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课程教学方案大纲
![武术课程教学方案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d5067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e.png)
武术课程教学方案大纲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自1913年进入现代学校以来,已有百年历史。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攻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形式。
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等功能,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本课程以武术运动中的基本功、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动作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教材。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包括:掌握和运用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终身锻炼的有效手段;能通过武活动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发展并保持与本专项有关的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武术基本功、套路的全套动作、专项素质的发展。
难点在于武术基本素质的柔韧性练和套路全套动作的熟练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形式和时数分配初级班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武术图解知识常用动作术语;武术概述)、实践课(动作与套路、身体素质)、考核机动考试与补考,共计40学时。
提高班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流派、特点;武术养身保健的作用)、实践课(动作与套路、身体素质)、考核机动考试与补缺补差,共计80学时。
教学形式包括随堂练、期考核、机动考试与补缺补差。
本文是一份___体育课选项武术初级班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武术发展史和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
实践部分则包括少年棍、少年剑和初级刀等多个项目。
每个项目都包括研究具体的招式和身体素质练。
其中,身体素质练包括竖叉、横叉、跳跃练、平衡练等多个项目。
期末考核包括五步拳和少年拳两个项目,期末补考也会进行。
教学形式包括理论、实践和考试。
___体育课选项武术提高班第一学期教学课程内容及进度安排理论: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流派、特点一、研究24式太极拳的前12式动作,包括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高探马、右蹬腿、双峰贯耳和左右穿梭。
武术专项教学大纲
![武术专项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1bf86b9d0d233d4b14e6959.png)
武术专项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武术专项课程(分主修和辅修两种)。
2、适用专业:非体育专业一年级(主修)、二年级(辅修)全体学生。
3、学分:主修课程2学分;辅修课程1学分。
4、周学时:2学时/周。
5、总学时:主修课程68学时;辅修课程34学时。
(二)课程目标1、通过各学期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各项套路,提高学生攻防意识,激发学生对武术锻炼的兴趣,激励学生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
2、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健康的方法及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了解武术运动的发展、分类、特点及裁判法;提高武术套路的自学能力。
(三)推荐教材、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武术段位制》、《武术》、《武术基础理论》二、教学基本内容(一)理论部分6、武术概述7、图解知识8、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二)实践部分1、基本功手型:拳、掌、勾手法:冲拳、推掌、架掌、挑掌、亮掌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腿法: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弹、蹬腿、组合腿法跳跃:大跃步前穿、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外摆莲2、太极拳基本动作手型:拳、掌、勾手法:冲拳、单推掌、挤、捋、按步法:上步、退步、侧行步3、剑术剑法:刺、点、劈、撩、架、撩、挂、崩、截剑4、套路五步拳、擒敌拳、太极拳、剑术5、身体素质中长跑三、教学安排四、教学考核与评定(二)考试方法与评定1、考试方法:(1)理论考试采用笔试(2)专项技术,学生单独演练予以平分。
2、考试要求(1)太极拳技评必须在音乐伴奏下进行。
(2)参加考试的同学必须独立完成,不得请人提示或提示别人。
3、评分标准100~90 动作熟练、技术正确、节奏分明、与音乐协调配合(太极拳)。
89~80 动作连贯、技术较正确、与音乐吻合(太极拳)。
79~70 动作基本正确,套路稍有停顿,音乐基本吻合(太极拳)。
69~60 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主要动作基本正确。
59~50 主要动作不正确或未完成。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8fbd567fd5360cba1adb50.png)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武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武术英文名称: Wushu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 60学分: 4适用对象:本、专科生•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体育课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
武术专项课是我校开设的体育专项课之一,是为对武术项目有一定爱好和基础的学生开设的,它是使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的基础之上重点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锻炼方法和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武术运动为主要锻炼形式,兼顾全面的身体素质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掌握锻炼方法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了解武术运动的基本常识和规律,能够用武术运动这一形式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能逐步提高,能欣赏和理解高水平武术比赛,能在基层武术活动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2. 熟练掌握基本功、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棍术、24式太极拳、初级刀术等五大基本技术,能够做到动作准确规范。
能够熟练组织和参加业余的武术比赛。
3. 具有一定的灵活运用动作能力和实战能力,具有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勇气和信心。
