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滞中医辨证思路和方法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表现及阿立哌唑治疗效果分析

病、 树立信心 , 积极与家人 、 朋友 、 医生等交流 。 及时将 自己的
药, 2 0 1 1 , 3 0 ( 1 4 ) : 1 4 3 — 1 4 4 .
为尿毒症 患者治疗过程 中一个不可 忽视 的因素。本研究 可 知, 经过 心理 护理 的治疗组 患者在心理状态上 明显 地优于未 经心理护理的对照组 , 更加证 明了心理 因素是影 响尿 毒症治
[ 3 ] 吴阶平 . 泌尿外科 [ M] . 济南 : 科学出版社 , 2 0 0 1 : 4 8 1 .
[ 1 ] 党勇 , 李 晓燕 . 尿毒症脑病致癫痫样发作 1 5 例临床分析 [ J _ ] . 中
国社 区医师 , 2 0 0 8 , 1 0 ( 1 0 ) : 1 1 7 — 1 1 8 .
[ 2 ] 杨敏. 心 理护理在 尿毒症 患者护 理 中的应用 [ J ] . 内蒙古 中 医
用 。本院对 3 7例 MR患儿采用 阿立 哌唑 治疗 . 疗效显著 , 现
DOI : 1 0. 1 1 6 5 5 / z g y wy l c 2 01 4 . 0 4 . 45 0
学意义 ( 火0 . 0 5 ) ; 对 照组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 . 0 5 ) ; 治疗组 、 对照组 护理后 心理状态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表 1 2组护理前 后 HA MD HA MA比较 ( i )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辨证治疗-脾伤气陷,痰迷心窍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辨证治疗-脾伤气陷,痰迷心窍(一)主证: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心悸易惊,善恐善悲、自卑感严重,或哭笑无常,或沉默寡言,或喃喃独语,语无伦次,面色胱白,倦怠无力,女子多有月经淋沥不止或量多色淡红的病史。
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滑无力。
(二)证候分析:脾主统血必赖其升发之气为动力。
脾气素盛之体可因思之太甚而至气结;脾气虚弱之体则易因惊恐而致气机散乱和下陷。
脾气郁结能使水液代谢的功能失调,脾气下陷或散乱也能使之失调而在体内酿成湿痰。
痰迷真窍故哭笑无常,语无伦次。
湿痰属阴邪,阴邪盛则阳气衰,故表情淡漠,目光呆滞,沉默寡言,自卑感严重。
脾与心为母子之脏,脾虚必累及于心。
心脾俱虚故心悸易惊,善恐善悲。
脾虚则倦怠无力,虚而不能统血故月经淋沥不止或量多色淡红。
血不足不能荣面故面色酰白。
舌质淡胖,脉沉无力为正虚之候,脉滑则为痰实之据。
(三)辨证须知1.本证型的临床特点是情绪低落,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反应性忧郁和心因性朦胧,临床可参考之。
2.本证型由脾虚气陷和痰邪迷窍两个要件构成,缺一即不能构成本证型。
3.本证型虽属少见,但可见于各种精神病,均可以本型的治法治疗之,不过疗程要延长。
4.本证型绝大多数见于女子,男子少见。
5.本型与前两型证型均属中医的癫证范畴。
临床证状也颇近似,但病机不同,治法也不一样。
在这三型中,一型属于忧思导致气机郁结而酿成湿痰,上蒙清灵之窍,治拟开结解郁,健脾运湿,补气消痰,开窍醒神。
二型属于体内湿浊之痰壅盛而阻塞神明,甚于前者,治拟疏肝健脾,涤痰开窍。
本型则属于脾虚气陷而湿痰迷窍,治拟补脾扶正、祛痰开窍。
(四)治疗法则:补脾扶正,化痰开窍。
(五)选方用药:归脾导痰汤。
茯苓9~15 克,陈皮9~15 克,半夏9~12 克,竹茹12~18 克,胆星6~12 克,枳实9~15 克,郁金9~15 克,九菖蒲9~12 克,甘草6~9克,归脾丸(以药汁送服)9~15 克。
(六)方义:本方系由导痰、温胆两方合剂再加郁金菖蒲和归脾丸组成。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儿保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
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中医“五迟五软”、“呆病”、“惛塞”等病证。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医学因素,约占90%;一类为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约占10%。
3 诊断3.1 病史[1-4]3.1.1 家族史智力残疾史,精神神经疾病史,先天畸形史,遗传病史,近亲婚配史等。
3.1.2 个人史母既往不良孕产史;母孕期损伤史;先天畸形史;围生期缺氧、产伤、感染、胆红素脑病;早产儿、低于胎龄儿;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不良的心理、环境因素。
3.2 临床表现[1-4]主要临床特征: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④可伴有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
根据CCMD-3,患儿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型。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躯体畸形。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部分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头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疗效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年第6卷第51期2019Vol.6No.5131头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疗效李 剑1,侍孝娟2*,瞿 丽3,骆丹丹2(1.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上海 20024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上海 201100;3.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0240)【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PDMS-2评定进行疗效评估,观察头针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治疗前后GMQ 、稳定、移动、FMQ 、抓物和手眼协调各项能力评分的影响及疗效。
方法 将48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治疗组采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GMQ 、稳定、移动、FMQ 、抓物和手眼协调各项能力评分的改善情况及疗效。
结果 治疗组GMQ 、稳定、移动、FMQ 、抓物和手眼协调各项能力得分值都要显著比对照组要高,组间评分制的差异对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头针治疗可以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运动功能。
