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考点

合集下载

飞行器设计知识点

飞行器设计知识点

飞行器设计知识点飞行器设计是航空工程中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飞行器的结构、功能、性能等方面。

在飞行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一系列的知识点,才能保证设计的飞行器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关键的飞行器设计知识点。

一、气动力学1. 气动力学概述气动力学是研究气体流动对物体运动和结构造成影响的学科,对飞行器设计尤为重要。

了解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公式是进行飞行器气动设计的基础。

例如,了解升力和阻力的产生机理以及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设计者优化飞行器的外形和气动特性。

2. 气动力学参数在进行飞行器气动设计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气动力学参数,如攻角、迎角、空气动力中心等。

这些参数能够反映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受到的气动力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设计合适的飞行控制系统和稳定性增强措施。

3. 气动力学模拟与测试为了验证飞行器的气动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气动力学模拟和测试。

常用的模拟手段包括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风洞实验,它们可以模拟不同的飞行条件和气动特性,为设计者提供设计优化的参考依据。

二、结构设计1. 结构材料飞行器的结构材料对其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和高温合金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飞行器的用途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并考虑其强度、刚度和耐热性等指标。

2. 结构设计原理飞行器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原理和准则,如静载荷、疲劳载荷和冲击载荷等。

这些原理和准则可以帮助设计者预测和计算飞行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加强和改进措施。

3. 结构分析与验证设计者需要进行结构分析和验证,以确保飞行器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构分析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等参数。

验证可以通过载荷试验和振动试验等手段进行,其结果可以对设计进行修正和优化。

三、动力系统1. 动力系统类型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可以分为内燃机动力系统和电动机动力系统两种。

2飞行器总体设计-第2章1

2飞行器总体设计-第2章1
14
2.3 初步重量估计
空机重量估计
对不同类型的飞机,可以统计出一定的趋势
15
2.3 初步重量估计
空机重量估计
We /W0 =AW0C K
vs
A 0.96 1.59 2.34 0.93
{A-公制} C {0.92} {1.47} {2.11} {0.88} -0.05 -0.10 -0.13 -0.07
Wf W0
)W0 (
We )W0 W0
W0估计值
We )W0 Wcrew W payload We/W0方程 W0
W0方程
Wcrew W payload 1 (W f / W0 ) (We / W0 )
迭代计算W0 &Wfuel
任务段中不得进行有效载荷的投放 迭代通常只须几次就可以收敛
40
2.7 飞机气动布局的选择
2.7.1 正常式布局
J8
波音787
41
2.7 飞机气动布局的选择
2.7.2 鸭式布局
随着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电传操纵技术的成熟,把前翼设 计得比较大(相对面积8%~15%)并靠近机翼构成所谓近耦合 鸭式布局已成为现实。
30
2.4 权衡研究(Trade Studies)
方案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用户一道 评审和仔细分析设计要求 通过对要求中的项目进行变化,可以分析 出该项目对起飞总重的影响,进而更合理 地确定要求的取值 还可以反映出新技术(如采用某种复合材 料)对设计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
2.4 权衡研究(Trade Studies)
对各专业基本知识的全面了解 +创新的思想 +美学观点
概念构思的体现 — 概念草图

空间飞行器设计第7讲_2023年学习资料

空间飞行器设计第7讲_2023年学习资料

火箭在实际飞行中,常受到来自运载火箭-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干扰力和干扰力矩的-的影响而偏离预定的飞行状态。

-来自火箭身的有由于箭体结构制造偏差-造成的结构不对称,结构轴线偏移和质心偏-移,发动机制造和安装偏差造成的推力轴线-偏斜,多发动机工作不同步,液体推进剂-在贮箱内晃动,控制设备制造误差引发的干-扰力和干扰力矩。

-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干扰力矩要是风-的影响!7.1火箭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运载火箭的“心脏”。

主要包括-导航统(对导弹叫制导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源配电系统和测试检查发射控制系统。

-其中,前三项为箭上系统,总称飞行控制系-;后一项为地面系统,称测试发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功能-①控制运载火箭的质心在设计的轨道平面-内按预定的轨道飞行,并根据设计的飞行位-移和飞行速度及时关闭发动,保证运载火-箭入轨精度:-②-克服种种干扰影响,-控制运载火箭绕质-心运动的姿态角(俯仰、偏航、滚转)偏差-在允许围内,使火箭保持稳定飞行;控制系统功能cota-③对箭上设备供、配电和对各种自动装置实-施预定飞行时序的配电控制-④传输和处理箭上其他系统的工信息和控-制其状态变化。

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任务-·检查侧试飞行控制系统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参数;-·给运载火箭装订飞行程序和数据-进精确方位瞄准-在运载火箭经检查测试合格、符合技术-要求之后,实施发射点火控制。

-5箭上飞行控制系统则用来控制运载火箭-的飞行状态。

-运载火箭在飞行中,其飞行状态可以分解-为两种运动:一是火箭质心的运,二是火-箭绕质心的转动。

-飞行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控制火箭这两种-运动状态符合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6时序-二次-配电器-一次-控制-电源-姿态-姿控信号-测量-角速率-姿态控制-执行-仪表-中间装置-综合-机构-导-导控制-物-推力-视加速度-关机信号-关机指令-箭体(弹体)-控制力矩-图7.1火箭控制系统结构框图惯性制导inertial guidance的测量仪表主要-应用惯性仪表测量箭体的运动参数:-复合制导combinedguidance的测量仪表可-应用星光敏感器、图像匹配器、-无线电距设-备、定位定向接收机等-中间装置根据测量的箭体动参数进行计-算和综合处理,随后控制执行机构工作,通过-推力矢量改变姿态和运动轨迹,可采用模拟量-和数字两种控制方式-8姿控系统的执行机构是舵机、摇摆发动机-和姿控喷管;制导系统的执行元件是电磁阀-和电爆器件,-测试发控系统是人与运载火发射前人机-对话的主要接口。

