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是指人们在学习某个特定知识或技能后,将其应用于其他不同的情境或任务中的能力。

迁移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它展示了学习的实际价值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研究。

一、学习迁移的基本原理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并非仅仅局限于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使用,而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它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在解决各种问题和面对不同情境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以下是学习迁移的基本原理:1. 迁移的相似性原则:学习迁移的效果与原学习任务与目标任务之间的相似程度有关。

如果两个任务在目标、环境或过程上存在相似性,学习迁移效果将更好。

2. 迁移的特征提取原则:学习迁移依赖于个体对学习任务的特征进行提取和抽象。

学习者需要能够识别适用于其他任务的关键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3. 迁移的应用原则:学习迁移不仅仅是将旧知识应用于新的任务,还包括将新的知识应用于旧任务的情况。

这种双向迁移能够增强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二、学习迁移的研究进展学习迁移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1. 领域迁移:研究者发现,学习者在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后,能够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学习数学的能力可能有助于解决物理学或经济学中的问题。

2. 任务迁移:学习者在完成一种类型的任务后,能够将所学的策略和技能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任务。

这种迁移可以提高学习者在新任务中的效果和速度。

3. 情境迁移: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中的学习对迁移效果也有影响。

当学习和应用任务的情境相似时,迁移效果更好。

4. 知识迁移:学习者在学习某个知识领域后,能够将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解决其他相关问题。

这种迁移能够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为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效果,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创造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具有不同情境和任务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增加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

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二)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三)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四)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五)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二、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表达明确的期望 (二)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三)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四)有效的运用表扬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三)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四)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 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四、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维度 学习动机 学习行为 学习效果
(一)激发功能 (二)指向功能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二)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来分,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 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又可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
含义: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一)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1. 结果因素是强化。 2. 先行因素: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二)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 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四)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行为规范不态度的学习中。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二、学习迁秱的种类 1.正迁秱不负迁秱(迁秱的性质) 正迁秱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 积极的促迚作用,也叨积极迁秱。 负迁秱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
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
影响,也叨消极迁秱。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2.水平迁秱不垂直迁秱(迁秱内容的丌同 抽象和概括水平) 水平迁秱也称横向迁秱,是指处亍同一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例:1、从迁秱的种类来看,思维僵化, 因循守旧主要是产生了 答案:负 迁秱。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例:2、从迁秱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 属亍( ) A、顺向正迁秱 B、逆向正迁秱 C、顺向负迁秱 D、逆向负迁秱 答案: A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例:3、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 学习中的( A、定势现象 B、迁秱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答案: B )
迁秱的结构匹配理论以加特纳、吉克等人为
代表异。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尽管这些观点强调认知结构的丌同斱面或 用丌同的术语来描述认知结构,但它们都主张 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秱能否収生的 根本条件。 第二种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不主体的相互作
用对迁秱的影响。
迁秱的情境性理论以格林诺等人为代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注意、知觉、
记忆、思维、想象和意志等官能组成的。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迚“心”的各种官 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幵认为某些学科可能 具有训练某一或某些官能的价值。教育的目的 就在亍这种形式的训练。 形式训练说指出,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 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 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 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他认为:“领会基本的原 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奥苏 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 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
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否则 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怎样才能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 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结构化 • 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只有结构化的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重构教材结构,进而构建 合理的心理结构。
7
二、共同要素说
• (一)代表人物: 桑代克、吴伟士 • (二) 主要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
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 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 “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 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8
三、经验类化理论
• (一)代表人物: 贾德 • (二)主要观点 •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认知结构是迁移的中介变量。 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
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
13
•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 ①可利用性: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
供利用 • ②可辨别性:学习任务与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

