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庄子_中不同的孔子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三种情况中《, 内篇》主要以第一 、二种为主 ,第三种不多 。而《外篇》和《杂篇》中第三种情 况数量为多 ,第一 、二种情况相对较少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由于笔者同意学界普遍观点 ,即 《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 外篇》《、杂篇》为庄子后学所作 。这也就是说《庄子》中孔子三种不同形象 所占的比重是与作者与时代的变化有关的 。
我们先看《庄子 ? 内篇》。单看《内篇》的孔子形象 ,为了便于分析 ,我们又可将其分为两类 :一 是被讥笑的孔子 ;一是被“庄化”了的孔子 。在《齐物论》中有这样的描述 “: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 : ‘吾闻诸夫子 “: 圣人不从事于务 ,不就利 ,不违害 ,不喜求 ,不缘道 ;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而游乎尘垢 之外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 ,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 ‘: 是黄帝之所听营也 , 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①这里 ,孔子以为“不事名”“、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游乎尘垢之外” 的圣人是不实际的 、不可能存在的 ,被长梧子所蔑视 。因为长梧子认为黄帝对此都感到疑惑不解 , 更何况以先王三代为效法 、思慕之对象的孔夫子呢 ?“君乎 ,牧乎 ,固哉 ! 丘也与汝 ,皆梦也 。”②在 这里隐于文字背后的庄子借长梧子之口 ,对孔子一向所尊崇的和渴慕的先王三代流露出了明显的 不屑 ,对儒家倡导的所谓入世之志 ,成就功名事业之人生理想 ,也视之为尘垢之内的事情而加以嘲 弄 。又如在《德充符》篇中 ,叔山无趾面见孔子的一段 “: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 ,踵见仲尼 ,仲尼曰 ‘: 子 不谨 ,前既犯患若是矣 。虽今来 ,何及矣 !’“无趾曰 ‘: 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 ,吾是以亡足 。今吾来 也 ,犹有尊足者存焉 ,吾是以务全之也 。夫天无不覆 ,地无不载 ,吾以夫子为天地 ,安知夫子之犹若 是也 !’“孔子曰 ‘: 丘则陋矣 。夫子胡不入乎 ,请讲以所闻 !’“无趾出 。孔子曰 ‘: 弟子勉之 ! 夫无趾 , 兀者也 ,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 ,而况全德之人乎 !’“无趾语老聃曰 ‘: 孔丘之于至人 ,其未邪 ? 彼何 宾宾以学子焉 ? 彼且蕲以言叔鬼幻怪之名闻 ,不知至人之以是为桎梏邪 ?’“老聃曰 ‘: 胡不直使彼以 死生为一条 ,以可不可为一贯者 ,解其桎梏 ,其可乎 ?’“无趾曰 ‘: 天刑之 ,安可解 !’”③这里 ,孔子敝 于形而不知德 ,被叔山无趾责为“以言叔诡幻怪之名闻 ,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也 ?”庄子又借叔山 无趾之口对孔子加以嘲讽 ,认为他不过是为了言叔诡幻怪的名声 ,而自加桎梏于己身而已 。从而流 露出了庄子无为而逍遥乎尘垢之外的 、与儒家入世思想迥然不同的 、新的人生价值取向 。
残酷的社会现实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在《庄子 ? 内篇》成文时 ,虽然庄子在很多地方与孔子的思想
相左 ,但在深层次上还是理解和尊敬孔子的 。
现在再看看《庄子 ? 外篇》和《庄子 ? 杂篇》。在《外篇》和《杂篇》中 ,孔子出现的频率更高 ,被批
评的也更为激烈 。作为道家代言人的孔子也时有出现 ,所占比重却已在降低 。那么我们就看看外 、
起”;当渔父称赞他“甚矣 ,子之好学也”时 “, 孔子再拜而起”;当渔父训斥他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做
法时 ,孔子又“再拜而起”;当渔父给他讲了一番“谨修而身 、慎守其真 ,还以物与人”的道理后 ,孔子
又“再拜而起”;最后当渔父乘船而去
,颜渊
、子路准备驾车时
“, 孔子不顾
,待水波定
,不闻
奴 手
音而后
敢乘 。”λω这是孔子见一次渔父便一连四次“再拜而起”,这不仅展示出孔子对渔父的崇敬 ,也显出了
杂篇是怎样批评孔子的 。
《天地》篇中一为圃者问子贡是谁的门徒 ,答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说 “: 子非夫博学以拟圣 ,
