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ISH1.1人的起源和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会特征。
六、人类进化和环境问题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分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依赖。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 响
探讨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球的 生态系统。
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环 境
提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个 体和集体行动的方式。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件大纲概述了人类的起源、智力发展、迁徙和形成过程,以及人类与 环境的关系。希望同学们积极学习和思考,为人类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化石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支持人类起源的
强有力证据。
3
地球上的人类祖先
了解人类祖先的生活和特征,包括露西 和卢西亚。
二、早期人类的生活
女性在早期社会的地位
揭示早期社会中女性的重要角色和地位。
人类的手工业和农业
探讨早期人类的手工业和农业活动。
早期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
了解早期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
三、人类的智力发展
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在迁徙过程中 的影响
了解人类文化和社会如何在迁2 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 3 现代人类的文化和社
类的关系
会特征
揭示现代人类是如何形成
的,包括基因突变和进化。
探讨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
了解现代人类的文化和社
类之间的关系和基因互动。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 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新 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介绍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起源的证据以及地球上的人 类祖先。它还探讨了早期人类的生活、智力发展和迁徙,以及现代人类形成 和环境问题。
一、人类的起源
1
人类进化的过程
从古猿到现代人类,揭示了进化中的关
人类起源的证据
2
键环节。
智力的进化过程
探索人类智力的进化过程和大脑 的作用。
1-4章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总结编辑:叶永杰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2、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3、类人猿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4、类人猿和人的根本区别是:(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不同,类人猿一般不会使用工具,人可以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大脑不够发达,人的大脑很发达,并且产生了语言5、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露西),她生活在约(300万)年前,她下肢骨粗壮,说明是(直立行走)6、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进化顺序是:森林古猿→环境变化→下地生活→使用天然工具→直立行走→使用简单工具→使用复杂工具→脑逐渐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7、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1.2人的生殖(重点)1、人的生殖主要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2、睾丸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3、卵巢的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4、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5、生殖过程:精子→阴道→子宫→输卵管(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分裂)→胚泡(在子宫内膜内分裂分化)→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胎儿→分娩6、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出现人的形态。
发育到第(38周)发育成熟7、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和胎盘)跟母体进行物质交换8、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3青春期1、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身高突增)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加强(3)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3、男性女性除性器官方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征象,即第二性征4、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独立意识增强(2)有一定依赖性(3)性意识开始萌动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重点)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2、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等;馒头,大米,红薯,土豆3、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肥肉,大豆,花生4、蛋白质:构建和修复身体(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必要时提供能量;奶,蛋,鱼,瘦肉5、重量相同的糖类、脂肪中,(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糖类)次之6、水: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7、无机盐: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成分钙:佝偻病,骨质疏松;奶类,豆类磷:肌无力,骨痛;瘦肉,豆类铁:缺铁性贫血(铁参与合成血红蛋白);血液,肝脏,鸡蛋碘:大脖子病,小孩患呆小症;紫菜,海带锌: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鱼类,蛋类8、维生素:不参与细胞构成,不提供能量,是小分子有机物夜盲A,肝脏、鱼肝油、胡萝卜脚气B,牛肉,谷物坏血C,西红柿,黄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佝偻D,鸡蛋肝脏9、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2.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
行走方式
制造工具 的能力
现代类人猿
臂行
使用自然工具
人类
直立行走
使用、制作 工具
大脑发达程度 语言文字的能力
不发达(400ml) 发达(1200ml)
没有
有
3、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类人猿的数量 日益减少的原因?
人类的数量剧增原因: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 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 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 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A.环境发生了变化,森林大量减少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3.下列不属于类人猿的是C( )
A.大猩猩
B.长臂猿 C. 狒狒
D.猩猩
4.目前,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开
展的( B )
①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 ②对各种猿类化石的研究
③对人和猿类各方面的比较 ④对人和猴子各方面的比较
森 林
环境变化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进化成人
古 森林减少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猿
2、从猿到人进化中的主要证据? 化石
少女“露西” 人类骨骼
1.少女“露西”的上肢和下肢 有什么区别?
上肢较细、下肢粗壮, 髋骨较宽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 猜想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直立行走
3、从猿到人进化的过程?
1.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2.保护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堂小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人 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类
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人类的起源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2021 人类的起源和 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课件
授课人:XXX
202X.XX
猜一猜:
什么动物小时候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腿走路,老了三条腿走路?
说一说:
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神话传说?
人类的起源学说
你了解到人类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呢?
