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合集下载

创新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创新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创新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做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流动工作、生活。

这种现象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新形势,必须创新党员流动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本文将就针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建立流动党员的档案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

流动党员的档案应包括该党员在组织关系所在地的个人资料和党组织关系转接文件,以及在流动地的居住证、工作证、社保卡等证件复印件。

档案应在转移时互相传递,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对于流动党员在组织关系所在地参加的党内活动、党员表现、学习情况、违纪事项等应做好记录,并及时通报流动地党组织。

二、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建立适合流动党员特点的机制,即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生活规律、时间紧张等因素。

具体而言,可以开设网上学习平台,利用微信、QQ群等社交工具开展在线学习、学习答题、讨论交流等活动,并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座谈会等形式的集中式学习活动。

此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流动党员的真实需求,根据流动党员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组织党员活动、志愿服务等。

三、完善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

流动党员的管理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流动党员信息的收集、归档和传递。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要包含流动党员的个人信息、组织关系变更信息和党组织在移动党员中的教育管理情况等。

将信息化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宣传宣传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宣传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要求传达给流动党员,引导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新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各片区总支、各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服务教育管理工作,根据平坝县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平组字〔20xx〕15号)及《xx乡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工作方案》(乡发〔20xx〕16号)要求,结合我乡的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形成党组织与党员联系密切,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各环节全面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着力,服务、教育和管理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效,流动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意识明显增强,作用发挥明显好转。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双向管理、共同负责。

实行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协作、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动态管理。

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强化跟踪管理,把每一个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经常性管理之中,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

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责任感。

三、主要措施(一)集中排查摸底。

在原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各党支部要对各党支部流动党员情况进行详细、 __的调查摸底,排查清楚流动党员流向单位与地域分布,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台帐,掌握流动党员具体居住的地址、 __、年龄、职业和工作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等,保证流动党员“离村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并将情况上报乡基层办。

(二)合理设置党组织,不断拓宽流动党员管理渠道。

5.4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5.4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2、工作目标。

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形成党组织与党员密切联系,对流动党员在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的各个环节全面加强教育管理,流出与流入的党组织共同努力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效,不断提高流动党员整体素质,达到党员意识明显增强,纪律观念明显加强,作用发挥明显进步的目标。

二、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1、将流动党员编入相应党组织。

(1)三名以上正式党员集体外出到同一城市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人员相对集中,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六个月以上,应在他们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

(2)对不具备在外出党员中设置党组织条件的,但流动党员工作地点相对固定,联系比较方便的,应以便于联络的单位为依托,由该单位党组织与这些党员进行联系与沟通,并负责相应的教育与管理。

2、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1)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外出所在地有关党组织,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在地有关党组织。

(2)无固定地点,党员跨省、市、县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所在基层党委应给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规章制度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规章制度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规章制度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不能随意而行。

店铺为你整理了农村流动党员管理规章制度,希望你喜欢。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规章制度篇一一、农村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和居住地变化等原因连续6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农村党员。

二、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

三、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一)对党员的外出原因、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党费交纳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对党员进行外出教育,并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地点相对集中的,应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三)负责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适当方式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四)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原所在党支部保持联系或不交党费的,按党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四、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一)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确认身份后及时接受并编入支部,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二)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三)认真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四)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一)外出前须向所在党支部说明事由,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流动党员原则上应按月向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三)外出期间应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半年向原所在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作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来突破,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

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和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各党支部负责联系流动党员和对流动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形成了双管齐抓的管理机制。

同时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从乡党委到各支部,层层签订责任状。

二、调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每年3月底以前,以各村(社区)支部为单位组织力量对本管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收集流出、流入党员的动态,了解党员的务工原因、具体地址、联系方式及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努力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楚、外出时间去向清楚、联系方式清楚。

经调查摸底,某年,我乡外出流动党员有25名,跨省流出13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20名。

外出流动党员以农村农民党员为主,主要集中在广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务工,从事建筑、服务、保安等职业。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机制为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我乡立足于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目标,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申请备案制度。

