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昼夜与生物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5 昼夜与生物课件1 青岛版
欢迎来到六年级科学课程的第4单元,我们将深入探讨昼夜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以西向东的方向旋转的运动。
1
自转速度
地球的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约1670公里,
自转周期
2
而不同地区的自转速度可能稍有不同。
地球完成一次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
候鸟
一些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 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 物。
冬眠动物
一些动物在寒冷的冬季选择冬眠, 以减少能量消耗并保护自己。
结语和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以及生物对这些变化进行的适应和行为。
2
四季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造成了我们熟悉的四季变化。
3
不同季节
在不同季节中,地球接收太阳光的强度和角度不同,导致气温、天气和植物生长等方 面发生变化。
生物的适应和行为由于昼夜和源自季的变化,生物对其进行了适应,并展现出各种有趣的行为。
夜行性动物
一些动物在黑夜中活动,利用夜 晚的安静和食物资源。
影响昼夜变化的因素
昼夜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球的倾斜角度和所在的纬度。
1 倾斜角度
地球的倾斜角度导致了不同季节的白昼和黑夜时间的长短变化。
2 纬度
不同纬度的地区,太阳的高度也不同,进而影响了昼夜时间的长度。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进行的环绕运动。
1
公转速度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绕太阳一周需时约365.25天。
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天。
3
造成昼夜变化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昼夜与生物行为|冀教版共13张PPT
画一画吧!
你知道吗?
猫的瞳孔变化 猫的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光线强弱的
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 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 晚光线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 度的椭圆形。
3、昼夜节律指生命活动以_____为周期的变动。
4、请你把知道的有关动植物行为随昼夜变化的情 况写一写。 ___________等动物晚上出来活动,白 天睡觉; _______是晚上开花,白天合拢; ________ 是白天开花,晚上合拢。
5、花钟是谁发现的?花钟是______ 发现的。
昼夜与生物行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你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吗?
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生物吗?
讨论:下列哪些动物是夜行性动物?
大象
牛
昼行性动物:大象,牛,羊,鸡, 鸭,猪,鹿、蝴蝶、蜜蜂等。
萤火虫
狼
夜行性动物:刺猬、蝎子, 蝙蝠,老鼠,猫头鹰,狼(有一 部分),河马,萤火虫,飞蛾, 猫,独角犀,美洲狮等。
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 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 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 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 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1、______是利用不同的花开闭时间的不同来报时
的,你观察了太阳花,开花的时间是________时。
2、通过查资料知道,___________等动物总是白 天出来活动, ___________等动物总是夜晚出来活 动。
昼行性动物:大象,牛,羊,
鸡,鸭,猪,鹿、蝴蝶、蜜蜂等。
夜行性动物:刺猬、蝎子,蝙 蝠,老鼠,猫头鹰,狼(有一部分), 河马,萤火虫,飞蛾,猫,独角犀, 美洲狮等。
各种动物的活动行为都与一定强度光的照 明有关。
小学科学15昼夜与生物(教案)
小学科学15昼夜与生物(教案)昼夜与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理解昼夜的形成原理。
2. 掌握生物的生理活动与昼夜的关系,认识生物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理解昼夜的形成原理。
2. 分析生物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特点,理解生物对昼夜的适应。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教学PPT2. 实物或图片资料,包括地球和生物的图片3. 学生实验材料:小动物、灯泡、暗盒等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视频,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引出昼夜的概念。
2. 显示一张地球图片,询问学生:你们发现地球的一天有几个昼夜?为什么会有昼夜的交替?Step 2:学习昼夜的形成(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PPT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原理,解释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的昼夜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地球自转时,阳光只照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是黑暗的,即白天和夜晚的交替。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为什么地球自转会引起昼夜的交替?Step 3:生物的日夜行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昼夜的变化对生物有什么影响?生物如何适应昼夜变化?2. 教师出示不同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昼夜行为。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不同生物昼夜行为的原因和目的。
Step 4:生物实验(20分钟)1.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实验材料和实验指导书。
2.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昼夜实验。
他们将小动物放在一个有灯光的暗盒中,观察小动物在白天和夜晚的行为差异。
3. 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和讨论。
Step 5:昼夜与生物的关系(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昼夜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的昼夜行为和对昼夜的适应。
《昼夜与生物行为》科学课教案
昼夜与生物行为一、教学目标1.了解昼夜变化对生物行为的影响;2.掌握昼夜节律与生物的关系;3.理解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4.分析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昼夜变化与生物行为的关系;2.昼夜节律的基本概念;3.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4.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2.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
五、教学准备1.教学投影仪和计算机;2.《昼夜与生物行为》教材。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个与昼夜节律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快速激活学生的前置知识。
第二步:引入新知(10分钟)1.老师通过播放示范视频或展示图片,介绍昼夜变化和生物行为的关系。
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动物只在夜间活动?2.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昼夜节律的概念,并与生物行为的关系进行讨论。
