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大量涉及到孔子及其思想。
相对于《论语》中毫不妥协的“道听途说,吾往矣”的孔子形象,庄子对孔子的刻画更具深度和广度。
本文将从庄子的视角探究《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首先,在庄子看来,孔子是一个关注人性的思想家。
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仁爱共济”的思想基础。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善恶之境,起乎心焉。
治心者,治万物也。
”这种思想体系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思想的关键。
庄子在《逍遥游》中列举了孔子的三种爱:“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惧之欲其不逢殃”。
这三种爱涵盖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情感,彰显了孔子对于人性深刻的洞察与理解。
其次,庄子认为,孔子是一个重视天命的先知。
在《天道》中,庄子认为,孔子是上天派来的圣人:“子贡问曰:‘夫子圣人也,何不圣于世?’孔子曰:‘我非圣人也,夫上下圣人。
’”这里,“一念之差,天地悬隔”,孔子认为自己不是圣人,而是辅助天地圣人的忠实追随者。
庄子在《齐物论》中也曾引述孔子的言辞:“夫圣人之所以为圣,岂有取于天哉?圣人之所以为圣,由人而成也。
”这表明,孔子既有主张天命的高度意识,也注重人的表现来完成天命所赋予的任务。
第三,孔子在庄子眼中,是一个重视古代经典的文化传承者。
庄子在《人间世》中讲到孔子的德化:“夫孔子以四尚为名,致文王之道,治五霸之邦,成与天地同纪,而以千万亿人事,无有不为其余也。
”孔子既将自己的治家理国上升到了文化传承的高度,同时也以其高超的才干成功地继承了古代经典文化的精神实质。
最后,庄子认为孔子是一个尊重人性个性的领袖。
在孔子弟子曾公子问“孔子恶乎笑人?”的问题时,孔子回答:“吾非恶也,何以笑乎?昔者西门豹不死于士会,此亦天幸其小人也。
吾举大志而忘小人,是以笑之。
”这里,庄子阐述了孔子作为领袖的人性化特征,强调了孔子的人性主义思想。
总之,《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一个充满智慧、具有高度人格魅力的人物。
他呈现了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又承载了天命、文化传承和人性个性的思想内涵。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百家之师”。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探讨,不仅展现了孔子的风采和思想,也对其教义和人格进行了评价。
本文将对《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孔子与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是,《庄子》对孔子的描述并非以史实为基础,而是通过庄子的笔下展现了他的思想和见解。
在《庄子》中,孔子被认为是一个明理达变、言传身教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就曾对孔子的教诲做了评价,称其为“师挚于箕踞之中而乐;师况变蹻狂猾之理而不厌”。
庄子认为孔子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而不是空谈理论、纸上谈兵。
《庄子》中也对孔子的教义进行了一定的评价。
庄子在《养生主》中写道:“讬虚守静,故无堕邑,唯道敢使。
子桑以告。
颜回闻之曰:‘庙道!无何其极也!’”可以看出,庄子对孔子提倡的“讬虚守静”的教义给予了认同。
庄子认为,只有“无有无”“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义,才能使人们远离诱惑,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超然自在。
这一点和孔子所推崇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都强调了追求心灵的平和与安定。
庄子对孔子的教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庄子在《齐物论》一文中也对孔子的言行进行了描述和评价。
庄子说:“师挚于箕踞之中而乐;师况变蹻狂猾之理而不厌。
”这句话中所说的“师挚”、“师况”可以理解为孔子。
庄子认为孔子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畅怀,又能在变幻繁杂的世事中心如止水,这种一方面以踞在箕踞之上的形象,一方面以变蹻狂猾之理的态度,展现了孔子的风采和思想。
庄子对孔子的评价,体现了他对孔子思想和人格的高度认可。
在《齐物论》中,庄子还以孔子的形象进行了对比,显示了庄子对自己思想的自信和不同的价值取向。
庄子认为:“岂尔灭尔而不可复一丝?则孔子不逮夫晋德。
非其徒厚而明,非其任厚而亡。
夫晋德之畔地,非其任之谓也。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是一个超凡脱俗的智者。
在《庄子》中,孔子被描述为一个智慧卓然的圣人,他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深邃智慧和高尚品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于道德和人生的思考和见解,也让人深感敬佩。
例如在《庄子》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孔子观于天地之大德,当则应天地之大宅,应天地之大时,大矣乎也。
”这一段文字表现了孔子对宇宙道义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心,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智慧。
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是一个仁义和善良的人。
在《庄子》中,孔子所倡导的仁义之道深受人们的赞誉。
他将“仁”置于人生的核心地位,认为人们应该以仁义来对待他人,以宽容和善良来对待世界。
《庄子》中有这样的描述:“孔子之仁德,非鄙夫之能见与!……谄谀言而弗颂,同声而弗和。
”这些文字表现出了孔子深厚的仁义之心,以及对于真诚和善良的坚持。
在《庄子》中,孔子的仁义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现,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钦佩。
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是一个虔诚和谦逊的儒者。
在《庄子》中,孔子被描绘为一个虔诚笃实、谦虚谨慎的儒者。
他将对道德的追求和修养的重要性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力图求得心灵上的净化和境界上的升华。
在《庄子》中有关孔子的描述:“孔子懿懿乎易成,角力为快,深思为快。
听等诸在位有辅右之才,谋国不用则适受用之妙。
”这段文字展现了孔子宽厚的胸襟、深广的见识和虔诚的修养。
在《庄子》中,孔子的谦逊脚踏实地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庄子》中对孔子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智者、仁义善良的人以及虔诚谦逊的儒者。
这些形象深刻而生动地展示了孔子的思想和品格,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的思想和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庄子》,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孔子的卓越智慧和高尚品德,更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指引我们走向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人生。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具有极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我们探索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引领。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包括了很多对孔子的形象的描写和评价。
