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舌与脏腑

1.以五脏划分

舌根主肾、命门,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主肝,右主胆。

2.以三焦划分:

舌尖属上焦,上焦主心肺;

舌中属中焦,中焦主脾胃;

舌根属下焦,下焦主肝肾。

3.舌形色在五脏分居

白苔肺经;绛苔心经;黄苔胃经;鲜红胆经;黑苔脾经;紫色

肾经,焦紫起刺或舌青滑均属肝经。

舌与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它通过连及舌本,挟舌本,或在经脉循行中虽未系舌本,但有关舌病者亦属其经脉所主等形式,与舌相联系的主要经络:

一、足太阴牌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入腹,属脾,络胃,上穿嗝,挟行咽喉,连于舌本,并散舌下。另一分支从胃腑别出,上穿隔,注入心中,与手少明心经相交接。

当外邪侵犯本经后,可出现循经病变,如舌根强硬,食后呕吐,胃院疼痛、胀满,时有暖气,便后或排气则觉舒适;亦可有全身症状,全身及四肢沉重无力;总以脾胃病症状为主。

二、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耻下,斜行足心涌泉穴,出舟骨相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绿至胭内侧,沿股内侧后缘上人脊内,贯穿脊柱,属肾,络膀胱。直支,从肾脏上行,穿肝,过隔,入肺,沿喉咙上行挟于舌根部。另一分支从肺别出,络心,注胸中,交于手厥明心经络。

外邪侵犯本经,可出现循经和全身症状,以肾虚症状为主。

三、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毫毛中(大敦穴),沿足背上行,过内踝前一寸,向上八寸交于足太阴脾经后,向后上行至膝关节内侧,沿大腿内侧向前,入阴毛中,绕阴部,入小腹,上挟胃旁,属肝,络胆,上行过嗝,散布胁肋部,向上沿喉咙后方。人鼻咽部,向上连接目系,上出前额部,于头顶交汇督脉。另有目系支脉,从目系分出,下行至额里,环绕唇内。另一肝系支脉,从肝分出,过嗝,入肺。

外部侵犯本经,引起循经和全身症状,多以瘀证,实证为主。

四、任脉:

任脉起于中极穴下方的会阴穴,向上行经关元穴达咽喉,上结于舌本,出循面部而络于目。

由上述可见,五脏皆系根于心,通过经络,手足阴阳脉气亦通于舌,正如清代傅耐寒在《舌胎统志》序中论述:盖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如心之开窍为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挟舌本,心脉系于舌根,脾络系于舌旁,肾肝之络脉,亦上系于舌本。夫心为神明之府,五脏之主;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源;脾主中州,四脏赖心灌溉。是以脏府有病,必变见于舌上也,故舌辨脏府之虚实寒热,犹气口之辨表里阴阳。”

练舌保健法

1.舌柱上腭。打坐时闭目冥心,舌尖轻舔上腭,调和气息,舌端金津玉液频生,当此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咽时要汩汩有声,直送下丹田。久行此法,五脏邪火不炎,气血流畅,百脉凋匀,有益寿之功。

2.赤龙搅海。用舌在口内舔摩内侧齿龈,自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共9圈。然后再用舌舔摩外侧齿龈9 圈,顺序同上。此法久之可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3.鼓漱华池。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蠕动。当有津液生后要鼓漱有声,共36次。津液漱口后分3口咽下,并用意念引入丹田。这谓之玉液还丹。此法玉液灌溉五脏,润泽肢体,久之身轻体健,步履轻捷,百病皆除。

4.赤龙吐信。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觉,在舌不能再伸长时,把舌缩回口中。这样一伸一缩,面部和口舌随之一紧一松,共做9 次。此法利五脏,久之可回春驻颜。

5.张口结舌。张大口,伸长舌,口中如有津液生后可仰头咽下,心中默数81个数后收功。久行此法有通气、消食、驻颜去皱之效,对面部神经疾患也有疗效。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舌象图谱说明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3.舌诊的注意事项

(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

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

(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

色不易分辨。

(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

(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色。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

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

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

(1)正常舌象:

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

薄白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

(2)舌象的变化:

①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

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

淡白舌多与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减少,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贫血,或蛋白质缺乏,尤其是白蛋白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血液量增加,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发热,尤其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脱水,维生素缺乏,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血,或缺氧而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及癌肿患者。

舌体胖嫩,主要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且可因水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乳头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乳头向蕈状乳头转化,同时由于粘膜固有层中血管充血扩张,致蕈状乳头肿胀,充血而成。

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脱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减少,故舌面干燥,所以舌面干燥是临床失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水的最早表现。

②舌苔的变化与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菌的作用,口腔中存在水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脏器疾病等有关:白苔多为氧气交换减少,或贫血,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黄苔是由

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乳头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黄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性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发热及一些恶性肿瘤;黑苔的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物质,或与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致黑色,故认为慢性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由于恶性疾病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黑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

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质、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乳头延长,加上角质碎片、渗出物等堆积所致。

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

①与营养缺乏有关:慢性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床上可见到黄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热病人开始多薄白苔,中期多干黄苔,糖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

②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缺氧者,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出现光滑舌。

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行病初起多白腻苔,病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则多见黄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性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发生,正气不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以实热证居多,故多表现为黄苔。

④与唾液有关:高热的病人如中毒性肺炎和急性肠炎失水患者,均有舌面干燥,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性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干燥。

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

(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舌多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

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

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

白苔舌总论

伤寒邪在皮毛。初则舌有白[/b]沫。次则白[/b]涎白[/b]滑。再次白[/b]屑白[/b]疱。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入经之微甚也。舌乃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当赤色。今反见白色者。是火不能制金也。初则寒郁皮肤。毛窍不得疏通。热气不得外泄。故恶寒发热。在太阳经。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症。传至阳明经。则有白[/b]屑满舌。虽症有烦躁。如脉浮紧者。犹当汗之。在少阳经者。则白[/b]苔白[/b]滑。用小柴胡汤和之。胃虚者。理中汤温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大小承气、分轻重下之。白[/b]舌亦有死症。不可忽视也。

微白[/b]滑苔舌

寒邪初入太阳。头疼、身热、恶寒、舌色微白[/b]有津。香苏散、羌活汤之类发散之。

薄白[/b]滑苔舌

此太阳里证舌也。二三日未曾汗。故邪入丹田渐深。急宜汗之。或太阳与少阳合病。有此舌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厚白[/b]滑苔舌

