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形式与理论价值
从柏拉图的艺术观看艺术的价值
![从柏拉图的艺术观看艺术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8095a9948d7c1c709a14568.png)
2018年第2期现代园艺从柏拉图的艺术观看艺术的价值陈曦柳成辉(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陕西西安710032)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艺术价值的问题争执不下。
英国画家雷诺兹曾经说过:“艺术使自然更完美”。
德国哲学家尼采也曾说过:“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
艺术不仅寄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柏拉图却有着不同的观点,柏拉图对于艺术持有矛盾的观点。
关键词:柏拉图;艺术;艺术观;矛盾;价值1理论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艺术随处可见,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引导性。
具体来说,艺术品包括音乐、舞蹈、电影、绘画、书法和广播等艺术形式,好的艺术品能够用最基础、最浅显和最根本的概念,引发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2柏拉图的艺术观从理论上来说,柏拉图贬低艺术,他认为艺术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在其论述中,艺术可以激发情感,但是艺术不能唤醒理智,情感不能让人理智思考,但是思考具有社会实用性,所以艺术不具有社会实用性,柏拉图认为应废除艺术。
柏拉图将现实世界分成了3种存在:第1种是形式,第2种是日常物品,第3种是艺术品。
手工艺人创造了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而艺术家创作了艺术品。
柏拉图认为,手工艺人比艺术家更接近真实,真实就是柏拉图提出的第1种存在———形式。
形式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不经历发展变化,形而上的理想化的一种概念。
这种观点与其哲学思想密不可分。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说,将人类生活的世界分为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可感世界虚假而不真实。
由于这种理念的主导,柏拉图在整体上否定了可感世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在他看来,手工艺人能够创造出随时空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日产用品,而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却只是对日常用品的再创,复制品的再复制,因此,艺术家的地位低于工匠。
从这点来看,柏拉图作为伟大的哲学家,他对艺术抱有很深的怀疑态度。
他认为艺术只能激发感情,而不能唤醒人们的理智。
人们在观看艺术作品时,可能会被艺术作品感染,从而激发心灵深处的一些情感,但是这些情感却不能促使人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19ad08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1.png)
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问题一直是艺术界核心问题,只有全方位理解了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及关系,才能理清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西方美学理论创始人黑格尔曾说过:“内容与完全适应内容的形式达到了既独立又完整的统一,故而形成了一种自由有机的整体,这即是艺术的中心。
”[1]这句话清楚地向我们解释了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相互统一的。
一、内容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1.内容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艺术内容,即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
艺术作品的内容产生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理解,它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及包含的意义,作品的内容反映了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社会现状的见解看法与态度。
细细品鉴著名画家萨金特的水彩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色彩明艳,画面富有生命力与节奏感,其代表作《达芙妮》描绘了在蓝天绿树包裹下的纯白大理石雕塑,画面有着强烈对比度和层次感,阳光与蓝天给观者以明媚美好之感,这类的水彩作品正表现出萨金特对意大利以及生活的热爱,这种向往与热爱即是他作品的内容所在。
2.内容由题材和主题构成艺术内容主要由题材和主题构成,广义上来讲艺术作品的题材是艺术作品取材的范围,例如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等等,从狭义上来看,题材又是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的完整的生活素材,社会材料。
[¹]主题即主旨,中心思想,它是艺术创作的前提。
一般情况下,艺术作品的题材是显而易见的,而主题则需要观赏者理解和体会。
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根据想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题材尤为重要。
3.对作品内容的掌握因人而异艺术作品的内容也是引导观赏者深入了解作品和画家精神世界的桥梁,美国水彩画家怀斯的水彩作品常采用美国民间的风土人情为题材,我们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他对乡下平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我们从蒙克的《呐喊》中却能体会到别样的内容意蕴,《呐喊》用扭曲夸张的表现形式描绘了一名憔悴男子呐喊时的形象,我们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蒙克内心的压抑、恐惧无助、紧张和疯狂。
艺术史的理论
![艺术史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d19aa6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b.png)
艺术史的理论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艺术史是研究艺术作品的发展、变迁和演变的学科。
艺术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探究其文化、社会和时代的背景,了解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过程。
艺术史的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形式主义和内容主义。
形式主义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美学品质,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构成方式、技巧和手法。
内容主义则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形式主义在20世纪初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代表形式主义思想的艺术家和理论家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形式——艺术作品在表达美感方面是最真实和最完美的形式。
这种观点主张全然抛弃作品的内容,把注意力放在作品的形式美上。
形式主义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然而其弊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来:对于作品内容的忽视导致了有些艺术作品的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内容主义的理论主张通过作品的内容去评价它的价值。
艺术作品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内容更为关键。
艺术家应该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挑战社会与文化的传统观念。
内容主义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这个时期,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成为了主要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这使得作品中的情感及其时代背景成为了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内容主义的理论也开始表现出弊端。