空间飞行器设计-第4讲

空间飞行器设计-第4讲
19
图4.8 “Delta II”运载火箭
20
图4.5 德尔它“6925”与“7925”运载火箭
21
Delta 系列运载火箭的改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整流罩,直径3-5m,长度增加; 2) 引入液氧/液氢二子级; 3)钛合金燃料箱;复合材料应用; 4)高能上面级研制; 突出特点是各型号大量使用通用部件,以 “通用助推器芯级”(CBC)作芯一级或捆绑 级。“通用助推器芯级”直径5米,其核心部件 是RS-68液氢/液氧主发动机。主级选用先进的 RS-68大推力低温发动机,因为这种发动机整体 性能水平高、设计相对简单和工作条件较为适 中。
17
图4.7 Delta系列运载火箭
18
“Delta”火箭由美国麦道公司设计、制造和运 营,自1959年开始研制,1960年首次发射。问世 40多年来,“德尔它”火箭一直是美国发射中型 卫星的主力运载火箭。 1989年2月,Delta II(6925) 用于发射GPS卫星 NAVSTAR-2, 2004年6月10日用于发射载有“勇 气”号火星车的“火星探索漫游者1”号。 “Delta II”型火箭自1989年投入使用以来,仅 1997年发射失败1次,发射成功率在95%以上, 是美国现役的安全可靠性最高的中型运载火箭之 一。
24
德尔它4型运载火箭
25
(2)“大力神”系列(Titan launch vehicle)
“大力神系列”是在“大力神2”洲际导弹基础上发 展而来。由“大力神2”、“大力神3”、“大力神34”、 “大力神4”和“商业大力神3”组成。

1964年首次使用,主 要用于发射各种军用有 效载荷。最大近地轨道 运载能力为21.9 t,地球 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 为5.3 t。

飞行器结构设计总复习

飞行器结构设计总复习

静强度设计:安全系数de Pf P d p 设计载荷 e p 使用载荷 u p 极限载荷静强度设计准则:结构材料的极限载荷大于或等于设计载荷,即认为结构安全u p ≥d p载荷系数定义:除重力外,作用在飞机某方向上的所有外力的合力与当时飞机重量的比值, 称为该方向上的载荷系数。

载荷系数的物理意义:1、表示了作用于飞机重心处除重力外的外力与飞机重力的比值关系;2、表示了飞机质量力与重力的比率。

载荷系数实用意义:1、载荷系数确定了,则飞机上的载荷大小也就确定了;2、载荷系数还表明飞机机动性的好坏。

着陆载荷系数的定义:起落架的实际着陆载荷lg P 与飞机停放地面时起落架的停机载荷lg o P 之41.杆只能承受(或传递)沿杆轴向的分布力或集中力。

2.薄平板适宜承受在板平面内的分布载荷,包括剪流和拉压应力,不能传弯。

没有加强件加强时,承压的能力比承拉的能力小得多,不适宜受集中力。

厚板能承受一定集中力等。

3.三角形薄板不能受剪。

刚度分配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如机翼变形符合平剖面假设),结构间各个原件可直接按照本身刚度的大小比例来分配它们共同承担的载荷,这种正比关系称为“刚度分配原则”P1l1/E1F1=P2l2/e2f2 K=EF/l p1/p2=k1/k2 p1=k1p/(k1+k2)(翼面结构的典型受力形式及其构造特点:1.薄蒙皮梁式:蒙皮很薄,纵向翼梁很强,纵向长桁较少且弱,梁缘条的剖面与长桁相比要大得多,当布置有一根纵梁时同时还要布置有一根以上的枞墙。

常分左右机翼-----用几个集中接头相连。

2.多梁单块式:蒙皮较厚,与长桁、翼梁缘条组成可受轴向力的壁板承受总体弯矩;纵向长桁布置较密,长桁截面积与梁的截面积比较接近或略小;梁或墙与壁板形成封闭的盒段,增强了翼面结构的抗扭刚度。

为充分发挥多梁单块式机翼的受力特征,左右机翼一般连成整体贯穿过机身,但机翼本身可能分成几段。

3.多墙厚蒙皮式:布置了较多的枞墙,厚蒙皮,无长桁,有少肋、多肋两种,但结合受集中力的需要,至少每侧机翼上要布置3~5个加强翼肋。

飞行设计知识点总结

飞行设计知识点总结

飞行设计知识点总结一、飞行器的基本结构1. 机翼设计机翼是飞行器的主要升力产生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升力性能和飞行稳定性。

其主要设计要点包括翼型选择、悬挂角设计、翼展比设计等。

2. 机身设计机身是飞行器的主要承载结构,其设计要考虑到飞行器的结构强度和重量问题。

此外,还要考虑飞行器的布局、航空设计以及载荷分布等因素。

3. 尾翼设计尾翼是用来控制飞行器姿态的部件,其设计要考虑到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尾翼的设计要点包括尾翼布局、面积、位置等方面。

