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学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0fcc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0.png)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程中,教师通过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接着,教师回顾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基本知识,为研究新知识奠定基础。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动物细胞融合的内容,并让学生填表,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
接下来,教师提问为什么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以此供一个比较的对象,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最后,教师把教参上的已成功的动物细胞融合实例打在大屏幕上,讲述细胞融合技术的广泛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
具体包括七个知识目标和一个能力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上,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采取了以问题和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学研究,在问题的解决中、题的反馈中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掌握了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基本过程和与植物细胞融合的异同。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及实际应用。
在研究单克隆抗体方面,学生能够描述单克隆抗体的含义和制备过程,并列举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及实际应用。
在研究能力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和能力,还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研究,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学生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修改后的文章:抗体是一种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物质。
传统的制备抗体的方法包括免疫小鼠和从小鼠中提取抗体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抗体的特异性和数量不足等。
因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应运而生。
单克隆抗体是由一种特殊的细胞——杂交瘤细胞产生的。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是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无限制地生产单一种特定的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28ac1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9.png)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的是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 2 章《细胞工程》第2 节动物细胞工程中的第二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本节课是继本单元“动物细胞培养”后的一节内容,共 1 课时。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获得了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阐明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了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在生产实践方面的应用,简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
本节课与必修中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免疫调节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等知识紧密联系,体现了新旧知识、必修和选修之间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细胞工程在细胞水平上的操作,为下一节“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学习以及之后《胚胎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动物细胞融合部分,由于考虑到其基本原理与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原生质体融合相同,所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既引导学生回顾植物体细胞杂交相关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突出动物细胞融合的特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通过视频形式呈现,通过讲述两位科学家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科学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植物体细胞融合的相关方法。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生命观念,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建立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培养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此外,高二理科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小组协作能力,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基于一定的背景资料,结合已有学科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根据所给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3. 教学目标(1) 通过问题探究,掌握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能解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能阐述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2) 通过关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当前应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导学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091ab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d.png)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应用。
3、探讨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方法。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2、难点(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细胞筛选的原理和方法。
(2)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诱导融合的方法(1)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
(2)化学法:聚乙二醇(PEG)诱导。
(3)生物法:灭活的病毒诱导。
4、意义(1)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2)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二)单克隆抗体1、传统抗体的制备(1)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
(2)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这种方法的缺点: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免疫小鼠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
(2)骨髓瘤细胞的培养在体外培养骨髓瘤细胞,使其大量增殖。
(3)细胞融合将免疫小鼠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融合。
(4)筛选杂交瘤细胞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中,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自身融合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5)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并对培养产生的抗体进行检测,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6)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将筛选出的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然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6543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f.png)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第一章:动物细胞融合概述1.1 动物细胞融合的定义与意义1.2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1.3 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第二章:细胞融合的诱导方法2.1 物理方法2.1.1 电融合法2.1.2 超声波融合法2.2 化学方法2.2.1 聚乙二醇(PEG)融合法2.2.2 灭活病毒融合法2.3 生物方法2.3.1 细胞表面分子的诱导2.3.2 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诱导第三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3.1 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流程3.1.1 杂交瘤技术的原理3.1.2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克隆化3.1.3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与纯化3.2 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3.2.1 抗体特异性鉴定3.2.2 抗体亲和力鉴定3.2.3 抗体效价测定第四章:单克隆抗体的应用4.1 诊断方面4.