4. 全面发展和提高各项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为今后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5. 了解武术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在比赛中加以实践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 、基本理论部分1.1 、体育概述1.1.1 、体育的概念、产生和组成1.1.2 、体育的本质与功能1.1.3 、体育与素质教育1.1.4 、高等学校体育1.2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1.2.1 、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2.2 、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2.3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1.2.4 、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1.3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1.3.1 、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1.3.2 、锻炼身体的方法1.3.3 、锻炼方法的选择1.3.4 、身体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1.4 、体育卫生与保健1.4.1 、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武术大纲教案模板范文
![武术大纲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5d92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0.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武术的基本术语和动作名称。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素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分类与特点- 武术的健身与自卫作用2. 武术基本动作:- 基本站姿、步型、步法- 手型、手法、步法、腿法- 常见套路的基本动作3. 武术套路练习:-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武术套路- 分步骤讲解和示范套路动作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课堂常规:- 整理队伍,点名报数。
- 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2. 导入新课:- 通过简短介绍,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讲解(10分钟)1. 武术起源与发展:- 简述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引导学生了解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武术分类与特点:- 介绍武术的分类,如拳术、器械、内外功等。
- 分析不同类型武术的特点。
3. 武术的健身与自卫作用:- 强调武术的健身和自卫功能。
-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武术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基本动作练习(20分钟)1. 基本站姿、步型、步法:- 详细讲解和示范基本站姿、步型和步法。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 手型、手法、步法、腿法:- 逐一讲解和示范手型、手法、步法和腿法。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部分:套路练习(25分钟)1. 选择套路:- 根据学生年龄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武术套路。
2. 分步骤讲解和示范:- 将套路动作分解成若干部分,逐一讲解和示范。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规范性。
3. 集体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集体练习,教师指导。
-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部分:总结与反馈(5分钟)1.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武术教学实践大纲(3篇)
![武术教学实践大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d51a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a.png)
第1篇一、前言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本大纲旨在制定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武术教学实践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4.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
5.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传承武术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武术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等。
2. 武术基本功: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3. 武术套路:初级套路、中级套路、高级套路等。
4. 武术器械:刀、枪、剑、棍等。
5. 武术散打:实战技巧、攻防策略等。
6. 武术表演:基本动作、编排技巧等。
四、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4课时):武术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
- 第二阶段(8课时):武术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 第三阶段(12课时):武术套路训练,使学生掌握初级套路。
- 第四阶段(8课时):武术器械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器械动作。
- 第五阶段(8课时):武术散打训练,使学生掌握实战技巧和攻防策略。
- 第六阶段(4课时):武术表演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表演动作和编排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等,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武术动作。
3.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要领。
4. 比赛法:通过组织武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2. 技能掌握:学生的基本功、套路、器械、散打等技能水平。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56b0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1.png)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近年来,武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作为一项传统的文化遗产,武术不仅具有独特的身体锻炼效果,还能培养人们的意志力和自律性。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学习武术专项课。
为了规范武术专项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首先,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应明确课程目标。
