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谈如何学习历史系列——政治史
钱穆先生论近现代中国政治之得失
钱穆先生论近现代中国政治之得失钱穆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主义学者,自始至终都是具有强烈的汉民族主义情怀的史学大家。
小编的话:正所谓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我们读历史、钻研历史,除了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来过往、激发我们对本民族的热爱与认同以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反思自我,避免一次次的重蹈历史上的覆辙,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知耻方可后勇,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方能够真正的去复兴我们的民族。
有人说“汉民族不需要反思、反思是左派的行为、是民族自我矮化的行为”,更有甚者会说“汉民族的亡国纯属偶然、是周边狄夷变得强大了”,这种不思进取的想法才真真是阻碍民族复兴的绊脚石。
民族主义所依靠的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在反思中一步步前进,正是因为看到我们民族在以往的不足,所以再重新构建民族主义、再民族复兴之际才能够加以斧正、更好的朝正确的方面迈进,否则只会沦为“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悲剧。
我想,这并非是我们大家想要看到的结局。
钱穆老师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亦是深刻的反思了自汉代以来两千余年的弊端,截取正文如下:我并不曾说中国传统政治有利而无弊。
目下人类知识,也尚未能发展出一个永远有利而无弊的政府。
或恐人类知识,永不能发展出一个有利而无弊的政府来。
科举制度固是唐以下传统政治一最重要的奠基石,但在考试技术上,不知经过了多少次争论与改变,而终于到明中叶以后,仍不免有八股文出现。
这可说在最近几百年内的学术与人才方面,投下了最大的毒菌,此事人人能说,不烦再论。
现在且撇开不谈人事上那些愚昧与波折,让我们进一步来讨论中国传统政治本质上的几个缺点吧。
第一,是它太注重于职权分配之细密化。
好处在人人有职,每一职有它的独立性与相互间的平衡性,因此造成政治上之长期稳定。
而其缺点,则使政事不能活泼推进,易于停顿而麻痹化。
第二,是太看重法制之凝固性与同一性,此层与前弊相引而起。
历史的写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2)
历史的写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2)历史的写法1,增添新史与旧史新写增添新史与旧史新写是历史的两种不同写法。
增添新史指历史应该随着时代而增写,以保持记录的延续,进而汇总成为通史。
过去的二十四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旧史新写就是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依据新时代的知识,更新已有的旧历史。
钱穆先生呼吁更多的当代人参与到历史的研究、书写和阅读中。
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写成了一部《国史大纲》,以推动和培养历史研究的水平和氛围。
2,鼓励青年写历史今天的西方人对历史已有定论,不会再去翻案。
而中国历史似乎一切皆无定论,都有机会将其推翻。
钱穆先生希望青年们能花二十年在中国通史的写作上。
开始可不限写法和预定读者群。
具体写作可先参考近代人的作品,再阅读旧历史。
等到积累了足够的资料,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就可以落笔。
同一时代中写历史的人多了,就能达成一致的历史论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封建政治与郡县政治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期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
封建政治的结束,即为中国古代史的结束。
此一分法,显然又与西方历史不同,体现出中国历史的特殊性。
今天中国人拿自己固有的“封建”二字,来翻译和对应西方历史,反而造成中西双方情况的混淆不清。
在西周初年,周公创立了一套封建制度。
具体是天子分封诸侯,再由诸侯各自封国内的卿大夫,形成自上而下的一个大一统局面。
我们常说中国自秦汉开始统一,其实应修正为:从西周以下,中国就已统一。
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
西方历史上的封建社会虽然也有小贵族投靠和依附大贵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只是一种理想,空中楼阁而已。
因此中西历史上的所谓封建,本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根据《春秋》的记载,从春秋时期开始,各地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仍遵守着周公所定的封建制度,实际上就是国际公法。
清末,曾有人写了一本名为《春秋时代的国际公法》的书,比较了春秋和当今的国际法。
中国历代政府组织的得失——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原著 ORIGINAL中国历代政府组织的得失□文 / 龙成鹏—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此前的《原著》,我们已经写过钱穆。
他是史学大家,抗战时,一度隐居云南宜良的岩泉寺写《国史大纲》,每周泡一次宜良的温泉,吃一只今天已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宜良烤鸭,堪称宜良旅游的形象代言人。
这次我们继续介绍钱穆,不过,重点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在1952年写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这本书,是据钱穆讲课笔记整理而成,读起来比一般严谨的史学著作轻松;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用现代的眼光,现代的语言,把令人头疼的古代中国的制度沿革,讲得清楚、透彻。
它不仅有益于知识,甚至还可能有益于我们的实践和反思。
用历史的方式看待历史我们先来说一下这本书的总体内容。
首先,要解释的是“政治得失”。
从书里的实际内容看,应该是政治制度的得失。
钱穆先生从政府的组织、人才的选拔与考试、赋税制度,以及国防与兵役制度等四个方面入手,既总结了“得失”,又勾勒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变迁。
钱穆先生评说古今的方式,今天特别值得强调。
他既不像今天某些电视节目那样,只讲历史人物的权谋政治,也不像某些空泛的政治议论,只看到所谓专治、黑暗与腐朽。
钱穆先生把他评论历史的方法总结为“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的结合,即我们不能把历史,一味按今天的需要去解读,而是要结合历史语境,从当时的语境看,多听听当时人的看法。
比如,有些制度,今天看很糟糕,但当时人觉得很完美,而有些制度,又恰好相反。
钱穆先生的方法,就是历史学的方式。
而且,这并非一个纯学术的讨论。
因为,我们怎么看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怎么看今天。
比如近代史上主张要把古代政治制度那套“封建残余”当破烂扔掉的人,就认为现代的中国必须照搬西方。
钱穆先生,是持有另一种主张的人。
他认为,现代中国是无论如何不能自绝于自己的过去的,所以必须总结过去的经验;钱穆并不是传统的盲目捍卫者,他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很多好的设计,也有坏的设计;但是,他也发现,很多好的设计,几百年甚至几十年之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又变成了坏的制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每当大家谈论到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
