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头格式脚本及名词解释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与规范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与规范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发展,分镜头脚本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分镜头脚本是指将剧本按照镜头进行划分,详细描述每个镜头的画面、动作和对白的文档。
它不仅对导演和摄影师有指导作用,还对演员、美术、灯光等各个部门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本文将介绍分镜头脚本的格式与规范。
首先,分镜头脚本需要使用标准的格式。
一般来说,每个镜头应该单独起一行,并用大写字母和数字进行编号,例如A1、A2、B1等。
在每个镜头的前面,应该写明场景的描述,包括地点、时间和气氛等信息。
接下来,应该详细描述每个镜头的画面、动作和对白。
画面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例如"近景"、"远景"、"特写"等。
动作可以包括人物的动作和摄像机的移动等。
对白应该用对话框来表示,每个角色的对白应该单独起一行,并用括号标明。
其次,分镜头脚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首先,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地描述每个镜头的画面和动作,避免冗长的描述和无关的细节。
其次,应该注意镜头之间的过渡和连贯性。
在切换镜头时,应该注意保持画面的连续性,避免画面跳跃或断裂。
此外,应该注意人物的位置和动作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合理或矛盾的情况。
最后,应该注意对白的合理性和自然性。
对白应该符合人物角色和情节的设定,避免出现突兀或不合理的情况。
除了格式和规范,分镜头脚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应该根据剧本的需要来确定镜头的数量和类型。
有些场景可能需要多个镜头来展现,而有些场景可能只需要一个镜头就可以完成。
其次,应该考虑摄像机的角度和运动。
摄像机的角度可以影响观众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应该根据情节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角度。
摄像机的运动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因此应该根据情节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最后,应该考虑镜头的时长和过渡效果。
镜头的时长可以影响观众对画面的关注和理解,因此应该根据情节的需要来确定合适的时长。
过渡效果可以增加镜头之间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因此应该根据情节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效果。
分镜头脚本的基本知识和常用词汇解析

分镜头脚本的基本知识和常用词汇解析在电影制作和广告拍摄过程中,分镜头脚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是一种以图像形式展示场景和镜头的脚本,用于指导导演、摄影师和其他创作人员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分镜头脚本的基本知识和常用词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工具。
一、什么是分镜头脚本?分镜头脚本是一种以图像形式展示场景和镜头的脚本,它通常由导演或编剧编写。
它用于指导电影制作过程中各个创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导演、摄影师、艺术指导等。
分镜头脚本的主要作用是将故事情节分解成一系列的场景和镜头,以便于制作人员理解和执行。
它通常包括场景描述、镜头描述、对白和动作指示等内容。
二、分镜头脚本的基本结构分镜头脚本通常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每个场景和镜头都有一个编号。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分镜头脚本示例:场景1:室内客厅镜头1:全景描述:一个宽敞的客厅,家具摆放整齐,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
对白:无动作指示:无场景2:室外花园镜头2:中景描述:一个美丽的花园,鲜花盛开,蓝天白云。
对白:无动作指示:女主角走进花园,欣赏花朵。
通过这样的结构,制作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场景和镜头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工作。
三、分镜头脚本的常用词汇解析1. 全景(Establishing Shot):用于展示场景的整体情况,通常是一个宽广的画面,可以帮助观众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2. 近景(Close-up):将摄影机对准一个人物或物体的特写镜头,用于突出某个细节或表达情感。
3. 中景(Medium Shot):将摄影机对准人物的腰部到胸部的镜头,用于展示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4. 镜头移动(Camera Movement):指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移动,包括平移、推进、拉远、旋转等。
5. 前景(Foreground):指镜头中离摄影机最近的物体或人物,用于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6. 背景(Background):指镜头中离摄影机最远的物体或人物,用于衬托主体或营造氛围。
分镜头稿本名词解释题

分镜头稿本名词解释题1. 简介分镜头稿本是电影、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文档之一。
它以文字方式描述影视作品中的每个镜头,包括镜头的位置、角度、演员的动作和台词等,以及镜头的切换方式。
分镜头稿本可用于传达导演的创意,制作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以及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参考。
