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合集下载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为建设祖国付出艰辛努力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课文,引发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5. 练习与展示(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模仿教师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2)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展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章:英勇无畏,矢志不渝(1)学习课文中的英勇事迹,理解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
1. 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毛主席深切的情感和对儿子遗体的决定。
2. 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心情。
3. 培养学生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多种阅读方法,并能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4. 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形成独特的感受、理解和欣赏,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5. 语言文字运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阅读习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革命题材作品,了解中国革命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
6. 合作学习与展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实验操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多种阅读方法,并能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思维,形成独特的感受、理解和欣赏,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讨论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毛岸英牺牲的经过,表现了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无私。课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情感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要求送毛岸英遗体回国的电报,毛主席读后悲痛的心情;接着写彭德怀来电建议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毛主席思考后毅然作出将毛岸英安葬朝鲜的决定;最后写毛主席以诗人的情怀,抒发对儿子遗体的安葬决定的无比悲痛的心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一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亲的慈父情怀的毛主席的无私胸襟。

3.感受描写人物的(方法)。

1.感悟*主席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1.教师准备:PPT课件2.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1课时一、直接导入上周我们感悟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气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1.揭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齐读课题,读《青山处处埋忠骨》师:谁能接下一句?(1)生接下句:何须马革裹尸还。

(2)初解诗意: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说:“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骨灰,何必要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家乡呢?”师引导:忠骨仅仅指骨灰吗?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生答:毛岸英烈士的骨灰。

原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3)教师介绍:其实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

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那么毛主席借用这两句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通读顺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看黑板,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篇1)执教时间:20__年12月21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体会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3、学习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启动一、谈话引入新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领导人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们伟大的父亲。

这节课,我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领导人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情怀。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检查预习1、理解题目意思。

2、认读词句。

3、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师生互动三、理解课文内容1、文中讲到了三封电报,请用__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2、齐读第4自然段,学生交流有关毛岸英的成长经历和牺牲经过资料,体会得到这突入其来的噩耗,主席悲痛的内心,并用一个词概括主席此时内心的感受。

3、接着主席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电报,这是两封意见分歧的电报。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谁手里?主席是怎样选择的?默读5—7自然段。

这抉择过程,又可用一个什么词概括?4、经过艰难痛苦的抉择,主席在电文稿后写出了怎样的批示?齐读、理解批文诗句意思。

这一批示意味着什么?理解作出这一批示主席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5、质疑:不能理解啊,毛岸英是领导人最挚爱的儿子,破格把他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让主席见儿子最后一面,这是合情合理的呀,主席怎么会这么批示呢?◆生生互动四、品读重点词句,升华感情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看读这篇文章最揪你心的是什么?把最揪你心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这些感人的地方就是细节描写。

学习细节描写方法,扩写课文最后一段。

4、交流写的话,学生互评。

五、总结升华在这以前,领导人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年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哀莫大于老丧子,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在床上辗转翻侧,泪水打湿了枕巾,但了却作出批示决然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感悟课文中的诗意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表现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需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革命先烈事迹,掌握课文的主旨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举例:如何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表达课文的悲壮气氛。
2.教学难点
-文章结构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记叙文的结构和叙述顺序,需要教师引导分析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安排。
-举例:课文是如何通过有序的叙述来展现事件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主题思想领悟: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革命精神和历史背景,这对他们来说是较难领会的。
-举例: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的坚定决心。
-情感态度培养: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举例:如何让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感受到课文的悲壮和崇高,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程内容。同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革命先烈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案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案
例题二:
题目: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
1. 对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突出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2. 比喻: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年代的紧张气氛和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排比: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增强了语势,表现了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
3) 学生在课后作业完成方面,部分学生存在拖延、应付现象,影响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
-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朗读录音设备
-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
- 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 黑板、粉笔
2. 软件资源:
- 课文PPT课件
- 课文相关图片、插图
- 词汇卡片
- 写作指导材料
3. 课程平台:
-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提高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了关爱他人、珍惜生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动力。
2. 能力层面: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所发展,但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能够迅速抓住文章主旨;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理解不深等问题。此外,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 素质层面:五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较高的探索欲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但部分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加以引导。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前解析本文的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主要讲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旨在让学生走进伟人的世界,了解伟人与常人有一样的情感,可又有着超于常人的胸怀。