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好的封建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秀之举。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先生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的优秀的一面,让我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如果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比较对于古代人的一种合理的开明制度,它自有管理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
中国古代政治应该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
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
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
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
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
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
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
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
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
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把它批评得一无是处。
历史只是客观事实,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参照历史,铭记历史中的错误,将现代建设的更加美好,才是我们这代中学生该思考,该付出行动的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历史学著作。
通过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精辟分析,钱先生引导我们反思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缺点,以及这些制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这部作品让我深刻体验到了钱穆先生深厚的史学造诣和国学底蕴。
他的文字流畅且富有洞见,使得原本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制度变得容易理解。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钱先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上,而是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了它们背后的政治智慧和人性光辉。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被钱先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辩护所吸引。
他批评了那些一味抹黑中国传统政治的言论,认为这些言论过于片面和偏颇。
钱先生强调,中国传统政治并非一团漆黑,而是有着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点。
例如,他提到了中央集权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巨大贡献。
然而,钱先生也并非盲目乐观。
他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缺陷,如君权过重、地方权力受限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历史上导致了诸多弊端,如政策执行不力、地方积极性受挫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钱先生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更好地平衡中央和地方、君权和民权的关系。
此外,《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还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研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同时,历史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信,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研究的意义。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作品将继续引导我们反思历史、观照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他通过分析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和国防兵役制度,来深入剖析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阅读这本书,我深感中国历史的厚重与丰富,同时也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对于钱穆先生对于历史的洞察力深感钦佩。
他通过对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他指出,历史上每一个政治制度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而这些因素都对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洞察力不仅需要对于历史有着深厚的积累,更需要对于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其次,我对于钱穆先生对于历史的客观态度深感敬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钱穆先生并没有盲目地推崇或者贬低某个政治制度,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每一个政治制度的优缺点。
他指出,每一个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这种客观的态度不仅使得钱穆先生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此外,我也对于钱穆先生对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的观点深感兴趣。
他认为,制度的变迁和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他也指出,制度的变迁和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就难以长久地存在下去。
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也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改革。
最后,我认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时代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性。
这种借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今的挑战和机遇,也可以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和改革。
