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

合集下载

西方精英民主理论探析

西方精英民主理论探析

西方精英民主理论探析精英民主理论是应对经典民主理论与西方民主实践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其是与柏拉图以来的贤人治国理念一脉相承,更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精英理论的发展。

以韦伯、熊彼特等人为代表的精英民主理论家,从西方民主现实出发,以实证主义为视角,在精英政治基础上提出精英民主理论,形成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流派。

标签:韦伯;熊彼特;精英民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经典民主理论越来越难以充分地解释西方不断变化的政治现实,经典民主理论与西方民主实践之间的矛盾不断彰显。

一、精英民主理论产生的背景经典民主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启蒙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所持有的民主观,其溯源于古希腊,基本含义是“人民的统治”或“大多数人的统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许多深受其影响的学者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即使在公认的西方民主社会,也很难找到符合经典民主理论的民主模式。

对西方学者来说,面临着一个悖论:假如接受经典民主理论,把它当作民主的标准,那么就得承认,西方社会不论现在还是将来可能都不会有民主制度存在;假如断定西方现存制度是民主制度,那么就得承认经典民主理论不能为民主制度提供标准。

面对经典民主理论与西方民主现实的这种矛盾,韦伯、熊彼特等人以实证为取向,把西方民主制度作为理论建构的现实依据,对经典民主理论提出责难。

开始寻求一种符合西方民主现实的新的民主理论,于是,精英民主论便应运而生。

精英民主理论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渊源,是与柏拉图以来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的,更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精英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后者是构成精英民主理论的直接理论渊源,其代表人物有加塔诺·莫斯卡、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罗伯特·米歇尔斯等。

帕累托和莫斯卡被视为精英理论的鼻祖。

帕累托首先在最普遍的意义上使用“精英”这一术语,认为精英是由每个人类活动领域中能力最强的人组成的。

但帕累托更关注的是政治精英,他认为任何社会都可分为统治的精英和被统治者。

理想与现实之争:浅析精英主义

理想与现实之争:浅析精英主义

理想与现实之争:浅析精英主义摘要: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和社会事务的增多,西方代议制走向政治高层运作难以体现人民主权与启蒙运动的初衷大相径庭,为解决这一矛盾精英主义应运而生,精英主义虽反映了社会诸多现实具有一定意义却也由于过于忽视民众的作用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民主的理想与民主的现实必然存在落差,民主制度仍需不断改良协调精英和民众间的关系。

关键词:精英主义人民主权西方民主困境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经济重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大西洋沿岸,法国迅速发展的资产阶级与日益扩张的王权针锋相对,资产阶级萌发了属于本阶级的启蒙运动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

在启蒙运动中,新生的资产阶级构想了自由民主的政治蓝图。

卢梭提出“天赋人权”观念赋予每个人自由平等的权利,提出“人民主权”原则将国家视为人民让渡权利而形成的机构。

正因为政治思想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美好场景的描述,不堪重负的法国人民振臂一呼喊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为着理想攻占巴士底狱,这一行动不仅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并且掀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即使拿破仑战败后神圣同盟的建立也再难压抑人民内心对自由的向往。

然而现实并不能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思想家们描绘下的自由平等图景相契合,“小政府”模式统治下带来贫富差距的迅速拉大,大机器工厂和铁路之下工人白骨森森,成为资本家榨取利益的牺牲品,1929-1933经济危机哀鸿遍野,连续两次世界大战下欧洲断壁残垣妻离子散无不冲击着西方对资本主义的信任。

不仅如此,两次世界大战和“凯恩斯主义”带来行政机构的迅速膨胀,高效迅捷的行政机构与拖沓繁杂的议会形成鲜明对比。

且议会以代表人民主权为由肆意干涉司法和行政事务,议员与政府官员沆瀣一气。

[1]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并没有带来革命前思想家许诺的自由与平等却带来了无尽的压榨、屠戮和争斗,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纷至沓来希望能够解决现实中议会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的情景,在这一背景下政治思想家不得已从虚构的“至善”世界中走出来面对现实,运用实证主义探索出了精英主义政治学。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三大政治思潮述评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三大政治思潮述评

• 4、有限理性 与迷信自觉、灵感和想象的浪漫主义不同, 自由主义持一种坚定的理性主义立场。但 哈耶克强调,要准确地把握这一立场,必 须克服盲目的愚妄自大,对人类理性能力 的限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此乃与“建构 的理性主义”相对的“进化的理性主义”。
5、合理避害 由于主张价值一元论的唯美主义和声称设计文明秩序的 唯智主义都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因此,自由民主制度 的成就应当从否定性的方面而不是肯定性的方面去体会。 它的合理之处,与其说在于趋利不如说在于避害。它并不 奢望完美,因而根本就不存在使人人幸福的完美的理想秩 序;但它认为免于地狱之灾,努力将可以避免的不幸化减 到最低程度,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 健康政治的两原则:(波普) 第一原则:我们不可能在地上建立天堂,我们成不了自 由精灵或天使,至少是在未来几个世纪成不了。 第二原则:“一切政治在于选择较少的罪恶” 结论:渐进社会工程而非乌思想三大政治思潮 述评
•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流派: 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新左派的政治思想,女权主义与绿色和平 主义,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保守自由 主义,现代基督教神学,新政治经济学, 政治社会学,政治科学等
一、自由主义 (Liberalism)
•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和政治思想观念。 •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又称古典自由主义)和现 代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 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 阶级的利益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 传统自由主义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主要主张(1)保障 个人自由。(2)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3)国家的 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洛克最早阐述这些原则,被称为“自 由思想的始祖” • 19世纪末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 化,自由主义理论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精英理论

精英理论

精英理论百科名片精英理论通过对社会统治者和杰出人物的研究,说明社会的性质和统治关系的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意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人物”。

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

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

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书名:精英理论又名:精英政治理论作者:莫斯卡类别:政治学装帧:精装目录精英理论发展沿革1精英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1意大利社会学家G·莫斯卡1意大利社会学家V·帕累托1瑞士籍德国社会学家R·米歇尔斯1总结精英理论的基本命题精英理论的特征精英理论的学术意义展开编辑本段精英理论发展沿革精英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哲人政治”思想,以及中世纪意大利的N.马基雅维利关于统治者的权力和统治技巧的研究。

后来法国的圣西门、H.坦恩,德国的L.龚普洛维奇等也探讨了谁统治社会、统治者的共性、如何维持统治、怎样统治等问题,这对精英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主要作用。

到19世纪中期,精英理论才形成比较明确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获得理论性的地位。

