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教案 新人教版
部编版八上语文《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体现出空间的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 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 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
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皋( gāo )
徙倚( xǐ )
驱犊( dú )
萋萋( qī )
燕然( yān )
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历历】分明的样子。 【长河】诗中指黄河。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步骤二 学习《野望》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唐代 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 身官宦世家,王绩一生郁郁 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 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 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 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飘飘荡荡的样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分明的样子
草木茂盛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 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 云飘飘悠悠。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中,远处烽火台一缕 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圆的落日。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前线 统帅已在燕然。
2.名句赏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诗人以 “蓬”“雁”自喻,抒发了自己被排挤的苦闷和 远离家乡异地漂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人教版 部编本 八上 12 唐诗五首 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理解性默写 4.诗中情景交融,道尽 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6
使至塞上
37
作者简介 崔颢 唐朝 ____ ,____ 诗人,字____, 摩诘 摩诘居士 号______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任尚书右丞, 王右丞 故世称“______”。晚年无心 仕途,专心奉佛,亦有“____” 诗佛 之称。苏轼评价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__________________”
15
诗作评析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颈联 动景 ____ 写秋野____ , ________ 以动衬静。____ 衬托出秋日晚 景的________ 安详宁静。
16
诗作评析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____ 引用____ ,借典抒 尾联 典故 情,情景交融。表明诗人 在现实中________ 。 孤独无依
人教版 部编本 八上 12 唐诗五首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1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创作背 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和背诵诗歌。3.借助 资料,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4.学会赏析 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
野望
3
东皋gāo子 。其诗多以 号__________ 酒为题材,赞美嵇jī康、阮 ruǎn籍和陶潜,嘲讽周、孔 礼教,流露出颓放消极思 想,表现对现实不满。
26
黄鹤楼 崔颢hào(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 云千载zǎi空悠yōu悠。晴川历 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
27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 人。去:离开。空:只,仅。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赏析【部编版八上】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赏析【部编版八上】12.《唐诗五首》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
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名句赏析】《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19年部编版语文八上13课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
黄鹤一去
,。
3、《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黄鹤一去
,
。
4、《黄鹤楼》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晴川历历
,
。
5、《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日暮
,
。
6、 晴川历历
,
两句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 清冷的思乡之情。
7、 日暮
征蓬
,
。
8、《使至塞上》中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 子是;
征蓬
,
。
9、《使至塞上》中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 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大漠
,
。
1、《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 的诗句是:
昔人
,
。
2、《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描绘黄鹤楼远景,抒发诗人对岁月 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是:
1、《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相顾
,
。
2、《野望》中点明“望”的时间、地点的诗句是:
东皋
,
。
3、《野望》中描绘了恬静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
,
。
4、《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
树树
,
。
5、《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牧人
,
。
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
征蓬 ,
。
3、《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描写塞外奇特壮丽 的风光,诗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2.《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答案解析】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赤壁、文言文愚公移山等翻译与注释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与注释三峡郦道元[ 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注释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教学课件
知识库2
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 的结构形式。
首联:起,睹物兴起,直接入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回扣主题。
朗读课文
野望
王绩
ɡāo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五百年后南宋诗人、诗论家严羽在所著《沧浪诗话》评论此诗 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其此诗为第一。”
一千年后的清代诗人、诗论家沈德潜所著《唐诗别裁》中评价 他所写此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 奇。”
他就是唐朝大诗人崔颢
走近作者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 代诗人。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 时代,他二十岁左右中进士。有二十年左右时间,多 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 大江南北。 严羽 评 价 到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据说李白游黄 鹤楼也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13 唐诗五首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渡 荆 门 送 别李永强 钱塘湖春行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第一课时 01
野望
王绩
熟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领略律诗的韵 律之美。(重点)
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重点)
03
xiāo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yān
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对停顿
读出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唐诗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唐诗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结合律诗常识,联系诗人身世及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学习律诗相关常识,整体理解诗歌文本。
教学难点:1.感受律诗的韵律之美,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古典诗歌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创意:整体阅读教学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
阅读诗歌,是对灵魂的一种反思与升华,可以让思想穿梭于历史的时空,在某一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今天,让我们阅读学习《唐诗五首》,在唐诗学习中升华自己。
二、诵读诗歌明韵律。
(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一)读准字音。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东皋(ɡāo)徙(xǐ)倚驱犊(dú)萋萋(qī)燕(yān)然候骑(jì)仍怜(lián)没(mò)马蹄(二)读准节奏。
律诗的节奏划分一般是把声律节奏和意义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PPT课件(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野望
王绩
作者名片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镐 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 传》,撰《酒经》《酒谱》。
课文讲解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
注意读准读音和节奏。 野望
ɡāo
王绩
xǐ y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qín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 牧人驱犊返, 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 相顾无相识, 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长歌怀采薇。
结构梳理 举目四望 孤寂无依
野 树林金色 山峦余晖 远景与近景,
静态与动态
望 牧人驱犊 猎马带禽 苦闷彷徨
苦闷怅惘 知己难觅
黄鹤楼
崔颢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 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归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诗意:
傍晚。 徘徊。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
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 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 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 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黄鹤楼》。
课文讲解 听朗读,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知识链接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黄鹤楼》《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野望》课件PPT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地点。
时间。
呼应尾联,表现诗人 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为
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精读细研 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远景 静 近景 动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 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 河津)人。清高自恃,放诞纵酒,其诗 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 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 才不遇之苦闷。语言朴素自然。有《王 无功文集》。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
王绩入朝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 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 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落晖:落日。
精读细研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知识备查
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太平 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 故号为黄鹤楼。”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 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 “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 楼是1985年重建的。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 ,高50.4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 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附属建筑有仙枣亭、 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人教版 部编本 八上 12 唐诗五首 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理解性默写 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 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 物的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33