总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30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3000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一本经典著作,他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五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得失。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中国的历史和政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在不断演变中逐渐形成的。
从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看,虽然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是各个朝代都存在的,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也是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的。
同时,各个朝代也都有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官员的腐败、权力的争斗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钱穆先生通过对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他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其核心是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则是由科举制度来完成的。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创新,它不仅为政府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也为平民百姓提供了一个上升的通道。
此外,钱穆先生还指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和问题,例如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官员的腐败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最后,钱穆先生通过总结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得失,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建议。
他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同时,他也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政治制度,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钱穆先生的学术造诣和人文精神。
他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剖析和总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历史视角。
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建议。
我认为这些经验和建议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关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政府组织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表明了几个观点,一是对待中国古代政治,不能“把秦以后的政治统治,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我们要平心客观地来检讨中国文化”,二是要处理好人事与制度的关系,不能死搬硬套地用制度而不顾人事是否适用。
在这本十万余字的书中,作者选取政府组织、科举、兵役、赋税四个方面的政治制度,论述了汉、唐、宋、明四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得失,清朝本该也按此体例进行论述,但清朝是一个外来政权,因此钱穆先生特别强调了清朝“部族政权”的特点,也就没有按此体例论述。
汉代的中央政府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九卿是皇帝的私人机构,同时也要对宰相负责,宰相在春秋战国时是王室的管家,到后来因由私到公的演变而成为政府领袖,按照钱穆先生的观点,宰相在公私上还是分得不太清楚,一方面是皇帝的管家,另一方面又是国家公器——政府的首长;汉代的地方政府分为郡、县两级,郡守的级别与九卿等同,郡守调入中央即为九卿,郡守、县令在地方拥有很大权力,军权,财权,察举权,治民权等无所不包。
因此,中央的相权还能有效制约皇权,地方官的权限也很大,皇帝并不能形成专制。
及至唐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宰相实行“三权分治”,即中书省主发令,门下省有“封驳”权,而尚书省负责执行,这是一种集体宰相制,其特点是主逸臣劳。
尚书省分为六部,其排序大致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六部制自唐代以至清代末年,推行了一千多年而未改动,只是次序略有变化。
唐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二级地方政府上加了一级观察使作为检察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以至于最后形成节度使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唐逐渐衰弱以至于灭亡。
虽说唐代中央政府较汉代而言已从私过渡到公,在制度上有较大进步,但地方政府分级太多,尤其后来出现的节度使与中央分庭抗礼而使唐灭亡,并导致了五代十国的战乱。
因此,唐代皇帝也没有形成专制,反而受宰相和节度使制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中国古代朝朝代代变换更迭,在朝代的变更中,在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随着频繁变革。
我们知道,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几个朝代,是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所应着重的几大朝代。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钱穆老先生就从这几大朝代的政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出发,对其得失做出分析评说。
在品读完本书后,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钱穆老先生在书中指出,我们此刻不看重历史,不研究历史,所以说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政治都是一样,都只是“专制”两字已可包括尽了,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唐代“贞观之治”享誉历史,唐代的的一切制度,多半是由南北朝演变而来,有其历史渊源,也有其传统精神。
而今日社会有些人看轻中国古代历史,崇洋媚外,一味想模仿外国制度来改良自己的制度。
今日之社会是朝代更迭变换,经历了千千万万个革命曲折发展而来的。
纵使当今社会主义社会虽与新中国建立前的封建社会大相径庭,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国古代历朝制度可以用“专制黑暗”轻易抹杀。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是绝对的利或者绝对的弊,所谓利弊,都取决于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