编辑本段精英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精英理论有早期和当代之分。

人们通常把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的精英理论称为早期精英理论。

这一时期有三位代表人物,他们是:意大利社会学家G·莫斯卡①意大利社会学家G·莫斯卡,其代表作为《统治阶级》。

他认为一切社会都存在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社会文明随精英的变动而改变。

他着重研究了政治精英的本质与他们取得权力的方式, 以及在不同历史环境中的变化。

同时,探讨了精英地位的维持和更替问题。

意大利社会学家V·帕累托②意大利社会学家V·帕累托,其代表作为《思想与社会》。

熊彼特的精英民主及其实现条件述评

熊彼特的精英民主及其实现条件述评

【 中图分类 号] D7 3 / 7 7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7 2 —2 7 2 8 ( 2 0 1 3 ) 0 5—0 0 6 8— 0 4
作 出 政 治 决 定 而 实 行 的 制 度 安 排 。在 这 种 安 排 中, 某 些 人 通 过 争 取 人 民的 选 票 取 得 作 决 定 的 权
定义 , 可 以看 出有 四个 方 面 的含义 。 ( 一) 民主 是政 治 精 英对 领 导 权 的竞 争 。熊彼 特 和早 期 的精 英 主义 理论 家一 样认 为精 英 的统治 是不 可避免 的。在现 代政 治生 活 中“ 实际 上人 民既 不提 出问题 也 不决 定 问题 ,决定 他 们 命 运 的 问题 是 由别 人 为他 们 提 出和决 定 的 ” 【 l _ ∞ 孵 。 人 民不 是 掌 握政 权 的统 治 者 。 在人 口众 多 的社 会 。 人 民 去统 治 没有 技 术 上 的可行 性 。熊彼 特认 为选 民不 能 把握 复 杂 的政 治 问题 。当选 民形 成 群 体 时 , “ 一种 降 低 他们 智 力水平 的机 制就 会发 生作 用 ” 【 1 ] 。 因此 , 熊
有 明显 的精 英 主义 性质
( 二) 民主是 一种 去 价 值 判 断 的政 治 方 法 。 熊 彼 特 认 为 ,民主是 为 了达 到 立 法 与行 政 的 目的 而 采 取 的政 治 方法 。不 管 这种 方法 在 什 么 样 的历 史 条 件 下产 生 , 在 什 么样 的社 会 环境 下运 作 , 以及 作 出什 么样 的决策 ,熊 彼 特都 将 民主 视 为 一 种政 治 方法 。熊 彼特 对 民主 持工 具 主义 观念 . 他认 为 民主 是去 价 值 判 断 的 , 民 主与 资 本 主义 、 社 会 主义 没 有

