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型大陆边缘特点

合集下载

活动大陆边缘

活动大陆边缘
活动大陆边缘
地质学术语
01 释义
目录
02 沉积作用过程
03 构造演化
04 岩浆及火山活动
05 变质作用类型
活动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是具有沟-弧-盆体系的大陆边缘。典型的活动大陆边 缘从大洋到陆地具有如下结构:大洋-海沟-消减杂岩-弧前盆地-弧内盆地-褶皱冲断带-弧后盆地,不同部位的主 导作用不一样。活动大陆边缘是地球上火山和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地球上地形高差最大、热流值变化最急剧、 重力负异常最显著的地带,因此活动大陆边缘具有独特的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过程。
弧-沟间隙:板块俯冲引起,由已变形的深海平原沉积物、海沟沉积物及洋壳碎块等组成的构造岩带。其原始 层序完全被破坏,由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基质三部分组成广泛遭受剪切变形。
岩浆弧:沉积以火山成因为主,迪金森将岩浆弧的岩石组合划分成三种成因类型:
1、喷发中心及附近的中心相和近缘相主要以熔岩、火山碎屑岩及某些沉积岩成互层;
释义
活动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是具有沟—弧—盆体系的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具 有独特的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过程。
沉积作用过程
(1)岛弧型主动大陆边缘沉积作用
大洋向大陆方向依次为海沟、弧-沟间隙、岩浆弧、弧后盆地,各单元沉积特征如下:
海沟:海沟沉积物主要是两部分:一是来自于板块俯冲带来的深海平原沉积物;二是来自于在海沟形成的深 海沉积物,包括远洋钙质沉积、硅质沉积、深海红粘土、火山灰沉积以及在海沟形成的浊流沉积物等。受俯冲作 用的影响,海沟沉积物保存不完整,并发生强烈变形。
2、呈沉积物群或沉积物覆盖层产出的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分散相;
3、沉积在弧边部的海盆相。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弧边部海盆和因强断裂而形成的弧内盆地中,以断裂为界的 张裂盆地,基底为过渡壳或陆壳,其形成与深部岩浆上升使弧地壳隆起产生的拉张构造有关,也与火山和构造作 用产生的局部沉降有关。

大陆边缘活动带名词解释

大陆边缘活动带名词解释

大陆边缘活动带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什么是大陆边缘活动带吗?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哦!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各种地质大戏在上面轮番上演。

大陆边缘活动带呀,它就像是地球这个超级大舞台的边缘地带,是大陆和海洋交界的地方。

想象一下,一边是坚实的大陆,就像我们生活的坚实陆地,充满着各种地形和生态;另一边呢,则是广阔而神秘的海洋。

大陆边缘活动带可不只是一条线,它有着丰富多样的组成部分呢!
比如说大陆架,那可是海洋生物的乐园啊!大量的鱼类、贝类等生物在那里快乐地生活着,就如同我们在公园里愉快地玩耍一样。

还有大陆坡,它像是一个陡峭的滑梯,从大陆架一路倾斜下去。

难道你不好奇在那上面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吗?
大陆边缘活动带可不是一直安安静静的哦!这里经常会有各种剧烈的活动。

火山喷发!哇,那场面,就像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只不过更加壮观和震撼。

还有地震呢,大地会突然颤抖起来,是不是很吓人?但这也是地球生命力的一种体现呀!
它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有时激情澎湃,有时又安静深沉。

我们对它的了解其实还只是冰山一角呢!难道我们不应该更深入地去探索它、研究它吗?
我的观点很明确,大陆边缘活动带是地球极其重要且充满魅力的一部分,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好好认识它,去感受它的神奇与独特。

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2009-03-06 18:42大陆边缘是指大陆与大洋盆地的边界地。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陆隆以及海沟等海底地貌-构造单元﹐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延伸千余至万余公里﹐宽几十至几百公里。

它现代分布于各大洋周围﹐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分布在古大陆与已经消失的古大洋之间的边界地带。

大陆边缘可分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由于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稳定大陆边缘。

其邻接的大陆和洋盆属同一板块,由大陆架﹑大陆坡和陆隆所构成。

无海沟发育。

它在大西洋周围最先被详细研究,故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地貌上它以具有较宽的大陆架为特征﹐大陆架宽30~300公里﹐与大陆坡之间坡度转折点在极区深达600米,在赤道不超过100米﹐大陆坡坡度为0.2°~0.04°,其下为坡度略小于0.01°的宽80~500公里的陆隆。

大陆架实际上是非常厚的巨大沉积体的表面,它们形成于稳定持续的沉降构造环境中,而且极少经受变形。

大陆坡的坡脚沉积层厚达5公里,这是由于大陆坡的基底沉降,沉积物填入所形成的。

大陆坡上分布有很多海底峡谷,它们把大陆坡的沉积物输至陆隆和深海盆地。

陆隆主要由浊流和等深流的沉积楔所构成。

被动型大陆边缘是最初大陆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阶梯状正断层和地堑地垒等伸展构造发育在沉积物和基底中。

这种大陆边缘常常切断邻近的大陆上的较老的构造。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侧﹑印度洋西北侧﹑澳大利亚周围﹑南极洲周围,白令海阿拉斯加大陆边缘﹑鄂霍茨克海的西伯利亚大陆边缘﹑日本海的西伯利亚和朝鲜大陆边缘﹑东海和南海的中国大陆边缘。

[编辑本段]【活动大陆边缘】也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汇聚大陆边缘等。

其陆架狭窄,陆坡较陡,陆隆被深邃的海沟所取代。

地形复杂,高差悬殊。

与被动大陆边缘位于漂移着的大陆的后缘相反,活动大陆边缘是漂移大陆的前缘,属于板块俯冲边界,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强烈。

地貌学

地貌学

1.地貌——landform:地球硬表面的形态特征,即地球面貌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2.(了解)内营力:指地球内部放射能等引起的作用力。

外营力: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使下,通过空气、流水和生物(包括人类)等活动所起的作用。

3.(了解)地貌的发育受内外力相互作用、地质构造和岩性、时间三要素的影响。

4.侵蚀循环与准平原学说(戴维斯)(1)地貌的发育要素有三个——构造、时间(阶段)和营力,地貌的演化体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2)地貌发育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

(3)地貌发育过程的地貌特征进步意义: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地貌发育的因素,是地貌学中第一个系统阐述地貌发展的古典理论,对地貌学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足之处:在思想方法上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地貌发育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变化;同时,他把地壳上升和侵蚀作用人为地分开;只注意到河流的下切作用,而忽视了其它形式的流水作用。

戴维斯侵蚀模式图5.(了解)构造地貌: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规模划分:全球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地貌6.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特点及板块学说的成因分析(题目)一:活动构造地貌带:(1)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3)洋脊裂谷带共同特点: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性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

海底扩张说要点(1)根据海底的岩石地磁异常和岩石年龄数据,(2)认为海底会不断新生和扩张,也会逐渐消亡;(3)造成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对流;大洋中脊是新生洋壳的产生地;(4)距离洋中脊越远的洋壳年龄也越老;目前已知太平洋古老岩石年龄不超过2亿年。

二:板块构造说: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州板块要点(成因分析): (1)岩石圈是由几个不连续的板块构成;(2)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接合部是活动带;(4)地幔对流带动板块运动。

知识点岩石大地构造

知识点岩石大地构造

离散型板块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轴部,两侧板块相背离开,其应力状态是拉张。

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软流圈物质从这里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故分离型边界也是板块的增生边界或称建设型板块边界。

