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检验

合集下载

真菌检验

真菌检验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 • • • 菌种:白假丝酵母菌 培养基:沙氏培养基,血琼脂 试剂:革兰染液, 其他:载玻片、小试管、 温箱等。
1.分离培养、菌落检查:将白假丝酵母菌和接种于 沙氏平板和血平板上,室温( 25 ℃ 左右)培养后 观察其菌落特征。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均为酵母 型,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灰白色或奶酪色。
2.显微镜检查:取白假丝酵母菌培养物制片, 经革兰染色,镜下观察其芽生孢子及是否有 假菌丝
3.芽管形成试验:将假丝酵母菌接种于0.5ml人或动 物血清中,37℃孵育1.5-4h,显微镜观察有无芽管形 成。白假丝酵母菌可由孢子长出短小的芽管。
五、实验结果
• 记录所观察到的菌落形态、染色情况 及相关试验结果。 • 完成实验报告
请确保油镜头擦拭干净! 请安排同学留下值日

酵母型真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酵母型真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酵母型真菌的微生物学检验1.检验程序深部真菌检验程序见图23-8。

2. 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

采集标本时应避免病灶周围正常菌群污染。

对于疑似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腰椎穿刺术无菌采集脑脊液3~5ml,特殊情况可采用小脑延髓池或脑室穿刺术,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3.标本直接检查(1)直接显微镜检查:取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显微镜下见到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菌体或孢子及假菌丝(图23-6),可确认为念珠菌感染。

克柔念珠菌可见假菌丝成对称分枝,有细长的芽生孢子。

光滑念珠莳镜下可见卵圆形芽生孢子,细胞尖端单芽,无真假菌丝,不产生厚壁孢子。

用患者脑脊液作墨汁负染色检查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快速的方法。

常规细胞染色可发现隐球菌,但易误诊和漏诊。

如用PAS染色后新生隐球菌呈红色。

(2)G试验:也称螯试验,可测定1-3-β-D-葡聚糖,后者是多种不同种类真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部分可激活马蹄蟹的协同凝集酶-G因子,用显色反应经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其浓度。

血液及无菌体液中检出1-3-β-D-葡聚糖为深部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和酵母菌等感染的标志,但不能确定为何种深部真菌感染。

(3)抗原检测:取患者血清做ELISA、免疫印迹法等检测白念珠菌抗原,如烯醇化酶、甘露聚糖抗原及念珠菌热敏抗原。

(4)抗体检测:早期诊断可采用患者血清作ELISA夹心法、免疫酶斑点试验,方法简便、快速。

也可用乳胶凝集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检测血清中抗白念珠菌抗体。

(5)核酸检测:用PCR法将白念珠菌DNA分子扩增后以分子探针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现有学者提出用短肽噬菌体展示技术与ELISA结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与真菌通用引物PCR结合鉴定白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

4.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在沙保弱培养基上,25℃或37℃培养1~4天后,白念珠菌可在培养基表面出现奶油色类酵母型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和芽生孢子。

热带念珠菌在沙保弱培养基上形成色暗而干燥的菌落。

检验科真菌检验流程PIM

检验科真菌检验流程PIM
常菌群,通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等一定 条件下才会致病。是目前临床上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且 呈增长趋势。
深部感染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腐败有机物、粮食和饲料等,有时也存在 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和粘膜表面。
(一)分类和命名
其中大多数曲霉只发现了无性阶段,它们归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 丝孢菌目、丛梗孢科,少数种具有性阶段归入子囊菌亚门、不整子囊菌 纲、散囊菌目、散囊菌科。其中对人致病的曲霉主要有烟曲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真菌病原学检验程序
临床标本
直接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测 直接镜检
经固定标本染色 墨汁法 法:亚甲蓝染色 染色法 法、革兰染色法、 P法A。S、荧光染色脑 痰 脓
脊 液汁 液

分离培养


沙氏培养基 验
KOH法
25°C 37°C
毛发 指甲 皮屑 脓汁 痰液
观察菌落 菌丝型 酵母型
镜 小生 检 培化
曲霉可侵犯机体许多部位,尤其是呼吸系统,引起肺曲霉病。曲霉可局限在肺内感 染也可播散到其他器官,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曲霉还可诱发超敏反应引起过敏性 支气管肺曲霉病。
有些曲霉可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有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有致癌作 用,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与人类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有关。
深部感染真菌检验
养反 应














葡聚糖
PAS
HE 甘露聚糖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783页图4-6-1
2015年3月第一版
真菌鉴定程序
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检验真菌的方法

检验真菌的方法

检验真菌的方法
1. 直接镜检法:将短柄棉签蘸取患部分泌物、皮屑、毛发等样本,涂于玻璃片上,用40倍至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检测真菌的形态和数量。