代议制民主与政治精英的关系

代议制民主与政治精英的关系

代议制民主与政治精英的关系代议制民主与政治精英的关系本文关键词:代议制,民主,精英,政治,关系代议制民主与政治精英的关系本文简介:直接民主在各国当今各国不具有大范围普遍适用性与一般而言可操作性,这导致代议制民主成为一种利皮扬卡真藓科青藓:由于现代伦理错综复杂、规模庞大且专业化程度很高,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无暇洛赞县每一项共同体决策,因而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制显然是现实的.[1] 虽然在少数情况下,广大群众可以通过创制、复决等形式直接代议制民主与政治精英的关系本文内容:直接民主在当今时序各国不具有大范围普遍适用性与实际可操作性,这导致代议制民主成为一种可以预见:"由于现代自由民主错综复杂、规模庞大且专业化不断增长程度很高,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无暇参予每步每一项共同体决策,因而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制显然是不游牧部落现实的."[1]虽然在少数情况下,人民可以通过创制、复决等形式直接参与决策,但这类形式明定面小、成本高,而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等民主类型虽然可以减少参与的人数,但由于议题单个且较窄,亦有其局限性.随着民主观念的转变与竞争性机制的导入,尤其是熊彼特对民主的重新定义,使得"精英民主"一说在西方国家成为民主学说的重要流派,而代议制也面临如何协调民主与精英的关系,有学者直言:"代议制事实上是精英政治,精英政治存在固有的弊端--只反应精英的偏好,民主与其说是表达了民主的人生哲理,倒不如说是描述描述了这种神话."[2]有美国史家也指出:"代议制使得更好或者越发持续的商议成为可能.但是为商议民主带来的这种好处这种要求付出依此的代价:它可能产生一个特殊的可能政治商议上层社会.代议员换成了商议专家,而公民变成了叙述者.这种政治劳动分工的第一种危险是精英主义,即商议那些商议者企图支配那些非商议者的倾向."[3]现代民主离不开代议制,而代议制又有可能远离民主的本意,成为特殊利益集团或者政治精英用以谋取私利的途径,这使得代议制面临着民主政体两难的选择.那么,应该如何来认识代议制宪政与精英的关系呢?一、精英理论之述评论及精英理论,人们习惯把帕累托(Pareto)、莫斯卡(Mosca)以及米歇尔斯(Michels)作为代表人物,或将韦伯(Weber)、波普(Popper)、熊彼特(Schumpeter)、达尔(Dahl)、萨托利(Sartori)甚至是阿罗(Arrow)等人也归入这个谱系.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划分是不准确的,不能因为竞争式民主论在气质或其他方面与莫斯卡或帕累托有关,就认为它也是精英论,这种错误的血统论相当严重地混淆本体论了精英论的概念,莫斯卡的统治阶级论与达尔的多元统治论的含义毫无相同之处;如果要按反精英论者的标准,那卢梭倒是个彻头彻尾的精英论者,因为他厌恶底比斯人,却赞扬令人鄙视怀疑民主政体下的罗马人,把日内瓦看成虚无可能体现他理想城邦的现实世界.确实,卢梭是这样论说人民与统治者关系的:"如同牧羊人的资质高于他那一群羊的资质一样,人民的牧放人,即人民的首领,其资质也高于广大群众的资质."[5]一般认为,政治精英理论是民权精英民主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因而政治精英、竞争性选举、寡头统治铁律等一些核心观点也就相应融入了精英民主理论中去了.1. 何谓"精英"?现代科学精英理论的肇始者帕累托曾多次定义"精英"这一概念,他认为在历史上,除了偶尔的间断不仅如此,依然各民族始终是被精英统治着,"精英是指格外强有力、最精明能干生气勃勃和最顾家的人,而无论好人还是傻子.然而,根据一条数条重要的生理学定律,精英不可能持久不变.因此,人类的历史某些精英不断更替的历史:某些人上升了,另一些雅兹迪人衰落了.真相便是如此,虽然它常常可能自我感觉为另一种布季形式.毛序精英力图取代旧的精英"[6].在这个定义中,帕累托不以道德而以能力来界定精英,并提出了着名的"精英循环论"动态地阐释了精英的流动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帕累托还根据人们在各项各组活动中的能力来进行打分,得高分者就是"精英",他还很清楚地区分了精英与非精英、政治精英即非政治精英:"我们将民众分为两个阶层,即:(1)下层阶层,非精英阶级,现在我们不探讨他们在政府中能起的作用.(2)上层阶层,精英阶级,可一分为二:(a)执政的精英阶级;(b)不执政的菁英阶级."[7]他举例说明,如一名着名的棋手肯定是属于女选手精英阶级的,但他作为棋手不会的功绩并没有为他开拓通往政界之路,所以他不属于执政的精英社会群体.拉斯韦尔则是根据人们所享有权力的权重、范围等为判别标准来进行界定界定:"精英(Elite)指的是在群体中掌握权力最多的那些人;中层精英(Mid-elite)是指掌握权力相对较少的那些人;民众(Mass)掌握的权力是最少的."[8]拉斯韦尔认为,影响力与人际关系权力成正相关关系,精英和民众在影响力上的若干差异与精英权力成正相关关系,而且上层精英往往更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莫斯卡并没有直接使用"精英"一词,而是从阶级的角度来区分的:"在任何达到一定文明程度的人类集体中存在进行统治的少数人,这些少数统治者招募成员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它们占有总是如上所述对多种不同社会力量的占有上--换句话说,即拥有那些能够带来能够人性声望、以及知识与经济优势的素质和资源."[9]他提出"成功进行统治的少数人"这一论点精英就成为后来习惯将他也视为也论者的一个重要根据.还有个更为直接地对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界定:"在所有社会中……都会出现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另一个是被统治阶级.前一个阶级总是人数较少,行使所有社会职能,垄断权力并且享受权力带来的商业利益.而另一个阶级,也就是人数更加多的阶级,被第一个第一个社会群体以多少是合法的、又多少是专断和强暴的专断方式所领导和重新配置.被统治阶级至少在表面上要供应给第一个阶级生活资料和维持政治组织必需的资金."[10]除了这些通常被视为精英论者之外,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也有着类似的精英论,甚至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承认精英的存在.目前,重要性西方有不少学者对政治精英在共和政体中的重要性之认同已是公然不讳了,甚至认为民主的实际运作离不开精英的存在,如德·马达言道:"撇开表面现象不谈,自由民主制度对领袖的依赖,大概更甚于其他威权个人主义的统治,因为……这种制度所的削弱政治权威的倾向,必须用领袖任何一方更高水平出去的权威去遏制."[11]他所谓的领袖即政经精英.而在日常生活中,如现代美国,精英论往往是个不讨人喜欢的词汇,以至威廉·亨利专门写了部《为精英主义辩护》的着作,他认为对精英的敌视是源于平民主义以及的思想导致的对智识上的甄别的藐视,因而他倡导人们:"要乐于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下见解:思想有优劣之分,贡献有大小之异,成就有高低之别."[12]诚然,精英理论不似"人民主权""人人生而平等"一类的话语看去具有正当性或政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因而难免会遭到反感与反对.2. 精英存在的理由.熊彼特有鉴于此的论述很有代表性,他从民众缺乏政治兴趣与政治能力等角度来论证政治精英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因普通民众对政治缺乏兴趣与能力,而政治精英在政治上具有相对优越性,故应由精英来进行治理.他分析道,普通和对于与个人有直接关系的家庭民众工作方面的事情比较熟悉,可以整体表现得较为精明,但是"思想和圣塞雷县行动的明确性和合理性是非这种对人和对事的熟稔,也不是那种现实感和责任感遵行所能保证做到的"[13],一旦离开了所熟悉的事情,普通民众的意志、对事实的掌握以及推想方法马上就显得不够充分了.他举例说,主妇们在食物、衣服、熟悉的未必家用品等方面是不容易应受愚弄的,一般人可以在桥牌桌上表现得非常聪明与讨人喜欢头脑清晰,但对于出他们较远的政治生活就缺乏在这类事物中表现离的听话和判断力:"典型的公职人员一旦进入政治领域,他的技术水准精神状态就跌落到较低水平上.他会毫不犹豫地承认,自恋他辩论和分析的方法是幼稚的,局限于他实际利益的范围.他又成为原始人了.他的思想变得易于引起联想和充满感情."[14]因而,在熊彼特看来,普通民众在政治政治经济问题上往往会听任职业政客或集团的摆布,这些政客或集团不仅可能影响甚至可以制造出人民的意志来.