3.老师介绍昼夜节律的基本概念,以及人类自然的昼夜节律。
第三步:探究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25分钟)1.老师通过教材上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
可以提及调控机制包括光线、温度、内分泌等因素。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并将结果展示给全班。
第四步:分析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0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健康、情绪、工作效率等方面。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列举并总结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全班共享。
第五步:拓展延伸(5分钟)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昼夜节律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行为和昼夜节律的兴趣,并展示一些相关的视频或图片。
七、课堂作业1.学生根据课上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的报告;2.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如昼夜节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并制作一个小海报。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探究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分析昼夜节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辅以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建立起对昼夜节律的理解。
《昼夜与生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昼夜与生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的:通过学习和了解昼夜变化对生物生长、繁殖和行为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生物钟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适用对象:初中生物课程的七年级学生。
三、作业内容:1. 理解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学生了解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进食、活动以及休息的影响。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并分析夜行动物、昼行动物和日夜都活动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深入理解昼夜变化对生物的重要性。
2. 生物钟的概念和机制:- 学生学习生物钟的定义、作用和机制,通过课堂实验观察和讨论,探究生物钟在生物体内的表现形式和调节机制,并了解其与昼夜交替的关联。
3. 研究生物钟在人类身上的应用:- 学生了解人类的生物钟与昼夜生活规律的关系,探究现代社会中生物钟紊乱对健康的影响,并思考如何调整自身的生活习惯以维护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四、作业形式:1. 完成知识梳理:- 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海报或PPT,展示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钟的概念和机制。
- 学生在海报或PPT中,用图片、图表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清晰地传达所学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课外拓展:- 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和自身生活状态,记录并归纳昼夜变化对自己的影响,编写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
- 学生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观察生物钟的变化,反思生活规律对健康的影响,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五、评价方式:1. 小组展示评分:- 评分指标包括内容全面性、表达清晰度、团队合作和展示方式等,通过综合评定小组展示的质量和学生的表现。
2. 个人学习笔记评分:- 评分指标包括记录准确性、总结归纳能力、思考深度和对学习的理解程度等,通过评定学生的学习笔记,反映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和思考能力。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昼夜与生物》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钟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昼夜与生物行为作业设计方案》
《昼夜与生物行为》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昼夜与生物行为》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课程,通过探讨生物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反应,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钟、光周期等观点,以及生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动规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生物钟和光周期调节机制;2. 掌握生物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模式和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4.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三、教学内容1. 生物钟的观点及作用机制;2. 光周期对生物行为的影响;3. 昼夜变化对生物活动的影响;4. 生物的适应性行为;5.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探究相结合:通过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物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表现;2. 实验操作:设计生物行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4. 多媒体展示: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生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行为视频,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生物对象,观察其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表现,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讨论等内容;2. 钻研论文阅读与总结: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钻研论文,总结生物钟和光周期调节生物行为的机制,并进行个人总结与思考;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生物在昼夜变化中的适应性行为,并撰写小组报告;4. 教室展示:要求学生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和实验结果,与同砚分享心得。
六、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2. 钻研论文的阅读总结;3.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4. 教室展示的表现和内容。
七、参考资料1. 《生物钟与行为节律》(刘军著,科学出版社,2008)2. 《昼夜变化与生物行为》(张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生物钟钻研进展》(王五著,科学出版社,2019)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行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认识,为未来的科学钻研和生态环境珍爱做出贡献。
15昼夜与生物
讨论:下列哪些动物是夜行动物?