2. 分镜头稿本的作用分镜头稿本在电影、电视剧制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以下几个作用:2.1 创意传达分镜头稿本是导演将自己的创意传达给制作团队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每个镜头进行详细的描述,导演可以让其他人了解他的构思和期望,使整个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实现导演的创意。
2.2 协作与沟通分镜头稿本是制作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依据。
在分镜头稿本中,每个镜头都被详细描述,包括演员的动作和台词,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等。
制作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根据分镜头稿本准确地了解自己需要做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协同合作,提高效率。
2.3 拍摄参考分镜头稿本为拍摄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制片人和导演可以根据分镜头稿本中的描述来确定具体的拍摄方式和镜头切换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拍摄进度和效果。
2.4 后期制作参考分镜头稿本也为后期制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分镜头稿本中,对于每个镜头的切换方式和特效需求都会有详细的描述,后期制作团队可以根据这些描述来进行特效合成和后期剪辑,使最终的效果更加符合导演的意图。
3.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要求分镜头稿本通常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下面是一般常见的分镜头稿本格式要求:3.1 镜头编号每个镜头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用来标识该镜头。
通常使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来表示,例如:1A、1B、2A等。
3.2 场次编号每个场次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用来标识该场次。
通常使用数字来表示,例如:1、2、3等。
3.3 场次描述对于每个场次,需要进行简要的描述,包括场景背景、演员和道具的位置等。
3.4 镜头描述对于每个镜头,需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演员的动作和台词,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等。
分镜头脚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怒哀乐愁、恐惧、不安等)被“看见、听到”,也就是通过所谓的移情、联想, 使诗歌主题有外在的呈现载体和更具有表意。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分镜头改编
练习:《天净沙·秋思》分镜头改编
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 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 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分镜头脚本本的内容一般包括片名、镜号、景别、摄法、 技巧、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 境造型)、解说词、音响、音乐、时长、备注等,按统一 表格列出。
可以说它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可以根据导演意图做 适当调整。
分镜头脚本格式
分镜头脚本
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 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
分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 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 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 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后期的拍摄和 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 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分镜头脚本
分镜头脚本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 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
分镜头格式脚本及名词解释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zsb/zjx/zjx10/COURSE.HTMl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分镜头格式

分镜头格式
分镜头格式是一种用于电影、电视剧、动画等影视作品
的脚本格式,目的是将故事情节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分解成一个个镜头,以便于导演和摄影师指导拍摄。
它通常由一行文字描述场景和一行文字描述音效组成。
以下是分镜头格式的详细介绍:
1. 场景标题:每个镜头都要有一个简短的场景标题,来
说明当前镜头所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2. 场景描述:接下来是对当前镜头所在场景的具体描述,包括场景的特点、道具、角色的位置等。
描述应该尽可能清晰、简洁,让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
3. 镜头角度:在场景描述后,可以写上镜头角度的描述。
比如主观镜头、特写镜头、追随镜头等。
这有助于导演和摄影师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想法。
4. 动作描述:在场景和角度描述之后,可以写上角色的
动作描述。
比如角色的表情、动作的细节等。
这些描述可以帮助演员理解角色的内心和情感。
5. 音效描述:在动作描述之后,可以写上与当前镜头相
关的音效描述。
比如音乐、环境声、人物台词等。
这些描述可以让导演和音效师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6. 过渡描述:在一个镜头结束后,可以写上过渡描述,
指明接下来的镜头如何与当前镜头连接。
比如切换场景、淡入淡出等。
总结:
分镜头格式是影视作品的一种脚本格式,用于将故事情节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分解成一个个镜头。