2. 细胞学检查法:可采用细胞学方法检查骨髓、淋巴结等组织样本中是否存在真菌,包括涂片法、细胞学初筛法、细胞学制片法等。

3. 培养法:将样本接种于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利用真菌的生长特点判定是否存在真菌的培养。

4. 核酸检测法:查找真菌的DNA或RNA序列,并使用PCR 技术的手段拓展浓度,最后用电泳技术侦察出真菌的情况。

5. 基于免疫学的检测:包括诸如ELISA和荧光法等方法,主要检测真菌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或抗原,以用于检测真菌是否存在。

真菌感染检验

真菌感染检验

浅部感染真菌检验-皮肤癣菌
❖ (三)真菌检验
❖ 1.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 1)甲标本 采集标本前用75%乙醇彻底清洁病甲,以 减少培养时的细菌污染,提高镜检的阳性率。钝刀用 高压或者火焰灭菌,从甲的变色、萎缩或变脆部位、 健甲与病甲的交界处取材,保证一定量与一定深度标 本。甲标本建议取材后立刻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甲 标本应尽量剪碎后接种。对于伴有甲沟炎患者的取材 ,应采用棉拭子,75%乙醇清洁局部后沾取损害分泌 物,每位患者至少应取两个拭子,放入无菌试管中以 备镜检和培养。
❖ 侵入表皮后,在皮肤角质层外2/3处生长、繁殖,引起一 种慢性、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皮肤斑疹,呈灰白色、褐 色或淡黄色,上面附着细小糠皮样鳞屑,有时可融合成 片,似汗渍斑点,俗称汗斑即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皮损最常见于胸、背、臂的上半部皮脂 腺丰富部位。病程缓慢,多年不愈,对健康无碍,但影 响美观。油性皮肤易感,而且与遗传、免疫缺陷等因素 有关,诱发因素为高温多汗。近年大量研究显示,糠秕 马拉癣菌还可引起毛囊炎,可能为脂溢性皮炎的重要发 病原因之一。
浅部感染真菌检验-皮肤癣菌鉴定
❖ 1.毛癣菌属 在SDA(加CCG)上27+1℃培养,毛癣菌 属菌落生长速度慢到中等;质地光滑到毛状;表面呈 白色、黄色、米黄色或红紫色,背面呈苍白色、黄色 、褐色或红褐色。显微镜下大分生孢子呈多细胞、圆 柱状、棒状或香烟形,壁光滑,常缺乏。小分生孢子 呈单细胞、圆形、梨形或棒形,孤立或像葡萄状群生 。有时存在关节型孢子和厚膜孢子。
浅部感染真菌检验-皮肤癣菌
❖ (三)真菌检验
❖ 1.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 2)皮屑标本 采集标本前用75%乙醇清洁取材区域。 用高压或者火焰灭菌钝刀,从损害的边缘向外刮取或 用剪刀剪去疱顶。如果鳞屑量较少或婴幼儿患者,可 采用粘着透明胶带或粘着皮肤采样送检,将透明胶带 粘着面紧压于损害之上,然后剥下,将粘着面向下贴 在透明载玻片上送检。皮屑标本建议取材后立刻进行 真菌镜检及培养。

真菌培养检查方法

真菌培养检查方法

真菌培养检查方法真菌培养检查是医院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和鉴定真菌感染。

以下是真菌培养检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采集标本: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

例如,对于皮肤真菌感染,可以从病灶边缘刮取皮屑;对于深部真菌感染,可能需要采集血液、尿液等标本。

采集的标本应该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 培养基选择:根据不同的真菌种类,选择不同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沙保弱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3. 接种:将采集的标本接种在培养基上,接种时要避免污染。

接种后将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4. 观察:在培养期间,需要定期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

一般情况下,真菌在培养基上生长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如果发现有菌落生长,需要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化反应等试验,以确定真菌的种类。

5. 鉴定:通过形态学鉴定和生化反应等试验,可以确定真菌的种类。

有时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药敏试验等,以确定真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

6. 报告:鉴定完成后,医生会将结果报告给患者。

报告中包括真菌的种类、药敏试验结果等内容。

根据报告,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1. 在采集标本前,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污染标本。

2. 培养期间,应该保持恒温箱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培养基上的真菌能够正常生长。

3. 在鉴定真菌时,应该注意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特征,以及进行生化反应等试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对于深部真菌感染,需要进行多次检查,以排除假阳性的可能。

真菌检验技术

真菌检验技术

真菌检验技术在医学领域,真菌检验技术是诊断真菌感染、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手段。

真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有时会引发各种疾病,从轻微的皮肤感染到严重的系统性感染都有可能。

因此,准确、及时的真菌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真菌检验技术多种多样,首先要提到的是直接镜检法。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快捷,医生通常会从患者的感染部位采集样本,比如皮肤鳞屑、指甲碎屑、痰液、脑脊液等。

