将动画效果进行一定的完善,让学生体验了动画生动有趣直观的特点。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动态的效果,激发了学生运用动画来进行故事表演的兴趣。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描述动态信息的情感需求,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的。它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基础性的应用教育,培养意识、培养基本技能比培养本学科专才重要。所以应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没有对这些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就不可能实现对信息处理结果和信息的活用实现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进而完善活用的过程。比如,计算机软件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占很大比重。但是在讲软件知识时,切不可盯住一个具体软件的功能过于详细地讲.而应针对一类软件的共性,注重对其核心内容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筛选。
第三册下的第一章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关于“POwerPoint”的使用,并且为了吸引大家的兴趣,课本采用了排演话剧的方式,将本章内容合理编排,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喜欢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评课记录
王老师:这堂课整节课走了一条“导入”——“自主学习”——“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学生巩固”——“作品展示”——“总结交流”的路线,整堂课思路非常的好,充分展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点,课堂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教师的讲解比较到位,可以再加提高。
董老师:这堂课总体上来说,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项目驱动的教
学模式,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清晰,主要内容层层递进,亦步亦趋,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教学基本功扎实,这一点值得肯定。下面我主要来说一下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1、学生的活跃度还不够高,学生回答的问题也还不够积极,说明教师带动的还不够2、在最后的学生发挥创意完成作品环节,本应是本堂课的亮点,但我发现学生能够大胆认真的创作,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整个作品。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完成一定的作品,这一点同样也是不足之处。针对以上两点,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应该进一步提高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
孙老师:这节课,教师能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环节,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回忆、比较、评价、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中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层次清晰。先是让学生观看老师制作好的幻灯片,再来思考如何创作,安排学生小组,最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自己:我任务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一,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学会,但是基于时间的问题,学生没有熟练、;动作路径的学习,学生也基本上是掌握,只是在“调整动画顺序”的这里,教师讲解的不太够,学生掌握的时间不太够,导致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个知识;除此之外,整节课堂活跃度比较好,但是回答问题还是不够积极,比如二组的同学没有一个回答问题;最后我觉得整堂课缺少了一些鼓励的环节,教师应该多鼓励,以后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