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证的治与禁

合集下载

下焦湿热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下焦湿热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下焦湿热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下焦湿热概述下焦湿热(dampness-heat in lower jiao)是指湿热侵及下焦大肠或膀胱而出现的一种病症。

临床以大小便不通或排出不畅为主要特征表现。

其发生多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等因素相关。

本病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可出现神识昏迷等表现,预后不良。

英文名称:dampness-heat in lower jiao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发病部位:肠,膀胱常见症状:大小便不通或排出不畅主要病因: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检查项目:X 线、尿常规、膀胱镜检查、肠镜检查、血常规重要提醒:若发现大小便不通或排出不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湿热上蒙头窍,出现神识昏迷等表现。

临床分类:本病可分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两大类型。

1、湿重于热(1)湿阻膀胱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伴有头脑不清楚,发胀,神志不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苔黄白腻,脉濡。

(2)湿滞大肠主要表现为少腹坚硬胀满,大便不通;伴有神志不清,头晕,头胀;舌苔垢腻,脉濡。

2、热重于湿(1)膀胱湿热主要表现为小便闭塞不通,口渴但饮水不多;伴有头胀,头脑不清楚;舌苔灰白或黄腻,脉濡数。

(2)胃肠湿热主要表现为身热不退,胃胀,痞塞不痛;伴有恶心呕吐,腹部微痛,大便稀溏臭秽;苔黄垢腻,脉濡数。

二、下焦湿热的发病特点三、下焦湿热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发生多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等因素相关。

基本病机为膀胱气化失职,大肠腑气不通。

病位在膀胱、大肠。

基本病因:1、外感湿热外感湿热之邪,直犯下焦膀胱、大肠,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通,大肠传导失职,大便不通,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长期过于偏食肥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脾胃不能及时运化,湿热内生,阻滞中焦脾胃,日久中焦湿热传导下焦,出现下焦湿热证象。

赵绍琴临证400法

赵绍琴临证400法

赵绍琴临证400法中焦湿热证治】【⼀、湿重于热⼋法】(⼀)⾹以开郁,苦燥其湿,少佐消导,疏调⽓机湿邪挟⾷滞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脘腹胀满,纳呆呕吐,⼤便溏泄不爽,⾆苔⽩腻,脉象濡滑。

必当⾹开郁,苦燥湿,展⽓消导,仿⼀加减正⽓散。

藿苏梗各6(后下)、厚朴6、杏仁10、陈⽪6、茯苓⽪10、⼤腹⽪10、鸡内⾦10、焦三僊各10加减法:若仍有发热恶寒之卫分证时,加苏叶6,或加淡⾖豉10,以宣阳化湿。

若⾆苔黄厚糙垢,⼤便不通,脘腹胀满者,加焦槟榔10、⼤黄粉1(冲)。

(⼆)宣通表⾥以化湿郁,疏调⽓机⽽退满胀湿邪郁阻,内困脾胃,脘腹胀满,⼤便溏薄;外郁肌肤经络,周⾝沈重疼痛,表⾥同病者,⽤宣通表⾥,疏调⽓机法。

藿⾹梗10(后下)、⼤⾖卷10、厚朴6、陈⽪6、⽊防⼰10、茯苓⽪10、薏苡⽶10、通草3、⼤腹⽪10加减法:若湿阻经脉,遍体疼痛较重者,加秦艽10、桑枝30。

若表⽓不开,湿阻不化者,加苏叶3、⽩芷3、淡⾖豉10。

若⾆苔黄腻根厚,腹胀⽓不宣通者,加焦三僊各10、鸡内⾦10、花槟榔10。

(三)芳⾹以化湿郁,⽢淡渗湿利尿,分消以畅⽓机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机不畅,阳⽓郁遏,久则酿热,⼩溲短⾚,⾆苔黄腻,脉象濡软,按之不清楚。

⽤芳化淡渗⽅法。

藿苏梗各10(后下)、厚朴6、陈⽪6、杏仁10、茯苓⽪10、滑⽯6、通草2(四)清宣湿热以透⽩[?/咅],淡渗利湿兼畅三焦中焦湿热郁蒸,外达肌表。

发热⾝痛,汗出不畅,表情淡漠,胸脘痞闷,呕恶便溏,胸腹部发出⽩[?/咅],⾆苔黄腻,脉濡。

⽤清宣淡渗⽅法。

淡⾖豉10、炒⼭栀5、前胡6、薏苡⽶10、⽵叶3、⽩蔻仁3、连翘10、滑⽯6、通草3加减法:若热重于湿,⾆红⼝⼲者,可于⽅中加黄芩10、⽣⽯膏6(先煎),以宣清并施,使热减[?/咅]退,病势必轻。

若湿邪较重者,当以⾟⾹宣解爲主,⽅中可加藿佩各6、杏仁10、冬⽠⽪20。

(五)祛湿清热,通络熄风湿热蕴蓄中焦,壅滞筋脉,筋脉失于濡养,拘急挛缩,⽽成动风。

温病学

温病学

精品文档辨证论治原则: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温病的发展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湿热病提纲: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温病三焦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白虎之禁:“白虎本为达热出表。

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绪论温病学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温病学形成阶段――明清时期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明代)吴又可《瘟疫论》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

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邪致病特点: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化燥伤阴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2里热内迫特性显著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疠气温邪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三焦辨证表:心包(神昏谵语伴身热肢厥,舌謇不语,舌鲜绛);若营热扰乱心神,则昏谵较轻,神志不完全昏迷,或心中烦躁,灼热,斑疹隐隐,舌红绛。