当然,他也认识到这是有限度的,他引用林肯的话说不可能永远愚弄所有.二、代议制下民主与精英的融合1. 民主的程序性转捩.作为经济学家的熊彼特居然在民主理论上做出突破性贡献,或许是因"不在此山中"而更易超脱.经典民主理论的假设是"人民的统治",而熊彼特发现:"人民实际上从未统治者过,但他们总是能被定义弄得像在进行统治."[15]在他看来卢梭的"公意"是不可能存在的,于是他进行了逆向思考,将选民选举做出政治决定的人作为最初目标,而将选民直接决定政治问题置于第二位,即人民的是产生政府或是产生建立政府的一种中介,再由政府来进行统治,他给民主做了一个划时代的编出界定:"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16]熊彼特这一定义一经提出便受到许多学者的赞许,如亨顿廷认同"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被统治的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挑选领袖"[17],并承认这一民主概念最重要的现代内含是由熊彼特首先探讨出来的.萨托利也有着非常类似的体认:"选举不制定政策;选举只决定由谁来制定相关政策.选举不能逐步解决争端,它只决定由谁来解决争端."[18]通过熊彼特这样的改造,民主的内涵其实已经悄然变换:从人民行使主权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people)变成了广大群众不再直接行使权力、而只是国家权力来源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consent ofthe people).这或许现实当更符合现实民主的状态,经过这样改造过的民主便主要是代议制民主.2. 选举与政治新贵的产生.现代代议制民主与选举是紧密地勾相联的,"如果说代议制是近现代民族国家实现民主的必然产物,那么选举制则是实现代议制的必定前提……选举制度是议会制运行机制度的基础"[19].有选举并不必然代表着代议制民权的实现,它只是代议制的充分条件而已;代议制民主包含着选举的内容,反之则未必.现代政治中代议制的具体运作需要意识形态选举制度的支持.与生俱来议会选举的选举必然是竞争性的,选举与政治新贵的产生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呢?对此有不同的回答,但主要是基于对"精英"的不同认识.沙斯泰对选举的认识是:"当我们说选民'选择'他们的代表时,我们的用语不很精确.事实是,代表使他自己被民主党员选举……在选举中,以及在弱势群体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那些意志坚定、并特别具有道德、知识和物质手段把他们意志施加给他人的人,领导着其他人,并命令着他们."[20]显然,在莫斯卡看来,最后当选者往往是那些意志坚定、具有各种优势能够领导他人的政治精英,确实他对选举会产生政治精英持肯定态度."多数决"是选举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得票多者获胜,在托克维尔看来,多数的道义"一部分来源于这样一种思想:许多人联合起来总比一个人的才智大……还来源于多数人的利益应当优于少数人的利益的起源于原则"[21].基于多数原则,道格拉斯·雷以概率为基础,借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这一假说来论证多数意见更有可能会做出合理的选择:在原初状态下,个人不清楚事情处理事务将如何进展以及他人会如何对其行事,规约故而每个人都会愿意有一个初选规则,或使他所支持惟一的观点失败或他所反对的观点获胜的概率降至最小,"在多数原则下,事件A 和事件B 的陷于预期发生率都一直处于最低点,因此在这一标准下多数基本处于下所最佳位置……这意味着多数原则会使自已最佳价值与集体政策得到最佳配合"[22].而同样是基于大部分原则,密尔则认为,政党为了争取尽可能多该党的选票,"为了确有把握纠合绝大部分力量,也不得不提出一个该党中谁也不会强烈反对的工人党候选人--也就是凸显一个没有任何显着特点,除了该党的陈词滥调以外没有任何为人所知的见解人"[23].并且认为,这样的情况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最为突出,最多可信赖的政党从不敢提出它的最强有力的人.在密尔看来,这是过于强调多数所导致的极少数顽疾,没有关注到少数人的利益,而少数人也必须有其人因自己的代表.所以,密尔是对选举的择优性持相对态度否定立场的.我国学者王绍光对竞争的择优性并无太大异议,他认为选举的工具性意义之一便是"选举会决定谁能够变成政治精英"[24],只是在他看来:"现在主流的民主体制下,民主被化约为选举,选举被化即约为竞选,竞选被化即约为推销,一系列推销手段便应运而生."[25]包括负面竞选、抹黑对手等,故而非常助选策略的运用变得非常重要,公民成为"选主",竞选会成为骗取百姓选票的过程.选出人则来的人往往是最能推销自己的候选人,下一场胜出的可能是那些资源多、口才好、形象佳、甚至是演技拿手的人,选举产生的所谓"精英"只能是那些掌握了大批资源、工于政治计谋的人.综上,对于选举必须依靠地多争取选票这一点并没有太大的异议,而对于当选者是否属于精英存在着不同程度青年的认识分歧.对肯定论者的观点且不论,现从相对否定稍为的观点稍作分析.在密尔看来,可能会导致最终被提名者不是政党中最强的,而是"谁也不会不会强烈反对的投票者",其实,能做到不会已引起他人强烈反对的人至少不会是个最起码平庸之辈,甚至上所可能是政治上的稳健派,正如罗素指出的"一个反华如果要成功的话,必须取得他本党人格结构集团猜忌的信任,然后还要少数能激起多数选民的某种程度的热情"[26],只有这样就才有可能在政治上取得成功.从王绍光的界定中我们俨然看到的是一个工于权术、机敏包装之人在选举中获胜.因而,关键要看如何定义"精英"一词了.根据帕累托对精英的理解,精英是那种"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而不管他是傻子还是坏人,这应该是较为中性的表述.政治能力强弱与道德素养好坏必然并无必然关连关联,马基雅与其弗利更是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现代民主西欧国家的选举中,从候选人的产生、选举的过程、竞选人在选举中的表现,都不大可能会将一个"阿斗"选出来的,当然其前提是存在着真正民选的竞争性选举.而且政党对候选人的酝酿、考查,以及候选人背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博弈,都会将一个相对能代表其利益并且具备相应政经能力的人推荐出来.而在之后的竞选中,候选人的口才、应变能力、传媒深度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通过现代思想表现出来以接受大众的辨验,最终的当选者应当是具备相应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即使不是最优,至少也是能代表多数人偏好的非平庸之辈.总之,通过竞选产生精英的政治整个过程会导致有如"丛林法则"那样优胜劣汰的结果,在竞选中被筛选出来的当选者应当是具有更强的获得、运用资源的愿望和能力、有着较强政治理性的政治精英.三、余论现代科学代议制民主往往会因为竞选而产生民主政治精英,形成精英政治.民主与精英之间并非绝然排斥、水火不容,诚如拉斯韦尔指出的:"社会结构的民主与否不是是否存在精英,而是取决于精英同民众的新贵关系--它是如何被组建的,以及它是如何行使权力的."[27]拉斯韦尔权力认为权力的配置在任何社会都不必可能是完全平等的,但只要统治阶层对人民负责,人民具有影响统治阶层的权力,同时社会提供给全体人民平等地获取权力潜质的机会,那么这个社会还是等同于民主制度民主的.因而,在一个民主社会风气中,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政治精英,而在于人民是否具有对精英的最终控制力的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机制进行规制,政治精英极有可能会"异化",这早已是一种宪法学与政治学上的共识,所以建立起完善的且运行高速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弊端是任何欲建立与经济发展民主的国家所不能不着重考虑的问题.概言之,直接民主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已然明显,对于巨型民主的追求就不在于是否由人民自己这样一来进行治理,是能否通过妥当的方法产生人民信任的代表,制约并通过有效的制度设置对产生的政治菁英份子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使其不至于滥用权力,为害人民,能上在真正或者至少客观上能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仍不失为民主的现实可行之道.。

