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选课《建筑文化》结业论文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人文教育
年级2014级
姓名王晶晶
论文题目北京四合院及其儒家文化内涵
指导教师王士革职称讲师
成绩
2015年12月
北京四合院及其儒家文化内涵
王晶晶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46400
摘要:北京四合院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民居形式的精华,是北方民居形式的典范,几乎成了北京古建筑形式的代名词,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迷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观念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式的影响分析,以学儒家礼乐思想,四合院体现的宗法,等级和伦理方面整理,阐述了北京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联系。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中国儒家文化礼乐思想伦理宗法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历史悠久,而其中作为北方特色的四合院则是令人瞩目的。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对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情有独钟,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现以北京民居四合院为例,探讨民居四合院儒家文化内涵。目前,学术界在对四合院规制进行了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其整体布局、结构关系等方面呈现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特征。本文以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以历史学角度去观察传承千年的四合院文化。
1.儒家礼乐思想对四合院型制的影响
《礼记·礼运》日:“失礼必本于泰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把凡符合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事皆视为“礼”,这样作为顺阴阳、四时变化的四合院,在正统儒家看来,自然也应符合“礼”, 礼最突出的特征即有着明确且非常严格的关于上下远近高低等级、尊卑贵贱的社会人伦秩序规范。同时作为儒家另一核心的“乐”,则从另一层次展现人与建筑、方位之关系。国家上下、社会生活以及家庭内部都被纳入到礼乐制约体系。其影响在建筑方面的外在表现明显,人的尊卑等级通过建筑形式区分开来,建筑也成为礼的重要表现渠道,用以显示封建权利,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封建统治者逐步将建筑制度加以细分,由此儒家礼制思想也就通过如此一步步地根于中国的道德土壤,为后世所沿用。
1.1 北京四合院整体布局的儒家文化体现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及伦理道德制约下的民居形式,很多地方反映出深刻的等级规定及尊卑差别。北京的四合院强调对称的平面布局,对外封闭,对内开敞,中间设有多个庭院,反映严格的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思想。全宅分为内外院,中间以垂花门隔绝,外宾、仆役不得随意入内院,内眷不轻易到外院,反映出封建家庭关系中内外有别的观念。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正房不仅是实际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家族精神象征。此外对各种朝向、质量、面积不同的住房皆按照尊卑、长幼的次序安排使用。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左次间住祖父母,右次间住父母。正房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子侄等晚辈居住,大哥住左厢,二弟住
右厢。而仆役等只能住在外院从房内。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就是沟通内外院的门,俗称二门,又称内门。在垂花门以外的倒座房或厅房及其所属院落算作外宅,它是接待外来宾客的地方;垂花门以内的正房、厢房、耳房以及后罩房等。
1.2 北京四合院结构关系的儒家礼法精神
结构关系方面,四合院采取的是封闭式的环形结构。除了门,四周墙壁与外界完全隔绝,内部空间自成天地,房屋之间相互毗邻围合,中部形成庭院,纵横道路以便交通。总体来说,四合院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封闭性成为其特征之一。围墙的作用不仅可以遮蔽外人目光,从更深层次上看,空间结构的封闭,使一个有共同经济来源的家庭可以相对独立于外部世界,它圈定了居住空间的大小,表示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等级规范,是儒家礼法精神。空间序列上,四合院讲究正南朝向的中轴对称式布局手法。通过方正的井字形建筑排列手段,将封建人伦纲常的长幼有序,上下尊卑等家庭关系完美的诠释。沿着中轴线向纵横两个方向铺展,四合院建筑规则地排列出一个家族的等级序列。在这样的环境下,四合院更加切合中国儒家文化,这是在中国宗法制度为体系的大统一下创造的体系,也变现了中国古代落后封闭性特征。2.北京四合院的传统文化内涵
2.1 宗法制度
北京四合院作为构成城市建筑体系的基本单元,其建筑布局和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的总体布局密不可分,成为上到皇宫下到黎民百姓住宅的重要建筑体系,不仅具有必要的建筑功能,而且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承,自始至终都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建筑立意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封建礼制、伦理教化、宗法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建筑是社会意识的反映,同时也是地理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反映,而社会意识是决定建筑形式的主要因素。在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中,传递着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宗法、堪舆、等级以及社会地位、经济因素等,这种建筑与文化二者合一的营造理念,深刻的透视出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的背景,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才是能够延续这种建法制度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思想统治和社会结构的核心。这个时期的宗法制度体现不同宗族成员的不同地位,维系亲情,维护尊长特权。这些方面都在四合院建筑的格局、建筑形式、建筑规模等方面得到了验证。例如,在宗族势力下,人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也都埋葬在本宗属的墓地。这种建筑文化理念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使得同一宗族的人享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住所,共同的墓地。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深入观察,可以认为北京四合院是这种思想理念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物质表现形式,因此,这种族居的建筑形式,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传承千年的精神支柱。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四合院的家庭居住形式作为以血缘为纽带,为四合院建筑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宗法的印记。
2.2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是四合院建筑设计中的重点体现,是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建筑上的真实体现。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等级制度是极为严格的。就其四合院建筑本体来讲,四合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