然后将样本制作成涂片,经过染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如果能看到真菌的孢子、菌丝等结构,就可以初步判断存在真菌感染。

但直接镜检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真菌数量较少时可能会漏检,而且不能准确鉴定真菌的种类。

培养法是真菌检验中另一种常用的技术。

将采集到的样本接种在适合真菌生长的培养基上,然后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培养基上长出了真菌菌落,就可以进一步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培养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纯培养的真菌,便于进行更详细的鉴定和药敏分析,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培养周期较长,一般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而且有些真菌在常规培养基上不易生长,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检验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设计针对真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的引物,对样本中的真菌 DNA 进行扩增,然后通过检测扩增产物来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快速检测出微量的真菌 DNA,而且还可以对真菌进行种属鉴定。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核酸杂交和基因测序的技术,也为真菌的准确鉴定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血清学检测也是真菌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特定真菌的抗体或抗原。

当人体感染真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通过检测这些抗体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真菌感染。

但血清学检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感染的早期,抗体可能还未产生,或者在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抗体反应可能不明显。

真菌临床检验技术

真菌临床检验技术

真菌临床检验技术真菌临床检验在诊断和治疗真菌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真菌感染菌种构成的变化,新的条件致病真菌的出现,以及真菌感染率的提高,我们需要更为精细和深入的检测工作,以便确定真菌种类和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对真菌进行精确的识别和耐药性分析,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常见的真菌临床检验技术。

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检验的基础,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种类,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

如果疑似浅表真菌感染,例如体癣,可刮取病变部位的边缘痂皮。

对于疑似深部真菌感染,需要采集的标本包括脓液、痰液、脑脊液、血液等。

无论何种情况,标本的采集都需要在尚未使用药物治疗前完成。

如果已经用药,需要停药一周后才能再次采集标本。

另外,标本的采集必须足量,一般情况下,活体组织需要两份(一份用于显微检查和培养,一份送给病理科进行检查),皮屑需要两块,胸腔液为20毫升,脑脊液和血液为5毫升。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无菌,避免二次感染。

采集完成后的标本要尽快送检,保存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特别是对于深部真菌标本。

2.直接检查法真菌直接检验主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首先,取一部分患者的标本,放置在玻璃载片上,加入适量的载液。

在平均分布标本后,用另一块玻片覆盖。

待片刻,利用火焰迅速烘烤载玻片,但不可持续加热以避免结晶。

随后,轻压盖玻片,除去气泡的同时使标本尽可能压薄。

清理周围的溢液后,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初步选择低倍镜,观察是否存在孢子或菌丝。

确定存在后,使用高倍镜进行细致观察,描绘出孢子和菌丝的排列、大小、位置、特征和形态等。

真菌直接检查是一种较为快速和直接的检测方法,其结果可以明确患者是否被真菌感染。

如果结果为阳性,可以确诊患者的真菌感染;如果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排除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明确部分病原菌种,如花斑癣菌、新型隐球菌等,也能够确定某些特定的菌属,如念珠菌属。

真菌检验操作生物安全要求

真菌检验操作生物安全要求

真菌检验操作生物安全要求真菌检验是一项涉及到生命科学和生物安全的重要实验。

在进行真菌检验操作时,实验人员需要遵守一定的生物安全要求,以保障自身安全并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实验人员生物安全要求1. 培训在进行真菌检验操作之前,实验人员应接受培训,掌握真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基本知识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2. 个人防护实验人员在进行真菌检验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更换实验服、洗手、戴好手套等操作时都应注意生物安全。

3. 安全操作实验人员在进行真菌检验操作时,应遵循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如操作要求仔细阅读实验手册,操作前应先确认所需试剂和设备齐全。

4. 废弃物处理实验人员在进行真菌检验操作后,应妥善处置废弃物,并避免将实验室中的废弃物外带,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1. 实验室设置真菌检验的实验室应配备通风设备、安全柜等设备,保证室内循环空气。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也需要严格控制,符合实验要求。

2. 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及实验操作规范知识培训,监督实验人员的操作,保证实验室安全、卫生环境良好。

3. 实验室清洁实验室应每日定期清洁,特别是实验室表面、设备表面、实验台等需要定期清洁、消毒,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

4. 实验室设备维护实验室里的设备应在定期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性,避免操作中出现设备失效等问题,影响实验过程。

总结实验人员在进行真菌检验操作时,应注意生物安全要求,遵循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保障自身安全并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培训等,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卫生、稳定。

真菌感染的常规检验方法

真菌感染的常规检验方法

真菌感染的常规检验方法真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标本采集、直接镜检、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及免疫学试验等。