通过对《庄子》中孔子形象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对孔子的看法,以及他对孔子所代表的一种思考方式的评价。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圣人形象。
庄子对孔子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孔子是一个圣贤,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智。
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子通大道,达大极,无不理焉,无不理焉。
”这里的“子”指的就是孔子,庄子赞扬孔子通达宇宙之道,对万物都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他将孔子与上古圣贤相提并论,认为孔子是有资格与他们并列的大圣人。
这种评价显示了庄子对孔子的崇拜和尊敬。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一个追求仁义道德的人。
庄子认为孔子的道德观非常高尚,他以仁、义、礼、智为核心,信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主张。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臧文仲让舆,颜渊让射,子路、子都、ZIP不仕隐约仕,桀跖之一士其如是,‘忠信’所以事上帝也。
”这里的孔子弟子子路、子都、ZIP是庄子所举的例子,他们放弃了个人的私利,忠诚地为公众服务。
庄子通过这个例子赞扬孔子的弟子们以忠诚和诚实为原则,这正是孔子在道德和行为上的追求。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也被赋予了智者的特质。
庄子认为孔子的智慧不仅在于他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洞察,更在于他对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治乎。
”他认为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能够了解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庄子赞扬孔子能够超越形式和界限,以更宏大的视角看待问题,这也是他在思考和看待世界时需要借鉴的地方。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一个具有圣贤品质、追求仁义道德、智慧卓越的人。
庄子对孔子的评价充满敬意,他认为孔子是一个可以崇拜和学习的典范。
通过对《庄子》中孔子形象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可以对孔子的地位和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摘要】《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一个备受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与庄子的对比、在作品中的作用、对庄子思想的影响以及孔子形象的变化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庄子》中对孔子形象的描绘和塑造。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庄子的哲学思想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对比和互动,为读者呈现出多样化丰富的人物形象。
结论将对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进行总结和概括,为读者提供一种全面而有深度的全景式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深入地探究《庄子》中孔子形象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引言、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孔子与庄子的对比、孔子在《庄子》中的作用、孔子对庄子思想的影响、孔子形象的变化、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之一,主要探讨人生哲学和宇宙观念。
在《庄子》中,除了庄子本人外,还涉及到其他思想家,其中包括孔子。
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备受关注,这种形象不仅体现了庄子对孔子的认识和评价,也反映了庄子与孔子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探究《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被描绘为一位有远见卓识、仁爱宽厚的圣贤人物,他的学说被视为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
《庄子》中也突出了孔子与庄子之间的不同之处,比如在对待学问和人生态度上的差异。
这种对比既体现了两位思想家各自的特点,也呈现出他们之间的互相衬托和对话。
在《庄子》中,孔子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和理想化的形象。
他的形象在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反映了庄子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态度,也展现了他对儒家学说的认同和批判。
研究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变革,也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
2. 正文2.1 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主要体现为一位崇尚仁义道德、追求至善至美的圣人形象。
浅谈《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成为屡遭道家批 判的对象 。在 《 齐物论 》 , 中 长梧子 与瞿鹊
子 论 “ 道 ” 批 评 孔 子 不 管 要 言 妙 道 , : 是 黄 帝 之 所 昕 妙 时 日 “ 荧 也 , 丘 也 何 足 以 知 之 !” 达 了 对 孔 子 蔑 视 。《 世 而 表 人
间》 中写 :L 适 楚 , 狂 接 舆 游 其 门 日 : 凤 兮 凤 兮 , 如 孑子 楚 “ 何
加 以批 判 , 为 他 们 皆是 追 名 逐 利 , 谓 “ 人 ” 盗 贼 实 属 认 所 圣 和
一
《 论语》 中的孔子形象为我们大家所熟悉 , 而孔子也是《 庄子》 中
最 为活 跃 , 出现 次数 最多 的 人物 ,庄 子) 3 , 中有 大 约 2 《 3篇 其 2
篇 ,O个 章节 提 到 了孑子 , 且大 多篇 幅可 观 。孔 子作 为儒 家 5 L 并
或 改 造 地 展 现 了 多 样 的 人 物 形 象 。而 孔 子 这 位 儒 家 圣 人 亦 在 《 子 》 被 寓 言 化 地 进 行 了 重 新 塑 造 , 我 们 看 到 庄 中 让
了 一 个 多 样 的 孔 子 。《 子 》 的 孔 子 多 样 的 形 象 很 大 程 度 上 反 映 了 当 时 儒 道 思 想 的 斗 争 与 交 融 , 物 塑 造 的 手 庄 中 人
类 。 质 问孔 子 “ 子 修 文武 之道 , 他 今 掌天 下 之 辩 , 以教 后世 ,
缝 衣 浅 带 , 言伪 行 , 迷 惑 天 下 之 主 , 欲 求 富 贵 焉 。盗 莫 矫 以 而 大 于 子 , 下 何 不 谓 子 为 盗丘 , 乃谓 我 为 盗 坏 ” 孔 子 最后 , 天 而 。 “ 髻三失 , 执 目茫 然 无 见 , 色若 死 灰 , 据轼 低 头 , 能 出气 ” 这 不 。
《庄子》中的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研究
《庄子》中的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研
究
《庄子》中的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研究