於于以盖众 ,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 ……子往矣 ,无乏吾事 。”子贡闻后惭愧不安 ,低头而 行三十里方恢复神志 ,并醒悟道 “: 始吾以为天下一人耳 ,不知复有夫人也 。”⑧他原以为天下只有一 个孔夫子 ,孔夫子授予他的圣人之道是“事求可 ,功求成 ,用力少 ,见功多”⑨ ,现在发现还有为圃者
他的造作拘礼 。在道家看来 “, 礼”与“真”是相互排斥的 ,它是人为之物 ,是“伪”;孔子如此拘礼 ,说
明在他身上的“伪”太多 ,而“真”太少 。故孔子虽以君子自居 ,但在作者看来 ,他并非是真君子而是
伪君子 。在《天道》和《天运》篇作者大肆渲染了孔子仁义学说给他招来的窘境 ,目的是要说明仁义
措施根本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政治 ,而孔子还要如此做 ,只能证明他的迂腐 。此外 ,第一类 、第二类
导其君的计划一一否定了 ,但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孔子对颜回的否定不是由于他对卫国的
受害生灵毫无恻隐和同情之心 ,而是出于对历代人君的至深了解 ,对时事 、政治明智认识之后 ,而发
出的无力之感叹 “: 恶 ! 恶习 ! 大多政法而不谍 ,虽固亦无罪 。虽然 ,止是耳矣 ,夫胡可以及化 ! 犹 师心者也 。”⑥何等的无奈 ,只求无罪而已 。就连楚狂接舆不也这样说吗 “: 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 ;天 下无道 ,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 。”⑦“孔子”不是不理解接舆 、哀骀它 、申徒嘉 、叔山无趾之
Ξ 收稿日期 :2003 —04 —03 作者简介 :高庆荣 ,1978 年生 ,吉林省通化市人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黄发平 ,1977 年生 ,福建省福 州市人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42 ·
第三类是对孔子的言论或行动明确加以指责 。如《: 天地》篇指责孔子“博学以拟圣 ,於于以盖 众 ,独弦歌以卖名声于天下”《; 天道》篇说孔子“偈偈乎揭仁义 ,若击鼓而求亡子”是“乱人性”《; 天 运》篇讥讽孔子是“取先圣已陈刍狗”,是“丑人效颦”;而在《盗跖》篇中 ,孔子更是被骂的狗血喷头 , 惨不忍睹 。
既然庄子与孔子在思想上有如此鲜明的不同 ,庄子又为何借孔子之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呢 ? 如 《人间世》中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不忍卫国生灵涂炭 ,欲之卫 ,请行于孔子 。孔子却说 :嘻 ! 若殆往 而刑耳 ! 夫道不欲杂 ,杂则多 ,多则扰 ,扰则忧 ,忧而不救 。古之至人 ,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所存 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 ? 德荡乎名 ,知出乎 争 。名也者 ,相轧也 ;知者也 ,争之器也 。二者凶器 ,非所以尽行也 。”④这跟我们所熟知的那个为了 实现自己治世之理想 ,不畏艰辛周游列国 ,宁愿杀身以成仁 、舍身而取义的孔子实在是相去甚远 。 再如《德充符》中 ,鲁哀公问孔子为什么哀骀它以异人之形骸而为众人所爱 ,孔子则向鲁哀公讲述了 什么才是才全德不形之人 :

综观《庄子》中孔子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孔子是作为庄子所推崇的正面人物 ,即道 家学派的代言人出现的 。他所说的话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话 ;庄子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有时也恰是 通过书中的孔子或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而表达出来的 。如《: 人间世》篇 ,孔子与颜回谈论“心 斋”,孔子告诉叶公子来自百度文库作为人臣 ,当需要做一些不得已之事时应如何保全自己 ;还有《德充符》中 , 孔子与鲁哀公谈论哀骀它何以以异形之形骸令人仰慕追逐《; 大宗师》中孔子与颜回谈“坐忘”《; 秋 水》篇孔子论“命”与“时”《; 达生》篇孔子论“用志不分 ,及凝于神”及“外重者内拙”《; 外物》篇论“知 有所困 ,神有所不及”《; 让王》篇孔子论“穷通”等 。这些都借孔子之口正面表达了道家的思想 ,这里 所谓孔子思想其实就是庄子或其后学的思想 。所以 ,这些段落中的孔子及其思想都是被庄子或其 后学所肯定和推崇的 。
类的隐士 、至人 ,否则又怎会虚心求教而心向往之呢 ? 只是孔子“天生根器”如此 ,是“天刑之 ,安可
解 。”这两句既包含着对孔子的深层的理解 ,也隐含着庄子无尽的辛酸 。
在《庄子 ? 内篇》中 ,庄子肯定了孔子的救世思想 ,否定的仅是其救世的行为方法 。这种否定是