理解性默写 2.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 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 的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34
理解性默写 3.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 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 子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55
理解性默写 4.充分体现了“诗中有 画”,笔力苍劲,意境雄 浑的两句是: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56
渡荆门送别
57
作者简介 李白 太白 ____ ,字____ ,号 青莲居士。唐代 ________ ____伟大的 ________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 诗仙”。 为“____
58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 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724年 李白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 诵六甲”起,一向在四川生活, 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 隐居青城,对蜀中的
41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问:慰问。属国:典属国的简 称。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 边塞的使者身份。
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慰 问边关守军,要去的地方 经过居延一直向前。
4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 来比喻远行之人。 归雁:诗人自喻。 胡天: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 住的地方。 胡: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 族。
65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更,并且。 怜:喜爱。 我更加喜爱故乡的江水, 不辞万里送我远行。
66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首联直接从写景入手, 介绍作者离别蜀地到楚地 漫游的行踪 ____。
67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 游动 ____ 用____ 的视角描写船 壮丽 过荆门时所见的____景象。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课件(共47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2)《黄鹤楼》:崔颢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年间。二十岁左 右中进士,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此“文誉”被毁。有二十年左右, 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严羽在《沧浪诗 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答案 (1)《野望》作于诗人辞官后隐居东皋之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 识”的抑郁苦闷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其趣。 (2)《黄鹤楼》一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思想感情。 (3)《使至塞上》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 人由于排挤而产生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诗 人的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在 反映边塞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叹。
走近作者
(1)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唐代诗人。
(2)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3)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王维 擅长写田园诗、边塞诗,苏东坡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探寻背景
读诗味
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理诗意
➢ 反复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回答下面问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唐诗五首 《野望》《使至塞上》《黄鹤楼》《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课件
板书设计 首联
黄 颔联 鹤 楼 颈联
尾联
用典 感慨岁月 景色描写 抒发情感
愁而不怨 意境高远
第三课时
渡荆门送别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大量诗 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 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 ,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 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精读细研 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其中的妙处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2.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3.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 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 的名句。
知识积累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盛唐诗 人的代表,祖籍山西祁县,创造了水墨山水 画派,有“诗佛”之称,擅书画,通音律, 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 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见摩诘之 画,画中有诗。”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 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这实际是作者被排挤出朝 廷。此诗即作于赴边途中,记述了诗人出塞的所见 所感。
板书设计
叙事 写景 抒情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第二课时
使至塞上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 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 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 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 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 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 —王维的《使至塞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
唐诗五首
1. 《野望》:
- 作者:王绩。
-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 《黄鹤楼》:
- 作者:崔颢。
-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使至塞上》:
- 作者:王维。
-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渡荆门送别》:
- 作者:李白。
-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 《钱塘湖春行》:
- 作者:白居易。
-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诗相顾不相识, 长歌怀采薇
“采薇”运用了伯夷、叔齐归隐 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 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也没有继位。二人 前往周国。周武王伐纣。灭了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与 首阳山。
01 02 03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
东皋子 。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 代诗人。贞观初年,因疾罢归河渚间,躬 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 子”。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其诗质 而不俗,直率旷达,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 重要贡献。
诗人于隋大业年间举考悌廉洁及第,除秘书正字、扬 州六合县丞。简傲嗜酒,屡被弹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 乡,其后浪迹于中原、吴越间。唐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皋。这首诗作于 唐初,诗中流露出诗人避世退隐的意愿。
草木茂盛的样子
长江中的小洲,在 黄鹤楼东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故乡
烟霭笼罩江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 晴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碧绿的芳 文 草长满鹦鹉洲。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
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赏析诗句——悟语言之精
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 (起) 此地空余黄鹤楼。
赏析诗句——悟语言之精
颈联 (转)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炼字:“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内容:登楼所见明丽景色。有虚幻的传说转入景物描写,写汉阳晴川和 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了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 做铺垫。 语言:运用叠词,对仗工整,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唐诗五首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会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文的默写与理解。
朗读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多媒体。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一、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官宦世家,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擅书画,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2.背景介绍
《使至塞上》:唐代诗人王维在开元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是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gāo) 徙.倚(xǐ) 驱犊.(dú) 萋.萋(qī) 燕.然(yān)
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历历】分明的样子。
【长河】诗中指黄河。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二学习《野望》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骑马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名句赏析。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两句的妙处。
【交流点拨】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两句着力描绘山野晚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在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步骤三学习《黄鹤楼》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的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发愁!
2.名句赏析。
(1)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景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这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眼前所见的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2)尾联中的“烟波”一词妙在哪里?
【交流点拨】“烟波”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览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愁。
步骤四学习《使至塞上》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中,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前线统帅已在燕然。
2.名句赏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交流点拨】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诗人以“蓬”“雁”自喻,抒发了自己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漂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交流点拨】构图美: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体现出空间的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歌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三、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黄鹤楼》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诗人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慨写得如此空灵、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涤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行云流水,一泻而下。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寂寞伤感的情绪。
2.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王绩、崔颢、王维的诗歌赏读。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