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
教学改革要实现新的突破,就要增大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与研究的力度,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把握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的评课标准,设计与新课程相适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这是积极创新、研究和探索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新路。
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总体思路
要走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两个误区:一是传统评课框子束缚的误区;二是新课程评价空论的误区。
要坚持“两看”、“一综合”的评价方式:一看学生怎么学、学了什么、学得怎么样;二看教师怎么教、教了些什么、教得怎么样;综合学与教的整体感知。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把评课的重心放在注重学生发展上。评课重视教学过程与注重教学效果相统一,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展示教学基本功与个性,突出对学生学习状态、情感体验和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水平的评价。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动态性评价原则、发展性评价原则、开放性评价原则等课堂教学评价原则,立足过程,促动发展,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基本功与个性、教学效果等6个评价项目及19个评价要点。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操作说明如下:
新的评课标准既要以国家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为主要依据,又要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以及施教者和评课人实际灵活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目标明确
这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准,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突出教学目标的综合发展要求,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重要地位。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教学目标具体、适宜、符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
“具体”是指准确地实行目标定位,教学指向清楚明确。“了解”、“理解”、“掌握”、“灵活使用”这四个层次的把握准确,教学目标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适宜”是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符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均有适宜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知识点、水平点和教育点都到位
这是指准确处理尊重教材与灵活使用教材的关系,依据新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又指授课内容要求科学准确,知识点、水平点、教育点,都应到位。
2.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住关键
这是指教师在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上,准确地确定教材的重点,准确地找出教材的难点和关键,并考虑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住关键的有效措施,做到措施可行,处理得当。
(三)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过程动态化
“教学思路清晰”是指在教材处理上,反映教学纵向的脉络,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是指在教法设计上,反映教学横向的环节或步骤,过渡自然,教学效率高。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设问、讨论、新授、练习、反馈、总结等教学环节或步骤。“教学过程动志化”是指设计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强调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相互启发,激励和分享。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或步骤)的评析,能够从灵活导入、质疑问难;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小组讨论、实践创新;反馈矫正、反思体验等步骤实行操作。
①灵活导入、质疑问难。一方面强调导入的形式多样;导入的内容新颖;导入的表述语言精练;导入的时间安排得当。另一方面讲求问点(问题的切入点)的选择和提问的技巧。提问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能恰当地把握提问时机和变化问题的难度;能对不同答案有适当的评析;能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提问面广。
②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方面是指准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包括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会交流、学会质疑、学会概况、学会使用、学会自我评价。讲解思路清晰,富于逻辑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恰当使用点拨,把握时机和分寸,注意方法各异。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水平,获得情感体验。
③小组讨论、实践创新。一方面是指组织合作学习,实行调控引导,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精心设计讨论题;二是优化组合,合理分工;三是增强合作意识,把握讨论时机。合作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合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是指采用不同类型的课堂练习方法,在教学重点、关键处使用强化技能,指导实践,激发创新。
④反馈矫正、反思体验。这是指即时反馈回授,紧扣教学目标总结升华;又指拓展练习及作业适当,并有必要说明,对教学时间的分配予以考虑。
2.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这是指教学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新的提升。实行因内容而异和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全面体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3.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真心感悟、亲自体验、自主发展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操作策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资源。主动参与的核心问题是学生主体参与的状态和参与的水准,包括参与时间、参与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及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4.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培养
这是指教学要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激发创新热情,提供创新机会,注重实践体验。
培养创新精神的评价:要看教师设问具有新颖性、语言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质疑解难、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四个方面。
培养实践水平的评价:要看解决问题的速度、准确率和创新性(变通性)等三个方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创设学习情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一是指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刻苦学习的毅力,以及持续追求的动力。包括创设质疑情境、创设交流情境、创设想象情境等。表现出兴趣浓、注意力集中、听课效率高。
二是指设计的问题要新颖,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的问题要简结明确,设置时间要恰当;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以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水平。表现在教师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课堂答问面广,发言率高;质疑面广,发问率高。
2.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创新
一方面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动、宽松的思维氛围,以及合作学习的探究氛围,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序式,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接纳始料不及的体验,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3.指导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水平
指导学法,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一是教给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方法;二是实行具体的学习过程指导,包括自学、讨论的指导,尤其是思维方法的指导,以及学具的使用等指导;三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