【关键词】头针;精神发育迟滞;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1.31.02有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困难为表现特征的疾病概括称为精神发育迟缓( mental retardation),该病多发生在低于18岁的少儿群体当中,是一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综合征。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1-2]。
2000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0-6岁儿童智力残疾现患率为9.31‰,年均发现率为1.33‰[3]。
作者采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MR 患儿24例,并与常规康复训练组24例MR 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导如下。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制订)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儿保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
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中医“五迟五软”、“呆病”、“惛塞”等病证。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医学因素,约占90%;一类为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约占10%。
3 诊断3.1 病史[1-4]3.1.1 家族史智力残疾史,精神神经疾病史,先天畸形史,遗传病史,近亲婚配史等。
3.1.2 个人史母既往不良孕产史;母孕期损伤史;先天畸形史;围生期缺氧、产伤、感染、胆红素脑病;早产儿、低于胎龄儿;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不良的心理、环境因素。
3.2 临床表现[1-4]主要临床特征: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④可伴有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
根据CCMD-3,患儿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型。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躯体畸形。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部分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精神发育迟滞.

优选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一、概述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iciency)。
(一)概念
MR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通常 指18岁以前)起病,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 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或综合征)。
(4)如存在特殊面容、体征等可作为参考依据。
IQ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3—6岁的心 对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应通过
如家族性小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 闭合不全等。
(4)如存在特殊面容、体征等可作为参考依据。
重度MR: 二、流行病学
理年龄水平。占3—4%
。
患儿出生即可出现明显的发育延迟、言语发育 一般认为MR的患病率为1~3 %,
包括家庭贫困、听觉或视觉障碍 、与社会 隔离等,使儿童缺乏接受文化教育、人际交 往机会。
WHO把MR的病因归为十大类:
(1)感染中毒; (2)外伤和其他物理损害; (3)代谢障碍与营养不良; (4)出生后患脑部疾病; (5)不能明确的出生前因素和疾病 ; (6)染色体异常;(7)未成熟儿; (8)重性精神病;(9)心理社会因素; (10)其他和非特异性的病因。
这类患儿常合并有脑损害。
该病最早是1969年才开始报道,我国最早是我们精神科凌永和教授和我于1987年报道5例
精神发育迟滞一旦发生难以逆转,因此重在预防。
临床表现 在幼儿期智能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语言词汇不丰富、理解力差,上小学学习困难,常不及格。
极重度MR:
3.重度MR 该病最早是1969年才开始报道,我国最早是我们精神科凌永和教授和我于1987年报道5例
7.母亲妊娠
年龄偏大、营养不良、抽烟、 饮酒、吸毒, 强烈或长期心理应激产生持续的抑郁、焦虑 情绪等。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一、评估内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处于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临床状态,其智力发育的不完善或受阻几乎伴随终生。
对此类患者可从社会交往技能、言语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社会适应功能方面进行评估。
二、护理要点教育训练及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家庭和医疗部门还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福利部门。
是一项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应设立专门机构和学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专门训练和教育。
(一)早期训练帮助家长了解一些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的动作、行为、语言进行早期观察。
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不是与同龄儿童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发现落后,则需做智力测验,知道孩子在哪方面落后及早进行早期训练,包括动作训练,如翻身训练、爬的训练、坐立、走的训练等;发音训练;认知活动训练。
需要帮助他们去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提高认识世界的积极性,还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是什么?”以激发他们去思考,久之就会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教育家长开展早期教育要从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基础开始,不要求高、求快,不要用对正常儿童的期望来要求智力落后的孩子,无论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如何,都应当让他们有机会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活动,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模仿和学习,这对患儿是极有帮助的。
(二)语言障碍和缺陷常常成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桎梏,要重视对语言障碍和缺陷进行矫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