• 神创论:出现最早的一种假说 • 海洋起源说 • 外星论 • 进化论:达尔文提出的
讨论
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 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答:她的骨盆较宽阔,上肢细短,下肢粗壮,可能采取直 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露西”少女化石
讨论
“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 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答:石块明显加工过,呈斧状和凿状。可作工具,因此可推 断“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 们已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为
人类呢?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 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8 000 km的断裂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世界气候变化加 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 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 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 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 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 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能力 脑发育的程度
七年级生物下册《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新人教版

C 提高制造工具的能力 D 前肢解放出来
4、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 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 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
(B)
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 年代进化而来的
分
产生什么影响?
析
由于森林大量消失, 一部分森林古猿不 得不下地生活。
东 非 古 人 类 化 距今石300万
年前的化 石(Lucy) 少女
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会
是怎样的?
细 直立行走
上肢 、
短
髋骨 宽 股骨 粗
壮
下肢 粗
长
东
距今175万年前的化石“东非人”
思考:从石块的形状来
非
推测,“东非人”已经具
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技能训练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 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事实1.(:事事实情的)真实 情况2.(;事实 )
。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
观点3.(:事观实察事)物时
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所处4.(的观立点场或)出发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料 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续出现了喜玛拉雅
分
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当时地球上气候 与生 活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大变
析 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
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 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 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资
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稀
教学设计1: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七年级下册主要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
而作为这本书的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为本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通过观察与思考,类比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以及比较人类起源与发展在各个阶段的不同点,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同时通过解析人类进化的历程,说明了人类的进化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的,这为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最后通过技能训练:区分观点和事实,加强了学生的辩证思维的锻炼。
二、学情分析初一下学期的学生生物学素养有所提高,而且思维敏捷,活跃,对于与自身有关的生物知识兴趣浓厚。
同时作为本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探索欲望较强。
但是,初一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较差,还无法从比较中得出系统的知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概述人类的发展历程存在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说出化石是人类进化的主要证据。
○3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1尝试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人类进化历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点,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培养辩证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认同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情,设置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形态结构、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严格遵循新课程改革标准,奉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宗旨,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类比分析法:教师展示现代类人猿图片和生活场景,学生类比人类和现代类人猿,讨论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以及现代类人猿之间的共同点。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A.能使用工具
B.由于行星撞击地球
C.由于森林大量消失
D.为了扩张领地
4.最能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比“露西”少女时
代的古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
)
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简单工具
D.使用工具
5.“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
是(
)
A.能使用工具
B.直立行走
C.能制造简单工具
你了解到人类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呢?
哎,人类是从哪来了的呢?
神创论:女娲造人、上帝创亚当 进化论:19世纪达尔文提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是一类古猿。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和根本性区别是什么? 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3.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原因有哪些?
使
人
直 立 行 走
用 工 具 制 造
能 够 用 火
大
产
脑
生
发
了
达
语
言
类 变 得 越 来
工
越
具
强
体型、制造工具、是否着衣
大
1.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猩猩
D.黑猩猩
2.下列是人类独有的特征的一项是(
)A.没有尾巴B源自会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怀孕期7-9个月
3.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
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 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 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 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她的运动 方式会是怎样的?
直立行走
森 林
4.1.1人的由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共26张PPT)

3、人类的起源?
神学的创造论
佛学的下凡论
外星人的复制论
生物学的进化论 _达__尔__文__的进化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 共同祖先是___森__林__古__猿__。
自学指导二 (5分钟) 阅读课本P4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起源地? 2、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的主要依据? 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4、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
逐渐发生了变化?
自学检测二 (6分钟) 阅读课本P4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起源地是_东__非__大__裂__谷__地__区__。 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__化__石____。
2、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
渐发生了变化?
点拨运用(5分钟)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4、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古
人类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具有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
自学检测二 (6分钟) 阅读课本P4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
__化__石____,人类起源地东__非__大__裂__谷_。地区
2、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森__林__大__量__消__失__(__或。环境变化) 3、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
选做题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约有110个氨基酸。用 氨基酸序列测定法分析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 基酸与人的差别个数如下表:
马
12
响尾蛇
14
猕猴
1
酵母菌
44
黑猩猩
0
小麦
35
鸡
13
金枪鱼
2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种生物与人的
1-1人类起源和发展

1、就“露西”少女的骨 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 肢是否有区别?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 形态,想象一下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
直立行走
“东非人”头骨化石
“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 “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达尔文的进化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 祖先是森林古猿。
想象一下: 我们的祖先森林古猿生活方式 是怎么样的?
森 林 古 猿 及 其 生 活 的 想 象 图
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 演化成为人类呢?