论当代西方两大民主理论的主要分歧

论当代西方两大民主理论的主要分歧

教育管理JIAOYUGUANLI232一、精英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传统观念里的精英统治似乎与民主两字相去甚远,但是却在精英民主理论这里得到了融合,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熊彼特,其中熊彼特将精英民主理论系统化,他深受韦伯思想的影响,在赫尔德看来:“熊彼特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韦伯”“它直接探讨了韦伯关于公民投票选举领袖民主观点的若干内容。

在精英民主理论的塑造过程中,熊彼特力图创造一种比传统民主理论观“更接近生活真实”的民主模式。

(一)对大众的消极认识。

“民主”一词历史缘起于古希腊雅典时期,意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平民统治”。

正因为这样的一种传统定义,对普通大众的不信任与忌惮一直是传统政治思想家的主流观点,而民主的出现在历史上时常归于一种意外。

当政治思想家们批判民主时,一个看似坚定的理由就是对“多数的暴政”的担忧,早在对民主制没有任何好感,标榜一种贤能治国的柏拉图那里就能找到佐证。

“这种减弱的现实感不但造成责任感的消弱,而且促使有效意志的丧失……典型公民一旦进入政治领域,他的政治状态就跌落到较低水平上。

”由于没有立即参与所造成的责任感,又导致了民众的政治冷漠,政治冷漠又循环恶化使得民众更缺乏政治事务的判断力。

这样的情形在熊彼特看来会引发危险的后果,公民在政治事务上往往受到超理性或者非理性的成见和冲动的驱使,在存在众多的政客、党派、集团利用各种媒介手段企图操纵控制的情形下,公民更会轻易的听从政客和团体的摆布。

(二)精英统治的现实。

基于对大众的消极认识,精英民主理论者认为,传统的政治制度的分类方法即把政治制度分成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分类方法忽视了所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即所有这些政体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的。

在论证这一观点时,精英主义者通常以美国的具体实例为证,即使在民主的美国也无法避免这样的状况。

再者,在美国,为什么说是精英掌政,也是基于多数官员来自于家道殷实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为基础,他们很难有能力放弃自己的职业而参加竞选。

(2)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之精英主义

(2)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之精英主义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李军2010115114精英主义概述背景早期的精英主义发源于意大利。

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斯、奥尔特加、勒庞等人在批判大众民主的基础上发展了早期精英主义理论,韦伯、熊彼特等人则从民主政治出发,论证了精英民主的政治合理性。

当代的精英主义者,如伯纳姆、米尔斯等人则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论证了精英主义。

兴起精英主义的兴起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对大众民主兴起的保守态度,人们试图以精英主义来对抗大众民主的潮流。

受到来自多元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潮的批判和挑战,精英主义在当代日趋衰落。

晚近崛起的新精英主义则更多关注利益集团,试图在精英决策、精英统治的合法性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人们而常常使用“权力精英”、“社会精英”、“寡头”、“统治阶级”等概念来称呼精英。

帕雷托在区分“精英统治”和“民众”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从“高度”和“素质”两个方面来定义精英;韦伯、熊彼特等人倾向于将精英视为民主政治的获胜者;拉斯维尔则试图以“高度”的概念作为定量地分析精英的标准。

但时至今日,即使是精英主义者内部,精英的含义亦并不一致。

早期精英主义早期的精英主义有一种贵族倾向,把身份、地位、财产作为衡量精英的标准。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精英主义逐渐接受并融合了民主的某些要素,发展成为精英民主。

精英主义民主否认古典民主理论中“人民主权”、“公意”、“共同福利”等价值取向,更倾向于将民主视为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程序,对民主采取工具主义的态度。

这种程序民主的概念直接影响到达尔、亨廷顿等人的民主理论。

精英主义关注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特性。

早期的精英主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理论,它把社会中的人分为精英与大众两种类型,并提供了“精英—大众”的两分法。

以大众主义者的角度而言,常认为精英主义者是蔑视大众的。

甚至认为精英主义是一种蔑视、嘲笑,甚至是仇视普通大众,认为大众是一个无知、盲动而又自命不凡的群体的主张,而认为“奴隶”、“野蛮人”、“乌合之众”、“群畜” 等名词是精英主义下的产物(这很可能是一种对精英主义的误会与偏见)。

浅谈精英民主对大众民主的批判

浅谈精英民主对大众民主的批判

浅谈精英民主对大众民主的批判摘要:精英民主理论诞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它发源于意大利,是在批判大众政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针对大众民主的缺陷和不足,精英民主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和修正。

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精英民主和大众民主,同时我们也应该结合国情重新审视二者对于民主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精英民主;大众民主;批判一、精英民主理论的内涵近代社会经历了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科技革命、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历史变迁,所有这一切都为大众民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开启了民主历程上的一个新起点,从那时起大众政治与大众民主就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面临大众如何参与到政治生活中的问题,毋庸置疑,现代政治的实质就是大众政治。

大众民主否认精英、贵族等权贵阶层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主张更多地公民参与,鼓励大众阶层超越资产阶级对政治生活的垄断。

它提倡的是在现代大众社会条件下,在代议制民主的基础上,大众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避免民主虚伪与民主不足等问题,从而增加民主的合法性和广泛性。

精英民主理论诞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它发源于意大利,是在批判大众政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精英一词最初在17 世纪是用以形容质量精美的商品,后来才用来表示地位优越的社会集团,如精锐部队和上层贵族”。

精英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总是处在少数人即精英的统治之下,他们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精英主义民主理论主要探讨的是政治领域的统治精英。

他们认为,民主的主体应该是精英而不是大众,因为大众是一个无知、盲目而又自命不凡的群体。

如果让他们在民主政治中居于主导地位,那么势必将民主政治引入歧途,而精英则品德高尚、能力超群,最适合做大众的统治者。

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民主理论进行改造,将“人民主权”“公意”“共同福利”等等这些价值取向从民主中剔除出去。

民主应当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即由大众选举精英进行统治。

精英主义评析

精英主义评析

精英主义评析
李建设
【期刊名称】《国外理论动态》
【年(卷),期】2008()7
【摘要】精英主义(Elitism)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是西方政治社会中重要的理论模式之一。

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英占据着社会结构中顶层的位置。

精英主义有保守主义。

【总页数】4页(P100-103)
【关键词】精英主义;莫斯卡;帕累托;政治精英;寡头统治铁律;米歇尔斯
【作者】李建设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黄河水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91
【相关文献】
1.多元精英主义的形成机制探索:从多元主义到精英主义集团观 [J], 王秀岗
2.评析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 [J], 臧思硕
3.儒家道德精英主义评析 [J], 齐子萍;孙晓亮
4.从体育"精英主义"到"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并重——基于辩证法角度的思考 [J], 王大成
5.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与政治精英的价值取向--精英主义与儒家精英主义的视角 [J], 吕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英与民主

精英与民主

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精英理论认为精英掌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民主社会也不例外。

古典与现代精英理论的中心议题是在稳定的民主社会中,精英需要通过定期的选举而竞争权力。

但是随着欧洲纳粹的兴起,这个理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直到1980年代再次兴起。