武术专项课的目标应该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
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此外,武术专项课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其次,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应包含详细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该从基础训练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基础训练包括基本姿势、站立和行走的技巧,以及基本的攻击和防御动作。
随着学生的进步,课程内容可以逐渐扩展到套路练习、器械使用和实战模拟等方面。
此外,课程内容还可以包括武术哲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丰富学生的武术修养。
第三,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能和兴趣爱好进行灵活调整。
对于初学者,应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对于进阶学生,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技巧和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制定,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估。
此外,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导学生正确使用武术技巧,并警示学生不可滥用武术技能。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包含应对危险情况的训练内容,如跌倒后的正确落地姿势、遭遇攻击时的自我保护技巧等。
最后,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武术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确保教学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总之,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规范武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武术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武术教学大纲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c07d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0.png)
---武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武术2. 课程类别:体育与健康3.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4. 学时数:总学时/周学时/学分5.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6.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安排]7. 教学地点:[具体教学场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武术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 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 熟悉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地进行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腿法和拳术动作。
- 能够进行武术套路和器械的基本练习。
- 能够进行简单的武术自卫动作。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培养学生良好的武德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武术概述-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文化- 武术竞赛规则2. 实践部分:- 基本手型、步型、腿法练习- 套路练习- 器械练习- 自卫动作练习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武术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
2. 示范法:示范武术动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的出勤、态度、练习情况等。
2. 结果评价:通过考试、比赛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素质。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进度安排[在此列出具体的教学进度安排表,包括每周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等]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大纲要求且有系统性、权威性的教材。
2. 教具:根据不同阶段和内容的教学需要,选用适当的教具,如木人桩、沙袋等。
3. 场地:保证教学场地的安全和适宜。
---请根据您的具体教学需求,对以上模板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内容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fd5db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9.png)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内容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内容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体育运动和身心锻炼方式。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武术,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了武术专项课。
本文将探讨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的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武术。
一、基本功训练武术的基本功训练是学习武术的基石,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
基本功包括身法、步法、拳法、腿法、手法、脚法等。
在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中,基本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反复练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力量。
二、套路演练套路是武术中的一种招式组合,是武术技巧的集合和表演。
在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中,套路演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套路,学生可以提高武术技巧的熟练度和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三、器械使用武术中常见的器械包括刀、剑、棍、枪等。
在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中,器械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学习器械使用,学生可以提高武术技巧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判断力。
四、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武术运动的基础,也是学习武术的重要环节。