以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最重要。

1标本采集不同真菌感染应采用不同的临床标本。

浅部真菌感染可以采集毛发、皮屑、指(趾)甲、痂等,标本在分离前常先用75%的乙醇消毒。

深部真菌感染的检查可取痰、尿液、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等。

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转运至实验室进行检查,一般不超过1~2h,以免标本变质污染。

标本须在用药前采集,对已用药者则需停药一段时间后再采集标本。

2检查方法2.1 直接检查法直接镜检是最简单也是很有价值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其优点在于简便、快速,无菌部位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定真菌感染。

但是,除了少数真菌外,多数不能确定其种类。

由于阳性率较低,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诊断,有时需反复检查或做其他方法检查以进一步确定。

直接镜检对于浅表和皮下真菌感染最有帮助。

2.1.1 不染色标本检查取皮屑、毛发、指(趾)甲屑等标本置于载玻片中央,滴加100~200g/L KOH溶液1~2滴,以盖玻片覆盖后在火焰上微微加热,使组织或角质溶解、透明后,先于低倍镜检查有无真菌菌丝或孢子,再以高倍镜检查其特征,可初步诊断真菌感染。

2.1.2 染色标本检查有些真菌如深部真菌需要染色后才能更清楚地观察,常用的染色方法如下。

(1)革兰染色法:多用于白假丝酵母菌、孢子丝菌和新近感染的组织胞浆菌等。

所有真菌均为革兰阳性。

(2)乳酸酚棉蓝染色法:取标本于载玻片上,滴加染液,加上盖玻片后于镜下观察,真菌被染成蓝色。

该法适用于各种真菌的直接检查,培养物涂片检查及小培养标本保存等。

(3)荧光染色法:用0.1%吖啶橙对标本涂片和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为黄绿色,新型隐球菌、鼻孢子菌为红色,组织胞浆菌为红黄色,曲霉菌为绿色。

2.2 分离培养法真菌培养是目前鉴定真菌的唯一方法。

检验科真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真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真菌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在检验科真菌学中,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有多种,本文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一、直接镜检法直接镜检法是最常用的真菌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待检样品直接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利用显微镜放大功能,检测并鉴定真菌的存在。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以迅速获取初步结果,但其只能观察到菌丝、孢子等大型的真菌结构,对于微小的真菌可能存在漏检的情况。

二、培养法培养法是真菌学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待检样品放置于培养基上,促使真菌生长繁殖,从而观察和鉴定真菌的种类和数量。

培养法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如真菌的形态、颜色、生长速度等,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鉴定。

然而,培养法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且对于一些难以培养的真菌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

三、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在真菌学中,PCR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和分析真菌DNA,从而确定真菌的存在和种类。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度敏感性和快速性,能够快速检测到微量真菌,并且可以对样品中的复杂菌群进行分析。

然而,PCR技术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试剂,且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

四、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基于质荷比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真菌学中的检测和鉴定。

通过将待检样品进行质谱分析,可以得到真菌的分子质谱图谱,进一步进行真菌的鉴定和分类。

质谱分析具有高灵敏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准确地确定真菌的种类。

然而,质谱分析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综上所述,真菌学的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包括直接镜检法、培养法、PCR技术和质谱分析。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验目的进行综合考虑。

在真菌学研究和检测过程中,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对真菌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为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临床真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临床真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二、真菌分类及存在形式
1、Ainsworth(1973)分类系统 特点:成立菌物界,分2门,真菌门下分成5个亚门;取 消藻状菌纲,依据鞭毛的有无划分成鞭毛菌亚门、接合 菌亚门。
2、Alexopoulos & Mims (1979) 分类系统
特点:成立菌物界,菌物界Myceteae、Fungi分3个门; 真菌类依鞭毛的有无分2门。 3、菌物分别归属藻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的分类系统
三、真菌的一般检查
(1)、一般镜检
B、胶带粘贴法
用透明胶带直接贴于取材部位,数分钟后揭 下,充分展平后,直接置贴于加有一滴浮液的载 玻片上此液可以是10%~20%的KOH,也可以采 用乳酸酚棉蓝染液(易于观察)。该法常用于花 斑癣患处的直接检查。
三、真菌的一般检查
(2)、常规染色
▪ 乳酸酚棉蓝染色
特点:将藻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分开成三个 独立的界属
➢与医学有关的真菌有四个亚门
接合亚门:毛霉、根霉等 子囊霉亚门:酵母菌属、小孢子霉属等 担子霉亚门:新生隐球菌、灵芝、食用菌等 半知霉亚门:假丝酵母菌属、球孢子菌属等
➢最新的真菌分类
接合菌门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壶菌门
➢根据菌落形态分类:
酵母菌 酵母样菌 霉菌 双相真菌
3、现 代 形 态学技术, 如自动成像分析、电 子颗粒体积、分数几 何学分析形态学的特 点。
二、分子生物学鉴 定
1、表型 分 类 受限, 生理生化技术在丝状 真菌鉴定方面,或是 费时费事或是结果不 准。
2、PCR技术,可以分 析少量真菌细胞,甚 至单个真菌抱子。
3、选择通用寡核昔酸 对真菌种特异性引物, 测定其核昔酸序列。
菌 丝 和 孢 子
三、真菌的一般检查