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1.2 免疫荧光技术4.1.3 免疫组化技术4.2 治疗方面4.2.1 抗体药物4.2.2 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4.2.3 抗体工程第五章: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5.1 重组抗体技术5.1.1 重组抗体的制备方法5.1.2 重组抗体的应用5.2 抗体的人源化5.2.1 人源化抗体的制备方法5.2.2 人源化抗体的优势及应用5.3 抗体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5.3.1 抗体药物的联合应用5.3.2 纳米抗体技术5.3.3 抗体药物的个性化治疗第六章:细胞融合的效率与优化6.1 影响细胞融合效率的因素6.1.1 细胞类型与状态6.1.2 诱导方法的选择与优化6.1.3 融合条件与时间的控制6.2 提高细胞融合效率的策略6.2.1 细胞预处理技术6.2.2 融合诱导剂的浓度与处理时间6.2.3 融合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条件控制第七章: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克隆化7.1 筛选杂交瘤细胞的方法7.1.1 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7.1.2 HAT选择性培养基的原理与应用7.1.3 筛选过程中的计数与纯度评估7.2 克隆化培养技术7.2.1 有限稀释法7.2.2 显微镜手工分离法7.2.3 自动化克隆化技术第八章:单克隆抗体的生产与纯化8.1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8.1.1 体外培养体系的设计8.1.2 培养条件的优化8.1.3 细胞株的生产能力评估8.2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8.2.1 纯化方法的选择8.2.2 蛋白质A/G纯化法8.2.3 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第九章: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分析与质量控制9.1 抗体特异性分析9.1.1 抗原结合实验9.1.2 交叉反应分析9.1.3 抗体竞争实验9.2 抗体亲和力测定9.2.1 生物素-亲和力实验9.2.2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9.2.3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9.3 抗体质量控制9.3.1 抗体产量与纯度的控制9.3.2 抗体稳定性的评估9.3.3 抗体生物安全性检测第十章:实验操作指南与常见问题解析10.1 实验操作指南10.1.1 实验材料与设备准备10.1.2 实验步骤与操作流程10.1.3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0.2 常见问题解析10.2.1 细胞融合失败的原因10.2.2 杂交瘤细胞筛选困难的原因10.2.3 单克隆抗体产量低的原因10.2.4 抗体质量问题的排查与解决第十一章: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实验设计11.1 实验目的与意义的确定11.2 实验步骤的设计与优化11.3 实验条件的控制与调整11.4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十二章: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案例分析12.1 案例一:治疗性抗体的研发与应用12.1.1 案例背景与问题陈述12.1.2 实验设计与方法12.1.3 结果分析与讨论12.2 案例二:诊断用单克隆抗体的开发12.2.1 案例背景与问题陈述12.2.2 实验设计与方法12.2.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十三章: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拓展应用13.1 抗体偶联药物(ADCs)13.1.1 ADCs的制备与性质13.1.2 ADCs的应用与挑战13.2 免疫调节剂的研究13.2.1 免疫调节剂的类型与作用机制13.2.2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前景13.3 疫苗研发与免疫预防13.3.1 疫苗设计与制备13.3.2 疫苗的临床试验与评价第十四章: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未来趋势14.1 基因编辑技术在抗体研究中的应用14.1.1 CRISPR/Cas9技术在抗体基因克隆中的应用14.1.2 基因编辑技术在抗体亲和力增强中的应用14.2 与高通量技术在抗体发现中的应用14.2.1 在抗体设计中的应用14.2.2 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抗体筛选中的应用14.3 细胞治疗与组织工程中的应用14.3.1 利用抗体技术促进细胞治疗的发展14.3.2 抗体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第十五章:教学总结与评价15.1 教学目标的回顾与评估15.2 学生反馈与教学改进15.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15.4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重点包括细胞融合的方法、诱导手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 教学设计
![《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25662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1.png)
《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和方法。
(2)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动物细胞融合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和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2)关注生物科技在医学和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方法。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2、教学难点(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细胞筛选的原理和方法。
(2)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问题驱动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利用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如癌症的靶向治疗药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动物细胞融合①概念讲解:向学生解释动物细胞融合的定义,即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②原理介绍:强调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
③方法阐述:详细介绍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如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④实例展示: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动物细胞融合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2)单克隆抗体①抗体的传统制备方法及局限性:回顾抗体的传统制备方法,指出其产量低、纯度不高、特异性差等局限性。
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明确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 B 淋巴细胞克隆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③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 免疫小鼠: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使其体内产生相应的 B 淋巴细胞。
b 细胞融合:将免疫后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c 筛选杂交瘤细胞:通过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学案: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学案: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https://img.taocdn.com/s3/m/426a71a5c5da50e2524d7ff2.png)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知识点一 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结果:形成单核杂交细胞。
3.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4.过程:不同动物的两个或多个细胞――→灭活的病毒或PEG杂交细胞5.诱导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PEG);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
注意: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毒或细菌失去感染能力,但是并不破坏这些病原体的抗原结构。
6.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相互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
这一过程既能反映出糖蛋白在细胞识别中的重要作用,又能反映出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特点。
7.动物细胞融合的优点与应用(1)优点: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目前,已有种间、属间、科间,甚至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细胞融合获得了成功。
(2)应用:是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区别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步骤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体细胞,再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杂种植株分散成单个细胞后诱导细胞融合诱导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灭活病毒结果形成杂种植株形成杂种细胞【典题精练1】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正确的是()A.两者应用的原理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B.两者都可用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C.两者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都是形成融合细胞核D.两者的目的都是用于大量生产分泌蛋白【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聚乙二醇(PEG)既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又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动物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形成融合细胞核,C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产生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于大量生产分泌蛋白,D错误。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二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0c70cca6cc22bcd126ff0cc6.png)