同时,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文篇幅不长,事件叙述清楚,对学生来说把握内容不难,可以让学生自主概括,后根据学情适当点拨。

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的常人情感与伟人胸怀,除了抓人物描写的方法来体会,还可以结合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另外,课文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结尾。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在文中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会写“拟定、参谋”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部分的内容。

3.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1.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齐读课题。

“忠骨”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谁?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

回忆一下课文两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

第二部分: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藏于朝鲜的决定。

毛主席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也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那深沉的父爱和作为国家领导人博大的胸怀。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慈父情怀1.(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随文批注,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2.学生反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忠骨、英烈、缅怀、痛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握文章的节奏和语调。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对英烈的缅怀之情,学习英烈们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4.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英烈们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三、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表达的对英烈的缅怀之情。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相关英烈故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相关的英烈故事。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国歌,展示英烈纪念碑的图片,激发学生情感。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英烈们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英烈的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英烈的事迹。

教师随即板书关键信息。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英烈们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和精神?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英烈们的品质。

以下是一个示例:(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体会对英烈的深深缅怀之情。

教师随即板书:缅怀英烈。

(2)“他们为了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体会英烈们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教师随即板书:爱国精神、牺牲精神。

3.集体交流讨论: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教学时我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尽力做到让孩子门们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比如:我在课前播放_战争的录像,并讲解时代背景,把学生带入_的时代。

课堂上观看毛岸英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多么可惜,从而体会毛主席的悲痛心情。

播放_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人数,联系主席的决定,体会到一个博大胸怀的主席。

了解时代背景后,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然后,让孩子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再配乐朗诵描写毛主席复杂心情的语句,催人泪下的语句配上凄美的音乐,使的孩子们感受颇深。

再让孩子来体会毛主席的动作及决定,主席那博大无私的胸怀便“水到渠成”地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

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

孩子对句子的领悟进步很大。

可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下阶段我应多加强朗读训练。

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

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优秀3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8个生字,会写“泽、彭”等11个字,会写“拟定、锻炼”等10个词语。

2、找出文章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博大的胸怀。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毛泽东图片)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分组练习识字,采用分组比赛、开火车的形式加深印象;(2)学生汇报找出的生字词,师指导识字词。

(3)注意区分形近字“拟”和“似”、“眷”和“誊”。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主席接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万分,但是最终,他还是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同意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三、了解背景,交流资料。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生交流抗美援朝的资料。

师出示地图,简介历史。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第“一”和“二”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接到了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欲绝;第二部分写了毛泽东关于毛岸英遗骨安葬问题的抉择过程。

)2、“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将诗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毛主席用此诗表达的情感。

)五、小结。

老来丧子最是心痛,此刻,毛泽东只是一位孤独无助的父亲,他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他心中是多么痛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成语的含义。

(2)学生能够运用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进行恰当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

(2)通过举例、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成语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

(2)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1)理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成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2 教学内容与步骤(1)讲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来源和含义。

(2)分析成语的结构和用法。

(3)通过举例、情景模拟等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3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

(2)每组选取一个实际场景,进行情景模拟,展示运用成语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运用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写作题目,评估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故事素材收集有关“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用于导入新课和讲解成语含义。

5.2 参考书籍提供成语字典、汉语成语典故词典等参考书籍,供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查阅。