历史得失绝对不是我们自己随便找个现实高度就能高谈阔论的,我们必须知道在此项实施之时有关各方意见的反映,必须了解当时人们切身感受此项制度的真实反应,钱穆老先生将此称之曰“历史意见”。
因此我们看待历史,就应该收集“历史意见”,应站立于每项制度所对应朝代的视角,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平心客观而非带着阶级色彩的有色眼镜来评判历史。
而说到“崇洋媚外”,学习西方,洋务运动时之“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主张引进学习外国军事科技以富强中国,但我们知道,军事科技能改善的仅仅是表层上的东西,清末的制度腐朽之生可谓“朽木不可雕也”,也绝不是靠学习一两天军事本领,引进几吨炮弹就能解决的事情,我们总说改革改革,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从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对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其得失之处。
以下是对这本书的一些解读:
1. 政府组织: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制度,但在这个制度下,政府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内阁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的,但在实际运行中,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2. 考试和选举:考试和选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穆先生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举制度,它不仅为政府选拔了人才,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向上流动的通道。
3. 赋税制度: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经历了从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这个转变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 国防与兵役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经历了从征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这个转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军事技术的进步。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政治制度史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师钱穆为你讲解中国历代政治的得与失
大师钱穆为你讲解中国历代政治的得与失说起中国的历史,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制度大国,而这一概念的形成,只怕也是来源于中国的皇帝制度。
在常人的眼里,皇帝掌握着国家的一切,皇权的不断扩张,让权力高度集中,让国家没有了民主,于是中国的两千年历史,就成为一部封建专制的皇权历史,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似乎能给我们一个解答,这本书主要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治制度存在的方式、原因,以及各种政治制度的雏形与演变、好处与坏处,分别从皇家、政府、地方、赋税、科举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通过作者的讲解,让人对这所谓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又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首先,作者提出了任何时代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必然是历史、文化、现实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脱离了历史所属的时代背景,而单一的去说某一社会问题,那肯定是错误的。
比如,中国的皇帝制度是最受一般人诟病的,尤其再与别国的人民公意或民选制度相比,就更受批评,但中国皇帝制度的产生,其本身就是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因为在中国的秦、汉时代,国家的疆土面积,早和现在差不多。
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万个农村,户籍人口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这么多的人口,分散居住在全国各地。
如此广的范围、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分散的居住,再加之受当时的交通、信息状况所限制,又怎么可能实现所谓的民主选举呢。
所以,在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现实情况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皇帝制度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上,是一种不得已或说是一种自然的办法,皇帝制度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政治的自然选择。
由这一事例可知,社会问题的存在,是历史、现实、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制度,也往往受到历史、现实、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问题与政治制度是一种孪生关系,他们既相辅相成,也相生相杀。
其次,作者提出某一政治制度的好坏,必须由当时的真实情况来评说,我们不能单凭自己所处的时代,来主观的评论当时的政治,甚至认为只要是封建制度里的所有东西就都没有好的东西,而是要真正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有一个客观的判断。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钱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钱穆篇一: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有感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有感钱穆,这个名字在过去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过,后来才知道钱先生是一位历史学家、教育家,被中国学术界尊其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偶然,看到凤凰网上的一段视频才知道毛泽东曾对胡适、傅斯年、钱穆的批评,了解到了为什么之前,自己不能看到或听到钱穆的文章的原因了。
就历史角度来看,任何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很难抛开作者的阶级观点及个人好恶,真正的“董狐直笔”的事件是很难出现的。
但是,钱穆先生的文章中,我们能够找到一种以其个人观点为主线的一条线索,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从个人角度去审视中国历史益处极大。
本书从汉、唐、宋、明、清这几个主要朝代入手,从政府组织、选官、经济或是赋税、军事或是兵役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制度的发展史,脉络清晰、分析深刻,值得一看,值得细看。
我分析此书有这样几个值得指出的地方,以供读者对照,也是一家之言。
第一,爱国主义的渗透。
