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合集下载

新课改条件下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新课改条件下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新课改条件下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探讨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特别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设置平台,使人的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性内容的教育之必要性时代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要求从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

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素养,成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内涵的解析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一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丰富的思想性,还包括了明确的情感意向性以及美感性。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可以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而且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语文教材还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从中可以欣赏到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二是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交融的趋势,教师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调动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教材,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_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_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_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由于受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论断的影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尚可被人们所理解,但对于人文性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随着社会上对人文一词的大量使用,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是扑朔迷离,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就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人们经常会说我们缺少人文关怀。

那么什么是人文呢?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作何理解呢?《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因为文化现象的种类繁多,如果从这个大而化的定义来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就难以把握。

语文学科当然包含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但两者并不等同。

人文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文其实并不是指文章,按司马光的解释是为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非今之所谓文也,可见古时的人文,不仅仅指文章之事,还包涵有礼、乐的内容。

英文的人文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Humanity 在西方也可以解释为Th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the classics),它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和语言为基础,在《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解释为:人类、人性、人情、人道、仁爱。

分析这几个义项不难发现,人文的词源其实是从人之所以为人的角度来探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文同人格、个性、价值、尊严以及态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人文奥运的实质其实是体现人类的自我和谐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与社会其他要素的和谐发展。

通过对人文的词源考证不难发现,我们在使用人文一词含义比较模糊,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又泛指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有感于陶行知“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教学理念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有感于陶行知“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教学理念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2.处理好预设情景和实际课堂的关系在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先预设好问题情景,但这并不是将这个预先设置的问题情景视为教条,因为在教学中,还是要以实际的课堂为中心。

如果一直死守着预先设置好的问题情景,课堂无疑会是呆板的和停滞的,使学生不能获得实质上的提升。

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现在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

在其完善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更多的教师披荆斩棘。

但就现在形势而看,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势必将成为一种教学趋势,在这股风潮中,教师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转变自己的教学风格,积极适应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

参考文献:[1]许卫兵.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09(05).[2]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01).•编辑杨兆东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有感于陶行知“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教学理念周琳(盱眙县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名师于漪是这样来解释“语文”的:“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

”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我记得陶行知说过:“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

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

”首先,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先研究“书”,去发掘“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简单点来讲,就是挖掘语文之趣,语文之美,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

比如讲古文,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有些教师纯粹是为了讲古文而去讲古文,课文的内容也只是一带而过。

实际上讲古文是用文学的形式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如果缺少这些东西,就无法来全面地体现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从根本上进行人文教育。

例如,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的篇目含有大量的人文成分,就值得我们去探究。

语文的人文性是什么

语文的人文性是什么

语⽂的⼈⽂性是什么语⽂课程标准提出,“⼯具性与⼈⽂性的统⼀,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何谓⼈⽂性?笔者认为,⼈⽂性不是⽂学性,不是⽂化性,也不是⼈的⾃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折射出的⼈之为⼈的东西,是⼀切有利于⼈“健康”(⾝⼼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

就语⽂教育⽽⾔,谈⼈⽂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

语⽂⼈⽂性的内涵之⼀:提供⾃由的⽂本,关注⽣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

教育的对象是⼈,是⼀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命个体。

为此,作为引导学⽣认知发展、⽣活学习、⼈格建构的“⽂化中介”--语⽂教材,它必须具备⽂学性、开放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

所谓⽂学性,是相对于政治性、知识性⽽⾔。

教材不是道德说教,不是政治观念的诠释,把语⽂学科的性质定义在“读经讲经”或“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上,这是对语⽂⼈⽂性的⼀种践踏,是对⽣命个体的⼀种漠视、扼杀;同样,教材也不单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不单是学科知识的载体。

“教材即知识”的“学科中⼼”或“学术中⼼”的教材观,也势必会让教育远离⽣命个体,蚕⾷学⽣发挥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因此,语⽂教材的建设应⽴⾜于学⽣⽣命个体的发展,选⽂⽣动形象,“要具有典范性,⽂质兼美,富有⽂化内涵”,“应让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所谓开放性,是相对于保守性、单⼀性⽽⾔。

语⽂教材不是什么“长官意志”,不是部分⼈的利益体现,它是具有重⼤社会意义的精神产品,是培养与造就⼀代甚⾄⼏代⼈的⽂化⾷量。

随着素质教育战略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实施,着眼于学⽣⾃主发展的长远需求,传统的中⼩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发⾏的垄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纲多本”乃⼤势所趋,教材多样已是社会必然。

