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译文: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

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

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

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

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

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

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

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

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

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

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

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

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

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

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

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
这篇《上枢密韩太尉书》,就是苏辙中了进士之后,去求见大臣韩琦的时候所写的一封信。

作者上书的对象是韩琦。

韩琦当时是宋的名臣,在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做官,“三朝元老”。

宋史称韩琦是“早有盛名,识量英伟。

”在内政方面韩琦支持改革家范仲淹,积极推行政治革新;在对外方面,他又和范仲淹一起带兵抵御了西夏的入侵。

可以说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受到世人的推重。

欧阳修也是韩琦的追随者之一,称赞韩琦是“出入将相,勤劳王家……临大事,决大议,垂神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意思是说:韩琦文为相,武为将,为王家效劳。

面临大事,肯于决断……而仪表端庄,不动声色,使得天下安定的如泰山一样的稳固,真正是国家栋梁啊!宋仁宗嘉祐元年,韩琦官拜枢密史,掌管全国的军权,所以苏辙在这封信里,称他为枢密。

其实太尉即枢密。

秦汉时的太尉职称与宋代的枢密相似。

这里苏辙用古称“太尉”称呼韩琦,无非是表达对韩琦的一种崇敬之情。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所谓“告语”中的下告上的一类。

一般是臣子给帝王上书,像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

因为韩琦是朝庭的辅佐大臣,地位显赫,位高势大,而苏辙当时仅是个19岁的青年书生,所以也把自己写的信称之为“书”。

“上”,呈上,呈给的意思。

文章的第一段,大意是提出了“养气与作文”的关系这样一个观点,并且以孟子、司马迁作为内心修养和外在阅历的例证。

第二段,大意是叙述自己通过周览和交游两条途径来养其气,可惜的是没有见到太尉。

第三段的大意是从“志其大” 的假设,落实到求见太尉的宗旨。

最后一段是求见太尉的结束语。

这是一封求见的书信,本义意在谒见。

为何不迳直提出,却要从大谈“为文” 的见解入手?
这叫“言此意彼”的手法。

“养气”除读书外,当寻访“天下奇闻壮观”;而得见太尉“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这样求见韩太尉之意就自然地表露出来了。

这种信由于它的功利主义目的,往往会写的干瘪、空泛、甚至庸俗不堪。

但韩琦不是一般的以权势自重的人、权贵显要。

苏辙也并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平庸之辈。

在两个通达事理、识见高超人之间进行交流,实在容不得庸俗、阿谀奉承的,所以这封信要(一)达到求见太尉的目的;(二)表现出自己的不同流俗,从而引起韩琦的重视。

但又不能写得非常狂傲,以免引起韩琦的反感。

这样,这封信在立论、布局方面就需下一番功夫,苦心经营。

作者找到了一个求见太尉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从写文章谈体会说起,从而涉及了作文与养气的关系,养气与阅历的关系,阅历与求见太尉的关系。

这一层又一层的关系,就像抽丝剥茧,最终达到求见的目的。

由于作者是从作文这一特殊角度来立论,来陈述自己的意见。

因此这书信的意义,就远远超越了它本来求见的目的,而成为一篇很有价值的文学论文。

首先,看这篇散文在谋篇布局方面有哪些特色?
其一,是由虚而实,步步推进,层层深入。

《上书》的宗旨是求见太尉,那怎样来表达这一宗旨呢?《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作者是采取了“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写法。

“注意”就是本文宗旨之所在,这文中所追求的实在目标,就是求见太尉。

“立言”就是文章开始提出的养气、作文观点。

这是一种“虚”的议论。

这里存在着一实一虚的问题。

文章不从实处落笔,不从求见太尉入手,而是从虚处发端,即文章第一段首先提出的养气观点,然后再从养气的两个途径:内心修养和外在阅历进行论证。

关于内心修养,举了孟子的例子;关于外在阅历举了司马迁的例子。

课文第二段就着重从外在阅历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经历,如见终南、嵩、华等高山,见“大且深”之黄河,见议论宏辩、容貌秀伟的文坛宗师欧阳公,逼出来未见“才貌冠天下”的韩太尉之遗憾。