它包括场景标题、场景描述、镜头角度、动作描述、音效描述和过渡描述等要素。
这种格式可以帮助导演和摄影师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完成拍摄工作。
分镜头脚本格式 标准解读

镜头的类别和作用
• • • • • • 长镜头与短镜头 1)根据镜头的时间长短 2)情绪长短 3)叙述长短 4)镜头的长度取决于内容的需要和观众领会镜头内容所需要的时间。 5)镜头的长度要考虑到情绪上的延长、转换或停顿所需要的时间。
镜头的类别和作用
• • •
空镜头:没有明显主体的镜头。 起比喻、象征、抒情、烘托气氛、借物写人等作用。 同学举例
分镜头脚本案例
场景一:白色地面
镜号 景别 技巧 场景 动作 1 2S 内容 时长 对白 黑场淡出 效果 音乐 备注
2 3 4 5 6
中景 特写 特写 特写 黑场淡出 淡入 特写 中景 特写 黑场,
固定镜头 推镜头 固定镜头 震镜头 切镜头
透明的玻璃罐中防着一 颗鸡蛋 蛋特写 蛋开始出现裂痕 男主角从蛋中挣脱出来
分镜头与分镜头脚本的格式
镜号 机号 景别 技巧 时间 画面 内容 解说 音响 效果 音乐 备注
镜头的类别和作用
• • • • • • • 1、镜头的类别 不同的景别(有哪些景别?) 不同的拍摄方式(有哪些拍摄方式?) 不同的拍摄手法:主、客观镜头 不同的拍摄角度(有哪些角度?) 不同的长短:长镜头和短镜头 不同的内容:空镜头 • • • • 不同的拍摄手法: 1)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眼睛, 表现剧中人物的真切感受。 2)客观镜头:代表观众和作者的眼 睛,客观的叙述发生的事情。 主观镜头表现人物在特殊情况下的 精神状态。(同学分析讨论)
2S 2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特写
移镜头
客厅
镜头跟着小汽被男主角 在餐桌上滑到右边
2 S
8 9
中景 中景
切镜 固定镜头
客厅 客厅
分镜头格式及镜头语言基本知识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职务、身份及采访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zjx/zjx10/COURSE.HTMl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分镜头脚本中的名词解释

分镜头脚本中的名词解释分镜头脚本是电影、电视剧和动画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是一种以文字和图示的形式来呈现影视作品每个镜头细节的技术文件。
分镜头脚本的编写和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本文将对分镜头脚本中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镜头脚本。
1. 镜头(Shot)镜头是指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所呈现的画面。
镜头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长镜头、广角镜头、特写镜头等。
不同类型的镜头能够呈现不同的视角和感觉,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镜头可以增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
2. 情节(Scene)情节是指影视作品中一段连贯的故事片段。
通常情节由多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都用于表现情节中的不同场景或动作。
在分镜头脚本中,每个情节通常会有一个独立的编号和标题,以便于理解和组织。
3. 画面描述(Action)画面描述是在分镜头脚本中对每个镜头拍摄内容的文字描述。
通常情况下,画面描述要详细描述出镜头中的人物、场景、动作等要素,以便于导演和摄影师进行具体的拍摄计划和安排。
4. 摄影机角度(Camera Angle)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师选择的拍摄角度。
常见的摄影机角度有高角度、低角度、俯视角度、仰视角度等。
摄影机角度的选择能够对观众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加强或呈现影视作品的感情和主题。
5. 运动(Movement)运动是指影视作品中的摄影机运动。
摄影机可以通过移动、跟踪、晃动等方式来呈现场景和动作。
运动在影视作品中常被用于增强冲击力、创造紧张感或流畅感。
6. 跟焦(Focus)跟焦是摄影师调整摄影机焦距的行为。
在分镜头脚本中,跟焦通常被用于描述特定的镜头要素,如焦点的变化、焦虚效果等。
跟焦的使用可以使观众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营造出特定的视觉效果。
7. 背景(Background)背景是指影视作品中除了主体之外的环境或场景。
在分镜头脚本中,背景描述可以用于补充和丰富画面,以增加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和感受。
8. 对话(Dialogue)对话是影视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内容。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要求与规范解读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要求与规范解读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制作中,分镜头脚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工作指南,也是整个制作团队的沟通工具。
本文将解读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要求与规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工具。
一、基本格式要求分镜头脚本的基本格式要求是统一的,这样可以保证制作团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一般来说,分镜头脚本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镜头编号、镜头描述、动作描述、对白和音效。
1. 镜头编号镜头编号是分镜头脚本中的重要部分,它用于标识每个镜头的顺序。
一般来说,镜头编号是以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来表示的,比如1A、1B、2A等。
通过镜头编号,制作团队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镜头的顺序和内容。
2. 镜头描述镜头描述是对每个镜头内容的详细描述,包括场景、角色位置、摄像机位置等。
在描述镜头时,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冗长的叙述。
同时,镜头描述还应该准确地传达出导演的意图和要求。