内容主义主张艺术作品应该传达特定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意义,这使得一些艺术作品在其形式上受到限制,许多艺术作品在传达内容时显得刻板和枯燥。
因此,当前的理论倾向是综合两种主义的理论,也就是把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评价艺术作品的作品价值,即形式内容主义。
"形式内容主义"抹除了过去形式主义者和内容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形式与内容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它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既要有高超的技巧和技术,又要能够表达内在的意义,将它的艺术形式与文化背景融为一体。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fa01b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d.png)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本质特征?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思想性D. 实用性答案:D2. 以下哪个不属于艺术的表现手法?A. 夸张B. 对比C. 写实D. 推理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审美功能?A. 陶冶情操B. 启迪智慧C. 娱乐消遣D. 传达思想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认知功能?A. 反映现实B. 揭示历史C. 表达情感D. 探索未知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A. 独特性B. 普遍性C. 永恒性D. 时效性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分类标准?A. 表现手法B. 创作方法C. 艺术形式D. 审美价值答案:D7. 以下哪个不属于艺术的种类?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管理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绘画的艺术特点?A. 色彩丰富B. 造型生动C. 空间感强D. 动态感强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雕塑的艺术特点?A. 三维空间B. 造型凝练C. 动态感强D. 表情生动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音乐的艺术特点?A. 节奏感强B. 旋律优美C. 表现力丰富D. 视觉性强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艺术的本质特征。
答案:艺术的本质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
形象性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内容;情感性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思想性是指艺术作品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2. 请简述艺术的表现手法。
答案:艺术的表现手法包括夸张、对比、写实和推理等。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些特点来突出其形象;对比是通过对比两种相反或对立的元素来强调其差异;写实是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事物;推理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3. 请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
答案:艺术的审美功能包括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娱乐消遣和传达思想等。
陶冶情操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道德品质;启迪智慧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智慧;娱乐消遣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带给人们愉悦和放松;传达思想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作者的思想观念。
关于从形式概念的演变看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关于从形式概念的演变看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d86db0e856a561253d36f8d.png)
关于从形式概念的演变看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形式是内容本身所固有的,感性形式显现理性内容;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强调形式在艺术中的核心性,认为艺术形式是艺术的本体存在。
内容与形式是构成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因素,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是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形式;审美形式;艺术形式;内容“形式”是美学问题中的一个概念。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四因”说,他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都有4种根本原因,即事物由以产生并始终存在事物之内的质料因,如塑像的铜、酒杯的银;陈述事物本质含义的形式因,如决定音程的二比一的比例以及一般的数;动静最初根源的动力因,如出主意的人;事物所“为了什么”的目的因。
“形式”被亚里士多德看作是事物的存在。
在此之后,古典美学形式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形式观念纳入到对艺术创造过程的解释中,而“审美形式”则成为西马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古典美学形式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感性形式显现理性内容在黑格尔美学体系的诸种形式观念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外在的感性形象,它不但能显现美,而且构成了艺术美存在的理由。
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只存在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中。
抽象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虽然重要,但不能仅仅以抽象的思想出现,而应该化成有血有肉的感性形象,这样才能达到艺术所要求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如果艺术作品不遵守这个原则,那么,艺术的想象和感性的方面就变成一种外在的装饰,而艺术作品也就被割裂开来,形式与内容就不相融合了。
他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1](P87)在这里,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首先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
黑格尔进一步指出:艺术形式是内容本身所固有的。
试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试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5b6a8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a.png)
标题: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一、概述内容和形式是艺术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展开探讨。
二、内容和形式的含义1. 内容内容是艺术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是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核心。
2. 形式形式是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段。
它包括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节奏、结构、表现手法等。
三、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1. 内容决定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了它的形式表现方式。