凡是要外出的党员,都要填写《党员流动申请表》,说明外出的事由、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经支部同意后,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建立双向联系制度。

要求流出党员主动将在外面流动的情况与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流出党员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明确专人“一对一”联系流动党员。

三是建立“三查一报”制度。

创新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创新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创新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做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党员队伍也与时俱进。

当前,党员队伍已经进入到一个创新的新时代,要适应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变化,必须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宣传和教育。

流动党员是指那些因工作、学习、生活需要在不同区县、乃至不同省市之间经常变动的党员。

加强对这些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党性觉悟和组织纪律性。

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流动党员,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并设立“联系点”保证管理制度落实。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保证党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三是加强交流与合作。

流动党员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可能不同,需要通过组织和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加强交流和合作,可以提高流动党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党员的发展和壮大。

四是精心组织党员活动。

流动党员在外工作、学习、生活,有时会感到孤独和困惑,需要党组织的关怀和支持。

要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座谈会、讲座、聚会、旅游等,加强与流动党员的交流和联系,帮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需要我们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党员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和生活中不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做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适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以下将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交流合作、活动组织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

一、思想教育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党性觉悟。

针对流动党员由于主要时间都不在所在地的特殊情况,我们应该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全面、及时、精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其党性觉悟和政治素质,以确保他们能够迅速融入所在社会并且进一步凸显党员特色。

2.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能力水平。

流动党员进入到不同的行业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环境也会有所不同。

心得体会:反映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心得体会:反映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心得体会:反映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人口流动范围扩大,流动党员的队伍也在逐年壮大,日益增多的流动党员的出现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便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集中教育难实现。

一些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部分党员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同时,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教育场所无法固定,集中学习教育难开展,自主学习缺乏监督,教育效果参差不齐。

(二)教育方式落后。

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建立流动党员经常性联系渠道,靠单一的教育形式,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不能解决党员深层的思想问题。

(三)缺乏专项教育经费。

对流动党员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的经费没有明文规定,各级财政也没有预算。

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学习资料发放等经费不足。

大多数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农村党务工作者本身就收入低,联系党员、材料发放等加重其负担。

二、对策及建议一是建议上级部门出台相关文件统一建立党员服务站,乡镇(街道)成立流动党员登记站,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加大支持在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改变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滞后的问题。

二是建议上级部门招考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时,要求他们在今后工作中参与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保障流动党员教育的智力支持。

针对党员需求,通过短信、书信等方式,定期向流动党员宣传党的新政策,让外出党员及时了解各项实用技术信息,使党员“脱乡”不“脱学”。

三是建议自治区出台关于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文件,规定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的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地和单位建立起党组织的,原居住地党组织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方或流入单位的党组织。

四是建议上级部门设立流动党员专项教育经费,提供保障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物质基础,加大力度破解流动党员的教育。

关于加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措施

关于加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措施

关于加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具体来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大量党员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员务工经商,走南闯北,经风雨见世面,能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提高致富本领,增长党员才干,有利于带动整个党员队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培养和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有利于增强党组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各级党组织要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高度,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破除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狭隘思想,摒弃对流动党员的各种偏见,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地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神圣职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要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树立流动党员也是党的宝贵财富的理念,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好他们在外务工或回家劳动的作用,都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转变方式,改进方法,建立符合流动党员特点的动态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约束流动党员的行为,主要应建立五项制度,一是建立流动党员外出申报登记制度。

流动党员外出前要主动向党支部申报,填写《外出流动党员申报登记卡》。

党支部要建立《外出(来)流动党员登记簿》,详细记录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流动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等情况,实行定期登记和动态登记相结合,确保资料准确无误。

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

《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对象主要是指党的组织关系与行政关系或户籍相分离的党员。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七篇)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七篇)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任务1、挑选政治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有较高威信和____协调能力的正式党员为流动党员的联络员,并备案。

2、掌握流动党员的学习、活动情况和思想状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掌握党员的流动情况,并及时向场政工办汇报、备案,各党支部每季度向政工办上报本支部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