不同版本的教材让学⽣拥有了⾃主选择教材的权利,使⽤教材时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具体保障;同样,教材的灵活多样(诸如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教材、⽣活教材等),也更具⼈性化,更接近了学⽣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篇1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工具性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

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

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

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渗透

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渗透

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渗透【摘要】渗透了人文性的语文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崇高的传统美德,体会博大的文化底蕴,继承凝聚的民族精神,形成深邃的思维体验,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带奠定基础。

结论:语文教学更要体现出教学中的人文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渗透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本身蕴含着人类关于生命的种种体验与思考,关联着人类生活世界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结点都落在一个”人”字上。

本文力图在正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被忽视的问题,阐明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悟力、鉴赏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崇高的传统美德,体悟博大的文化底蕴,继承凝聚的民族精神,形成深邃的思维体验,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技术,轻人文,以分数取人,忽视或无视学习者人文精神的成长。

在这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文内涵被忽视和淡化。

(一)中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远离生活,人文思想流失严重。

目前,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学校的升学率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直接保障。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

在小学课程的设置中,语文这门学科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所必须掌握的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枯燥训练所占据。

学生被框在课堂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了生活实践。

(二)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有些小学的语文教学依然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语文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忽视了语文人文教育态度,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导致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缺失,使语文这门充满人性之美、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艺之学。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语文教育其实是一种人文教育。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多年,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上的种种困惑:现在自上而下大讲课改,而学生在中考与高考中,竟连简单的诗文默写都不能通过。

如要写一篇颂扬真善美的文章,学生即使是绞尽脑汁也无从下手,似乎连往日里各种情感也无法领略,更别说用细腻的文笔来表达自己那份“报得三春晖”的朴素情感。

由此,笔者深切地感到,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迫在眉睫!我们现在是把语文教育的性质定位在工具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的,所以语文教学教学生的大多是语文知识,教师看重的是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表达等技能的培养。

但是,实际上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技能的教育,同时还是价值观的教育,没有价值观的语文是不存在的,语文和价值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

语言教育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在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过程中,发挥的是奠基性的作用,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它发生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语言范式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可以说,这个时候一个人掌握了什么样的词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他会说什么样的话,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

因此,语文教育应当更加重视自己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所发挥的价值观功能决不会低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因为语文中的价值观是潜在的、渗透性的。

中学语文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了解什么是善,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教会他们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是相反,教会他们以斗的眼光、恨的情感。

语文教师应该教学生以爱美的心,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现代化的理解,把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打通。

中国要想普遍地提高全民的情感素质、人文素质,就必须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上找突破口。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一些隐性价值观念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有待改善的,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女性的,女性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属者。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 ----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 ----素质教育;新世纪 -----语文综合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关于小学语文“人文性”的理解

关于小学语文“人文性”的理解

关于小学语文“人文性”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重在指明: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写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而三个维度是实现总目标的支柱。

在具体的备课和教学中,三个维度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

但在用理论指导备课时,我发现,为了使自己的思维更清晰,理论更明确,可以将三个维度分开来理解。

即,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指导了、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就会得到积累、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会得到实现。

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注意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我们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人文性在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教语文,以人为本学语文。

注重人的本性,使人在适合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成长,尽可能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最适合的环境,从广义来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营造,从狭义来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营造。

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成为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基础。

在此,我认为,教师不仅仅要有意识的放下自己作为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从而营造那种和谐宽松的气氛。

更要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和制造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如:有这样一个课例,《田忌赛马》一课中,一名学生急着给动画片配音,结果出现很多漏洞,全班同学纷纷给他提意见,言语间毫不留情。

老师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面对配音的孩子这样说到:“刚才他们对你狂轰乱炸,我真为你捏了一把汗,怕你受不了。

没想到你的心理这样健康。

”然后面对全体同学说到:“这样难堪的事我们谁都经历过,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先看他的———”学生这时候明白过来,齐声说到:“优点。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摘要:教师在学生的人文培养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语文技能,而技能的获得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和良好情感氛围的营造,便可以落实学生人文性教育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教育方法《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将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是在阅读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

在学生学习这些文本时,教师要努力把文学的教化转变成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作品同作家人格结合起来,从人性的角度上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通过长期和学生一起阅读鉴赏作品,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