4. 机载设备布局设计机载设备的布局设计要考虑到飞行器的使用需求和安全要求。

其设计要点包括机载设备的布局和安装、导通布线、维护通道等方面。

二、气动设计1. 翼型设计翼型是机翼的横截面形状,直接影响着机翼的气动性能。

其设计要点包括翼型的气动性能、气动优化、气动力分析等方面。

2. 升力和阻力设计升力和阻力是飞行器飞行中的两个基本气动力。

其设计要点包括升力和阻力的计算、优化设计、辅助设备选型等方面。

3. 风洞试验风洞试验是气动设计的重要手段,用来验证气动设计的理论计算结果,并对气动性能进行优化。

风洞试验的设计要点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三、控制设计1.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飞行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飞行器姿态和航向的系统,其设计要点包括控制系统性能、控制律设计、传感器选型等方面。

2. 弹性控制设计飞行器的弹性振动会影响其飞行性能和结构强度,因此需要进行弹性控制设计。

其设计要点包括弹性模态分析、控制器设计、振动抑制等方面。

3. 威力制导设计威力制导是用来实现飞行器导航、飞行计划执行和目标打击的关键技术,其设计要点包括制导算法设计、传感器选型、导航系统设计等方面。

以上就是飞行设计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飞行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涉及到航空工程、气动学、航空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希望本文能够对飞行设计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

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

3. 轨道机动、交会对接的概念? 答:轨道机动是航天器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使其轨道发生有意的改变。 (沿原轨道运行的航 天器经机动改变成另一条所要求的新的轨道运行) 轨道改变和轨道转移是轨道机动按是否有相重点分为轨道改变和轨道转移。 有交点, 只施加 一个冲量的是轨道改变。没交点,至少施加两个冲量的叫轨道转移。 (中间轨道称为过渡轨 道或转移轨道) 交会与对接是两个航天器在空间某一点上的会合叫做交会, 两个航天飞行器连接成一体叫做 对接,为了对接首先要交会。 三种方式:直接交会;用交会位置调节轨道交会;用等待轨道交会。 对接:法线轴重合时,加一个冲量。 4. 共面同向轨道改变需要的速度增量的大小? 答:讨论椭圆轨道圆形化。设原轨道的半通径为 P、偏心率为 e。要求在其近地点或远地点 实施变轨使其转入一条同向圆轨道运行。 如果轨道改变在近地点发生,则因为原轨道在近地点处的地心距 rp 和速度 v p 分别为
航天器系统
有效载荷(有效载荷分系统)
航天器平台
航天器结构平台(结构分系统)
服务与支持分系统
图 1 航天器系统设计的层次关系图 (1). 有效载荷分系统:航天器上直接完成特定任务的仪器、设备和核心部分; (2). 航天器结构平台:整个航天器的结构体 (3). 服务和支持系统:有效载荷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①结构分系统: 提供其他系统的安装空间; 满足各设备安装方位, 精度要求; 确保设备安全; 满足刚度,强度,热防护要求,确保完整性;提供其他特定功能
第四章—卫星总体设计
1. 总体设计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在规定的研制周期和成本情况下设计一个能满足用户特定任务要求、优化的卫星系统 (1). 将用户要求转化成若干分系统组成的系统和系统的功能及性能参数, 并使该系统满足大 系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中心和应用系统)的约束要求 (2). 将卫星系统功能和性能参数分解到各个分系统中, 经过分析和协调, 保证系统和分系统 之间的各种功能的、物理的和程序的接口兼容,最终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3). 完成卫星总体详细设计(包含总装设计、总体电路设计、电性能测试和环境模拟试验要 求) (4). 提出产品保证要求,完成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及软件等保 证大纲及规范) 2. 总体设计基本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系统层次性原则,卫星研制阶段性原则,创新 性和继承性原影响航天器姿态控制以及要求磁净化的设备 使航天器面临着潜在的危害

飞行器总体设计课件(二)

飞行器总体设计课件(二)

Mig-21
歼-7E
Saab-35 龙
(4) 边条翼加中等后掠角的后掠翼
优点: • 边条翼可以减小波阻,因此机翼后掠角可以减小, 改善了亚音速性能,解决了高、低速性能要求的 矛盾 • 边条翼可以产生很大的涡升力,有助于改善机动 性,并且实现大攻角飞行 缺点: • 边条翼有可能导致无法配平的上扬 • 边条涡可能非对称破裂,导致滚转、偏航 • 边条涡破裂后可能导致垂尾振动,导致结构疲劳、 破坏
相当于 机翼下反

易/轻 好/低 可以 长/难 难/重
相当于 机翼上反
概括地讲,大型旅客机以下单翼型式居多;重型 军用运输机一般多采用上单翼型式;战斗机一般情 况下采用中单翼型式的较多。 机翼在机身上的前后位置,决定了飞机的纵向操 稳特性,通常要到重心定位阶段才能确定。
2.1.3 尾翼的位置
I. 水平尾翼的前后位置 飞机的气动特性取决于各承力翼面的相对位置以 及相对尺寸和形状,其中机翼是产生升力的主承力
机翼平面形状对飞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应根据
飞机设计要求综合分析比较进行选择,重点是考虑
不同平面形状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C
曲线
D0~M曲线
CL~α
(1) 直机翼 低速飞机一般采用大展弦比的矩形翼和梯形翼。 这种机翼的特点是:低速性能良好、诱导阻力小、 升阻比大。此外,低速翼型一般相对厚度大,对结 构布置、刚度、强度、重量等特性有利。 美国的超音速战斗机F-104采用小展弦比的梯形
展弦比在6以上,正常式布局型式。图
正常式布局、发动机翼吊
正常式布局、发动机尾吊
选择飞机型式,主要要决定下列内容: (1) 机翼外形和机翼与机身的相对位置 (2) 尾翼外形及其与机翼、机身的相对位置 (3) 机身形状 (4) 发动机及进气道的数目及安装形式 (5) 起落架及其收放型式及位置等