庄子是中国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与孔子有关的文献。
在庄子中,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研究《庄子》中孔子及其弟子形象。
首先,孔子在《庄子》中扮演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角色。
他既是一位思想家,又是一位政治家,他在《庄子》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思想,如“君子以仁义行事”、“尊师重道”等,这些思想对中国儒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孔子在《庄子》中也给人以一种神圣、崇高的形象,他被描述为一个善良、慈爱、智慧的人,他的言行都能够感动众人,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其次,孔子的弟子在《庄子》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弟子们是孔子的最忠实的追随者,他们不畏艰辛,勤奋学习,用尽心思来求得真理,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在《庄子》中,弟子们的形象也很丰富,有的弟子们勤奋好学,有的则比较谦逊,有的又比较睿智,有的
又能够洞察人心,他们都不仅仅是孔子的门徒,而是更为广义上的儒家思想家。
最后,《庄子》中的孔子及其弟子形象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股独特的气息。
他们虽然是按照孔子的思想去行事,但是却不是毫无立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把孔子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使得孔子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也让儒家思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庄子》中的孔子及其弟子形象是一个多元的研究对象。
他们扮演者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及其忠实的弟子的角色,也为中国儒家思想注入了一股独特的气息,他们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庄子》中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的研究势在必行。
浅议《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
浅议《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庄子》“寓言十九”,涉及许多人物,而孔子是众多人物形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
而全书中孔子的言行表现出了多面性,差异万千。
考虑到一般认为《庄子·内篇》是庄子亲作,下面就以内篇中的孔子形象,来阐释孔子这一形象的隐喻。
孔子第一次登台,是《人间世》中颜回在去卫国前跟他辞行。
孔子问过颜回去卫国的目的后,原本主张“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的他竟对颜回说:“嘻!若殆往而刑耳!”并解释道:“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孔子认为“入世的难,几乎比出世修道还要难,所以自己要注重自修”,因此阻止了他。
篇末孔子到楚国去,楚狂接舆在孔子门前唱道:“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现在的世道,连圣人都只求免刑了,哪里还能“临人以德”啊。
孔子正是对接舆的话深有同感才会“欲与之言”,而《论语》中也多次提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甚至还因为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就“以其兄之子妻之”。
可以说,庄子实际上是借孔子的口道出了自己对入世如何保全自己的方法。
但这并不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而是一种对孔子处世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因此,虽然庄子是从道的角度去思考并实践这种所谓消极的处世思想,但从来源上讲,不仅传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更是对孔子入世思想的发展。
《德充符》中的寓言都涉及肢体残缺之人。
如果将孔子出场的三个寓言的顺序调换一下,便可以看到其中孔子思想的变化。
首先是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
虽今来,何及矣!’” 无趾因此说:“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
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这时的孔子注重的是形体上的全。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在《孟子》和《庄子》中,孔子形象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孟子》中,孔子被描述为一位德配天地的圣人。
他坚守仁义、道德、礼法等儒家理念,积极投身实践,言传身教,被视为一代善教的宗师。
同时,孔子也被刻画为一位尊师、好学的学生,对老子谦卑恭敬,三日不言其妙。
然而,在《庄子》中,孔子的形象更为复杂。
他不仅扮演着道家崇拜者、道家代言人、儒家守卫者等不同角色,有时还被刻画成欺世盗名者、落魄失意者。
尽管孔子在《庄子》中保持了部分儒家色彩,如谦虚好学、积极投身实践等,但他的儒家理念却遭到庄子的贬抑。
在庄子的笔下,孔子主动授“道”,化身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
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孟子》和《庄子》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不同。
《孟子》旨在阐述孟子的仁义、道德等儒家思想,因此对孔子形象进行了正面的描绘。
而《庄子》则是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世人提供一种全新的礼法体系,因此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更为复杂、多元的刻画。
总的来说,《孟子》和《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虽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但它们却展示了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该书以寓言故事的形式阐述了庄子对于人生、自然、道德等方面的思考。
在《庄子》中,对孔子的形象也有所涉及,不过这一形象可能并非真实的历史孔子,而是庄子对孔子的一种虚构或重新诠释。
这一形象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这种孔子形象与历史记载中的孔子略有出入。
历史上的孔子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同时也在政治上有过积极的实践。
但在《庄子》中,孔子更多地呈现为一位超越世俗的、几近神圣的形象。
这种形象与历史孔子的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契合,但却也反映了庄子对于“圣人”理想的追求和对于伦理道德的思考。
在《庄子》这部作品中,孔子的形象常常与庄子自己的思想相对立。
庄子强调的是“逍遥游”和“无为而治”,他对于现实世界存在的种种现象和困扰持一种超然的、看破红尘的态度。
而孔子形象的出现,则为这种态度提供了一种对比和衬托。
孔子所代表的是一种宽厚、仁爱和关怀,他在《庄子》中所展示的品德和行为准则,正是对于庄子思想中超然态度的一种补充和反衬。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庄子对孔子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他对于道德伦理的一种思考。