若血热扰动心神,则昏谵狂乱,伴见身体灼热、斑疹密布,全身多部位出血,舌深绛。

若在气分,热结肠腑,胃中浊热,上熏神明,则时有神昏谵语,潮热、便秘、脉沉实。

小论湿温三忌

小论湿温三忌

小论湿温“三忌”湿温,是指感受湿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与其它温病一样均有发热症状,且大多热势较高,并伴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数等热象,但与一般的杂病之“湿热”不同。

湿温“三忌”古有人述,但由吴鞠通详述,《温病条辨》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即,湿温病,忌汗、忌下、忌润。

关于湿温之所以有“三忌”,皆因为湿热病邪的特殊。

因为湿性粘腻,与热邪相合,胶着难解,蕴藏不化导致发热不易退,且有时退时起、时高时低的特点,病程长且缠绵难愈。

但是关于湿温“三忌”,不应教条。

湿温既然为外感病,本应具备外感的普遍规律,根据仲景的顺势治疗原则,外感病从表解未偿不可,关键看感邪特点,是以湿多还是热多,有无化燥伤阴。

正如蒋士英在《论湿温治法“三忌”》中所言:“湿温忌汗、忌下、忌润,此为言其常:湿温亦有可下、可汗、可润之证,此为言其变。

”知常达变,才可游刃有余。

忌汗湿温忌汗,早在晋代王叔和就提出:“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渴,湿热相搏,则发浊湿。

治在足太阳,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

后代医家一直遵守这一治则。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

湿温初起,主要是湿蔽表阳所致,常有恶寒头痛等表征,临床不得误用辛温发表之品,如误用则会使“辛温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而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不欲言[1],”且湿热蕴结,不为汗解。

其脉非风寒风热在表,必不浮紧也不浮数,故不能强发其汗。

只能用芳香化湿、宣透表邪。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一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近代医家陈存仁也认为发病初期“恶寒身热……汗出寒热不退。

”正因为湿温初起,即有微汗,但有汗而寒热不解。

这与伤寒表证桂枝汤证之有汗不同,桂枝汤之有汗为营卫不合之表卫失固,而此汗乃热蒸阴液外散。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本身多汗,极易耗散阳气,与热搏结,则更易伤阴而致损阳,故喻嘉言说:“湿家不可发汗,以身本多汗,易至亡阳,故湿温之证,误发其汗,名曰重暍,故为深戒。

温病热证辨治思路

温病热证辨治思路

③通便祛湿
湿热证下之目的
——导邪外出 ——通滞调畅气机
湿热证下法的特点是什么?
“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 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 “轻法频下” ——大便由溏转为成形及由不通或粘滞不爽转为通畅为度
【病例2】
老年男性,因急性阑尾炎手术,术后2天 仍发热不退,小便及腑气不通,胸闷息高, 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热蒸湿动
“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 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 停滞而生水湿也”
——湿热本自来
病例1-中医治疗经过
经讨论,改以温化痰湿为主,以小青龙汤、东 垣清暑益气汤加减,效果较著,体温可下降到 38 ℃以下,有时能接近37 ℃,但时有反复高 烧。
经检查发现有致病菌感染,给予相应抗菌素治 疗可控制。但仍低热不退,且反复发生感染。
②发汗祛湿
湿热证并非一概禁汗
“凡治湿病禁发其汗,而阳郁者不微汗之,转 致伤人,医之过也”
湿热证发汗的目的:解除表郁,调畅气机为主, 驱逐湿郁为次,起“开窗牅”的作用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 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湿热病篇》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 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 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湿热病篇》
“清理湿邪,气机升降自安” “湿走气自和”
方法:利尿祛湿、发汗祛湿、通便祛湿
①利尿祛湿
利尿是治疗湿病的大法
“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
概以淡渗佐之” “开沟渠以泄之” 湿热在上中下三焦均可使用

中医古籍大全:(湿热病篇)

中医古籍大全:(湿热病篇)
(十五)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乾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
此营阴素亏,木火素旺者,木乘阳明,耗其津液,幸无饮邪,故一清阳明之热,一散少阳之邪,不用煎者,取其气全耳。
(十六)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宜温胆汤加栝娄碧玉散等味。
湿热之邪,不自表而入,故无表 可分,而未尝无三焦可辨,犹之河间治消渴以分三焦者是也,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湿热俱多,则上闭下壅,而三焦俱困矣,犹之伤寒门二阳合病,三阳合病也,盖太阴湿化,三焦火化,有湿无热,止能蒙蔽清阳,或阻於上,或阻於中,或阻於下,若湿热一合则身中少火悉化为壮火,而三焦相火,有不皆起而为虐者哉,所以上下充斥,内外煎熬,最为酷烈,兼之木火同气,表 分同,再引肝风,痉厥立至,胃中津液几何,其能供此交征乎,至其所以必属阳明者,以阳明为水谷之海,鼻食气,口食味,悉归阳明,邪从口鼻而入,则阳明必由之路,其始也邪入阳明,早己伤残其胃液,其继也邪盛三焦,更欲取资於胃液,司命者可不为阳明顾虑哉,或问木火同气,热盛生风以致痉厥,理固然矣,然有湿热之证,表 极热,不痉不厥者何也,余曰,风木为火热引动者,原因木气素旺,肝阴先亏,内外相引,两阳相煽,因而动张,若肝肾素优,并无 热者,火热安能招引肝风也,试观产妇及小儿,一经壮热,便成 者,以失血之後,与纯阳之体,阴气未充,故肝风易动也,或问曰,亦有阴气素亏之人,病患湿热,甚至斑疹外现,入暮? y昏迷,而不痉不厥者何也,答曰,病邪自甚於阳明之营分,故由上 而薰胸中,则入暮? k,邪不在三焦气分,则金不受囚,木有所畏,未敢起而用事,至於斑属阳明,疹属太阴,亦二经营分热极,不与三焦相干,即不与风木相引也,此而痉厥,必胃中津液尽涸,耗及心营,则肝风亦起,而其人已早无生理矣。