训练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协同进行。
通过生活活动进行语言缺陷的矫正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三)培养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生活尚能自理,中、重度以上患儿生活自理困难,理解能力差,常需别人监护。
但在患儿的生长发育期,他们的智力及其他精神活动还在逐渐发展,所以,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教育、训练尤其是在幼年期非常重要。
父母对患儿应耐心、坚持不懈地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精神发育迟滞》PPT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四级分类表
分级 智商水平(IQ) 相当智龄 临床表现 1、学习成绩差或工作能力差 2、能自理生活 3、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轻度 50~69 9~12岁
中度
35~49
6~9岁
1、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 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率差 2、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要督促、帮助 3、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1、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它相关的缺陷,不能 学习和劳动 2、生活不能自理 3、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 多动综合征---因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易被认为智力问题。但其是以注意力涣散、 多动、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智 力大都正常,学习困难成绩时好时坏是由 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影响。但临床有 的患儿符合多动综合征的诊断并伴有智力 低下者,可分别作出诊断。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临床类型
地方性克汀病
鉴别诊断
• 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特征 为严重的内向性孤独,对他人全面缺乏情 感反应;言语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有的 病例在2岁前言语功能正常,2岁起病后言 语功能损害甚至完全丧失;日常行为活动 坚持要求保持同样状态和对某些物体的依 恋;约3/4的患儿智力低下,但有极少数病 例有特殊才能,一般无明显呆滞面貌。
• 二级预防
– 症状前诊断及预防功能残废。
• 三级预防
– 减少残废提高补偿能力。
脆性X综合征
• 为X染色体长臂远端有一缩窄区,位于xq27或 xq28上,本症患病率大约0.73~0.92‰,为仅 次于Down综合征的又一涉及智力低下的染色 体疾病。患者身材较高,面长耳大,前额及颧 骨突出,青春期后还可见大睾丸。语言发育延 迟和语言质量异常,其言语发育延迟和智力低 下是相称的;可伴神经系统异常,如合并癫痫 发作达15%。 • 使用大剂量叶酸治疗本症,可见患儿行为,情 绪及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但叶酸治疗尚在试 验阶段。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与处理原则一、概述(一)概念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简称 MR)是指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以智能发育不全或受阻为特征,以各种技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该组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并存。
(二)发展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遗传、生化和行为科学的进展使得与精神发育迟滞相关的内科、神经科及社会行为问题被普遍重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
因此,精神发育迟滞越来越受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司法学界的共同关注。
就精神科医学而言,近25年其工作重点已从单纯的诊断治疗转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面。
多学科合作,综合研究已成趋势。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一)流行病学1.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病率及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报道差异较大,可能与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和工具不统一有关此外还受确诊年龄(据报道 6 岁以前确诊率只有 75%)智力稳定性(主要是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变化很大)等因素影响。
2. 1990 年全国 5 个地区 0~12 岁儿童调查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南京21.87‰、厦门4.50‰、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区为122.34‰、山西柳林46.44‰、安徽旌德县57.98‰。
3.国外报道,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整个人群的10‰~30‰;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1985),发达国家患病率为5‰~25‰,其中重度3‰~4‰,发展中国家为46‰,其中重度5‰~16‰ ,估计全世界约有 1.2 亿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我国约有 4 千万4. 男性患病多于女性,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智力水平与社会经济状况成负相关,低社会阶层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比例高,这与不发达地区医疗和营养状况不佳、碘缺乏、近亲结婚等不良因素有关(二)病因1. 遗传因素(1)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2)染色体的结构异常;(3)嵌合体:细胞内有两种以上的核型;(4)遗传代谢性疾病;(5)多基因遗传。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培训课件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4
三、脑三针