5.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供学生深入了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来源和内涵。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用到“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个成语,以此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成语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播放一段关于革命先烈事迹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革பைடு நூலகம்先烈的英勇无畏和伟大奉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教师引导:通过视频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忠骨,为什么我们要铭记忠骨。
3.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英雄事迹,谈论对英雄精神的感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字词含义,掌握重点词汇及成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掌握词汇:英勇、献身、崇敬、铭记、忠骨、丰碑等。
-成语:赴汤蹈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等。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理解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英雄精神的重要性和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发扬。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英雄精神的认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3.布置作业:布置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进一步深入探究英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主旨,尤其是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2.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以及排比、设问等表达手法。
3.深入体会课文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打算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相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一般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丧子后极度哀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打算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宏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会了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一般人的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生读,留意纠音:“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殉”,应读“xùn”,不要读成“xún”。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和全班探讨沟通解决。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多用于政界,文界。

4.默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光荣牺牲后,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哀思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选择过程。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中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来看——3、出示第一自然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seyu流、郁郁葱葱……(4)朗读指导:引:a.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b.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绿色的林海,我们都迫不及待了,一起来吧——齐读(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6)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课件出示:b.生谈感受(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c.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d.课件点击数字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我们樊川小学约占地几亩?(约7。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10篇)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10篇)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10篇)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中国近代史。

2、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课文。

1、出示毛泽东少年时所作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zhǐ)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由读。

2、你读明白,毛泽东当时有怎么样的志向?提名说——学成名,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任何地方都可以埋自己的尸骨,这是何等的豪情呀。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理解了这首诗,再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更加豪情万丈!3、毛泽东很善于用诗词表情自己的宽阔的胸襟和内心丰富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如此,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二、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细节描写的句子,体会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一)激情导入。

1、导入今天,老师讲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起走进为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最新6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最新6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最新6篇】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殉职、勋鉴、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2.自主阅读课文,抓住对_的细节描写,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_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搜集毛岸英烈士的资料。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对_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感受_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_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导入: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_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二、自主阅读。

读通全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2、反馈自学情况。

指名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理解“殉职、勋鉴、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个性阅读,自主感知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四、学习方法,布置写作练笔,领悟写法。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六、小结全课。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殉职、勋鉴、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2.自主阅读课文,抓住对毛泽东的细节描写,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_的相关资料。

搜集毛岸英烈士的资料。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感受毛泽东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为题材,通过讲述革命烈士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中的申请书事件,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革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但对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难点: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课件。

3.革命烈士的事迹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讲述的是谁的事迹,发生在什么时代,为什么值得纪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青山处处埋忠骨”、“革命者”、“申请书”等。

让学生说说这些关键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学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历史背景介绍:介绍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爱国情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

3. 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思想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生字词测试: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炼”等13个词语。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2.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

本课的有些生字,学生容易读错,如“拟”,应读作“n 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作“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作“chú”,不要读成“zh ù”。

初读课文时,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读音。

老师重点指导易错的“炼”和“眷”2个字的写法,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指导学生感受毛主席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

许多感受,学生不一定能说得出来,但可以通过读表达出来。

3.语言运用学习作者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炼”等13个词语。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板块一诗歌引入,走近伟人1.一代伟人毛主席在少年时,因外出求学而写给父亲一首诗《呈父亲》。

学生齐读。

师简介:这是毛主席少年时所作的诗,他善于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情怀。

2.对于毛主席,大家有哪些了解呢?(先让学生自由交流对毛主席的了解,再课件出示毛主席简介)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毛主席,感受毛主席的情感世界,来学习第11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青山处处埋忠骨)4.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课件出示抗美援朝的视频资料)【设计意图】诗歌引入,体会毛主席博大的胸襟。

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明确目标,检查预习1.默读课文。

仔细观察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课文由两个部分组成)2.自由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说说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写毛岸英牺牲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感到万分悲痛。

第二部分写最后毛主席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

)3.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4.课文中出现了3封电报的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3封电报和毛主席批示的内容找出来并画线。