真菌检验技术—真菌的培养技术(微生物检验课件)

真菌检验技术—真菌的培养技术(微生物检验课件)
染性真菌菌落不下沉,很少引起开裂。
❖ 通过培养可确定菌种,辅助直接检查的不足; ❖ 通常用沙保氏培养基(SDA)(22~28℃); ❖ 深部真菌可用血琼脂或脑心葡萄糖血琼脂37℃培养;
❖ 温度 :22 ℃ ~ 28℃(深部真菌:28 ℃ / 37℃)需氧、 湿度高;PH :4.0~6.0 (弱酸性)
真菌的分离培养
真菌培养是目前鉴定真菌的惟一方法。培养 真菌的温度为28℃,但深部真菌为37℃。菌落是 鉴别真菌的方法。注意以下几点:
①菌落性质:酵母菌还是霉菌; ②菌落大小:病原性真菌菌落小,而条件致病性真
菌菌落大;
③菌落颜色:病原性真菌颜色淡,污染真菌颜色深;
④致病性真菌菌落下沉,有时使培养基开裂;污
❖ 生长速度 : 慢(1~4周见典型菌落) ❖ 菌落特征 :酵母/酵母样菌 :光滑 柔软、湿润;丝状
菌:疏松 (绒毛状、棉絮状、粉末状);颜色 (正 / 背 面)

常用培养方法
❖ 试管法---初代培养、菌种保存 ❖ 大培养---纯种的培养、研究 ❖ 小培养---菌种鉴定 (玻片法 钢圈法 方块法)

真菌检验【送检】SOP--标本采集及处理课件

真菌检验【送检】SOP--标本采集及处理课件

2h 内常温送检
4°C保存
24
眼(角膜刮片、玻璃体液等)标本采集及处理
. 角膜刮片或针吸玻璃体液。 . 15 分钟内常温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则常温保存。角膜刮片直接接种
至不含抑制剂的培养皿中,采用 X 或 C 型涂菌方式,玻璃体液离心后取
沉淀物接种。
15min 内常温送检
不含抑制剂的培养皿 接种培养
不能送检时,常温保存
19
无菌体液 (脑脊液、心包液、腹水和关节液) 标本处理二
. 标本大于 2ml,则 2000g 离心10 分钟,取沉渣接种。 . 若标本量少于 2ml,则将标本直接接种于培养基。
. 推荐使用细胞离心机对无菌体液进行涂片镜检。脑脊液可直接接种于血培养瓶。
离心10min
接种培养
涂片镜检
3
2. 最小抑菌浓度 MIC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体外真菌稀释法或连续浓度梯度稀释法药物敏感性 试验时,在特定培养时间及温度的条件下,能导致特定程度肉眼可见真菌 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
4
3. 剂量依赖敏感 S-DD
. 给予高于常规给药剂量,且达到最大血药浓度时,临床有效。
4. 最低有效浓度 MEC
9
血液标本采集
. 推荐在抗真菌药物使用前,发热初期或寒颤期、采静脉血或骨髓液。 . 立即注入血培养瓶内并轻轻摇匀。至少采集 2 套。 . 标本与培养基比例为 1/10-1/5 (成人每瓶 8-10ml)、必须包括需氧瓶或
真菌瓶。
10
血液标本处理
. 2h 内常温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则常温保存。
2h 内常温送检
6
6. 消化液 lysis solution
. 粘液溶解作用,用于呼吸道标本等的前处理,常用N-乙酰-L-半胱氨酸、 5%草酸或二巯基苏糖醇等。

真菌的微生物检验

真菌的微生物检验
是人体正常菌群的成员,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 致病,如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毛霉菌 等。
一、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又称白色假 丝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 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 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 。 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由于生活环境如营养温度氧气等的改变有些真菌的这类真菌称为dimorphicfungus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及芽生真菌孢子和细菌芽胞的区别真菌孢子细菌芽胞抵抗力不强6070短时间杀死强煮沸短时间不死数目一条菌丝可产生多个孢子一个细菌体只形成一个芽孢作用为繁殖方式之一不是繁殖方式形成位置可在细胞内外形成只在细菌细胞内形成形状形态色泽多样圆形或椭圆形真菌的形态构成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丝有性孢子由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二个细胞融合形绝大多数属于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侧面大分生孢子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分生孢子叶状孢子菌丝细胞直接形芽生孢子隐球菌念珠菌关节孢子厚膜孢子新型隐球菌子囊孢子菌丝末端形成膨大的囊状结构即孢子囊内含很多孢子根霉菌真菌菌丝形态大多数真菌常用沙保氏培养基sda培养
2.分离培养: 取毛发、皮屑、甲屑等标本,用70%乙醇 消毒,接种沙保氏琼脂斜面培养基,25℃培养 7~14天,根据菌落形态及颜色、并挑取菌落 镜检菌丝及孢子的特征进行鉴定。
毛癣菌属
小孢子菌属
表皮癣菌属
3.荧光检查:本法主要用于头癣检查。病 发在滤过紫外灯照射下可发出不同色泽 的荧光,如黄癣菌病发呈暗绿色荧光, 白癣小孢子菌属的病发呈亮绿色荧光 等。