空间飞行器设计-第10讲

空间飞行器设计-第10讲
29
10.2 温度控制分系统
卫星空间运行环境:-270oC深冷空间。 主要热源有:太阳辐射热、地球红外辐射热和 地球反射热,星内仪器自身发热及相互之间的 传热。 为保证其仪器工作正常,需进行温度控制。 星内仪器有不同的温度要求:电池、固体 远地点发动机等。
30
10.2.1 无源温度控制 1. 无源被动式控制 (1)喷涂涂层 不同材料涂层有不同的吸收率α 和辐射率ε, 在仪器表面喷涂这些材料,如镀金、喷涂白漆、 黑漆、铝粉漆等。或者通过金属材料的表面机 械加工的办法来获得所需的α / ε系数比,如机 械抛光、电抛光、阳极化处理等。
2
10.1 结构分系统
航天器结构外形与仪器总体布局及总装有 关,同时也与姿态控制方式密切相关。 功用:在满足总体布局要求前提下,构成卫星 整体;在静态情况下承受卫星载荷,支承 卫星;在动态情况下传递运载火箭和远地 点发动机的推力,承受各种力学环境载荷。
3
10.1.1 卫星的结构外形 一、 不用整流罩和用整流罩的卫星 大部分是用整流罩的,卫星构形不受运载 火箭气动外形的影响,只要能放置在整流罩所 包容和容许的空间之内。 不用整流罩时,卫星就是运载火箭的头部 卫星就是运载火箭的头部。 卫星就是运载火箭的头部 卫星的外形必须满足星箭组合体在发射段的气 动特性要求。
42
43
卫星上的南北两个红外线传感器,其夹角为 6.5 º 。卫星自旋时,传感器对地球扫描,可 感知地球辐射波长在5 感知地球辐射波长在5μm以上的红外线。由温 度(3K~300K)探知地球的边缘,并发出一脉冲 度(3K~300K)探知地球的边缘,并发出一脉冲 信号。每扫描一次具有两个边缘点,当卫星姿 态正确时,该南北两个脉冲同时;当卫星自旋 轴倾斜时,两脉冲具有相位差。 三轴稳定卫星一般用红外线传感器探测俯 仰和滚动误差,而用太阳传感器探测偏航误差。

空间飞行器设计

空间飞行器设计

运载火箭飞行原理
第 5讲
第5 讲 运载火箭飞行原理
为了把航天器(有效载荷)从地面送到预定的空间轨道, 运载火箭必须克服地心引力及穿越地面稠密大气层时的阻力, 而这离不开火箭强大的推动作用。运载火箭工作段又称航天器轨道飞行主动段。
5.1作用在火箭上的空气动力
5.1.1 作用在火箭上的空气动力一、空气动力由于火箭与大气的相对运动, 产生空气动力R。空气动力在火箭对称平面内垂直于速度向量v的分量是升力Y, 而在顺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阻力X。气动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压差和粘性摩擦。
事实上, 发动机关机后, 在关机阀门后与发动机内还残存一部分推进剂, 从而产生 “后效推力”。由发动机关机到后效推力终止的后效段, 一般有6-10s。除中制导和末制导的火箭外, 后效段引 起的射击误差一般不可控制, 属非制导误差, 通常采用两次关机和末速修正的办法加以严 格控制。
5.4.2 运载火箭动力飞行段的运动特性运载火箭从地面起飞到达某一飞行高度将航天器送入运动轨道,其飞行轨迹称发射弹道(动力飞行段)。入轨: 航天器进入运行轨道。入轨点: 进入运行轨道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运载火箭末级发动机推力的终止点。航天器入轨点的运动状态参数决定了航天器运行轨道的轨道要素。=>火箭弹道设计
在程序转弯过程中, 首先使火箭的纵轴转 动, 火箭的速度轴随之改变, 但由于两轴转动 速度不同, 出现了飞行攻角, 使气动载荷增大。设计时要精心考虑火箭转弯程序。
3. 瞄准段从程序转弯结束到火箭飞行达到预定关机点速度值vk为止的飞行段。主要任务: 用固定程序角瞄准目标,加速火箭直到达关机点参数要求,使火箭达到预定射程、准确击中目标。
g —火箭受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 —火箭随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加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很小,故式中的离心加速度亦很小,约为

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

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

1.航天工程系统的组成及卫星的系统组成航天工程系统,简称航天系统。

航天系统是由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应用系统组成的完成特定航天任务的工程系统。

卫星通常可划分为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两大部分有效载荷是指卫星上直接完成特定任务的仪器、设备或系统,又称专用系统。