病三四日。其邪只在太阳。故苔纯白[/b]而厚。却不干燥。其证头疼发热。脉浮而紧。解表自愈。

干厚白[/b]苔舌

病四五日。未经发汗。邪热渐深。少有微渴。过饮生冷。停积胸中。营热胃冷。故令发热烦躁。四肢逆冷。而苔白[/b]干厚。满口白[/b]屑。宜四逆散加干姜。

白[/b]苔黄心舌

此太阳经初传阳明府病舌也。若微黄而润。宜再汗。待苔燥里证具。则下之。若烦躁呕吐。大柴胡汤加减。亦有下淡黄水沫。无稀粪者。大承气汤下之。

白[/b]苔黄边舌

舌中见白[/b]苔。外有微黄者。必作泄。宜用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干白[/b]苔黑心舌

此阳明府兼太阳舌,其苔边白[/b]中心干黑者。因汗不彻。传至阳明所致。必微汗出、不恶寒、脉沉者。可下之。如二三日未曾汗。有此舌必死。

白[/b]滑苔尖灰刺舌

此阳明府兼少阳舌也。三四日自利脉长者生。弦数者死。如有宿食。用大承气下之。十可全五。

白[/b]苔满黑刺干舌

白[/b]苔中生满干黑芒刺。乃少阳之里证也。其证不恶寒反恶热者。大柴胡加芒硝急下之。然亦危证也。

白[/b]滑苔黑心舌

白[/b]苔中黑。为表那入里之候。大热谵语。承气等下之。倘食复而发热、或利不止者。难治。

半边白[/b]滑舌

白[/b]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舌苔者。小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b]虎汤。

脏结白[/b]滑舌

或左或右。半边白[/b]苔。半边或黑或老黄者。寒邪结在脏也。黄连汤加附子。结在咽者。不能语言。宜生脉散合四逆汤。可救十中一二。

白[/b]苔黑斑舌

白[/b]苔中有黑小斑点乱生者。乃水来克火。如无恶候。以凉膈散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一二。

白[/b]苔燥裂舌

伤寒胸中有寒。丹田有热。所以舌上白[/b]苔。因过汗伤营。舌上无津。所以燥裂。内无实热。故不黄黑。宜小柴胡加芒硝微利之。

白[/b]苔黑根舌

舌苔白[/b]而根黑;火被水克之象。虽下亦难见功也。

白[/b]尖黄根舌

邪虽入里。而尖白[/b]未黄。不可用承气。宜大柴胡汤加减。下后无他证。安卧神清。可生。倘再有变证。多凶。

白[/b]苔双黄舌

此阳明里证舌也。黄乃土之色。因邪热上攻。致令舌有双黄。如脉长恶热。转矢气烦躁者。大柴胡调胃承气下之。

白[/b]苔双黑舌

白[/b]苔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土气衰绝。故手足厥冷。胸中结痛也。理中汤泻心汤选用。如邪结在舌根。咽嗌而不能言者。死证也。

白[/b]苔双灰色舌

此夹冷食舌也。七八日后见此舌而有津者。可治。理中四逆选用。无津者不

治。如干厚见里证。则下之。得汤次日灰色去者安。

白[/b]尖中红黑根舌

舌尖白[/b]而根灰黑。少阳邪热传腑。热极而伤冷饮也。如水停津液固结而渴者。五苓散。自汗而渴者。白[/b]虎汤。下利而渴者。解毒汤。如黑根多、白[/b]尖少、中不甚红者。难治。

白[/b]苔尖红舌

满舌白[/b]滑而尖却鲜红者。乃热邪内盛。而复感客寒入少阳经也。小柴胡汤加减。

白[/b]苔中红舌

此太阳初传经之舌也。无汗者发汗。有汗者解肌。亦有少阳经者。小柴胡汤加减。

白[/b]苔变黄舌

少阳证罢。初见阳明里证。故苔变黄色。兼矢气者。大柴胡汤下之。

白[/b]尖红根舌

舌尖苔白[/b]。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证寒热、耳聋、口苦、胁痛、脉弦。小柴胡汤和解之。

白[/b]苔尖灰根黄舌

此太阳湿热并于阳明也。如根黄色润、目黄小便黄者。茵陈蒿汤加减。

白[/b]苔尖根俱黑舌

舌根尖俱黑而中白[/b]。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

熟白[/b]舌

白[/b]苔老极。如煮熟相似者。心气绝而肺色乘于上也,始因食瓜果冰水等物。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候。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

淡白[/b]透明舌

年老胃弱。虽有风寒。不能变热。或多服汤药。伤其胃气。所以淡白[/b]透明。似苔非苔也。宜补中益气加减治之。

白[/b]苔如积粉舌

此舌乃瘟疫初犯募原也。达原饮。见三阳表证。随经加柴胡、葛根、羌活。见里证。加大黄。

伤寒舌鉴黄苔舌总论

黄苔舌总论

黄苔者。里证也。伤寒初病无此舌。传至少阳经。亦无此舌。直至阳明府实。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苔。当分轻重泻之。初则微黄。次则深黄有滑。甚

则干黄焦黄也。其证有大热、大渴、便秘、谵语、痞结、自利。或因失汗发黄。或蓄血如狂。皆湿热太盛。小便不利所致。若目白[/b]如金。身黄如橘。宜茵陈蒿汤,五苓散。栀子柏皮汤等。如蓄血在上焦。犀角地黄汤。中焦、桃仁承气汤。下焦,代抵当汤。凡血证见血则愈。切不可与冷水。饮之必死。大抵舌黄证虽重。若脉长者。中土有气也。下之则安。如脉弦下利、舌苔黄中有黑色者。皆危证也。

纯黄微干舌

舌见黄苔。胃热之极。土色见于舌端也。急宜调胃承气下之。迟则恐黄老变黑。为恶候。

微黄苔舌

舌微黄而不甚燥者。表邪失汗而初传里也。用大柴胡汤。若身目俱黄者。茵陈蒿汤。

黄干舌

舌见干黄。里热已极。急下勿缓。下后脉静身凉者生。反大热而喘脉躁者死。

黄苔黑滑舌

舌黄而有黑滑者。阳明里证具也。虽不干燥。亦当下之。下后身凉脉静者生。大热脉躁者死。

黄苔黑斑舌

黄苔中乱生黑斑者。其证必大渴谵语。身无斑者。大承气下之。如脉涩、谵语,循衣摸床、身黄斑黑者。俱不治。下出稀黑粪者死。

黄苔中黑通尖舌

黄苔从中至尖通黑者。乃火土燥而热毒最深也。两感伤寒必死。恶寒甚者亦死。如不恶寒。口燥咽干而下利臭水者。可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十中可救四五。口干齿燥。形脱者。不治。