这又使第一段的议论(虚)逐渐过渡到实——求见;由一般议论转到有所专指。

作者从名山说到大川;又从大川说到京师;又从京师说到欧阳修。

这样一一陪衬,层层深入铺垫,由物及人,最终到了第三段,文章之意真正落到了实处,提出求见太尉的具体要求。

纵观全文,作者从增广阅历,养气入手,叙述现状,表示愿望,提出要求。

文章结构显然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

《古文观止》的编者说的好,“他讲意只是欲求见太尉,以尽天下之大理,以激发其志气,却从得见欧阳公引起求见太尉。

以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引起得见欧阳公”。

“以作文养气引起名山、大川,京华、人物”。

是说他的宗旨只是为求见太尉,从而使天下之大观真正完备,从而激起自己宏大的志向。

但他却写求见太尉之前,见到了欧阳修,从而引起求见太尉;而写求见欧阳修之前,又写他见到了名山、大川、京华、人物,从而再引起能见到欧阳公。

写见到名山大川之前,又写作文养气,从而引起后面历见名山大川。

这就是说前面一层的意思,都是为后面一层作铺垫;而后面一层意思,又是由前一层意思引发出来的。

这样,文意一层一层的相扣,一层一层的展开,一层一层的深入,就使文章的宗旨逐步醒豁起来,到最后进入高潮。

所以说该文在结构上是由虚而实,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

其二,顿挫迭宕,一波三折。

像苏辙自己所说:“子瞻之文奇,吾文但稳耳”。

他拿自己的文章与哥哥苏轼相比,苏子瞻的文章奇特,而自己的文章不过平稳罢了。

苏轼的散文以奇特著称,而苏辙的散文以稳健见长。

“稳”,即冲和、淡泊。

但平稳决不是平铺直叙。

《上书》这篇文章就是在平稳中有波折,淡泊中见深邃。

先来看这篇文章在承接、转折的地方,以突接、暗接为多。

课文第一段论说“养气”,第
二段怎样承接?开头写“辙生十有九年矣。

”离开了第一段的意思,宕开一笔,承接的非常突然。

意思好像与上面无关,但读到后面,“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我们才明白,这部分是谈自己的阅历,与第一段说司马迁“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原来有着逻辑上的内在联系。

再看第三段开头,“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好像又在另辟蹊径,重新开头,转而谈另一个问题。

但当我们读下去,读到“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这句时,才知作者所说的“志其大”与第二段里的“以知天地之广大”是一脉相承的。

到第四段说自己“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这也无非从反面表明“志其大”的一种胸襟、抱负而已。

与“志其大”联系,还是一种暗转形式,作了暗转处理。

所以我们在看这篇文章在承接和暗转的地方,往往是突进和暗转的关系。

这样就使文章呈现出跌宕、挫折的风格。

其次还可看到行文往往多从正面来论述,用的是一种顺笔,但有时又从反面来反激一句,如第一段中,孟子、司马迁的例子,是在正面说明观点之后,写了一个反问句“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第三段也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且多而何为?”这样顺笔与逆笔相间、相济,就使行文有了起伏变化,也造成了文势的顿挫、跌宕。

再次在行文中还能看到有纵有收。

“纵”,放开。

如第二段写“奇闻壮观”“过秦汉之故都……而后之文章聚乎此也。

”这段写的铺张、浩瀚,尽情挥洒,这是放开。

而当收缩的时候,作者怎样写?如第三段中“辙之来,于山见……于人见欧阳公”三句,一起收卷,犹势如破竹。

落到最后一句“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就像悬崖崩石,骤然发作,非常有力。

因此刘西载在《艺概》里称苏辙文章“一波三折”,很有道理。

其次,讨论一下作为苏辙的文学观的重要组成方面——“养气说”,应当怎样认识?
在我国古代是把修养与养气同等看待、相提并论的。

他们在论及写作修养时,提出了“养气说”,即“文”与“气”的关系说。

“气”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一种自然物质;在人身上的“气”,则是人的生命力量的源泉。

用今人观点看,它可视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视为知识、水平的多少、高低。

“养气”一般来说有两个途径:一是内心修养(内养),二是外在阅历(外济);内养在读书,外济在远游,即古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读破万卷书,行走万里路”。