在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中,身体素质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耐力和爆发力。
五、武术哲学与文化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门哲学和文化。
在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中,武术哲学与文化也是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武术哲学和文化,学生可以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对武术的理解和认知。
六、比赛和表演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中,比赛和表演是锦上添花的内容。
通过参加比赛和表演,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武术技巧展示给他人,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比赛和表演也是学生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结起来,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基本功训练、套路演练、器械使用、身体素质训练、武术哲学与文化以及比赛和表演等。
武术教学实践大纲模板(3篇)
![武术教学实践大纲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bfee3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d.png)
第1篇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武术教学实践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武术技能和道德修养。
3. 课程内容:武术理论、武术套路、武术基本功、武术实战技巧、武术教学技巧等。
4.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案例分析法等。
5. 教学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16周。
二、教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武术理论及基本知识- 武术起源与发展- 武术流派与特点- 武术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武术养生与保健2. 第二阶段(第5-8周):武术基本功训练- 基本步型、步法- 基本手型、手法- 基本腿法、步法- 基本身法、眼法3. 第三阶段(第9-12周):武术套路学习与练习- 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套路- 套路的动作要领与技巧- 套路的连贯性与节奏感- 套路的实战应用4. 第四阶段(第13-16周):武术实战技巧与教学技巧 - 实战技巧的基本原则- 实战技巧的实战应用- 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武术教学技巧与方法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 了解武术的历史、流派、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技能目标:- 具备武术套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 具备武术实战的基本技巧和应变能力。
- 具备武术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介绍武术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讲解武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3. 示范- 示范武术套路、基本功和实战技巧。
4. 练习-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比赛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与反馈-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练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武术教练教学大纲模板
![武术教练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fa551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0.png)
---武术教练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武术基础训练2. 课程类别:体育教育、武术专项3. 适用对象:初学者、武术爱好者、专业运动员4. 学时分配:总学时 X 学时/周,学分 X 学分5. 教学周期:X 周6. 教学场地: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7. 教学器材:武术器材(拳套、脚靶、木人桩、软垫等)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文化内涵。
- 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套路。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执行武术的基本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 能够熟练演练武术套路。
3. 身体素质目标:- 增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
-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精神。
-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基本功(手型、步型、腿法、平衡等) - 武术套路的基本结构- 武术的攻防原理2. 武术基本技术- 拳法(如长拳、南拳等)- 腿法(如鞭腿、扫腿等)- 摔法(如抱腿摔、肩部摔等)- 拿法(如擒拿、锁喉等)3. 武术套路练习- 选择适合学员水平的套路进行练习- 对套路动作进行分解和讲解- 组织学员进行集体练习和个别辅导4.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武术竞赛的基本规则- 武术裁判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员跟随学习。
2. 讲解法:对动作要领、技巧进行详细讲解。
3. 练习法:组织学员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比赛法:组织学员参加武术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5. 案例分析法:分析武术比赛视频,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此处列出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表,包括每周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等)六、考核评价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技术考核、体能考核、比赛成绩。
2. 评价标准:根据学员的出勤率、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身体素质提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f7fd2acb9f3f90f76c61bfd.png)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武术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行、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搏击为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