昼夜对其他动物的影响
刺猬喜静怕光昼伏夜出
狗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动物的白天和黑夜
• 为什么白天不容易看见猫头鹰? 为什么麻雀晚上不叫?又为什 么蝙蝠总是在傍晚才出现?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的作息习惯
动物的白天和黑夜
• • 。
• • • •
燕子、麻雀、喜鹊、兔子、猴子等 白天 活动. 锥状体 昼行性动物。 夜间飞行 . 猫头鹰、家鼠 白天休息 杆状体 夜行性动 物。 “晨昏性动物”,傍晚或黎明活动,羚羊 ,狮 子,蝙蝠、刺猬。 田鼠、紫貂、海豚等,全昼夜活动动物”。
科学从观察开始,创新源于思考
练习: 1.人的活动在 比较活跃, 时各项活动会逐 渐减弱,说明 会受 的影响 。 2.白天,人的活动比较 ,心跳、呼吸会 ;夜 里,心跳频率和体温开始 ,这是人类长期“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形成的 。 3、昼夜的更替是有 的,生活在地球上动植物 因此呈现出 的变化。
4.18世纪的植物学家 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发现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是 的。他还发现, 同一地区的同类植物往往每天都在同一间开花。 5. 是指每一个钟点用一种花代替,把开花的时间 表示在一个钟面形的花坛上。它是植物学家 根据 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编排的。 6. 、 、 等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夜幕降 临时回巢穴栖息,它们被称为 的物; 、 、 等动物喜欢在夜里活动,它们被称为 的动物。
7.无论是 还是 间长短来安排它们 、
都是根据 持续时 和 的时间的。
8. 下列生物属于夜行性动物的是( ) A.燕子 B.蝉 C.蟋蟀 D.苍蝇 9.只有在夜间才开放的花是( ) A.太阳花 B.茉莉花 C.昙花 D.月季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昼夜与生 物的关系,你能回想一下自己一 周的作息时间表吗?自己填写作 息时间表。
昼夜与生物行为-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昼夜与生物行为——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昼夜的概念及原因,并掌握昼夜的变化规律。
2.了解生物的一些行为特征,如白天运动、夜晚休息等。
3.理解生物的昼夜行为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并掌握一些方法观察生物行为。
教学重点1.昼夜变化规律的掌握。
2.生物行为特征的了解。
3.昼夜变化与生物行为的关系。
教学难点1.学生对生物行为特征的理解。
2.学生观察生物行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1.授课法。
2.互动式教学法。
3.观察实验法。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太阳、月亮、星星的图片,询问学生这些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出现的。
2.教师引出昼夜的定义,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让学生理解。
讲解昼夜变化规律1.让学生观察日志表,借助日志表了解一天中昼夜变化规律的掌握。
2.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昼夜变化。
生物行为特征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一些生物的行为特征。
2.让学生通过看动物园或观赏宠物来理解生物行为特征,如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等。
昼夜变化与生物行为的关系1.导入一个实验,比如观察宠物鼠在白天和晚上的行为差异,让学生自己记录数据,思考白天和晚上生物行为的不同。
2.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总结和作业布置1.教师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昼夜变化与生物行为的关系做一个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记录该动物在白天和晚上的行为差异。
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昼夜的概念及原因?2. 学生能否掌握昼夜的变化规律?3. 学生能否了解生物的一些行为特征?4. 学生是否理解生物的昼夜行为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5. 学生是否能够观察生物行为,并写出记录?。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案-2021-2022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4.科学伦理: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5.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使其能够从生物学、地理学等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物钟的原理和生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昼夜和季节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有些植物只在春天开花?”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这个操作将演示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基本影响。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钟调控,它影响生物的行为、生理和代谢。季节变化则通过气温、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迁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燕子的迁徙,它展示了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实际影响,以及生物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突破方法:通过图解和实例,帮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理解生物钟的复杂调节过程。
-光周期现象的生物学意义:阐述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果实成熟等的重要性。
-突破方法:利用实物或模型,展示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态,使学生直观感受。
-生物适应四季变化的方式:分析生物如何通过行为、生理和形态等适应季节性变化。
-突破方法:结合本地生物实例,对比不同季节生物的特征,引导学生总结适应策略。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PPT课件
北房
西房
东房
南
北
北房在居住上有什么优势? 从正午光照的角度想一想。
北房
西房
东房
南
北
昼夜交替
影响生物
四季变化
昼夜交替 自转
影响生物
四季变化 公转
昼夜交替 自转
影响生物 地球的运动
四季变化 公转
……
影响 昼夜交替
单元总结
……
影响 四季变化
形成 自转
特点
方式
方式
地球的运动
产生 公转
特点
……
……
做好《工具与技术》一课学习准备 核桃、核桃夹、锤子、砖块、 木棍(擀面棍)、直尺、 剪刀、钳子、扳手等
20:27
20:55
昙花的开放过程
20:27 2006-07-08
20:55
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4:00 17:00
9:00 21:00
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怎样四季变化对 植物的影响
常绿 落叶
结果
……
繁殖 食物
迁徙
四季变化对 动物的影响
冬眠 夏眠
换毛
……
冬眠的刺猬
世界上体温最低的动物冬眠时体温6℃
15-20℃开花 太阳升起开放 晚上花瓣收拢