3、____开展本支部流动党员的政治学习和各种____活动,掌握本支部流动党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做好本支部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

4、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活动,为团场、为职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5、按时向政工办汇报本支部流动党员的动态及学习工作等情况,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

(二)流动党员联络员工作制度1、坚持__基本原则,服从__领导,维护__利益,贯彻执行__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党员与职工思想交流,不断加强流动党员与职工之间的联系、密切流动党员与职工之间和流动党员与____之间的关系,强化____建设,增强__凝聚力和战斗力。

2、接受党支部和党总支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由党总支统一安排实施,包括__理论知识学习、流动党员管理先进经验介绍、吸收和培养非党同志加入____的方法程序等。

3、接受党支部工作上的指导和监督,积极协助党总支、党支部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工作任务、工作特点、思想动态等,掌握工作方向。

具体做好联络工作的上通下达,不脱节、不推诿、不扯皮,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团队精神。

4、流动党员联络员在工作中要做到热情、耐心、主动;____上听从领导、听从指挥,敢于同不良思想行为作斗争。

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党支部或上级____汇报,帮助解决。

使一切矛盾化解在基层,杜绝一切____事件的发生。

5、流动党员联络工作情况应当经常通过电话、传真、____、信件等方式向政工办反映汇报;对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上报;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提交情况反映;年终要对本年度的党群联络工作作出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并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形势的出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组织纪律性,我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组织引导。

流动党员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变动,与党组织的联系可能较为松散。

因此,党组织应该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定期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党员意愿,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

同时,党组织也应该及时调整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党员身份。

其次,加强学习教育。

流动党员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常常面对新的环境和问题,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跟进新动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因此,党组织应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

第三,加强组织管理。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包括思想教育,也包括组织纪律性的管理。

党组织应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明确权责以及各项管理细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组织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按照党的要求履行党员义务,并加强党员纪律意识的培养。

最后,加强流动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流动党员由于分散在不同地方,很容易感到孤立和缺乏归属感。

因此,党组织应该鼓励流动党员之间建立联系和交流,建立流动党员的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流动党员互动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交流和互助,增强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加强学习教育、加强组织管理和加强流动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组织纪律性,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党员本色,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党组织保持高度凝聚力和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对策和方法。

首先,党组织应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作为一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者,我经常与流动党员打交道,通过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分享如下:1.重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流动党员群体具有特殊性,工作、生活在不同城市、不同岗位、不同单位,增加了他们的沟通、接触、了解的难度,故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对他们的关心、关注和管理,不能将他们视为其他党员的附加品。

2.建立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措施。

具体而言,需要配备专职教育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流程和责任制,规范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流动党员档案,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考察情况等信息,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3.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思想教育。

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注重对流动党员思想的引导和帮助,维护良好的思想政治生态;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及时传达有关党的政策、理论和方针;开展主题党日、党课、支部会、读书等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组织纪律性。

4.加强对流动党员的业务培训。

流动党员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可能会遇到新的业务需求和挑战。

党组织应该对流动党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提高岗位素质和业务能力。

5.关注流动党员的生活。

在生活方面,党组织应该积极关注流动党员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增强流动党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总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地进行,要深入挖掘问题、完善措施,从而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科学的计划作为一项长期关注的任务,需要我们做好计划,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管理计划。

对于每一位流动党员,都应该有其独立的教育管理档案,反映其入党时间、工作情况、履历经历、党的组织生活等内容,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搜集流动党员的新陈代谢情况,及时了解到流动党员的认识水平、工作能力、党性观念等是否存在改变,并针对问题相应调整流程。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一、流动党员的分类管理根据党员的流动状态和情况的不同,可以将流动党员划分为以下几类:在外地工作、在外地学习、在外地就业、在外地生活、短期出差、长期出差等。

对于不同类别的流动党员,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党员在流动状态下也能够做到忠实履行党员职责。