湿热证的治与禁

湿热证的治与禁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副教授)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相合为病,则热处湿中,湿蕴热外,如油入面,胶着蕴蒸,难分难解,病机往往变得复杂;辨证时不但要辨病邪所在部位,还要辨湿与热的偏盛;治疗时既要注意祛湿而不助热伤阴,又要注意清热而不伤阳碍湿,所以湿热证的治疗较寒湿证复杂。

薛生白指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篇》),然而其治疗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温病条辨·中焦篇》),针对这种两难治疗境地,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温热论》),薛生白提出“当三焦分治”、“以分利为治”(《湿热病篇》)等治疗原则,后世归纳为“分解湿热法”。

那么,临床应怎么运用分解湿热法,宜采取哪些具体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拟根据历代医家都有关于湿热证的治则、治法与治禁的论述,结合个人的心得讨论如下。

一、明确治湿与治热熟为主湿热证以治湿为主还是以治热为主?有人主张应以治湿为主,因为热邪是无形之邪,而湿邪是有形之邪,是导致气机阻滞和湿热证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湿邪得去,全证皆可顺水推舟,收功可待,故多数情况下应以治湿为侧重点。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析湿热证的来路和辨湿热的偏盛。

根据湿热的偏盛,按常规湿盛则祛湿为主,热盛则清热为重。

另外还要结合湿热证的来路,具体分析湿邪是本邪还是标邪,如果湿邪是本邪,则应以治湿为主,如果湿邪为标邪则当以治热为主。

一般来说湿热证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即刘河间所谓“积湿成热”;对于这种情况当以祛湿为中心,正如叶天士所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如果过于清凉容易伤阳;二是阳热怫郁,热蒸湿动而致湿热者,如刘河间说:“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宣明论方·水湿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以治热为主,热去水安而湿自消,如果重湿轻热而过于辛散,则容易化燥入血。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治法】辛开苦降,燥湿泄热 【方药】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川连 厚朴 石菖蒲 醋炒半夏 淡豆豉 炒山栀 芦 根 本方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 夏辛温燥湿.此寒温同施,苦辛并进, 分解中焦 湿热,调整脾胃功能.故谓之"辛开苦降".辅 以菖蒲芳化宁神,豆豉透热除烦, 芦根清热生津 止渴.若出现白 , 加连翘,淡竹叶,生薏仁,滑 石轻清淡渗,泄热利湿.若津伤较甚而口渴,小 便短赤显著者,可加白茅根,竹叶等生津之品.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湿热类温病的病因具有阴阳双重属性. 证候方面:一是多见有以脾胃为中心而弥 漫全身的湿热症状;二是阴阳合邪的某些 矛盾性症状,如身热而不扬,面色不红而 淡黄,不烦躁而呆痴,渴而不欲饮,知饥 而不欲食,大便数日不下而不燥结等等, 须细加辨识.
治疗方面:因病邪为湿热相合,故每每互 相牵制.清热多用苦寒,但苦能化燥伤阴, 寒可遏湿难解;祛湿多偏温燥,然温能助 热增邪,燥则易伤阴津.临床必须审度病 势,合理遣方用药,力求做到清热不碍湿, 祛湿不助热,而同时照顾到阴津盛衰.切 勿急于求成而用刚猛之剂,否则将造成邪 未去而正已伤之态势,反致困顿.
【治法】清泄胃热,兼燥脾湿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石膏 知母 甘草(炙) 粳米 苍术 本方药物即由白虎汤加苍术而成.药用生石膏, 知母清泄胃热,除烦止渴;甘草,粳米益胃护津; 苍术燥湿运脾.临床运用时,若腹满加厚朴,呕 逆加竹茹,半夏,溲短赤加活芦根.中焦湿邪较 盛,可酌加藿香,佩兰,滑石,大豆卷,通草等 芳化渗利之品.
(六)暑湿郁阻少阳 【证候】寒热如疟,午后身热加重,入暮尤 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始终 不除,口渴心烦,脘痞呕恶,舌红苔薄黄 而腻,脉弦数. 【分析】少阳为人身表里之枢纽,主司气机 疏调,暑湿之邪阻遏气机,故本证较为常 见.本证以寒热如疟,脘痞苔腻,身热午 后加重为辨证要点.

湿热论知识点总结

湿热论知识点总结

湿热论知识点总结一、湿热论的概念1. 湿邪的概念湿邪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一种病邪。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湿从下腰以上,热从下腰以下。

”说明湿邪多侵犯人体下半身。

湿邪容易淤滞不散,开始侵入人体经络的皮肤部,引起皮肤黏膜潮湿、胀满、发冷、痒痛的病证。

湿邪侵入人体后,可引起骨节疼痛、筋脉酸软、食欲减退、腹部胀满等症状。

2. 热邪的概念热邪是中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热邪是一种外在的病邪,也可是人体内产生的病邪。

外感热邪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发热、口渴、大便干燥等症状;内因热邪则有口渴、多涎、便秘等症状。

3. 湿热的概念湿热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疾病病机。

湿邪和热邪是两种不同的致病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引起疾病。

湿热证在临床上表现为人体体表或内脏经络处湿润或潮热不适、发黏、密、黄、腥等症状。

二、湿热证的临床表现1. 脏腑湿热证的临床表现(1)湿热蕴结证湿热蕴结证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口苦、咽干、口渴;大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等。