紫茉莉
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紫茉莉 傍晚17:00 左右开花
香气扑鼻 昆虫传粉
昙花
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昙花
晚上21:00 左右开花
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好处
避免太阳照射 延长开花时间 利于昆虫传粉
昙花的开放过程
昙花的开放过程
昙花的开放过程
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六年上册《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课件
六年上册《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课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课程介绍 (2)2. 说课目的 (3)3. 说课内容概述 (4)二、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5)1. 昼夜周期与生物节律 (6)1.1 生物节律的定义 (8)1.2 昼夜周期对生物节律的调控 (8)2. 光照强度对生物的影响 (10)2.1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11)2.2 动物行为活动受光照影响 (12)3. 温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3)3.1 温度对生物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14)3.2 水分蒸发与生物体温度调节 (15)三、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6)1. 四季更替与生物适应 (18)1.1 季节性气候特点 (20)1.2 生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策略 (21)2. 季节性食物链的变化 (22)2.1 季节性生产者 (23)2.2 季节性消费者 (24)3. 季节性疾病与生物防治 (26)3.1 传染病与季节性传播 (27)3.2 生物防治策略 (28)四、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综合影响 (28)1. 生物钟与生物节律的协调 (29)2. 环境因素与生物多样性 (30)3. 生态系统的季节性动态 (32)五、案例分析 (34)1. 某种植物或动物的昼夜活动模式 (35)2. 某地区生物对四季变化的适应案例 (36)六、教学意义与展望 (38)1.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38)2. 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40)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1)一、内容描述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生物是如何适应和利用这些自然节奏的。
课程将从生物节律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昼夜周期如何影响生物的睡眠、进食、代谢等生理过程。
将重点讨论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降水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繁殖以及行为模式。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和探究性,本节课将设计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活动,如植物向光性实验、昆虫迁徙观察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昼夜和四季变化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昼夜与生物行为作业设计方案》
《昼夜与生物行为》作业设计方案
一、前言
《昼夜与生物行为》是生物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进修本课程,可以了解生物在昼夜变化中的生理和行为表现,深入探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进修效果,设计了以下作业方案。
二、作业目标
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昼夜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2. 提高学生对生物节律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科学钻研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作业内容
1. 选择一个生物种类,调查其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表现,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
2. 分析一个实验数据,探讨昼夜对生物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3.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钻研昼夜对生物的生理节律的影响。
四、作业要求
1. 观察报告要求详细描述所选择生物种类在昼夜变化中的行为表现,包括觅食、休息、活动等;
2. 实验数据分析要求准确计算数据指标,并进行合理诠释;
3.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包括实验目标、方法、预期结果等内容。
五、作业流程
1. 学生根据要求选择一个生物种类,并进行观察;
2. 学生撰写观察报告,并提交给老师审阅;
3.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4.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提交给老师审阅。
六、作业评分标准
1. 观察报告:内容详实、观察准确、结论合理;
2. 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结论科学;
3. 实验方案设计:目标明确、方法合理、预期结果可行。
七、作业总结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昼夜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提高科学钻研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取得优异的成绩。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砚的支持与配合!。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六年级科学《第15课 昼夜与生物》学案(无答案)
一、课前预习
1.昼夜变化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吧?
2.调查一下,哪些动物是在昼间活动,哪些动物是在夜间活动?
3.红红从北京到纽约,乘坐8点的飞机,经过12小时到达了纽约,这时纽约是白天还是黑夜?红红会有什么感觉?
二、分组讨论
1、人体的活动一天里有什么规律?
2、昼行动物和夜行动物的活动规律?
三、课堂检测
1、昼夜的更替是有__________的,生活在地球上动植物因昼夜更替也呈现出__________的变化。
2、18世纪的植物学家__________利用“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一特点制作了
__________。
3、我们周围有那些是昼行动物?
4、举出生活中的夜行动物?
5、人的活动规律?
四、学习反思
1、收获
2、困惑。
15. 昼夜与生物-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5. 昼夜与生物-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昼夜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对生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一天为什么会分昼夜?