源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 二、深入学习
知识点一、单克隆抗体
,使动物产生抗体;②从动物血清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2-54 相关内容,尝试写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3.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 3 只同种小鼠(X、Y 和 Z),每只小鼠免疫 5 次,每次免疫一周后 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筛选 方法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 B 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40 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 筛选 目的 得到杂交瘤细胞 得到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60 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 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 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 A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3.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 (1)组成:“生物导弹”=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化学药物(或放射性同位素或细胞毒素)。 (2)原理:单克隆抗体和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专一性结合,使药物定向作用于癌细胞。 (3)优点:用药量小、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1)制备融合所需的 B 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 16 000 以上,则小鼠 最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 X、Y、Z 这 3 只免疫小鼠中, 最适合用于制备 B 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 胞融 合实 验 完成 后, 融 合体 系 中除 含有 未融 合 的细 胞 和杂 交瘤 细胞 外 ,可 能 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4)未融合的 B 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后反思
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6e05d02768e9950e7381c.png)
学习指导案课题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
由于动物细胞融合与前面的章节中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相同,所以在本节呈现的较简洁。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多方面技术,其原理还涉及特异性免疫、细胞癌变等知识,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
整个制备过程既需要复杂的实验条件,又具有特定的技术步骤(尤其是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难点,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学情基础分析及预习导学学习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距离学习特异性免疫和细胞癌变等知识的时间比较久,学生对这部分知识遗忘较多,教师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起这部分内容。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原有知识的限制而勇于开拓,推陈出新。
渗透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
能力方面通过一步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医疗实践中紧靠细胞培养难以获得大量抗体过程中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受到创新精神的教育。
学习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学习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动物细胞融合”的教学,采用自学──探讨──归纳方式,并通过与“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比较,巩固该部分知识。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教学,教师采用层层设问式教学法。
教师巧妙设置问题、小台阶,多层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对难点逐个击破,深刻理解原理,同时精选例题,突破难关。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教师指导时间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新课教学:一、动物细胞融合1.诱导融合的方法: 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
化学物质,如:聚乙二醇物理方法,电激等2.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3.动物细胞融合最重要的用途是: 制备单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教师提问:既然是抗体,就涉及到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一部分内容?师生一起回忆:展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示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归纳以下内容启发学生回顾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在通过动植物细胞异同点的对比,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出动物细胞5学生回答: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2.2.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2.2.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e3ef3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f.png)
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1.概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诱导融合常用的方法:(1)物理:电融合法。
(2)化学:PEG融合法。
(3)生物:灭活病毒诱导法。
4.判一判:基于细胞融合的技术及其应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既有细胞膜的融合,也有细胞核的融合过程。
(√)(2)细胞融合突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实现了远缘杂交。
(√)(3)目前细胞融合只能在动物和动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进行,不能实现动物和植物的细胞融合。
(×)提示:至今,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细胞融合也获得了成功。
(4)动物细胞融合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等提供重要的手段。
(√)(5)二倍体动物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仍然是二倍体细胞。
(×)提示:杂交细胞具有4个染色体组,应该是四倍体细胞。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融合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提示:动物细胞融合能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植物体细胞杂交融合不能采用此方法。
二、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1.制备原理:(1)B淋巴细胞的特点:一种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B淋巴细胞在体外不能(填“能”或“不能”)无限增殖。
(2)骨髓瘤细胞的特点:能无限增殖。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制备过程:填一填:基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A操作注射特定的抗原,目的是可以从小鼠的脾中得到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2)杂交瘤细胞技术选择融合的两种细胞:细胞①多种B淋巴细胞,细胞②骨髓瘤细胞。
(3)过程B和C为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获得的细胞③是多种(填“一种”或“多种”)。
(4)细胞③到细胞④的过程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只有细胞④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其他细胞不能生长。
(5)细胞⑤来源于细胞④(填数字序号),细胞⑤为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其分泌的抗体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学案: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学案: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https://img.taocdn.com/s3/m/a25c4722453610661ed9f48e.png)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习目标】1、 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2、 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3、 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学习重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课前预习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_______或_______动物细胞结合形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结果:形成___________。