(2)湿热内蕴证湿热内蕴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苦、咽干、口渴、大便秘结等。

(3)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黄、腰膝酸软、脉数等。

2. 五脏湿热证的临床表现(1)湿热邪传心包证湿热邪传心包证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躁烦、心慌、舌尖红、脉数等。

(2)湿热瘀阻肝胆证湿热瘀阻肝胆证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胁肋疼痛、情绪不稳、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舌质红、苔薄黄等。

(3)湿热凝滞肺气证湿热凝滞肺气证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痰黄稠厚、口苦、咽干、口渴、苔黄腻等。

(4)湿热郁蒸脾胃证湿热郁蒸脾胃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腹痛、泛酸、口腔溃疡、便秘等。

(5)湿热薄盛大肠证湿热薄盛大肠证主要表现为腹胀、大便稠干、尿黄、口苦、苔黄等。

三、湿热证的诊断要点1. 病史询问在诊断湿热证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等。

湿热类第4节证治

湿热类第4节证治

【证候分析】
寒甚热微,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湿浊偏盛 寒热往来——邪在半表半里 身痛,手足沉重——膜原外通肌肉, 呕逆胀满——膜原内近胃腑,湿阻气机 汗出——阳气郁极则通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舌苔白厚浊腻
特异证候的分析
本证身痛有汗的机理? 邪阻膜原,表里之气失和,阳气被邪阻 遏,不能布达肌表四肢,故恶寒身痛,阳 气渐积,郁急则通,故恶寒消失,而发热 汗出,身痛缓解。
6暑湿积滞,郁结肠道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大黄,枳实,厚朴,摈榔——推荡积滞,通腑泄热 山楂,六曲——消导化滞和中 黄连,连翘,紫草——清热解毒 木通——利湿清热 甘草——调和诸药
【讨论】轻法频下
(1)制剂宜轻,不宜猛投:为暑湿夹滞郁结肠道, 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 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 胶结不去。 (2)需连续攻下;因本证为暑湿夹滞胶着肠腑, 湿性粘腻,非一次攻下可净,故需再三缓下清化, 暑湿积滞方尽。正如俞根初所云:每有迟一二日, 热复作,苔复黄腻,伏邪层出不穷。往往经屡次 缓下,再次清利,伏邪始尽。
(3)卫气同病
暑湿病初起
【证侯】 发热,微恶风寒,稍有汗出,咳嗽胸闷 头身困重,肢体倦怠苔白薄腻,脉浮濡数
分析思路
病性— 病变层次— 病位—
辨证
邪遏肺卫,兼湿邪内阻,表里同病。
【治法】清暑解表,宣肺化湿 【方药】卫分宣湿饮《暑病证治要》
香薷、青蒿、鲜荷叶——芳香辛散,疏解 在表暑湿 杏仁——宣降肺气 竹叶,滑石——清暑利湿 茯苓、通草、冬瓜皮——淡渗祛湿
恶寒,身热不扬, 无汗或少汗,午后热 势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 口不渴,苔 白腻,脉濡缓. 【分析思路】 1 湿与热的轻重 2 病变层次 3 特异性证候的分析

仲景的治“湿热”六法(上)

仲景的治“湿热”六法(上)

仲景的治“湿热”六法(上)导读:《伤寒论》是论述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但这不代表张仲景的方子只好治疗外感热病。

其实,《伤寒论》里包含着很多所谓的“温病方” 。

在本文中,时振声教授为我们总结了仲景治疗湿热的六大法及各种方,特此推送,以飨读者。

《伤寒论》是论述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相关湿热证治,《伤寒论》中内容虽较简单,但其相关论述,对湿热的辨证与治疗却很有指导意义,现概括六法,剖析以下。

1 宣畅上焦法湿热为患,随其病变部位之异,而有治法之别,治者必审病于何经何脏何腑,采纳相应之法。

外感湿热之初,病于肌表,症见头痛,身重痛苦,恶寒,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脉浮而濡。

因为肺主皮毛,且主一身之气,故治当宣畅上焦肺气,肺气得降,肌表疏达,气机化行则湿化热散。

《伤寒论》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虽言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乃湿热内蕴,外不得汗越,下无小便渗泄,遏阻胆汁,外渍肌肤所致。

疸病属湿温范围,以麻黄、杏仁宣肺以畅上焦,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姜枣调解营卫。

所以,对湿热在表、壅闭肺气者,能够轻宣上焦,通畅气机,外透湿浊,兼清里热,使内外分解。

近人治疗皮肤湿疹亦常应用。

或问:湿温有忌汗之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冥不欲言”,何以更用汗法?湿温禁汗乃忌纯用辛温,因辛温助热,蒸腾湿浊,蒙蔽清窍,故当禁用。

然在表之湿热,又必以“轻轻似欲汗出”方能排除,不得微汗,病必不除,关于湿热在表,既有不行纯用辛温发汗之禁,又有得汗始解之治,临证当知变通。

《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 ,亦用宣肺化湿之法,与《温病条辨》治上焦湿温之三仁汤实有相像之处。

轻宣肺气,畅达上焦,乃治疗湿热早期,在上、在表之大法,故吴鞠通指出“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人,且为气化之先。

中医治疗湿热证的经验良方

中医治疗湿热证的经验良方

中医治疗湿热证的经验良方湿热证是指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病证。

这里我们就来看看湿热证的处方用药。

一、概述1.湿热证及临床表现湿热证是指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病证。

临床表现为胸脘痞闷、心烦、身热、头痛恶热、身重疼痛、午后身热等。

2.湿热证的常用治法湿热证的常用治法为清热祛湿法。

清热祛湿剂即为湿热证而设。

清热祛湿剂的组成,每以清热利湿药物为主,常用茵陈蒿、薏苡仁、滑石、栀子等。

在配伍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类:①配宣畅三焦药,如杏仁(宣上焦)、白蔻仁(畅中焦)、薏苡仁(导下焦)之类;②配寒性泻下药,如大黄之类;③配理气药,如砂仁、厚朴、枳实之类;④配补养气血药,如人参、白术、甘草、当归之类。