(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相关语句)(1)从电报和批示中,你获取到了什么信息?(第一封电报彭德怀告诉毛主席,毛岸英牺牲了;第二封电报彭司令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第三封电报朝鲜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批示的意思是让岸英安葬在朝鲜。

)(2)对毛主席的批示,你们有什么疑惑吗?(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①这里的“忠骨”是指什么?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答疑解惑。

(课件出示解释)这里的“忠骨”是指什么?(毛岸英烈士的遗体)(5)这句诗的意思太深奥了,只有走进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才能完全领悟它的意思。

让我们一起走进毛主席的内心,感受他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初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为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打下基础。

板块三观看动画,整体感知1.认真读课文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边读边画)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看法。

(学生自由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1)指名学生读。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悲伤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只能借烟消愁)(2)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惊悉噩耗,毛主席怎能不悲恸欲绝呢?(全班齐读课件中的句子)4.噩耗传来,痛失爱子的老父亲在想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

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1)指名学生读。

这段话写的是毛主席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这段对毛主席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我感受到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毛主席与爱子毛岸英聚少离多,前面三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了他的身边,而这一次却回不来了。

)(2)教师引导: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大家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段话。

5.第一部分中还有哪些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指名学生读。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毛主席对儿子的两声呼唤中,我体会到毛主席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他多么想再见儿子一面。

从动作和神态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我感受到毛主席内心无比的悲痛,这种丧子之痛,这种丧失最心爱的长子之痛,是一位父亲难以承受的。

)(2)此刻,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毛主席心中的伤痛。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毛主席失去爱子后万分悲痛的心情。

(全班齐读课件中的句子)6.学生练习接读,有感情地朗读。

(1)噩耗传来,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悲痛不已,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没说一句话。

(2)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60的毛主席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3)毛主席怎能不肝肠寸断呢?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4)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能像去苏联留学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像去农村锻炼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他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5)此时此刻,毛主席想到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所受到的苦,他的眼睛模糊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6)此时此刻,毛主席多么希望岸英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亲切地唤着“爸爸”,他哽咽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学生接读)“岸英!岸英!”(7)教师小结:可是,岸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再也唤不回心爱的儿子了。

这节课,我们通过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到毛主席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我们运用这个方法学完了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是悲痛的,让我们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设计意图】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毛主席痛失爱子极度痛苦的心情。

第2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2.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感情朗读,感受悲痛1.谈话导入。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矗立在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刻着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撰写的一段碑文:课件出示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2.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和朝鲜关系一直都非常友好,毛主席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爱子葬在了朝鲜。

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啊?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3.当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而朝鲜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时,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认真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边读边画)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看法。

(学生自由讨论)5.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1)指名学生读。

你从对毛主席的这些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他心中万分的悲痛和不舍。

毛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发呆,他想起和爱子在一起的短暂时光,让人无限的眷恋。

他想起岸英奔赴朝鲜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一阵悲痛、愧疚又涌上心头。

)(2)毛主席就算有再大的悲痛也要强忍着,咬着牙,和着泪吞进肚中,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主席,还有很多的大事等着他去干。

我们带着悲痛的心情一起来读课件中的句子。

6.毛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发呆,他心里在想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1)指名学生读。

你从对毛主席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毛主席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为父亲,怎会不想和死去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2)这个要求是能满足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父子情深蕴含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

让我们带着悲痛的心情来齐读课件中的句子吧。

7.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若有所思地说了什么?(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指名学生读。

你从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他多么想见儿子最后一面,但作为一位国家领袖,他要从大局考虑,以身作则,不搞特殊。

他最后选择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这表现出了一位伟人宽阔的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

)(2)教师引导:想到还有很多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儿女相见,他又怎能搞特殊呢?于是毛主席做出了将儿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

我们就一起来悲痛地读读课件中的这段话吧。

8.第二部分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毛主席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指导学生读)课件出示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