一、理解文本思想,感怀人文关怀要实现对学生浓浓的人文关怀就要善于发掘中学语文教材中浩如烟海的人文资源,主要从文本的思想内涵的理解上感受人文关怀。

如《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用最真实的情感写就的生命赞歌,流露出浓郁的人生况味。

文中表达了史铁生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极度苦闷、彷徨、消沉的他,在荒芜的地坛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对生死有了全新的解读,释放出了自己的潜能。

课文第二部分主题是母爱,却同样是对母亲生命的诠释。

母亲多舛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在“门口的呆望”、“家中的喃喃自语”、“荒园中的寻觅”这些平凡的言行中,显露无遗,从而激发了作者对家人的爱。

只有当一个人心中有了爱的时候,他才会去奉献,去承担自己的职责。

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有的老师采用了配乐范读,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述说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每个人都有一颗善心,一颗尊敬父母的心。

这样的学习已不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新世纪-----语文综合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最新)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最新)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

语文教育的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的过程。

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

首先让学生从仿句入手,感悟语言形式,再变换对象,想象春雨、柳树、麦苗、青蛙的对话以及快乐的心情和表现。

这样就给予了自然的`生命意义,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童话般的意境,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热爱。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以假象角色(桃花、柳树、青蛙)的方式,与春雨对话,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同时,注意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再想象春雨还会唤醒什么生命,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

随着教学情节的展开,教师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戴头饰演一演春雨、桃花、青蛙、麦苗,自主的创造童话剧,这不仅活化了自然中的事物,而且体验到了大自然的乐趣。

人与自然的沟通,人与自然的结合,人性的真诚表达,这不正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吗?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1。

试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

试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

试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我们知道,讨论这个问题,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新课程标准施行已经好几年了,很少有人愿意正面谈这个问题,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这既意味着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楚,但同时也说明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

把话题限定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很清楚,在语文课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是不可截然分开的;但总是把两者揉在一起,虽然让人觉得是一种“统一”,对于问题的讨论却并没有补益。

况且,既然提“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也足以说明两者虽然是“一张皮”,但毕竟还是两个概念。

为了讨论的方便,姑且这样说,应该会得到大家的理解。

另一方面,强调“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是因为我们觉得“人文性”和人性一样,是无处不在的,其内涵几乎就没有办法明确。

加上这样的限制,意在说明我们讨论的只是语文课程人文性中最最基本的内涵,而不是全面的论述。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之一: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一个民族的母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印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母语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几乎是完全同步的。

语文课程,承担着母语传承的重任,也就同时必然地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朱自清说过,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钱钟书也说过,母语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

学习母语,是学习语言,但又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学习母语的同时打下精神的底子,形成文化所属的籍贯,这是学习母语和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的本质区别。

民族的语言,是民族之魂的衣胞。

一个民族没有国家,没有军队,只要自己的母语存在,这个民族就不会真正被消灭。

因此每一个民族都会视自己的母语为民族的生命;而侵略者要真正消灭一个民族,则无不妄图从消灭和消解这个民族的母语开始。

大家都记得都德的《最后一课》,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母语则是最最主要的渠道,也是最最理想的途径。

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总是以高扬的人文精神为目标导向,总是以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为目的。

一、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主体存在为出发点,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为目的。

它要求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根本性标志。

只有在课堂中尊重人、理解人,给人以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权力,才能充分地发展人,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这需要教师付出坚实的努力。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语文教育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为了考试。

其次,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谋求语文基础知识和情感、道德、价值观之间关系的平衡没有语文知识,难以形成语文能力、品德和精神,而有了语文知识,未必就能形成能力、品德和精神。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知识是科学理性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无法准确地认识事物并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因此知识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任何只顾学生兴趣而轻视知识教育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为了提高升学率让学生苦练应试技巧,死记硬背语文基础知识,把学生的情感搁置一边的应试教育也是不可取的。

过去一味强调学生对语文系统知识尤其是狭义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却不知这些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谋求语文基础知识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关系的平衡,不能顾此失彼。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根本目的是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实践,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及观察的能力,利用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迅速地认识世界并描述世界,获得人文精神。

初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探究探寻

初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探究探寻

初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探究探寻摘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着明确规定,初中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说明了初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此笔者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究探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征。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两者的关系应该辩证地来看待。

(1)工具性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熟悉世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记录几千年来文明活动的载体。

春耕秋收等自然规律,各门学科的积累,乃至日常生活我们都需要用到语言和文字。

所以说想要学好其它学科,其前提就是要先学好语文。

否则怎样去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怎么去听懂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如果说数学是一切现代学科的地基,那么语文则是这地基中的基石;离开了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像离开了水的鱼,无法发展和传承。