武术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不但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还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基础上能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功、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并能持之以恒的加以习练,为终生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1、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武术运动概述的介绍,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武术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及发展过程,明确学习武术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2、专项理论:(1) 武术运动概述(2) 武术运动常见的损伤和康复(3) 竞技武术规则概述(4) 练习武术器械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二部分实践课教学内容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生在掌握每个套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学习裁判知识参与裁判实习,通过套路的学习,使学生武术基本能力与意识得到加强。
搏斗项目中了解散手的基本技术,掌握最基本的防身健体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达到自我保护和见义勇为的信心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内容:技术类:(1)腿法五步拳(2)初级三路长拳(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4)初级剑术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掌握各种拳术的技术动作。
(2)领会:掌握各种拳术的技术风格及拳术特点。
第三部分专项身体素质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身体基本素质,掌握专项素质特点,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突出专项素质练习。
2、课程内容:(1)一般素质练习:A:速度:30m、60m、100m跑B:耐力:1000m跑C: 力量:蛙跳、多级跳、左右单脚连续跳、俯卧撑。
武术课程大纲教案设计模板
![武术课程大纲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05c5ca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1.png)
一、课程名称:武术二、授课年级:根据实际年级调整三、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四、课程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起源和发展。
2. 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基本功。
3. 学会基本的武术套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五、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知识2. 基本手型、步型3. 基本功练习4. 武术套路学习5. 比赛与表演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武术基本知识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第二周:基本手型、步型学习,进行基础动作训练。
3. 第三周:基本功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4. 第四周:武术套路学习,进行动作组合练习。
5. 第五周:比赛与表演,检验学习成果。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使学生直观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4. 比赛法:组织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5. 表演法:展示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出勤、纪律、态度等。
2. 动作掌握:基本手型、步型、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3. 套路学习:套路动作的连贯性、准确性。
4. 比赛与表演:比赛成绩、表演效果。
九、教学资料:1. 武术教材2. 武术教学视频3. 武术练习器材十、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武术练习器材。
2. 室外场地:平坦、安全,适合进行武术练习。
十一、教学注意事项:1. 课前检查学生服装,确保安全。
2. 课堂练习时,注意保护学生安全。
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为部分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基本手型、步型。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知识介绍2. 基本手型、步型学习三、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武术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2. 教师示范基本手型、步型,学生跟随练习。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要求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38b8c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8.png)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要求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要求近年来,武术作为一项传统的中国体育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武术文化,各级教育机构纷纷开设武术专项课程。
而为了确保武术专项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武术专项课的教学大纲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作为一门体育课程,武术专项课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
此外,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应该通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在确定了课程目标之后,教学大纲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
武术专项课的内容应该包括基本功训练、招式演练和套路表演等方面。
基本功训练是武术技能的基础,包括身体柔韧性、力量、速度、平衡等方面的训练。
招式演练则是对武术动作的细致讲解和实践练习,通过反复演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招式的要领和技巧。
套路表演则是将各种动作组合成一整套流畅的连续动作,通过套路表演,学生能够展示出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动作协调性。
三、教学方法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教学方法。
在武术专项课的教学中,传统的示范教学方法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武术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动作和技巧。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作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和激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四、评价标准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评价标准。