穴组: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 穴。 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 粗隆上凹陷处。 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 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 衡,后头痛。 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8
七、晕痛针
穴组:四神针、印堂、太阳。 位置:太阳在颞侧,瞳子髎穴外0.8寸 凹陷中。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 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 硬物感觉时,是针中髎骨切勿再深刺, 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 插捻转,可用刮针。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27
二十六、痿三针
穴组: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 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部位:曲池、合谷:(见手三针) 尺泽:上肢腕侧,肘横纹桡侧与肱二头肌腱 交点处。 足三里、三阴交:(见足三针)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联线中点陷中 主治:痿症:(肢体肌肉痿弱,无力、活动 障碍)。 针法:诸穴均直针0.8—1.2寸,用补法,慢 入快出,以针下热为准,每次留针40分钟, 行补法5次以上,亦可用电针连续波,频率 细疏,以中等强度病者要用舒适感觉为度。 30次为一疗程。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15
十四、耳三针
穴组:听宫 听会 完骨
部位:听宫,在面部,耳屏的前方,下颌骨 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 骨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完骨,在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 处。 主治:耳聋 耳鸣 针法:听宫、听会张口取穴、直刺1—1.5寸 深。完骨穴向前上方直刺1—1.5寸深,耳三 针针后均不提插,可用拇指刮针柄法或轻捻 转法。
中医对儿童孤独症病因阐释的探讨

中医对儿童孤独症病因阐释的探讨摘要:中医古代文献未发现孤独症一病的记载,目前对于其发病原因的解释一般沿用精神发育迟滞的共性说法即先天不足,肾精亏虚,心窍不通,神失所养等。
虽然孤独症属于精神类疾病的范畴,但这种说法在解释孤独症特有的行为、情感、智力水平等方面则显牵强。
笔者提出一个新的分析解读模式,认为孤独症病始于“肝”,即病根在肝,累及肾、心、脾等脏,最终伤害的是大脑。
过去的理论强调肾是人的先天之本,先天不足则脑海失养,从而导致智力和情感发育的迟滞。
现代观点则认为肝肾共同影响着人类大脑的发育、智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形成。
孤独症的成因则与先天的“肝”的功能异常有直接的关系。
婴幼儿同样存在“肝失疏泄”的病理状态,只是表现形式与成人明显不同,不容易被识别。
笔者进一步推测孤独症患儿很可能存在先天的肝疏泄功能异常的体质,由于它发生在婴幼儿发育的不同阶段,因此对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影响结果程度不同,然而对情感、心理、社会交往障碍等方面的影响是相近的。
孤独症患者一生都会受到“肝郁”的病理基础的影响,导致该病预后差,彻底康复治愈的几率极低。
以往中医治疗多强调肾和心,而忽视肝,该观点的提出对发挥中医药的特点治疗和预防孤独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儿童孤独症(childrenautism)又称为孤独症,是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能力缺陷、语言发育障碍、刻板的行为方式以及狭隘的兴趣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孤独症发病的原因和机制至今还不清楚。
中医古代文献无“孤独症”的病名,现代临床尚无出台规范统一的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孤独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肾精亏虚,导致心窍不通,神失所养,肝失条达,升发不利,其病位在脑,同心、肝、肾三脏有密切关系【1】。
对于这样的分析解释笔者认为只得商榷。
1“先天不足,肾精亏虚”能够引起孤独症吗?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肾藏精生髓。
而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曰“脑为髓之海”。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表明古人早已经认识到脑与精神活动的密切关系。
精神发育迟缓 PPT课件

(三)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为20~34,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的3%-4%。成年 后智力水平相当于3~6岁的儿童。患者常有躯体及神经 系统异常体征,常伴有各种畸形。言语表达困难,不会讲 话或只能说个别常用单词,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的含义, 对周围的事物认识和理解困难。运动笨拙,不灵活,协调 性差。受到刺激时只会喊叫、发怒。部分患者经常重复一 些单调的无目的动作、如点头、乱跑、爬行、反复撕扯一 件物品,不能进行任何意志活动。自己不会进食或乱抓东 西吃,大小便不知避人或不能自理,防御能力缺乏,甚至 不知躲避危险,因此生活需人照料。这类患者常因合并躯 体疾病而幼年早夭。因其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极少,违法犯 罪行为亦少见,但作为性犯罪的受害人,则较常见。
一、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发育迟滞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需按 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进行综合判定,医学 标准确定是否存在智能低下,智能缺损的 严重程度;法学标准的评定是确定精神发 育迟滞者在实施违法行为时,对其行为的 辨认能力、控制能力。其核心内容是确定 智能低下与违法行为的关联程度。鉴定时 主要评定以下几个方面。
2.民事行为能力的广义与狭义区分
法律上所指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是广义而言, 是指行为人在取得民事行为能力资格民事活动所实施行为的辨认能力;狭义的民事 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某一民 事法律关系,取得相应民事权利,承担相应民事 义务的能力。《民法通则》将民事行为能力划分 为有、无与限定三个等级,是一种广义的划分。 鉴定实践中,一般为狭义的具体民事行为能力鉴 定,如合同能力、遗嘱能力等。
(一)诊断标准 1.起病于18周岁以前。 2.智力明显低下,智力测验低于平均智商的两个 标准差,一般智商在69以下。 按目前使用的诊断标准(CCMD-3,ICD-10),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为50~69;中度精神发 育迟滞,智商为35~49;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 商为20~3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为20以 下。 3.社会适应能力缺陷,表现为生活能力差,人际 交往能力、学习和工作能力低下。