3、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为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 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 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4、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范围分为: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 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要素重新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 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 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 变化。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 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 应用于新情境。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学会学习的需要
Duncker实验结果(1945)
梅尔(Mioler)的系绳实验 :
竖蜡烛实验:
2、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根据内容的抽象程度分为:
横向迁移(lateral transfer):
也称作水平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 的学习之间的迁移。 纵向迁移(vertical transfer):
也叫垂直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 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组合,直接移植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
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
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 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 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四、关系转换说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迁移
打羽毛球(Leabharlann 腕)打网球(不压腕)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按时间顺序分)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 后来学习的影响。 –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 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过去经验
学习A
学习B
(迁移实验状况)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
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 (布鲁纳)
越大。
• 与共同要素说的关系。
3.2.2 迁移的分类
• ACT理论按知识的不同类型对迁移的种类进行重 新划分。 ACT理论的迁移分类
目标知识
程序性 原有 知识 程序性 陈述性 1 2 陈述性 4 3
第三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相似性 • 从客观条件来说,学习 对象之间具有共同因素, 并要求学习者作相同或 相似的反应,迁移就越 明显。迁移效果就越好。
三、经验泛化说 (概括说)
• 贾德(C.H.Judd),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 实验 。 • 经验泛化说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 迁移到后期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 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 之中。 • 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 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 是学习者在两种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 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
–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 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可加”
4、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四)同化性迁移、顺向迁移与重组 性迁移
v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 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 一类事物中去
v 顺应性迁移指将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 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 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 认识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v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 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 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v 以安德森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 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v 以加特纳,吉克等人为代表,认为前后两种 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 特征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而表面的特征 则无关紧要。
v 第二种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的相互作 用对迁移的影响。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个典型例证
二、促进迁移的学
v (一)精选教材 v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v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v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三、迁移的作用
v 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 直接的促进作用。
v 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 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 键环节。
v 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 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v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v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 v 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
v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v (一)相似性 v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
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 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二)原有认知结构
v 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 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

背景资料、人们学什么
记忆能力训练实证
记忆平均数字跨度的变化 资料来源:Ericsson1980
相同要素说(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
实验探究 教学隐喻 学说反思
背景资料、桑代克知觉预测(1901)
预测
估计127个 图形面积
训练
后测
训练判断90个平行四边形 测1、判断13个长方形 面积(10cm2~100cm2) 面积(成绩提高)
测2、判断27各种图形 面积(成绩持平)
有关图形 面积知觉 的测试
后测2 后测1 训练判断
预测 0
可能预测
20
40
60
80
100
相同要素说理论
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 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
只有当两种心里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 机能的改变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桑代克)
实证研究——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三维迁移模式
背景资料、奥斯古德的迁移三维曲面模型
三位曲面模型 资料来源:Osgood
背景资料、负迁移的例子
问题
所给水罐刻度
A
B
C
1、 前测练习
29
3
2、艾因斯特朗1
21
127
3
3、艾因斯特朗2
14
163
25
4、艾因斯特朗3
18
43
10
5、艾因斯特朗4
9
42
6
6、艾因斯特朗5
20
59
4
7、后测练习1
15
39
3
8、后测练习2
23
49
3
9、后测练习3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
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特定技能、知识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例如,学习了钢琴后再学习吉他,因为两者具有相似的乐理和指法技巧,所以可以迁移到吉他学习中
3
学习迁移的理论
学习迁移的理论
1. 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迁移是通过对某些基本心理官能进行训练而获得的。这种理论认为,心理官能主要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这些官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他学习能力。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形式训练说对于某些学习任务并没有很好的解释效果
那么一种学习任务中的刺激和反应组合可以更容易地促进另一种学习任务的掌握。相反,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模糊、零散,那么一种学习任务中的刺激和反应组合可能会干扰另一种学习任务的掌握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3. 学习者的动机和态度
学习者的动机和态度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如果学习者对某种学习任务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动机,并且积极的态度对待这种任务,那么他们更容易产生正迁移效果。相反,如果学习者对某种学习任务缺乏兴趣或持有消极态度,那么他们更容易产生负迁移效果
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4.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之一。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和难度的逐步提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学习难度和要求,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学习迁移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和评估等方式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学习了整数的加法后再学小数的加法,因为小数加法需要重新学习计数单位、进位规则等新知识,与整数加法的概括水平不同,所以学习效果较差