离开了语文,其他学科的知识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只有把语文学好,提高了沟通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人沟通,更加容易地学习各种知识。

所以,语文的工具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人文性教育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人文性,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展工作;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一些积极、向上、阳光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有了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以后的素质培养当中也会变得容易。

如果说,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是手段,是过程的话,那么人文性则是目的,是结果。

希望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净化自己的心灵,完成自身素质的培养,实现自我的升华。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着语文教学地顺利进行,二者缺一不可。

二、语文教学的问题分析真正能够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什么答:语文的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

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

”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山亏,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通盯唯烂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学习语文的意义如下:在倡导素养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习语文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

学习语文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

学习语文使人拥有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学习语文使人获得一种基本的工作能力。

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

事实上,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凯漏其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语文对于学术研究,就像赛跑对于整个体育运动一样。

问: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答: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 语 新 郑 市 八 千 乡梅 河 完 全 小 学 , 河南
摘 要 : 语 文教 学 的 意 义 不 同 于 自然 学 科 : 语 文课 的 意 义绝 不仅 仅 在 于教 给 孩 子 某种 知识 和技 能 . 更 重要 的是 . 影 响 个人 对 世 界 的 感 受 、 思考及表达方式 . 并 最 终 积 淀 为 精 神 世 界 中最 深 层 、 最 基 本 的 东西— — 价 值 观 和 人 生观 。 文章 结合 语 文教 学 中的 人 文 教 育 展 开 论 述 关键词 : 语 文 教 学 人 文 教 育 意 义

新郑
4 5 1 1 0 0 )
2 0 世 纪9 0 年 代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告 诫 人 们 。 迈 向2 1 世纪 , 请带好两本护照 , 一 本是 知识 护 照 , 一本 是 道 德 护 照 。 在此 , 我 想问 : 道 德 护 照是 什 么样 子 ? 为 什 么在 我 们 这 个 德 育 在 教 育 中 始 终 占重 要 地 位 的 国 度 . 在 一些地方 , 一些 人身上 , 如 今 连 最 起 基 本 的 道 德操 守 都 已 丧 失 ? 人 的 品 质 取 决 于 人 文 教 育 的 品质 .社 会 良知 是 靠 人 文 教 化 长 期 培 育 并 代 代 相 传 的 。但 一 些 事 例 的 出 现说 明 人 文 教 育 出 了问 题 。 那 么 , 作 为文化载体的母语 , 道 德 教 育 的 另 一 个 重 要 阵 地— — 语 文 教 育 ,这 么 多 年 来 为人 文精 神 的 培 养 做 了 些 什么呢? “ 我 们 的学 生 大 多不 会读 书 !” 我 想 这 个 定论 会得 到 一 线 教师的赞同 , 现在有两种 “ 不读 书 ” 的学生。 第 一 类 的学 生 很 常 见: 自入 学 以来 , 接受十二年的系统语文学 习, 但 高 中毕 业 了 , 却 仍 然 没 有 学 会 读 书 — — 既 没 有 自学 的兴 趣 ,又 没 有 读 书 的 方向, 更没有读书的方法与审美意识。 一 个 连 书 都 不 会 读 的 中 学生 , 它 接 受 的语 文 教 育 是 否 合 格 呢 ? 另 一 类 学 生 功 课 优 秀 , 考 试分 数 高 , 能够顺利考 上大学 . 但 绝 大 部 分 是 进 修文 科 之 外 的 专业 , 有可能 , 他 们 一 生 的人 文 功 课 就 是 中学 时 代那 几 本 教 科 书 。此 后 ,它 可 能 再 也 没 有 兴 趣 看 那 些 非 专 业 的不 实用 的 “ 闲书 ” , 从此与文学和文化名著绝缘。 在 形 成 个 性 和 人 格 的 青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2012.712新的时代倡导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虽然,我国早就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国教育始终走在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上。

素质教育的提倡,使教师面临着新的考验。

如何正确地运用教育规律,如何改变以往的老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更会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情感教育正是这种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爱憎的倾向。

在教学中,积极的情感能使学生在愉快、满意之中积极能动地接受知识,相反,消极情感则会麻痹学生的正常心理活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寓教于愉快满意之中。