我们说历史学科就应该在德育渗透上起到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作用,历史课标要求“认同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反观我们中学课本中,的确有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赞颂,可是在政治上有突出了黑暗,秦始皇的暴政、汉武帝的穷兵、唐玄宗的奢靡、元朝的残暴、明清的专制,彷佛走进中国古代史好像除了几个劳什子的科技、艺术成就,别的尽是人民的水深火热,可是为什么中国去延续了这么多年,中国的政治、文化却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呢。
钱先生在书中给了我们解释,通过读其书,我们知道其实中国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制定都有其历史的背景,制度出现问题也伴随着人事出现问题,例如,宋代募兵制,钱先生从地理因素、历史条件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宋代出现“冗兵”“冗吏”的缘由,让我们更清晰的掌握了宋代备受斥责的积贫积弱现象,个人觉得要比中学课本中皇帝昏庸等介绍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让人认识中国历史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钱穆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的观点
钱穆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的观点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古代政治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以下是他关于中国古代政治观点的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家国一体”,即家庭、家族与国家的紧密联系。
他指出,在中国古代,家庭和家族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国家则被视为一个大家庭。
这种“家国一体”的理念在政治制度、伦理观念和社会组织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宗法制、孝道等。
其次,钱穆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君主专制”特点。
他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虽然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但这些制度的实际运作往往受到皇帝个人的影响和干预。
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拥有绝对权力,可以任意任免官员、制定政策,导致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第三,钱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
虽然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对民众权利和利益的关注。
例如,《孟子》中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强调民众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民本思想在钱穆看来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在实践中存在着“权谋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政治家和官员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段来谋求个人或集团的利益,例如权谋诡计、权力斗争等。
这种权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运行和政治决策的制定。
综上所述,钱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的观点涵盖了“家国一体”、“君主专制”、“民本思想”和“权谋文化”等方面。
这些观点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钱穆的历史观与政治哲学
钱穆的历史观与政治哲学钱穆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历史观和政治哲学在当时对中国知识分子有深远的影响,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一、钱穆的历史观钱穆的历史观可以用“兴衰史观”来概括。
他认为历史的变迁是由于政治、道德和精神文化等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
其中,道德素质和道德规范的衰落是导致国家和社会衰退的主要原因。
他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德,以德施治,才能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钱穆还强调了历史的继承性。
他认为,世上的事物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演变轨迹,只有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继承,才能保持和发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二、钱穆的政治哲学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钱穆对政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解。
他提出了“君民一体”、“民本主义”、“中道政治”等政治理念。
“君民一体”是钱穆提出的一种政治理念,它主张君主与民众应该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君主应该尊重民众的权利和意见,以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民本主义”是另一种政治理念,它强调国家的根本目的是为民服务,国家权力的行使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钱穆认为,只有实现民本主义,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民政府。
“中道政治”则是钱穆的政治哲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要想保持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必须在传统与现代、自由与秩序、权力与责任等方面寻求一种平衡点,这就是中道政治的核心。
三、钱穆的思想意义钱穆的历史观和政治哲学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对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治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首先,钱穆提出的“兴衰史观”是一种历史观,对今天我们的历史研究和启示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修身养德的观念。
这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在道德重建、公民素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钱穆的政治哲学对于今天中国的国家治理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因为他提出的“君民一体”、“民本主义”、“中道政治”等政治理念引导我们制定政策和方针时应该更多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导语:如果喜欢读历史的都应该接触过钱穆的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篇幅不长,但非常值得一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一前天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书不厚,仅160多页,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