不同的主题和情感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传达,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2. 形式服务内容艺术作品的形式应当是为内容服务的工具,它应当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起到突出、强化和传递内容的作用。
3.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应当相统一,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方式,内容是形式的内在需求。
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品才能够达到艺术的高度。
四、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意义1. 传达意义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决定了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品才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义。
2. 提高审美价值艺术作品通过内容和形式的融会贯通,能够提高其审美价值。
艺术作品不仅要给人以审美享受,更要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提高其审美价值。
3. 增强艺术感染力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对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作品才能够更好地感染观众,产生美的共鸣。
五、结论内容和形式是艺术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
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了其形式表现方式,形式应当是为内容服务的工具,内容与形式应当相统一。
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艺术作品更好地传达意义,提高审美价值,增强艺术感染力。
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应当充分重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求作品的艺术效果达到更高的境界。
六、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对比分析内容和形式在艺术作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意蕴和文化价值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意蕴和文化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2dc52c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e.png)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意蕴和文化价值颜真卿(709年-785年)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风格沉雄浑厚,落笔有力,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
颜真卿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一、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意蕴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有“神韵超逸,气势恢宏”的特点。
他的书法气韵呼之欲出,落笔刚劲有力,富有动感和节奏感。
颜真卿的作品中,往往伴随着自然景物如山水草木,更好地表现出意境。
在意境的表现上,颜真卿特别擅长运用一种气势磅礴的手法,将文化内涵和情感意境融为一体,书法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
例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中,“雄浑险劲”的笔锋与“高楼入云”、“数尺春泉”等自然景色互相体现,形成了一种浩荡壮阔的意境。
颜真卿的书法还能够表达记录历史的功能。
他的碑刻,记录着唐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风貌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颜勤礼碑》,对唐代文化名流颜师古、勤礼、吴筠等的事迹进行了记录。
这一碑文不仅记录了历史,更表现了颜真卿的高超书法技艺。
二、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颜真卿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久负盛名的大家之一,他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理论在中国书法界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对后人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影响了唐代后期及五代、宋代、明代的书法风格,其书法风格成为后世备受推崇和模仿的对象。
其次,颜真卿对中国书法理论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对书法的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对后代书法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境界。
颜真卿善于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让书法作品融合自然,表现出中国文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他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内在含义和特征。
总之,颜真卿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他的贡献不可小视。
对于学习和传承中国书法文化,了解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意蕴和文化价值,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抽象艺术在艺术发展史中的理论价值
![抽象艺术在艺术发展史中的理论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3c0bf2210661ed9ac51f306.png)
西方绘 画从古 典主 义到浪 漫主义 ,继 而印 象主义 等派 的奔放 的、激 荡 的、粗犷 的语 言不 同,抒情 因素表 达 的是 别 , 以至 抽 象 主 义, 在不 停 的 转变 。2 O世纪 上 半 期 ,在 种 内敛 的、恬静 的、细腻 的艺术语 言 。观 念因 素是艺 术
一
欧美 国家 中 出现 了与传 统美术 分道 扬镳 的各种 美术 思潮和 经 验 与 日常生 活经 验的产 物 ,这几种 因素 是在对 自然物 象 流派 ,这就 是我们 熟知 的 “ 现 代主 义艺术 ” 。在 这一 时期 , 和 客观 事实分 析之后 所产 生 的结果 ,是对 自然物 象和客 观 野兽 主 义 、立体 主义 、表 现 主义 、达 达主 义 、未 来主 义 、 事 实 的内在秩 序 与结构 的发现 与表达 ,是超 越真 实 的精 神 超现 实主义 、抽 象主义 ……等 等风 格流派 ,先后 如 雨后春 体 验 。
此外 ,抽 象 绘 画它 不 同于 2 O世 纪 的其它 流 派 ,它 不 是 一个 有 宣 言 和 纲领 的社 团 。第 一次 世 界 大 战前 后 的 抽 象 主 义艺 术 家 最有 代 表 性 的是 俄 国人 康 定 斯 基和 荷 兰 人 P . 蒙德 里安 以及 由他创 建 的风格派 。前 者主要 是抒 情抽 象 的 艺术家 ,后者 开拓 了几何 抽象 主义 的道路 。俄 国以马 列
另一方面表现在思想观念上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o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
喀
抽象艺术在艺术发展史 中的理论价值
西 安 工 程 学
摘 要 :作为 2 O 世 纪初 叶 出现的 新的 艺术视 觉样 式 ,作 为背 弃现 实和具 象绘 画形 式 的艺术 视觉 样 式,抽象 绘 画形 式是超越个 人 日常生活经 验的 。抽 象绘 画试 图建立 一个完 完全 全 非实在 的形象 世界 ,具有独特 的理论价 值。 关键 词 :抽象 主义 ;绘 画形式 ;审美
艺术考研知识点总结
![艺术考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73a1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9.png)
艺术考研知识点总结一、美术学理论基础美术学理论基础是美术考研的重要考察内容,包括美术的概念、美术的形式、美术的表现手段和美术的发展历程等方面。
1.美术的概念:美术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
2.美术的形式:美术的形式可以分为绘画、雕塑、版画、摄影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特点。