1.在外地工作的流动党员在外地工作的流动党员,往往面临着工作压力大、生活困难等问题,需要党组织给予关心和帮助。

对于这类党员,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联系机制,定期与其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坚定信仰,坚定理想,坚定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2.在外地学习的流动党员在外地学习的流动党员,往往需要承担学业繁重、压力较大的任务,需要党组织的支持和关怀。

对于这类党员,应加强学习指导,提供学习资源和帮助,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要引导其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学有所获的同时,也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与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在外地就业的流动党员在外地就业的流动党员,往往面临着工作机会较少、竞争激烈等问题,需要党组织的关心和关怀。

对于这类党员,应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帮助和支持,帮助其解决就业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要引导其增强职业意识,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

4.在外地生活的流动党员在外地生活的流动党员,往往面临着适应环境、交往困难等问题,需要党组织的支持和关怀。

对于这类党员,应引导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尊重当地文化,增进与当地居民的友谊,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印象。

同时,要加强与其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5.短期出差和长期出差对于短期出差和长期出差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出差管理制度,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在出差期间也能够履行党员职责,不因出差而影响党员身份。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各改进我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有关文件规定与要求,结合我队党员流动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流动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章、永葆先进”的要求,建立全方面、全过程的教育管理机制,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能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保持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流动党员管理的原则1、有利于党员有序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肃处置。

三、流动党员的登记建档1、凡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党员,外出前向我队党支部报告外出目的地、时间、事由、联系方式等。

2、外出党员在外出时对具体外出地点、联系方式等暂时不能确定的,应在外出后一个月之内将相关情况函告(电话)我队党支部。

3、本队党支部外出党员的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并建立台账。

4、流动党员登记建档的具体工作由我队党支部负责。

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1、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从政治思想、组织观念、遵守纪律、发挥作用等方面提出要求,引导他们做执行政策的带头人,守法经营的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的带头人,遵守社会公德的带头人,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2、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评议和处置标准,对外出不向党组织联系的,视同于不参加组织活动。

经民主评议差的流动党员,严格按规定作出处置。

3、流动党员应主动,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外出期间可采取邮汇、委托代交的方式,至少保证一年缴纳一次党费,流动党员党费缴纳情况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内容。

4、对不按规定缴纳党费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缴纳党费的流动党员,按党章的有关规定处置。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XX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一)流动党员管理制度1、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连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应事先向党支部报告,说明外出的理由、时间、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党员外出回来后,必须向支部报告外出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党支部做好记录。

2、党员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将其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地区或单位党组织。

3、党员临时或季节性外出且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仍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并报镇党委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

4、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在点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小组。

5、外出党员和临时党小组负责人应主动经常与原所在党支部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

6、外出党员接到党支部有重要活动通知后,应按时返回。

7、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对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积极接受他们的组织关系和党员身份证明件,安排他们参加党员的活动和过组织生活。

注意事项:(1)短期(六个月以内)外出参加会议、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的党员,仍开具党员证明信。

(2)流动性较大,无固定地点,但可以经常返回原所在单位的党员,仍在原单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3)《流动党员活动证》由社区党支部出具证明和提供本人近期免冠照片一张,镇党委负责办理发放。

(二)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1、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与从业相关的知识教育培训。

2、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网络资源,开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栏,开展网络咨询和服务工作。

3、党员外出期间,各基层党组织应适时通报党组织近期重大活动情况,宣传有关学习资料,督促流动党员自学。

4、党员返回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派人与流动党员开展谈心活动,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

5、对外出不向支部申请,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党员,支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纠正,经教育不改的,依据《党章》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范本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范本
2、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1)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外出所在地有关党组织,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在地有关党组织。
(2)无固定地点,党员跨省、市、县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所在基层党委应给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范本二
一、学生流动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并按规定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
(一)受地域限制等条件限制,无法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正式党员至少每半年要向党支部递交一份书面思想、工作汇报,或通过其他形式与党组织保持联系,预备党员至少每季度要向党支部递交一份书面思想、工作汇报。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这,均被视为自行脱党,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提供流动期间个人在工作单位现实表现的证明材料,所在党支部要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
(三)自报实际收入,按照党费缴纳的规定标准向所在党支部交纳党费。一般应有党员个人按月缴纳,特殊情况可托人代交、邮寄,预交或补交,但预交或补交但预交或补交的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临时就业单位或通讯地址变动后,应及时向所在党支部报告。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范本三
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流动党员管理意见