老黄隔瓣舌

舌黄干涩而有隔瓣者。乃邪热入胃。毒结已深。烦躁而渴者。大承气汤。发黄者。茵陈蒿汤。少腹痛者。有瘀血也。抵当汤。结胸。大陷胸汤。

黄尖舌

舌尖苔黄。热邪初传胃腑也。当用调胃承气汤。如脉浮恶寒。表证未尽。大柴胡两解之。

黄苔灰根舌

舌根灰色而尖黄。虽比黑根少轻。如再过一二日。亦黑也。难治。无烦躁直视。脉沉而有力者。大柴胡加减治之。

黄尖红根舌

根红而尖黄者。乃湿热乘火位也。瘟热初病。多有此舌。凉膈解毒等药。消息治之。

黄尖黑根舌

舌黑根多而黄尖少者。虽无恶证恶脉。诚恐暴变一时。以胃气竭绝故耳。

黄苔黑刺舌

舌苔老黄极而中有黑刺者。皆由失汗所致。邪毒内陷已深。急用调胃承气下之。十中可保一二。

黄大胀满舌

舌黄而胀大者。乃阳明胃经湿热也。证必身黄、便秘、烦躁。茵陈蒿汤。如大便自利而发黄者。五苓散加茵陈、栀子、黄连等治之。

黄尖白[/b]根舌

舌根白[/b]尖黄。其色倒见。必是少阳经传阳明府病。若阳明证多者。大柴胡汤。少阳证多者。小柴胡汤。如谵语烦躁者。调胃承气汤。

黄根白[/b]尖舌

舌尖白[/b]根黄。乃表邪少而里邪多也。天水散、凉膈散合用。如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发黄。茵陈蒿汤。

黄根灰尖舌

舌乃火位。今见根黄尖灰。是土来侮火也。不吐不利、心烦而渴者。乃胃中有郁热也。调胃承气加黄连。

黄根白[/b]尖短缩舌

舌见根黄尖白[/b]而短硬。不燥不滑。但不能伸出。证多谵妄烦乱。此痰挟宿食占据中宫也。大承气加姜、半主之。

红边中黑滑舌

舌黑有津。证见谵语者。必表证时不曾服药。不戒饮食。冷物结滞于胃也。虚人黄龙汤。或枳实理中加大黄。壮实者用备急丸热下之。夏月中暍。多有此舌。以人参白[/b]虎汤主之。

通尖黑干边白[/b]舌

两感一二日间。便见中黑边白[/b]厚苔者。虽用大羌活汤。恐无济矣。

黑边晕内微红舌

舌边围黑。中有红晕者。乃邪热入于心胞之候。故有此色。宜凉膈合大承气下之。

中燥舌

舌苔中心黑厚而干。为热盛津枯之候。急宜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以解之。

中黑无苔干燥舌

舌黑无苔而燥。津液受伤而虚火用事也。急宜生脉散合附子理中汤主之。

伤寒舌鉴黑苔舌总论

黑苔舌总论

伤寒五七日。舌见黑苔。最为危候。表证皆无此舌。如两感一二日间见之。必死。若白[/b]苔上渐渐中心黑者。是伤寒邪热传里之候。红舌上渐渐黑者。乃瘟疫传变。坏证将至也。盖舌色本赤。今见黑者。乃水来克火。水极似火。火过炭黑之理。然有纯黑、有黑晕、有刺、有隔瓣、有瓣底红、瓣底黑者。大抵尖黑犹轻。根黑最重。如全黑者。总使神丹。亦难救疗也。

纯黑舌

遍舌黑苔。是火极似水。脏气已绝。脉必代结。一二日中必死。切勿用药。

黑苔瓣底红舌

黄苔久而变黑。实热亢极之候。又未经服药。肆意饮食。而见脉伏、目闭、口开、独语、谵妄。医遇此证。必掘开舌苔。视瓣底红者。可用大承气下之。

黑苔瓣底黑舌

凡见瓣底黑者。不可用药。虽无恶候。脉亦暴绝。必死不治。

满黑刺底红舌

满舌黑苔。干燥而生大刺。揉之触手而响。掘开刺底红色者。心神尚在。虽火过极。下之可生。有肥盛多湿热人。感冒发热。痞胀闷乱。一见此舌。急用大陷胸丸攻下。后与小陷胸汤调理。

刺底黑舌

刺底黑者。言刮去芒刺。底下肉色俱黑也。凡见此舌。不必辨其何经何脉。虽无恶候。必死勿治。

黑烂自啮舌

舌黑烂而频欲啮。必烂至根而死。虽无恶候怪脉。切勿用药。

中黑边白[/b]滑苔舌

舌见中黑边白[/b]而滑。表里俱虚寒也。脉必微弱。证必畏寒。附子理中汤温之。夏月过食生冷而见此舌。则宜大顺冷香选用。

黑中无苔枯瘦舌

伤寒八九日。过汗。津枯血燥。舌无苔而黑瘦。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不硬满。神昏不得卧。或时呢喃叹息者。炙甘草汤。

黑干短舌

舌至干黑而短。厥阴极热已深。或食填中脘。胀所致。急用大剂大承气下之。可救十中一二。服后。粪黄热退则生。粪黑热不止者死。

伤寒舌鉴灰色舌总论[/b]

灰色舌总论[/b]

灰色舌、有阴阳之异。若直中阴经。则即时舌便灰黑而无积苔。若热传三阴。必四五日表证罢而苔变灰色也。有在根在尖在中者。有浑舌俱灰黑者。大抵传经热证。则有灰黑干苔。皆当攻下泄热。若直中三阴之灰黑无苔者。即当温经散寒。又有蓄血证。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亦有不狂不语。不知人事。而面黑舌灰者。当分轻重以攻其血。切勿误与冷水。引领败血入心而致不救也。

纯灰舌

舌灰色无苔者。直中三阴而夹冷食也。脉必沉细而迟。不渴不烦者。附子理中四逆汤救之。次日。舌变灰中有微黄色者生。如渐渐灰缩干黑者死。

灰中舌

灰色现于中央。而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热传厥阴之候。乌梅丸主之。

灰黑苔干纹裂舌

土邪胜水。而舌见灰黑纹裂。凉膈调胃皆可下之。十中可救二三。下后。渴不止热不退者。不治。

灰根黄尖中赤舌

舌根灰色而中红尖黄。乃肠胃燥热之证。若大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转矢气者。下之。如温病热病。恶寒脉浮者。凉膈、双解选用。