3.清热祛湿剂的使用注意事项清热祛湿剂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湿和热的孰轻孰重。

湿偏重是以祛湿为主;热偏重时以清热为主。

二、常用处方1.茵陈蒿汤(《伤寒论》)【组成】茵陈蒿18g,栀子12g,大黄6g(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腹微满,口渴,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

【方析】本证病机为阳明瘀热在里发黄,湿热壅滞中焦,导致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常,湿不得下泄,湿热与瘀热郁蒸于肌肤,发为此证。

黄疸的成因多为湿热交蒸或寒湿在里。

黄疸一病多与湿邪有关,故有“无湿不成疸”之说,本方所治即为湿热黄疸。

阳明病属里热实证,其主证有发热汗出,因热势向外宣透而不能发黄,但是由于热与湿合,湿热郁遏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身必发黄,色如橘子色而鲜明,若浸淫肌肤,下注膀胱,而使面目、小便俱黄。

湿热内蕴,故发热。

不能布津上承则口渴。

湿邪壅滞,脾湿不运,则腹微满。

影响肝胆疏泄,胆汁外溢,于是肌肤发黄。

瘀热在里而渴饮水浆,此又更加助长湿邪,且腑气不通,故小便不利。

舌苔黄腻,脉沉数,均是湿热之象。

故治当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蒿疏利肝胆,芳香化浊,为方中君药。

茵陈芳香醒脾,清热利胆。

湿温

湿温

一、概述定义:湿温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初起以身热不扬,恶寒少汗,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

四季可见,但好发于长夏季节。

病因:湿热病邪。

初起主证:初起以湿热阻遏卫气为主要证候,呈现湿象偏重、热象不显的病证类型。

发病季节:四季可见,长夏季节为主。

临床特点发病上:内外合邪,相引为病。

起病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变化,但主要稽留气分,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初起以湿为主,病程中有湿化、热化,后期出现寒化、燥化。

湿化、寒化伤阳,热化、燥化伤阴。

临床表现: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

历史沿革病名: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

金元前医家对湿温的探讨:将湿温作为独立病种归属于广义伤寒范围。

与暑病未作明确区分。

作为热病夹湿的某些证候的辨证与治疗。

明清医家对湿温的认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精辟地论述了湿热为患的病理机制,“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薛生白首撰湿温专著《湿热病篇》对其因证脉治作了详细讨论,认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为湿温的辨治奠定了较完整的理论基础,使湿热类温病的辨治自成体系。

吴鞠通《温病条辨》首立湿温专病,确定其为独立病种而详细阐述三焦分证论治的规律,制定众多治疗湿温的名方。

与西医的联系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某些肠道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二、病因病机(一)病因与发病外因:外感湿热病邪。

形成:气候炎热,雨水较多。

病因特点:阴阳合邪,以湿为主。

侵入途经:“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

”内因(发病因素):太阴内伤,湿饮停聚。

摄生不慎素体中气不足发病:内外相合而发为湿温。

即“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总之,本病的发生如薛生白所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湿温病机演变示意图(二)病机演变初起呈卫气同病,以邪遏卫气为主要病机变化,证候类型以湿重于热为特点,病变部位在肺脾。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2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2
辨证要点-灼热烦躁,目合耳聋,神识不清, 舌绛苔黄腻
[治法]清心开窍,涤暑化湿 [方药]清营汤合六一散,送服至宝丹
附: (1)卫营同病(见于伏暑) 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安,舌
红绛,苔少,脉浮细而数。 病机:邪袭卫表,暑热内郁营分(外感引动伏暑发于心营) 治法:透邪宣表,清营泄热 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
皮肤、黏膜出血斑进行性扩大,唇青肢厥, 舌质深绛或紫晦,脉细数而涩。
[分析] 病机-血分瘀热,内闭心包
辨证要点-灼热不已,神昏谵语,皮肤黏膜出 血斑,舌深绛或紫晦
[治法]清心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犀地清络饮
附: (1)热瘀互结,气阴两脱 症见:身热面赤,皮肤、黏膜瘀斑,心烦躁扰,四
肢厥冷,汗出不止,舌暗绛,脉虚数。 病机:暑邪内郁血分,瘀热互结,气阴两伤 治法: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固脱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 (2)热瘀互结,阳气外脱 症见:肢厥大汗断:流行性出血热
中医诊断:伏暑
辨证:热毒夹湿,气血两燔
经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佐以祛湿治疗一周,
体温已正常,精神好转,皮疹消退,小便量多 3700ml-4500ml/日。此患者后期至多尿期,治 宜益气固肾,方用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调治。
处方:
熟附子10g
肉桂3g(焗) 淮山20g
山萸肉10g
杞子12g
(3)暑伤肺络 症见:灼热烦渴,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
烦躁喘促,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 病机:暑湿犯肺,肺络受伤 治疗: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四、后期证治
积极准确治疗
卫、气、营、血阶段
向愈 恢复期
余邪留恋、气阴两伤
治宜清涤余邪,醒胃扶正
过用苦寒凉药 或误用攻下 或素体阳虚 或感受湿邪过重