在《庄子》中,孔子常以一种仁爱、宽厚的形象出现,他的行为和言辞往往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理念。
这种形象的塑造,也可以被视为庄子对于道德伦理的一种理想追求和思考。
通过孔子的形象,庄子得以对自己的道德理念进行一种具体而形象的表达,增加了《庄子》这部作品的道德思考性和感染力。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虽然并非历史孔子的真实再现,但却具有一定的深刻意义和思考价值。
孔子的形象为庄子思想中的超然态度提供了一种亲和力与感染力,为庄子思想中的道德伦理追求提供了一种具体表达途径,同时也反映了庄子对于“圣人”理想的追求。
对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我们不仅可以将其视为庄子对历史孔子的一种再解读,更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深刻的思想表达和道德追求。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而孔子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于儒家思想的贡献不言而喻。
在《庄子》中,也出现了对孔子的形象探讨,这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庄子对孔子的看法。
在《庄子》中,孔子并不是一个直接被提及的角色,但庄子对于孔子的评价却贯穿了整个文集。
庄子对孔子的看法,可以在《庄子》的多个章节中找到。
最为著名的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乐卵大泽”一则。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被称作“乐卵”,是一个在大泽中游泳的人。
孔子游泳是在表现其儒家的清高之风,但当他遇到庄子时,庄子却指责他说:“子行三槁而不辍,是亦不知乐也。
”庄子认为孔子只是在顺应自己的喜好,而并非真正懂得乐趣所在。
这种对孔子的评价,既体现了庄子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也表达了庄子对于生命观的独到见解。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更是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直接的探究。
他说:“且夫子藏不见外,禾生不见噎,能者不出,是荣于天下而不蓄劳也。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庄子认为孔子的修养是一种无为的表现,他不显露自己的能力,不在外面表现自己,却能在内心保持深邃的修养。
这一点上,庄子对孔子的评价是积极的,认为他的修养是一种无为而有为的状态,是与天地相融的。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也提到了孔子的弟子宰我。
宰我是孔子弟子中的一员,而庄子用他来比喻庸俗之人。
他说宰我“故为是视,五色盲也;为是听,五音聋也;为是言,五味去也。
”通过对比宰我和孔子的差异,可以看出庄子对孔子的评价。
庄子认为孔子处世宽宏大量,能够超越俗世之执着,而与之相对比的宰我却是囿于五色、五音、五味之中,无法超越物质的束缚。
庄子认为孔子的修养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人,也是出于对孔子的敬重之情。
庄子对孔子的形象探究在《庄子》中多方面地加以表现。
庄子对孔子的评价,既包括了对其修养的赞赏,也有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这种多面向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儒家思想以及孔子形象的全新的认识。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
其中提到了孔子这一历史人物,虽然《庄子》的主要内容是来自庄子这位思想家,但在书中也对孔子有所提及。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庄子》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庄子》文本中进行探究,来探讨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庄子》的作者并不是庄子本人,而是庄子的后人整理所得。
因此《庄子》中提及的孔子形象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在后人的观点下加以描述的。
庄子与孔子同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庄子对孔子的描述可能不尽公平。
就文本本身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有关孔子的形象描述。
在《庄子》中,孔子被称为“东方朔”。
这个称呼源于《管子·权修》中的记载,表示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界的地位之高。
在《庄子》中,孔子的形象主要通过引用其言论和事迹来描述。
例如在庄子的《养生主》中,提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壹以为提,提以每足,饿以双足。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饮食养生的观点,他强调节制饮食,保持适度。
这个引用体现了孔子在《庄子》中被看作一个注重养生保健的智者形象。
在《庄子》的其他章节中也提到了孔子的故事。
比如在《养生主》中还提到了孔子与弟子们一同游山玩水的场景,这体现了孔子对身心健康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庄子》中,孔子还被描述为一个有智慧、有教养的人,他的言行都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修养。
《庄子》中对孔子形象的描述并非都是积极的。
在《逍遥游》中,庄子对孔子提出了质疑,认为孔子教条主义的思想受制于儒家的既定体系,而无法真正获得自由和解脱。
这种描述显示出庄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也可以理解为对孔子的批评。
《庄子》对孔子的描述是复杂多变的,既有赞美也有批评,展现了庄子对孔子思想的另类看法。
《庄子》中对孔子的形象是多维度的,既有正面的赞美,也有批评和质疑。
这些描述既反映了庄子与儒家思想的不同,也反映了其对孔子思想的独特见解。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在作者庄子通过对话和寓言的形式,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风格,探讨了人道、自然、生命的本质等重要问题。
在《庄子》中,作者也涉及了孔子这一历史人物,并对其形象进行了一番刻画。
庄子在《知北游》篇中描述了孔子的形象,将其形容为一位脱颖而出的哲学家和圣贤。
文章中写道:“孔子一日见南郭子綦,曰:吁!子重耶?我闻吾乡者,善言君子与;有连子、夏、鲤、须与、颜渊;德行皆笃,而心术不同。
”(庄子,《知北游》) 这段话表明,孔子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君子的典范。
庄子在《人间世》篇中也提到,孔子“为善放恶,曰:人皆知我而我独智;德行也,藏诸是也。
”(庄子,《人间世》) 这里的“我”指的便是孔子本人。
庄子认为孔子在品行和智慧上非凡出众,具有独特的品德和远见。
在庄子看来,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和仁爱的人。
在《庄子·德充符》中,《庄子》描述了孔子的智慧和仁爱之道。
庄子说:“孔子见瞿鸿,歌者出涕焉;入,子舆乘马。
曰;‘君何啼也?’瞿鸿曰:‘吾闻阳货三仁焉?’孔子曰:‘三仁在我,故闻之哪。
’乘马问:‘何以饰之?’瞿鸿曰:‘以言美之,行可施之,好授人事者美之。
’孔子曰:‘吾闻公西华以声誉为之;夫子何为不修于心而贵以声誉?’瞿鸿曰:‘名不勉之,行不规之,动不违之,得之斯名而已矣。
”(庄子,《德充符》) 这段文字表明,孔子以自己的智慧和仁爱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尊重。
庄子也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孔子的形象,表述了他对孔子的一些看法。