灰色重晕舌

此瘟病热毒。传遍三阴也。热毒传内一次。舌即灰晕一层。毒盛故有重晕。最危之证。急宜凉膈、双解解毒。承气下之。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亦有横纹二三层者。与此重晕不殊。

灰黑干刺舌

灰黑舌中又有干刺。而见咽干、口燥、喘满。乃邪热结于少阴。当下之。然必待其转矢气者。方可下。若下之早。令人小便难。

灰黑尖舌

已经汗解而见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伤饮食。邪热复盛之故。调胃承气汤下之。

灰黑尖干刺舌

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后犹加饮食之故。虽证见耳聋、胁痛、发热、口苦。不得用小柴胡。必大柴胡或调胃承气加消导药。方可取效。

灰中墨滑舌

淡淡灰色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此热邪传里。而中有宿食未化也。大柴胡汤。

灰黑多黄根少舌

舌灰色而根黄。乃热传厥阴。而胃中复有停滞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

而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气脱也。

边灰中紫舌

舌边灰黑而中淡紫。时时自啮舌尖为爽。乃少阴厥气逆上。非药可治。

伤寒舌鉴红色舌总论[/b]

红色舌总论[/b]

夫红舌者。伏热内蓄于心胃。自里而达于表也。仲景云。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故舌红而赤。又有瘟疫疫疠。一方之内。老幼之病皆同者。舌亦正赤而加积苔也。若更多食。则助热内蒸。故舌红面赤。甚者面目俱赤而舌疮也。然病有轻重。舌有微甚。且见于舌之根尖中下左右。疮蚀胀烂。瘪细长短。种种异形。皆瘟毒火热蕴化之所为也。其所治亦不同。当解者内解其毒。当砭者砭去其血。若论汤液。无过大小承气、黄连解毒、三黄石膏等。此类而推可也。

纯红舌

舌见纯红色。乃瘟疫之邪热初蓄于内也。宜败毒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等治之。

红中淡黑舌

舌红中见淡黑色而有滑者。乃太阳瘟疫也。如恶寒。有表证。双解散合解毒汤微微汗之。汗罢急下。如结胸烦躁直视者。不治。

红中焦黑舌

舌见红色。中有黑形如小舌。乃瘟毒内结于胃。火极反兼水化也。宜凉膈散。若黑而干硬。以指甲刮之有声者。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红中黑斑舌

见小黑斑星于红舌上者。乃瘟热乘虚入于阳明。胃热则发斑也。或身上亦兼有红赤斑者。宜黑参升麻汤、化斑汤等治之。

红内黑尖舌

舌本红而尖黑者。足少阴瘟热乘于手少阴也。竹叶石膏汤。

红色人字纹裂舌

舌红甚而又有纹裂者。阳明热毒熏蒸膈上。故现人字纹也。宜服凉膈散。如渴甚转矢气者。大承气下之。

红断纹裂舌

相火来乘君位。致令舌红燥而纹裂作痛。宜黄连解毒汤加麦门冬寒润之。

红内红星舌

舌见淡红色。又有大红星点如疮瘰者。湿热伤于脾土。罨而欲发黄之候。宜茵陈蒿汤、五苓散选用。

深红虫碎舌

舌红更有红点。坑烂如虫蚀之状。乃水火不能既济。热毒炽盛也。不拘日数。宜小承气汤下之。不退、再以大承气下之。

红色紫疮舌

瘟疫多有此舌。其证不恶寒。便作渴烦躁。或咳痰者。宜解毒汤加黑参、薄荷。并益元散治之。尺脉无者必死。战栗者亦死。

红中微黄根舌

热入阳明胃腑。故舌根微黄。若头汗、身凉、小便难者。茵陈蒿汤加栀子、香豉。

红中微黄滑舌

病五七日。舌中有黄苔。是阳明证。如脉沉实谵语。虽苔滑。宜大柴胡汤。若干燥者。此内邪热盛。急用大承气下之。

红长胀出口外舌

舌长大胀出口外。是热毒乘心。内服泻心汤。外砭去恶血。再用片脑、人中黄掺舌上。即愈。

红餂舌

舌频出口为弄舌。餂至鼻尖上下或口角左右者。此为恶候。可用解毒汤加生地黄。效则生。不效则死。

红痿舌

舌痿软而不能动者。乃是心脏受伤。当参脉证施治。然亦十难救一也。

红硬舌

舌根强硬失音。或邪结咽嗌以致不语者。死证也。如脉有神而外证轻者。可用清心降火去风痰药。多有得生者。

红尖出血舌

舌上出血如溅者。乃心脏邪热壅盛所致。宜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辈治之。

红中双灰干舌

瘟热病而舌见两路灰色。是病后复伤饮食所致。令人身热谵语。循衣撮空。如脉滑者。一下便安。如脉涩下出黑粪者死。

红尖白[/b]根舌

红尖是本色。白[/b]苔为表邪。如恶寒、身热、头痛。宜汗之。不恶寒、身热、烦渴者。此太阳里证也。五苓散两解之。

红战舌

舌战者。颤掉不安。蠕蠕瞤动也。此证因汗多亡阳。或漏风所致。十全大补、

大建中汤选用。

红细枯长舌

舌色干红而长细者。乃少阴之气绝于内。而不上通于舌也。纵无他证。脉再衰绝。朝夕恐难保矣。

红短白[/b]疱舌

口疮舌短有疱。声哑、咽干、烦躁者。乃瘟疫强汗。或伤寒未汗而变此证。宜黄连犀角汤、三黄石膏汤选用。

边红通尖黑干舌

瘟病不知调治。或不禁饮食。或不服汤药。而致舌心干黑。急下一二次。少解再下。以平为期。

红尖紫刺舌

汗后食复而见红尖紫刺。证甚危急。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下之。仍刮去芒刺。不复生则安。再生则危。

红尖黑根舌

瘟疫二三日。舌根灰黑。急用凉膈、双解微下之。至四五日后。火极似水。渐变深黑。下无济矣。若邪结于咽。目瞑脉绝油汗者。一二日内死。

红嫩无津舌

汗下太过。津液耗竭。而舌色鲜红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润。而实燥涸者。生脉散合人参三白[/b]汤治之。然多不应也。

伤寒舌鉴紫色舌总论[/b]

紫色舌总论[/b]

紫舌苔者。酒后伤寒也。或大醉露卧当风。或已病而仍饮酒。或感冒不服药。而用葱姜热酒发汗。汗虽出而酒热留于心胞。冲行经络。故舌见紫色。而又有微白[/b]苔也。苔结舌之根尖。长短厚薄。涎滑干焦。种种不同。当参其源而治之。