敛合型板块边界由于洋壳俯冲消减产生的板块边界,由板块相向运动,故应力以挤压为主导,伴有地壳变形和大量岩浆活动,可形成造山带。

俯冲边界碰撞边界西太平洋型:弧后盆地-岛弧-海沟型,大洋向大陆的边缘俯冲,如西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这种大陆边缘即是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发育弧后盆地-岛弧-海沟,如日本海-日本岛-日本海沟。

其岛弧以陆壳为基底。

智利型:陆缘弧-海沟,大洋板块沿陆缘俯冲于大陆之下,火山弧为陆缘弧,而非岛弧,岩浆弧基底为大陆壳,如东太平洋智利。

汤加型:大洋岛弧-海沟,岛弧以洋壳为基底,是两大洋板块之间的俯冲边界,如马里亚纳海沟-汤加弧体系,是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之间俯冲边界。

碰撞边界当敛合边界两侧都是陆壳板块,即古大洋板块已全部俯冲消亡,两陆块直接碰撞,故称为碰撞带,由于它使两个陆块缝合在一起,故又叫缝合带。

陆-陆碰撞大陆-大陆碰撞,典型的如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沿雅鲁藏布缝合带碰撞,陆壳板块可插入另一陆壳板块之下继续俯冲,形成宏伟的山系,并伴有广泛的区域变质和岩浆侵入活动。

弧-陆碰撞岛弧-大陆碰撞,如我国台湾岛弧和亚洲大陆的碰撞。

规模稍小,力度弱。

转换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作走滑运动,其应力状态是剪切的,沿转换边界,岩石圈既不增生,也不消亡。

大型大陆转换断层的实例是加里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小结板块边界和大陆边缘的类型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中脊)敛合型板块边界:(1)俯冲边界A 西太平洋型(弧后盆地-岛弧-海沟)B 智利型(陆缘弧-海沟)C 汤加型(大洋岛弧-海沟)(2)碰撞边界A大陆-大陆碰撞(喜马拉雅型)B岛弧-大陆碰撞(台湾型)转换边界(转换断层)大陆边缘指一个大陆的边部:(1)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2)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A 西太平洋型(海沟-岛弧-弧后盆地[-大陆弧]型)B 安底斯型(海沟-大陆弧型)Wilson旋回可以看出六个阶段中前三个阶段反映了大洋的形成和张开,后三个阶段则标志了大洋的收缩和关闭。

初二地理大陆边缘类型分析

初二地理大陆边缘类型分析

初二地理大陆边缘类型分析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相交的地带,通常由大陆边缘地质构造与地形特征共同组成。

根据地理学家的研究,初二地理可以将大陆边缘分为三种类型: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和收缩大陆边缘。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三种大陆边缘的特征与形成原因。

一、主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也称为构造活动型大陆边缘,是两个地壳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火山活动与地震的地区。

这种类型的大陆边缘常见于海洋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区,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汇区域。

主动大陆边缘的主要特征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和构造活动频繁。

当两个板块碰撞时,其中一个板块会被迫下沉到地幔深处形成海沟,而另一个板块则被挤压和抬升形成山脉。

在板块碰撞的过程中,地震和火山活动也经常发生,由此经常伴随着强烈的地质灾害。

例如,环太平洋地区的“火环”就是一个典型的主动大陆边缘。

二、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又称为边界型大陆边缘,是两个地壳板块经过长期的相互滑移而形成的。

这种类型的大陆边缘常见于板块边界处的断层带,如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是板块之间没有显著的构造活动和火山活动。

相反,板块之间的断层带会出现滑移与伸展,导致地层断裂与地形塑造。

在这种边缘地带,地震活动较为频繁,而火山活动相对较少。

西海岸的美洲大陆就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

三、收缩大陆边缘收缩大陆边缘是指两个地壳板块相互收缩、挤压而形成的大陆边缘。

这种类型的大陆边缘常见于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带。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的收缩大陆边缘。

收缩大陆边缘的主要特征是地壳板块间的挤压与褶皱。

在板块的碰撞过程中,一块板块会被挤压到另一块板块之下,形成褶皱山脉。

这种地貌特征常见于碰撞带,伴随着高地、断层和地震活动。

此外,由于板块的挤压,还可能在碰撞带形成火山活动,但相对来说较为罕见。

综上所述,初二地理大陆边缘可以分为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和收缩大陆边缘三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形特征。

活动型大陆边缘

活动型大陆边缘
一、基本特征
大洋板块俯冲带及其伴生的地震震源面从洋向陆 倾斜,并逐渐加深。
构造带具有明显的单向特征。环太平洋构造带分 为内外两带:外带位于大陆侧,主要是中生代构 造带,内带位于洋侧,主要是新生代构造带。构 造活动性具有自陆向洋迁移的趋势。
重力场变化规律为海沟带的重力异常为负,岛弧 及弧后盆地的重力异常为正。
贝尼奥夫带平缓时,同向冲断层倾角小,C2剪切 面规模受到限制。仰冲侧反向冲断层的发育受到 限制,造成局部抬升;同向冲断层集中发育于海 沟附近的增生楔形体中,形成叠瓦状构造、推覆 体等。称为洋侧敛和作用,逆掩仰冲方向指向大 洋。
贝尼奥夫带较陡倾斜时,同向冲断层呈高角度倾 斜,反向冲断层C2活动范围加大,导致楔状体加 积作用以及岛弧或陆缘地壳的挤压收缩,称为陆 侧敛合作用,逆掩仰冲方向指向内陆。
残留的小洋盆中堆积起更多的复理石。 岛弧与稳定陆缘碰撞,残留海盆的复理石和大陆
麓上的沉积物在俯冲带受到挤压、发生褶皱,产 生逆掩推覆。 由于大陆岩石圈很难向下俯冲,在挤压作用下出 现一系列向内陆方向推挤的逆掩断层。当洋底俯 冲殆尽时,厚而轻的大陆岩石圈不能随之向下俯 冲,由于挤压作用的继续,最终造成岛弧另一侧 大洋岩石圈破裂,形成倾向相反的新俯冲带及新 海沟。
楔形区属高Q带,可发生地震。2. 在俯冲带上分 布有火山—深成岩带,火山活动以钙碱系列为主。 3. 遭受强烈的断块抬升,地势高峻、剥蚀作用强 烈,剥蚀的碎屑物被搬运至前陆和山间盆地,发 育成磨拉石建造,与火成岩交织在一起,成为安 第斯型造山带的重要特征之一。4. 在陆坡深处和 海沟,沉积作用以未成熟型浊流沉积为主
当造山穹隆升出海面后,沉积物分别向洋侧和陆侧搬运, 在火山前缘和海沟之间堆起复理石层,在陆侧堆积于造山 带与陆缘间的凹陷地带,原大陆麓沉积物进一步积压变形

第十章 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课件

第十章 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课件

3.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机制

(1)主动扩张机制
• 边缘海盆的扩张是由上涌的地幔物质引起的, 强调地幔物质上涌的主动性,大致有热底辟 和次生对流两种模式。
①热底辟模式
• 大洋岩石圈不断向岛弧之下俯冲,在下潜板块与上 覆板块之间,因摩擦生热作用,温度升高,以致可 能克服粘滞阻力,导致一种高温低密度的异常地幔 物质体——地幔热底辟自俯冲板块上表面浮升。热 底辟的膨胀和浮升可以克服俯冲边界存在的正应力, 从而导致弧后区边缘海盆的扩张活动。
2.主动大陆边缘及构造地质特征
•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活动型大陆边缘是板块汇 聚、大洋板块向大陆边缘之下俯冲消减的地带, 以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强烈的造山运动为 主要特征。