学习的迁移

学习的迁移

另一部手机上
(六)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
高通路迁移(high-road transfer) :是指学习者将先前习得的 抽象内容有意识地应用于新的情境。 ——学习了统计学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将统计学知识有意识
地运用于心理学毕业论文中,就属于高通路迁移。 ——利用做笔记策略来阅读文章。
(七)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关系转换说认为对情境中关系的理解是学习迁移的关键。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关系(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原理与实 际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关系转换说更强调了学习者本身的作用,尤其是强调了学习者 的主动性和理解的作用。
不同经验之间
①经验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 ②各种经验内部和各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正是通过迁移 实现的。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二、迁移的种类
(一)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分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现象,称为正迁移。
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远迁移(far-transfer)是指将所学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 到与原来的学习情境不相似的情境中。
——学生将数学中学到的求向量的方法运用到物理学中解合力 的问题
(六)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
根据迁移的自动化程度分 低通路迁移(low-road transfer):是指反复练习的技能的自动 化迁移,即以一种自发的或自动的方式所形成的技能的迁移。 个体经过充分练习之后,所学内容能够自动应用于新的情境, 而无需或仅需要极少量意识的参与。 ——学会了使用一部手机,就能把这一技能相当容易地迁移到
(四)关系转化理论
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科勒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自从有了学习活动以来,学习迁移的现象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各种学习理论都非常重视学习迁移问题.从理论上对迁移进行系统的解释和研究始于18世纪中叶,这之后,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对迁移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和解释,形成了众多的有关迁移的理论和解释。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与关系转换理论等.(一)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一种迁移理论,至今在欧美盛行了约200年。

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例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回忆活动,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

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而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即一种官能改进了,其他所有官能也会在无形中得以加强,如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各种东西.形式训练说认为,要发展和提高各种官能,除了“训练"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如感觉是越用越敏锐,记忆由记忆而增强,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则由推理和想象而长进,这些能力如果不用,不训练,便会变弱的.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因为内容是会忘掉的,其作用是暂时的,而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而达到的官能的发展才是永久的,才能迁移到其他的知识学习,会终生受用。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二) 共同要素说由于反对形式训练说对迁移的解释,许多心理学家纷纷设计更为严密的实验,从各种不同角度向形式训练说提出挑战,其中,桑代克(E。

L.Thorndike)的影响最大。

1903年,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训练大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然后对他们进行两种测验。

《学习迁移》PPT课件

《学习迁移》PPT课件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尽量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 结合。
课程方面应注重应用学科。 学习上的共同成分,可产生积极性的迁移作 用,但也常常有两种可能的干扰:前摄抑制与 倒摄抑制。
三、经验泛化说(概括化)
两个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只是迁移产生 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 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 即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 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第五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迁移的概述
一、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知识可以迁移,动作技能可以迁移,情感和 态度也可以迁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 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 正迁移:起积极促进作用 负迁移:起消极干扰作用
2、 根据迁移作用的时间和顺序: 顺向迁移:先 后 逆向迁移:后 先
A组:不概括,教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 B组:要求概括,教师不但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 并帮助概括出“写数字要使右行对直”这一规则; C组:只说理,即只告诉学生个位数只能与个位数 相加,十位数只能与十位数相加的原理,便不告诉原则; D组:兼用BC两法。 训练15天后,进行测试,结果:C组并不比A组有更 多有意义的迁移,B组D组则产生了较大的积极迁移。
认知结构论的教学意义
加强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技能的教学。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①遵循“不断分化”: 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加强知识之间之间的纵向联 系;② “综合贯通”: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 课题乃至章节间的联系。(学生不知道许多表面上不同 的术语实际上代表着本质上相同的概念,造成认识上的 许多混淆,同时也鼓励了机械学习;给学生设置了人为 的障碍,使他们看不清许多有关的课题或隐蔽的重要特 征之间的共同性;学生不能够利用先前的知识作为新学 习的基础;学生不能区分相似的要领之间的显著差异, 因而会把不同的概念作为相同的概念来领会和保持。)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证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自从有了学习活动以来,学习迁移的现象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各种学习理论都非常重视学习迁移问题。