纯紫舌

伤寒以葱酒发汗。酒毒入心。或酒后伤寒。皆有此舌。宜升麻葛根汤加石膏、滑石。若心烦懊憹不安。栀子豉汤。不然。必发斑也。

紫中红斑舌

舌浑紫而又满舌红斑。或浑身更有赤斑者。宜化斑汤、解毒汤。俱加葛根、黄连、青黛。有下证者。凉膈散。

紫上白[/b]滑舌

舌紫而中见白[/b]苔者。酒后感寒。或误饮冷酒所致。亦令人头痛、恶寒、身热。随证解表可也。

淡紫青筋舌

脏腑经络关系及脏腑别通经典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1、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容

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连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认为脏腑的别通是由于膜网中实质性的丝管相连而导致的气血流通。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唐氏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今人黄杰熙所著《医经秘要》继承了唐氏的观点,明确提出包裹脏腑的胸膜、腹膜等膜网统称为三焦,其中有微丝血管相连通以行气行血,故脏腑别通"乃实有其道路相通,非凭空想象的气化相通耳"。 考《医学入门》中所引关于脏腑别通的容见于"三焦"一节的末尾,是为了阐述梴的三焦包容十二脏腑以至全身的观点。"观三焦妙用,而后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故脏腑之间不仅存在着表里配合关系,而且存在着互通关系。唐(容川)氏一系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基础,体现了力图汇通中西的思想,但与梴"三焦有名无形,无形而有用"的观点有异。膜网包裹脏腑固然可以作为脏腑之间相互连通的路径,却不足以说明其连通的特异性。 1.3、维杰认为脏腑别通的理论依据为六经开阖枢理论:中医的藏象学说与西医解剖学差异巨大,更看重脏腑经脉在功能上的联系,虽然经络至今未能得到解剖上的证实,却丝毫不影响经络学说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董氏奇穴传人维杰先生认为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由六经

(完整版)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docx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寒暑燥湿风火 , 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这里提到了天之阴阳与地之五行,那么这些五行阴阳如何 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及经络对应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 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我们用这个图的上下左右中与人体进行对应:下方的水对 应五脏之中的肾上方的火对应五脏之中的心左方的木对应 五脏之中的肝右方的金对应五脏之中的肺中央的土对应五 脏之中的脾这是地之阴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 那么寒暑燥湿风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所以人体出了与地之阴阳对应外,还要与天 之阴阳对应。 OK,现在我们看一下,人体是如何与天之阴阳对应的。 《黄帝内经》: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肝之地气属木,肝之天气为

风;心之地气属火,心之天气为热;脾之地气属土,脾之天气为湿;肺之地气属金,肺之天气为燥;肾之地气属水,肾之天气为寒。所以五脏的生成,实际上就是天地之气相交感。 《黄帝内经》: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这里引出了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是如何与脏腑相对应的呢? 这个问题在《灵枢·经脉》中有答案,即以人体经络的分部来进行命名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当然,至于六腑的形成,黄帝内经给出一个解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胆,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虽然胆为地气所生,但是在脏腑阴阳的划分中,属性为阳。到这里,五行与三阴三阳及脏腑就结合到一起了。 五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所以与五脏相对应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也就分别对应五行中

各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各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各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指是人体上肢的末端,气咖流注到此而返回,五个手指有6条经脉循行。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肺经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商阳穴,心包经止于中指中冲穴,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关冲穴,心经止于小指少冲穴,小肠经起始于小指少泽穴。 五个手指所代表的脏腑,各家观点略有不同,临诊时可供参考. 1、拇指: ①脾经(张延生)。 ②从拇指皮肤可知呼吸系统障碍(王虹等)。 2、食指: ①代表肺部、胃和肠的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②食指的功能同人体营养状况有关,右手食指显示肝脏机能,左手食指显示胃肠机能(日本渡边正)。 ③食指反映胃肠机能(王虹、吕季儒等)。 3、中指: ①心血管系统(韩、张、许氏等)。 ②小肠和肝脏的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③心脏、血液循环系统、肾脏(刘邦明、日本渡边正)。 4、无名指: ①肺、大肠(韩、张二氏)。 ②无名指是肝胆机能的标志(王虹、吕季儒等)。 5、小指: ①肾、膀胱(韩、张二氏)。 ②生殖系统和心脏健康状态(日本浅野氏)。 ③膀胱和心脏(王虹等)。 一般认为以经脉循行为依据判断经脉与脏腑的病变比较准确。 五个手指分别提示所循行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健康信息。每个手指除反映所循行的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信息外,还可以反映足部同名经的相关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健康信息。 大拇指反映手太阴肺经、肺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太阴脾经、脾脏的健康信息。 食指反映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阳明胃经、胃的健康信息。 中指反映手厥阴心包经、心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厥阴肝经、肝脏的健康信息。 无名指反映手少阳三焦经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少阳胆经、胆的健康信息。 小指反映手少阴心经、心脏,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的健康信息,也反映足少阴肾经、肾脏,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的健康信息。 这种定位方法准确率比较高,因为它符合生物全息穴区的部位对应原理。即身体对应部位,如手、足、或同名经之间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有相似

中医内科名词解释与简答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区别 ⑴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⑵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多属邪实正虚。 3、中风病的中经络与中脏腑有啥区别 (1)中经络病浅、病轻,无神志改变,仅表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2)中脏腑病深、病重,主要表现神志不清,猝然昏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失语 (3)鉴别关键:有无神志昏迷 试述中风的基本病机,中经络与中脏腑在病机方面有何不同?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因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致中经络,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致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5、水肿的治疗原则330 6、胃痛与真心痛鉴别: 心在胃上,胃在心下,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易于混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短暂,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有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7、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8、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两者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证状。 11、中风闭证、脱证的鉴别298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1、子时(23点至l点),胆经最旺。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 2、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4、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5、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 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6、巳时(9点至ll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7、午时(1 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8、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9、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10、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11、戌时(19点至2l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12、亥时(2l点至23点), 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发病、病因病机及预防 1、发病与预防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2) 五常:即五行。 风气:指自然界之气候。 元真:指元气或真气。 客气邪风:泛指外来致病因素。 疢难:指疾病。 2、病因—反常气候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8) 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第二个“至”指气候。 甲子:冬至之后60日,正当雨水节气。 六微:指六腑。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六极:指六种虚损的病症,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大邪:指风邪。小邪,指寒邪。 谷饪:指饮食。 五邪中人: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侵入人体。 3、病机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10) 厥阳独行:阳气上逆,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 王时:指一年四季中五脏所主的当令之时,此时色、脉有相应特征。 卒(促)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症。 浸淫疮:皮肤病的一种,疮面流黄水,可由一处染及他出。 二、论治 1、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1) 上工:高明的医生。 治未病:此指治未病的脏腑。 2、表里同病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14) 下利清谷:指泻下清稀,完谷不化。 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复正常。 3、痼疾加卒病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培训学习)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舌与脏腑 1.以五脏划分 舌根主肾、命门,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主肝,右主胆。 2.以三焦划分: 舌尖属上焦,上焦主心肺; 舌中属中焦,中焦主脾胃; 舌根属下焦,下焦主肝肾。 3.舌形色在五脏分居 白苔肺经;绛苔心经;黄苔胃经;鲜红胆经;黑苔脾经;紫色 肾经,焦紫起刺或舌青滑均属肝经。