在《养生主》篇中,庄子描述了一个和孔子对话的场景。
在对话中,庄子以“康子”自称,与孔子交流养生之道。
孔子说:“君子之行静也,与为礼难入也,与为言难出也。
退与修也,敬与哀也,其余,则以远修身。
”(庄子,《养生主》) 这段话揭示了作者对孔子内心修养和修身养性的重视。
《庄子》中对于孔子形象的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孔子被描述为一位有智慧和仁爱的圣人。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是中国哲学的一部重要经典,其中的孔子形象也是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庄子》中,孔子不仅出现过很多次,而且往往被视为一种传统式的代表,展现着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进行探究。
一、孔子形象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的历史和文化中,孔子都是普遍所推崇的象征。
在《庄子》中,孔子被描绘成一位具有博大智慧、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的师长形象,是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人物。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一种文化意象,并且在历史上积累了很多的价值标准。
从传统的文化价值角度来看,孔子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他强调“仁”,即古代文化和道德中的最高指向。
《禅谈》中就有“无亲、无友、无师”的表述,因为“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工夫,爱人爱之至,也造就了孔子为万世老师的形象。
孔子思想中所坚持的道德标准和修养方式,使得孔子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格。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美德和思想价值,同时也具备了哲学性的意义。
孔子被视为一个道德典型,他的言辞和行动优雅,富有智慧。
在《庄子》中,他经常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为“仁爱”和“和谐”的道德观念作出示范。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仰道德和个人修养的追求超越了个人利益,追求的是社会和谐和大众幸福。
他的理念不单单是与当时文化环境相符合的边缘性哲学思想,更形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价值,掌握了人生的意义。
此外,孔子形象的出现,意味着《庄子》的文学性和寓意性,从而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度和深度。
虽然孔子在《庄子》中的戏剧性表述往往在道教般的神性中溢出,但这仍使他成为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传达有关人性和社会伦理学的思考。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道家经典”。
其中,孔子作为“儒家祖师”,在《庄子》中也有一定的出镜率,并且在书中被赋予了一些特定的形象和意义。
而这些形象和意义,也反映了文化传统中对孔子的不同理解和体现。
在本文中,将对《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进行探究和分析。
1. 孔子的拜师在《庄子》中,许多章节都讲述了“拜师”这个话题,而其中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就是孔子拜鲁国大夫仲由为师。
《庄子·外物》中,孔子在拜师时,他非常虔诚地向仲由敬礼,并且表示愿意全心全意跟随他的教诲。
这个场景体现了孔子作为儒家中的奉行者,非常注重传统礼仪和道德准则,也说明了孔子对传统社会的尊崇和依附。
2. 孔子夜游在《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夜游在城市中,被卫灵公的卫士阻拦了。
而卫灵公听说孔子想要成为宰相,就说:“你肯听从我的命令,我就让你做宰相,不然,你就滚吧!”孔子的回答是:“我已经学了文化和礼节,没有必要还要成为宰相。
而且我已经知道你们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形式,不需要再接受你的教育。
”这个场景暗示了孔子在政治上的自律和崇高,能够抵制政治权力的诱惑,同时也反映出儒家的反权威思想。
3. 孔子与管仲在《庄子·尝俯》中,孔子与管仲比喻为一个坐,象征着孔子和管仲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
在这个比喻中,孔子是坐的上半部分,代表着他关注的是理论研究、道德教化等方面;而管仲是坐的下半部分,代表他关注的是政治变革、民生改善等方面。
这个比喻很好地描绘了两位历史名人的思想为人处世之道,也展现了他们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
4. 孔子与儒墨之争在《庄子·大宗师》中,孔子和墨子做了一次关于爱的讨论。
墨子认为爱所有人是他的道义,而孔子则认为爱只是应该适当的。
孔子说:“我们必须爱所有人,但必须适度。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去适度,那么我们就不会成功。
”孔子通过这个回答,阐述了他作为儒家代表的理论立场,也说明了他认为儒家思想关注的是适度与克制,而不是一味追求极致。
分析 庄子 中孔子的人物形象
分析庄子中孔子的人物形象分析[庄子]中孔子的人物形象分析《庄子》中孔子的人物形象文献综述庄子虽是先秦道家的著名代表,可是,《庄子》一书记载次数最多的人物不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而是儒家的开创者孔子,记载人数最多的也不是道家人物,而是儒家人物,庄子批评孔子、批评儒家处甚多,孔子在《庄子》中共出现51次,分布于21篇:内篇4篇10次,外篇9篇26次,杂篇9篇15次。
关于《庄子》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相当火爆,研究其思想、其哲学以及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可谓是数不胜数。
这不仅有利于增加普通公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历代对《庄子》的研究:(一)明确庄老关系,扩大《庄子》影响——秦汉时期的《庄子》研究(二)以玄释《庄》,援《庄》入佛——魏晋六朝时期的《庄子》研究(三)音注、义理兼顾,《庄子》成为显学——隋唐时期的《庄子》研究(四)注《庄》之风盛行,尤重义理阐发——宋元时期的《庄子》研究(五)考证、辨伪结合,肯定《庄子》价值——明清时期的《庄子》研究对于《庄子》一书中出现的孔子形象,历来众说纷纭。
有直言不讳说庄子是讽刺孔子,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诋訾孔子之徒”是为“明老子之术”;也有学者认为庄子实际上是极其推崇与尊重孔子的,如郭象、成玄英等;苏轼在《庄子祠堂记》更是明确表示,“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
”在苏轼看来,庄子对孔子是“阳挤而阴助之”。
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是复杂不一的,在同一篇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庄子》中孔子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孔子是儒者身份却被看作是道家的代言人;第二,孔子是儒家的至尊是被《庄子》攻击的对象;第三,孔子是作为道家高人的陪衬而出现的。