1)科学探测和实验类有效载荷。

2)信息获取类有效载荷。

3)信息传输类有效载荷。

4)信息基准类有效载荷。

卫星平台是由保障系统组成的、可支持一种或几种有效载荷的组合体。

1)结构与机构分系统。

2)热控制分系统。

3)电源分系统。

4)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

5)推进分系统。

6)测控分系统。

7)数据管理分系统。

(星务管理分系统)8)总体电路分系统。

9)返回分系统。

(数传分系统)2.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的阶段划分1)任务分析2)约束条件的确定3)卫星研制技术流程初步制定4)卫星与卫星工程大系统、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5)方案优选6)方案论证报告和技术要求3.卫星的主承力构件的三种形式,并比较三种形式的优缺点结构形式承力筒箱式杆系结构设计复杂(构件多,约束多)简单简单传力路线长(贮箱上挂)短短承受载荷大(整星)小小结构工艺很复杂(模具多)很简单(平板)简单工艺品质难保证(圆形、构件多)易保证易保证结构质量较重较轻最轻总装工艺难(贮箱内连)简单简单有效载荷扩展难(承力筒限制)易易周期/成本较长/较高较短/较低较短/较低4.静止轨道双自旋稳定通信卫星和三轴稳定通信卫星总体方案的比较比较因素双自旋稳定三轴稳定姿态和天线指向精度相对低较高扩展性差可增大电池阵块数技术复杂程度较简单较复杂(姿轨控系统)继承性可继承DFH-2技术DFH-3技术风险度大(消旋轴承单点故障)较大(管路泄露,太阳电池板展不开)经济性成本相对低成本相对高5.空间飞行器构型设计概念及构型设计一般原则空间飞行器构型设计(又称为空间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是对飞行器的外形、结构形式、总体布局、仪器舱布局、质量特性以及与运载器和地面机械设备接口关系等进行设计和技术协调的过程。

飞行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

飞行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

飞行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飞行设计是一门关于航空器设计和性能的学科。

在飞行器的设计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设计出高性能、安全可靠的飞行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飞行设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读者了解飞行设计的重要概念与原理。

一、飞行器气动力学(1)气动力学基础气动力学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周围流动时产生的力的作用。

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包括升力、阻力、升阻比等。

升力是垂直向上的力,阻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而升阻比则是升力和阻力之间的比值。

在飞行器设计中,了解气动力学基础原理,能够帮助设计者优化飞行器的气动性能,提高升阻比,减小阻力。

(2)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力和力矩的学科。

其中包括了气动力学、航空气动力学和宇航气动力学等领域。

在飞行器设计中,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设计、机翼的结构设计和整体飞行性能分析等方面。

二、飞行器结构设计(1)飞行器结构材料飞行器结构设计是指在确定飞行器尺寸、形状和布局之后,进行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的过程。

飞行器的结构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常见的结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飞行器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材料的计算和结构的设计。

(2)飞行器布局设计飞行器的布局设计是指确定飞行器的外形和内部布置。

包括机身、机翼、机尾、起落架等部分的布置。

布局设计需考虑飞行器的外形美观、结构合理以及发动机和其他设备的安装等因素。

设计者需要根据飞行器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布局设计,并考虑飞行器的制造和维护方便性。

三、飞行器性能参数(1)飞行器性能基础参数飞行器性能基础参数包括最大起飞重量、最大载荷能力、最大爬升率、最大速度等。

这些参数是评价飞行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设计者需要根据飞行器的用途和任务要求,确定这些基础参数,并进行性能计算和优化。

(2)飞行器稳定性和操纵性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是指飞行器在各种飞行状态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能。

飞行器总体设计

飞行器总体设计

飞行器总体设计
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身结构:飞行器的机身结构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通常由机翼、机身和尾翼组成。

机翼负责提供升力,机身
承载载荷和提供尺寸和形状以容纳机载设备和乘客,尾翼
用于控制飞行器的稳定和机动性。

2. 动力系统: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可以是内燃机、电池、太
阳能电池板等多种形式。

动力系统的选择应根据飞行器的
尺寸、用途和性能需求等因素进行考虑。

3. 控制系统: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包括飞行操纵系统和导航
系统。

飞行操纵系统用于操作飞行器的姿态和运动,导航
系统用于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和航向,并提供导航指引。

4. 通信系统:飞行器可能需要与地面控制中心或其他飞行
器进行无线通信,因此通信系统应具备可靠的通信能力。

5. 安全系统:飞行器的安全系统包括避撞系统、防火系统、紧急降落系统等,以确保飞行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
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安全。

6. 载荷和乘员安排:根据飞行器的用途,需要考虑合适的载荷和乘员安排,以满足任务需求,并确保舒适和安全。

7. 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飞行器的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影响其重量、强度和寿命等性能指标,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总体设计还需考虑飞行器的性能、稳定性、操纵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适用的法规和标准。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点总结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点总结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点总结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各类飞行器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个领域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

本文将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要点。

一、飞机设计基础知识1. 飞机气动力学飞机气动力学是飞机设计与工程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包括了气动力学原理、飞机气动外形设计、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计算等内容。

2. 飞机结构设计飞机结构设计涉及到了飞机的材料、构造、强度、刚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各类飞机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 发动机设计发动机是飞机的核心部件,学生需要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燃料消耗、热力循环等方面的知识。

4. 飞机系统设计飞机系统设计包括了飞行控制系统、舱内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等内容,学生需要对各类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有充分的了解。

二、飞机设计与工程实践1. 飞机设计软件应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各类飞机设计软件,如CATIA、SolidWorks、ANSYS等,能够进行飞机的三维建模、结构分析、流体仿真等工作。

2. 飞机实验与测试飞机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各类飞机实验与测试工作,包括了飞机模型的制作、飞行试验、性能测试等内容。