基本特征:
大洋板块俯冲带及其伴生的地震震源面都是从 洋向陆倾斜,并逐渐加深,此即贝尼奥夫带;
活动型大陆边缘的构造带具有明显的单向特征,
(2)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及构造特征
• 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岛弧之下,也称岛弧亚型大 陆边缘。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由海沟、岛 弧和弧后盆地几个单元组成,常称为沟-弧- 盆体系;

• 从洋侧至陆侧,由下列地貌单元组成:外缘隆 起、海沟、非火山外弧、弧沟间隙(含弧前盆 地)、火山内弧、弧间盆地、弧后盆地(或边 缘海盆)等。
二、边缘海的地壳结构及成因模式 1.边缘海的基本特征
有较高的热流值,分布范围大致与海盆的深 水区相吻合; 海盆内浅源地震较少,一般为深源地震; 边缘海是一个主要沉积场所,第四纪以来的 松散沉积物厚度可达1000m; 一般边缘海盆具有对称的地磁异常条带。
2.边缘海的成因

• 边缘海盆地的洋壳性质、张性断裂结构、高 热流值、重力异常值等特征表明,大部分边 缘海盆是由扩张作用形成的。 • • Karig(1971)最早提出,边缘海盆地的张开 是岛弧裂离大陆、向洋侧运移,或岛弧本身 裂开的结果,边缘海盆地中可能存在生成新 洋壳的次级扩张中心。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胡经国第一节活动大陆边缘一、大陆边缘概述㈠、大陆边缘的大地构造特征根据所属构造环境,大陆地壳可以分为两部分:①、大陆边缘地壳;②、大陆内部地壳。

大陆边缘处于陆壳与洋壳的过渡地带,大陆边缘地壳属于过渡性地壳。

大陆边缘是陆源成因和海洋成因沉积物的交汇处。

陆壳的垂直运动和洋壳的水平运动在大陆边缘同时发生。

这里成为内外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集中地带。

㈡、大陆边缘按构造活动性分类按构造活动性,大陆边缘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活动(俯冲)大陆边缘和被动(张裂)大陆边缘。

1、活动大陆边缘的结构划分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汇聚型大陆边缘)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火山(岛)弧体系以及海沟-岛弧向陆侧的边缘海盆(大陆隆不发育)。

2、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划分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离散型大陆边缘、拖曳型大陆边缘)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二、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基本特征活动大陆边缘代表汇聚型板块边界。

它又分为环太平洋型和喜马拉雅型两种类型。

其中,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1、洋侧存在深度达6000米以上的深海沟;洋壳沿着海沟-俯冲带消减,而陆壳则增生加厚。

2、陆侧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紧靠大陆一侧,向深部下插的洋壳板块受热熔融,产生岩浆,导致安山岩质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岛)弧。

3、深部经常有震源深度70公里以上的深源地震发生;海沟底部大洋板块沿震源分布面即贝尼奥夫带下插(向下俯冲),因而地震都沿贝尼奥夫带发生。

三、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分类㈠、按有无边缘海盆地分类按弧后盆地是否进一步拉张破裂并发育成为具有洋壳特征的边缘海盆地,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可分为以下两种型式:1、发育有边缘海盆地的型式该型式即是发育有边缘海盆地的、组成西太平洋型沟-弧-盆的型式。