出于对统治者的认识和对现实的失望 。也可以说庄子否定和嘲弄的并不是孔子 ,而是当时无望的 、
·43 ·
一样的 。可这里的孔子却完全成了庄子的代言人 “, 不谈人事 ,与言无命”知其不可而不为 ,安之若
命 ,顺其自然 。
这后一类孔子形象看上去好象是对前一类孔子形象的否定 ,而事实上却包含着对前一类孔子
形象的深层的理解 。如上文所提及的《人间世》中颜回欲之卫的那一段 。虽然孔子把颜回欲去卫劝
“仲尼曰 ‘: 死生存亡 ,穷达富贵 ,贤与不肖毁誉 ,饥渴寒暑 ,是事之变 ,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乎前 ,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 ……是之谓才全 。”⑤
在这里 ,孔子把死生得失 、穷达贫富 、贤和不肖毁誉 、饥渴寒暑都看成是事物自然的变化和命运 的流行 ,就象昼夜的轮转一般 。而人的知见是不能窥见其起始的 ,一旦将这些归之于命 ,也就没什 么能打扰内心的宁静了 。原本的孔子也讲“命”,但由于孔子认为人对宇宙现象不可能有所知 ,因此 对于这些他也不谈 ,所以他所讲之“命”,都是关于人事的 。这与庄子所讲的自然运转之“命”是很不
这样超脱功力者 。子贡始悟今是而夕非 :圣人之道应是因“执道”而“德全”、因“德全”而“形全”、因 “形全”而“神全”的“风波之民”λυ 所奉行的人生宗旨 ,这便是“天下之非誉 ,无益损”λϖ 。这里作者直
接用孔门高徒子贡之口将孔子塑造成逐名求利的名利者 ,以此反衬出道家超越功名毁誉的“全德”
境界 。《渔父》篇则刻画了一个拘礼循规的孔子形象 :当渔父准备接见孔子时 “, 孔子反走 ,再拜而
关键词《: 庄子》;孔子形象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 K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7974 (2004) 01 —0042 —04
在诸子著述中《, 庄子》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庄子在阐明其思想时不是通过逻辑论证 ,而是将其 思想蕴涵在寓言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步展示 。同时庄子思想中的理论概念与范畴往往又是 以某种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化人物来体现 ,这又使他思想中的概念 、范畴所蕴涵的意境变得更为丰富 和深邃 。因此 ,形象化人物在《庄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庄子》塑造的众多形象中 ,出现频 率最高的无疑当属孔子 “, 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又是不统一的 。“孔子”这一不统一的形象不但 表明了庄子或鲜明或隐晦的思想倾向 ,而且也给了后学以广阔的思索和探讨的空间 。
第二类 ,孔子是作为诸如长梧子 、叔山无趾 、子桑户 、老聃 、太公任 、温伯雪子 、老莱子 、渔父等隐 士或道家高人的陪衬而出现的 。如《: 德充符》中 ,叔山无趾见孔子的一段《; 大宗师》中 ,孔子令子贡 吊子桑户的一段《; 天地》篇中 ,孔子向老聃的虚心求教 ,子贡遇为圃者后回告孔子的一段《; 达生》 篇 ,孔子与承蜩者的对话《; 田子方》篇 ,温伯雪子的一段《; 则阳》篇 “, 孔子之楚”一节《; 外物》篇 ,孔 子与老莱子的对话《; 渔父》篇 ,孔子与渔父的对答等等 。这些篇章里的孔子虽被略加嘲讽 ,但却未 受到过多的贬损和指责 。而这里的孔子大都对“道”心存向往 ,是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 ,对隐者们的 言论洗耳恭听 ,随后发出几句感叹或赞美 ,或是几句自我贬低的话 。
第 25 卷第 1 期 2004 年 1 月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ONGHUA TEACHERSπ COLLEGE
Vol . 25 №1 Jan. 2004
《庄子》中不同的孔子形象分析 Ξ
高庆荣 ,黄发平
(兰州大学 研究生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 :人物形象是《庄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众多形象中孔子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 。孔子形象大致分为三 类 ,即道家代言人的孔子 、被嘲讽的孔子 、被批判的孔子 ,并在此基础上对《庄子·内篇》《、庄子·外篇》和《庄子·杂篇》中 孔子形象的差异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的孔子形象在外 、杂篇中也是时有出现的 。如《天地》《、天运》篇都记载了孔子虚心向老聃求道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