3、过程:两个或多个细胞−−−−−→−PEG 灭活的病毒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克服了___________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和 ____________培育的重要手段。
二、单克隆抗体1、抗体⑴产生细胞:_________________。
⑵成分:__________。
⑶特点:从__________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过程⑵杂交瘤细胞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可制成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将不能完成的问题用红笔画出来,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将交流的结果整理在学案上。
)给小鼠注射特 定的抗原蛋白 培养骨髓瘤细胞 → 从________中分 离B 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灭活病毒融合未融合细胞 __________ __________ −−−→−选择培养基 _____________ −−−→−克隆检测小鼠体内培 养 体外培养→ __________ 抗体【探究一】:动物细胞的融合思考:1、动物细胞融合原理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理是否相同?它们的融合过程是否相同?2、动物细胞融合后能形成杂种动物个体吗?3、诱导融合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吗?4、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5.动物细胞融合最重要的用途是什么?【探究二】: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聚焦一:制备的原理1、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由何种细胞产生?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2、一种抗原侵入机体之后,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只有一种吗?一种B淋巴细胞能产生几种抗体?3、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有没有可能无限增殖?4、什么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有什么办法让B淋巴细胞也具有这样的能力?5、杂交瘤细胞有什么特点?小结:我们可以利用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功能,利用无限增殖的特性,利用技术将两种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利用技术大量培养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1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782280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b.png)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与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相同,方法也类似,所以只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原理、方法、意义及应用,其间插入了小资料、细胞融合过程的示意图及小字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发展简史。
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动物细胞融合的特点。
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的新技术,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教材先由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引入单克隆抗体,接着又从传统抗体生产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随后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由此自然过渡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上。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两位科学家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丰富的联系和想象在科学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一方面采用多种方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的目的;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适度拓宽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述两位科学家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丰富的联系和想象在科学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在共性发展的同时也能协调发展,使知识不单是讲课的内容,考试的内容,而成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载体和素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3、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高二选修三《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高二选修三《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8f3305727a5e9856a6171.png)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知识方面:1、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2、理解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
能力方面: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动物细胞融合的理论基础;搜集有关细胞工程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2、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教学重难点杂交瘤细胞的特点和单克隆抗体的流程教学过程一、旧知检测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2、简述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流程二、预习新知1、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动物细胞融合也称,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
(2)条件: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等。
(3)结束的标志:融合。
(4)意义: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是克服了,成为研究等的重要手段。
2、单克隆抗体(1)传统抗体的获得1)方法:①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使动物产生;②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自己画出并标注细节)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优点:、、产量大。
(2)应用①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简易、的优点。
②用于和。
三、课堂互动探究1、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和诱导方法各具有哪些异同点?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是什么?3、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因?4、杂交瘤细胞的特点?四、当堂检测1、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A、产生新的细胞壁B、细胞膜发生融合C、细胞质发生融合D、细胞核发生融合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决定于()A、细胞膜的流动性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质的流动性D、细胞质酶的活性3、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单一B、用有性繁殖获得C、特异性强D、可用于治病、防病4、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不正确的是()A、有双亲所有的遗传物质B、有双亲所有的遗传特性C、可分泌特异性抗体D、有大量增殖的能力五、教学反思5、下图是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b0b13f18583d04964599a.png)
7单克隆抗体技术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
『点拨探究』
知识1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其中的灭活是指用物理(如紫外线等)或化学手段使病毒或细菌失去感染能力,但是并不破坏这些病原体的抗原结构。
3、用灭活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过程:
灭活的病毒
不同______的两个细胞
PEG
______细胞
4、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______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______、______、肿瘤和生物______培育的重要手段。
5、抗体:______细胞产生。主要成分:球蛋白具有______,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______、纯度______、特异性______。
↓↓
______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______,又能产生______。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强,______高,______大。
4、作为诊断试剂:具有、、、______的优点。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可制成“”。
『问题探讨』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有什么不同?