2、没有发育边缘海盆地的型式该型式即是没有发育边缘海盆地的、组成东太平洋型沟-弧山链的型式,又叫做安第斯型沟-弧系活动大陆边缘。

稳定大陆边缘名词解释

稳定大陆边缘名词解释

它是大陆边缘的一种。

大陆边缘分为活动大陆边缘和稳定大陆边缘。

1.稳定大陆边缘没有海沟、岛屿或山弧,由大陆过渡到宽阔的大陆架与大陆坡,并广泛发育了陆隆;稳定大陆边缘缺乏地震、火山和岩浆侵入活动,构造活动性弱。

2.活动大陆边缘具有海沟以及与海沟共生的岛弧,缺失陆隆。

海沟处重力为负异常,说明其成分与地幔不同。

岛弧是在海底火山喷发基础上形成的,呈弧状展布。

它是现代火山与地震强烈活动的地带。

由于海沟与岛弧紧密相连,故称之为(海)沟(岛)弧系。

它们构成了著名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

第2章海洋构造地质学1.大洋中脊的特征主要有哪些洋脊侧翼区,是地势崎岖的斜坡区,悬崖陡壁耸立;大洋中脊并不是连冠不断的,而是被众多的转换断层分割成一段一段,两段中轴错开甚远;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局部露出水面称为岛屿,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缘地带,逐渐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地震分布在中脊轴部和中央裂谷,构成中脊地震带;洋脊斜坡或脊顶上的沉积物很薄或完全缺失,洋脊附近沉积物很年轻,多为新第三纪或第四纪;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中心,热地幔物质沿中脊不断上升并形成新洋壳;2.无震海岭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主要是什么发育在大洋盆地之中,由海底火山链组成,按火山年龄新老依次呈线状排序,排列方向与大洋中脊垂直或相交;成因:固定的地幔热点喷发的火山在板块拖曳移动的海底上逐步形成;其轴部无中央裂谷;无横断海岭的转换断层;现代火山局限于海岭的一个端点;无地震活动或仅有火山活动引起的微弱地震;3.试述大陆漂移的主要内容;地球表层存在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存在一个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和一个广阔的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分裂,产生多个碎块,即为现在的各大洲,并逐步漂移到目前的位置;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步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则收缩成今日的太平洋;4.驱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主要是什么两种大陆漂移驱动力:一是向西漂移的力,它来自日、月引力导生的潮汐摩擦力,尤其在地表最明显,致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由西往东的自转有滞后趋势,宏观表现为大陆缓慢向西漂移;二是指向赤道的“离极力”:魏格纳认为,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原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联结在一起,后经分裂而离开极地,必然有一种离开极地指向赤道的离极力;离极力其来源主要是地球的离心力,除两极和赤道外,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都是指向赤道;5.试述海底扩张说的内容;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大洋两侧扩展推移;6.试述海底扩张的两种表现形式;1扩张洋底把与其相连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2海底向陆地下俯冲潜没;7.何谓瓦因-马修斯假说;海底磁异常条带不是由于海底岩石磁性强弱不同所致,而是在地球磁场不断倒转的背景下海底不断新生和扩张的结果;随着海底扩张,先形成的海底向两侧推移,在中脊顶部不断形成新的海底;8.何谓Wilson旋回即洋盆生命旋回,记录在大陆岩石圈中的复杂大洋的开闭,即起始于大陆裂谷,生长成为一大洋然后缩小,并最后完全关闭;9.简述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汇聚型挤压型板块边界:沿此边界两个相邻板块作相向挤压运动,以致老洋壳在这里俯冲和消减;由于遭受强烈的挤压运动,引发了强烈地震、火山活动、构造变形以及相关的变质作用;俯冲边界发生在大洋壳与大陆壳相互汇聚的地区;碰撞边界则是大陆壳与大陆壳相互碰撞的地方;离散型扩张型板块边界:离散型板块边界是岩石圈发生分裂和拉张的地方;是海底扩张的发源地,随着地幔物质喷出不断制造出新的洋壳来,因此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此类板块边界包括洋中脊系统及大陆裂谷系统;这些大陆裂谷被认为是未来新生大洋可能产生的地方;平移型转换型板块边界:边界处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亡,而是相邻的两个板块通过转换断层滑动,同时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只有转换断层可以在力学性质上加以“转换”,将它们联系起来组合成完整的“板块”;10.简述岛弧的演化步骤;A:大洋岩石圈断裂;B:一侧岩石圈俯冲到另一侧之下,逐渐形成海沟,俯冲持续则产生海底火山活动;C:火山活动继续,火山岩堆积抬升,海底火山露出水面,发育弧沟间隙、海沟坡折等单元;D:原地弧发生分裂,向洋移动的部分为漂移弧,其后方为新开的弧间盆地;11.何谓沟-弧-盆体系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或另一洋块之下俯冲过程中形成向下凹陷很深的海沟和向上拱升的岛弧,故称为海沟-岛弧体系;在火山弧的后方向陆一侧又因弧后扩张而形成弧后盆地,故称为沟-弧-盆体系;第3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何谓全球海平面变化2.何谓相对海平面变化验潮仪记录到的海平面变化是海平面相对于当地海岸基岩的变化,为相对海平面变化,它通常只能代表局部地区的海平面变化状况;相对海平面变化:世界某一地点的实际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值与当地陆地升降值的代数和;陆地升降包括构造引起的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和冰川、水、沉积物的均衡作用;3.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海洋水体积的变化:当大量的水以陆冰储存时,导致海平面下降平均1m/ka,冰层快速生长时期可达5m/ka;在末次冰期最盛时海平面下降到最低,比现在海平面低120~150m;2洋盆容积的变化:当海底板块扩张加快,地幔对流作用给大洋中脊带来炽热熔岩,海底地壳增生,海岭发生热膨胀;海岭体积扩大使海平面升高;当海底板块扩张速度减慢时,大洋中脊变冷收缩,海底下降,海平面降低;如白垩纪由于海底扩张的持续,海平面抬升幅度达350m左右Mmer,1987;大陆侵蚀使陆面物质流向海底,直接转换海水,造成海面上升;大约转换1m深的海水需要5万年;海底沉积物压实作用使水分从沉积物中释出,沉积物体积减少,对海平面没有明显作用;3海水物理性质的变化:一般认为,全球海水温度升高1℃,海面大约可升高;假如全部海水温度高10℃,则海面要升高约10m;根据最近世界潮位站资料分析表明,在过去100年内,海面上升了约12cm,这一上升可能是全球温室效应气温上升造成的;海水盐度变化可引起海水体积变化以至海面高程变化:海水体积=纯水体积+总的盐当量×视当量体积;如果海水盐度从35‰减少到25‰,将导致海面下降,根据南大西洋情况,在过去2000万年内,海水由于温度降低,盐度减少,导致海面下降了,速率为ka;4天文因素效应: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会引起海水向赤道运动,形成赤道海面上升,旋转速度变慢则引起海水向极地流动,形成两极海面升高,地球转速变化还会影响地转偏向力,从而造成海流转向时海面倾斜;地轴倾角的变化,表现为黄、赤道交角的变化,黄、赤道交角的变化范围为21°39′到24°36′,变化幅度达3°,变化周期为4万年;地轴倾角的变化将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影响海面变化;5地球物理因素的变化:川均衡作用可使海面发生变化;冰期陆地冰川负荷加大,引起地表沉陷;间冰期卸荷导致陆地的均衡抬升和海底下沉;如北欧斯堪德纳维亚半岛和北美哈德逊湾周围原是第四纪大陆冰盖中心,未次冰期以来冰盖消融引起地壳均衡回跳,沿岸存在大量古海岸线遗迹;其次海水、沉积物负荷量的变化以及气压变化都会困均衡作用引起海面的变化;6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沿海城市人口多,生产发展使地下水处于过量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海面相对上升,如我国上海、天津,日本东京和美国纽约都存在类似问题;有人认为,近几十年来,大量修筑水库,减少入海河水流量,是近来世界海面上升速度低于理论计算值的原因之一;第4章海岸带的现代过程1.何谓海岸带的定义,其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现代海岸带:包括现代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最上限及其邻近的陆地,以及海水对于潮下带岸坡剖面冲淤变化所影响的范围;三个基本单元组成:①陆上岸带:平均高潮线以上的沿岸陆地部分,通常称潮上带;②潮间带:介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③水下岸坡带:平均低潮线以下的浅水部分,一般称潮下线;2.海岸根据成因可分为哪两类1.原生海岸2.次生海岸3.根据组成物质,海岸可划分为哪些类型1.基岩海岸2.砂砾质海岸3.粉砂淤泥质海岸4.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生物海岸4.了解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当波浪前进方向与岸线相垂直时,波浪进入海岸带产生垂直海岸的进、退横流,水质点在水下岸坡上表现为垂直海岸的往返流动,即当波峰经过时发生向岸进流,波谷通过时发生离岸退流;海岸带物质也随水流作垂直于海岸的向岸和离岸的移动,这种泥沙运动方式也称为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5.何谓中立线泥沙在浅水波作用下,垂直岸线来回运动一周期后,仍然回到原来位置,这一位置称为中立点,岸坡上中立点的连线称为中立线;6.何谓均衡剖面均衡剖面指在波浪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最终使水下岸坡上的组成物质从发生位移到只发生振荡运动而并不改变原有位置的过程和结果;7.了解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当波浪斜向入射海岸时,水下岸坡上的泥沙沿着重力方向和波浪波向线方向的合力方向前进;当泥沙向海返回时,则是沿波向线方向与重力合力方向向海返回;每往返一次,沉积物沿折线路线往返一次,实际上是平行岸线移动了一段距离,便形成了沉积物平行岸线的运动,即纵向运动;第5章河口与三角洲1.何谓河口河口是一个与开阔海洋自由相通的半封闭的海岸水体,而其内部的海水在一定程度上为陆地排出的淡水所冲淡;普里查德Pritchard,1967 2.根据动力特征,可将河口分为哪些类型根据三大动力因素径流、波浪和潮流的相对强弱,将河口分成三个基本类型:1河流作用优势型;2潮汐作用优势型;3波浪作用优势型; 3何谓河口的浮泥运动当大风浪平息以后不久,面层含沙量逐渐减小,而底部形成高含沙量,出现清浑水界面,这高含沙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称为浮泥FluidMud,清浑水界面称为浮泥面;浮泥在水流或自重的作用下可以流动,这是河口和沿海泥沙运动的特殊形态;4何谓河口最大浑浊带河口最大浑浊带指河口区含沙浓度明显高于上、下游,且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地迁移的高含沙水域;其断面平均含沙量稳定地高于上、下游几倍甚至几十倍,底部含沙量也明显地增高,床面往往出现浮泥,存在这些现象的区段即为河口最大浑浊带;5何谓河口拦门沙当河流径流注入开阔的水域后,因水流扩散和盐水的顶托,流速减弱,水流中挟带的泥沙就会沉降堆积成为水下暗沙,其部位常处于河口段与口外海滨段的交接地区,即在口门外称为拦门沙;6何谓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区入海,因此处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会以河口为顶点,向海堆积成平缓的三角形地和扇形地,称为三角洲;7.