3.美术的表现手段:美术的表现手段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感、透视、构图等,通过这些手段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美术的发展历程:美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美术和现代美术,古代美术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美术和西方古代美术,现代美术主要包括中国现代美术和西方现代美术。
每个历程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二、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对于掌握美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是人们对物体表面反射或发射光的视觉感觉,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纯色、明度和色相等方面,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可以构建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效果。
3.色彩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效果,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对比色对比等多种对比形式,通过这些对比可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
4.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可以通过构图、搭配和运用等方式来表现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三、绘画基础知识绘画基础知识是美术考研的重点考察内容,主要包括素描、油画、水彩画、版画等方面。
1.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包括静物、人物、风景等素描形式,通过对线条、透视和视觉效果等方面的掌握可以提高绘画能力。
2.油画:油画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可以表现出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意义。
3.水彩画:水彩画是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清新的色彩和柔和的笔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感和情感。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看艺术形式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看艺术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c5c42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e.png)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看艺术形式【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对艺术形式的研究中,通过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对艺术形式的解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实践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文章结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观点,探讨了其对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和理论价值。
未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仍将致力于深化对艺术形式的研究,推动艺术理论的发展,为当代艺术的创新和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艺术形式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艺术形式、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基本观点、解读、研究成果、分析、实践研究、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启示、理论价值、当代艺术1. 引言1.1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历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西方文艺界兴起,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艺理论体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主要以批判性分析为主,关注艺术作品中的社会内容和阶级性。
代表人物有乌尔里希斯、本雅明等。
接着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高峰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基于文化批判理论的文化学派和提出符号学视角的符号学派等。
代表人物有阿尔都塞、斯派兹、霍洛维茨等。
随后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后现代主义挑战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这个阶段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引发了对文艺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的浪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发展,对于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观点2.艺术形式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墨画与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比较
![水墨画与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3ea35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1.png)
水墨画与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比较水墨画与油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水墨画水墨画起源于中国,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墨画以黑白灰为主,通过水墨的深浅和水的浓淡,来表现画面的虚实和色调的变化。
水墨画最重要的传统技法为“写意”,即画家在一定的主题和题材基础上,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现出画家的个性和自我。
水墨画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以舒展、静谧、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等特点来吸引观赏者。
水墨画的审美价值体现在:表现自然万物的美丽和神秘,以及揭示人物的性格和人生。
同时,水墨画还强调笔墨的节奏和速度,以及空白与墨迹的相互配合,形成独特的动感和抒情效果。
二、油画油画起源于欧洲,是一种以油彩为媒介材料的绘画形式。
相较于水墨画,油画色彩鲜艳且细腻,可以在画面表现出更加精细的细节和纹理。
油画可以描绘出更为真实、生动的形象和场景。
油画最主要的特点是技法的严谨,画家需要掌握严格的理论和技巧,并追求逼真和写实。
油画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展现出严谨的创作过程,力求真实而有深度的画面,揭示出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生命力的美丽。
三、水墨画与油画的比较水墨画和油画虽然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但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是可以相互比较和交融的。
水墨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既能表现出丰富的内蕴,又能用简约、神秘的笔触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油画则更加现实、真实,能够泼洒大胆的色彩和线条,表现出豪放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
水墨画和油画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源于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并以艺术为媒介,将创作者所感所悟传递给观众。
总之,水墨画和油画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上都各有优点,无法孰优孰劣。