形态特征 小分生孢 子
梨形、棒 形, 较多见 棒形,卵圆 形, 较少见 无


毛癣 菌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馏水100 ml配制:用蒸馏水将氯化钠溶解即可。 25、观察菌落形态时应注意什么? 观察菌落形态时应注意:(1)菌落性质,是酵母菌还是霉菌;(2) 菌落大小,一般病原性真菌菌落小,而条件致病性真菌菌落大;(3) 菌落颜色,一般病原性真菌颜色淡,污染真菌颜色深。(4)致病性 真菌菌落下沉,污染性真菌菌落不下沉;致病性真菌有时使培养基 开列,但污染霉菌很少引起培养基开列。 26、分离皮肤真菌的皮肤真菌实验培养基是什么? 培养基是:(DTM)含蛋白胨、葡萄糖、酚红、放线菌酮、庆大霉素、 四环素等成分。由于皮肤真菌的代谢产物呈碱性,以致其生长周围 的培养基呈红色。 27、分离新生隐球菌的选择培养基是什么? 分离新生隐球菌的选择培养基是左旋多巴-枸橼酸铁和咖啡酸培养 基,因新生隐球菌有酚氧化霉(Plrno oxidase)活性,此霉与左旋 多巴和枸橼算铁反映时,能氧化O-联苯酚形成黑素而呈褐色至黑色, 或酚氧化霉和咖啡酸作用而显棕色菌落。 28、真菌培养的方法有几种?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培养方法有平皿培养、大试管培养和玻片培养等。平皿培养的优点 是表面较大可使标本散布,便于观察菌落形态,但水分易蒸发,只 能培养生长繁殖较快的真菌,如假丝酵母菌、隐球菌。大试管培养 的优点是水分不易蒸发,主要用于皮肤癣菌的培养和真菌菌种的保 存。玻片培养(为量培养、小培养)是将培养皿的真菌培养切成一 个1cm*1cm的小方块在无菌载玻片中央,然后将真菌点种于小方块培 养基的一侧,再盖上无菌盖玻片后培养,培养后将其盖玻片放入另 一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可用于真菌菌种的鉴定。 29、真菌的生化反映有哪些? 检验真菌常用的生化反映有糖(酵)类发酵试验、同化碳源试验、 同化氮源试验或利用硝酸钾试验、牛乳分解试验、酚氧化酶试验、 明胶液化试验和脲酶试验等。主要用于检验深部感染的真菌。 30、配置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按要求称取脱水培养基,倒入所要求量的蒸馏水中,反复搅拌 使各成分混合成均匀混悬液。(2)各成分混合均匀后以文火缓慢加 热并不断搅拌,煮沸1 min,不能过热,以免破坏有效成分。(3) 分装试管应在高压灭菌前,而分装平皿应在高压灭菌后,均待培养 基冷却至45-50度时分装。(4)高压灭菌一般为118-121度,6.81kg
1、什么是真菌? 真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属于真菌界。具有典型的细胞核,不具有叶 绿素,以腐生和寄生方式摄取营养,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有完善 的细胞器,能进行有性生殖和( 或)无性繁殖。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约有20余万种,大多对人 无害,仅有约150种对人和动物致病。 2、 真菌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真菌的基本结构为菌丝和孢子,菌丝为微细的管状结构,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分枝或不分枝,分隔或不分隔,有粗有细, 着色或不着色。一般致病真菌的菌丝较细而且分隔。孢子是真菌的繁殖 器官,也是抵抗不良环境的结构,类似于高等植物的种子,是真菌分类 坚定的最主要依据。 3、 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真菌分为哪两类? 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真菌分为病原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两大类。病原性 真菌本身具致病性,而条件致病菌一般不具致病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即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致病。 4、 引起真菌病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代谢障碍,血液病,尿 毒症,慢性消耗性疾病,外伤,大手术,器官移植,静脉高营养,导插 管,放化疗及爱滋病等都是重要的诱因。 5、 真菌生长的特点? 真菌在生长过程中有从中心向四周等距离生长形成圆形菌落的倾向。也 正因为这一特点使体股癣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环行或多环行。 6、 实验室检查真菌包括什么?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真菌直接检查和真菌培养。 