历代研究孔子的形象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庄子一方面批判孔子的悖道,对其息黥补劓,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道家人物之口来批评;二是通过道家以外的其他人物之口来批评孔子。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摘要】《庄子》中的孔子形象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孔子形象的塑造、影响和与庄子哲学的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在对比孔子与庄子的思想后发现,孔子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在我们分析了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对于理解庄子思想的启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为探讨孔子与庄子思想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塑造、影响、庄子哲学、对比、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地位、影响、启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其著作《庄子》中塑造了多个重要的哲学形象,其中包括了对孔子的描写。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庄子》中对孔子形象的探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通过分析庄子对孔子形象的刻画,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及他与孔子之间的关系。
研究孔子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有助于深入探讨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深入探究《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1.2 研究目的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形象在庄子一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中对孔子形象的描绘和塑造进行探究,进一步了解孔子在庄子眼中的形象,并探讨这一形象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孔子的思想和人物形象,探讨孔子在庄子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与庄子思想的关系。
本文还将对比孔子与庄子的思想,探讨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为理解庄子思想提供新的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探讨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哲学传统提供新的启示。
最终,本文还将探讨对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学术界提供新的思考和探讨的空间。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孔子在庄子著作中的角色和意义,以及他的影响力和价值。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经常出现孔子这个人物形象,他在《庄子》中的形象对于后来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进行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具有多重性格和角色,他既是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同时也是自由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
其中,他作为思想家的形象比较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于人类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上。
孔子在《庄子》中被称为“仲尼”,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内篇》和《庄子·外篇》中。
在《内篇》中,孔子的形象主要表现在“知天命”和“慎独”的思想上。
孔子认为人类应该认识自己的天命,此处天命不是指上天对人类的安排,而是指人类本身对自己进行的安排,即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孔子认为,只有认清自己的天命,才能够明确自己的追求方向,才能够在追求中取得成功和成就。
而“慎独”则是孔子的另一种思想表现形式。
孔子认为,人类应该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
他强调个体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意义,认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
此外,在《外篇》中,孔子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批判和反思上。
孔子认为,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刻板习惯和僵化不仅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反而会成为约束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桎梏。
因此,孔子在《外篇》中强调自由主义和反传统主义思想,启发人们有个体思考的能力,不要墨守成规,永远不断地前进和突破。
总的来说,《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既是道德标杆,又是独立思考的代表。
他所提出的思想理念,对于古代和今天的人类都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分析《庄子》中的儒家人物形象
《庄子》是一部千古奇书,其文汪洋恣肆,雄论奇辩。
明道德,轻仁义,一死生,齐是非,《庄子》一书中将“道”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庄子》一书的写作手法也是别具一格。
尽管整部《庄子》33篇的作者不一定都是庄子本人,但其中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倒是一脉相传。
尤其是都具有一个特点,擅长于人物的刻画与描绘,既而赋予其庄子自己的思想。
下面试分析在《庄子》中出现的几个人,或许能够对庄子能够有更深的理解。
一.孔子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论语》《诗经》,千古流芳;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桃李天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 孔子一直作为一个圣人的象征。
《庄子》是记述战国时期道家集大成者——庄子思想的一部不朽之作。
儒道有别,而在《庄子》一书中,孔子的形象出现的次数很多,有46次,庄子对此似乎有着特别的用意。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显得朦朦胧胧.孔子是儒家的一种象征,更准确地说,是儒家的思想的代表.因此,对于孔子,庄子的态度就显得有些奇怪,至少不是尊重,不过外杂篇内有些内容也有一些失真,所以这里主要还是分析内七篇.在内七篇中,孔子的形象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被嘲讽或者被教诲的对象,一类是庄子的代言人.前者见于《人间世》篇末、《德冲符》内与申徒嘉的对话中等;后者则更为常见.这两种形象无论是哪一种,都谈不上对历史孔子的尊重,相反有着极大的不敬.在书中孔子的形象要么是异常谦虚,或先倨后恭,此时他的对话对象都是庄子寄托自己理想的人物;要么成为教诲者,对象为学生或是君主,可是嘴里说出的却是庄子的思想,与实际的孔子背道而驰.这是相当滑稽的,甚至可以说是荒唐了.不过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种不敬并不是针对孔子个人的.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他考虑最多的不是那个肉体的人,而是隐藏在肉体之下的那个心灵,那个思想.庄子对于孔子的不敬,乃是他们思想分歧的真实的反映.