3. 飞机制造工艺飞机的制造工艺是飞机设计与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了解飞机的各类制造工艺,如钣金加工、焊接工艺、表面处理等。

4. 飞机维护与管理飞机维护与管理是飞机设计与工程中的重要领域,学生需要学会飞机的定期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飞机管理等工作。

三、飞机设计与工程的发展趋势1. 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随着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飞机将采用更轻、更强、更耐高温的先进材料,制造工艺也将更加智能化。

2. 新能源飞机随着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飞机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需要了解新能源飞机的设计与工程知识。

飞行器总体设计重要知识点

飞行器总体设计重要知识点

飞行器总体设计重要知识点飞行器总体设计是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飞行器的结构布局、性能参数、各种系统的集成以及整体设计思路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飞行器总体设计的重要知识点,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到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要点。

一、飞行器总体设计概述飞行器总体设计是指在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根据设计需求和性能要求,对飞行器的外形、结构和性能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

总体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飞行器的任务和使用环境,以及材料、结构、动力、控制、通信等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二、飞行器外形设计飞行器外形设计是指根据飞行器的使用需求和性能要求,确定飞行器的外部轮廓、舱位布置和外部附件的位置等。

外形设计需要考虑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如气动稳定性和抗阻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机载设备的布置,以及乘员或货物的舱位布置,以实现良好的使用性能。

三、飞行器结构设计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是指确定飞行器的内部结构和部件,以及安装和连接方式等。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飞行器的强度、刚度和抗疲劳性等性能要求。

同时,还需满足飞行器的重量和材料耐久性等要求。

此外,结构设计还需要保证飞行器的便于制造和维修,以及符合航空法规和标准。

四、飞行器性能参数设计飞行器的性能参数设计是指对飞行器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性能参数设计包括飞行速度、爬升率、航程、续航时间、载荷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性能参数设计需要考虑飞行器的任务和使用环境,以及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的匹配。

同时,还需考虑飞行器的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五、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是指将各个系统(如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整机性能要求和设计目标的过程。

系统集成设计需要考虑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交换等。

同时,还需满足飞行器整体设计的要求,保证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飞行器总体设计思路飞行器总体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航空工程飞行器设计知识点

航空工程飞行器设计知识点

航空工程飞行器设计知识点航空工程飞行器设计是一门复杂而重要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飞行器设计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气动性能气动性能是飞行器设计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它包括气动力和气动效率两个方面。

气动力主要指飞行器在飞行中所受到的气动力学力,如升力、阻力和侧向力等。

而气动效率则是指飞行器在空气中行驶时消耗的能量与提供的升力之间的关系。

在飞行器设计中,需要根据预定的任务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飞翼形状、机翼安装角度和翼展等参数,以优化气动性能。

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飞行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飞行器的强度、刚度和重量等特性。

结构设计要考虑飞行器所承受的飞行载荷,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静载荷是指静止状态下的载荷,包括飞行器自重和外部施加的静载荷。

动载荷是指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加速度和外部扰动等原因产生的动态载荷。

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等因素,以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和强度的最大化。

三、推进系统设计推进系统设计是飞行器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推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和推进装置。

发动机选择要考虑飞行器的类型和任务需求,常见的发动机类型有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等。

推进装置的设计则需要考虑推力、燃料效率和安全性等因素。

在推进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进行推力平衡和推力分配等工作,以确保飞行器在各个飞行阶段都能够正常运行。

四、航电系统设计航电系统设计涉及到飞行器的电气、电子和通信设备等方面。

这些设备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和电源系统等。

航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功能性和兼容性等方面。

飞行控制系统是航电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它负责控制飞行器的各项飞行参数,包括姿态、速度和高度等。

导航系统则用于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和航向,通信系统用于与地面和其他飞行器进行通讯,电源系统则为所有设备提供能源。

结语航空工程飞行器设计是一门广泛而复杂的学科,本文只介绍了其中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空间飞行器设计考点

空间飞行器设计考点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被誉为世界航天之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 在地球之外(2017年);在月球上.钱学森先生被誉为中国运载火箭的奠基人、中国的航天之父。

以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利用多级液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该运载火箭属于东方号系列。

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卫星设计师,吉洪拉沃夫“上升号”、“闪电号”、“联盟号”、“进步号”四种火箭又构成“联盟号”子系列火箭。

继苏联之后,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

“探险者”1号的主要成果是首次发现地球辐射带,后来被人们称为范爱伦辐射带。

这个辐射带内的高能带电粒子对载人空间飞行和卫星材料、仪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性。

世界范围内主要有10大航天发射场。

其中,中国有两个。

共三个,在建第四个。

航天技术使人类得以利用宇宙空间的独特条件(微重力、超纯净、无对流),进行全新的科学技术实验。

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物工程实验、药品制造、半导体材料制造。

[1981,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年会定义]人类的第一~第四环境:陆地-海洋-大气层空间-外层空间戈达德(Robert H. Goddard,1882-1945)1925年11月成功进行了液氧火箭发动机试验。

德国奥伯特(Hermann Oberth, 1894-1989)和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1977)合作研究A4(V-2前身),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开始了世界载人航天的新时代;●1969年7月20日,美国人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乘坐“阿波萝11”号飞船登月成功;●1981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用的运载火箭是LM-1●1999年11月20日6点30分,中国载人航天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LM-2F●2003年10月15日-16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1各国独立发射首颗卫星时间:苏联:1957年10月4日;美国:1958年1月31日;法国:1965年11月26日;日本:1970年2月11日; 中国:1970年4月24日;英国:1971年10月28日;印度:1980年7月18日;以色列:1988年9月19日。