舌与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它通过连及舌本,挟舌本,或在经脉循行中虽未系舌本,但有关舌病者亦属其经脉所主等形式,与舌相联系的主要经络: 一、足太阴牌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入腹,属脾,络胃,上穿嗝,挟行咽喉,连于舌本,并散舌下。另一分支从胃腑别出,上穿隔,注入心中,与手少明心经相交接。 当外邪侵犯本经后,可出现循经病变,如舌根强硬,食后呕吐,胃院疼痛、胀满,时有暖气,便后或排气则觉舒适;亦可有全身症状,全身及四肢沉重无力;总以脾胃病症状为主。

二、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耻下,斜行足心涌泉穴,出舟骨相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绿至胭内侧,沿股内侧后缘上人脊内,贯穿脊柱,属肾,络膀胱。直支,从肾脏上行,穿肝,过隔,入肺,沿喉咙上行挟于舌根部。另一分支从肺别出,络心,注胸中,交于手厥明心经络。 外邪侵犯本经,可出现循经和全身症状,以肾虚症状为主。 三、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毫毛中(大敦穴),沿足背上行,过内踝前一寸,向上八寸交于足太阴脾经后,向后上行至膝关节内侧,沿大腿内侧向前,入阴毛中,绕阴部,入小腹,上挟胃旁,属肝,络胆,上行过嗝,散布胁肋部,向上沿喉咙后方。人鼻咽部,向上连接目系,上出前额部,于头顶交汇督脉。另有目系支脉,从目系分出,下行至额里,环绕唇内。另一肝系支脉,从肝分出,过嗝,入肺。 外部侵犯本经,引起循经和全身症状,多以瘀证,实证为主。 四、任脉: 任脉起于中极穴下方的会阴穴,向上行经关元穴达咽喉,上结于舌本,出循面部而络于目。 由上述可见,五脏皆系根于心,通过经络,手足阴阳脉气亦通于舌,正如清代傅耐寒在《舌胎统志》序中论述:盖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如心之开窍为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挟舌本,心脉系于舌根,脾络系于舌旁,肾肝之络脉,亦上系于舌本。夫心为神明之府,五脏之主;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源;脾主中州,四脏赖心灌溉。是以脏府有病,必变见于舌上也,故舌辨脏府之虚实寒热,犹气口之辨表里阴阳。” 练舌保健法 1.舌柱上腭。打坐时闭目冥心,舌尖轻舔上腭,调和气息,舌端金津玉液频生,当此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咽时要汩汩有声,直送下丹田。久行此法,五脏邪火不炎,气血流畅,百脉凋匀,有益寿之功。 2.赤龙搅海。用舌在口内舔摩内侧齿龈,自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共9圈。然后再用舌舔摩外侧齿龈9 圈,顺序同上。此法久之可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3.鼓漱华池。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蠕动。当有津液生后要鼓漱有声,共36次。津液漱口后分3口咽下,并用意念引入丹田。这谓之玉液还丹。此法玉液灌溉五脏,润泽肢体,久之身轻体健,步履轻捷,百病皆除。 4.赤龙吐信。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觉,在舌不能再伸长时,把舌缩回口中。这样一伸一缩,面部和口舌随之一紧一松,共做9 次。此法利五脏,久之可回春驻颜。 5.张口结舌。张大口,伸长舌,口中如有津液生后可仰头咽下,心中默数

经络学说与中医望诊_张民庆

·针灸推拿· 经络学说与中医望诊 张民庆 王启才 赵京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 210029) 摘 要 结合古典文献研究,从望面色、望五官、望虚里搏动、望腹部络脉、望躯干四肢、望鱼际、望指纹、望肌表皮肤、望前后二阴等方面论述了经络学说与中医临床诊断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各科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经络学说 中医诊断 望诊 中图号 R241.2 《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能得病之高下”[1]。《类经》也说:“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2]。指出经络有诊断疾病的作用。由于经络能由里达表传导病邪,由深出浅反应病候,当体内脏腑组织有病时,即可通过经络的途径在体表(皮部或络脉)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通过经络望诊,明察这些病理反应,有助于诊断。正如《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中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3]。 经络望诊,《内经》称之为“诊络脉”,主要是观察人体皮部和络脉在颜色、光泽、润燥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起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1]的辅助诊断作用。1 望面色 望面色,就是通过审视面部皮肤和络脉的色泽,以判别脏腑、经络的气血盛衰。《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色微诊,可以目察”[4],《难经·十三难》说:“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5],《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1],《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4]。心脉其华在面,心血足,脉络充盈,面色红润有泽;心血虚,脉络不充,则面色苍白无华。 《灵枢·经脉》篇说:“凡诊络脉,脉青者则寒且痛,赤则有热”[1]。《素问·举痛论篇》说:“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4]。这些指的是五色所主的总体病性。《素问·刺热篇》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4]。通过观察颜面各部的色泽变化,以察五脏病变,这是古代医家从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伤寒论》中所载太阳病“面色青黄”、阳明病“面合色赤”[6]以及《金匮要略》所载狐惑病面色“乍赤、乍黑、乍白”[7]皆属此类。 清代周震在《幼幼指南》中,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对面部色诊作了进一步发挥,他说:“色青病在肝,色红病在心,色白病在肺,色黑病在肾,色黄病在脾。若青而兼红是心与肝二经之病。面青者风也,红者热也,白者寒也,黑者肾气败也,黄者脾气虚也”[8]。清·汪宏在《望诊遵经》中凭面色辨病,他说:“面上有白点者,虫积也”[9],也实属经验之谈。 2 望五官 清·夏禹铸在《幼科铁镜》中说:“五脏不可望,惟望五脏之苗与窍……其色若异于平日,而苗窍之色与面色相符,则脏腑虚实,无不有验”[10]。可见,望五官也等于望脏腑,可以辅助诊断相应脏腑的寒热虚实病证。 (1)望目:《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脉者皆属于目”[4]。目为肝之窍,乃宗脉之所聚。《灵枢·大惑论》篇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睛”[1]。金元·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中称“眼者,身之鉴”[11]。《灵枢·小针解》篇说:“上工知相五色于目”[1]。察目诊病,主要是察看眼睛各部(特别是白睛血络)的病理变化来诊断有关疾病,辨别病位、病性,推测病之预后。例如从脏腑、经络的角度而言,眼睑属脾,“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1],所以,上眼睑属足太阳,下眼睑属足阳明。上睑下垂,病在足太阳,下睑下垂,病在足阳明。“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1]。所以,目内眦病变归属足太阳经脉,目外眦病变归属足少阳经脉。《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肝病者,眦 — 226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7月第15卷第4期JO U RNAL O F NA NJ I NG U NIVE RSIT Y O F TC M V ol.15No.4Jul y1999 本课题为国家“八五”攀登计划资助项目(LX-93010) DOI:10.14148/j.issn.1672-0482.1999.04.019