•太阳对生物的影响。
•科学实验:观察植物在昼夜变化下的生长情况。
2.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昼夜交替的原因。
2.学习太阳对生物的影响。
3.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进一步认识昼夜对生物的影响。
3. 学习重点
1.昼夜交替的原因。
2.太阳对生物的影响。
4. 学习难点
1.生物受太阳影响的原理。
2.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5. 学习过程
5.1 了解昼夜交替原因
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是造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5.2 学习太阳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了解太阳对生物的影响,例如指导生物的生长、保持生物体内的温度平衡等。
5.3 科学实验:观察植物在昼夜变化下的生长情况
1.布置实验:选取两棵相同的植物,将它们分别放在日光灯下和不接触任何光源的黑暗环境中进行观察。
2.观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并比较两个植物的生长情况。
3.总结:通过实验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昼夜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高学生对观察的能力。
6.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太阳对生物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掌握了观察植物在昼夜变化下生长情况的方法,学生在实验中也更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提高了探究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规范记录实验结果,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植物的生长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点至18点,头发和指甲生长最快;肺呼吸 最活跃健康。 17点至19点,味觉、听觉和嗅觉最敏感。 18点至20点,皮肤对化妆物质渗透性最强。 20点至21点,孤独感最难忍。 22点左右,对传染病警觉最高。 24点至4点,婴儿出生最多。 夜里2点,汽车司机视力最差。 夜间3点至4点,夜班工人操作最不灵巧。 夜间4点至5点,血压最弱。
人的活动白天比较活跃, 夜晚各项活动会逐渐减弱, 说明人的活动受到昼夜的影 响。
练习: 1.人的活动在 比较活跃, 时各项活动会逐 渐减弱,说明 会受 的影响 。 2.白天,人的活动比较 ,心跳、呼吸会 ;夜 里,心跳频率和体温开始 ,这是人类长期“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形成的 。 3、昼夜的更替是有 的,生活在地球上动植物 因此呈现出 的变化。
15 昼夜与生物
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思考:
为什么白天不容易见猫头鹰? 为什么麻雀晚上不叫? 又为什么蝙蝠总是在傍晚才出 现?
想一想:夜间活动的动物有什么特性呢? 夜行性动物:这类动物白天休息,夜间进行摄
食、生殖等活动。部分具有发光器官例如萤火虫, 对雌雄交配有所辅助。
包括以下种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狼、鼠, 蝙蝠等哺乳动物;猫头鹰等鸟类;蜥蝎类以及多数 昆虫等均为夜行性动物。 夜行性哺乳动物起源于中生代的夜行性哺乳类, 多为色盲,由于适应夜间生活,晶状体大而无色, 视觉敏锐,嗅觉发达。
7.无论是 还是 间长短来安排它们 、
都是根据 持续时 和 的时间的。
8. 下列生物属于夜行性动物的是( ) A.燕子 B.蝉 C.蟋蟀 D.苍蝇 9.只有在夜间才开放的花是( ) A.太阳花 B.茉莉花 C.昙花 D.月季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昼夜与生 物的关系,你能回想一下自己一 周的作息时间表吗?自己填写作 息时间表。
4.18世纪的植物学家 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发现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是 的。他还发现, 同一地区的同类植物往往每天都在同一间开花。 5. 是指每一个钟点用一种花代替,把开花的时间 表示在一个钟面形的花坛上。它是植物学家 根据 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编排的。 6. 、 、 等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夜幕降 临时回巢穴栖息,它们被称为 的物; 、 、 等动物喜欢在夜里活动,它们被称为 的动物。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开花的 时间是不同的,它们都 有一个自己的“花钟”!
夜 来 香 晚 八 点 曼 陀 罗 夜 间 猫 儿 菊 早 六 点
野 蔷 薇 早 五 点
பைடு நூலகம்
烟 草 花 晚 六 点
紫 茉 莉 晚 五 点
月 光 花 晚 七 点
昼夜对人的影响
人体时钟一览表
• 凌晨1时:易睡的浅睡阶段,对疼痛敏感。 • 2时:大部分器官减缓,肝脏异常活跃,加紧清理 • 肝脏和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 3时:全身进入休息状态,肌肉放松,血压降低, 呼吸和心跳减缓。 • 4时:血压更低,脑部供血最低,重病患者易死亡 • 但听觉灵敏。 • 5时:肾脏几乎不分泌,人的精力基本恢复。 • 6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 7时:人体免疫能力进入高峰,此时不易得病。 • 8时:肝脏内有毒物体排尽,不宜饮酒。
昼行性动物:白天活动的动物叫做昼行性动物
。
其他类型的动物:
“晨昏性动物”,即总是在傍晚或 黎明出来活动,如羚羊就是在这时出 来寻找食物,吃羚羊的狮子也在这时 外出活动。 饿了就出来找食物,吃饱了就去呼 呼大睡的动物,比如田鼠、紫貂、海 豚等,不分“白天”和“黑夜”,我 们就称它们为“全昼夜活动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