3.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是对角色和物体动作的描述,它可以帮助演员和摄影师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每个镜头的内容。
在描述动作时,应该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子。
同时,动作描述还应该与镜头描述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4. 对白和音效对白和音效是分镜头脚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演员和音效师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每个镜头的内容。
对白应该以角色名称和对话内容的形式呈现,而音效则应该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
在描述对白和音效时,应该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冗长的叙述。
二、规范解读除了基本格式要求外,分镜头脚本还有一些规范需要遵守,这样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
1. 字体和字号分镜头脚本应该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这样可以保证整个脚本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常用的字体有宋体、黑体等,而字号一般选择12号或14号。
通过统一的字体和字号,制作团队可以更方便地阅读和理解脚本内容。
2. 缩进和对齐分镜头脚本中的每个要素应该有明确的缩进和对齐方式,这样可以使脚本更易读。
分镜头脚本中的常见缩写与术语解释

分镜头脚本中的常见缩写与术语解释在电影、电视剧以及广告等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分镜头脚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工作指南,用于记录每个镜头的拍摄方式、角度、演员表演等细节。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分镜头脚本中的缩写和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下面将为大家解释一些常见的缩写与术语。
1. LS - Long Shot(远景)远景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较远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场景的环境和人物的整体形象。
远景可以帮助观众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位置关系。
2. MS - Medium Shot(中景)中景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适中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人物的上半身或者腰部以上的画面。
中景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3. CU - Close-up(特写)特写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非常近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人物的面部特写或者物品的细节。
特写可以突出人物的情感和细节,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代入感。
4. ECU - Extreme Close-up(极特写)极特写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非常近到只能看到某个局部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人物的眼睛、嘴唇等细节。
极特写可以加强观众对于某个物品或者人物的关注度。
5. OTS - Over the Shoulder(透视镜头)透视镜头是指从一个人的肩膀后面拍摄另一个人的镜头,通常用于对话场景中,展示两个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6. POV - Point of View(视角)视角是指以某个角色的视线作为拍摄的角度,通常用于展示角色的主观感受和观点。
通过视角镜头,观众可以更好地代入角色的感受,增加情感共鸣。
7. WS - Wide Shot(全景)全景是指拍摄范围非常广阔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大场景的环境和人物的位置关系。
全景可以帮助观众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规模。
8. Cut(剪辑)剪辑是指将不同镜头的画面进行连接,形成连贯的故事叙述。
剪辑可以用于切换不同的场景、时间和角度,以及强调某个重要的情节或者动作。
分镜头格式及镜头语言基本知识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zjx/zjx10/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脚本名词解释

脚本名词解释脚本是在电影、电视剧等艺术表现中,为了达到特定艺术效果,对拍摄对象、内容、以及故事情节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文字形式。
脚本也称分场大纲,简单的说就是分镜头剧本,就像我们看的电影、电视剧的剧本一样,它的主要任务是把整个电影、电视剧的剧情框架确定下来。
是编导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它是构成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的蓝本。
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可以没有剧本,但却不能没有分场大纲。
2、分镜头剧本分镜头剧本是用画面语言描绘整部影片的戏剧动作结构图,是导演与演员进行分场拍摄的依据。
影视拍摄过程中,导演、摄影师、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照明、录音等工作人员都要在分镜头剧本上签字认可,才能开始拍摄工作。
3、剧本原指戏剧、戏曲的台本。
在电影里,它则是指摄制完成、经导演审查通过,准备拍摄的文学剧本。
这是拍摄影片的最基本的依据。
4。
剧本脚本,就是文学的台词,就像小说或者散文一样,只是在戏剧的表演上更加具体,更加方便罢了。
在电影中也好,电视剧中也罢,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方便叙述一件事情,让观众更加清楚地知道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