简述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河口砂坝;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如右图所示;此过程不断重复,则形成一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汊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8.何谓河控、潮控和浪控三角洲,其沉积特征分别是什么河控三角洲:河流输入泥沙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在发生进积作用的情况下,三角洲的垂向层序具有“海退”旋回的特点,从下向上岩性表现为从泥岩页岩向砂岩的过渡;潮控三角洲:河流注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因潮汐作用远大于河流作用,在港湾中堆积的泥沙受潮汐作用的强烈破坏和改造,仅形成小型三角洲;属于破坏性三角洲的一种类型;一般发育于中高潮差、低波浪能量、低沿岸流的盆地狭窄地区;在河口区或具前缘向海方向,常发育因潮汐作用而形成的呈裂指状散射且断续分布的潮汐砂坝,是区别其他类型三角洲的重要标志;层序下部主要是以潮汐砂脊为特征的三角洲前缘进积作用产生的向上变粗的层序;上部主要为三角洲平原的潮坪和潮道沉积;其顶部常发育沼泽和分流河道沉积,以此区别于潮坪和河口湾沉积;浪控三角洲:海洋的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只有一条或两条主河道入海,分支河道少而小;河流输入泥沙量少,且被波浪作用改造、再分配,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的海滩、砂嘴、砂坝,并在向陆一侧形成半封闭的泻湖和沼泽,仅在主河口区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形成突出于河口的鸟嘴状形态;垂向层序通常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但以具有浪蚀海滩脊序列为特征,顶部一般都出现三角洲平原的沼泽和分流河道沉积,以此区别于海岸的海滩脊沉积层序;底部是含生物扰动的前三角洲;向上过渡为互层的泥、粉砂和砂的沉积,有波浪引起的冲刷构造、递变层理和交错层理;最后演变成具平行低角度层理的、分选好的高能海滩砂以及沼泽沉积;9一个完整的三角州沉积体系可划分为哪三部分其特征分别是什么①前三角洲;三角洲最外缘的水下部分,坡度平缓,主要由粘土和粉砂组成的前积层组;②三角洲前缘;水下三角洲部分,位于三角洲平原与前三角洲之间;前缘的坡度较陡,为前积层组,主要物质是砂、砾石;③三角洲平原顶积层组;分水上、水下三角洲平原两类;水上部分具河流地貌特征,主要是泛滥平原、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洼地等地貌类型;水下三角洲平原,受河、海动力相互作用,形成河口拦门沙、潮滩等;第6章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1.何谓大陆边缘亦称大洋边缘,是近海陆地上观察到的岩层与地质构造向海下的自然延伸部分;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之间的地壳过渡带,地壳厚度从海岸向洋底逐渐变薄;2.大陆边缘有几种类型试述其主要特征;根据大陆边缘形态及构造的组合特征,全球大陆边缘可分为两大类型:1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被动型、发散型、无震型由于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位于板块内部,被动的随着板块移动,缺乏海底俯冲带,故无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和造山运动,但曾遭受显着的沉陷和张裂活动,发育有巨厚的沉积物;被动大陆边缘由宽阔的大陆架、较缓的大陆坡和缓而平坦的大陆隆组成;2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主动型、汇聚型、有震型组成有大陆架、大陆坡和岛弧-海沟体系,其边缘环绕以火山岛弧,岛弧边坡陡峭,外侧边坡直落至深邃的海沟底部,岛弧和海沟地形高差悬殊,有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以及较强烈的构造运动;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活动型大陆边缘是板块汇聚、大洋板块向大陆边缘之下俯冲消减的地带;3.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①大陆裂谷阶段②新生大陆边缘阶段③成熟大陆边缘阶段4.活动大陆边缘的分类分为哪两类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大陆岩石圈之下,由海沟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构成;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岛弧之下,也称岛弧亚型大陆边缘,由海沟与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陆坡构成;5.何谓残留沉积、变余沉积和现代沉积残留沉积指晚更新世低海面时堆积下来的沉积,并且尚未被现代沉积物覆盖的沉积物;沉积物的属性与目前所处的环境不适应,形成于目前陆架海区完全不同的沉积环境之中;变余沉积是指受现代陆架物理主要是海洋动力、生物和化学过程改造过的残留沉积,称为准残留沉积,也称变余沉积或混合沉积或再生沉积;其性质介于现代沉积和残留沉积之间;沉积物的属性与目前所处的沉积环境相一致,处于一个统一的动态平衡系统之中,这类沉积物称为现代沉积或现代原生沉积;6.影响大陆架沉积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海面变化2沉积物的补给3气候4陆架水动力:洋流、潮流、密度流、气象流风海流;5生物过程6化学作用7.何谓沙波运动当推移质运动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河床表面便会形成波状起伏并向下游移动;这种泥沙颗粒在床面的集体运动,称为沙波运动;8.何谓海底峡谷试述其主要成因是顺坡向峡谷,其源头在陆架外缘,并有树枝状谷系,尾闾在大陆坡角并与深海扇相连;第四纪冰期期间,海平面下降,海浪在大陆架上卷起大量泥沙,使得海水密度增加,从而形成一股高密度的异重流,即混浊流;混浊流沿大陆斜坡而下,势能不断增加,能侵蚀海底并切割出今日形态的海底峡谷;9.何谓海底扇发育于大陆坡麓,被沉积物覆盖,向海缓斜的扇形地;海底扇多展布于海底峡谷前缘,主要由峡谷运来的大量沉积物在峡谷口外堆积而成;海底扇亦称深海扇,旧称海底三角洲;第7章大洋深海沉积1.何谓深海沉积简述深海沉积物的分类和分布;水深>200m的海域,包括半深海水深200~2000m和深海水深>2000m,泛称深海环境,在深海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叫做深海沉积大洋沉积; 远洋沉积物1.褐粘土:生物源物质含量小于30%的岩石成因物质;2.自生海解作用沉积物;3.火成碎屑物;4.生源沉积物:含有30%以上来自生物的物质;有孔虫软泥含30%以上钙质生物源物质;白垩微体浮游生物软泥;硅藻软泥含30%以上硅质生物源物质;放射虫软泥;珊瑚礁碎屑珊瑚砂、珊瑚泥;陆源沉积物有30%以上具有陆源成因的粉沙和沙1.浊积物由浊流从陆地上或海底高地上带来的物质2.滑坡沉积物由滑移或崩塌带进深水的物质3.冰川海泥大多由冰川运来的外来物质或异地物质2.何谓混浊流其产生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混浊流是由沉积物与水混合组成密度高于周围水体的、短暂的、强大的重力驱动流,其流速最大可达870cm/s;浊流的运动由内部湍流所支撑;浊流中可含有大量物质,其密度为~cm3,它在从浅水区到深海盆地的陆源物质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①由高含砂量的河流在洪水期产生;②由堆积在宽缓大陆架上的巨厚沉积层因某种触发机制如地震的触发而产生;③由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触发沉积物的崩塌而产生;3.何谓等深流简述等深流的沉积特征;等深流,又称等高流、水平流、平流,指在科氏力和水体密度梯度作用下,顺同一深度形成的密度底流,主要发生在大陆隆区,水深约2000~5000m深的海底,形成等深流席或沉积脊堆,宽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基本在同一地形单元内流动,流动方向受科氏力的影响,属全球温盐密度环流;①等深流流速较低2~30cm/s,沉积速率低小于10cm/ka,属牵引流能沿沉积底床搬运沉积物的流体;②在时间上,等深流是持续和稳定的,它能重新悬浮起远浊扇上的沉积物,对它们进行再分选;③强劲的等深流能移走大量沉积物,形成沉积间断面;4.何谓碳酸盐补偿深度在溶跃面以下的水体中,介壳供应量相对减少,而溶解速度增加很快;当到某一深度,钙质介壳的供应量与溶解量相等而达到平衡时,称为碳酸盐补偿深度面CCD;该界面处碳酸盐溶解速率等于沉积速率;从溶跃面到CCD面水域,水体中CaCO3处于不饱和状态,生物壳体遭到不同程度的溶解,此区称为补偿区;此海域海底钙质软泥沉积量少,主要是溶解作用造成;2.何谓底层流其地质作用主要有哪些由于大洋水体温度、盐度及密度分布的不均一性,在大洋深处存在着深部洋流,即底层流;主要发育在南极四周,往往与深层冷水团循环相伴生;水温低、密度大;流速一般为5~20cm/s;①底层流上升过程中起到调节水温、改变生态环境的效应;②底层流富含O2,会对洋底沉积物产生氧化作用,将大洋底粘土氧化为褐红色;③具有冲刷效应,形成侵蚀凹槽,同时将悬移沉积物搬运到异地沉积,形成沉积间断或对沉积物进行再分选;3.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哪些①充沛的物源:浅水、斜坡区碎屑和碳酸盐物质的大量堆积;②一定的触发机制:必要条件,如洪水、地震、海啸、巨浪、特大风暴潮和火山喷发等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③足够的坡度: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形成高密度流体并沿斜坡向下运动的必要条件,亦是重力流克服各种摩察阻力继续运动的能量来源;④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沉积重力流均堆积在海洋或湖泊的最深处,至少应在风暴浪基面之下;4.何谓雾浊层由于各种水流包括底层流、等深流和远浊流等和水团的活动,使大洋底部一部分沉积物悬浮起来,在洋底上方呈雾浊状,称为雾浊层;其微粒浓度可达到~L,甚至更大;平均微粒粒径12μm,雾浊层厚度可达1000m;第8章海洋第四纪地层学1.何谓瓦尔特定律德:相对比定律瓦尔特定律:“只有在横向上相邻出现的相,才能在纵向序列中互相叠覆,即在连续沉积区,垂向上相邻的相侧向上也相邻;”2.何谓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是研究生物化石的时空分布、地层形成发育规律和确定地层相对时代的地质地层学分支学科,是解决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的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手段;3.何谓事件地层学事件地层学是研究利用地质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对比地层和确定地层界线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因为地层构架是由一系列缓慢渐变过程和短暂的突变或灾变事件组成,而突变或灾变事件在地层研究中有特殊意义,地层界线本质上应反映突变;4.何谓层序地层学其主要观点有哪些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在不同海平面升降旋回阶段中沉积的成因上互有联系的地层的沉积层序;Sangree1991将其归纳为地层单元的几何形态和岩性受四大参数的控制:构造沉降速度,控制沉积盆地的沉积空间;海平面升降速度,控制。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1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1