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和陈规,从两种艺术形式中寻求文化交流与艺术创新,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审美空间。
艺术风格的形式有哪些关键关键构成因
![艺术风格的形式有哪些关键关键构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8b7e52c0bb4cf7ec4afed057.png)
艺术家的风格是艺术家本人精神风貌、思想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论风格》一文中提到“风格即人”的著名论点,马克思对此十分赞赏,并阐述过类似的见解。在许多评论家看来,艺术风格不是别的,正是创作主体思想、审美意识的表现方式,是艺术家本人的印记和标志。
其二,稳定性
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是指艺术家特定的风格特点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创作的许多阶段和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和艺术家的性格、情感、气质等关系较大,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继承性,也是形成艺术风格相对稳定性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个艺术家在自己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会逐渐使自身的审美意识得以充实和完善,这种审美意识的确立,是一个人全部心理因素及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综合发挥作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它甚至会促使自己形成独具特色的思维定势和审美定势,使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在创作生涯中持续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而艺术家的风格,正是审美意识或观念的具体显现。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为人们认识艺术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人们可以从这种相对稳定的风格特色中寻觅到属于艺术家本人的东西,并沿着这种特色所形成的轨迹,考察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果的价值。
艺术风格还是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由于风格的存在与发展深刻地体现了艺术的内在规律,因而它很早就成为艺术理论家关注的重要方面。风格最早是指人的风度与品格,后来才移入艺术。在我国艺术理论的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风格理论。诸如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和“体”,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体性”、“风骨”、“风貌”,钟嵘《诗品》中的“味”,以及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都是对风格的分析与阐释。近代以来,国内外的艺术理论界更是注重对风格的研究,把它作为分析、认识艺术现状与规律的主要渠道之一。
对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
![对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50ec7addccda38376baf8b.png)
对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一书中提出一种审美假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在贝尔看来,审美的情感不同于生活中的情感,只是一种纯形式的情感,人们在审美时,不需要生活的观念和激情,只需要对形式、色彩感和三度空间的知识,审美是超然于生活之上的。
基于这种认识,贝尔否定叙述性的艺术品,认为这类作品只具有心理、历史方面的价值,不能从审美上感动人。
他尤其称赞原始艺术,认为原始艺术通常不带有叙述性质,看不到精确的再现,只能看到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之有意味,是因为形式后面隐藏着物自体和终极实在本身。
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就是把握这个“终极实在”,人们不能靠理智和情感来把握这个“实在”,只能在纯形式的直觉中,才能把握它。
贝尔的假说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意味的形式”成了美学中最流行的口头禅。
贝尔首先在回答“什么是艺术”问题时,提出了艺术乃“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审美假说。
他认为,所谓的艺术品,会给反应敏捷的人以特殊的审美感情。
他想找到的正是“唤起我们审美感情的一切审美对象中普遍的而又是它们特有的性质”,这样“就会找到艺术品的基本性质,即,将艺术品与其它一切物品区别开来的性质”(P3)。
于是贝尔提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离开它,艺术品就不成其为艺术品;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没有。
”即贝尔是由情感出发来探讨审美和艺术本质的。
“有意味的形式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艺术家的感情只有通过形式来表现,因为唯有形式才能调动审美感情”,“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之基本性质”。
艺术和设计的理论和应用
![艺术和设计的理论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1756d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1.png)
艺术和设计的理论和应用艺术和设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理论有很多交集。
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可以被看作是设计的灵感来源,而设计则是将艺术转化为实用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
在本文中,将讨论艺术和设计的理论和应用。
一、艺术的理论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都对艺术的概念和风格有所影响。
然而,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视化的表达,是对人类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探索,因此它与设计不同,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和规则。
在艺术的理论中,常常提到的是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创作意图是指艺术家创作的动机和目的,而表达方式则是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艺术和设计有一个不同的角度是艺术重在表达性和丰富性,而设计则更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二、设计的理论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是将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
就像艺术家将情感和思想转化为艺术作品一样,设计师将理念和需求转化为产品。
在设计的理论中,有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例如比例、对称、颜色、形状等,这些原则是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美观、实用的产品的基础。
除了基本设计原则,现代设计还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例如,用户体验设计(UX design)被视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方向,它关注用户感受和需求,通过科技和创新来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将设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艺术和设计的应用艺术和设计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在现代社会中它们常常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成为设计灵感的源泉,也可以被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例如,在服装设计中经常使用各种艺术元素来加强创意性和时尚感。
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我们身边的所有物品都需要设计师的参与。
