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同步提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文】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小说是各省市考核的重点,但总体上看这类文体的阅读的得分率不高,不少考生见到小说阅读题就心里没底,实际小说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小说阅读题的解答还是很有帮助的。

人物形象的题目在小说中是必考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是概括特征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

法,有的是结合环境、情节、标题和主旨进行探究,考题灵活多样,这节微刊我们就来讲解

一下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一、小说的一般阅读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作为突破口。

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二、考点解读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成功的

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

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

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的眼神描写。

例:

初到鲁镇家做工——顺着眼——安分

再到鲁镇家做工——眼角带着泪,眼光也没有那样精神了——经受丧子之痛,打击沉重

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不理会镇上人冷冷的笑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别人嘲笑她的伤疤——瞪着眼——表示自己的愤怒

捐了门槛之后——眼光分外有神——有了生存的希望

沦为乞丐——眼珠间或一轮——生命之火已经接近熄灭

问有无灵魂——眼睛忽然发亮——生命的微光突闪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的变化看出生命之火日渐熄灭。

鲁迅高超的文学手法之一“画眼法”,深刻地惟妙惟肖地活画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2.语言描写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 的精神胜利,

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

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

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

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

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

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

意义。如《骆驼祥子》: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

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

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5.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

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细节描写主要有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等。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

对“读书”问题的两次不同的回答可表现出小心谨慎:

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念了《四书》。”

而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却问答:“不曾读。”

又如:孔乙己会“回”的四种写法——迂腐呆气

(二)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

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

(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

(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

三、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抻面①

阿城

铁良是满族人。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都是要干活儿

吃饭。

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

铁良专在一家做。

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了营,铁良有些不太愿意,在一个公家

人面前说了几句。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劝了铁良几句。几年以后,

铁良知道害怕了,心里感激着那个公家人。

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苫块湿布醒着。后来运动多

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醒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下了碱

的面,就可以抻了。

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适了。铁良试碱不用舌

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铁良用鼻子闻闻,

碱多了,就再放放,醒碱。

跑堂的得了客人要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铁良不含糊,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一

悠,就一个人长了——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铁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两

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股。

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转身回

到店里的座位上。

锅边儿的伙计用一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把面捞出盛到海碗里。海碗里有牛骨高汤,

入好面,撒几片芫荽、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浇上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

“啪嗒”,放在了客人面前。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铁良呢,

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

20 世纪50 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场的时候还允许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间食。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于是押进去,老头子

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

铁良几下就抻好了,亲自放面下锅,瞬时捞起,入在汤里,双手捧了碗放在老头儿面前。

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就招呼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