7 、真菌直接检查的意义? (1)直接检查阳性有诊断意义,一般可确定有真菌感染,阴性不能 排除诊断。 (2)根据直接检查所见的真菌镜下形态可确定少数病原菌的种,如新 型隐球菌,花斑癣菌等。有些可确定属,如念珠菌属等。 (3)直接检查所见的真菌形态,代表该菌在组织内的形态即组织象。 (4)真菌镜下形态有时可提示该菌的活动性,如念珠菌出现真菌丝和 假菌丝,皮肤癣菌的菌丝肥大粗长多分枝,胞浆浓都表示该菌处于活跃 状态。 8 、真菌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整齐,如新生隐球菌。(2)霉毒型菌落,是多细胞真菌菌落。菌落呈 棉絮状、绒毛状、粉末状,并产生不同的色素,如皮肤癣菌。 24、直接镜检常用的载液有几种? 1.氢氧化钾溶液 成分: K O H 10 ~40g 蒸馏水100 ml 配制:用蒸馏水将氢氧化钾溶解即可。 2.乳酸-石炭酸-甘油液 成分: 纯结晶石炭酸10g 甘油20 ml 纯乳酸10 ml 蒸馏水10 ml 配制:上述各成分混合溶解即可。 3.墨汁 成分: 优质无颗粒墨汁。 配制:与标本混合后即可观察。 4.甘油氨水液 成分: 甘油20 ml 酒精20 ml 氨水10 ml 配制: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即可。 5.水杨酸-石炭酸-水合氯醛液 成分: 水合氯醛液40g 纯乳酸20 ml 纯石炭酸40g 水杨酸钠10g 配制:上述各成分混合后加温溶解即可。 6.生理盐水液 成分: NaCl 0.9g
(15磅),15min.时间过长会影响培养基的质量。(5)培养基中需 加血或其他不能高压灭菌的成分如抗生素等,应在培养基冷却至 45-50度时以无菌方法加入并搅拌均匀。(6)试管一般每分管分装 培养基7-8ml ,平皿约15ml。若需培养4-6周,平皿内应有35-40ml的 量以保证培养期间培养基不会干掉。(7)分装后的平皿和斜面应置 温室中24h,再贴上标签,放入冰箱中4度保存。(8)冰箱中贮藏时, 试管应棉塞向上,平皿应顶盖朝下。(9)每批培养基制备完毕后随 机抽取若干干管,接种上已知菌种,做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应全部 放弃。(10)脱水培养基配制后一般不需要测PH值。按配方基本成 分配制的培养基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加入琼脂或高压灭菌前必须 测定PH值。(11)配制液体培养基方法与半周体培养要求相同。(12) 已配制的培养基棉塞试管的有效期一般为14d,平皿为30 d。时间过 长应于放弃,以免其内部成分发生变化,影响真菌的生长。 31、体癣和股癣主要由哪些病原菌引起的? 毛癣菌、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中的所有真菌都可以引起人类体 癣和股癣。在我国,体癣的主要致病菌种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菌、 犬小孢子菌、猪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等。股癣的致病菌种与 体癣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股癣较少有小孢子菌感染,而以红色 毛癣菌、须癣毛菌等为主,白念珠菌股癣也较常见。 32、手癣和足癣主要由哪些病原菌引起的? 手癣和足癣的病原菌相似,在世界各地亦基本相同,主要是红色毛 癣菌、须癣毛菌、玫瑰色毛菌、絮状表皮癣菌,烧碱的有断发毛菌、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 33、为什么AIDS患者易感染真菌? 近年来,随着AIDS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真菌病在AIDS患者中的感染 率也成倍增加。其原因主要与下列几方面有关:(1)AIDS患者免疫 力、尤其是细胞免疫力低下,CD4计数明显减少,这种病人特别容易 感染致病真菌,因为机体抵抗真菌感染的主要机制依赖于细胞免疫。 (2)由于对AIDS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改善,早期发现、早期合理 治疗AIDS愈加成为可能,AIDS患者生存期延长,但免疫力低下的情 形难以改变,易患真菌病的诱因未能祛除。(3)新的、有效的抗细 菌药物的出现和应用,治疗了不少AIDS患者并发的细菌感染,从而 使真菌感染更明显化;同时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条件 致病性真菌的继发感染率上升,真菌病的发病率也由此增加。(4) 深部真菌病起病隐匿,易被忽视,病人常见预防性用药中往往不含