但是真正做到这些,教师不仅要具有能够吸引学生的渊博知识,还要重视自身的情感素质培养。

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富而诚挚的情感,才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为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教师就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情感培养:(1)平易友善。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方和谐统一的。

因此,教师首先要养成“平易友善”的品质。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轻松的心情进入知识王国,激起思想的火花。

这种做法,使我在教学活动中受益匪浅。

我曾中途接过一个班,这个班的各门功课在全年级初中班都是最差的,语文尤其差。

刚接班的第一学期,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语文平均成绩与同年级一般的班都相差十几分。

面对这样的成绩,我一筹莫展,但在上课时和平常跟同学接触中,我总是装得一脸轻松,告诉他们,一次考试失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追求,经常找出一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来赞扬他们,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课下与他们真诚交朋友。

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而且,令人欣喜的是这个班在毕业考试中,语文成绩跃进学校第一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语文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常常被人低估以至忽视。

事实上,无论承认与否,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国民与母语的接触中形成的。

国民对于以母语形式存在的文化内容如何理解以及理解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而我总以为,唯一能够大规模影响并且可以控制国民怎样与母语接触的便是一个国家的语文教育(有时我们也称之为母语教育)。

古昔圣贤(他们多是语文教育家)强调礼乐教化,强调薪火相传,中心一直没有离开人本身,反倒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唯语言教学是务,同时又深受应试教育所害,已经开始忘却教育的本来目的。

也正因于此,近些年来关于加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一时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的提出,最早是在1985年,这实际上仍然是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探讨。

以后争论渐起,但是时至如今,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纵观建国后的语文教育的历史,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古代以至民国时期对于语文教育一些好的认识也遭到遗忘。

在这个本质性的问题上,理论上的贫乏与谬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语文教育弊病四起,怨声载道。

本文认为,对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明确的认识,那么从上到下整个语文教育系统就只能陷在一种本质上的混乱状态,所有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都只不过是盲人摸象,从事实践工作的语文教育者们则观念贫乏、无所适从。

因此,现在通过重新探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来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以下步骤来探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第一步,本文将对1985年以来语文教育界对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探讨作一番梳理;第二步,本文将依次对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进行探讨,分别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同时将简单回顾它们的发展历史,最后,在以上这些探讨的基础上,探究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真正内涵并给出自己的界定;第三步,本文将尝试在以上所有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自己的对于语文学科基本性质的认识,并设计出一个希望较为合理与完善的同时也是较具有可行性的语文教育目的,以期对当下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以下是本文对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内涵的具体理解。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可以说,他的内心世界的形成主要来自他对语言的接触。

每个人都有一些得自于先天的内心特征,这些是他成长的基础,他将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去获取这个世界的信息,他的内心世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形成。

而在所有的信息来源中,语言是一个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来源。

孩子不仅在学习语言,而且在从语言中获取关于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帮助他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意志,而这些是构成他日后内心世界的主体。

一个人在其生命中自然会接触到大量非语言的东西,但是那些东西对于这个人内心的形成的影响无法与语言相比,因为我们主要是从语言中获取信息。

如果以上说法成立,那么受教育者接触什么样的语言,怎样去理解这些语言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整个受教育者群体就是将来的社会主体,他们的内心世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社会、政治诸方面。

解决受教育者接触什么样的语言以及怎样去理解这些语言这个问题是语文教育的神圣责任。

我认为,在学科教育中,只有语文教育指向语言,语文教育对此责无旁贷,对这个问题的遗忘只能意味着语文教育对于自身目的的背叛。

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是以促进受教育者内心的成长为目的。

因为语文教育直接指向人的形成,指向人的灵魂的形成,直接指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成长。

这本是所有学科教育的共同目的,但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它承担着最为重要的那一部分。

不仅如此,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指向个人。

我们知道,孩子主要是从语言中获取信息,
而人类文化的大部分内容是以语言的形式保存的。

哪一门学科能够把人类文化的基本价值与基本精神传递下去?自然是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唯一一门指引学生接触语言并学习语言的学科,
我们还知道,社会依靠保持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得以维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道德水准则往往取决于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

不管是对于社会基本价值的探讨,还是对个体道德意识的形成的影响,语文教育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语文教育背倚的是整个社会话语资源和人类文化遗产资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育指向个人,指向文化、指向社会,而语文教育依恃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语言。

因为语文教育是有关于语言这一迄今为止人类最神圣之物的教育,所以语文教育必须担负起上述三个重任。

人类的后代,通过语言之舟,到达自身,到达祖先,到达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