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给小鼠注射特培养______细胞定的______
↓↓
从______中分离B淋巴细胞______
∣∣
灭活病毒↓融合
↓↓↓
______细胞融合的同______细胞
种核细胞
选择培养基↓
5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为什么要选用B淋巴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615a9d81c758f5f71f672e.png)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学习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学习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一、动物细胞融合自学动物细胞融合过程,比较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异同点。
思考:为什么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融合剂?二、单克隆抗体问题导学:1.什么是单克隆抗体?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免疫的小鼠,怎样对小鼠进行免疫?3.图中的B淋巴细胞有何功能?骨髓瘤细胞有何特点?4.怎样才能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5.融合后可能有几种类型的细胞?6.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阅读拓展视野)7.培养杂交瘤细胞的方式有哪两种?8.单克隆抗体有哪些特点和应用价值?自学笔记拓展视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提到了筛选,对于两次筛选中的目的和方法许多人也存在疑惑,那么到底是如何筛选的呢?现总结如下:第一次筛选::首先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杂交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应该先弄清楚。
一、可能的情况有:1.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2.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即杂交瘤细胞)3.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即瘤瘤细胞)4.单个骨髓瘤细胞5.单个B淋巴细胞二、筛选的目的————获得杂交瘤细胞三、筛选的方法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完成,即HAT培养基。
含有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啶,其中氨基喋呤可阻断DNA合成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阻断后,依靠应急途径即在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TK(胸苷激酶)作用下,利用胸腺嘧啶和次黄嘌呤合成DNA,缺少其中一种,DNA合成不能发生。
用于杂交的骨髓瘤细胞系均由经有毒药物诱导而成选择产生的代谢缺陷型细胞,细胞内均无TK或HGPRT,所以单个或融合骨髓瘤细胞在HAT 培养液中将死亡。
B细胞虽然有HGPRT和TK,但在体外通常培养条件下,尤其是在单个细胞环境下难于长期存活和增殖传代。
因此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在HAT培养液中生长繁殖。
专题2.2.2学案
![专题2.2.2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a40e7af242336c1eb95e90.png)
专题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习目标】1.对比植物体细胞杂交,掌握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掌握单克隆抗体技术。
3.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应用。
【重点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预习及检测】阅读课本52—55页,完成练习册【自主预习】中的内容【合作探究】1.什么叫动物细胞融合?2.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这对它们杂交或融合过程有什么影响?3.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否相同?两者的融合过程是否也一样?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有什么不同呢?5.为什么细胞融合过程中使用的病毒需要灭活?不灭活行吗?灭活的病毒PEG 杂交细胞6.什么是抗体?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由单个B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克隆),形成基因型相同的细胞群,这一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7.如何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8.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是什么?9.根据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回答以下问题:①本过程利用了哪些原理?②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融合?【当堂检测】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______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又叫细胞杂交。
2.结果:形成____细胞。
3.过程:不同_____的两个细胞选择 B 淋巴细胞 抗原 刺激 骨髓瘤细胞克 隆 检测 _____ 浆细胞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B -B 细胞 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 体外培养 4.意义:克服了____杂交的不亲和性。
二、单克隆抗体1.抗体的产生:______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过程:(2)杂交瘤细胞特点:既能(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大。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_____物质并特异性结合。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制成“______”。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71b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f.png)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方法;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动物细胞融合的理解;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学教科书相关章节;2.实验器材:培养皿、注射器、离心机等;3.实验试剂:细胞培养基、细胞融合剂、抗体试剂等;4.教学资源:PPT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问题导入,即为什么受体细胞和供体细胞进行融合能够产生更有价值的细胞。
2.知识讲解:介绍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细胞世代繁殖、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融合等。
3.实验演示:进行一次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并了解融合细胞的形态变化等。
4.分组实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动物细胞融合实验。
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5.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分析,讨论融合细胞的特征和变化。
6.知识讲解:介绍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7.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实验。
8.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9.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分析,讨论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10.总结归纳: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延伸:1.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理解;2.进行相关的小组讨论,比较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的异同点;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自主设计一次相关的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ff543be23482fb5da4c05.png)