中内名解与大题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在某些部位的一类病症。 心悸是指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症 心痛是由于心脉挛急或滞塞引起,以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能入寐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汗症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里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症 血症是因为热伤血络,气不摄血或瘀血阻络等致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于脉外,以口鼻诸窍,前后二阴出血,或肌肤紫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症 痴呆是由于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厥症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失常的疾病。是因为气机逆乱,神机失控而致精神恍惚,甚则突然扑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发出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的一种病症 癫狂是因痰迷神窍,神机逆乱所引起的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胃痛,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的病症,称之胃痛,又称胃脘痛痞满是指中焦气机壅滞,升降失司所致自觉胃脘痞塞,胸膈满闷的一类病症 呕吐是指胃失合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呃逆是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或食管狭窄而造成以咽下食物梗噎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 腹痛是指脏腑气机阻滞,经脉痹阻,或脏腑经脉失养所致的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痢疾是由于邪毒蕴结于肠腑脂膜,致气血凝滞,化腐成脓,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胁痛是指因肝胆络脉失和引起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黄疸是指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引起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积聚是指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引发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一种病证 鼓胀是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临床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表现一种病证 头痛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致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眩晕是由于清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郁病是以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而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闷胁胀,或易怒喜哭,或咽喉有异物感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瘿病是因情志,饮食及水土失宜,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结块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白发 --- 与脏腑和经络密不可分的身体关系

白发 --- 与脏腑和经络密不可分的身体关系 (2012-11-20 14:34:05) 转载▼ 分类:健康知识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白发 --- 与脏腑和经络密不可分的身体关系作者:夏一文 现在白发现象已经不仅仅是年龄的象征了,而是越来越普遍,无论男女老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发现象。这种现象给一些人群带来了许多烦恼。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结果呢?今天我就从中医理论上给大家分析一下白发现象: 中医讲,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精血不足,黑发不生。意思是说毛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其生机根源在于肾。体内肾气的盛衰在外部的表现能从头发上显露出来。头发随着人的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的演变,均和肾气的盛衰有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肾对毛发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肾藏精生血液,营养毛发;第二,肾藏精生元气,激发促使毛发生长;第三,肾精通过督脉和精气作用而充养毛发。人体肾精充足,头发则发育正常,表现为浓密、光亮、柔润;反之则稀少、枯萎、不泽。故中医美发第一法即为补肾。 肝藏血,意思是说血液的正常运营,以及贮藏、调节,与肝密切相关。只有肝功能正常,全身各脏器及毛发才能得到血液的滋养。另外,肝主疏泄,当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时,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毛发营养供应受阻。 血对毛发起营养作用。血营养全身组织和器官,同样也对肌肤、毛发起营养作用。血的运行,必然需要在气的推动下,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发为血之余”,血气旺盛,则毛发也旺盛,血气虚亏,则毛发枯萎、稀少或脱落。 由于血气和毛发关系密切,故当各种原因造成血液病变时,如血淤、血热、血燥等,将会引起毛发的病变,如脱发、白发等。 因此头发疾患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症状。如人的心、肝、脾、肺、胃、肾的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病,心理疾病,血液和循环系统疾病、头部皮肤疾病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头发上。头发和毛囊所需的一切营养,均由毛囊底部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提供,人一旦精血亏虚,头发就没有充足的营养,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其中一种情况是合成黑色素能力减弱,因而出现白发。医学研究证明,精血双亏、肝肾受损,脏腑失调,就是白发的根源。头发早

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与脏腑的关系 一、耳与心 1、所属关系 ①心开窍于耳,其精气内藏于心。《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②心寄窍于耳。《千金方》:“神者,心之脏。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能审五味矣。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 2、生理关系 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心藏神,主听觉。”心主血脉,耳为宗脉之所聚,心血滋养耳窍。 ②心气通于耳,耳受之则能听。心气鼓动心血行而不滞上充于耳,心血濡润清窍,心气温养耳窍。 ③心主神明,听神受命于心,心助听神以司听觉,助位神以持平衡。《仁斋直指·卷八·声音方论》“心为声音之主”,《类经·十六卷·五癃津液别》:“心总五脏六腑,为精神之主,故耳目肺肝脾肾,皆听命于心。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也。” 3、病理关系 心的生理功能失调,可致耳的各种病变,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心脉微涩为耳鸣。”《内经》云:“心血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古今医统》云“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虑血耗,必致耳鸣耳聋。”《医学正传·耳病》曰“心火上炎,其人两耳或鸣或聋。” 4、治疗关系 根据二者的生理关系,从心论治耳病时可着重于养血气、清火气。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耳窍失荣,可见耳鸣、听力下降伴有心悸,乏力、眩晕、失眠多梦等,治疗时可以养血益气,理气通窍为治则。 二、耳与肾 1、所属关系 ①肾主耳,耳以肾为主。《中藏经》:“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 ②耳为肾之外候,《医学心悟·耳》曰:“耳者,肾之外候。”《杂病源流犀浊》曰:“耳为肾精之原也。” 2、生理关系 ①肾气充于耳,温养耳窍,助耳听觉。《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②耳与脑相连,故肾精通过脑髓而滋养耳窍,助耳生成与发育。 ③肾主伎巧,助耳平衡。 3、病理关系 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可致耳聋耳鸣,正如《灵枢·决气云说“精脱者,耳聋。” 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则出现耳鸣耳聋,反应迟缓或站立不稳。《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4、诊断关系 耳为肾之外候,肾中精气的盛衰可以从耳窍的润枯坚脆反映出来。而肾司听觉,为声音之根,因此也可以耳的听觉好坏来判断肾脏的盛衰。 5、治疗关系 一些耳病,可以从肾论治。如叶天士提出“本虚失聪者治在肾”,根据肾脏的功能以及耳鸣耳聋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临证治疗时以补肾精为主。 三、耳与肝胆 1、所属关系 ①肝脉络于听脉,如《医学心悟·第四卷·耳》说:“然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耳”。