大地构造名词解释:1、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

2、活动大陆边缘:指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3、被动大陆边缘: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4、中央造山带:指横亘中国中部的东西向巨型造山带,将中国地质、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分成南北两大不同区域,构成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

5、地台:是指北美平原那样的稳定区,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来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

6、克拉通: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过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7、大陆增生:板块构造说认为在主动大陆边缘,由岩浆活动引起酸性物质的不断增加,以及地体或岛弧与大陆、大陆与大陆的碰撞拼合作用等导致的陆壳不断增长扩大的现象。

8、洋壳: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位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

9、大陆壳:是地壳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及浅海大陆架区。

多为双层结构,即在玄武质层之上有很厚的沉积岩层和花岗质岩层,相当于硅镁层及其上的硅铝层两层。

10、角度不整合: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的接触关系。

11、大洋中的12、岛弧: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因温度升高而局部熔融,熔融体上升到地表的产物。

13、陆缘弧:直接建造在大陆型地壳的火山弧。

14、中盆地:15、俯冲带: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地带。

16、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

17、稳定大陆边缘:长期处于稳定的大陆边缘;缺失海沟俯冲带;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板块运动;现代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微弱;18、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大陆边缘名词解释

大陆边缘名词解释

大陆边缘名词解释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盆地的边界地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等海底地貌-构造单元。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区域,其地形和地质特征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地壳活动性和多样性。

大陆架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平均水深约130米,宽度在数公里至数百公里之间,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大陆架地形平坦,资源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矿物资源,以及渔业资源等。

大陆坡是从大陆架外缘急剧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宽度在20至100公里之间,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

大陆坡的地形崎岖,表面沉积物多为泥质和砂砾。

大陆隆位于大陆坡和深海平原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向深海减缓,平均坡度为°至1°。

大陆隆的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大陆坡的泥质和砂砾。

总之,大陆边缘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涉及到丰富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于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39.两种大陆边缘

39.两种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的过渡地带。

大陆边缘有两种形态。

一类为稳定大陆边缘(stable xontinaental margin),另一类为活动大陆边缘(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1.稳定性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又称为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其特点是大陆与大洋呈连续过度关系,没有海沟,缺少地震和岩浆活动。

一般由以下单元组成(图9-24)。

(1)陆架(continental shelf)也叫大陆棚。

是从大陆向外倾斜的平缓平台,海底坡度平均约0.1°。

其最大宽度可达1300km,平均宽75km,最大水深200~500m。

(2)陆坡(continental slope)也叫大陆斜坡。

大陆架向外海延续的部分。

其海底倾斜度3°~6°,平均为4°17′。

它是海底地形的显著转折带。

大炉坡的宽度为数十到数百千米不等,大陆坡的基部水深为1400~3200m。

(3)陆隆(continental rise)也叫大陆麓、大陆裙、大陆基、大陆阶等。

位于大陆坡脚一下,向大洋一侧过渡为深海平原。

坡地较大陆坡和缓,一般小于1/400。

宽度从数百到近千千米不等,最大宽度达1000km。

是沉积物堆积较厚的地区。

由于坡度很小,与深海洋盆不易区别,一些学者将其置于大洋盆地单元。

陆架、陆坡与陆隆因此环绕着大陆,组成广阔的稳定大陆边缘,是构造上极其稳定的地区。

当今的大西洋东西两侧与大陆的连接带就是典型的稳定性大陆边缘。

它是从大陆岩石圈用过裂解扩张、伸展变薄演变而来的,故其地壳厚度较陆壳为小,较洋壳大。

(4)大洋盆地(oceanic basin)位于陆隆之外,大洋盆地中的平坦地区称为深海平原(deep-sea plain)。

其地形坡度<1/1000,是固体地球表面最平坦的地区,也是海水最深的地区,一般水深为4600~5500m。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胡经国第一节活动大陆边缘一、大陆边缘概述㈠、大陆边缘的大地构造特征根据所属构造环境,大陆地壳可以分为两部分:①、大陆边缘地壳;②、大陆内部地壳。

大陆边缘处于陆壳与洋壳的过渡地带,大陆边缘地壳属于过渡性地壳。

大陆边缘是陆源成因和海洋成因沉积物的交汇处。

陆壳的垂直运动和洋壳的水平运动在大陆边缘同时发生。

这里成为内外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集中地带。

㈡、大陆边缘按构造活动性分类按构造活动性,大陆边缘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活动(俯冲)大陆边缘和被动(张裂)大陆边缘。