在武术专项课的教学中,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动作表现。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通过考试、演示和比赛等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教学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方式。
武术专项课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场地、器械和教材等方面。
教学场地应该满足武术训练的需要,如宽敞的场地和安全的训练设施。
教学器械可以包括武术服装、器械和道具等,这些器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技巧。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d7881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f.png)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课程代号:学时数:学分数:适用专业:二年级各专业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武术专项课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院具体情况而设置的。
它更好地适应了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能够更好地、准确地、科学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健康发展。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本课程以学习武术基本功为基础。
以拳术、器械、太极拳等为主要教学内容。
并通过基本方法传授,让大家在实践中去认识和了解武术,同时了解、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感受武术的自然、整体、内在、和谐之美。
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自赏和防卫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田径、体操、传统体育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专项理论:1.现代健康育身体锻炼。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常见的运动性病状与运动损伤。
4.武术运动概述5.武术运动的分类、特点。
6.武术图解知识。
7.长拳、太极拳技术分析8.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9.当代竞技运动最高水平摘述(武术、散打、拳击)要求:了解体育基本常识和武术运动基本知识,一般了解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二)专项技术1. 武术基本功:手型手法、步型步伐、身法、腿法、平衡与跳跃动作要求:由于武术基本功为武术的基础,要求必须掌握,而且要求动作熟练。
同时也是评价武术基本功及专业水平的主要依据。
2. 基本技术动作组合练习:要求:拳术的动作组合和器械的基本技术要全面掌握而且熟练,它是专项考核的内容之一。
3. 初级长拳第三路(国家教材规定套路):要求:必须掌握,而且熟练,体现武术套路运动风格。
同时它是专项考核内容之一。
4.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国家教材规定套路):要求:必须掌握,而且熟练,体现出太极拳的特点,同时为考核内容之一。
5. 初级散手动作练习(攻防实用动作练习):( 1)防守基本方法:预备姿势、步法、闪躲防守、接触性防守( 2)进攻的基本方法:拳法、腿法、摔法、擒拿法要求:对此方面内容要求了解或掌握。
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67621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f.png)
养兴趣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3.实用性原则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我院学生的身体条件,专项运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进行选编教
材,同时要符合武术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
4.系统性原则
整个教材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建立由易到难,有层次,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的体系。
(三)武术专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 1)。
德观,建立良好的现代文明体系,牢记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完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
想作风,树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优良风尚。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本身机能自我评价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武术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一员,还有着较高的表演和欣赏价值,武术是拳打,脚踢的
搏击艺术,其“艺术语言”读的懂,看的明,人们在观赏武术表演或比赛时,不仅可以领略
(二)实践课基本教材 1.武术的基本功 (1) 基本手型:拳、掌、勾 (2) 基本手法:冲拳、架拳、推掌、亮掌 (3)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步 (4) 基本步法:插步、击步、垫步 (5) 肩部练习: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仆步抡拍 (6) 腿部练习:压腿、搬腿、劈腿、直摆性踢腿、屈伸性踢腿、扶地后扫腿 (7) 腰部练习:前俯腰、甩腰、翻腰 (8) 跳跃练习:大跃步前穿、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莲 (9) 平衡练习:提膝平衡、望月平衡 2. 专项身体素质 (1)专项耐力:1 分钟或 1 分 20 秒仆步穿掌、1 分钟或 1 分 20 秒腾空飞脚、半套练习、
闭卷考试 根据出勤、课堂表现和完成课外作业情况评分 根据上课出勤情况评分
三、体育成绩考核
(一)体育成绩考核方法: 武术专项体育课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记分,各项 考核内容及其比重(见表 2、表 3)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1(推荐)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1(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0923e6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4.png)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1(推荐)第一篇:武术课程教学大纲1(推荐)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武术课程为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主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武术及其在体育健身中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其学习武术的需要与兴趣;掌握为将来从事教学实践所必须的与武术有关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武术理论与技能进行教学和健身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的做好教学和指导健身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武术及其在体育健身中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其学习武术的需要与兴趣;掌握为将来从事教学实践所必须的与武术有关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武术理论与技能进行教学和健身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的做好教学和指导健身工作。