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是之前很少触及的中国政治史。
毕竟,中国历史更像是一部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甚至军事史,惟独少有谈及政治的部分。
读书时学唐诗宋词,所谓政治,也无非是作者被罢黜,郁郁不得志,如此作为讲述其文学价值的大背景而已。
贯穿全书,钱穆先生的一个观点是: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
这恰恰表明了钱穆先生写书时的环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于上世纪50年代,相比现今,那时候的中国仍是弱国,弱国就容易自卑,自卑就容易自我否定。
书中,钱穆先生极力反对当时用“专制黑暗”评价中国政治制度的武断言论。
想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
(其实,这种倾向现在也没有完全终止,我们常常碰到一些中国人,一遇到问题就开始抱怨“中国文化如何如何不可取,如何如何落后”,好似中国害了他。
)与那时相比,现今的中国自信了,也更理性了,我们能够正面自己的问题,也理直气壮的接受自己的优点。
百家讲坛的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它是否在以娱乐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但它毕竟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传统、对历史乐于接触和探求了。
但这种理性在当时尚不存在。
对于当时抹杀历史的观点,钱穆先生在书中说:"我们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中文提要国学大师钱穆一生勤勉,不仅留下数部著作以飨后人,更因其专心治史,致力于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后人敬仰。
尤当中国近百年来进入“前古未有最富动荡变进行阶段”,传统政治被嗤为残暴黑暗千夫所指时,钱穆著书立作提出中国传统非能以专制黑暗抹杀,不可不谓振聋发聩。
不仅如此,他更提出骇俗之论,秦汉时代并非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之创始而是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与民主精神发扬成熟之期,由此引起的争论至今未休。
本文试图回到钱穆的著作本身,就钱穆对此问题的理解展开相应的论述。
外文提要Qian Mu is a famous master of Guoxue, he left lots books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in his diligent life. And he also committed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wins our resections and admiration. When the most of the people describe the traditional politics as the brutal darkness in the last century, Qian Mu gave us an enlightening idea that the traditional politics can’t be simplify for dark despotism. Not only that, He also mentioned a startle theory that the Qin and Han times is not the founding of authoritarian monarch regime in ancient China but the period for development of a mature view of democratic ideas. The controversy for Qian Mu’s idea has yet not to break until nowadays. This assignment attempts to return to Qian Mu’s book to start the discussion by virtue of the Qian Mu’s understanding on this issue.关键词:钱穆;中国传统政治;专制;民主;钱穆(1895年-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心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心得在这近两个月的暑假里,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作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深有感悟。
钱穆先生作为一位史学大家在这本书中为读者构建起一个骨架,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并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在序言中钱穆先生就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我们应该秉承着历史的眼光理性看待其利弊,既不能一味否定,亦不能全盘肯定。
钱穆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在辛亥革命后,由于革命宣传导致人们把秦朝以后的政治传统一味用“专制黑暗”来形容,这正是对历史的误解。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者一面高举民主大旗,一面痛陈旧传统,旧文化之弊端,却以为照搬西方制度能解决中国之困局。
然而并非如此,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配上活的人事。
基于此钱穆先生觉得有必要作一书来扭正大家对历史的认识。
出于诸多考虑,钱穆先生只选择了汉,唐,宋,明,清五代作为代表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全书总共五讲,第一讲是汉朝,钱穆先生为我们介绍了相关汉代的种种,包括汉代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和得失检讨。
其中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钱穆先生的总结。
我们都知道的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利不断削弱,汉朝也不例外。
汉朝皇帝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亲自庶务,导致尚书省权力日渐加大,而于此与此相反的是,外朝权力日益削减,难以遏制內朝之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汉代有王莽代汉,而王莽正是由內朝发展起来的。
对于汉朝的经济状况而言,情况并非乐观。
首先便是贫富差距过大,如古书有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对如今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第二讲是唐朝,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历史的黄金时代,相比于汉代政治,唐朝的中央集权也变得愈发强烈。
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是三省六部制,这和前朝的三公九卿制有很大的差别,最大的不同便是相权的分割和皇权的加强。
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合一才相当于汉朝的宰相,这无疑是中央集权的加强。