精神病中医辨证诊治

狂病狂病多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所致,以痰火瘀血,闭塞心窍,神机错乱为基本病机,临床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等,出现与本病类似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洽;分证论治·痰火扰神治法:清泄肝火,涤痰醒神;方药:程氏生铁落饮;·痰结血瘀治法:豁痰化瘀开窍;方药:癫狂梦醒汤;·瘀血阻窍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火盛伤阴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方药:二阴煎;·心肾失调,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方药: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预防与调摄狂病预防、调摄的关键在调情志,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及积极治疗情志为患之疾;护理着重在于配合治疗,防止意外,早日康复;癫病癫病是由于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导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或阴阳失调,精神失常,临床表现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少动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西医学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症,其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分证论治·肝郁气滞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痰气郁结症状: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方药:加味导痰汤;·心脾两虚症状: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锐减,舌淡苔腻,脉沉细无力;治法:健脾养心,调畅气机;方药:养心汤送服越鞠丸;·气阴两虚症状:久治不愈,神志恍惚,多言善惊,心烦易怒,躁扰不寐,面红形瘦,口干舌燥,舌红少芒或无苔,脉沉细而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四君子汤送服大补阴丸;痫病痫病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受伤,神机受损,元神失控所导致的,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又称为“痫证”、“癫痫”、“羊痫风”等;自新生儿至老年均可发病;西医学的癫痫包括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出现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不同类型,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临床表现神机受累引起元神失控,意识丧失,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二便失禁,或发则怪叫,移时苏醒,除疲乏无力外,一如常人;分证论治『发作期』·阳痫症状:病发前多有眩晕,头痛而胀,胸闷乏力,喜伸欠等先兆症状,或无明显症状,旋即仆倒,不省人事,面色潮红,紫红,继之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青紫,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发怪叫,甚则二便自遗;发作后除感到疲乏、头痛外,一如常人,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方药:黄连解毒汤送服定痫丸;·阴痫症状:发痫则面色晦暗青灰而黄,手足清冷,双眼半开半合,昏愦,偃卧,拘急,或抽搐时作,口吐涎沫,一般口不啼叫,或声音微小;醒后周身疲乏,或如常人,舌质淡,苔白腻,脉多沉细或沉迟;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方药;五生饮;『休止期』·痰火扰神症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甚则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多沉弦滑而数;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风痰闭阻症状:发病前多有眩晕,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舌质淡,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治法:涤痰熄风镇痛;方药:定痫丸;·气虚血瘀症状:头部刺痛,精神恍惚,心中烦急,头晕气短,唇舌紫暗或舌有瘀点、瘀斑,脉弦而涩;治法:补气化瘀,定风止痫;方药:黄芪赤风汤送服龙马自来丹;·心脾两虚症状:反复发作不愈,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治法:补益心脾为主,辅以理气化痰;方药:归脾汤合温胆汤;·肝肾阴虚症状:痫病频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泽,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数;治法:滋养肝肾;方药:大补元煎;郁病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根据郁病的临床表现及其以情志内伤为致病原因的特点,主要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及焦虑症等;另外,也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当这些疾病出现郁病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分证论治·肝气郁结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药:柴胡疏肝散;·气郁化火症状: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药:丹栀逍遥散;·血行郁滞症状: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或胸胁疼痛,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方药:血府逐瘀汤;·痰气郁结症状: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方药:半夏厚朴汤;·心神惑乱症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脉弦;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方药:甘麦大枣汤;·心脾两虚症状: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归脾汤;·心阴亏虚症状: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肝阴亏虚症状: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舌干红,脉弦细或数;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方药:滋水清肝饮;。