从汽车、家电、建筑到手机、APP,都需要设计师的劳动。
设计的应用不仅仅是单个的产品,更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总而言之,艺术和设计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理论和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艺术本质的四种主流学说
![艺术本质的四种主流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2b26c7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0.png)
艺术本质的四种主流学说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文艺创作和审美理论研究中,有许多关于艺术本质的学说和理论。
本文将介绍四种主流学说,分别是表现主义学说、形式主义学说、主观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学说。
一、表现主义学说表现主义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通过艺术家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
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个人风格,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鸣。
表现主义强调艺术家对内心世界的直观体验和情感表达,通过夸张、变形和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内心的冲动和矛盾。
二、形式主义学说形式主义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
艺术作品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媒介,更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
形式主义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结构合理性,注重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的运用。
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艺术性和审美效果,而不在于作品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三、主观主义学说主观主义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反映,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理解和表达。
主观主义强调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个性,注重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主观主义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对人们情感和意识的触动,能够激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学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
艺术作品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强调艺术作品的现实性和社会性,注重艺术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改变。
艺术本质的四种主流学说分别是表现主义学说、形式主义学说、主观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学说。
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和关注点出发,解读和阐释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在实际的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学说和理论,为艺术作品赋予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关于艺术的参考文献
![关于艺术的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859f395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b.png)
关于艺术的参考文献
艺术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可以从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多方面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发展。
今天,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艺术的参考文献,以便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内在价值。
首先,《艺术史》是一本必读的参考书籍,其中介绍了艺术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文化期间艺术的变化,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艺术的历史。
其次,《艺术理论》是艺术家和艺术研究者们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艺术的特殊性和它从不同角度带来的价值。
此外,《艺术评论》也是一本重要的参考文献,它收集了不同艺术家的评论,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观点。
最后,《文艺复兴史》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参考书,其中记述了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以及各种艺术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如何发展。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重要性和其影响。
论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论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ceb2e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c.png)
【导言】1. 内容与形式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面貌和内涵。
2. 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深入探讨这一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为读者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魅力奠定基础。
【论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1.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是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主题等,而形式则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包括艺术手法、表现技巧等。
2. 二者相辅相成:内容是作品的灵魂,形式则是其外在的表现方式。
没有内容,形式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形式,内容也无法真正得到传达。
3. 内容决定形式:每一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内容特点,不同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从而更好地传达作品的内涵。
4. 形式服从内容:形式虽然是作品的外在表现,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内容,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信息。
5. 内容与形式的区别与统一:在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又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面貌。
【论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意义】1. 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品才能够做到内涵丰富、形式美观,展现出更高的艺术水准。
2. 提升作品的感染力:通过精心的内容和形式安排,作品能够更好地感染观众,引起共鸣,达到艺术的传播目的。