究其原因是较为复杂的,据说其中一个是古典精英理论家如帕累托(V Pareto)的理论与纳粹的兴起有关联,也就是说精英理论为纳粹提供理论根据。

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民主在二十世纪尤其四十年代以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最高目标”,因此,没有一个政体声称自己是反民主的,这样一来,有关精英研究就有反民主之嫌疑了2、民主与精英关系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我们不妨称之为“不协调论”。

其主要的观点就是精英与民主不仅不能协调起来,而且精英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威胁,同时他们认为精英是与所谓的“民治”观念相冲突的。

另一种可谓是“协调论”,即精英主义的民主论,认为精英是民主的保障,可以防止极权王义的威胁二、民主与精英关系的主要议题:古典与现代的分析被称之为精英主义民主理论家,他们之间的观点各不尽相同,但有下列这些共识:(1)民主并非意味着人民统治,而是精英或政治家统治;(2)民主政治意味着多元精英竞争的过程,而政党竞争是其中典型的一个;(3)在民主社会中,公民定期地投票选举出决策者,当然他们可以通过利益群体对决策过程有所影响;(4)精英群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精英的行列。

1、精英主义民主理论的民主内涵对一个持精英主义倾向的学者来说,如何界定民主对构筑出其民主理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从对民主的界定本身中就不难看出学者本人的精英主义立场。

熊比特认为,“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

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出决定的权力”。

(注:熊比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5-396页。

精英理论资料

精英理论资料

一、精英主义的发展:精英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于20世纪50年代引起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达其颠峰。

精英主义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第一阶段,流行的是传统主义或经典的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维尔费雷多·帕累托及其同胞盖坦诺·莫斯卡和罗伯特·米歇尔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第二阶段,传统精英主义发展成为当代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斯,熊彼特等人。

二、精英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社会中的权利集中在做重大决定的少数人或小群体的手中。

虽然一个政治精英可能为另一个所取代,导致一个既定的精英层的组成者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化,但精英统治社会的规则保持不变。

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承认人类社会中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

在政治生活领域,指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现象的普遍性。

对于精英理论基本特征的概括:马文·奥尔森(MarvinE.Olsen)和马杰尔(M.N.Marger)认为,精英取向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l在所有的社会(以及大型组织)当中,一直(并将继续)存在少数强有力的统治精英。

不管政府和经济的性质如何,总是寡头统治,或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群众确实不能自己统治自己。

(2)尽管精英在人口中占极小的比例,但它们却控制着极大份额的资源,它们组织良好,相当内聚。

因此精英在社会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权力。

(3)精英通常运用所有的手段来保护、维持其权力,并一有可能便增加权力。

只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他们才与他人分享权力L。

他们从来不主动让渡权力。

(4)为了统治社会,精英运用各种广泛的技术手段。

包括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用警察和军事力量、操纵教育体制和大众媒介、惩罚和消灭反对者、以及制造意识形态使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合法化。

(5)精英允许甚至鼓励有限的社会变迁,但是其程度限制在对实现他们追求的目标有利,并不威胁他们的权力。

政治价值题目

政治价值题目

1 政治价值与政治意识形态有何联系与区别?2 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共同体主义)、精英主义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3 构建政治价值的主要变量有哪些?4 我国政治价值的现状及其可能走向如何?1 田志文:政治价值及其实践意义,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2 张军:政治价值及其话语基础分析,新视野,2004第2期。

3 戴木才:政治价值基础及其纬度,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

4 刘剑君徐勇:市场经济与政治文化论纲,东方评论,1997第5期。

5 张铭:层次与要素:政治价值体系的结构形式与调整路径,福建论坛,2009年第11期。

6 张铭范广垠: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7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变化中的价值观: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国外社会科学,1996,第3期。

8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全球化与后现代价值观,国外社会科学,9 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11 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3.12 郎友兴: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浙江学刊,2003年第12期。

13 李建设:精英主义评析,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7期。

14 曾琼: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政治社会学两种基本理论模式述评,新疆教育学院学,2004年第6期。

15 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16 俞可平: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7 刘化军: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社群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8 顾肃:当代自由主义对社群主义理论挑战的回应,哲学动态,2002年第11 期。

19 宋建丽: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以公民资格为焦点,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几种主要的民主理论述评

几种主要的民主理论述评
第l 0卷
第1 期
漯 eVo ain lTeh ooy Colg o r a fL h c t a c n lg l e o e
V0 .1 No 1 0 .1
J n. 0 1 a 2 1
21 0 1年 1月
dil .9 9 ji n 17 —84 2 1 . 1 0 0 o:0 3 6 /.s .6 1 6 .0 0 . 1 s 7 1
文 首 先 简要 介 绍 了 民主 理 论 从 古 至今 的 发展 历 程 , 次 对 当代 影 响 较 大的 精 英 主 义 、 英 民主 、 其 精 多元 主 义 以及 哈 贝 马 斯 和 林 德 布 洛 姆 的 民 主理 论 进行 了 简单 的 阐述 与 分 析 , 后 指 出我 们 当前 进 行 民 主政 治 建 设 应 注 意 的 误 区。 最 关键词 : 民主 ; 民主 制 度 ; 示 启 中图分 类号 : 02 D 8
种 “ 阀政 治 ” 财 。精 英 主 义 创 始 人 帕 雷 托 认 为 , 人 民 表 达 其 “ 意 愿 的 政治 体 制 仅 仅 是 理 论 家 的幻 想 , 古 往 今 来 的 东 方 和 在 西 方 现 实 世 界 中从 未 出现 过 。 他 甚 至 极 端 地 认 为 , 议 制 民 ” 代 主 政 治 不过 是 专 制 政 治 的现 代 翻版 , 美 国 , 赂 选 民 当选 代 在 贿 表 、 府 官 员 、 闻记 者 和 各 种 名 人 的 现 象 比 比皆 是 。而 该 学 政 新 派 的另 一 位 代 表 、 国人 米歇 尔斯 认 为 , 众 有被 领 导 的心 理 德 群 需求 ; 民主实质上仍 然是 一种 寡头统治 , 它是 政治统治 中邪恶 最 轻 的一 种 。 ( ) 克斯 ・ 伯 和熊 彼 特 的 “ 英 民主理 论 ” 二 马 韦 精 。德 国思 想 家 韦伯 在 《 济 与社 会 》 书 中认 为 , 代 社 会规 模 庞 大 , 经 一 现 结 构 复杂 , 异 性 大 , 有 这 些 使 直 接 民 主变 得 不 可 能 。 管 理 国 差 所 家 是 一项 宏 伟 的事 业 , 只能 职业 化 , 能 是 那 些 对 政 治 和 公 它 只 共 事务 感 兴趣 并 具 有 相 当能 力 的 精英 的 职业 。普 通 人 缺 乏 选 择政 策 的能力 , 们 只有 能力 选择 领 导 人 。 他认 为 , 主作 为 他 民 种 政 治 制度 就 像 市 场 一 样 , 一 种 淘 汰最 弱 者 的 制 度 机 制 , 是 它使最具竞争 能力的人通过竞争去争取选票 和权力。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熊彼特,这位二十世纪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以其独特的精英民主理论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当今社会,熊彼特的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具有更深远的影响,为我们在新时代理解民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的核心在于,民主政治不是大众统治,而是由精英领导的统治。