1、活动大陆边缘的结构划分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汇聚型大陆边缘)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火山(岛)弧体系以及海沟-岛弧向陆侧的边缘海盆(大陆隆不发育)。

2、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划分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离散型大陆边缘、拖曳型大陆边缘)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二、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基本特征活动大陆边缘代表汇聚型板块边界。

它又分为环太平洋型和喜马拉雅型两种类型。

其中,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1、洋侧存在深度达6000米以上的深海沟;洋壳沿着海沟-俯冲带消减,而陆壳则增生加厚。

2、陆侧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紧靠大陆一侧,向深部下插的洋壳板块受热熔融,产生岩浆,导致安山岩质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岛)弧。

3、深部经常有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上的深源地震发生;海沟底部大洋板块沿震源分布面即贝尼奥夫带下插(向下俯冲),因而地震都沿贝尼奥夫带发生。

三、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分类㈠、按有无边缘海盆地分类按弧后盆地是否进一步拉张破裂并发育成为具有洋壳特征的边缘海盆地,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可分为以下两种型式:1、发育有边缘海盆地的型式该型式即是发育有边缘海盆地的、组成西太平洋型沟-弧-盆的型式。

2、没有发育边缘海盆地的型式该型式即是没有发育边缘海盆地的、组成东太平洋型沟-弧山链的型式,又叫做安第斯型沟-弧系活动大陆边缘。

活动型大陆边缘特点

活动型大陆边缘特点
毕尼奥夫带的概念
3、海底火山与火山岛链的意义 热点的发现:
热点与夏威夷群岛
根据热点可以推测洋底运动速度大约是每年数厘米
海底扩张说:
二十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 提出,此后赫斯做了深入阐述:洋底在洋脊 裂谷带形成、分裂,并不断向两侧扩张,同 时老的洋底在海沟处俯冲消减,因而洋底不 断更新,洋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在软流圈上 运动的结果,运动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 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则是 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部,就造 成大陆的分裂和随后的大洋开启。
6. 大陆碰撞阶段:海洋消失, 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 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
第三节 板块构造学说
1967年,美国的摩根、英国麦肯齐、法国勒皮雄等人, 将海底扩张原理扩展至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 岩石圈运动和演化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称为 板块构造学说或新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理论到今天 仍然在不断充实完善。
全球板块划分
课后作业:
1.何谓岩层产状三要素?有哪几种表示 方法?
2.如何识别褶皱并判断其类型? 3.如何识别断层? 4.岩层有哪几种接触关系?各反映何种
地质意义? 5.用板块俯冲观点解释全球火山地震分
布规律 6.比较两种大陆边缘的特征
聚敛型板块边界(挤压型边界):两个相邻板块作 相向运动,大洋板块在此俯冲潜没,因此是一种消减 性板块边界,常形成沟-弧-盆体系,伴随着强烈的 地震、火山活动,这种边界以太平洋两侧为典型代表。
剪切型板块边界(平错型边界):这种边界岩石圈 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也会引起 一定程度的地震和构造活动,以转换断层最为典型。
海洋的开闭——威尔逊旋回
(1). 萌芽阶段:岩石圈受拉力变薄,地表张裂。

大地构造与成矿(岛弧与活动大陆边缘)

大地构造与成矿(岛弧与活动大陆边缘)








从海沟向消减带的倾斜方向,岩石地球化学,即 元素、元素比值、同位素的丰度有如下的系统变 化: Fe(或FeO*)、Mg(或MgO)、Ca(或CaO)、重 REE(从Tb一Lu)、Y、K/Rb、Na/K等逐渐减 少 K(或K20)、Na2O+K20、K20/Na20、SiO2、 K2O/SiO2,Rb、Ba、Cs、P、Pb、U、Th、轻 REE(从La一Sm)、Th/U、Rb/Sr、La/Yb、 Sr87/Sr86等逐渐增加。

岩浆弧(又称内弧、 主弧、火山弧)
海沟坡折(又称构造 隆起、构造弧、外弧脊)
外部隆起
弧间盆地 边缘陡峭并以岛弧 与外界相隔,仅有 很薄的深海沉积物
在弧前盆地中,沉积类型复杂, 以富含钙碱性火山岩屑的复理石 建造、厚层杂砂岩、泥岩和缺少 碳酸盐岩为特征。
岛弧一大陆盆地 中心为薄层深海沉积物,两侧为巨厚的滨海-浅海相、 三角洲相砂泥质、碳酸盐沉积物和深水浊流沉积物, 靠岛弧一侧夹有大量火山碎屑物和凝灰岩。
弧间盆地 岛弧一大陆 盆地
弧后前陆盆 地(安第斯)
5、岩浆活动 沟、弧地区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复杂 基底不同 演化阶段不同 距离俯冲带的深度不同

岩浆岩共生组合不一样,有一定的时空 变化规律
(1)海沟与弧沟间隙的岩浆岩共生组合 弧沟间隙(宽度约150一300公里)一般无岩 浆活动 海沟内坡有蛇绿岩套


2)Mineral Deposits in outer arc 组合 成因 矿床类型/金 属 仰冲蛇绿 洋底喷流沉 Cyprus-type stratiform Cu 岩 积硫化物 Fe Podiform Cr 仰冲蛇绿 岩浆型 岩 花岗岩 岩浆-天水热 Sn W 液 U 花岗岩

第二章 构造地貌(修)

第二章 构造地貌(修)

• 2、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 地貌特征: 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由海沟
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 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 成因:这里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冲撞挤压的
地带,当大洋板块自洋脊向两侧移动时,由于洋 壳板块的岩石密度大,位臵较低,遇到大陆板块 时,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上形成深 海沟以及与其平行的山脉或岛链。

– –
– 2、事实:动态均衡理论——地壳厚度是不一的,密度也是
不均一的(根据W.汉斯克的意见,实际地壳均衡63%是艾里模式 来成,而37%由普拉特模式进行)。 任何部分发生比重上或体积 上的改变,则会造成地壳均衡的调整,既地壳均衡异常。地壳由 老的均衡向新的均衡不断发展。这种均衡运动的根本动因是地球 内部的物质运动,它就是大洋与大陆形成的根本原因。
北、中、南,中间有吐鲁番、哈密,艾比湖等盆地
• 山体断裂升降活动剧烈。如天山升降幅度达11000-15000米。
2.断块山与断陷谷
• A、成因:在古生代的板块内部稳定区,由于新生代强烈 的断块运动,岩层断裂上升而形成的山地称为断块山,相 对下降的称为断陷谷,二者往往伴生。
• B、地貌特点: • 断块山山坡一般为急陡的断层崖,山形呈地垒式或掀斜 式。P20 图。如我国的太行山、吕梁山、恒山、贺兰山、 庐山、泰山 • 断陷谷横剖面呈地堑形或簸箕形,有很厚的堆积层。如
我国的汾河和渭河谷地
(三)、板块内部稳定区的构造地貌 • 该区长期以来构造宁静,新生代构造运动 大多表现为大面积的拱起和拗陷。 • 1、高原 • 2、盆地 • 3、平原
• 1、高原:
• A、成因:是板块内部大面积的拱起区后受外力微弱侵蚀 切割的结果。如非洲、巴西、青藏、蒙古等高原。 • B、地貌特点: • 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相对高度500m以上,形态单一, 起伏不大的广大地面; • 边缘为受到强烈侵蚀的陡坡或起伏显著的山地; • 坡麓往往有来自高原边缘的粗大碎屑物