3、结合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 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②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 四. 巩 固 练 习 ③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 用 ④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即具备骨髓瘤细胞 的特点。 ⑤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 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的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
(2)结果:形成
阅读课本相 关内容,自主 完成所列问 题。
一. 自 主 学 习
亲和性, 成为研究 2、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a. 过程
b.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 c.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强、
,又能产生 高、产量大。
。
1、 单克隆抗体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二. 合 作 探 究 2、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为什么要选用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 交瘤细胞? 3、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有两次筛选,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
高二年级生物科导学案
班 学案 编号 周次 流程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使用 说明 9 4 组 课题 使用 时间 2017.3. 10 姓名 自评 组评 师评 课 型 新授课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编写人 具 体 内 容 黄锴
审 核 方法指导 复习植物体细 胞杂交及体液 免疫知识
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资料,小组讨论。 1、 动物细胞的融合 (1)概念:指 胞杂交; 胞 或 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为细 细胞; (3)过程:不同 细胞; (4)意义:克服了 、 、 肿瘤和生物 的两个细 杂交的不 培育的重要手段。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查询资料小 组讨论合作 完成,分小组 班级展示
1、单克隆抗体是指 A.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B.单个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独立完成,班 级展示
高中生物《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e5a3eb561252d380eb6e88.png)
第二节《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包括两部分:课前学习活动 ----------- 课中学习活动一、动物细胞融合(阅读课本P52~54,完成下列内容)1. 概念:是指或者动物细胞结合形成的过程。
2. 原理:细胞膜的3. 诱导融合的方法:(PEG)、、电激等诱导因素。
4. 过程:不同的两个体细胞→细胞(注意条件)5. 融合完成的标志:。
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是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
6. 意义(优点):(1)克服了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肿瘤和等的重要手段。
(2)利用杂交瘤技术制造。
二、单克隆抗体1. 传统抗体的获得(1)方法: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2)特点:、、并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
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原理:一种效应B 细胞产生一种,B 淋巴细胞在体外(能/不能)无限增殖,而骨髓瘤细胞具有增殖的特点,将单个B 淋巴细胞与融合,可以使杂种细胞(杂交瘤细胞)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既能增殖,又能产生。
(2)制备过程:①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 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然后从小鼠内获得相应的B 淋巴细胞。
②获得杂交瘤细胞:先将鼠的与脾细胞中产生的融合。
③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
该杂种细胞的特点是_。
④培养和检测,经多次筛选,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的细胞。
⑤将杂交瘤细胞在或注射到内增殖。
⑥提取单克隆抗体:从或小鼠的中提取。
3.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可大量制备。
4.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物质并跟一定抗原特异性结合。
在诊断的应用上,具有准确、、简易、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制成“”。
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预习检测1.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决定于()A.细胞膜的流动性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质的流动性D.细胞质酶的活性2. 只能使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诱导方法是()A.PEGB.灭活的病毒C.电刺激D.离心3.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1 过程注射的物质和A 细胞的名称分别为( )A.抗体、T 淋巴细胞B.抗原、T 淋巴细胞C.抗体、效应B 淋巴细胞D.抗原、效应B 淋巴细胞4. 单克隆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A.B 淋巴细胞B.T 淋巴细胞C.骨髓瘤细胞D.杂交瘤细胞5.单克隆抗体和血清抗体相比,其优越性在于()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B.单克隆抗体能够在体外制备C.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677ce10975f46526d3e105.png)
高中生物选修3导学案授课者:张赛蓝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诱导融合方法、应用(2)、能用概念图写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3)、知道杂交瘤细胞的特点、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及应用。
2、过程方法(1)、通过阅读、自学、质疑、讨论、训练和总结等环节,逐步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导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
(3)、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了解生物科学的认识模式,以发展创造性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2)、通过“生物导弹”的应用,树立学以致用、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学习内容】一、动物细胞融合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52页“动物细胞融合”内容,对比下图植物细胞杂交技术(图中序号①-④是什么含义?),将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杂交技术进行比较,完成比较表格。
1、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动物细胞融合也称动物细胞杂交,是指或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单核细胞的过程。