精神发育迟滞(教学及宣教)

精神发育迟滞疾病概述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过去几十年通常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精神幼稚症和精神发育不全。
近十多年来,教育部门倾向使用弱智(feelble-mindedness),而民政部门则使用智力残疾(mental handicap)。
这些名称实际上指同一类人群。
精神发育迟滞发病机制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复杂多种,涉及范围广泛,诸如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脑功能发育阻滞或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随着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一部分病例可查明病因,但仍有许多病例尚未能发现致病的原因。
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
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其他因素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小儿智力发育影响重大。
因为贫穷或被忽视、虐待而导致儿童早年与社会严重隔离、缺乏良性环境刺激、缺乏文化教育机会等均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表现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临床检查包括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结果,确定智力低下的程度,智商(IQ)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智商(IQ)是指个体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即IQ=(智龄/实际年龄) X100,智商(IQ)在100士15为正常范围,智商(IQ)70或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临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4个等级:轻度(智商为50~70),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现将不同程度的临床特征,分述如下:(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最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一般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适应社会能力低于正常水平,可以社会交往,具有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但学习能力,技巧和创造性均较正常人为差,读写,计算机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同龄儿童差,显示学习困难,经过特殊教育可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儿童精神精神发育迟滞概述

• 【鉴别诊断】通常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 1.儿童孤独症 • 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特征为严重的内向性孤独, 对他人全面缺乏情感反应;言语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 有的病例在两岁前言语功能正常,两岁起病后言语功能 损害甚至完全丧失;日常行为活动坚持要求保持同样状 态和对某些物体的依恋;患儿智力低下,但有极少数病 例有特殊才能,一般无明显呆滞面貌等可以区别。 • 2.瓦解性精神病(又称婴儿痴呆) • 它的特点是起病前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多于2~3岁 起病,出现烦躁、哭闹和激惹等症状,然后言语退化和 迅速发展为痴呆,并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可资鉴别
• (三)产后损害 • 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中枢神经系统严重 感染,如脑炎、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症、肺炎 引起高热、昏迷、抽搐等均可致后遗神经系统 损害,包括肢体瘫痪、癫痫和智力障碍。小儿 由于严重颅脑外伤、各种原因造成缺氧、缺血 以及中毒等,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和智力 障碍。 • 铅中毒是儿童行为障碍、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对小儿智力发育影响重大, 如在婴幼儿发育阶段与社会严重隔离、缺乏社 会交往、缺乏良性环境刺激、丧失学习机会等 均可产生智力发育阻滞,甚至重度智力缺陷。
• 染色体异常中,以21三体综合征最多见,患病率约为1 /1000,母育龄越大,分娩21三体综合征危险性越大。 • 另一种较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脆性X综合征,它是一 种X连锁智力缺陷的疾病,在一男性群体中发生率约为 0.19%~0.92%。 • (2)单基因遗传疾病:现已发现人类约有2800多种单 基因遗传疾病,多数为隐性遗传。在发达国家,单基因 遗传疾病约占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8%~15%。先天性 代谢障碍,多数是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 半乳糖血症、黑朦性痴呆等。 • (3)多基因遗传疾病:是由两种或多种基因经过自 然变异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脑畸形、小头畸形、脑积 水、神经管缺陷造成精神发育迟滞。 • (4)母子基因型不符:指Rh阴性的母亲怀孕Rh阳性 的胎儿,而导致胎儿脑组织损害。
精神疾病常见幼稚症探析

精神疾病常见幼稚症探析
丁德正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2(32)2
【摘要】精神疾病幼稚症是指精神疾病临床上呈现的与患者年龄不相符,酷似幼儿的一组幼稚愚蠢荒唐的症状群,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等。
据此症状群再结合其他精神症状,以及患者之年龄、躯体状况等,可较好地判别其属何种精神疾病及证候等,故对精神疾病之临床辨治颇有裨益。
【总页数】3页(P243-245)
【关键词】幼稚症;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
【作者】丁德正
【作者单位】社旗县中医精神疾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
【相关文献】
1.精神疾病患者伴发横纹肌溶解症的常见原因 [J], 徐斐康;张毅;陈美娟
2.神经类固醇激素与焦虑症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李雷;王恒林;郭颖;蒋湘云
3.常见职场幼稚心理 [J],
4.强迫症为新加坡三大常见精神疾病之一 [J], ;
5.领导者把握公正标准的常见幼稚病与矫正思路 [J], 杨忠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