-中医内科学题库

中医内科学题库(第2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A.病邪 B.地域 C.行为 D.时间 2.感冒为外感病证,其病以下列哪项症状最为突出? () A.表 B.肺 C.卫表 D.肺卫 3.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 A.恶寒 B.烦渴 C.面赤 D.发热 4.泄泻的主要病因是:() A.暑邪 B.水饮 C.六淫 D.湿邪 5.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 A.大便里急后重 B.腹痛腹泻 C.有饮食不洁史 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6.内伤发热中气虚发热的主方应选() A.清胃散 B.归脾汤 C.补中益气汤 D.黄连温胆汤 7.患者咳嗽气粗,痰多色黄粘稠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身热,口干口粘,舌红,苔黄腻,脉数。其最佳选方是:() A.清金化痰汤 B.沙参麦冬汤 C.二陈汤 D.泻白散

8.哮病发作时的病理改变以下列哪一项为主?() A.邪实为主 B.正虚为主 C.肺虚为主 D.正虚邪实 9.喘息气急,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或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色白厚腻,脉滑。其辨证属何证?() A.风寒闭肺 B.水凌心肺 C.肝气乘肺 D.痰浊阻肺 10.患者咯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异常腥臭,有时咯血,胸中满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发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沙参麦冬汤 B.千金苇茎汤 C.如金解毒散 D.加味桔梗汤 11.证见胸部膨满胀闷,气短、气急不得卧,咳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楚,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首选方是:() A.小青龙汤 B.大青龙汤 C.真武汤 D.平喘固本汤 12.肺痨的病性以下列那一项为主?() A.以虚症为主 B.以气虚为主 C.以阴虚为主 D.以肺虚为主 13.心悸不宁,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尤甚,头晕目眩,耳呜,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其主方是:() A.归脾汤 B.安神定志丸 C.天王补心汤 D.黄连温胆汤 14.胸痹心痛本虚标实,标实当泻,以何法为重?() A.化痰泄浊 B.辛温通阳 C.宽胸理气 D.活血通络 15.黄某,男,38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辨证为:()

[讲义]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经典】

[讲义]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经典】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 "。《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李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内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容 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内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

中医舌诊原理

中医舌诊原理 很好的东西,可以看看,就是比较涩,不过基本还是能看懂吧! 先放着,有空多学习研究下! 中医舌诊原理 舌脉一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唇舌者,肌肉之本。 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者,声音之机也。 诊舌要义舌质为本,舌苔为标。 舌与许多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取系起来的关系更为 其中尤以心,脾,胃?肾与舌 密切。舌又是脾之外候,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 舌为心之苗窍,且为呼吸.消化的共同通道之要冲,为多气多血的器官。口腔之唾液系肾?胃津液上潮所致。舌苔乃胃气所生,胃为水谷之海,故脏腑精气之上荣于舌。 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也。査诸脏腑图,脾.肺.肝?肾, 无不系根于心。考核诸经络,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不显其形,着其色于舌。 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开窍于舌,其经通于舌,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 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脏六腑之外候。舌之灵动,伸缩展转,是筋之所为,与心肝有关。 舌之辨味,与心脾有关。 舌之能言,与心肝有关。 舌苔乃胃气熏蒸所生,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若推其专义,必当以舌苔主六

腑,以舌质主五脏。 谓之苔者,如地上生苔也。舌苔之名,始于长沙。以其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谓之胎。夫苔因病而生,病以苔着,察色而不观苔,究难辨其虚实一一观苔而不察色,安能测其盛衰,且三因百病,莫不有苔,则亦莫不可验,岂特伤寒而巳哉: 常人一日三餐,故苔日亦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层,或浮黄苔一层,夏月湿土司令,苔毎软厚而微黄,但不满不板滞。 灯下看黄苔,毎成白色。 全息律的观点,任何局部都近于整体的缩形。前人有舌体应内脏部位之说。舌本在下,舌尖在上, 舌中为内,舌边为外,左病者应在左,右病者应在右。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 舌象是窥测内脏变化的窗口,反映内脏变化的镜子。舌在口腔中好象外露的内脏,其变化灵敏, 便于覌察,任何气血津液的异常变化,都将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舌象的变化。 舌象,若能得其要领,认清客观规律,执简驭繁,就可以灵活运用,一通百通。无论舌象如何变 化多端,总不外舌色、舌形、舌态、苔色、笞质这五个方面的排列组合。即舌质的神色、形态及舌苔的色质。 历代医家总结了典型舌象,但不能说是包罗无遗的: 凡吸烟之人,无病常见燥舌,一经染病,不拘白苔黄苔,必兼灰黒,或兼裂纹,故临诊之时,先察知其吸烟与否,常苔染苔之分,斯可断之。 舌紫而肿大者,是酒毒冲心,凡酒毒内蕴,舌必深紫而赤,或干涸。 湿热内蕴,从饮食中得之,嗜酒之人多失苔,必厚黄粘腻,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最效。若舌浑紫,满 舌中有红斑,为酒毒内蕴,湿中生热。 湿热有痰之症,舌质胀大满口,边有齿印。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乃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凡舌起瘰突出者为凸,蚀烂低陷者为凹。气盛则凸,气陷则凹。 舌根高起,累累如豆,内露人字纹深广者,是肠胃有积。 红绛光莹舌,是胃、肾阴竭。舌疔者,乃心脾火毒。 若舌苔纵分两色,一边白一边黄,称半黄半白苔,无论深浅厚薄,皆主肝胆郁热。若边尖黄而中心黒腻,是湿热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经典】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1、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

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李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内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内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连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认为脏腑的别通是由于膜网中实质性的丝管相连而导致的气血流通。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唐氏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今人黄杰熙所著《医经秘要》继承了唐氏的观点,明确提出包裹脏腑的胸膜、腹膜等膜网统称为三焦,其中有微丝血管相连通以行气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近年来,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实用文档之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经典】

实用文档之"脏腑经络关系与脏腑别通"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1、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

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李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内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清·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内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连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认为脏腑的别通是由于膜网中实质性的丝管相连而导致的气血流通。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唐氏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今人黄杰熙所著《医经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