2、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
(见课本图2-23)3、植物细胞杂交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比较二、单克隆抗体(一)获得抗体的传统方法1、把某种抗原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然后从中分离出所需的抗体。
2、缺点:。
3、原因:。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单克隆抗体的概念:细胞克隆产生的的抗体。
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细胞融合技术骨髓瘤细胞(癌细胞)可无限增殖杂种细胞→单克隆抗体既能又能。
学习任务二:1)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53-54页第二自然段①为什么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②融合后会有多少种细胞类型?(考虑2个之内)③杂交瘤细胞是如何筛选出来的?有何特点?④是否所有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专一性抗体?⑤如何大规模进行培养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2)、用文字和箭头整理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结合课本图2-24)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12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优点: 。
2.2.2学案单克隆抗体
![2.2.2学案单克隆抗体](https://img.taocdn.com/s3/m/610ef2b7960590c69ec37628.png)
小鼠体内培养 体外培养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习目标:⑴ 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⑵ 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3)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学习重难点: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动物细胞融合(1一个细胞的过程。
(2)过程: 细胞。
(3)原理:(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
例1、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B.制备单克隆抗体C.培育新物种D.生产杂种细胞例2、能使动物细胞融合的特有的诱导因子是( )A.离心B.灭活的病毒C.电刺激D.振动 (二) 单克隆抗体1回忆(1).想一想:什么是克隆?(2).抗体:是由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为 ,具有特异性。
(3).传统抗体的产生方法及缺陷是什么?4.怎样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提示<1>:仅用细胞培养培养B 淋巴细胞可以吗? 提示<2>: 我们学的哪种细胞可以无限增殖?提示<3>:有什么方法能使B 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和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能力同时具备呢?根据以上知识勇敢说出你的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思路是什么?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过程【合作探究】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有两次筛选,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次筛选是 第二次筛选是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 ,又能产生 。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强、 高,并可能 。
(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 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 地结合,有 、 、 、 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①主要用于 治疗,把 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 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 ”,注入体内,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学习目标】
1、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
2、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动物细胞融合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2、教学难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2页完成相关内容)
1、动物细胞的融合
(1)概念:指或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为细胞杂交。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
(4)意义: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得局限,使
成为可能
(5)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已经成为研究
等的重要手段,而杂交瘤技术,为制备开辟了新途径。
思考与讨论:
1、A、B两两细胞融合的种类有___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问题1: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长期以来,人们是如何获得抗体的方法?
问题2:这种抗体有什么缺点?为什么?
问题3:如何获得大量性质单一的抗体呢?
1.概念:由单一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生殖形成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强的抗体。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第一步:将注射到小鼠体内进行免疫;
第二步:从该小鼠脾脏中获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与小鼠的细胞在,或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
第三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筛选出细胞;
第 1 页
第四步: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从中挑选出
的细胞群,继续培养;
第五步:将该杂交瘤细胞在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
内增殖,然后再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性质单一,强、高,大。
(2)作为诊断试剂:诊断病毒引起的疾病和用癌细胞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定位诊断.优点:。
(3)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①运用药物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在一起制成"".②优点:。
3、单克隆抗体和常规抗体的比较
两个过程: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三个“一”:
一个诱导细胞融合的新方法———灭活的病毒
一个新细胞————————杂交瘤细胞
一个优势—————————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势巩固练习:
1、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 )
A.AAaa B.AaBb C.Aabb D.BBbb
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①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②所用的技术手段不相同③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④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4、“生物导弹”是指( )
A、单克隆抗体
B、带有特定药物的单克隆抗体
C、杂交细胞
D、B淋巴细胞
巩固练习:1---4、CCDB
第 2 页
【总结归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比较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