3. 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能够使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使得艺术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作品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其艺术价值,从而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结语】1. 内容与形式是艺术作品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面貌和内涵。
2. 通过深入探讨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规律和魅力所在,为艺术创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建筑艺术价值与美学理论
![建筑艺术价值与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439467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7.png)
建筑艺术价值与美学理论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或是徜徉于古老的宫殿庙宇之间,那些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总会不自觉地吸引我们的目光。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场所,更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理论,展现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建筑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形式美上。
形式美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元素。
比例是建筑形式美的核心要素之一,一个和谐的比例关系能够使建筑看起来更加美观和舒适。
例如,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其长宽比例接近黄金分割,给人以一种完美的视觉感受。
对称和均衡则赋予建筑一种稳定和庄重的气质。
像北京的故宫,沿着中轴线左右对称,展现出皇家的威严和大气。
节奏和韵律则通过建筑元素的重复和变化,产生一种动态的美感。
比如,哥特式建筑中的尖拱和飞扶壁,以其有规律的排列和变化,营造出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
建筑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其空间美上。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使用体验,更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建筑空间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
内部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功能需求、人流流线以及空间的层次感和私密性。
一个优秀的内部空间设计能够让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例如,现代的图书馆内部空间通常采用开放式的布局,营造出宽敞明亮、宁静舒适的阅读氛围。
外部空间则包括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
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苏州园林就是将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典范,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使园林中的建筑仿佛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建筑的艺术价值也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上。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的建筑都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背景。
建筑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的符号和精神的象征。
比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四合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和尊卑有序的伦理道德。
而西方的巴洛克建筑,则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奢华和浮夸。
建筑的文化内涵还可以通过装饰、图案、色彩等元素来表达。
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5dcc4b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d.png)
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
对于艺术的研究和解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说。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艺术学说,包括形式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学说,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而忽视其内容和背后的意义。
形式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应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其价值在于其自身的审美特征,而不依赖于外部因素。
形式主义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元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以及艺术作品的构造和组织方式。
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俄国艺术理论家谢尔盖·奥西波夫和美国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二、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学说,强调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象征主义认为艺术作品是对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通过符号和象征来传递深层次的意义。
象征主义的艺术作品常常充满神秘和隐晦的符号,要求观者通过解读来理解其意义。
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诗人保罗·韦尔莱和比利时画家詹姆斯·恩斯。
三、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学说,强调艺术作品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表现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应该直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体验,以此来传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夸张、扭曲和煽动性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
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画家恩斯特·卡尔·库贝和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艺术学说,强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对多元性的追求。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的理性和统一性观念是不可持续的,艺术应该回归到多元、碎片化的状态。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模糊的边界和多重的意义,拒绝简单的解释和统一的真理。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和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论苏珊·朗格生命形式的理论价值
![论苏珊·朗格生命形式的理论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4d090ca89eb172dec63b70d.png)
她 有 一 个 著 名 的论 断 : “ 艺 术 是 情 感 与 符 号 的有 机 统 一 。” 因此 , 符 号是 创 造 艺术 的工 具 , 情 感 是 艺术 表 达 的 内容 , 二 者完 满结 合 , 艺术 便生 成 了 。但 问题 是 怎样 才算 完 满地 结合 ?杜 尚的 回答 是 : “ 活着” 。朗
“ 我喜欢活着 、 呼吸 , 甚 于喜欢工作 , 我 不 觉 得
我 做 的东 西 可 以在 将 来 对社 会 有什 么 意义 ,因 此 .