地貌学知识整理剖析

地貌学知识整理剖析

地貌学知识整理剖析第二章构造地貌复习要点1、构造地貌规模分级;一: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二: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三:地质构造地貌—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2、地壳均衡理论;固体的地壳在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快体一样,地壳厚的地点,突出地表愈高.插入下部地幔愈深;反之,地亮薄的地点,插入下部地幔愈浅。

如此就形成地壳均衡。

3、全球有三大构造活动地貌带(名称、特点);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集中了世界上60%的活火山和绝大部分的深源地震,并伴有极其频繁的浅、中源地震。

新生代地层因受构造活动造成比较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也是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所在。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地震频繁,某些段降有火山活动。

新生代地层受强烈水平挤压作用呈现大规模逆掩推覆现象。

洋脊裂谷带:地形起伏较缓,新生代岩层形变错位别强,非常少有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弱。

4、洋底构造地貌的类型;(1)大洋中脊(2)大洋盆地:海岭、深海平原、海沟5、活动大陆边缘的类型和特点: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以太平洋的东岸最为典型。

由海沟与边缘山脉组成,大陆架很狭窄。

东亚型大陆边缘:以东亚的大陆边缘最为典型。

自海向陆依次浮现海沟、岛弧和弧后盆地,构造复杂多样。

陆缘弧:指陆地和火山岛弧之间的弧后盆地的基底具有典型陆壳性质,并因有丰富的陆源碎屑堆积,成为浅海大陆架,其陆壳向来延伸到火山岛弧区域。

边缘湖:它的弧后盆地基底更多的具有洋壳性质,并往往成为深达2千米左右的海盆,而火山岛弧的基底却具有陆壳性质。

洋内湖:包括弧后盆地和火山岛弧在内的整个基底都由洋壳组成。

6、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重点掌握单歪地貌)。

断裂地貌:断层崖、断层线崖、断层谷、掀歪山褶皱地貌:单歪地貌(向一具方向倾歪的状态称为单歪构造。

发育在构造盆地的边缘、穹窿高地的边缘、褶曲两翼等的单向倾歪岩层上的地貌,统称为单歪地貌。

05大陆边缘地形_海洋地质学系列

05大陆边缘地形_海洋地质学系列

W.L.C
二、大陆架地形
W.L.C
二、大陆架地形
(-)大陆架的地形特征
世界陆架上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特征地形: 1.海底阶地 世界各地宽广的大陆架上,往往存在数级不同深度的海 底阶地。从滨外向外海逐级下降。世界陆架较明显的阶地 面有水深 15m , 32m , 52m , 68m 和 100m 等五级;日本经 过精密测量得出主要为三级,水深 20m 以上为现代形成, 水深 30—50m 的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后形成,水深 100 ~ 130m阶地面为末次冰期最盛期形成。
沉溺河谷和冰川谷等海底谷地世界上研究较详细的陆架上沉溺河谷是美国东岸世界上研究较详细的陆架上沉溺河谷是美国东岸外长岛以南大陆架上的水下谷地外长岛以南大陆架上的水下谷地从长岛岸外开始直至陆架外缘水深从长岛岸外开始直至陆架外缘水深80m处分二大陆架地形wlc叉并堆积了一个出口扇而消失未与陆坡上的海底峡谷相连谷地宽由叉并堆积了一个出口扇而消失未与陆坡上的海底峡谷相连谷地宽由7km扩大到出口处25km谷底最深处达谷底最深处达100m属于典型的属于典型的沉溺河谷
W.L.C
二、大陆架地形
3. 陆架边缘堤
这类边缘堤在太平洋西海岸十分普遍,如白令海陆架南侧有 已埋藏的边缘堤,阻隔了新生代以来厚达3 000m的沉积物,目前 仅普里比格夫群岛出露在陆架东南缘,此外,南北美大西洋沿岸 的陆架外缘都有这类埋藏堤,如巴西、阿根廷等沿岸这类埋藏堤 高于基岩面1 000~3 000m,对陆架上沉积物起阻隔作用。 墨西哥湾北缘陆架由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建造而成,陆架边缘 有断层和刺穿盐丘形成的边缘堤。非洲西海岸,从摩洛哥到安哥
这类砂丘群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也 有发育,北海陆架上也发现有线状 潮流沙脊,北美中大西洋陆架上发 现有潮流砂脊、风暴流砂脊等。我 国黄海陆架上发现距今2 000年的 砂脊,它们形成于海面稳定、潮流 作用强、有丰富砂屑供应的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内容:岩石圈被许多活动带如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 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许多块体--板块,它们被驮 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 板块边缘称为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 本上控制勒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板块边界的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拉张型边界):在此处岩石圈张裂, 地幔物质涌出,形成新的地壳物质,因此这是一种生长 性板块边界,这种边界伴随着高热流值和浅源地震,主 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还包括大陆裂谷。
磁异常条带的发现
❖地球磁极反转
地球南北磁极大约以 100万年为周期会反 正反转。
保持一定地磁极性的 大阶段称为期,期 间包含的短暂地磁 反向时期称为事件。
洋脊涌出的 玄武岩应当 记录了不同 时期的地磁 反转情况, 而且洋脊两 侧应当呈对 称分布。
大洋底的磁异常条带的对称分布
转换断层的发现
转换作业:
1.何谓岩层产状三要素?有哪几种表示 方法?
2.如何识别褶皱并判断其类型? 3.如何识别断层? 4.岩层有哪几种接触关系?各反映何种
地质意义? 5.用板块俯冲观点解释全球火山地震分
布规律 6.比较两种大陆边缘的特征
海洋的开闭——威尔逊旋回
(1). 萌芽阶段:岩石圈受拉力变薄,地表张裂。
(2). 幼年阶段:海洋初成,海湾式的狭窄盆地。
3. 成熟阶段:广阔的大洋,其中部为洋脊,两侧稳定大陆边缘。
4. 收缩阶段:沿稳定大陆边缘与洋底交接带,岩石圈发生断裂, 洋壳俯冲形成岛孤-海沟或山孤-海沟。
5. 结束阶段:大洋板块进一 步俯冲,残留狭窄的洋盆。
聚敛型板块边界(挤压型边界):两个相邻板块作 相向运动,大洋板块在此俯冲潜没,因此是一种消减 性板块边界,常形成沟-弧-盆体系,伴随着强烈的 地震、火山活动,这种边界以太平洋两侧为典型代表。
剪切型板块边界(平错型边界):这种边界岩石圈 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也会引起 一定程度的地震和构造活动,以转换断层最为典型。
毕尼奥夫带的概念
3、海底火山与火山岛链的意义 热点的发现:
热点与夏威夷群岛
根据热点可以推测洋底运动速度大约是每年数厘米
海底扩张说:
二十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 提出,此后赫斯做了深入阐述:洋底在洋脊 裂谷带形成、分裂,并不断向两侧扩张,同 时老的洋底在海沟处俯冲消减,因而洋底不 断更新,洋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在软流圈上 运动的结果,运动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 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则是 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部,就造 成大陆的分裂和随后的大洋开启。
6. 大陆碰撞阶段:海洋消失, 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 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
第三节 板块构造学说
1967年,美国的摩根、英国麦肯齐、法国勒皮雄等人, 将海底扩张原理扩展至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 岩石圈运动和演化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称为 板块构造学说或新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理论到今天 仍然在不断充实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