【新祥旭考研辅导】政治制度史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治制度史钱穆序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
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
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
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
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因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对传统文化之误解。
我们若要平心客观地来检讨中国文化,自该检讨传统政治,这是我想写中国政治制度史之第一因。
再则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
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
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
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
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
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当前的现实制度,也何尝不如是。
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这是我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之第二因。
但由于国家大局之动荡,私人生活之不安定,而自己想写的,感到比这一部书更重要的也还有,因此此书终于没有写。
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承何敬之先生要我讲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讲期只有五次,每次只限两小时,又为旅途匆忙,以及其他条件,并不能对历史上传统制度详细陈述,精密发挥,只择汉唐宋明清五代略举大纲。
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
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钱穆《国史新论》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关于中国与西方,由于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而历史进程亦不同。
上自政治组织,下至社会体制,双方莫不有其重大之相异点。
主要者,如宗教一项。
西方自罗马帝国崩溃,基督教即为彼方上下所共同信仰,形成为西方社会一指导中心。
直至最近一世纪,基督教信仰,虽渐趋微,但仍有其一份潜势力存在。
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下,并未产生出像其他民族一般的宗教,此是一大可注意之事。
远在三千年以前,西周王朝兴起,刷新加强封建制度。
在那时,中国已形成一统一局面,但只可称为封建的统一,与秦汉以下之郡县统一有所不同。
其时有周公制礼作乐,用为西周王朝指导统治封建诸侯之最高规范。
下到春秋时代,先则王室衰微,继之则齐、晋霸业亦复不振,礼崩乐坏,西周封建制度,遂汲汲不可终日。
但在春秋二百四十年中,列国贤君卿大夫,接迹而兴,那时的贵族阶级,尚受西周初年周公所定的礼乐熏陶,表现出一种极深的文化修养。
换言之,乃是有一种教育力量在指导政治,只一读《春秋左氏传》,即可详知。
在当时,社会上已逐渐有一种士阶层兴起。
此一士阶层,在上不成为贵族,在下有异于平民,乃由贵族中之疏亲远裔,以及平民间之俊秀子弟,学习了当时贵族阶层所奉行的种种礼乐,而进身到当时的封建政体下服务。
所以士之兴起,在当时,乃是社会一种新行业与新流品。
孔子亦由士阶层中崛起,惟孔子主张以道义士来替代职业士。
为士者,不仅为谋求职业,更贵在职业上尽其行道守义之更高精神。
孔子乃远承周公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理想,来扶植起新兴的士阶层。
墨家继孔子儒家而起,此后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新兴的士阶层,已替代了春秋以前之封建贵族,而成为此下中国社会一领导的新中心。
在战国时代人所完成之《管子》书中,已明白提出了士、农、工、商之四流品。
封建时代之平民,由封建贵族以井田制度授地为农。
但到战国时代,自由工商业兴起,封建贵族掌握土地与经济实权之旧社会,已彻底改变。
而更重大的改变,则为新起了社会领导中心之士阶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穆谈如何学习历史系列今天是第二讲:讲题《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上次是讲的普通史,以下各讲为专门史。
先对普通史求了解,然后再分类以求。
从历史的各方面分析来看,然后再加以综合,则仍见此一历史之大全体。
但较前所见的自更深细,更透彻了。
政治与政事不同。
如秦始皇帝统一,汉高祖得天下,以及其他一切内政、外交、军事等,都该属于政事,归入通史范围。
若讲政治,则重要在制度,属专门史。
一个国家,必该有它立国的规模与其传世共守的制度。
这些制度,相互间又必成一系统,非一件件临时杂凑而来。
从前人学历史,必特别注重政治制度方面。
亦可说中国历史价值,即在其能涵有传统的政治制度,并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若不明白到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可说就不能懂得中国史。
中国专讲政治制度的书,有所谓“三通”,即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与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后人又承续此三通,再扩为九通至十通。
二十四史、九通,乃中国史书中最大两分类两结集,为治史者知识上所必备。
为何讲制度的书,必称为“通”?这因中国正史照惯例是分代编纂的,即所谓断代史,如《汉书》、《晋书》、《隋书》、《唐书》等。
如将断代史连贯起来逐年合并叙述,则变为编年史,如司马光之《资治通鉴》,此通字寓有编年通贯之意。
但历史上的事件可以编年通贯,也可断代划分。
如秦代完了,接着有汉代,汉代结束,接着有魏晋南北朝。
此等朝代更迭,即成中国历史上之时代划分,此在第一讲已讲过。
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则自古迄今,却另有其一种内在的一贯性。
在此一贯中,有因有革,其所变革处虽不少,但亦多因袭前代仍旧不改的。
直到今天,亦仍还有历史上的传统制度保留着。
这证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而不弊。
因此遂为后世所传袭,此即中国历史传统一种不可推翻的力量与价值之具体表现。
因此中国人把此项专讲政治制度的书,也称为通史了。
我们研读中国史,普通是先读编年史,再分期转治断代史,然后再来研究制度方面的通史。
其实在二十四史中,本也包含有专讲制度的一部分。
在《史记》中称“书”,如《平准书》、《封禅书》等。
到《汉书》改称“志”,《汉书》共有“十志”,都属讲制度方面的。
以后历代正史中多数有“志”,或有“书”,这些志与书,因其讲的是制度方面,比较专门,普通读历史的往往忽略过,不仔细去研究。
不如《资治通鉴》这一类专讲人事方面的历史,大家能读。
其实我们要学历史,政治制度方面这一项,亦非通不可。
清代阮元曾说过,一个人不读二通,即不得谓之通人与通学。
彼所谓二通者,一指《通鉴》,即编年通史。
另一部指《文献通考》,即指讲政治制度方面的专门史。
这亦是说,要学历史,不可不通制度之意。
二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大体可划分为两段落。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封建政治结束,即为中国古代史之结束。
此一分法,显然又与西方历史不同。
在西方历史上,并无此两种政治制度之分别与存在。
而中国的政治制度则显见有此大划分。
这亦证明我上讲所说,每一国家民族的历史,必有其特殊性,必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历史不同之处之一说法了。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