森 林 地形变化 古 气候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人类
类人猿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 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 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 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 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 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 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 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 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 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 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 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 少。
小
结
一、人类的起源:
达尔文 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 森林古猿 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
环境变化 3、原因_______________ 化石 4、证据_______
二、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类的过程
三、人类的重要特征
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大脑发达、具有语言思 维活动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统编7下生物教案1.1人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能力目标: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师: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
这说明了什么呢?生: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师: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地球太伟大了,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它。
师:生命是否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呢?生:不是。
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1.1人的起源与发展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少女
上肢骨较细 下肢骨粗长
直立行走
“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 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 “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答:石块明显加工过,呈斧 状和凿状。可作工具,因此 可推断“东非人”在逐渐适 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 解放使他们已初步具有制造 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P3页:思考3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 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 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 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 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神创论
进化论
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
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 先是一类古猿— Nhomakorabea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是如何发展成为现代人类和 现代类人猿的?
现代人类
环境变化 森林 森林减少
古猿 现代 类人猿
4种现代类人猿 (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 等食物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森林古猿是如何发展成为现代人类和 现代类人猿的?
现代人类
环境变化 森林 森林减少
古猿 现代 类人猿
想一想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 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 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 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 石呢?
答: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化石是最好的证据。
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1.1 人的起源和发展

三、类人猿的形态结构与人的本质区别
类人猿 运动 方式
现代人
臂行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 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具能力 不会制造工具
脑发育 脑容量小 的程度 没有语言能力
小
结
人类的起源:
达尔文 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
森林古猿 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
预习问题
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是? 2.类人猿有哪几种?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从1969年7月21日原苏联的加加林 上校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 登上月球后,美国、欧洲接连向火 星、木星、土星发射了一系列探测 器,我国也不甘落后,发射了神州 系列载人飞船,但在宇宙空间至今 仍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 B、猩猩 C、森林古猿 D、黑猩猩
答案:C
自我评估
二、填空题
1、在距今约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开始向人类和类 人猿这两个不同方向进化,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类人猿仍生活 在 热带丛林 的环境条件下。
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 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 些事实说明 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 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 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 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 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_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从哪里来?
观点一:神创论 观点二:进化论
乐安一中生物组
四种现代类人猿
大猩猩
黑猩猩
长臂猿
猩猩
➢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生存; ➢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 不能进行语言和文字交流。
乐安一中生物组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 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 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 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
2、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C)
A.为了换环境 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 3、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_达__尔__文__。
乐安一中生物组
互助提高
1、你支持“神创论”还是“进化论”?为什 么? 2、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我们应该 怎么对待它们?
工具
1200 ml
有,并具有很 强的逻辑思维 能力
乐安一中生物组
森 林 古 猿 及 其 生 活 乐安一中生物组 的 想 像 图
阅读P4资料分析
1、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 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 活2、。想一想, 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
人类化石呢?
答: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化石是最好 的证据。
乐安一中生物组
讨论
就“露西”少女的骨骼 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 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 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答:他的骨盆较宽阔,上 肢细短,下肢粗壮。 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 “露西”少女化石 方式。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精美课件(人教版)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预习检测
圣经传说 根据《圣经·创世纪》的说法,人 是由上帝依照自己的形体创造出来的 ——亚当与夏娃。他们在地球上生儿育 女,成了人类的祖先。
“人类从哪里来?” 进化论唯物主义观点对此又是怎样解 释的呢?
三 新科讲授
探究主题一
人类的起源
175万年前“东非人”遗物分析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 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2.人类的发展历程 森林 环境改变 古猿 自身形态结
构改变
现代 人类
现代 类人猿
观察思考: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象图
与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 生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3.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P3练习3
类人猿
运动 方式
臂行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具能力 不会制造工具
脑发育 脑容量小 的程度 没有语言能力
人类进化:南方古猿 (脑容量逐渐增加)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
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
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区分事实与观点
1.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事实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事实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事实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观点
百分闯关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能力目标: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们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从而引出课题。
任务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借助相关图片及文字,进行自主探究,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借助资料,共同分析、感悟、提升。
【链接资料】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知识点归纳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2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外生殖器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怀孕: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发育过程: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分娩: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人类的起源:
达尔文 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
森林古猿 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 环境变化 3、原因_____________
化石 4、证据_______
练习
1、你认为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 是( B ) A 猕猴 C 恒河猴 B 长臂猿 D 大叶猴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 C 长臂猿 森林古猿 B D 北京猿人 类人猿
)
3、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 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 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 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 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4、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约有110个氨基酸。用氨基酸序列测定法 分析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与人的差别个数如下表: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 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 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 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等。
人与类人猿的比较
类人猿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 的能力 脑的发育 程度
9、你认为古人类最先制造的工具是:( C ) A、骨器 B、瓷器 C、石器 D、以上都不是 10、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 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B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 11、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之一( ) • A.下肢增长 D B.脊柱由弓形变成“S”形 • 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 • 12、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明( ) • ①生物能适应环境 ②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③环境能影响生物 ④环境能适应生物 • A.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提出: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森林古猿
二、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比较
讨论:1、类人猿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 2、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里?生活方式如何? 3、为什么人类数量增加的同时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呢?