他认为,民主政治的精髓在于选举和被选举,而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精英。

这些精英具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他们能够明智地制定公共政策,推动社会发展。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出现了大众民主的浪潮,许多人认为大众民主将取代精英统治。

然而,熊彼特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他认为,大众民主存在诸多弊端,如民粹主义、短视和情绪化,这些都会对社会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他提出了一种由精英主导的民主模式,以克服大众民主的弊端。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它提醒我们民主政治不是简单的多数统治,而是需要发挥精英的智慧和才干。

熊彼特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民主政治的认知,使我们意识到民主政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熊彼特的理论为如何培养优秀的政治人才提供了指导,使我们更加重视政治教育、领导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为我们理解民主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

尽管这一理论有其局限性,但它强调了精英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展望未来,熊彼特的理论将继续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对熊彼特增长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分析了该理论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优缺点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熊彼特增长理论强调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企业家提供了一种理解经济增长的新视角。

熊彼特增长理论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该理论强调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理论在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和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精英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设计:精英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设计:精英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作者:牛兆立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围绕着诞生于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英主义倾向和民主主义倾向展开论述,阐明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所存在的精英主义和民主主义,进而指出了两种主义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作用,现代主义设计由民主主义而产生,因精英主义而壮大。

不可否认,民主主义与精英主义是互相矛盾的,这种矛盾正是促进现代主义设计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现代主义;精英主义;民主主义1、现代主义的民主倾向现代主义设计的民主主义的核心,便是“大众化”,这种为大众设计的思想在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之前就有,莫里斯在1861年创建自己的设计公司时,曾把其公司的主旨理念概括为“改变英国的社会趣味,公众在生活上能够享受到真正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 他对于现代设计的定义是人人都能够享受的艺术。

莫里斯这种类似现代主义设计的“大众”设计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整个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社会逐渐分化,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逐渐萌芽发展以及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产品大量出现,使民众通过低廉的价格获得这些工业产品的使用权,让大众能够用的起这些工业品,这就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民主倾向的基点。

在一战之前,格洛佩斯就因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崇高理念影响希望为工人阶级设计住宅,他在1910就曾向当时通用电器总裁瓦尔特提出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拼装式的专为工人设计的低价宿舍。

在一战之后,格洛佩斯完全变为左倾,并且抛弃了对于机械的迷恋,转而希望通过教育实现其社会主义的理想。

在创建包豪斯设计学院之后,他把自己的主张带入了设计教学之中,主张创造的动力并不再来自于个性的表达,而是来自外部社会的刺激一一即如何通过“大生产”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1927年,比格洛佩斯更加激进的迈耶担任包豪斯校长,信仰共产主义的迈耶将“为人民”而设计定为包豪斯教学的指导方针。

基于这种思想,包豪斯在工业设计上开始采用低廉的材料,诸如玻璃、钢铁等新型材料,设计的厨具也开始为人民所接受。

“精英—民主”模型:中国政治模式的经验描述与理论重构

“精英—民主”模型:中国政治模式的经验描述与理论重构

作者: 苏哲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浙江社会科学
页码: 21-3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中国政治模式;精英;民主;精英—民主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模式"的研究也越发流行起来。

然而,由于这一概念是对西方主要经验和主流理论的双重挑战,因此热闹的研究景象背后并没有多少深入的研究成果。

本文发现,正如中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政府主导一样,中国模式的核心亦非经济模式,而是中国独特的政治模式。

在经验描述和理论重构的多次互动中,中国政治模式最终可以被表述为"精英—民主"模型。

"精英"是指在国家层面上,我国的权力稳定地归属于一个具有高度公共性和执政能力的自主排他的政治集团;"民主"指的是在基层社会中,村民/居民通过直接民主的途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精英"与"民主"辩证统一地构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郎友兴“民主变成了一个广受赞誉的词”。

(注: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4页。

)当代世界更是几乎将民主等同于善了,但在西方各种民主理论中,精英主义的民主理论又常常为人所诟。

笔者以为人们对精英主义理论的抵触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它不甚了了,乃至误解。

本文旨在描述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与其主要思想,从中发掘出对中国民主化有所启迪的思想资源。

一、导言从精英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民主政治的理论,有些学者如Peter Bachrach 称之为“民主的精英主义理论”(Democratic Elitist Theory),(注:peter Bachrach,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Elitism:a Critique,Boston:Little,Brown,1967.)另一些名之为精英主义民主理论(Elitist Democratic Theory),还有如以色列社会学家Etzioni-Halevy称之为“Demo-elite perspective"。

(注:Eva Etzioni-Halevy,The Elite Connection:Problems and Potential of Western Democracy,Cambridge,MA:Polity Press,1993.)尽管名称不一,但所指的对象大体上是相同的。

所以这些概念其实可以互用。

1.精英主义与其民主理论的演进精英理论与阶级理论都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它们都勾画出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不过,精英理论主要关注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权力关系,其信条是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与无权的大多数,前者为统治者而后者为被统治者;统治集团即精英垄断着权力,而大众即非精英除接受前者的安排外另无选择。

(注:Thomas Dye和Harmon Zeigler将精英理论的主要观点作了很好的归纳。

请参见Thomas Dye,Harmon Zeigler,The Irony of Democracy:Uncommo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Politics,Tenth Edition.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6,pp.4-5.)精英理论认为精英掌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民主社会也不例外。

古典与现代精英理论的中心议题是在稳定的民主社会中,精英需要通过定期的选举而竞争权力。

John Higley和Jan Pakulski描述了精英主义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对其几起几落的现象作了解释。

(注:John Higley and Jan Pakulski,"Elite Theory after Marxism"(unpulished).)他们认为,古典精英理论形成于十九世纪后期而成长于二十世纪初期,但是随着欧洲纳粹的兴起,这个理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直到1980年代再次兴起。