1.2什么是航天器设计:航天器设计就是解决每一环节的具体设计,主要有:①航天任务分析与轨道设计;②航天器构型设计;③服务与支持分系统的具体设计。

1.3画图说明航天器系统设计的层次关系及各部分的作用:(图前两行可不要,画上的原因是为了全面了解,考试时不画) ↓↓发射场运载器航天器系统地面应用系统运载与航天器测控网有效载荷(有效载荷分系统)航天器平台(保障系统)航天器结构平台(结构分系统)服务与支持系统电源分系统姿态控制分系统轨道控制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热控制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 ①有效载荷:用来直接完成特定任务;②结构分系统:是航天器各受力和支承构件总成,功能是提供其他系统安装空间、满足各种系统安装方位精度、支承保护设备、满足刚度强度热防护要求、其他功能;③电源分系统:根据物理化学变化,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调节变换,向航天器各系统供电;④测控通信系统:是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轨、定位、遥测、遥控、通信;⑤热控系统:合理调配航天器各部分间的热量吸收、储存、传递,对内外能量进行管理控制;实现航天器上废热朝外部空间排散;满足各阶段航天器内结构设备正常工作;⑥姿态轨道控制系统:轨控是导航,控制按预定轨道飞行,姿控是维持姿态稳定与控制;⑦推进系统:功能:轨道转移时控制、星际航行加速、在轨运行;⑧数据管理系统:将航天器遥测、遥控、程控、自主控制、管理等功能综合起来实现;⑨发射场:装配、储存、检测、发射航天器,测量飞行轨道,发射控制指令,接收处理遥测信息;⑩测控网:对运载器、航天器跟踪测量、监视控制、信息交换。

1.4航天器设计的特点:①由运载器有效载荷引发的设计特点:⒈慎用质量和追求轻质量的特点;⒉追求小尺寸和巧妙安排的设计特点。

②适应外层空间环境引发的设计特点:要创造必要的、可以模拟真实环境的条件,进行航天器部件、设备、分系统和整体航天器的检测、试验、接收;内容有:环境模拟条件制定、模拟设备选用、设计建造等。

③由特殊的一次使用性引发的设计特点:航天器一般是一次性的,不存在维修、替换、补给,故对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

④由单件生产引发的设计特点:卫星不会批量生产,每次都是单件生产,故每颗卫星都有特殊性。

2.1近地空间环境中对航天活动存在较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太阳电磁辐射、地球中性大气、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空间带电粒子辐射、空间碎片、微流星。

2.2航天器在近地轨道中运行受到的环境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影响的分系统:①地球引力分布不均匀,对航天器运行轨道产生引力摄动(轨道控制分系统);②重力梯度对航天器产生扰动力矩(姿态控制分系统);③高层大气密度是影响低地球轨道航天器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轨道控制分系统);④空间带电粒子辐射对航天器的电子元器件、功能材料、仪器设备、航天员产生损伤作用;⑤地球电离层可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测控与通讯分系统);⑥太阳电磁辐射及地球对其反照,影响航天器光照环境、热设计中外热流标准、对地观测光学背景(热控、姿控分系统); ⑦地磁场影响航天器姿态控制及要求磁净化的设备(姿态控制分系统);⑧空间碎片及微流星使航天器面临潜在危害(结构分系统)。

2.3太阳辐射对近地轨道航天器的影响:①对航天器温控系统影响:太阳辐射是主要外热源;②对航天器姿控系统的影响: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光压是姿控必须考虑的;③对航天器电源系统影响:影响太阳电池阵功率、控制回路软硬件设计、破坏太阳电池保护层;④对通信系统影响:太阳爆发时,辐射增强,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信号衰落或中断;还引起射电背景噪声增强,干扰通信系统。

⑤对航天遥感器、探测器的影响:电磁辐射是航天遥感器设计、数据解释反演的重要光学背景;紫外辐射对绝缘材料、光学材料等存在损伤作用;材料中的气体杂质在高真空环境释放出来,在紫外照射下,对光学遥感系统形成污染。

⑥对人体、生物体影响:X 射线、紫外辐射对人体有危害。

2.4电离层对航天活动的影响:①对航天器通信系统影响:电离层对无线电波存在严重影响,对电磁波产生折射、反射、散射、吸收、色散、法拉第旋转等,改变传播路径,使信号衰落,通信质量下降;电离层内不规则体使信号产生闪烁,造成电磁波幅度、相位等特性发生不规则起伏,还可造成电磁波聚焦、散焦;局部电离还会改变天线阻抗特性,产生噪声。

②对定轨系统影响:电波在电离层中的路径随时间变化,接收到的电波信号频率发生偏移,定轨系统需对电离层信息修正。

③对轨道姿态的影响:电离层中的粒子对航天器产生阻力;航天器横切磁力线运动时,产生感生电动势,形成电流回路,产生新阻力。

④航天器充电效应:分为表面充电、内部充电,充电电位达一定值时,会发生静电放电,影响电子系统。

⑤对电源系统影响:电离层等离子体的高导电性,使电池阵裸露的导体部分与之构成并联回路,造成电源电流无功泄露,降低供电效率。

2.5地磁场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包括哪些内容:(被上届×了)①内源场:包括基本磁场、外源场变化时在地壳内产生的感生磁场。