总而言之,剧本,是将文字所表现的一切内容转换成影像的一种工具。
从这一点上来说,剧本又可以叫做文学脚本或影像剧本。
它包含“影像脚本”和“文字脚本”两个方面。
三、舞台美术指的是戏剧、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所使用的一切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和舞台造型艺术。
主要包括: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人物造型、背景、特技、烟火、焰火、音响等。
四、戏剧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
包含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导演等多种因素。
作为舞台艺术的戏剧,有它独特的一面。
一般来说,它通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手段,再现并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反映一个时代的某些本质方面。
5、写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e zuo。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记录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从广义上说,写作是指用各种体式文字表述思想、情感、观念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一、分镜头(一)什么是分镜头所谓分镜头,是将文字稿本中写出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可供拍摄的镜头,并按照创作意图,将镜头的内容、艺术特点和摄制要求,在稿本上用文字或图形体现出来,由它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含义。
比如文字稿本写出的形象为“一个小孩在马路上捡到了一分钱,把钱交给民警叔叔”,分镜头可这样:1.全景:小孩在路上边蹦边跑,突然停下,低头。
2.近景:小孩低头看。
3.特写:马路上一分钱硬币。
4.中景:小孩弯腰下蹲拾钱。
5.全景:小孩向前跑去。
6.近景:小孩将钱交给民警。
将上面6个镜头连接起来的镜头组就完整地表达了文字稿本的内容。
当然也可以用8个或4个镜头来表现,但如何分才能更有效的去呈现同一内容,这得有一套理论与方法作指导。
(二)分镜头的依据1.依据视觉心理的规律。
电影电视画面是给观众看的,观众在看时就会有怎样才能把被拍摄对象看得更清楚的心理活动。
比如,是从远处看,还是近处看;是整体看,或是局部看;是从高处往下看,还是从低处往上看;是跟着看,还是固定下来详细看。
在分镜头时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心理需求去分镜头,并注意镜头的景别与拍摄的技巧。
人们在观看电视时,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会迅速地、连续地出现许许多多的疑问、联想和猜想,同时又会迅速地、连续地在观看中得到解答,得到印证。
这种“疑问-解答”的思维变化始终在观看过程中自然地、以本人不易察觉的方式反复进行着。
如果有些疑问或要求得不到满足,观众就会感到极不愉快。
镜头处理得好,会巧妙的引导和把握观众的思维和感受,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视觉和心理的满足。
作为一个导演应该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仔细揣摩观众在看到画面和听到解说时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并从内容到形式上按思维逻辑和观察习惯去划分镜头。
(如世锦赛中,法国--捷克的点球大战镜头的切换;教师黑板写字近景特写;专题片中反映农民富裕花钱拍照片,只拍摄很多像册,不拍摄照片。
电视台文艺节目,精彩的地方换成观众等。
分镜头脚本的常见格式与书写规范详解

分镜头脚本的常见格式与书写规范详解分镜头脚本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将导演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的重要工具。
在分镜头脚本中,每个场景都被细分为不同的镜头,以便于导演和摄影师在拍摄时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镜头的要求和构图。
一、分镜头脚本的格式分镜头脚本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场次编号、镜头编号、镜头描述、动作、对白和音效。
1. 场次编号:每个场次都有一个独特的编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场景。
通常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例如:1、2、3等。
2. 镜头编号:每个镜头都有一个独特的编号,用来区分不同的镜头。
通常使用字母进行编号,例如:A、B、C等。
3. 镜头描述:镜头描述是对每个镜头的具体描述,包括拍摄角度、镜头大小、镜头移动等。
例如:“近景”、“特写”、“远景”、“跟随镜头”等。
4. 动作:动作是对角色和物体的动作进行描述。
例如:“角色A走进房间”、“角色B拿起电话”等。
5. 对白:对白是角色之间的对话。
通常使用角色名称进行标注,并在冒号后面写下对话内容。
例如:“角色A:你好吗?”、“角色B:我很好,谢谢。
”6. 音效:音效是对影片中的声音进行描述。
例如:“电话铃声响起”、“汽车发动声”等。
二、分镜头脚本的书写规范1. 使用标准格式:分镜头脚本应该使用标准的格式进行书写,以便于导演和摄影师的阅读和理解。
通常使用等宽字体,如Courier New或Courier。
2. 字体和字号:分镜头脚本的字体通常为黑色,字号为12号。
角色名称通常使用大写字母进行标注,对白内容使用小写字母进行书写。
3. 缩进和对齐:每个部分的内容都应该进行适当的缩进和对齐,以便于区分不同的部分。
例如,场次编号和镜头编号应该向右缩进,镜头描述、动作、对白和音效应该向右对齐。
4. 标点符号和格式:在分镜头脚本中,应该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和格式进行标注。
例如,对白内容应该使用引号进行标注,音效应该使用方括号进行标注。
分镜头格式及镜头语言基本知识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zjx/zjx10/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分镜头脚本名词解释

分镜头脚本名词解释分镜头脚本(storyboard,又称“镜头剧本”):制片人为电影编制的表现各个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文字图解。
它是根据电影剧情的需要,用画面的形式分解出若干个场面,由美工设计在电影拍摄前先绘制出来。