究其原因是较为复杂的,据说其中一个是古典精英理论家如帕累托(V Pareto)的理论与纳粹的兴起有关联,也就是说精英理论为纳粹提供理论根据。

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民主在二十世纪尤其四十年代以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最高目标”,因此,没有一个政体声称自己是反民主的,这样一来,有关精英研究就有反民主之嫌疑了。

1980年代以后,精英理论再度兴起,引起人们的兴趣。

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自]970年代兴起的“民主化第三波”,即从权威或专制政体转民主政治,二是现代社会日益分化而制度的复杂性也日趋增加,这样权力的集中就不可避免了。

Etzioni-Halevy将精英民主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注:Eva Etzioni-Halevy,Classes and Elites i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a COllection ofReadings,New York:Garland,1997,pp.xxiv-xxxv.)其中第一个阶段她称之为“民主与民主化中的精英:古典的分析”。

在她看来,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出现从精英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民主政治问题,而帕累托、莫斯考(Mosco)和米歇尔斯(Michels)是三个奠基人,而马克思、韦伯、米尔斯(Wright Mills)、熊比特(Schumpeter)、阿隆(Aron)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民主其特点不仅表现于自由竞争的选举中,也体现于精英之间对权力的竞争之中。

第二个阶段为“民主与民主化中的精英:新分析”。

这种新分析认为精英已成为政治分析的核心:精英分析可以提供多种视角与理论框架描述与分析民主政治与民主转型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为“民主的阶级理论与精英理论的趋同”(convergence),这是1990年代以来的事。

2、民主与精英关系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两种研究取向事实上,很少有学者反对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体系,古典的精英主义者也不例外,如他们不否认自由与民主的价值与意义,尽管他们中有些并不认为民主与精英是可以相协调的。

权力的划分与制约的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中的核心因素,这没有任何异疑。

问题在于古典自由主义者并不清楚权力拥有者及其影响并不只限于国家,也存在于社会的其他领域。

由此带来了一个问题:民主与精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精英主义者对此的态度不一,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倾向。

一种我们不妨称之为“不协调论”。

其主要的观点就是精英与民主不仅不能协调起来,而且精英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威胁,同时他们认为精英是与所谓的“民治”观念相冲突的。

另一种可谓是“协调论”,即精英主义的民主论,认为精英是民主的保障,可以防止极权王义的威胁。

从其历史发展来看,精英主义民主理论先后主要出现两种研究取向:前期以熊比特等人为代表,主要的特点是对传统的民主理论进行修正,而当代重点是研究民主转移、民主化过程中精英的角色与功能、策略等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关于精英与民主的关系(如冲突的还是可相融的)的争论本质上反映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或矛盾。

二、民主与精英关系的主要议题:古典与现代的分析被称之为精英主义民主理论家,他们之间的观点各不尽相同,但有下列这些共识:(1)民主并非意味着人民统治,而是精英或政治家统治;(2)民主政治意味着多元精英竞争的过程,而政党竞争是其中典型的一个;(3)在民主社会中,公民定期地投票选举出决策者,当然他们可以通过利益群体对决策过程有所影响;(4)精英群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精英的行列。

1、精英主义民主理论的民主内涵对一个持精英主义倾向的学者来说,如何界定民主对构筑出其民主理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从对民主的界定本身中就不难看出学者本人的精英主义立场。

熊比特认为,“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

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出决定的权力”。

(注:熊比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5-396页。

)他的民主定义常常为人所引用,认为是最具精英主义色彩。

而熊比特之所以这样界定民主,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与他对古典民主理论的批判与分析密切相关。

他对古典民主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1)共同幸福观念的虚妄;(2)非民主决策比民主决策更为人民所普遍接受;(3)大众意志的虚妄。

因此,一是要消除古典民主理论的观念;二是人民是什么呢?结论是竞争性精英主义是最实用、最有效、最合适的民主模式。

如何保证民主的运行,也就是说什么条件下民主能够令人满意地得以运行?熊比特提出五个方面:(1)政治家们要有很高的才能;(2)对立的领袖(或政党)之间的竞争;(3)官僚制度;(4)存在“民主的自我控制”;(5)有并能容易地让不同见解表达的文化能力。

熊比特的民主定义对1950年代、1960年代的民主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Anthony Downs说熊比特对民主的界定是他自己研究的基础与灵感的来源。

(注:Anthony Down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Collins,1957.)李普赛特(S.Lipset)说他在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1959)一文与《政治人》一书中所采用的民主定义是从韦伯和熊比特的著作中提取出来的。

自熊比特出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以后,当代理论家通常都同意民主是“选择领导人或统治者的一种方法”。

萨托利的民主观本质上与熊比特的相类似。

(注: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54-155页。

)在《民主理论的前言》一书中,达尔认为多数统治几乎是不可能的,承认民主的特征是少数统治,但是,他认为是多元的少数(Plurality of minorities)统治。

2、民主政治中精英统治/治理的不可避免在精英主义理论家看来,精英统治、支配社会是一种必然的、不可改变的规律,任何社会包括民主社会都避免不了这个规律。

莫斯考在其晚年认为精英与民主是可以协调起来的,这种认识在古典精英理论家中属于第一个。

他的《统治阶级》一书中的最后一章反映了他的这种努力。

莫斯考说,现实的情况是有组织的少数支配无组织的多数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由有共识的、行动一致的组成的百人将胜于行动不一的千人。

(注:Gaetano Mosca,The Ruling Class,New York,Lond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39.1st ed,p.53.)此外,统治阶级中的成员拥有一些品质为社会所高度评价,并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韦伯(Weber)是民主的拥护者,但是,他不相信人民主权的可行性,怀疑人民自己判断政治的能力。

他的科层制理论与其民主观是密切关联着的。

韦伯认为在现代科层制的社会中,直接民主在实践中具有不可操作性,政治组织必然由对政治管理感兴趣的人来管理,而管理需要具备相当的才能,所以政治是精英的一项事业。

(注:Marx Weber,"Politics as A V ocation,"in From Marx Weber,Eds.H.H Gerth and l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PP.97,113.)因此,他以为,民主就像市场,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人竞争选票和权力的场所。

韦伯说,只有一种政治,那就是职业政治家的统治,而现代代议制民主是选民投票选择领导人,民主选举中重要的是政治精英的信誉与声望。

(注:Marx Weber,"Politics as A Vocation,"in From Marx Weber,Eds.H.H Gerth and l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PP.97,113.)当他说欧洲社会主义政党事实上也是由精英统治时,米歇尔斯(Robert Michels)的思想就开始远扬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