15、真菌直接检查的方法? 标本置与玻载片上,加上一滴载液,盖上盖玻片,放置片刻或微加热, 即在火焰上快速通过2-3次,不可煮沸,以免结晶。然后轻压盖玻片, 驱逐气泡并将标本压薄,用吸纸吸去周围溢液,置显微镜下检查。要注 意避免载液溢上盖玻片。标本宜薄而均匀。检查时应遮去强光,先在低 倍镜下检查有无菌丝和孢子,然后用高倍镜观察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特 征、位置、大小和排列等。 16、直接镜检阳性表示什么? 直接镜检阳性表示:(1)有诊断意义(2)代表组织相。直接镜检看到 的真菌形态就是该真菌的组织形态。(3)判断某些真菌种的致病性等。 17、直接镜检的局限性是什么? (1)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真菌感染,直接镜检不如培养敏感,其敏感性 随标本类型、数量、采集时间和质量等而有所不同;(2)有假阳性结 果,因此对直接镜检可疑结果应作复查,或用其他检验方法鉴定。 18、真菌直接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鉴别要点? 直接检查时,标本中的菌丝必须和上皮细胞的边缘,弹力纤维、植物纤 维及其他人工和天然的纤维鉴别。鉴别要点在于真菌菌丝的两侧边缘平 行,粗细均匀,弯曲舒展自然,内有胞浆和颗粒,折光性强等。酵母应 与脂肪球、气泡、花粉等鉴别,必要时可做染色检查。 19、临床真菌标本的采集类别有哪些? (1)皮肤的角质性物质:毛发、指(趾)甲、皮屑等。 (2)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生殖道分泌物、耳垢、痰、粪便、尿液等。 (3)血液和体液:体液包括胸水、腹水、脑脊液、淋巴穿刺液等。 20、真菌检验的方法包括什么? 真菌检验的方法包括直接镜检真菌形态、真菌抗原检测、真菌分离培养 与坚定、真菌核酸检测及真菌毒素检测等。 21、检测真菌抗原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真菌抗原,常用的方法有胶乳凝集实验、ELISA、 半定量放射免疫测定法。 22、真菌培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真菌培养是目前鉴定真菌的惟一方法。培养成功与否与采集的标本是否 适当、是否新鲜、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温度与时间等有关。 23、真菌培养的菌落特征是什么? 真菌培养后可形成两种菌落:(1)酵母型菌落,是单细胞真菌的菌落, 形态与细菌菌落相似,但较大一些,菌落表现光华、湿润、柔软、边缘
真菌培养的目的在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病原菌,确定是否有真菌感染及 感染真菌的种类,以弥补直接检查的不足,同时在培养鉴定的过程中对 其形态,镜下结构,生理特点和生化特征等进行充分的研究,以了解全 部生活史并据以推断其应归隶的属和种,指导临床治疗。同时,分离的 菌种可保存以便交流和继续研究。 9、真菌实验室怎样消毒? 工作台每日用消毒灵、5%石碳酸液或0.5%过氧乙酸消毒2次。每周实验 室空气消毒1次(每4立方米空间用35ml 40%甲醇加入18g高锰酸钾,门 窗紧闭熏蒸24h)。 10、万一发生真菌标本污染工作台面,该怎样做? 万一发生真菌标本污染工作台面不要立刻用水冲洗,而应先用纸巾覆 盖,倒上5%的石碳酸液,20min后清除。 11、临床采集真菌标本注意事项? (1)采集的标本要适宜,不同真菌感染应采取不同的临床标本。怀疑 为浅部真菌感染如体癣,应刮取病变边缘的痂,皮屑,发癣应取折断了 的病发。怀疑为深部真菌感染应取血液,脑脊液、痰、脓汁等。 (2)在用药前采集标本,一般真菌标本须在用药前采集,对已用药者 则需停药一段时间后再采集标本。 (3)采集标本要足量要求,血液很脑脊液标本5ml,胸腔液20ml,皮屑 标本两块,活体组织两份(一份送病理科检查,一份作镜检和培养)。 (4)严格无菌操作,在采集标本时严格无菌操作,并进行消毒处理, 尤其是在采集血液和脑脊液标本时,要避免污染杂菌。 (5)采集的标本要送检,对采集的标本应立即送检,特别是深部真菌 标本采集后最长不得超过2h。 12、致病真菌可分哪两类? 临床上常将致病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类。浅部真菌主要侵犯 皮肤角蛋白组织。包括角质层、甲板、毛发和羽毛等;深部真菌可累及 皮肤、皮下组织,甚至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13、紫外线能否杀灭真菌? 大剂量的紫外线或X线对真菌有抑制作用,但无杀菌作用。 14、真菌病分为几类? 传统上将真菌病分为四大类,即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 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浅表真菌病和皮肤真菌病又称为浅部真菌病,而 深部真菌病则包括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有些真菌如念珠 菌,既能侵犯浅部又能累及深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