亦可说中国民族性擅长政治,故能以政治活动为其胜场。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因此研究中国史,该特别注意其政治制度之一面。
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
从前的中国人,人人俱知,但到现在的中国人,对此分别,却有些不明白了。
近人好说封建社会,其实今天所谓的封建社会,乃是西方历史上的产物,只因中国人拿自己固有的“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方历史,遂有此一名词,以至中西双方混淆不明,这实在是不妥的。
中国在西周初年,周公创出了一套封建制度。
其实这一套制度,本是连接着周公以前夏、商两代的历史传统而来。
只是经周公一番创作,而更臻完美。
此一套制度,其实即是把全国政制纳归于统一的制度。
自天子分封诸侯,再由诸侯各自分封其国内之卿大夫,而共戴一天子,这已是自上而下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我们该称此时期为封建之统一。
在西洋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则是在下面,不属上层的。
罗马帝国崩溃了,各地乱哄哄,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社会无所依存,于是一班人相率投靠小贵族,小贵族们又各自投靠依附于大贵族。
他们在政治要求上,亦同样希望有一统一政权,但却无法实现。
譬如筑宝塔,由平地筑起,却没有结顶。
在他们那时期有所谓神圣罗马帝国一名称,则只是一理想,一空中楼阁,在人心想像中的一个影子组织而已。
因此中西历史上之所谓封建,原是截然不同之二物。
可惜我们今天没有人来详细写一部周代封建制度的书。
事实上在今天来写此书却不易,因关于此方面的材料,大都不在历史书中,而分散在古代的经书中。
今天我们大学开科设系,有史学,无经学。
经学更少人研究,因此此项历史上重大的专门题目,竟难觅位胜任愉快的人来撰写。
周室东迁,封建制度濒临崩溃,乃有五霸乘时而起。
据《春秋左传》中记载,当时各地诸侯,为数不下两百。
在当时,国与国间种种交涉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一切礼文来维系。
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凭。
若无此种种礼,霸业亦无法出现。
此种种礼,若用近代新名词说之,实即是一种国际公法。
我们可以说,中国之有国际公法,系在距今二千五六百年前。
在清末,曾有人依照西方所谓的国际公法,来和春秋时代诸侯各国间种种交际来往的礼文作比较,写一书,名《春秋时代的国际公法》。
当时著过与此相类之书的,也不止一人。
可惜此等书今俱亡佚难觅。
客岁本人赴美讲学,途径旧金山,晤华侨某君,彼正亦有意欲写此书,闻已积有成稿,惜未能一读其内容。
窃以为此等比较研究,实非穿凿附会。
在中国,实自有那时一套国际间共同遵守之礼法,以之与近代西方的国际公法乃至联合国宪章等相互对比,虽古今时代不同,然双方不妨各有短长优劣。
好在《左传》全书俱在,人人可以把来作参证。
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支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
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
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
虽其间有些不同,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三讲到此,有一问题须提出。
即秦汉以下的中国,早非封建,而改行郡县制度了。
但秦汉以下人,仍崇拜周公孔子所订之封建制度的人物,何以秦代大一统以后,封建制度彻底消灭,而周公孔子仍受当时人崇拜?此问题之解答,首当注意到中国历史文化之传统性,政治制度则只是其中之一例。
秦以后之政制,有许多精义,仍沿袭周制而来,直至近代皆然。
但最近的我们,接受西方学说影响,遂若西周封建制度一无是处。
而秦以下之政府,则只以“君主专制”四字目之。
这因依照西方人说法,谓凡国体,可分为民主与君主。
凡政体,可分为专制与立宪。
于是谓世间政体不外三型:一、君主专制;二、君主立宪;三、民主立宪。
但中国传统政制,自秦以后有君主,无宪法,而又非专制。
此项政体,实无法将之硬归纳入西方人所定的范畴格式之内。
若我们不能确切抉发出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而处处只照西方人意见,把中国史硬装进去,则中国历史势成一无是处。
无怪近代的中国人,对自己历史传统如此轻漠不关心,而又有人竟抱深恶痛疾的态度来对待国史呀。
讲至此,忆起三十多年前,本人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讲中国政治制度史一选修课,当时史学系学生多不愿修习此课。
彼辈认为此刻已是民主时代,开这门课,对时代来讲没有意义。
后来还是北大法学院同学,受了该院院长及政治系主任的忠告,劝他们说,你们学的都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妨也知道一些中国以往的,来作比较。
因此他们倒有许多人来选修此课。
开讲既久,文学院历史学系学生也多来旁听,挤满了一讲堂。
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到今天研究历史的,已颇多知道中国历史上传统政治制度之重要,在此方面出版的著作与论文也日见增加,与我当时在北大开课时情形,显然有甚大的不同了。
四此刻要来讲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之传统与沿革,兹事体大,殊非一小时之讲演所能叙述。
不得已,我想约略扼要举出几点来作例。
最重要的,是秦以下的宰相制度,此乃中国政府组织中极特殊的,在西方历史上很少有同样的制度堪与相比。
我们可以说,中国自秦以下,依法制言,是王权相权骈立并峙的。
王室与政府有分别,自秦以下,早有此观念,而且此观念极为清晰。
王室世袭,表示国运之绵延。
宰相更迭,则为政事之时新。
在制度上,并未能像现代英国般,把来很严格地划开。
中国人并不认为一国之元首君主只许挂一空名,绝不许预问政治。
因此君权与相权间,一面有许多融通,另一面亦可有许多纠葛。
即如诸葛武侯《出师表》,其中有云:“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宫即指皇宫言,府即指政府言。
可见在中国传统制度及传统观念下,此宫、府两机构是有分别的,而又可调和融通的。
像法国路易十四所谓“朕即国家”之说,在中国传统意见下,绝难认许。
中国自秦迄清,大体说来,政府均设有宰相。
最低限度说,在明以前是显然有宰相的。
明代废宰相,但仍有内廷与外朝之分别。
其间细节虽有变动,但大体制则沿袭不改。
宰相以下,政府百官,在中国历史上称为“职官”,或称官职。
西方论政重权,中国论政重职。
一官即有一职,职官即是政府组织中之职位分配。
我们此刻称“君权”“相权”云云,实由西方观念来。
实际中国政府仅有职位之分,无权力之争。
中国人称权,乃是权度、权量、权衡之意,此乃各官职在自己心上斟酌,非属外力之争。
故中国传统观念,只说君职相职。
凡职皆当各有权衡。
设官所以分职,职有分,则权自别。
非在职位之外别有权。
中国史有职官制,君亦一职,仅在百官之上,非在百官之外。
又乌得有西方人之所谓君权专制。
在中国,权在职之内,非有权始有职。
此层分辨极重要,惜乎我在此刻不能畅为发挥。
近代只有孙中山先生,他懂得把中国传统政制来和西方现代政治参酌配合。
他主张把中国政治上原有之考试、监察两制度,增入西方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而糅合为五权宪法之理想。
我们且不论此项理想是否尽善尽美,然孙先生实具有超旷之识见,融会中西,斟酌中西彼我之长,来适合国情,创制立法。
在孙先生同时,乃至目前,一般人只知有西方,而抹杀了中国自己。
总认为只要抄袭西方一套政制,便可尽治国平天下之大任。
把中国自己固有优良传统制度全抛弃了。
两两相比,自见中山先生慧眼卓识,其见解已可绵历百代,跨越辈流,不愧为这一时代之伟大人物了。
中国传统政制,除宰相制度外,值得提及者又有考试制度。
在中国政治史上,唐代始有考试制度,汉代则为察举制度,均由官办。
唐杜佑《通典》第一章论食货,即指经济制度言。
次章论选举,但实际则由汉代察举下逮唐代之科举考试。
可见考试由察举来。
察举之目的在甄拔贤才,俾能出任政府官职,处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