三、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教学时数分配)(一)、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8学时)1、武术的形成与发展2、武术的内容与分类3、武术的特点与作用4、武术与传统文化5、武术技法分析6、武术识图学练与套路创编(二)、武术徒手基本动作与方法(4学时)1、手形手法与步形步法2、腿法练习3、武术组合动作练习4、跳跃练习(三)、武术徒手套路(24学时)1、少年拳2、青年拳3、初级长拳4、太极拳(四)、武术主要器械技法分析(4学时)1、短器械技法分析2、长器械技法分析(五)、武术器械套路(16学时)第 1 页1、初级刀术2、初级剑术3、初级棍术(六)、武术散手、擒拿(12学时)1、拳法技术2、腿法技术3、摔法技术4、防守技术5、擒拿技术(七)、武术教学(2学时)1、武术教学法2、套路教学的步骤与要求3、攻防教学的步骤与要求(八)、武术评判与鉴赏(2学时)1、武术套路比赛规则与裁判法2、武术散手比赛规则与裁判法3、武术表演与欣赏四、考试办法与评分标准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术科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武术教学大纲教案模板
![武术教学大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4cbf3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a.png)
一、课程名称武术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2)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套路和技能;(3)了解武术的健身原理和训练方法。
2. 技能目标:(1)学会武术的基本动作,能够独立完成套路;(2)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身自卫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四、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知识2. 武术基本动作与套路3. 武术训练方法与技巧4.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5. 武术文化与礼仪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武术基本知识学习(2周)2. 第二阶段:武术基本动作与套路学习(4周)3. 第三阶段:武术训练方法与技巧学习(2周)4. 第四阶段: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习(1周)5. 第五阶段:武术文化与礼仪学习(1周)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传授武术的基本动作与套路。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武术动作。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比赛法:通过组织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武术经典案例,加深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纪律性等。
2. 动作掌握程度: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动作与套路的熟练程度。
3. 身体素质: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4. 竞技水平:学生在武术比赛中的表现。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武术教程》2. 教具:武术器械、音响设备、场地等3. 网络资源:武术教学视频、武术文化资料等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专项课教学大纲课程代号:学时数:学分数:适用专业:二年级各专业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武术专项课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院具体情况而设置的。
它更好地适应了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能够更好地、准确地、科学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健康发展。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本课程以学习武术基本功为基础。
以拳术、器械、太极拳等为主要教学内容。
并通过基本方法传授,让大家在实践中去认识和了解武术,同时了解、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感受武术的自然、整体、内在、和谐之美。
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自赏和防卫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田径、体操、传统体育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专项理论:1.现代健康育身体锻炼。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常见的运动性病状与运动损伤。
4.武术运动概述5.武术运动的分类、特点。
6.武术图解知识。
7.长拳、太极拳技术分析8.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9.当代竞技运动最高水平摘述(武术、散打、拳击)要求:了解体育基本常识和武术运动基本知识 ,一般了解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二)专项技术1. 武术基本功:手型手法、步型步伐、身法、腿法、平衡与跳跃动作要求:由于武术基本功为武术的基础,要求必须掌握,而且要求动作熟练。
同时也是评价武术基本功及专业水平的主要依据。
2. 基本技术动作组合练习:要求:拳术的动作组合和器械的基本技术要全面掌握而且熟练,它是专项考核的内容之一。
3. 初级长拳第三路(国家教材规定套路):要求:必须掌握,而且熟练,体现武术套路运动风格。
同时它是专项考核内容之一。
4.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国家教材规定套路):要求:必须掌握,而且熟练,体现出太极拳的特点,同时为考核内容之一。
5. 初级散手动作练习(攻防实用动作练习):( 1)防守基本方法:预备姿势、步法、闪躲防守、接触性防守( 2)进攻的基本方法:拳法、腿法、摔法、擒拿法要求:对此方面内容要求了解或掌握。
6. 初级棍术(剑术或太极拳)::( 1)棍的部位名称、规格和基本握法( 2)基本击法( 3)初级棍术套路动作(教材套路)要求:对此方面内容要求掌握而且熟练,体现器械的运动特点。
同时也是器械考核内容之一。
(三)身体素质项目1. 12分钟跑2. 100米跑3.1分钟跳绳4.实心球要求: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四、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一)教学方式1. 教师讲解、示范、领做教学2. 学生自己模仿、体会、练习和复习相结合,教师纠正动作与指导相结合3. 电化教学、多媒体、录音伴奏教学4. 教师督促与学生自觉练习提高相结合(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专项技术考试随堂进行,第二学期体育理论期末统考。