从理论上对迁移进行系统的解释和研究始于18世纪中叶,这之后,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对迁移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和解释,形成了众多的有关迁移的理论和解释。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与关系转换理论等。

(一) 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一种迁移理论,至今在欧美盛行了约200年。

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例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回忆活动,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

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而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即一种官能改进了,其他所有官能也会在无形中得以加强,如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各种东西。

形式训练说认为,要发展和提高各种官能,除了“训练”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如感觉是越用越敏锐,记忆由记忆而增强,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则由推理和想象而长进,这些能力如果不用,不训练,便会变弱的。

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因为内容是会忘掉的,其作用是暂时的,而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而达到的官能的发展才是永久的,才能迁移到其他的知识学习,会终生受用。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

(二) 共同要素说由于反对形式训练说对迁移的解释,许多心理学家纷纷设计更为严密的实验,从各种不同角度向形式训练说提出挑战,其中,桑代克(E.L.Thorndike)的影响最大。

1903年,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训练大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然后对他们进行两种测验。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学习迁移是指在学习一项新任务时,利用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快速学习和适应新任务的过程。

学习迁移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迁移,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两个:迁移效应和类比思维。

迁移效应是指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新任务的学习和应用产生积极影响的现象。

迁移效应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情况。

正迁移是指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新任务的学习和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加速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果。

负迁移是指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新任务的学习和应用产生干扰或阻碍作用,使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类比思维是学习迁移的重要机制之一、类比思维是指通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任务进行类比,找出相似性和共性,从而帮助理解和解决新任务。

类比思维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加速新任务的学习过程。

通过类比思维,我们可以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中,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学习迁移对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迁移,个体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领域,从而出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习迁移还可以培养个体的灵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创新的环境。

总结来说,学习迁移是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学习和适应新任务的过程。

迁移效应和类比思维是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在学习迁移过程中,任务相似性、知识结构和学习策略是影响迁移效应的重要因素。

学习迁移对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学习迁移的培养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

(一)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而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通过对知觉、注意、记忆和运动动作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实验,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结果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此理论仅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三)经验类化理论(三)经验类化理论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则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

至于两种学习活动中所存在的共同成分,它们仅是迁移产生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则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

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原理的理解,这一点比相同要素说有所进步。

但概括化的经验仅是影响迁移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并不是迁移的全部。

(四)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并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幼儿学习的迁移

幼儿学习的迁移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来源于德国心 理学家沃尔夫(Woiff)所提出的官能心理学。
基本观点: 1、心(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 进废退的原则。 2、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 强其他所有官能。 3、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具体迁移也叫特殊迁移,是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的迁移。
基本观点: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时,一种 1.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种类有哪些?学习迁移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不 2、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
具体迁移也叫特殊迁移,是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1. 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 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 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 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心智训练说)
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因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 使教学内容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是原理、原则、态度的迁移。 (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发生。 共同要素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
第九章 幼儿学习的迁移 一、形式训练说(心智训练说) 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谁?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共同要素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 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种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桑代克等人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2、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3、迁移的实质(P79)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整合可以通过同化、顺应与重组来实现。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并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在他看来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所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括迁移,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征则始终都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继奥苏伯尔之后,研究者对迁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观点中。
3、经验类化说(贾德):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则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原理的理解,这一点比相同要素说有所进步。但概括化的经验仅是影响迁移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并不是迁移的全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第一种观点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种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安德森:认为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配对构成。
加特纳、吉克: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