或者说,庄子乃是对整个儒家思想的叫板.<齐物论>中说“大仁不仁”、“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辩?”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儒家的最根本的核心主张.因此,对于庄子来说,儒家和孔子是一个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而“天下有道,圣人成焉”(<人间世>)可见庄子并不是一个绝对逃避或者反对功利的人,通读<庄子>书,可见庄子对于儒家和孔子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觉得他们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是不适合的.在天下无道之时,孔子之徒是无实现理想的空间的.在庄子看来,这是一种不考虑环境的盲目追求,就好象他所提过的“螳臂当车”,勇气固然可嘉,但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似乎有些不明智,这便是庄子的意思.在对孔子的描绘的过程中,庄子自始而终都是藏在暗处,却时不时得给我们一个惊喜,当孔子向颜回讲述“心斋”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在背后的微笑,这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但也是庄子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思想的细微体现.二.惠施惠施是庄子的朋友,同时也是庄子的对手。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陆优摘要:孔子是《庄子》全书出现频率最高的寓言人物形象,共出现五十一次,分布于二十一篇。
本文将《庄子》中孔子的形象归为四类:虚怀求道的道家学说崇拜者、由儒而道转变的醒悟者、彻悟得道的道家学说代言人、迂腐虚伪的批判讽刺对象,从而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
关键词:《庄子》孔子道家儒家一、虚怀求道的道家学说崇拜者《庄子》中不乏孔子谦虚地向老子求道这样的例子,《天地》中夫子问道于老聃:“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
”老聃为其解惑:“有治在人,忘乎,忘乎天,其名为忘己。
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成玄英疏:“师于老聃,所以每事请答。
”从“每事”中可见孔子对老聃崇拜至深,而老聃在称呼他时直呼:“丘,予告若。
”显现出老子“师道尊严”的思想。
孔子不再像《论语》中那样以一个无所不知、循循善诱的教育者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作为一个虚心谦逊的询道者出现,向他人请教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庄子也借老子之口宣扬“无为”的思想,即圣人若不得已而又治理天下之事,则在于任人自治,无心于物,无心于天,与无为的天道混为一体。
《外物》中这样描写道:“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
”孔子见到老子恭敬地作揖而后退,面容改色,局促不安,忐忑不已,可见他作为崇拜者毕恭毕敬、小心翼翼的心理。
二、由儒而道转变的醒悟者孔子在向老聃问道的过程中也在进行自我反思,在《大宗师》中,当孔子听见“临尸而歌”这一不符合儒家道德以及礼义的行为时,没有加以制止,也没有对自己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秩序瓦解而感到愤怒,他开始了自我的批判,省悟到自己一直推崇的礼义是多么浅薄,他自我检讨:“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外内不相及,而丘使汝往吊之,丘则陋矣。
”他下定决心要与子贡追求方外之道。
《山木》篇中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饭,此时处在生命边缘垂死挣扎的孔子被太公任一番话惊醒:“自伐者无功,功成者隳,名成者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作者简介:黄保灵(1989.10-)籍贯,江西九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摘要:本是道家著作的《庄子》却用大量的篇幅写了孔子及其门人的事迹,本文将通过《庄子》各篇中提到的孔子形象进行一个简要分析,从而阐述孔子在《庄子》这部书中的形象内涵。
关键词:庄子;孔子;儒家;道家;形象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2《庄子》是庄子以及其门人以及后学所编写的一本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而孔子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并称为四大显学,各家的观点并不相同,在有的时候甚至有很大的冲突,而《庄子》一共三十三篇文章中却有二十篇提到了孔子,在《人间世》、《德充符》、《盗跖》以及《渔父》等篇中写到孔子的内容甚至占到了很大的篇幅。
然而和儒家经典中的孔子形象有很大不同,《庄子》中的“孔子”自然是为了宣扬道家学说而服务的,为了更好的利用孔子来宣扬道家学说,《庄子》又会从哪些方面来塑造孔子形象呢?一、道家思想的传播者。
借孔子之口来阐述道家思想是《庄子》中塑造的第一类“孔子”,《人间世》中讲到这样一则寓言,颜回听说卫灵公作为君主残暴不仁,荼毒百姓,因而向孔子辞行说去卫国劝诫卫灵公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
而孔子却劝告颜回不要去,孔子说:“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这是说,上古时代境界最高的人,首先是保存自己,然后有余力再去管别人的事情,如果连自己都保存不了,哪有空闲区处理那个暴君的事情呢?这里的孔子主张人首先要为自己而活着,顺应天时自然地发展,不应该刻意的去改变社会现存的状态,像颜回这种妄想用仁义思想的救世说是极端不可取的,很容易引火烧身,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你改变不了现状,反而将自己的身价性命也葬送出去。
除此之外,《庄子》的《人间世》和《大宗师》等篇还借用孔子之口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道家理论:“心斋说”和“坐忘说”。
《人间世》提到孔子教授颜回“心斋”的方法,“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晋代的郭象在《庄子注》一书中对心斋进行了一个解释“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
”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告诫世人要意念专一,排除干扰;专注听呼吸之气,因鼻息无声故不以耳听,而用意念听,功夫深入,意念联成一片,无须再着意于听,而是听其自然,听之任之地听,意念归一后,即停止听,渐入混沌境界,心的知觉失去作用,最后不知不觉地进入道家所崇尚的虚无境界。
而“坐忘说”则是在《大宗师》篇中孔子和颜回的对话提出要“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这教导世人要不要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摒弃智慧形体,才能进入“大道”的境界,关于为什么要离形去智的缘由《人间世》中孔子有明确的表述“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在《庄子》中的孔子看来,这个社会的所有纷争皆因为两种因素:一个是“名”,它是所有纷争的缘由;一个是“智”,而它是被利用的人们进行纷争的重要工具。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如果大家都将智慧和名利忘掉(离形去智),这个社会就难以再有纷争了。
二、道家学说的受教者孔子在《庄子》中除了是道家学说的传播者以外,有很多篇目是写孔子虚心向道家学派虚心求教的事情,这也是《庄子》这本书塑造的第二类“孔子”在《天地》、《天运》、《山木》、《田子方》、《知北游》等篇目均有谈到“孔子问于老聃”之类的描述,然后从老子的口中学到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比如《山木》中有一篇寓言最为典型,此则寓言说孔子在听了大公子任的劝说之后,大彻大悟,明白了自己以前企图带着自己的仁政学说周游列国和“克己复礼”的思想居然是多么的愚蠢,只有遵循万法自然的的这一道家的最高原则才是真正的圣人。