第一学期考试成绩评定专项技术及身体素质占 80%,学习态度占10%,考勤占10%;第二学期基础理论、专项理论占20%,专项技术及身体素质占60%,学习态度占10%,考勤占10%。
五、学时分配学期时数内容初级班提高班合计%一二三四理论部分 4 4 4 4 16 11 实践部分24 26 24 26 100 69 身体素质 6 4 6 4 20 14 机动 2 2 2 2 8 6 总学时36 36 36 36 144 100六、几点说明1.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功、初级长拳、太极拳和初级棍术(剑术)。
2. 教学难点:武术基本功跳跃动作、太极拳的特点的体现与手、眼、身法、步的配合。
3. 教学建议:针对武术运动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可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教学武术专项课教学计划(一)目的任务:通过武术专项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武术运动的产生、发展、作用、特点、分类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武术竞赛组织和裁判法。
继续和发扬武术文化。
并通过实践技术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武术的基本练习方法。
掌握一定的拳术和器械套路。
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武术专项素质,达到健身强体、修身养性、娱乐自赏和防身自卫的目的。
(二)考核内容:(一)专项理论:1.现代健康育与身体锻炼。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常见的运动性病状与运动损伤。
4.武术运动概述5.武术运动的分类、特点。
6.武术图解知识。
7.长拳、太极拳技术分析8.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9.武术的文化研究及发展站略。
(二)专项技术;1. 武术基本功:2. 基本技术动作组合:3. 初级长拳第三路:4.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5. 初级散手动作练习:6. 初级棍术(剑术或太极拳)::7.身体素质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功、初级长拳、太极拳和初级棍术(剑术)。
2. 教学难点:长拳运动特点和棍术特点的充分体现,以及太极拳的运动的风格特点的体现。
(四)主要参考书目:1 .全国体育院系普修《武术》教材,专修《武术》教材。
2 .高教师范《武术》教材。
3 .《全国武术训练教材》4 .《武术裁判必读》5 .《中国散手》6 .《中国武术战略研究》(五)考试项目:专项技术 :(1). 初级长拳 (2). 二十四式太极拳 (3). 初级棍术身体素质 : (1).12 分钟跑 (2). 实心球 (3).100 米 (4)1 分钟跳绳(六)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学时初级班提高班合计%时数内容一二三四理论部分 4 4 4 4 16 11实践部分1. 武术基本功:12 4 8 284 582. 基本技术动作组合练习:10 43.初级长拳第三路:144.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145.初级棍术: 126.初级散手动作练习: 2 2身体素质12分钟跑 4 420 14 实心球 2 2100米 2 21分钟跳绳 2 2机动电教 2 224 17 考试 2 4 2 4机动 2 2 2 2总学时36 36 36 36 144 100(七)、教学进度武术专项课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学时教材内容备注一2理论: 1 、宣布本学期教学计划、内容、考试项目的方法以及课的要求等; 2 、武术运动概述。
二21 、柔韧性专项练习;2 、基本功、手型手法练习,肩臂及腰部练习。
3 、武术操(手型、手法交换练习)三2 1 、柔韧性专项练习; 2 、基本功:步型、步法; 3 、步型、步法结合;手性手法练习;四21 、复习上节课内容;2 、学习肩臂及腰部练习。
3. 实心球练习 : 前后抛球 .五21 、基本腿法练习:正、测压腿,劈腿,弹腿、蹬腿,单、双拍脚 2. 一般弹跳练习 3. 专项跳跃练习 : 空中击步、大跃步前穿六21 、复习上节内容;2 、脚法练习:正踢、里和、外摆、侧踢、斜踢、侧踹。
七21 .柔韧性练习。
2 、复习基本功: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腿法、跳跃。
八21 、柔韧性练习。
2 。
基本技术及动作组合。
3 五步拳(前三个动作)。
4 耐力跑练习。
九 21 、复习上节内容。
2 、五步拳(后三个动作)。
3 、实心球练习:双手头上投球。
十 21 、基本功复习。
2 、基本技术动作组合练习。
3 、耐力跑练习。
十一 2理论: 1 、武术运动分类、特点。
2 、现代健康与身体锻炼。
十二 21 、基本功复习。
2 、初级拳十二式(少年拳第二套)前五个动作。
3 、 12 分钟跑。
十三 21 基本功复习。
2 、初级拳第六至第九四个动作。
3 、实心球练习。
十四 21 、基本功复习。
2 、复习上节内容3 、初级拳第十、十一、十二及收势动作。
十五 21 、复习上节内容2 、初级拳全套练习。
3 、 12 分钟跑。
十六 21 、柔韧性练习。
2 、五步拳、初级拳复习。
3 、技术考核:五步拳、初级拳。
十七 2 考试: 1 、实心球 2 、 12 分钟跑十八 2 机动武术专项课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学时教材内容备注一2理论: 1 、宣布本学期教学计划、内容、考试项目的方法以及课的要求等; 2 、太极拳的动作技术分析。
3 、武术图解知识。
二21 、柔韧性练习;2 、基本功复习。
3 、太极拳基本动作引导练习:体松心静。
三21 、基本功复习;2 、上节内容复习。
3 、太极拳基本动作:步法、腿法练习。
四21 、基本功复习;2 、步法、腿法练习。
3. 学习太极拳第一组三个动作 .五21 、上节内容复习。
2. 太极拳第二组四、五两个动作。
3. 跳绳练习。
六21 、复习上节内容;2 、太极拳第二组第六个动作。
3 、短跑练习。
七21 、复习上节内容;2 、太极拳第三组第(七、八)二个动作。
3 、跳绳练习。
八21 、复习上节内容;2 、太极拳第四组第(九、十、十一)三个动作。
3 、短跑练习。
九 21 、复习上节内容;2 、太极拳第五组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四个动作。
3 、跳绳记时练习。
十 21 、复习上节内容;2 、太极拳第六组第(十六、十七)二个动作。
3 、 100 米记时跑。
十一 21 、复习上节内容;2 、太极拳第七组(第十八、十九、二十)三个动作。
3 、跳绳记时练习。
十二 21 、复习上节内容;2 、太极拳第八组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四个动作。
3 、 100 米记时跑练习。
十三 2 电教:太极拳观摩。
理论: 1 学生体质健康评价。
2 常见运动性病症与运动十四 2性损伤。
1 、太极拳全套复习。
3 、个人技术考核:二十四式太十五 2极拳。
1 、柔韧性练习。
2 、初级散手动作:防守动作、进攻十六 2动作。
十七 2 考试: 1 、 1 分钟跳绳 2 、 100 米跑十八 2 机动武术专项课第三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学时教材内容备注理论: 1 、宣布本学期教学计划、内容、考试项目的方一2法以及课的要求等; 2 、武术运动分类、特点。
1 、柔韧性练习;2 、基本功:手型手法、步型步法、二2肩臂及腰部练习。
3 、武术操(手型手法变换练习)。
1 、复习上节内容;2 、手型手法结合步型步法练习。
3 、三2身法练习:翻腰、仆步抡拍。
4 、实心球练习。
1 、基本内容;2 、腿法练习:压、劈腿,单双拍脚。
四2弹、踹、蹬、扫、里和、外摆、正踢、斜、侧踢腿。
1 、柔韧性练习。
2. 腿法练习。
3 、一般弹跳及专项五2跳跃:空中击步、大跃步前穿。
1 、复习腿法。
2 复习上节跳跃动作。
3 、专项跳跃:六2腾空飞脚、旋风脚。
1 、基本功练习。
2 、脚法、跳跃练习。
3 、耐力跑练七2习。
1 、柔韧性练习;2 、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至第八2一段前五个动作)。
3 、实心球练习。
1 、基本功复习。
2 、长拳(第一段第六至第八节以及九 2第二段前四个动作)。
3 、耐力跑练习。
1 、复习上节内容。
2 、长拳(第二段后四个动作)。
3 、十 2实心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