②外源场:包括电离层电流、环电流、场向电流、磁顶层电流、磁层内其他电流。

2.6空间粒子的三个主要来源:(被上届×了)地球辐射带、太阳宇宙线、银河宇宙线。

4.1总体设计基本任务:在规定的研制周期和成本情况下,设计一个能满足用户特征任务要求的、优化的卫星系统。

①将用户要求转化为系统的功能及性能参数,并使该系统满足大系统的约束要求;②将卫星系统功能和性能参数分解到各分系统,经分析协调,保证分系统、系统间的各项兼容,完成总体方案设计;③完成卫星总体详细设计(总装设计、总体电路设计、电性能测试、环境模拟实验要求);④提出产品保证要求,完成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软件等保证大纲及规范。

4.2总体设计基本设计原则:①满足用户需求原则:卫星设计必须以用户要求为依据,设计总体方案、总体功能、性能指标、分系统的要求指标等。

②系统整体性原则:卫星是由各分系统有机组合成的复杂系统,总体设计要符合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协调各部分的联系。

③系统层次性原则:系统有层次性,总体设计就是根据用户要求,把上一层次的接口作为约束条件,向下一层次下任务。

④卫星研制阶段性原则:分为设计、制造、发射、应用4阶段,总体设计也分为任务分析、可行性总体方案论证、总体方案设计、总体详细设计4阶段,阶段性是由系统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而决定的,必须按顺序先后进行。

⑤创新性、继承性原则: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另一方面要注意继承原来技术,要以高品质、经济性为依据,折中两者。

⑥效益型原则:总体设计要通过优化设计,有效利用现有技术的最佳组合,以最少代价,达到用户的要求。

4.3卫星总体设计的特点、要求:①空间环境适应性:适应热真空和辐照等环境、克服太阳、月亮、地球非球形的摄动。

②大系统中各组成系统的约束:运载火箭、地面测控船站、发射场、地面应用系统的约束。

③卫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满足工作寿命下高可靠性要求,要考虑安全性、风险性。

④自主控制功能:在轨运行期间,对卫星姿态测量与控制、备份件切换、蓄电池充放电等控制都是自主完成,对轨道测量和控制可采用制导导航控制技术,自主实现轨道保持修正;用其他卫星系统自主实现轨道跟踪测量,数据传输。

⑤制定研制技术流程:遵循研制阶段性原则,制定技术流程,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

⑥满足公用平台设计要求:为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应将卫星平台设计成适应多种有效载荷的公用平台。

4.4总体方案设想主要做哪些工作:①选择能满足用户使用技术要求的轨道或星座;②提出能满足用户要求的有效载荷方案设想;③设想和初步提出可能组成卫星的必要的分系统,初步提出分系统的可行方案和相互间关系;④初步提出卫星总体性能技术指标;⑤设想并初步提出大致构型,选用现有平台需做的改进设想;⑥初步提出卫星工程系统内个系统的选择与相互关系;⑦提出分系统在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可能要突破的关键技术;⑧初步估计研制经费和产品经费;⑨初步估计研制周期。

4.5什么是关键技术:可能采用的不成熟技术和新技术,必须经过研究、生产、试验的证实,才能确定是否采用的技术。

4.6卫星总体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卫星总体方案的确定、卫星分系统的组成及技术要求、总体性能指标正式确定、几个典型的总体性能指标预算、轨道或星座设计、卫星构型设计、卫星初样和正样研制技术流程制定、完成关键技术项目攻关、其他设计。

4.7总体详细设计包括哪些设计内容:(被上届×了)总装设计、总体电路设计、卫星综合测试设计、卫星环境模拟试验的制定。

4.8卫星总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被上届×了)正确处理卫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正确处理设计余量多与少的关系。

5.1卫星有效载荷的分类:①科学探测和实验类:用于探测空间环境、观测天体、空间科学实验的各种仪器、设备、系统。

②信息获取类:用于对地观测的各种遥感器。

③信息传输类:用于中继通信或单向信息传输的仪器、设备、系统。

④信息基准类:用于提供空间基准和时间基准信息的各种仪器、设备、系统。

5.2卫星有效载荷设计的一般原则:(被上届×了)①理解用户需求,确定总体技术指标;②研究各种限制条件,选择有效载荷方案;③合理分配技术指标;④仿真试验来验证优化设计。

5.3卫星有效载荷设计的一般技术要求:(被上届×了)①对环境适应性要求(力学环境、失重状态、真空状态、温度变化、空间辐射);②质量、体积、功耗、可靠性要求;③必须满足与卫星平台间的特定关系;④满足与应用系统间的特定关系。

5.4各种卫星有效载荷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种类太多,且多数没有工作原理,故仅详细列出最有可能考的一种)①通信卫星有效载荷:⑴基本组成:转发器(宽频带收发信机)、天线(用于通信信号收发)。

⑵工作原理:天线接收上行信号,送到转发器对信号加工,再由天线将加工后的信号作为下行信号发出,完成通信信号中继转发。

②地球资源卫星有效载荷:各类遥感器、摇感传输设备;③气象卫星:遥感器、实时信息处理器、发射机、大容量数据记录器;④海洋卫星:各种光学遥感器、微波遥感器。

等。

8.1热控制措施的日常应用:课本没有,考的可能性也小,忽略之。

8.2航天器热控制系统任务:通过对卫星内外热交换过程的控制,保证星体各部位及星上仪器设备在整个任务期间处于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为卫星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8.3热控制系统工作包括哪两部分内容,每部分的具体内容:同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