浅谈湿热痹证的治则与治禁

浅谈湿热痹证的治则与治禁
21年 5 00 月下 第 2 第 1 期 卷 0
Ma y 2 0 01 Vo . 1 2 No 1 .0
中国 中医药 咨讯
J un l f iaTrd t n lC ie eMe iieIfr t n o r a n a ii a hn s d cn nomai o Ch o o ・l 5 ・ 5
成的机制 , 在治疗湿热痹证过程中, 讨论湿热痹症的治法及治禁 。
【 关键词 】 湿热 ; 湿热痹症; ; 治法 治禁
概念 : 湿热证是湿中蕴热 , 蒸酿为患。 由于湿性腻滞 , 缠 绵难愈 , 以湿 热证 发病 比较缓慢 , 所 病程 较长, 疗上也较 治 为 困难。 胃为水谷之海 , 脾为湿土之脏 , 故湿热病多 以脾 胃 为病变中心。 湿热痹证是指 因湿聚热蒸 , 蕴于经络 , 以致经气痹阻的
学技术 出版社 ,9 6 19 .
[] 4 叶天士. 临证指南 医案 [ . :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5 1 9 9
湿热不除 ,且容易伤阳。这类病人临床上多 由平素脾阳素
虚, 而又嗜食肥 甘厚 味 , 饮冷贪凉 , 湿邪 内积 , 而化热 , 郁 湿
热之邪流滞肌 肉筋络而致痹症 ,多表现为肢体肌肉的瘦便
疼痛。二是 阳热怫郁 ,热蒸湿动流注关节经络而致湿热痹
症, 如刘河 间说 : 夫诸湿者 , 为土气 , 热能生土湿也 , ” 湿 火
湿热痹证在临床上很多见 , 但由于湿性粘滞 , 常缠绵难 愈, 历来属难治之症 。 湿热之邪上蒙下流 , 阻滞经络 , 留注关
节 ,出现以肢体关节重着麻木 ,红肿疼痛为表现的湿热痹 症。 治疗 以除湿清热 、 舒通经络 为原则。 在治疗 中更应注意
“ 驱邪勿伤 正气 , 用药宜多 方兼 顾 , 病后宜 滋补肝 肾” 等事

【李东垣《脾胃论·用药宜禁论》治湿九法】

【李东垣《脾胃论·用药宜禁论》治湿九法】

【李东垣《脾胃论·用药宜禁论》治湿九法】展开全文李东垣在《脾胃论·用药宜禁论》中指出:“人禀天之湿化而生胃也,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也。

”认为湿病多与脾胃有关。

兹就其具体的治疗整理出9法,列举如下。

1 袪风胜湿法此法多用于风湿之邪在表,见一身尽痛。

或手足太阳经为风湿之邪所袭,见头痛、项似拔、腰似折、腿痛等证候。

李东垣从《内经》“风胜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得到启示,认为“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在“风湿相搏也,以升阳发汗,渐渐发之”(《兰室秘藏·腰痛门·麻黄复煎散》)的原则下,李东垣重用风药如羌活、独活、防风等风药胜湿,若湿邪在表(非仅在太阳经),一身尽痛者,则以风药配苍术、白术等以祛风散湿,使经气通畅。

若经中有郁热,或湿邪化热,见身热者,加升麻;若湿邪上攻头目,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等,并视疼痛所在的部位或经络而加引经药;若兼见浑身肿,以面上尤甚者,合张仲景麻黄加术汤;若病在冬季者,加麻黄;若兼有麻木者,加黄芪、橘皮等以行肺气;若兼有热邪在上焦者,加黄芩(一半酒用,一半炒用);若下焦有湿热,见脚膝无力沉重或腰腿疼痛者,加黄柏、知母、苍术等清热燥湿,并以柴胡为引。

方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中除风湿羌活汤、清空膏、羌活苍术汤、《脾胃论》中除风湿羌活汤、苍术汤、解表升麻汤等。

2 散寒袪湿法此法多用于2种情况:①寒湿之邪在外,见肢节疼痛、身体沉重、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浑身麻木,睡觉则少减等表现。

②在中焦气弱的情况下,脾胃受寒或脏腑积冷,见中满腹胀、脘腹疼痛、大便滑泻、腹中雷鸣、白带不止等证候。

在治疗上,若寒湿之邪在外,李东垣多重用麻黄,并配桂枝、苍术或白术(取张仲景麻黄加术汤之意)等药以散寒祛湿,若湿邪较显,重用羌活,并配防风、独活及肉桂等辛温之品以散寒湿。

而面对中焦气弱,寒湿聚于脾胃的情况,李东垣会重用温中散寒之品如草豆蔻、半夏、益智仁、吴茱萸、干姜等,配茯苓、泽泻等淡渗之品以利水。

湿热证在脾胃病中的辨治特点

湿热证在脾胃病中的辨治特点

湿热证在脾胃病中的辨治特点
陶燕飞;王敬卿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6(013)012
【摘要】对湿热的描述,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开始系统论述湿温的因证脉治,并为后世湿热病证所沿用。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对湿热相合致病的临床特征及辨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薛生白《湿热病篇》则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系统的讨论,为湿热病的证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湿热病证发展的理程碑。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外感湿热病证已逐渐减少,内伤湿热证日趋嚣张,现代中医学者对此病的研究也日渐增多。

笔者将湿热证在脾胃病中的证治心得作一介绍。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陶燕飞;王敬卿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中医科,上海,201908;南京市中医院脑病中心,
江苏,南京,2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自拟清热消疡经验方辨治脾胃湿热证复发性口腔溃疡62例 [J], 郑学彬;龙淑会;李富杰;胡硕红
2.叶天士辨治脾胃湿热证经验初探 [J], 张诗军
3.温病辨治汇讲:第12讲湿热病辨治——上焦湿热证候 [J], 刘景源;王庆侠
4.温病辨治汇讲:第13讲湿热病辨治—中焦湿热证候(1) [J], 刘景源;王庆侠
5.温病辨治汇讲第14讲湿热病辨治——中焦湿热证候(2) [J], 刘景源;王庆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副教授)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相合为病,则热处湿中,湿蕴热外,如油入面,胶着蕴蒸,难分难解,病机往往变得复杂;辨证时不但要辨病邪所在部位,还要辨湿与热的偏盛;治疗时既要注意祛湿而不助热伤阴,又要注意清热而不伤阳碍湿,所以湿热证的治疗较寒湿证复杂。