这些现代类人猿的体形有什么共同点?
前肢粗长,后肢细短
髋骨较窄
长臂猿生活在 南亚、东南亚 地区以及我国 的云南省
马 猕猴 黑猩猩 鸡
12 1 0 13
响尾蛇 酵母菌 小麦 金枪鱼
14 44 35 2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远的是 。
,最
5、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 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 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 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 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那么,人猿同祖,现 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 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 种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 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 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可合 人 持理珍类 续利视应 发用生: 展资命 道源, 路,保 。保护 护珍 森稀 林生 ,物 走,
尝试——体验语言魅力
1.请你选择三位好朋友 2.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 的一位,要求他用表情或 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 第二位朋友; 3.由他再用同样的方式传 给第三位朋友 4.由第三位朋友用语言表 达出意思来。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最大的变化
古类人猿
露西时代
最大的变化
露西时代
旧石器时代
最大的变化
渔 枪
旧石器时代
渔猎时代
渔 枪
最大的变化
耙
渔猎时代
农耕时代
最大的变化
耙
冲 击 钻
农耕时代
工业时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大的变化
冲 击 钻
工业时代
信息时代
人类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四方面变化:
1.体形: 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使用自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为人类呢?
森 林 古 猿 及 其 生 活 的 想 象 图
资 料 分 析
1、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 壳运动剧烈,相断出现了喜玛拉雅山、阿尔卑斯 山等山脉,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 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 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2.使用工具: 不会使用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3.衣着: 赤裸身体
懂得御寒、遮羞
4.脑发育: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有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人类发展四阶段的比较
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人
南方古猿复原像
猿人的脚印化石
北京人的头骨化石和复原像
马坝人的头骨化石 和复原像
尼人的 复原像
尼安德特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复原像
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
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由于森林大量消失, 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 不下地生活。
东 非 古 人 类 化 石
距今300万 年前的化 石(Lucy) 少女
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会
是怎样的?
细 上肢 、 短
直立行走
髋骨 扁
股骨 壮
粗
下肢 长
粗
东 非 古 人 类 化 石
C
)
3、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
A、黑猩猩 A、袁隆平 B、蛇 B、达尔文 C、青蛙 D、老鼠
4、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是:( B )
C、施莱登 D、罗伯特·虎克 5、经研究表明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 到 96%,这说明( C ) A.有共同祖先 B.经过漫长年代进化 C.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 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 中部和西部的热带 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 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 带 森林中 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 存。它们没有制造 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而类人猿 的数量日益减少? 人类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
原 始 生 命
的
诞 生
神 创 论 者
认 为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 : 生物(包括人)都是由神创
造出来的。
返 回
进 化 论 者
认 为 :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 (包括人类)不是神创 造的,而是由共同的祖 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 演变而来的。
一、人类的起源 神学的创造论 生物学的进化论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 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 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臂行 可以使用工具 但不能制造
现代人
直立行走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 工具 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繁衍
现代类人猿
森 林 古 猿
演变
人类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 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6、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 A、直立行走 B、大脑发达 C、会使用天然工具 D、会制造工具 7、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的发掘地是在北京的: ( B) A、长城 B、周口店 C、故宫 D、天安门广场 8、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B ) A、从树上摘取果实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原话的意思有没有改 变? •你对语言的重要性有 什么体会?
距今175万年前的化石“东非人”
讨论:从石块的形状来
推测,“东非人”已经具 有什么能力? 初步具有: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 削 刮 石块明显经过 砍 加工,可以当 砸 作工具。 斧状 凿状
二、人类的发展
阅读课本第5页并仔细观察下图: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
判断题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是森林古猿。 2、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是一个短 暂的过程。
下列哪项是事实(B )
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 B. 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C.其他地区没有古人类化石 D. 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移过来的
• 13、请你排排队: ①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直立行走 ③部分森林古 猿下地生活 ④产生语言 ⑤大脑发达 ⑥环境 变化 ,人类的进化经历了以上几个过程:请将 他们的正确顺序出: 。
⑥③②①⑤④
1、下列不是人类直立行走的特征是( C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产生语言 D、脊柱呈S形
A 2、下列不属于“东非人”的特征是( A、人工取火 B、直立姿态接近现代人 C、上下肢明显分工 D、能制造各种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