最后孔子“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此时孔子不再以匡扶周室和维护周礼为己任,而是将弟子遣散,逃到大泽当中里面与鸟兽为伍,真正的将自己身心回归到自然当中。
同样在《天运》中孔子在过老子的谆谆教诲之后发出了“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的感叹,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很久以来,我做人不能随变化而变化,不能随变迁而改变,又怎么能去改变,说服别人。
也就是说万物变化都是由“道”这一最高的统治原则所掌控,人作为万物之一也应该顺从“道”的掌控,顺应自然地发展变化,不应该刻意用仁、义、礼、智、信等繁文缛节去限制人性,因为这些都不是人天生自然而生成的,都是后天人为强加给人身上的,是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的,所以应该被抛弃。
最终也得到了老子“可,丘得知矣!”的赞许。
《渔父》篇中写到孔子在向一个老渔夫问道的过程中,写了孔子前后四次对老渔父“再拜而进”,有的文章论述本篇这么写的目的是为了肯定孔子“虚心求教的态度”(任振镐《的孔子人物形象论》),还有的文章认为是为了突出孔子是一个“拘礼循规的伪君子形象”(李霞、李峰《从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两种说法均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笔者看来,孔子的四次“再拜而进”则是突显出了孔子对道家学说的心悦诚服,是发自内心的对道家思想和对得道之人的拜服,从这个角度的思考,则更符合《庄子》塑造这一类孔子的形象的目的性。
三、道家学派批评的对象《庄子》塑造的第三类“孔子”是将孔子持有其本有的儒家思想出场的时候,孔子及其门人就成为了被抨击和批评的对象,本来“百家争鸣”时期各家互相攻击,维护自己学说的正统地位是比较平常的,比如连讲求“文质彬彬”的儒家学说也曾经狠狠批评其他学说,《孟子·尽心上》提到“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除此之外《孟子·滕文公下》中说道“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由此观之,《孟子》当中对其他学说的批评不可不谓之尖锐和严厉。
而《庄子》当中对孔子及其门人批评并不和《孟子》单纯采取直接批评的简单方式,而是采用了直接批评、间接批评和孔子自我批评的三种方式展开。
其一、《庄子》中对孔子的直接批评有很多,比如在《天道》中一篇寓言讲到,孔子想用“仁义”打动老子,让自己的书能够“西藏于周室”,所以竭尽其所学“与示繙十二经以说”,老子却丝毫没有认可,老子提出“仁义,人之性邪?”首先老子对孔子进行反问,你讲的仁义道德是不是人天生就带来的。
既然道德仁义并不是人天生与之俱来的品质,老子又举出了世间万物固有常法的例子“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天地万物固有其本来的自然属性,人也固然如此,在老子看来,孔子的这一套学说使人丧其本性而虚伪造作,所以老子最后职责孔子“意!夫子乱人性也!”《盗跖》篇是历来大家公认的对孔子进行职责的经典之作,孔子是贤人柳下惠的好朋友,而盗跖是柳下惠的弟弟,为霸一方,是一个“横行天下,侵暴诸侯,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的极恶之人。
孔子看不过去,就想用仁义去感化盗跖,结果却遭到盗跖的当面指责“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
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庄子》借用盗跖之口集中表现了对儒家学说的不满,认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积极入世的目的首先就是极为不端正的,儒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取功名,手段就是用“仁义礼教”之说束缚人的天性,偏要求人们做一些并不是其本来目的的事情,心口不一,所以从违背人的本性的方面来看,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和盗跖的烧杀抢掠并没有任何的实质性的区别,因而天下最大的盗贼就是孔子和其儒家学说。
《庄子》中对孔子的批评并不全都是当面对其指责,也有通过别人对孔子为人和及其学说的议论展现出来。
《德充符》中写到叔山无趾因为以前翻了错误,被人砍掉了脚趾,有一次叔山无趾想向孔子求学,却遭到了孔子的拒绝。
孔子认为叔山无趾做事不谨慎,现在挽救已经来不及了。
叔山无趾非常生气的离开了,最后叔山无趾在和老子聊天的时候说道“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孔子这种明显违背其“有教无类”思想的事情,遭到了叔山无趾的强烈谴责,揭示了其虚伪的假面目。
最后叔山无趾用了一句话总结孔子一生:“天刑之,安可解!”在道家看来,孔子一生的忙碌都是上天赋予给他的惩罚,使其自己身在桎梏之中而难以脱身,永远也享受不到人作为自然界一员应该享受到的天性。
其二、《庄子》曾在多篇写了孔子穷困潦倒的形象,在《庄子》孔子携带其仁义学说目的是为了博取功名,而恰恰相反,孔子及其弟子的遭遇却是十分悲惨的,《山木》篇写到“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秋水》篇中也写到“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
”孔子困于匡和陈蔡之间这两件事事,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史记·孔子世家》都完完整整地记载了了上面两件事的经过,但是到了《庄子》这部书中,却将这两件事反复的提及并且大肆渲染,将孔子受困加以夸大表述,使之更为生动形象,正是为了从侧面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严正批评,说明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在当时社会是根本难以行得通的,如果要强制实施,那么必然只能出现“围于陈蔡之间”的事情多次发生了。
其三、《庄子》当中还有一部分的对孔子的批评是通过孔子的自我批评来实现的。
在《大宗师》中孔子自我批评道:“丘,天之戮民也。
”孔子意识到自己这一生的劳劳碌碌奔波于各国之间游说诸国都是因为受到上天的惩罚,正所谓“天刑之,安可解!”《田子方》中孔子说道:“丘之于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孔子用这种自我批评甚至自我嘲解的方式认识到之前的追求“仁义道德”的观念是错误的,从而成为道家学说的拥护者。
易中天在《品三国》这本书提到历史人物形象的问题,“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
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
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
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无疑是易中天主张的第二种形象,即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和其本来历史真实必然是有差距甚至是相违背的,《庄子》中对历史上真实的孔子虽然有歪曲和丑化,但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用孔子为其道家思想传播而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参考文献[1] (清)郭庆蕃.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1986.[2] 李霞、李峰,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j].安徽史学,1996(1).[3] 任振镐,《庄子》的孔子人物形象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2).[4] 刘松来,《庄子》形象系列之我见[j].文学遗产,1987(2).[5] 高庆荣、黄发平,《庄子》中不同的孔子形象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