流动党员管理意见

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央组织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区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

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流动方式呈现多样化。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的进一步加快,流动党员群体状况将变得更加复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显得更加突出。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有的地方还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措施,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但是也应清醒看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存在畏难情绪;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尚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有待改进;一些流动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期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的流动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

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预见性,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西南石油大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西南石油大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西南石油大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流动党员是指我校师生员工党员因辞职、辞退、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落聘待聘、外出务工、学习、研究、出国出境、学生毕业等原因,使工作(行政)单位或居住地脱离学校或校内原工作单位,以及人事关系不在我校,而短期来我校学习、研究、务工等各类党员。

第二条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第三条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要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保证党员组织关系适时转移,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学校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党委组织部应加强指导,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第二章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第五条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做好外出党员的登记工作,了解外出党员的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⑴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

⑵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⑶了解外出党员的思想、就业和生活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和相关要求等。

⑷外出党员返回后,及时了解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

第六条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对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整体工作中。

⑴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⑵加强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基层党组织,组织他们参加组织生活。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我社区严格按街党工委要求,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摸清底数,做到流动党员情况“底子清”。

我社区根据流动党员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按照“街道社区区域化全覆盖”的要求,每月对辖区范围内的流党员进行登记,对一些商务楼宇、居民楼栋、产业链条等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努力把每名党员都纳入有效管理和服务之中。

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将外地流入的党员编入党的基层组织,安排其参加组织生活。

二、注重教育,提高流动党员自身素质。

今年年初社区党支部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党员,在学习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清明”“国庆”、“春节”等流动党员返乡时节,采取集中补课、上门辅导、分组学习、结对互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他们学党章、学法律、听取他们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学习情况的汇报。

全面开展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工作,组织社区党员进行远程教育站点平台对党员进行“双育”教育,每周定期播放三次电教片;为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在培训党员、发放党员学习材料等工作中,把流动党员考虑在内,进行党内表彰时,为流动党员分配适当的名额,同时积极为流动党员维护合法权益、参加就业培训、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提供帮助。

社区服务QQ群,微博,定期向流动党员发送信息,及时向他们传递党的声音,通报党建动态,加强经常性教育,流动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反映实际困难及意见建议,实现党组织与党员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管理,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社区党支部在结合实际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探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党员外出登记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国处在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相互激荡,交互推进。

如何探索和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时期整个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党内统计数据显示,社区流动党员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

随着党员责任区的不断深入和居民区党建“三三制”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着力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不断增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基本情况
2006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截至2007年11月30日,17个居民区党组织共发放流出党员《活动证》119人;流入党员9人(其中:本市2人,外省市7人),涵盖7个居民区。

1、流出党员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中年占有相当比例,平均年龄50岁;从受教育程度看,流出党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6人,占38.70%;中专、高中学历的43人,占36.10%;初中学历的30人,占25.20%。

从性别比例看,男性89人,占74.80%,女性30人,占25.20%。

2、流入党员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中老年占有相当比例,平均年龄57.10岁;从受教育程度看,流入党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人,占33.33%;中专、高中学历的5人,占55.56%;初中学历的1人,占11.11%。

从性别比例看,男性5人,占55.56%,女性4人,占44.44%。

二、存在问题
1、基本状况分析
流动党员与归属地党员相比,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较低。

从空间上看,拉长了党员与党组织的直接联系;从管理上看,增加了流出地党组织的管理难度;从组织生活上看,流出党员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91人,占76.47%,不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28人,占23.53%;流入的9名党员都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占100%;从流出党员状况看,都为外出就业;从流入状况看,都为照顾子女。