先哲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傲于心,则馁也。

”(《孟子。

公孙丑上》)意思是说,他善于修养自己的广大之气。

集义养气是孟子的本领。

孟子所谓气,既指体气,也指气势、正义感。

他接着说:“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所说的“养气”,是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即儒家的以伦理道德为内涵的思想修养,是“配义与道”而获得的“浩然之气”。

“气”是由道德修养积累而产生的。

他认为这种“气”至大、至刚,是充斥天地之间的。

他的“知言养气”说,强调了“养气”才能“知言”,言辞完全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形式。

不过孟子的这些观点多是从思想修养方面来谈的,还没有涉及到文章写作问题。

到了魏晋时期,曹丕最早把“气”与写作联系起来,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而致。

”这里的“气”是指人的精神气质、个性特征。

“清浊有体”是指气有阳刚、阴柔之分。

由于有阴阳之别故形成个性气质的不同。

曹丕在当时虽看到了文与气的关系,但他却把“气”看成是先天就有的,“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正因为是天赋的,所以不可“力强而致”。

这与后天养气是相背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设专章论述“养气”问题,并把“养气”概念作为理论问题专门探讨。

他强调“素气资养”,强调“养气”对艺术构思的重要作用,心和气畅才能使文思开通。

“意得则由舒怀以命笔,埋伏则投笔以卷怀”。

这是说等文思酝酿成熟之后再动笔。

写不出时不要强行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他在《体性》篇还指出:“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这是说文章就是人的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的内在气质总是具有
个性特征的,和作家的身世遭遇、学识、品德分不开。

这些必然反映到作品中来,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到了唐代韩愈,他在曹丕“文以气为主”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气盛”“文宜”的观点。

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者皆宜”,“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

”(《答李翊书》)韩愈这里所说的“气”,就不单指人的精神气质,而是指构成文章内在的一种气势;行仁义就是集义,集义才能养气。

由于文章的气势充沛,即“气盛”就可调节文句的长短、声调的抑扬变化。

到宋代苏辙,他针对曹丕气“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提出了“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致”。

(《上枢密韩尉书》)苏辙明确指出了文章是由“气”形成的,强调了写作者的外在阅历,强调了“养气”对写作的作用。

这种重视后天学习、修养的观点,把写作与参加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无疑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看法,应该说这是苏辙在文艺思想史上的一大贡献。

他的“养气说”不仅指出了养气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还进一步指出,人的气质是可以通过修养来取得的;写文章不是单纯靠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就可以解决的;文章是作者气质所表现的形式。

我们从古人“养气说”可知,不论是思想修养也好,精神气质也好,还是文章的内在气势也好,都涉及到了作为一名作家、写作者的修养问题。

我们知道,作者的为人与作品的艺术风格是相关的。

一篇文章的独特意境往往存在于人的独特风格之中,而风格的独特,就是个性化的创作方法(审美方法)。

它与作者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艺术修养是相联系的。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传》中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迎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司马氏在这里指出屈原作品之“文”“辞”特征,都是由屈原个人的“志”“行”所决定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指出:“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稚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shu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刘勰对这十二位作家的艺术风格作了分析,他们之所以不同,都是来自其创作个性的。

我国清代性灵派代表袁枚说:“为人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自恃艮用之病多,孔子所以…无固‟、…无我‟也。

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

”(《随园诗话》)古今中外文人所论述的创作中要有“自我”问题,就是要有创作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须知,个性风格是来自个人修养、个性修养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个作家如果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那他的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不仅如此,丰富的生活阅历,往往会促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和生活激情,并通过陶冶性情,来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

古今中外一些杰出的人物,都是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经历、修养对作学问、搞创作的作用。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从二十五岁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漫游了大半个中国。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他们接触到了更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祖国的壮丽河山,同时也充实了生活,扩充了眼界。

丰富生活阅历,从外在“养气”,这也是写作成功之妙绝。

“古学文者必先浚文之源,而后究文之法。

浚文之源者何?在读书、在养气。

”(清代邵长衡:《与魏叔子论文书》)读书深,才能养气足;多读书,才能养其气,这是讲的内心修养。

“内有养而外有济”。

(郑板桥:《与江宾谷、江禹九书》)内与外结合起来,思想修养,艺术涵养和生活阅历、宽广的知识面结合起来,再加上一定的写作技巧,由于“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气”养足了,虽不是有意去作文章,那它也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