薛生白指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篇》),然而其治疗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温病条辨·中焦篇》),针对这种两难治疗境地,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温热论》),薛生白提出“当三焦分治”、“以分利为治”(《湿热病篇》)等治疗原则,后世归纳为“分解湿热法”。

那么,临床应怎么运用分解湿热法,宜采取哪些具体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拟根据历代医家都有关于湿热证的治则、治法与治禁的论述,结合个人的心得讨论如下。

一、明确治湿与治热熟为主湿热证以治湿为主还是以治热为主?有人主张应以治湿为主,因为热邪是无形之邪,而湿邪是有形之邪,是导致气机阻滞和湿热证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湿邪得去,全证皆可顺水推舟,收功可待,故多数情况下应以治湿为侧重点。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析湿热证的来路和辨湿热的偏盛。

根据湿热的偏盛,按常规湿盛则祛湿为主,热盛则清热为重。

另外还要结合湿热证的来路,具体分析湿邪是本邪还是标邪,如果湿邪是本邪,则应以治湿为主,如果湿邪为标邪则当以治热为主。

一般来说湿热证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即刘河间所谓“积湿成热”;对于这种情况当以祛湿为中心,正如叶天士所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如果过于清凉容易伤阳;二是阳热怫郁,热蒸湿动而致湿热者,如刘河间说:“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宣明论方·水湿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以治热为主,热去水安而湿自消,如果重湿轻热而过于辛散,则容易化燥入血。

三是湿热本自来,即初感病因就是湿热病邪,这种情况下的湿邪也是本邪,多数仍应以治湿为主,必要时结合湿热的偏盛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者多表现为湿盛,这种病人多平素脾运不佳而胃阳偏旺,发病方式可来自外感或(和)来自内生,病初无或少热象;因热蒸湿动而成湿热者多表现为热盛,起病多因于外感,初期无或少湿象;湿热本自来者大多也来自外感,由中气的虚实决定湿与热的偏盛。

二、宣通散发湿郁而防过燥湿邪重浊粘滞,其主要的致病特点之一就是困阻气机,气机阻滞又加重湿邪的郁滞,所以调畅气机是宣通散发湿郁的关键。

在诸多调畅气机的方法中,宣通肺气显得尤为重要,其一因为“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其二因为肺在上焦,宣通肺气有“提壶揭盖”的作用,有利于水湿从下焦水道而出,即华岫云所谓“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

叶天士所说的“开泄”和薛生白所说的“辛开”是宣通湿郁的代表方法。

所谓“开泄”,即以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之品,或香豉、枳壳、郁金等宣通气滞,开泄中上,以清源洁流,此即所谓“开窗牅”之理,这一方法对于湿邪偏重,病偏中上,或初入中道者较为适宜,方如三仁汤、上焦宣痹汤、三香汤等。

所谓“辛开”,就是以辛燥畅中之品如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藿香、生姜等,开达中焦湿郁,以上输下布,此即华岫云所谓培燥土之理,适用于湿邪偏盛于中焦、膜原者,方如加减正气散、达原饮等。

对于湿热阻滞肌肉经络者,可用防己、木瓜、苡仁等宣通经络,方如二加减正气散、中焦宣痹汤等;对于湿热阻滞肠道气机者,可用枳实、槟榔、皂荚、蚕砂等导浊通滞,激浊扬清,方如枳实导滞汤、宣清导滞汤等;湿热蒙蔽心包、机窍者,可用石菖蒲、郁金、香豉等通窍开闭,方如菖蒲郁金汤、三香汤等。

当然,宣散湿郁、调畅气机要注意不要过于辛散温燥,一般湿邪一散即要减其制,或转以清热为主。

另外,调畅气机不仅仅限于使用理气宣通之品,凡能使邪气郁滞减轻的方法都能起到调畅气机的作用,如利小便、发汗、通便等常用的驱邪方法,可驱除阻滞于气机道路上的邪气,使气机条畅。

三、清解蕴热而防伤阳化燥清解蕴热的目的是使蕴结于湿中热邪透发消解。

叶天士对于热邪偏重的湿热证,提倡用“苦泄”法,即以苦寒泄降之品,使热邪下趋,这一方法适用于病偏中下焦气分者;当然,苦泄之时多配合辛开,这样才更有利于使热邪从湿邪中透发出来而下泄。

若病偏上焦气分者,可用栀子、豆豉、连翘、竹叶等清宣发越以消解。

刘仕昌教授临床喜用青蒿和黄芩配伍,透解湿中郁热,取青蒿既可走表,又可入少阳走气分,还可入营血走阴分,能入能出、能清能透之性,黄芩归肺胃大肠经,既能清气分邪热,又能除中焦湿热,而湿邪终归中焦脾胃所以两者配伍,能透解上中下三焦湿中之郁热,刘老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对于湿热证湿热俱重或热偏盛者尤为适宜。

但是,清解之品大多寒凉,甚至苦寒,不可过用。

叶天士指出“……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也就是说寒凉太过易伤阳,对于由湿郁而成湿热者或湿热本自来者,尤为如此。