这种脚本详细说明了每一场戏中景别、角度、机位、灯光、演员动作及服装道具等内容,并且指示了何时切换到下一个镜头,或转入另一个段落,以及开始和结束的方法。
(1)制片人为电影编制的表现各个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文字图解。
(又称“镜头剧本”)(2)剧本的一部分,是将完整的故事剧情节加以分割、划分为许多场次的文字描述,或称“分镜头剧本”。
根据剧情需要对剧本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增删某些地方,改变某些词句,移动镜头的位置和顺序等,使剧本与影片内容相适应,能够顺利地进行拍摄。
导演一般不读分镜头剧本。
每一镜头所包含的内容越少,转换镜头的频率越高,则该镜头的分镜头脚本也就写得越简单,篇幅就越短。
不过,也有一些镜头虽然篇幅很长,但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纯粹是为了满足电影表现方面的艺术效果。
对于这样的镜头可以去掉其中无用的部分。
如果是复杂的场面(如分成几个层次的大群众场面),就必须把每一个镜头分解成若干小的场面,甚至每一个场面只需要一两句话,而且也不用标明顺序。
制片人和导演编剧都必须熟悉每一镜头。
对于自己主导的一场戏,他们常常从旁观察同组其他演员的表演,以便在拍摄时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作出调整。
有时,为了帮助导演准确地体会和处理人物内心活动,编剧还要对影片的整体构思作较详尽的笔录。
最初由于缺乏经验,往往采用简单的画线分镜头来写。
随着拍摄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于那些较长的大场面,分镜头逐渐精确化,并且以文字和图解相配合的形式出现。
由于制片人是按照导演的要求来安排和执行工作,因此导演编剧往往更重视分镜头剧本,而忽略了文学剧本,这对后来的电影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分镜头脚本是创作电影剧本的第一步,对于我们了解电影的创作流程是很有帮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镜头格式脚本及名词解释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说明: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某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
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
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
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
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
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
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
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淡入:又称渐显。
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
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
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
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划:又称“划入划出”。
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
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
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
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
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
“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
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
“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
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四、其他名词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
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
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
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
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
内景:也称“棚内景”。
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包括室内景或户外景)。
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
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
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
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
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
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
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
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
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
其基本特点是声音(尤其是音乐)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
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声画平行的音乐。
声画对位: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另一种情形,包括两种艺术处理方式:(1)声画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