2、空挂党员显现
流出党员流动性大,人员很难找到,无固定休息日,早出晚归,有的长期流动在外地工作,组织联系只能通过其家属长途电话联系;还有的长期居住在外地,上海房子出租,这样的组织关系应转出,因人员无法找到,目前还滞留在居民区。

3、认同组织较低
大部分流动党员正值中年,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只关心打工赚钱,党员身份不重视、无所谓,党组织多方做工作,个别党员强调家庭生活困难,甚至说:“没有经济保障,何来党员身份”。

组织生活也不能正常参加,组织观念淡薄,作用发挥明显不足。

4、确保学习有难度
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采用“流动证”方法作用不大,原因是其工作忙,空余时间较少,基本都供职于私营企业,单位无党组织,与单位所在地的党组织联系有一定困难,参加学习仍不正常,“流动证”有合理避免参加组织生活的趋势,离每年六天的组织生活要求有一定差距。

5、结对制度难落实
流动党员尽管有结对制度,然而他们都身在外地,流动性大,使结对人联系难、沟通难、了解难,信息沟通成为结对联系人的一大难点,高昂的长途电话费,成为结对人与流出党员、流出地党组织联系的一大障碍。

三、对策与建议
1、着力“四个三”,立足服务
1)畅通“三个渠道”,解决教育难问题。

流动党员教育难,难在流动党员的现实状况和平时表现难以掌握,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因此,应畅通谈心交流渠道,建立党员谈心交流制度和组织谈话制度,增强组织对党员的了解。

通过开展党员“服务楼组”活动,为楼组群众认识党员、评议党员创造条件。

畅通联管联教渠道,使居民区党组织、流入地与流出地密切联系、加强沟通,改变单向教育为双向教育模式,建立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台账,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引向深入。

2)完善“三项机制”,解决管理难问题。

没有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保持党员先进性就失去了保证。

流动党员管理难,难在岗位
变动频繁、队伍不稳定、管理不到位。

因此,应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融登记、核实、转接、督查、服务于一体的管理机制,实现有序管理、督查考核、结对共学等保障制度,完善居民区党组织工作框架,立足党建需要,围绕流动党员特点,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内容和方法。

3)依托“三支力量”,解决活动难问题。

保持党员先进性,要有活动来推动,要有平台来保证。

在流动党员较多的居民区中,党的力量相对薄弱,工作缺少抓手,党员活动难以开展。

这就需要依托社区党组织的力量和党建资源优势,实行资源整合;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在维权、服务方面的职能优势,实现同步推进、优势互补;依托居民区党组织和党建志愿者主要力量,把党组织活动与流动党员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4)构建“三个体系”,解决作用发挥难问题。

流动党员兼具党员和雇员双重身份,“打工赚钱、回家过年”的思想较重,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因此,应构建评价体系,针对流动党员岗位特点制定先进性的具体标准,使流动党员在团结群众、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构建责任体系,通过强化党员责任、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促使流动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激励体系,通过政治上关心、利益上维护,增强流动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2、让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
1)增强“三个”意识
坚持把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纳入居民区党建工作的总体
格局,主动应对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挑战,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

一是管理意识。

落实党员责任岗制度、居民区党建“三三制”、“条块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式。

二是服务意识。

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针对他们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如通过开展流动党员职业技能培训、法律维权讲座,建立流动党员利益诉求渠道等方式,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党内活动对流动党员的吸引力。

三是责任意识。

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流出地、流入地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责任。

要改变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相互隔离的工作状态,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共同把流动党员教育好、管理好。

2)创新“两个”载体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健全和完善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管理机制,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社区党建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创新相关制度,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措施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利。

一方面,保证他们同流入地党员享有同样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另一方面,使他们享有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为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3)建立“专人”联系
居民区党组织要根据流动党员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专人定向联
系制度》。

党员中选定合适人选,分别与流动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开展定期、定向联系。

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情况要作专项记录,定期督促检查,并给结对人员给予一定的通讯补贴。

4)着力“方法”探索
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给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生活中同属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存在着局部的流动性也是必然不可避免的。

这种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却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甚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探索流动党员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着力探讨、努力实践、急于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