此仅言及其一,过于寒凉或苦寒还有碍于化湿解郁,甚至导致化燥失润,因为水液得温则能运行流动,生理状态下机体水津阴液得阳气的温运则能布散全身,滋润营养四肢百骸,而寒性凝滞,过于寒凉则不但湿邪不能得到温化宣散,还可使正常水液凝滞不布,机体失润而成燥,此即王孟英所谓“阴凝则燥”(《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雄按),也是俗谓“苦寒化燥”的机理。

四、驱湿外出防伤正驱邪是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法则,邪气外出不仅能减轻病势,还能起到通畅气机道路,减轻气机郁滞的作用。

对于湿热证,粘腻重浊的湿邪是阻滞气机的主要因素,如叶天士所说“湿热阻气”、“秽湿内著,气机不宣”、“湿久生热,气阻不爽”等,都是强调湿邪阻滞气机的重要作用,所以只有祛除体内的湿邪,才能更好地解除气机的困阻,使热从湿中分解出来,故叶天士有“清理湿邪,气机升降自安”、“湿走气自和”之论。

常用导湿外出的方法有利尿、发汗和通下,合理使用这三法,对治疗湿热证有很大帮助。

①利尿祛湿:张仲景指出“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金匮要略·痉湿暍脉证治第二》),刘河间进一步指出“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 ) ,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湿》按语中指出:“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说明无论是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使用淡渗利水法驱邪外出。

而且,不论邪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都可使用,此乃华岫云所谓“开沟渠以泄之”之理,叶天士对于湿热初入肺卫即用芦根、滑石之流以渗湿于热下,使湿不与热相搏,观吴鞠通治方,无论是在上焦篇治湿热初起郁闭肺卫的三仁汤、上焦宣痹汤,还是中焦篇治湿热困阻脾胃、肌肉经络的诸加减正气散、黄芩滑石汤、中焦宣痹汤等,或是下焦篇治湿热闭阻肠道、弥漫三焦的宣清导浊汤、茯苓皮汤等,都有淡渗利湿之品,这是治湿的大法。

虽是大法,也不可孟浪用之,叶天士针对“湿胜则阳微”的病机特点,提出“通阳”的治疗方法,而“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 《温热论》 ) ,正确理解这两句话,对合理使用利尿法治湿热证很有帮助,所谓湿胜则阳微,并非指湿邪盛就必定会损伤阳气而导致阳气虚弱(因阳虚不化而致湿邪内生者例外),应该有一个由困阳到耗阳的过程,初起主要是湿邪困阻阳气,阳气不能温运,所以不必温补,而应通阳,通阳的方法除调畅气机外,就是导湿邪外出,减少导致气机困阻的湿邪,畅通阳气运行之道路,导湿邪外出的最好办法就是利小便,所以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因为湿为阴邪,它不但会困阻阳气还会耗伤阳气,加上使用清凉剂,后期往往导致真正阳气虚微,此时应慎用利尿,正如喻嘉言所说“湿家当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阳素虚之人,……以为湿热,恣胆利之,真阳无水维附,顷刻脱离而死矣,此法所不禁中之大禁也”( 《医门法律·三气诸方·律十一条》 ) 。

另外湿热证中的热邪易伤阴,而利尿亦会伤阴,所以阴虚之人利尿时,亦应细察精详,一般只宜甘淡之品。

总而言之,临床利湿之法的运用,应结合湿热偏重、阴阳偏虚等具体情况,湿重者多以茯苓、猪苓、通草、薏苡仁、大腹皮、泽泻等,热重以滑石、淡竹叶、车前草等,阴伤者以芦根、白茅根并配以益气养阴之品,阳虚者伍以温运之品。

另外,湿热证利小便,以小便通畅、气机得通为度,过犹不及。

②发汗祛湿:张仲景提出“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法当汗出而解”,而吴鞠通则将发汗列为湿温病治疗三禁之首,告诫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 《温病条辨·上焦篇·湿温》 ) ,叶天士也引张仲景之意告诫说“湿家大忌发散,汗之则变痉厥”。

临床上湿热病证确实不宜随意发汗,发汗不当易致如下弊端:其一伤阴,其二伤阳,其三引湿邪上蒙,其四致痉。

但湿热证并不是绝对禁汗,正如喻嘉言所说:“凡治湿病禁发其汗,而阳郁者不微汗之,转致伤人,医之过也” ( 《医门法律·三气诸方·律十一条》 ) 。

一般发汗治疗目的在于解表退热,而湿热证因湿与热胶着蕴结,热很难因汗出而解,反易变生它证;湿热证发汗的直接目的主要是驱逐湿郁,伸展表阳,解除表郁,调畅气机,使气化湿亦化,湿祛热孤则易消解,此乃“开窗牅”之理。

湿热证发汗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一般是外感湿热,邪尚在卫表或肌表、或刚由口鼻走中道,表阳受郁时,才好使用;第二,以微微有汗为度,不宜发汗太过,湿热证患者常有自汗出,但汗出不畅、粘腻如油,汗出不解,若正确发汗,往往汗微身轻神清,如张仲景所说“若治风湿,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如华岫云所言“……此论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此虽未必即入脏腑,治法原宜于表散,但不可大汗耳,更当察其兼症,若兼风者,微微散之,兼寒者,佐以温药,兼热者,佐以清药”;第三,发汗不是非用辛散不可,有时通过调畅气机,也能达到此目的,这是治湿热证的关键,如用于邪在卫气分的三仁汤,使用得当可使气通湿散,自然汗解。

③通便祛湿:下法亦是吴鞠通湿温病治禁之一,湿热证禁下理由有二,一为湿未结于肠道,下之无益;二为湿邪易困耗中阳,若苦寒攻下,中阳更损,遂致洞泄不止。

但湿热证亦有可下之时,如叶天士所言:“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即湿热之邪结于阳明胃与肠道,气机滞阻,致大便不通或溏垢不爽者,应当下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