如 果你 愿 意 那 么看 ,我 的艺 术 就可 以是 活 着 的 : 每
一
秒, 每 一 次 呼 吸就是 一 个 作 品 , 那 是 不 留痕 迹 的 ,
的表 达 。从 理 性 思维 上 讲 , 我 们 可 能更 需 要 理 论 家 或美 学家 的逻 辑思 辨 。在这 个 问题 的分析 上 , 苏珊 ・ 朗格 的生 命形 式观 倒是 恰 到好 处 。一 件 艺术 品是 活 着的, 它是 有 生命 的 。成功 的艺 术 作 品必 然 让 欣 赏 者感 到 生命 的气 息 , 原 因是 什 么 ? 苏珊 ・ 朗格 有 言 : 艺术 是符 号 与情感 的统 一 。这一 简单 的 总结却 涵 盖
对 杜 尚的 曲解 。《 泉》 的成 功不 在于 杜 尚 以调 侃 的方
式 幽 默 了我 们 的视 觉 , 而 是 杜 尚 以最 简 单 的方 法 成 功讽 刺 了所 有艺 术大 师们 所 画之 泉 。任 何一 种 主义 只 有在 它诞 生前 才 有 意义 。这话 虽 然 说 得极 端 , 却
Ap r . 2 01 3
论苏 珊 ・ 朗格 生命 形式 的理论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探讨,历来都为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关注,且众说纷纭。
但众多的说法中,对艺术作品所做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
“长期以来,关于艺术品的形式/内容的二分及其互相对立的思想,在文艺理论史上占据主导性地位。
”因此,谈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的二分,也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对于艺术的重要意义。
作品结构上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近代美学中正式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孕在古典美学中。
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是“理式”的“影子”或“幻像”;艺术作品只能在“外形”上对“理式”加以模仿,而不能分享“理式”本身。
在这里,一方面,还没有内容和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只是“外在的形式”,“与真理隔了三层”,这也隐约暗示着后来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某些因素。
亚里士多德指出,事物为“材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等所规定;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赋予材质以形式,形式本身就是作品的内容。
这里的“形式”与“材料”的对立,虽不等于后世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但无疑蕴含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真正将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美学中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是黑格尔。
他认为,美或艺术作品作为感性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其背后蕴含的“内容”是作为世界本源的“绝对理念”。
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但这种统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等价并列,而是有主与次,有高与下之分,作为内容的绝对理念是本体,高于它的显现形式。
因此,内容是主因,决定形式,并且“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
黑格尔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确实概括了当时艺术的概况,揭示出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某些真理性的东西。
但黑格尔是孤立的,尽管他的美学思想在当时的理论界震动巨大,可在艺术实践领域,“他的学说没有发生多大影响,感性主义和形式主义一直在泛滥着。
”特别是重形式的现代艺术崛起后,对内容的强调已变得不合时宜。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形式主义”的和“抽象主义”的,前者弃绝艺术的内容转而致力于对纯形式的专注和开掘,而后者累于沉重的内容,将其“抽象”为单纯的“形式”。
诚如李斯托威尔所言:“在近代艺术和近代艺术批评家当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形式主义倾向。
”这股形式主义不仅表现在克莱夫·贝尔等人所倡导的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形式美学,也表现在文学中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美学思潮等。
它们涉及的领域和探讨的对象不尽一致,但其理论趋向却是一致的:它们仍然基于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弃绝内容,单纯地在艺术形式或文学形式上探究“本质性”的东西。
英国的克莱夫·贝尔主张:“艺术除了呈示其形式关系的抽象式样之外,就再也没有更重要的东西了。
其余一切,如情调、信息以及理性的内容等,都与艺术无关,毫无美学价值。
”在这里,已无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问题,而是说内容根本就与审美无关,因而应从艺术中坚决加以清除。
在文学研究领域,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及布拉格学派,单方面突出形式的作用,认为并不是内容决定和创造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和创造了内容。
“文学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性就不在内容,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及技巧的安排组织,因此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
”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步其后尘,英国文学批评家、诗人兰色姆提出“架构—肌质”理论,认为诗的本质不在于内容的逻辑陈述(即“构架”),而在于与“构架”相分立的细节部分即“肌质”。
“兰色姆所说的构架和肌质尽管与通常所说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完全等同,但与后者还是大体类似的。
”
形式主义把艺术实践和批评引向了艺术自身核心的东西,确实揭示了以往艺术研究所忽略的重要的东西。
对于形式主义美学及其理论价值,或许可以用克罗齐一句话加以概括:“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
”。